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中的古中醫學——中國象數醫學概論》(4)
中國象數醫學研究散論
該篇所集文章,為多年來,發表在各級學術雜誌上與象數醫學有關的論文,特辟一隅,予以集之。
運氣學說淵源及其在《內經》中的地位
五運六氣學說,屬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而且在中國醫學史上,又有著它的悠久歷史。運氣學說將醫學、物候學、氣象學、天文學、地理學等知識融為一體,從而形成了我國古代醫學氣象學、時辰治療學。其有文字記載著首見於《黃帝內經》,並有洋洋七篇大論(《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政紀大論》、《至真要大論》)。就其內容而論,橫跨專業的界河,縱橫捭闔於不同領域,涉獵到醫學、天文、地理、氣象等自然科學的許多學科,乃集百家之長,匯千古之思,集大成於《黃帝內經》中。
運氣學說的現實意義、基本內容、科學價值及研究概況等方面,筆者在《五運六氣學說淺談》一文中已有論述。今就運氣學說淵源,及其在《黃帝內經》中的地位,談一下粗淺認識,也算是《五運六氣學說淺談》一文的補充。
一、 五運六氣學說的淵源
五運六氣學說,是在陰陽五行學說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例如五運是借用五行的五個名詞(金、木、水、火、土)來代表的,六氣是借用三陰三陽的六個名詞(厥陰、少陰、太陰、少陽、陽明、太陽)來代表的。但是它的理論內容和使用方法,則與陰陽五行學說是完全不同的。其一,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代醫家採用陰陽五行家的學說,加以發展,而運氣學說是醫家在「天人相應」思想的指導下,自己創造出來、專供醫學上使用的學說。其二,陰陽五行學說是醫家用來解釋醫學上各種問題,而運氣學說則是醫家企圖在疾病的外在因素上,探求疾病的發生規律,以預見未來疾病的發生。鑒於運氣學說的發生和發展,象整部《內經》一樣,是由陰陽五行這一理論體系連貫起來的,組成了一門有系統的專門學問,當談及運氣的淵源,將涉及以下兩個問題。
1.陰陽五行學說產生的由來
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最初是兩派獨立的學說,稱為陰陽家和五行家。這兩派最初只是對宇宙的一般認識。到了鄒衍手中,這兩派才聯合成為一個有系統的理論體系。這個時期,正是「諸子百家」學派林立、群星燦爛的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學派,有孔丘、孟軻、荀況的儒家;墨翟的墨家;老子、莊周的道家;韓非的法家;惠施、公孫龍的名家和陰陽家;加上農、縱橫、雜,稱為九流,再加上小說,即為十家,當時學說紛紜,思想活躍,即是班固《漢書、藝文志》著錄名家著作189種,也未能囊括這個時期的全部著作。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家百家爭鳴的時代,所有諸家思想都不會給醫學以任何幫助,唯有這一理論體系和道家的一些思想曾幫助了醫學,使當時的醫學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鄒衍,戰國時齊國臨淄人,生存年代據梁啟超《先秦學術年表》,是公元前340年至公元前260年,與宋鈃、尹文是當時齊國「稷下學宮」76名流之首。《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云:「鄒衍……深觀陰陽消息……稱引天地剖判以五德轉移。」這就是陰陽五行學說的起源。這一理論體系,在春秋末期,首先被採用了陰陽的理論,到了戰國時期,隨著陰陽五行學說的發展而為一體,亦被醫學上全部採用了,這就形成了醫學上的理論體系。《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扁鵲傳」中,列舉了扁鵲的三個病案,只講陰陽而不談五行;倉公是漢文帝時人(公元前二世紀上半期),「倉公傳」中,列舉了倉公的二十六個病案,則陰陽五行都講了,說明醫家採用了陰陽五行學說,是戰國時代的事了。也說明《黃帝內經》主要部分著作也是戰國時期。
2.五運六氣學說形成的年代
運氣學說既是古代醫學家引伸陰陽五行學說,自己創造出來的,那麼,它是形成於何時?這個問題還需從《黃帝內經》的著作年代來分析。
《黃帝內經》這一名稱,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乃東漢班固根據西漢末年劉歆所撰的《七略》做蘭本編成的。說明了在公元前一世紀,已有《黃帝內經》這一名稱了。《黃帝內經》命名時代較遲,但不是說《黃帝內經》著作也很晚。據《史記·倉公傳》記載,倉公在高後八年(公元前180年)拜見其老師陽慶,陽慶傳給倉公一批醫書,計十種:《黃帝扁鵲之脈書》、《上經》、《下經》、《五色診》、《奇咳術》、《揆度》、《陰陽外變》、《葯論》、《石神》、《接陰陽禁書》。其許多內容則包括在現在的《黃帝內經》中,只不過倉公時代不用《黃帝內經》這一名稱罷了。
