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快樂 百年經典書一句話道破天機

「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赫伯特·斯賓塞一個關於教育的古老寓言在很久以前,有三對年輕人,他們在同一天結婚,也在同一天向上帝祈禱:「萬能的上帝呀,請賜給我們一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請賜給他聰明、勇敢、愛心和健康。」第二年,正如這三對夫婦所求的,每一個家庭都生下了一個小寶寶。他們從此開始了快樂、麻煩、忙碌的生活。二十年後,這三對夫婦又來到了教堂,向萬能的上帝祈禱。第一對說:「上帝啊,你為甚麼這樣懲罰我們,我們的孩子現在完全成了一個暴戾的人。」第二對說:「上帝啊,求你救救我們的孩子吧,他自私、貪婪,又一無所長,我們不知道他以後靠甚麼生活。」最後一對夫婦說:「萬能的上帝啊,感謝你給我們送來了一個好孩子,他熱情,聰明,又有愛心,他簡直成了我們快樂的源泉……」這時候,教堂的穹頂上突然被一道光照亮,一個聲音從這光中傳出:「我的子民啊,二十年前,我應你們的要求,把三個可愛的孩子交給你們,他們都一樣聰明可愛,這是在他們出生時你們都看到的。那個時候以及以後的幾年,誰不是沉浸在孩子降生的喜悅中呢,誰不心懷感激地誇獎自己的孩子呢?我送到你們身邊的孩子都是一樣的聰明可愛,只不過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罷了,他們每個人的潛能都足以使他們成為社會的驕傲。但是後來呢,你們之中的人,有的悉心去培養,像照料一粒麥種;有的卻漸漸失去了耐心,不再去尋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而粗暴、簡單地對待孩子,以致孩子越來越愚鈍,甚至走向歧途。我的子民啊,難道你們還不明白嗎?」「我要特別強調的是,在你們中間,那些悉心照料和培育孩子的,並不全是富有的,有權勢的,有的甚至屢遭厄運,但他們的信心和耐心使他們得到了應有的回報。有的儘管富有,但卻早早地在教育上拋棄了自己的孩子……」教堂裡的三對夫婦,此時早已淚流滿面。他們無不在心裡重新審視自己和自己的孩子……《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上面這則寓言故事來自《斯賓塞的快樂教育》一書,許多人認為,它道出了「教育」的真諦。赫伯特·斯賓塞(Herbert Spencer,1820~1903)所著的《斯賓塞的快樂教育》是一部對世界上無數家庭和學校都產生過巨大影響的著作,暢銷一百多年,曾引發歐美國家教育變革,特別是在美國,斯賓塞的教育思想引領美國教育達30年之久,被譽為是一本奠定了美國近百年來人才優勢的奇書。至今在世界許多國家的學校和家庭中,依然延續著斯賓塞「快樂教育」的理念。在這本書中,斯賓塞不僅分析了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了快樂教育的原則和方法,還強調了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為父母們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點亮了一盞燈。然而,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首先要學習如何教育孩子。斯賓塞認為,即便是飼養一頭牛、一匹馬,人們都知道應該去獲取相關的一些餵養知識,更何況養育的是自己的孩子。不懂教育的父母,就如同一個做生意的人不會算帳、一個沒有學過解剖學的人給人進行外科手術一樣,一個對孩子身體、道德、心智方面瞭解甚少的父母如何去指導孩子,或許只剩下了各種武斷的責罵、尖叫、懲罰和孩子無奈的哭聲。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鏡子,想改變孩子,父母就要改變自己家庭教育,實際上是父母與孩子共同學習成長的過程。斯賓塞把孩子比作家庭的一面鏡子,他能照出你內心的一切。你快樂,他也快樂;你煩躁,他也煩躁;你暴戾,他也暴戾……有了這面鏡子,父母們就有了改變和提高自己的機會。同時,父母的改變也使孩子發生了變化,教育就在無形中產生了效果。斯賓塞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名叫苔絲的婦女向斯賓塞談起她的小女兒。小女孩已經上小學了,是鎮上有名的聰明孩子,很惹人喜歡。但近來她發現她女兒在教訓同學時顯得很刻薄;對班上成績差的同學明顯表現出蔑視;如果其他孩子在某些方面做得比她好,得到了大人的誇獎,她就會很生氣地否認這一點。女兒的這些表現令苔絲非常不安。斯賓塞對苔絲說了孩子即鏡子這個比喻,從此苔絲有所醒悟,遂改變了自己的性格、待人刻薄和愛教訓別人的毛病等,結果她的小女兒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斯賓塞還舉了一個發生在他鄰居身上的例子。「一天,鄰居阿德諾來拜訪我,說他非常擔心自己的孩子,孩子說話總是無精打採的,像是對甚麼都厭倦了。我對他說,要知道你的孩子為甚麼這樣,就先想一想自己平時的言行,你那無精打採的聲音是否反映出你對生活的失望和厭倦,你妻子尖叫的聲音是否造成了家裏的緊張氛圍。阿德諾聽後恍然大悟。」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父母教育自己的過程。孩子的言行常常可以反映出父母自己的言行。父母希望孩子怎樣,父母自己就應該怎樣。教育應該是快樂的,不快樂的教育會毀掉孩子斯賓塞認為,教育應該是充滿快樂的,當一個孩子不快樂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責不會帶來甚麼好的結果。