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林漫步】嚴謹嚴家風成就唐太宗的美德

  台灣學者柏楊在其《中國人史綱》指出:「自從盤古開天闢地,李世民大帝是中國帝王中最初一個被中國人真心稱頌崇拜的人物,固由於他的勛業,也由於他本身的美德。」此言可謂精闢。探究唐太宗李世民之美德,和其母親竇氏知書達理,家風謹嚴,悉心教育培養息息相關。

一、才貌品佳深明大義

  撫育一代偉人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出身名門望族。史載,竇氏,出身於世家。其遠祖為避難,於西漢新莽年間遷徙平陵侯蘇建封地武功而居,故亦稱京兆平陵西人。其父竇毅曾為北周時期定州總管,封爵神武公;母為北周的周武帝姐姐襄陽長公主,可謂皇親貴戚之金枝玉葉。竇氏少時可謂才貌品能絕佳的奇女子!其出生後不就即「發垂過頸」,三歲時則髮長齊身,可見其異;少習詩文,善詩詞書法,涉獵諸子百家,「讀《女誡》、《列女》等傳,一過輒不忘」,嗜好度曲彈唱,顯得聰慧過人;還極具賢淑之性、溫婉之情,為時人所稱道,可謂有著大家閨秀難得之蕙質蘭心。

  尤為矚目的是,此女自小練就了「遇事多謀,且能機智周旋」的能力。她受舅舅周武帝寵愛,被接去在宮廷受教育,小小年齡就深明事理,顯得持重老成,已經懂得了臣藩之禮、應變之道。且說偏安一隅的周武帝,當時實力還比較弱小,面對強大的突厥威逼侵擾,不得不採取和親策略,迎娶了突厥公主為皇后,但日常生活中夫妻關係很冷淡。生活在舅舅周武帝身邊的竇氏,雖然小小年紀,但看在眼裡急在心頭。此小小女子,毫無忌諱地對舅舅周武帝說:現在中國還沒有統一,突厥還很強大,舅舅應該抑制自己的情感,好好對待突厥皇后,只要突厥配合,江南和北齊就容易對付了,統一大業也容易實現。小小女兒家,這一番發自肺腑的童言,讓一代梟雄周武帝聽了,如有灌頂之醒,深以為是,竟然乖乖地聽從了小外甥女的指點。當時朝中官員雖然也看到這一點,但耽心因言獲罪,竟無人敢向周武帝晉諫言。可就是這個小女孩,敢直言不諱指出,可謂膽識謀略實在不簡單。話說竇氏,隨之又像一個小大人似的,幾乎天天來到新皇后的宮裡請安問候,還為皇后彈曲唱詞,解煩除悶。作為一個還未及笄的姑娘,她機智周旋,漸漸彌合了周武帝和新皇后突厥公主的裂隙。

  此時,後來成為大唐皇帝李世民之皇后的長孫氏,其伯父長孫熾,恰在後周朝廷為官,是周武帝的近臣。他對竇家這個小小女兒家之「遇事多謀,且能機智周旋」的能力留下深刻印象。後來,長孫熾任隋朝尚書,為三品大官。其侄女長孫氏到了及笄年齡,提親者絡繹不絕。長孫熾對弟弟長孫晟說:竇氏這樣睿智的人,培養出來的兒子一定神奇,應該想辦法結為婚姻。長孫晟很贊同哥哥的話,就託人給自家女兒長孫無忌和還是弱冠之年的李世民說親,定下了這門婚姻。長孫家族主要看中的,是李世民母親竇氏的家風。他們深知人才與家風的密切關係。這樣看重家風的眼光和見識,即使在1500年後的今天,也是不同凡響的。