《黃帝內經》一書,包括《素問》、《靈樞》兩部分。
據宋代邵雍、司馬光、程顥,明代方孝孺、胡應麟,清代的魏荔彤、崔述等人認為,《素問》是戰國時代的作品。現在看來他們講的只能說是《素問》的前期作品。《素問》八十一篇,在唐朝王冰作注時,就已失佚了第72《刺法論》、和第73《本病論》兩篇,實存79篇,而且這79篇中,內容不一及重複的地方亦很多。如《素問·六節藏象論》,與《靈柩·官針》篇里,都有「不知年之所加,氣之盛衰,虛實之所起,不可為工矣」一句出現。《素問》中第66至74運氣七篇大論,據宋·林億等《新校正》認為,這七篇文字特長,文體也與其它各篇不同,且內容也不同,懷疑這七篇不是《素問》的原文,而是《陰陽大論》里的文章,但目前我們是不易考證的。但從與《內經》有密切關係的古代醫著《難經》、《甲乙經》、《黃帝內經太素》中,均沒有用七篇中的一句話,可證這部分內容不是《素問》的原文,而是後來湊進去的。由此可見,此書不是成於一人之手,也不是成於一個時代。
據龍伯堅氏考證,《素問》的著作年代應當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素問》的前期作品,這一部分除了《六節藏象論》第一段,《天元紀大論》以下七篇,和個別的後代作品外,全部包括在內。據《史記·扁鵲傳》記載的治療病案,有關病理、診斷、及治療,與《素問》、《靈樞》內容類似,但比《素問》要簡樸的多,而且只談陰陽,不談五行。所以推測這一部分《素問》作品,當是扁鵲時代的作品。《史記·倉公傳》所載倉公治療的26例病案中,有12例使用湯液,而且他的老師傳給他的十部醫書中也有《葯論》一書,可見藥物治療法在倉公時代已佔有相當位置,而《素問》全書中佔主導地位的治療方法是針刺療法。由此可以斷定,這一時期的《素問》作品,當是倉公以前的作品,所以扁鵲以後,倉公以前,就是戰國時代的作品了。
這一部分《素問》內容,有講陰陽五行的,有不講陰陽五行的,由於陰陽五行學說是由鄒衍發展完備的,所以這部分《素問》中,不講陰陽五行的部分大概是公元前四世紀的作品,講陰陽五行的當是鄒衍晚年或鄒衍以後的公元前三世紀中期或後期的作品。
而且《素問》的前期作品中,還雜有某些西漢時期的作品,或對《素問》修定的內容。如第49《脈解》篇,有「正月太陽寅,寅,太陽也」的條文。在秦代和漢代初用的是顓頊歷,顓頊歷是以亥月為正月的。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布太初曆以後,才用寅月為正月。本篇所講的「正月太陽寅」,足證是漢武帝太初元年的以後作品。
第二部分,《素問》的後期作品。只包括《六節藏象論》的第一段,和《天元紀》以下七篇大論。其著作可從幾個方面來考證:其一,《易緯通卦驗》(為易緯八種之五,《宋史· 藝文志》作二卷,上卷言稽應之理,下卷言卦氣之徵驗)卷下里講的二十四氣的天時民病,正和這一部分《素問》的理論體系相類似,但沒有《素問》那樣詳盡。所以這一部分《素問》內容,是受《易緯通卦驗》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緯書為依託經義,言符籙瑞應之書,有《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春秋緯》、《孝經緯》七種,謂之「七緯」,言孔子所作,實起於西漢之末,又有河洛圖讖並傳。東漢中興之帝光武,好讖緯,故盛於東漢,至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詔禁圖讖秘緯,南朝宋,大明中始禁圖讖,隋文帝開皇十三年嚴禁私家隱藏緯候圖讖,隋煬帝復遣使四處搜焚其書,故緯書至唐代皆失,唯《易緯》獨存,由此可見,讖緯的起源雖早,實在西漢之末東漢之初興盛起來的。在南北朝、隋朝,醫家決不會在遭禁的情況下採用緯書作理論的,王冰距隋代很近,也不會把近人著作編入《素問》中,所以這一部分《素問》內容,當是東漢時期的作品(公元二世紀)。其二,第74《至真要大論》篇講到藥物的上、中、下三品,皆是西漢末年《本草》產生以後的話,又講到藥物的君、臣、佐、使,比《神農本草經》更進了一步,也證明是東漢時期的作品。其三,古代雖說從周幽王元年(公元前774年)十月辛卯起到現在用「甲子紀日法」,且從未間斷或錯亂過,但紀年還是採用「歲星紀年法」。應用「干支紀年法」(即「甲子紀年法」),還是從東漢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頒布「四分曆」以後才正式使用的。而運氣七篇大論則採用了干支紀年,足證《素問》這一部分內容當是東漢時期的作品。其四,七篇大論雖然不象戰國時期的文體,但也不象隋以後的文體。
第三部分,《素問》的個別後代作品。如第8《靈蘭秘典論》篇有「膽者中正之官,膀胱州都之官」的條文,因「中正」、「州都」是魏以後才有的官名,可見這一篇是公元三世紀以後的作品。
