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繫辭大義01:群經之首,三教共尊 * 理氣象數,穿越天人之際
作者:史幼波
慧韜書院院長 弘范學苑總導師
原創聲明:
本文尚未正式出版,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
(hf139886)授權
引章——通達中華傳統文化的總源頭我們的學習需要先從了解《易經》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開始。對傳統文化了解不深的人,往往會以為《易經》不過是打卦算命的東西,實際上,打卦算命僅僅是《易經》的末流而已。那麼《易經》的主流是什麼呢?我們說它是在占卜的外衣之下,用以指導我們面對天地萬物、面對社會倫理、面對世道人心的一個根本經典。
群經之首,三教共尊
儒家有眾多的經典,為什麼要首重《易經》呢?因為儒家的經典,大部分在社會性上體現得非常充分,尤其是在人與人的關係上、在社會政治理念上、在個人的修身養性上,講得非常透徹清楚。那麼,這些道理的根源是什麼?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為什麼要把「仁義禮智信」作為根本點?
我們明確地說,正是從《易經》的精神當中得來的。《易經》是把形而上的精神,把關於宇宙天地最根本的規律都揭示出來了。這種根本的規律,作用在人事上、社會倫理關係上、社會政治理念上,包括我們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待人接物,以及建功立業各個方面,都是絲絲入扣,都是不相違背的。同時,《易經》通過數理的變化(易經是中國術數之學的基礎),通過八八六十四卦的推衍變化,把儒家精神規律化、自然化,從而深入到整個社會體系之中,深入到人的精神的方方面面之中。所以,易學是儒家最根本、最基礎的學問,正是因為它的存在,儒家學術才形成了一整套從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完備體系。後來儒家把《易經》稱為「群經之首」,地位非常之高。
從我們書院的角度來說,學習《易經》更要側重於個人的心性修養方面。《易經》中有一整套非常詳細、完整的指導心性修養的方法,其作用我們在後面的學習中會逐一體會。《易經·繫辭》是學習《易經》必須要過的關,也是學習《易經》的一把鑰匙。《繫辭》中所揭示的思想、精神內涵,是千百年來各易學大家所公認的學易的基礎。我們通過對《繫辭》的學習,關鍵是要找到心性修養方面的感覺,進一步也要找到對整個《易經》的感覺。
上面是從儒家的角度來看《易經》,若從佛家和道家來看,又是怎樣的呢?佛家有個易學流派叫「方山易」,其創始人是唐代華嚴宗的大師李通玄,人稱李長者,又稱為棗柏大士,每天只以幾粒紅棗和柏籽充饑,在中國文化史上很有名。他是「方山易」的開創者,通過《易經》卦象的內容結構來闡釋佛教的《華嚴經》。
方山易代代傳承,到了近代就傳到本光法師那裡。我們都知道,馮老師在佛法上的啟蒙老師是本光法師,皈依師也是本光法師。我有一次對馮老師做訪談,談到他學修經歷的時候,馮老師說,他一生都會銘記在本光法師那裡受皈依的場景。當時是文革期間,佛教被打成封建迷信、牛鬼蛇神,要全部掃除光的。但是,本光法師在給馮老師他們幾個做皈依的時候,用的竟然是毛主席語錄中的句式。他說:「大家聽好了!領導我們修行的核心力量是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指導我們修行的強大的思想武器是《般若經》、《華嚴經》、《易經》三巨典!」馮老師對我說,本光法師當時就有這麼「膽大包天」,就敢篡改《毛主席語錄》。那個時候如果消息傳出去,肯定沒有腦袋了!但是正是因為老一輩有這樣的膽識,敢於這樣教化,所以那個時候對佛法真的是入木三分、入骨入髓!
大家都知道,般若是佛教的核心,也是佛教與其它宗教相區別的根本精神。所以說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其所有精神都包含在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六百卷《大般若經》的精神又體現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也就是我們說的《金剛經》中;《金剛經》的核心呢,又體現在二百六十字的《般若心經》上面。所以不管是《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以般若為核心的,離開了般若就沒有佛教。馮老師最近的第二批書出來了,其中有一本叫做《心的世界》,就是以《般若心經》為主線,對佛法作了一個很詳細、全面、深入淺出的講解。
《般若經》是佛教的核心,那麼《華嚴經》呢,則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一個是核心,一個是境界。過去有個說法是「不讀華嚴,不知佛家之富貴。」不讀《華嚴經》,你會以為佛教嘛,就是四大皆空、一無所有,你就不曉得佛家原來有多麼富貴!不曉得佛家的精神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彩!你讀了《華嚴經》就知道了,原來世間帝王的那點富貴,連佛家的一根毫毛都比不上!所以《華嚴經》中所體現的境界是非常高遠、非常博大精深的。學佛的人愛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這就是《華嚴經》中表現出的境界!一朵花裡面可以表現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一片樹葉裡面也可以體現出整個佛教的核心精神,能夠證入菩提。所以「華嚴法界觀」是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
既然本光法師都把《易經》與佛教的《般若經》、《華嚴經》並稱為指導佛法修行的「三巨典」,那麼我們學習《易經》,就千萬不要把它當作只是掐指算命的東西來看,否則太糟蹋聖人經典了。我們要把它當作理解人生真諦、回歸生命大道的最根本的經典來學習。