  大定元年(581年),此竇家女已13歲,出落得楚楚動人,上門提親者絡繹不絕。可就在此年,掌握北周朝廷實權的隋王楊堅,威逼靜帝「遜位」,他自己稱帝,建立隋朝。竇氏聽舅舅家族噩耗後,眼淚噴涌而出,一頭撲到床上痛哭,發狠道:「只恨我不是男兒身,不能拯救舅舅家。」他父親竇毅趕快來捂她的嘴,低聲勸告說:不要亂說,這是會被族滅的啊。這位豆蔻年華的少女,悲憤之中提起毛筆在紙上抒發自己內心感懷:「國亡心亦碎,無暇選夫君。誓言復北周,巾幗勝鬚眉!」

  有如此聰慧知書達理而又深明大義的女兒,竇毅自是十分喜愛,對妻子說:「女兒才貌如此,絕對不可隨便許人,委屈了她。一定要找一位配得上的女婿才行。」

二、相夫教子孝慈理家

  一家有女千家求。為了給到了該談婚論嫁年齡的女兒儘快選擇到如意郎君,竇家則在門口的屏風上,畫了兩隻孔雀,來個比武招親。讓貴族公子前來求婚者,先試本領,給兩隻箭,只要射中孔雀的眼睛,就可以允諾婚姻。前後來了幾十位,一概沒有「中目」。李淵最後參加角逐射箭,連發兩發,竟「中各一目」。不僅竇毅大悅,看中了李淵;且竇氏也喜滋滋地將紅繡球拋給了他。

  竇氏嫁給李淵後,主要居住在長安京畿之地武功縣西南的渭河北岸舊宅。其時,李淵任隋岐州刺史。西諺雲「好女人是所好學校」,委實不虛。竇氏婚後,不僅因以孝聞,還讓丈夫李淵在家庭這所學校成長畢業。

  且說李淵家族,「世居隴右」,即如今天水一帶。其為魏晉時期西涼國(今甘肅河西走廊酒泉一代)創始人李嵩(351—417年)的七代孫。李淵七歲時,承襲死去父親唐國公爵位。隋時,因是獨孤皇后姐姐的兒子,即文帝楊堅的外甥,「特見親重」,為禁衛軍官,補千牛備身。「千牛」,乃刀名,喻其鋒利,可宰千牛。皇帝升殿,執掌御刀弓箭,侍立左右。李淵後外放任京畿之地岐州刺史,州府設在武功。

  初婚後,竇氏和李淵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用她的溫婉體貼,讓在各地輾轉為官的李淵,感受到了家庭幸福。有一首民歌,據說是竇氏在家門前觀漆水入渭河景緻所吟唱:「漆水清,渭水明,兩水匯流亮如晶。左岸槐,右岸柳,渭河漂行船幾艘。相公那知吾家美,只有居住才明白。」可見,其時住所雖簡陋,但這個深明大義的女子很知足,不僅給一直因在三品以下官位輾轉無法提升而鬱悶的李淵,增添了安全感,且給新婚生活以無限的樂趣。

  李淵的母親,因丈夫李昞去世很早,平素性情嚴峻。病危時,她的幾位兒媳因怕伺候不周到遭譴責,以各種借口躲避。唯有竇氏對婆母「晝夜扶侍,不脫衣履者,動淹旬月」。百善孝為先。竇氏,百般委屈自己孝順婆婆,不僅贏得了丈夫李淵的敬重,且在李府上下樹立起了自己的威望和聲譽,讓童年時代的世民,留下難以泯滅的記憶。他見母親盡心服侍奶奶,對母親越發敬重,發誓長大後一定要報答母親。

  竇氏還以其超常的才華,讓丈夫李淵為之佩服,並有了依賴感。一日,李淵悶悶不樂地回到家裡向夫人敘述,隋煬帝嫌他臉上皺紋多說他是阿婆臉,竇氏聽後反倒樂呵呵地說,「阿婆好呀!阿婆就是堂主的意思,夫君不是唐國公嗎?那不就是說你是唐主嗎,有啥難受得,應當高興才是。」善解人意的竇氏一句幽默的話語,說得李淵眉開眼笑,撫平了丈夫淡淡的憂傷。