《靈樞》和《素問》一樣,不是成於一人之手,也不是成於一個時代,它的著作也有早晚之分。據龍伯堅氏考證,早期的作品是戰國時代的作品,晚期的作品是漢朝的作品。最早的著作年代約是公元前三世紀,最晚著作年代約是公元一世紀。
二、運氣學說在《黃帝內經》中的地位
《黃帝內經》是一部偉大的醫學巨著,是古代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我們祖先長期與疾病作鬥爭的光輝結晶,其成書經歷了東漢以前七、八個世紀的時間,是古代醫家集體創作的。
運氣學說源於陰陽五行學說,所以在《黃帝內經》的早期作品中,也已涉及到運氣的內容。就《素問》而言,第一《上古天真論》就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及「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的養生之論。第二《四氣調神大論》篇,主要講春、夏、秋、冬四時氣序變化規律和人應如何順時養生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一論,就是在該篇中講到的。第三—七篇,亦都是談及陰陽與運氣的關係。第三《生氣通天論》篇首,「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就是運氣學說源於陰陽學說的見證。第五《陰陽應象大論》雲「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則充分說明了「不知運氣而為醫,欲其無害則鮮矣」(景岳語)。
《素問》論及運氣的篇數約佔三分之二,且《素問》的後期著作,則是運氣的專篇。至東漢時期,五運六氣學說已發展成為一個較完整的理論體系,這時的醫家據「天地大化,運行之節,臨御之紀,陰陽之政,寒暑之令」推斷、預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掌握了治療的主動權,使祖國醫學在理論上,治療上有了一個飛躍。
同時,在《黃帝內經》中,還引用了不少古代醫書,《黃帝內經》前期的作品引用古醫書17種(《五色》、《脈變》、《揆度》、《奇恆》、《九針》、《針經》、《熱論》、《刺法》、《下經》、《本病》、《陰陽》、《陰陽十二官相使》、《上經》、《金匱》、《脈經》、《從容》、《刑法》),後期作品引用古醫書4種(《太始天元冊文》、《脈法》、《大要》、《脈要》),從引用古醫書的條文看,《上經》、《太始天元冊文》、《大要》等書,多是談及運氣的,這說明在《黃帝內經》的整個成書時代中,還有一些著作是關於運氣的。
鑒於運氣學說在《黃帝內經》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說明這一學說源遠流長,若避而不談或貶低運氣學說去談《內經》的重要性,則是寧人費解的。
結語
五運六氣學說是古代醫學家,在天人相應這種宏觀世界裡產生的,它源於陰陽五行學說,形成於東漢時期,集大成於《黃帝內經》一書中。它涉及自然科學的許多學科,它是在古代各個學科的邊緣地帶產生出來,其特點是具有綜合性和邊緣性。
目前,科學領域裡,非常重視科學家的「智力流動」,就是要科學家具有多學科作戰的本領,而《黃帝內經》中運氣學說的形成,則是古代醫家取百家之長,集千古之思的「智力流動」的卓證。
黃家駟、吳階平在《當代醫學科學發展的趨勢》一文中指出:「在當代醫學科學的發展趨勢是重視基礎理論的研究」。「要實現醫學科學現代化」,就必須「切實加強醫學科學的基礎研究,改變只看病不研究的做法,真正做到醫學科學研究走在疾病防治工作的前頭」。同時指出:「即使是對我們中醫學的研究,國外也注重搞清基本原理入手」。所以今後對五運六氣學說的研究,無疑是一個重要課題。就這個課題的研究,要有所進展,有所突破,則需要廣大醫務、天文、氣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了。
從天子卦陰陽變化規律談陰陽平衡論
「一陰一陽之謂道」,意味著「法則」,是方法論。陰陽學說是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民用以解釋自然、社會等某些事物和現象的說理工具,它在天文、地理、律歷、醫學、哲學等各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早已得到歷史的認可。但在近三十年的時間裡,中醫界某些學者將《內經》中解釋人體生理的「陰平陽秘」規律,誤解成陰陽平衡,並提出「陰陽平衡論」,有的教材還以圖式來解釋「陰陽平衡論」——陰陽兩條不同色線,低於水平線的為虛,高於水平線的為實,齊於水平線的為陰陽平衡。這就不難誤導人們對陰陽學說的認識,認為人體陰陽在質量上,是平衡對等的。「陰陽平衡論」,雖也認為陰陽有消長、轉化的規律,但卻認為消長轉化後,陰陽仍處於對等平衡狀態,這就是所謂陰陽的「動態平衡」。即:陰陽平衡論認為,陰陽是在平衡(質量對等)的基礎上,進行著消長轉化,消長轉化是暫時的,平衡是永恆的。同時還認為:若陰陽平衡水準被打破,人體就發病,如陰或陽高出平衡水準為「盛」、低於平衡水準為「虛」。因此,其在治療上強調平衡陰陽,認為陰陽只有多少對等,高低平衡,人體才能健康。對於陰陽的諸如此類的解釋,是對陰陽學說的誤解,實際上,縱觀《內經》全文,從未有「陰陽平衡」一說,且陰陽的平衡也並不是常態,而是暫時的,一過性的,是消長變化中的特殊狀態。而陰陽的非平衡有序穩態,才是持久的、普遍的。