歷代的佛學大師以及大禪師們,對《易經》都是非常精通的。比如六祖的弟子石頭和尚,就寫過一篇叫《參同契》禪修心得,裡面《易經》的味道就很足。曹洞宗的洞山祖師有篇傳世的《寶鏡三昧》,也是把《易經》的內容納入到曹洞宗的學修綱宗里去,形成了一套很別緻的修學方法。當代的禪學大師,比如大家熟悉的南懷瑾先生,他也出過兩本關於《易經》的書,可以當作學易入門的教材。我們馮老師講的《易經片鱗》也馬上要出版了,這本書的電子版一直在書院網站上掛著,大家也可以把《易經片鱗》再好好學習一下。
當然,對於道家來說,就更加重視了,稱《易經》是「大道之源」。比如漢代魏伯陽的《周易參同契》,被稱為「萬古丹經王」,他就把《易經》納入了道家的丹道修鍊之中。不管是內丹的心性修鍊也好,還是外丹的丹功、燒煉也好,這本書都研究得很詳細、很透徹。《周易參同契》傳入西方以後,甚至成了西方科學的前驅。我看過一些資料,西方現在認為化學的鼻祖就是要從《周易參同契》這裡來。英國人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就將這部「萬古丹經王」放在了世界化學史的首要地位上,因為道家在燒煉外丹的過程中,對一些物質間的相互轉化都記錄得非常準確。這是《易經》在道家學術裡面的一些體現。
上面把儒、釋、道拉出來說了這麼多,無非是要給大家提個神,希望大家在《易經》的學修上真正有信心,畢竟它是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總的根源啊!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佛家,都對《易經》非常重視。如果我們對《易經》沒有一點感覺,還說自己在學習傳統文化,在學習國學,那就是忽悠人家,所以大家一定要提起精神來。
一旦把《繫辭》從頭到尾認真學完了,我們對整個傳統文化的結構就會有通泰的感覺,就不會產生門戶之見。我們看歷史上很多人,儒家說道家畫符念咒、怪力亂神,很不好;道家又說佛家「只修祖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也不好;佛教又說儒家學問只在社會倫理上轉,層次太低,不能超出三界外,等等。其實,這些都是不對的,都是片面的。如果我們在傳統文化上真的有了通泰的感覺,就會有周敦頤先生在《通書》中的體會。周敦頤先生真正是把易學、禪宗、道家、儒家都是打通了,尤其是應用在心性之學上面。
所以,我們在學習傳統文化的時候,也應該有所取捨。什麼東西是了義的,能夠自始至終指導我們學修;什麼是不了義的,只是學習的一塊敲門磚,用過了就可以放下,這中間,都需要我們判斷性地選擇、批判性地吸收。
理氣象數,穿越天人之際
前面,我們說了《易經》在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下面我們細緻地講一下,為什麼《易經》會有這樣高的地位?
中國傳統文化講究「學通天人之際」。在這裡,「天」與「人」是兩個概念。對佛教比較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釋迦牟尼佛有個名號,叫做「天人師」。釋迦牟尼成佛,得了根本智,又得了一切智,一切學問都能夠通達,能夠了解,能夠傳播,所以是天人之師,天上人間都把他老人家奉為老師。
天,對我們來說是極高極遠,有一種形而上的感覺,也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的感覺,高到極處就是自然啊!所以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的感覺就是自然。人,就是指社會、人文、倫理,就是人在世間生存處世、建功立業的一切學術和方法。按照我們現代學術分工,「天」可以理解為自然科學,不管是愛因斯坦相對論還是數學,都在「天」的範疇裡面;「人」可以理解為人文科學。當然,用科學這個詞來表達人文不是很準確,現在有很多人提出異議,認為科學不足以代表人文。人文嘛,就是人類文化、人類文明的簡稱,所以人文的範疇很廣大、無所不包。人類文明大體可以分為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所以自然科學應該是人文的一部分,與之相對的就是社會科學。總之,人文的概念是很廣大、通達無礙的東西。現在的人把人文的概念縮小了,分成科目,劃分成社會學、倫理學、哲學、文學等等學科,所以現代西方才會有反思「科學主義」、批判「唯科學論」的思潮,因為「科學主義」和「唯科學論」的實用主義立場,已經把人文精神、把人類崇高的理想和道德排擠到了很邊緣的地步。
這個說來話長了,我們這裡就不作詳論,姑且還按照現代通行的學科分類法來分吧。那麼,《易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在「天」與「人」、自然與人文的這個學問結構裡面,到底起到什麼作用呢?我們明確地說,易學,就是溝通古代中國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之間的一個橋樑。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和《易經》的特點有關係。
《易經》講究的是理、氣、象、數。易經歷來有很多流派,有義理派、象數派,還有什麼蓋天派、渾天派之類,等等。魏晉時期的王弼,他喜歡用老子來解《易經》,稱之為「得意忘言,得言忘象,掃象歸理」,他是義理派的代表。另一派是從漢代京房、焦贛一系演變而來的象數派的。宋代以後流行的許多看相、算命、打卦的流派,都是從象數派發展衍生出來的。但我們的觀點是,《易經》之理、氣、象、數,本來就是一個整體,它是不可以單獨分開講的。
推薦閱讀:
※《易經學堂》第58期:相學雜談
※《易經》第六十二卦
※易經六十四卦之第17卦 《隨卦》澤雷隨
※怎麼看待「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05每日讀《易經》——《易經》中的八卦與變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