  史載,李淵喜愛駿馬,曾蓄養不少。「遇事多謀」的竇氏勸他:「皇帝(指隋煬帝)好鷹愛馬,這你是知道的,你馬養得這樣好,曷不上獻?獨留己用,別人奏報,皇帝知道了,容易怪罪,你要慎重地考慮。」李淵捨不得上獻,後果真因此獲譴。李淵經過反思,多次搜尋鷹犬以進,不久擢位將軍。李淵後來對兒子李世民說:「我要聽你媽的話,早就當上這個官了」。母親竇氏之遠見卓識的政治智慧,讓兒子李世民十分佩服。

三、母育悉心成就美德

  李世民於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公元599年1月22日),就出生在武功縣西南的渭河北岸舊宅。據史料記載:李家當初曾十分簡陋。《資治通鑒》(卷一八九)載:「右僕射蘇世長……謂上(唐太宗)曰:『臣昔侍陛下於武功,見所居宅,僅庇風雨。』」對此,李世民毫不避諱,曾作詩回憶。

  據《資治通鑒·卷一八三》記載:世民「始自襁褓,視瞻舉措,有異於常」。其4歲時,因一相士誇他有「龍鳳之姿,天目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遂為他取名「世民」。從小世民就極受父母寵愛,「每將隨從,不離左右」;尤其母親對他,「於諸子中,愛視最篤」。

  李世民後來能夠成就一番大事業,與幼時受母親家風謹嚴,悉心教育息息相關。在那個戰亂年代,李世民雖說生於達官貴人之家,但生活同樣艱苦。《冊府元龜》卷一七二引世民的話說:「朕幼遭隋亂,櫛風沐雨,飢不遑食。」他從懂事起,就記得母親是怎樣把他放在樹蔭下,自己冒著烈日的暴晒,在別人收穫過的農田裡一個一個揀拾麥穗養活他的情景;母親怎樣帶他去舅家,抱他坐在巨石上玩耍;在他多次患病時候,母親衣不解帶、夜以繼日護理著他。戰亂危險,母親帶他逃難,最遠甚至跑到了約200里路外的長安,在荒僻的崖洞里躲藏起來。《綱鑒易知錄》卷四十四引御史馬周的話說:「陛下少居民間,知民疾苦。」世民自己對此也不避諱,不止一次地說:「朕年十八,猶在民間,民之疾苦情偽,無不知之。」

  李世民不僅在辭章和書法上的童子功,皆賴於其母在昏暗的「唐王洞」里教授,母親還要求兒子李世民熟讀兵書,做到倒背如流。她有著將兒子培養成文武雙全的帝王之才復興家業的夢想,給體格健壯的兒子所鍛造的箭簇,不僅比一般人所用的大一倍,且要求「射洞門闕」,足見要求之高。

  且說在各地輾轉為官的李淵歸來休假時,將幾個兒子叫來考察,當時年不滿16歲的李世民,大膽同父親談論兵策,談論時事,讓李淵對這個兒子格外器重。《舊唐書·太宗本紀》載:「太宗幼聰睿,玄鑒深遠,臨機果斷,不拘小節,時人莫能測也。」

▲李淵畫像

  他之「幼聰睿」,來自母親悉心呵護教育;他之玄鑒深遠,得益於知大理母親家風;他之臨機果斷,更是因母親言傳身教;他之雍容大度,還是受到他母親耳濡目染的結果;他之匡定家國志向,是明大勢母親引導教育緣故。古往今來,多少帝王將相雖自幼聰睿,可能見識也還不錯,但是做起事情來,或瞻前顧後缺乏臨機果斷;或雞腸小肚,缺乏大度雍容;或陷入小人宦官包圍中狗苟蠅營。究其深層次原因,就是毀於家風不謹嚴之故。