本文試從數術學的角度出發,以十二璧卦(天子卦)中所揭示出的陰陽的非平衡有序穩態規律為據,試述「陰陽平衡論」的不科學性、不合理性,有不妥之處,祈同道斧正。
一、天子卦中陰陽非平衡有序規律
1、周年中陰陽的有序變化
周年有十二月,月有兩節氣,故年有二十四節氣。十二璧卦雖只有十二種陰陽變化的狀態,但在兩種狀態之間,卻存在著無數變化中的過渡狀態,每兩節即有一節處於狀態過渡之中。故璧卦的十二種卦象與十二月、十二節及十二辰相互對應,以說明一年中各個時期的陰陽有序變化。
《地理知本金鎖秘》云:「歷以十二月為一周,自復而臨而泰而壯而夬而乾,六陽月也;自姤而遁而否而觀而剝而坤,六陰月也。」也就是說,年有十二月,自十一月(子月,卦象為復卦,五陰爻,一陽爻),到四月(巳月,卦象為純乾,六爻皆為陽爻),為六陽月,陽者,陽氣升旺之意也。自五月(午月,卦象為姤卦,五陽爻,一陰爻),至十月(亥月,卦象為純坤,六爻皆為陰爻),為六陰月,陰者,陰氣漸旺之意也。六陽月的陰陽消長轉化在卦象上的變化為:十一月,在支為子,在卦為復(
據上可知:周年中陰陽的消長轉化是無時不有,有序可循的。一年的總有序性為:陽六月,陽升陰降,卦象由復( )而成純乾( ),陰六月陰昇陽降,卦象由姤( )而成純坤( )。其中子、午、卯、酉(二至二分)為陰陽變化之樞;寅、巳、申、亥(四立)為陰陽變化的特殊狀態。子為純陰轉陽之樞;酉為第二次平衡態下陰昇陽降之樞。周年陰陽的消長轉化是在四樞的作用下,由陰極而轉陽,由陽極而轉陰,由陰陽平衡的交泰狀態而轉入陽氣漸盛至純陽狀態,由陰陽平衡但痞而不接的狀態而轉入陽衰陰盛至純陰之狀態。可見,陰陽的變化是有序的,但不是平衡的,消長轉化是根本規律,而陰陽平衡則是不斷變化中的特殊現象,普遍性寓於特殊性之中。
2、周日中陰陽的有序變化。
年有四季,日有四時,四季四時各相對應,故《靈樞》有「一日分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的記載。四季四時各以十二分之,則四季分為十二月,四時分為十二時,每月每時恰對十二璧卦中的一個卦象而成十二種陰陽變化之狀態,亦為陰陽變化的有序周期。其含義有二:一為陰陽消長轉化的年有序變化;二為陰陽消長轉化的日有序變化,兩者是同步的。
一日中,夜半為子(23~1),子後為丑(1~3),丑後為寅(3~5),寅後為卯(5~7),卯後為辰(7~9),辰後為巳(9~11),日中為午(11~13),與子對沖,午後為未(13~15),未後為申(15~17),申後為酉(17~19),酉後為戌(19~21),戌後為亥(21~23),分別對應卦象為:子時復卦( ),丑時臨卦( ),寅時為泰卦( ),卯時為大壯卦( ),辰時為夬卦( ),巳時為純乾( ),午後為姤卦( ),未時為遁卦( ),申時為否卦( ),酉時為觀卦( ),戌時為剝卦( ),亥時為純坤卦( )。
從卦象可知,夜半子時,一陽爻始生於足下,而成復卦;丑時,陽氣再生,而得兩陽爻生於足下之臨卦;寅時,三爻生於足下而成泰卦。此為周日中陰陽出現的第一次平衡之象,這種平衡現象與年有序變化中的平衡現象一樣,是一過性的,而非為永恆的持續狀態;卯時,陽氣漸盛,而四陽爻生於足下成大壯卦;辰時則陽氣充盛,五陽爻生而成夬卦;至巳時,六陰盡而六陽爻具備成純乾卦,此時本應為一日中氣溫最高之時,但因「天道速,地到遲」之理,而最熱之時,卻在其後的第三個時辰——未時,因同樣道理,一年中最熱的季節不是巳月(四月),而是未月(七月)。陽極生陰,至日中,陽氣雖隆盛於上,但一陰已悄然始於下,成姤卦,至未時,陰氣加而兩爻生於手上,而成遁卦;申時則陰爻陽爻各三,但三陰爻在下,三陽爻在上,而成否卦,否者,痞塞不通之意也,此乃因陰本重濁卻在下,陽本輕清反在上,陰陽離而不接,生機痞而不通,故為否。此為周日中第二次陰陽平衡態,同其他狀態一樣,此狀態仍非陰陽變化的持續和終止,而是變化過程之一,平衡持續瞬間即被打破。陰氣繼增,至酉時,四陰爻生而成觀卦;戌時則陰氣盛而五陰爻生成剝卦;至亥時,六陰具備而成純坤卦。此時,本應為周日中氣溫最低之時,但因天地運行遲速的差異而使其推後三時,而最冷之時為丑時。同理周年中,亥月(十月)亦非一年中最寒之月,而最寒之月為寅月(正月)。
一日中,黑夜為陰,白晝為陽。夜半子時,陰夜沉沉,但陽已始於地平線以下,一陽、兩陽,待三陽備而成泰時,陽氣齊於地平,繼而三陽開泰而夜盡晝來,一輪紅日將躍出地平,動植物皆從睡眠狀態中醒來,卯時則日出陽升,辰時,陰氣漸消,霧靄消散,至巳時,陽氣隆盛,陰霾消盡,周日中氣溫最高之時即在此時(除去天地運轉之差),此時動物活躍,植物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最快。陽極生陰,熱極生寒。繼之,午時雖陽光當頭,但一陰氣已始於下,經未至申,陰氣交於地平,地上雖有三陽,但因陰在下陽在上,陰陽不能接續而陽光柔和無熾。陰氣繼進,陽氣繼退,則陽氣至地平以下,陰氣上升地平以上,夜幕降臨了,至亥時陰氣最盛,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一日中氣溫最低之時在此時(除去天地遲速之差)。陰極轉陽,寒極生熱,待子時,又開始了陽升陰降之循環的初始狀態。
