標籤:

玉玦的演變

  【何為玉玦】  玦,古代配身玉器的一種,環形,有缺口,尺寸有大小之分。在古代主要是作為耳飾和佩飾。如山西省聞喜縣上郭墓地55號墓出土的春秋時期玉玦,直徑3.3厘米、孔徑0.9厘米、厚0.26厘米。

  「玦」通「決」,後世常用以贈人表示決斷、決絕。《荀子·大略》中有記載:「聘人以珪,問士以壁,召人以瑗,絕人以玦,反絕以環。」意思是:招聘僱人用珪、請教高士用壁、召喚使人前來用瑗、拒絕推辭別人用玦、和好恢復關係用環。

  【演變】  玉玦流行的時間較長,從新石器時期到漢代都有製作,漢代之後主要是以仿製前朝玉玦為主,鮮有新意。新石器時期玉玦,製作工藝簡單古樸,光素無紋;商代、周代、春秋戰國時期的玉玦,製作精細,突出美感,大多裝飾有精美的紋飾。漢代之後慕古之風盛行,玉玦的製作主要以仿製前朝樣式為主,漸漸失去了原有的功用,尤其耳璫的出現代替了玉玦作為耳環的功用。耳璫可穿絲線懸於發簪上,下垂於耳旁,可以作為婦女耳朵上裝飾品使用。明清之際主要作為收藏品為人們所珍愛。

  (春秋時期玉玦 山西省聞喜縣上郭墓地55號墓出土)

  作為我國玉器起源階段最主要的玉器器型,玉玦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繼續發揮著強大的影響力。長江下游地區,此一階段的北陰陽營文化、崧澤文化與凌家灘文化中,玉玦依舊是玉器中最具代表性的器類,且基本延續著扁平環形的形制,但質料除了美石之外,新出現了閃石玉的製品。東北地區此時的紅山文化中,雖然純粹的扁平環形玦已經消逝,但新出現的玉龍,卻仍然保留著環形玉玦的造型特點。紅山文化玉龍因此也被認為是商周時期環形龍形玦的前身。

  (玉玦 興隆窪文化 興隆窪遺址130墓出土)

  (九州藝博館藏,文化時期玉玦,外徑4.6cm,孔徑1.8cm。)

  早期的玉玦,為夾戴或穿戴在人體耳垂部的裝飾品,即耳飾。浙江湖州塔地遺址五十六號馬家浜文化墓葬中,兩件扁平環形玦分別位於墓主人頭骨上下耳垂部,是扁平環形玦作為耳飾的最好實證。不過,這種環形一端有缺口的裝飾玉器,在距今5300——4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時期,開始了裝飾部位的改弦易轍。良渚文化出土玉玦為數不少,但在耳部附近的案例很少,胸腹部突然成為玉玦的主要出土部位。其中,一類玦口相對一側有小孔的玦,常跟小玉環等成組發現於貴族墓葬,表明單體使用的耳飾玦已轉變為佩掛在胸腹部的組玉佩中的玉佩飾。

  (九州藝博館藏,春秋時期玉玦,外徑2.1cm,內徑0.7cm,厚0.3cm)

  玉玦由耳飾轉變成佩飾,依照考古資料,這一最早開始於良渚文化的裝飾位置的改變,經商周發展至戰國兩漢時期,竟赫然與服飾一起,成為分辨夷夏民族的要點。這一時期以中原為代表的華夏文化,玉玦不僅已遠離耳飾的原初功能,而且還被賦予諸多特殊的寓意。《史記·項羽本紀》講劉邦赴鴻門宴,席間,「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於是上演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一幕。通過這段令人緊張得血脈賁張的玉玦故事,我們已然觸摸到了「君子能決斷則佩玦」(《白虎通義》)的周漢時尚。

  (九州藝博館藏,春秋時期玉玦,外徑2.2cm,內徑0.9cm,厚0.4cm)

  然而,當華夏民族逐漸擯棄玉玦的耳飾功能之時,周邊的其他民族卻依然我行我素,將玉玦高掛在耳垂之上,作為美和財富的象徵。根據考古資料,玉玦與其他質料的玦形耳飾,是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分布最廣的一種裝飾品,自西伯利亞向南,經中國、朝鮮半島、日本、越南、泰國、菲律賓、印度直至爪哇及新幾內亞,如此廣闊的空間內都出土過史前或歷史時期玦飾。遺風所及,當今海南島黎族婦女的耳垂上,依然可見佩戴著銀質玦飾的案例。

  【不同的釋義】  玉玦歷史悠久、分布廣泛、形制繁多,這也決定了其用途的多樣性。玉玦作為耳飾、佩飾、財富等的功能被文物學界所認可,但是玉玦作為「韘具」、「神器」、「玉目」、「帶扣」的用途還存有爭議,有待於進一步考古證實。下面我們就現有資料分析一下玉玦有可能用作射具和帶扣的解釋。

  《孔穎達疏》記載:「玦,鉤弦也。」玦亦名決,決又名韘。《毛亨注》:「韘,玦也。能射御則佩韘。」韘大家都很熟悉,韘為射箭時套在拇指上的扳指,用於來開弓弦。玦,這裡是同名異物,與通常所說的耳飾無關。

  (九州藝博館藏,西周時期勒形玦,高1.5cm,外徑2cm,孔徑1.2cm。)

  陝西省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一件銀盒,盒中放置一副玉帶板,其中就包含玉玦。《北周隋唐京畿玉器》一書中提到「玦與帶扣,以墨書文字中的並玦與失玦對照九副玉帶,凡稱並玦者均有帶扣,凡稱失玦者,絕無帶扣,玦指帶扣確切無疑。這是過去不曾知道的事實。」按照劉雲輝先生的研究和考證,將帶扣稱之為玦,北齊時就有先例,如《北齊書。樂陵王年傳》曰「帝乃發怒,使召百年,百年被召,自知不免,乃割帶玦,留與妃斛律氏。」北齊時,帶鉤早已不再使用,這裡的帶玦無疑是指帶扣。但此玉帶玦與新石器時代延續而來的玉玦形制相去甚遠,應是借用「玦」以通「鐍」。《仰觀集》一書中提到,《說文·角部》:「鐍,觼或從金、矞。」「觼,環之有舌者。」段玉裁註:「環中有橫者以固系。」則鐍是有「固系」之舌的括結具。與此式扣具的形狀大體相合。因此,沿用原有帶鐍的名稱,稱帶扣為玦也是順理成章。

  在中國古代藝術寶庫中,玉器與人們生活關係最為密切,自新石器時代綿延近8000年經久不衰,玉已經深深融合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禮俗之中。玉玦是中國古代玉器最有代表性的一類,它出土最早、數量最多、使用最為廣泛,它貫穿於中華民族各個歷史時期,它的發展史就是中國古代玉器文明的發展史,它集實用性、觀賞性於一體,它是古人信仰、意念、靈感的化身。

  (九州藝博館藏,商代勒形玦,上部外徑1.5cm,下部外徑1.7cm,孔徑1cm,高3.5cm。)


推薦閱讀:

漢字的形體演變和字義變化:慶
《宋代<詩經>學的繼承與演變》出版
太可怕了!4種小傷口處理不當 會演變成致命癌症
華夏民族與國家認同意識的演變
從宗教與政治關係的演變歷史分析建立和諧政教關係的社會意義

TAG:演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