  李世民在母親竇氏悉心教育下,自然成大器。這正如李世民後來自述的:「朕爰自幼年,夙秉庭訓,豈徒學聞詩禮,因令匡定家國。」

四、以孝治國撫民以仁

  大業九年(613年),李淵任衛尉少卿,到涿郡(今河北涿州市)為隋煬帝進攻高麗督運軍糧。李世民隨其母竇氏,經洛陽,到涿郡。不幸,當年五月,竇氏在涿郡去世,終年45歲。在母親臨終時,年僅14歲的李世民十分孝順,「自母寢疾,朝夕侍側,不能衣冠。所進湯藥,必先嘗之。及歿,哀傷過度而消瘦;杖而能起……」。

  英國詩人喬治·赫伯特曾說:「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李世民登基後,曾回慶善宮重遊故地,哽咽著對侍臣說:「朕生於此地,現在與母后永別了,母親的養育大恩我竟無法報答……」說罷,便失聲痛哭,傷心欲絕。他身體力行提倡孝道,感於「兒生之日乃母難之時」,他從來不為自己過生日。

  最為可嘆的,深諳「順者為孝」的一代英主,十分看重以孝治國。對於盡孝道的典型,或由朝廷給以褒獎和宣揚,或由地方官府表彰,或由地方舉薦,上奏朝廷,授官、賜物、旌表其門閭、蠲免其賦役,甚至載入史冊,傳之後世。兩《唐書》中都專門有《孝友傳》,羅列姓名或詳見於篇者,即為對盡孝道者最高的褒獎。

  李世民還將對母親的思念轉化為治國的動力,把孝心發揚光大為善心和愛心,大行德政,撫民以仁。李世民首先順應大勢,使飽受離亂之苦騷動難安的百姓萬民很快安定下來。他派遣使者巡視關內,拿出官銀金寶贖饑民所賣子女,送還其父母;還派使者跋涉千里,以物贖回因戰亂而流落在今蒙古國杭愛山的百姓;至於死者,則為之掩埋枯骨,並予以祭奠。開倉救濟貧民,為未婚貧民出彩禮成家。對那些「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逃戶初還,家無糧儲者」,讓當地政府給以救濟。並「遣大使,分行四方」,督促檢查落實。對災情較重的地方老百姓,則「傾竭倉廩,普加賑恤」。讓州縣官想方設法幫助沒有配偶的平民男女成家,釋放宮女3千人任其婚配嫁人,還鼓勵寡婦再嫁。此舉對安撫民心,壯大人口,頗有成效。據記載,貞觀二十三年,全國著籍戶數增加到380多萬,人口約增加5百萬。

  其次,保證耕者有其田,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李世民大力推行均田,獎勵墾荒。實行以庸代役的租庸調製,盡量減少徵發徭役,以保證「不奪農時」;朝廷多次明令抑制土地兼并,防止土地向大戶集中。他甚至不止一次下令將廢棄皇家苑囿,分給當地百姓耕種。積極鼓勵貧民從土地狹少的鄉遷往土地寬裕鄉,獎勵拓殖墾荒。很重視屯田,并州、朔州、代州等地都有大面積的屯田,保證了邊境地區的軍糧供應。還修復和新建了水利工程。到李世民執政的最後一年,天下太平,馬牛布野,達到「公私富給」。

  第三,立法力求寬簡,力求做到「安人寧國」。他說:「國家法令,唯須簡約,不可一罪作數種條,格式既多,官人不能盡記,更生奸詐。」立法不僅應當由繁而簡,而且應當去重而輕,即「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務在寬簡。」他特彆強調,法律制定之後,不可「數變」, 朝令夕改。李世民臨去世那一年,史載「海內昇平,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真正實現了社會和諧,天下太平。

  李世民649年病逝後,其謚號曰「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就特別有一「孝」字。觀其一生品德,本質上是以孝為先的善。

文章來源:《文史天地》第208期


推薦閱讀:

【詩家風采】【詩家風采】王翠英︱飛思莫問幾多情,江水難量墨不成
長眼法形家風水之論廚房灶位
看看你受誰家風水蔭護
2011居家風水開運
我的家風家教2

TAG:成就 | 美德 | 唐太宗 | 家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