由此可見,周日中陰陽的消長轉化亦與周年中陰陽消長轉化有著同樣的規律可循:從子至巳為陰降陽升,從午至亥為陰昇陽降,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且一日中、子、午、卯、酉四時仍為陰陽轉化之樞,寅、巳、申、亥仍為陰陽消長轉化的特殊狀態。子仍為純陰轉陽之樞,午仍為純陽轉陰之樞,卯仍為第一次平衡態下的陽盛陰衰之樞,酉仍為第二次平衡態下的陰昇陽衰之樞。且在四種特殊狀態中,寅申仍為陰陽平衡之時,寅時為泰卦( ),申時為否卦( ),兩次平衡狀態與其它狀態一樣,亦是暫時的、瞬間的,代之而來的是陰陽的繼續消長轉化。故在周日中,陰陽的消長轉化亦是循陽生陰降,陰昇陽降的規律不斷進行的,故方能有晝有夜,有四時(日中、日入、日出、夜半)、四氣(寒、熱、溫、涼)。若周日中,陰陽持續處於平衡狀態,則有夜無晝,有晝無夜,有熱無寒,有寒無熱;生物也就無法在這個星球上生存了。所以,陰陽的非平衡有序穩態是自然界陰陽消長轉化的正常規律,是普遍存在的,而陰陽的平衡則是特殊的、暫時的。
二、人體陰陽與自然陰陽的關聯
通過對十二璧卦中,周年及周日陰陽變化的非平衡有序穩態的分析,使我們得出:在自然界里,陰陽是處在不斷變化消長之中,正因為有了陰陽的不斷變化,自然界才出現了春、夏、秋、冬四季及日出、日入、日中、夜半四時,寒、熱、溫、涼四氣,以及生物的生、長、化、收、藏等等自然現象。一年中,二分(春分、秋分)、二至(冬至、夏至)為陰陽轉化之樞機;周日中,夜半、日出、日中、日入四時亦為陰陽轉化之樞機;均為地支中的子、午、卯、酉四個時辰,在四樞的樞轉下,周年及周日的陰陽消長的有序性為:陽始生於子,旺於卯,盛於巳,陰始生於午,旺於酉,盛於亥。從子至亥,循環往複,以至無窮。可見陰陽的消長轉化,並非是在平衡的基礎進行消長轉化,從而達到新的平衡,而是不斷地重複著「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有序變化,多少對等,高低平衡的狀態,是有序變化的特殊狀態,是暫時的,一過性的,而非平衡有序穩態,才是其固有狀態。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有著內在的聯繫和同步反應。自然界陰陽變化是如此,那麼人體的陰陽變化也應順應四時四氣陰陽的變化。《素問·陰陽離合論》云:「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意思是說陽是施布溫暖正氣的,陰是主持萬物生長機能的,所以萬物的發生,是因於春氣的溫暖,萬物的滋長,是因於夏氣的炎熱,萬物的收成是因於秋氣的清肅,萬物的閉藏,適因為冬氣的寒冽,這是四時氣候變化萬物生長收藏的規律。若失常,則天地不和,陰陽阻隔而不通。陰陽的變化,若在人體內,也可以根據自然界的現象而推知,說的即是人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的關係。
1、生命全過程陰陽變化的規律。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雲;「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素問·生氣通天論》云:「五臟十二節,皆通於天氣。」說明了人與自然之氣是相通的,自然界有春、夏、秋、冬的季節推移以及木、火、土、金、水五行的生克變化,因之而產生了生物的生、長、化、收、藏的生長變化過程。人是自然的產物,與所有生物一樣,同樣具有生、長、化、收、藏即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這個過程的始終與自然界的變化是息息相關的。
《內經》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說明了人的形成,是以父母的生殖之精的純物質為基礎的,隨著肉體的娩出,生命活動便開始了。縱觀人生全過程,按照其生理活動功能的不同,可將其分為五個階段,即生、長、壯、老、已五個生命過程。
第一階段,系由男女先天之精合而成形,至經母體的濡養成熟後娩出的過程,此謂之生。
第二階段,為出生後至男子四八之年,女子四七之年,此謂之長,此時可分為兩期,兒童期和青春期。
第三階段,為男子五八至八八之年,女子五七至七七之年,此謂之壯。
第四階段,為男子八八、女子七七之年後此謂之老。
第五階段,生命過程終止。