教育是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應該是快樂的。就像一根細小的蘆管,你從這頭輸進去的如果是苦澀的汁水,在另一端流出的也絕不是甘甜的蜜汁。孩子在情緒低落、精神緊張的狀態下,他的信心會減弱,這時即使是一個偉大的教育家來面對他們,也不會有任何辦法,相反如果在他們快樂的時候,學習任何東西都會比較容易。因此,要想教育好孩子,唯一的方法是把他們的情緒調節到快樂、自信、專注,然後開始學習。許多孩子被認為沒有天賦、天生比其他孩子差,其實並非如此,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當而已。書中講述了一個斯賓塞如何讓三個已被認為是「朽木不可雕」的孩子,變成了社會棟樑的故事。這三個孩子都只有十歲左右,在學校校長眼裡,他們已經差得不可救藥,送他們到斯賓塞先生家是最後的一點指望了。斯賓塞和三個孩子一起玩耍,一起勞動,一起學習,慢慢地瞭解了他們為甚麼厭倦學習。第一個孩子在學校裡經常被同學欺負,而老師很少主持公道;老師還用極其刻薄的話語嘲笑挖苦他,讓他想到學校的種種事情就很害怕,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受挫傷。第二個孩子認為他的媽媽不喜歡他,總是對他嘮叨個不停,有時因為一點小事都會尖叫著責備他。他不想學習,只是為了好好氣氣他的媽媽。第三個孩子嚮往自然,喜歡小鳥,以至於不能安心地在課堂上學習。斯賓塞認為,在這種情況下,訓斥是無濟於事的,道德的說教對孩子來說也是很蒼白的,所以他採取了另外的方式。他圍繞如何驅除他們心中不快樂的陰影設計出不同的訓練課程。對第一個孩子,斯賓塞談得最多的是弱小者應如何通過特別的、別人沒有的境遇,發現真理,成就品德,成為強者。聽完他的講述,孩子身上的恥辱感和自卑心理沒有了,還激起了他的使命感。後來,這個孩子成了英國著名的律師。對於第二個孩子,斯賓塞告訴他,他母親沒有受過多少教育,但她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長大成人,有出息。他讓孩子體諒母親。後來這個孩子成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牧師。而第三個孩子,斯賓塞教會了他研究動物的方法,許多年之後,他成了一個鳥類學的專家。斯賓塞認為,上帝賦予每個孩子不同的稟賦和特質,目的是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各個領域的有用之才,而這一點,常常會被許多父母所忽視。孩子們因此還被父母責罵,使得他們常常不快樂。我們都應該認識到,即便是一個天才,也有可能被不快樂所扼殺啊!斯賓塞認為要做一個快樂的教育者,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不要在自己情緒很糟時教育孩子,因為這時容易把這種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2、不要在孩子情緒低落或剛剛哭鬧之後開始教育和強迫他學甚麼。這樣你常常會根據不好的教育效果,而誤認為自己的孩子天賦太差。3、努力營造快樂、鼓舞的家庭教育氣氛,讓孩子有實現感和成就感。4、努力做一個樂觀、快樂的人。一個快樂的人看孩子時,更多的是看到他的優點,而一個憂鬱不開心的人看到的更多的是孩子的缺點。快樂教育的最佳方法是友好和鼓勵如果一個孩子面對的總是一位嚴厲地呵斥他的老師,即使是他的父母,即使你內心真的很愛他,但他也會厭倦你所說的、要求的。父母們常常這樣抱怨「我愛他,但我又時常恨他不成器」,「我真的受不了,他學甚麼都這麼慢,又不專心」,如此等等。可能很多父母都花了很多心血在孩子身上,但孩子仍然沒有改變,為甚麼呢?斯賓塞認為,孩子對惡劣的、否定性的環境有天然的反感。這種反感的情緒儘管會因為害怕而有所克制,但這不利於接受任何知識。在這種狀態下,他所學到的傳授知識者的壞習慣反而比獲得的知識更多。相反,如果是在一種友好、親切而又充滿鼓勵的氣氛中學習,不但學習的效果會好很多,而且可以增加孩子對父母、老師的信任感。在書中,斯賓塞講了勞爾太太和她兒子小勞爾的故事。勞爾太太在家庭教育中經常對兒子小勞爾大呼小叫、小題大做。儘管勞爾太太總是說:「我要對他的一生負責,我不願意成為一個沒有盡到責任的母親。」事實上小勞爾雖然不像其他的孩子那樣討厭自己的母親,但他是以逐漸喪失自己的信心和過早地忍耐為代價的。最後勞爾太太把孩子送到了斯賓塞家裏。斯賓塞用友好、鼓勵的方式治癒了孩子內心的傷痛,小勞爾的知識技能提高很大。多年以後,他成了一個植物學專家。世界上沒有一個孩子一生下來就反感、厭惡自己的父母,但之後卻很難說了。有甚者會與父母反目成仇,更極端的,還會做出弒母弒父的惡行。這究竟是父母的問題,還是孩子的問題?一個長期得不到友好、鼓勵和正確訓練的孩子,會在心裡產生憎恨和厭惡。「野蠻產生野蠻,仁愛產生仁愛」,這就是真理。培養和教育孩子是一件善行斯賓塞在書中說,培養和教育孩子是一件善行,對自己對孩子甚至對周圍的人都有好處。孩子一旦降生,他既屬於家庭,又屬於社會。一個品行端正、有良好教養和技能的孩子,長大成人後會對社會產生積極的作用。相反,品行不端、沒有教養、無一技之長的人,可能只會起破壞作用,給別人帶來痛苦。因此,培育孩子,也和父母們在社會中的其他工作一樣,是非常有價值的,甚至是偉大的。
推薦閱讀:

張國榮一生50經典瞬間(組圖)
使人開心不止的話,經典小小語錄
唯美經典語錄14
《蝸居》經典台詞
【經典名言薈萃】475??凡事心靜豁達,便有幸福快樂

TAG:一句話 | 孩子 | 經典 | 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