從卦象看,第一階段為坤卦( ),為無自動生機的純陰之體;第二階段,為復卦( ),至純乾卦( ),其中可分兩期。第一期從復( )至臨( )為兒童期,卦象陰爻多,陽爻少,說明人體此時生機尚低,故對外界變化的適應能力亦低,所以人在七、八歲以前,易患外感、麻疹、大頭瘟等瘟疫時病;第二期卦象從泰( )至乾( )。泰卦卦爻三陰在上,三陽在下,陰性重濁向下,陽性輕清向上,三陰三陽交泰,三陽開泰而人體生機漸旺,故此時女子「腎氣盛,齒更髮長」、「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真牙生而長極」、「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男子則「腎氣實,髮長齒更」,「 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筋骨勁強,真牙生而長極」,「筋骨隆盛,肌肉壯滿」,人體自第一階段發育到此時,男子即四八之年,女子即四七之年,此時人體盛壯之極,生機在一生中為最盛階段,故此時人的精力充沛,形體健壯,極少患病,此為青年期。
人體出生後,經從嬰兒、兒童至青年的長的過程,使人的臟腑功能、氣血津液等精微物質及形、氣、神均達到了逐步完善、充沛旺盛的狀態,繼而進入第三階段,即壯年階段,卦象從姤( )至否( ),此階段人體的生機從最旺盛的頂峰開始下落,外形亦逐漸衰老,但早期即從姤( )至遁( )時,卦象陽爻仍多於陰爻,人體仍具有較強的功能,且精力尚充沛,思想堅定而具有分析能力,為年富力強的壯年期。隨著壯年的延伸,則女子出現「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至「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的五七至七七之年的衰減過程。此階段為青年至老年的過渡時期。從卦象看,其始於生機最盛的乾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生機漸降,陰昇陽降,一陰爻始於手上,而成姤卦,陰爻再加成遁卦,可見陽氣漸衰於上而使人「齒稿」、「發墮」、「面焦」,雖然如此,但卦象仍陰爻少而陽爻多,說明人體仍有較旺盛的生機。至否卦,則人體陰陽不接,三陰痞於下,三陽浮於上,女子則「形壞而無子」,男子則「形體皆極」。此時,由於陰痞陽浮而人體氣機亦痞而不通,故人常出現眩暈、失眠、心悸、汗出、胸悶、胸痛、煩躁易怒等綜合症,亦即人們常說的「更年期」,此時為「高血壓病」、「冠心病」等退行性疾患的好發期。
第四階段,則是老年期。人體機能進一步衰退,在否卦的基礎上,陽氣再減,而成觀卦( )、剝卦( ),可見此時人體的機能是何等的衰微,故老年人易患各種病症,並因機能低下且漸衰,而患病難醫,更有甚者,一場外感即可使生命終止。
第五階段,即死亡。人體陽氣盡而神機化滅即為死亡。卦象為純坤卦( )。從純坤開始又終止在純坤之卦,此乃人生陰陽消長轉化的全部過程。「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亡對於人類或其它生物,是生、長、化、收、藏或生、長、壯、老、已的最終結局和必然結果。正是因為有生死的不斷更替,人類才能逐步進化,從猿到人,人類社會才會逐步發展,從低級到高級。所以死,意味著另一種新生命的開始。
通過上述,我們可以看到:人與自然界有著同樣的陰陽消長轉化規律。故自然界有生、長、化、收、藏,人體則有生、長、壯、老、已。其規律與自然其它生物的規律是完全一致的。若按陰陽平衡論的觀點,人體陰陽是永遠平衡的,或只是在平衡的基礎上進行消長轉化,則就不可能有人類的生、長、壯、老、已過程,也不可能有人類的生命活動。
對於人類的整個生命活動的陰陽消長情況,我們是這樣理解的:同自然界陰陽消長轉化一樣,人類生命活動的全過程也有四個陰陽之樞-----子、午、卯、酉。子為純陰轉陽之樞,即為胎兒脫離母體而自身生機始發之機。卯為陽盛陰衰之樞,即在生長過程中,人體從「稚陰稚陽」階段發育到陰陽平衡態而轉入青年之機。午為純陽轉陰之樞,即從生機最盛的青年期轉入壯年之機。酉為陰盛陽衰之樞,即從壯年轉入老年之機。這四個轉樞,是人生生、長、壯、老的四個關鍵時期,最終陽氣消盡,神機滅亡,人生終止,這種陰陽的消長轉化與生、長、壯、老、已的生死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不可逆的。所以人體陰陽和自然界陰陽的消長轉化一樣,無絕對的「平衡」可言,而是不斷地重複著「陽長陰消,陰長陽消」的陰陽消長轉化過程。
2、周日中陰陽消長轉化規律。
《靈樞·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云: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哀,邪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其身,故甚。」說明人的生命活動周日中亦有消長之別,而非為陰陽平衡狀態。
朝則為卯,日中為午,日入為酉,半夜為子。在四季分別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卦象分別為大狀卦( )、姤卦( )觀卦( )、復卦( ),此為陰陽轉化的四個樞機。卯時陽氣從陰陽平衡態轉盛,故人體陽氣亦盛,即「人氣始生」,機體抗病力增強,故晨起覺爽慧;到午時,自然界陽氣始盛於巳時,至午前達最高峰,因陽極轉陰,故午時有一陰爻生之姤卦,為純陽轉陰之樞,故至午時,人體陽氣亦最盛極,抗病力最強故能盛邪而覺安逸;至酉時,自然界陽氣落入地平以下,故有兩陽爻在上四陰爻在下之觀卦,為陽衰陰勝之樞,此時人體抗病能力低下,而邪氣始生,故覺病加;至夜半,陽氣盡於亥時,陰氣始盛於亥時,至子前陰氣最盛極,陰盛而轉陽,故夜半子時有五陰爻一陽爻之復卦,此為純陰轉陽之樞,此時人體亦陰氣極盛而陽氣衰微,邪氣獨居其身,故而覺病甚。
可見周日中人體陰陽的消長轉化亦是循十二璧卦陰陽消長規律而行,於自然界周日中陰陽的消長轉化有著同步的節律。即:自子時一陽始生得復卦開始,經卯、午、酉的樞轉,至亥時六陽備而得純坤( )為止,周而不復始地進行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消長轉化運動。陽升陰降的結果是夜盡晝來,人體陽氣自陰而出,逐漸旺盛;陰昇陽降的結果是晝盡夜來,人體陽氣自外而入臟,在外之陽氣逐漸衰減,人類出現了寐寤、動靜等生理現象,對病痛的反應產生了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變化規律。因此人體周日中陰陽的消長轉化亦同自然界陰陽消長規律一樣,為一非平衡的有序穩態。
3、周日中臟腑陰陽的有序變化。
人體陰陽變化的總規律是一種非平衡有序穩態,那麼具體到人體各個臟腑器官,其變化規律是否如此呢?
《素問·臟氣法時論》云:「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這就說明了五臟之氣的強弱虛實與外在陰陽的消長及五行的生克制化有著密切關係。
十二時辰,與五行的方位配屬為:寅卯東方木,巳午南方火,申酉西方金,壬癸北方水。丑、辰、未、戌四維土。平旦(卯)東方日出陽氣生為木旺之時,下晡(酉)日將西落,金輝映照,為金旺之時;夜半(子)陽氣衰而陰盛,為水旺之時;日昳(未)日在西南;四維之一,土旺之時;日中(午)太陽在正南,陽光熾熱,為火旺之時。
肝者屬木,故肝病者,平旦木旺時慧(木旺其時),下晡(酉)日將西落,金輝映照,為金旺之時;夜半(子)陽氣衰而陰盛,為水旺之時;日昳(未)在西南,四維之一,土旺之時;日中(午)太陽在正南,陽光熾烈,為火旺之時。
肝者屬木,故肝病者,平旦木旺時慧(木旺其時),下晡金旺時甚(金克木),夜半水旺時靜(水生木);心者屬火,故心病者,日中火旺時慧(火旺其時),夜半水旺時甚(水克火),平旦木旺時靜(木生火);脾者屬土,故脾病者,日昳土旺時慧(土旺其時),日出木旺時甚(木克土),下晡金旺時靜(金克木,使木不致乘土);肺者屬金,故肺病者,下晡金旺時慧(金旺其時),日中火旺時甚(火克金),夜半水旺時靜(水克火,使火不致乘土);腎者屬水,故腎病者,夜半水旺時慧(水旺其時),四季土旺時甚(土克水),下晡金旺時靜(金生水)。這就充分說明人體各臟腑的功能活動與外在陰陽的消長轉化是息息相關的,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平衡系統,而是每時每刻地都在同自然界的陰陽變化進行著信息的傳遞。亦是以一種非平衡有序穩態的變化在不停地運動著,而絕對不存在「陰陽平衡」。
結語:
《內經》云:「太虛寥廓,肇基化元」,「太極分陰陽」,可見陰陽將宇宙萬物按其不同屬性分為兩大類,但不是一分為二相互孤立的,而是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互聯繫,相互消長、相互轉化的。自然界的春夏秋冬四季、溫熱寒涼四氣以及生長化收藏五種生化規律,都是陰陽相互消長轉化的結果。從十二璧卦所揭示的陰陽消長規律看,亥時(周年中亥月、周日中亥時)氣溫最寒(除去天地差轉),六爻皆陰,卦象得純坤,經子,卯兩樞機之轉樞,使陽氣漸旺,陰氣漸衰而得純乾,又經午、酉兩樞機之轉樞,陰氣又漸旺盛,陽氣又漸衰降,故而再得純坤。如此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周而復始地進行著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陰陽消長轉化運動。
人是大自然界的產物,與自然界的陰陽變化有著同步節律。如一生的生、長、壯、老、已,一日的平旦氣始升、日中氣盛、日入氣衰、夜半氣入等,說明了人的一生或周日生命活動以及各臟腑的功能活動均有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陰陽消長轉化規律。人只有與自然界陰陽變化相順應,才能陰平陽秘,但陰平陽秘不是指陰陽平衡,而是言陰陽的協調。「陰平」,就是說內在的陰氣平和,「陽秘」就是說在外的陽氣秘固,即陰陽合德,和平秘會。這樣才能精神充沛,身體強壯,才能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若陰陽不能平秘,則人就不能順應四時寒熱更變,則為病態。《素問·陰陽大論》云:「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天地之剛柔。」就是指人體不能應四時之變而罹患疾病的治則治法,此乃「平秘陰陽」、「陰陽以平為期」的真正內涵。若按「陰陽平衡論」的觀點,當春季陽長陰降之時,應抑陽扶陰,反之秋冬之季,陰昇陽降,則應扶陽抑陰,以便達到「陰陽平衡」。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祖國醫學的「天人相應」觀和順應四時的「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保健觀,破壞了自然發展的規律,勢必造成弊端。此正如《素問·四神調大論》所云:「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沉」,故人體陰陽和自然界陰陽一樣,是永遠循著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規律,在四樞的作用下,從盛到衰、從衰到盛的變化著,而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固定的水平上,雖然變化過程中有兩次陰陽平衡的現象出現,但那不是變化的終止,而是變化中的特殊現象,這種狀態一閃即逝,代之而來的是陰陽的繼續消長轉化。
故「陰陽平衡論」作為一個學說,是不科學不嚴密的,它從根本上違背了「天人相應」的思想,是對「陰平陽秘」、「平秘陰陽」、「陰陽以平為期」的誤解。若自然界永遠處於陰陽平衡狀態,則有春無秋,有夏無冬,有溫無涼,有熱無寒,生物則有生無收,有長無藏,那就不成其為世界。人體陰陽若永遠處於平衡狀態,則有生無壯,有長無老,有動無靜,有靜無動,那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只有陰陽的相互消長,相互轉化有序的進行,自然界和人類才能保持其正常的、固有的運動狀態。
總之,陰陽的非平衡有序穩態產生了四時、四季、四氣乃至萬象,它包羅了天文、地理、人事。一切事物發展的起點,都充滿了陰陽相合——陰平陽秘,但它們又總是走向反面——陰陽離決,它們會從新生而走向衰老死亡,然後再次走向反面,即陰平陽秘,而產生新的事和物。這個正反過程,就是陰陽的運動過程——陽升陰降,陰昇陽降的過程。
因此,陰陽永遠處於消長轉化之中,非平衡有序穩態是其本質的、固有的、普遍存在的、不可改變的運動狀態,而平衡則是運動過程中的特殊狀態,是暫時的。這就是十二璧卦中陰陽變化的根本規律。
《周易》象數原理在針刺手法中的應用
《易經》,又稱《周易》,是一部內容博大精深、窮盡了天道、地道、人道的專著。其理論滲透到中國古代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中,被譽為古代群經之首。醫者,易也。說明醫易相通,中醫學是汲取易學象數理論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祖國醫學理論體系。《易·說卦傳》有「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故易六畫而成卦」的記載。而《內經》則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和「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的論述,說明了中醫學用以認識和概括人體生理現象、病理變化、以及說明疾病發生、發展的機理,有效地指導臨床實踐活動,均取法於易學的「三才之道」和數術原理。故《素問·上古天真論》又有「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數術」的論述。進一步闡明了深究自然規律的人,必然把握了太極陰陽變化的法則,控制了數術運籌和諧原理。故劉完素在《素問玄機原病式》中云:「可以運籌者,天地之數也,若得天地之數,則大道在其中矣。」
針刺療法與其他中醫療法一樣,也是以調陰陽和數術為法則。《靈樞·根結》篇云:「用針之要,在於知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難經·七十二難》云:「調氣之方,必在陰陽。」說明了無論是針刺部位,還是操作手法,都必須遵循調和陰陽的總則進行。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有「善用針者,從陰到陽,從陽到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論述。
本文試從易學「三才之道」和數術運籌原理淺談其在針刺學中的應用。
一、三才之道與三才法
許多針刺手法,要求在腧穴下分層操作,根據進針深度,分三步或二步進行手法操作。明·徐風《金針賦》指出:「初針,針至皮內,乃曰天才;少停進針,刺入肉內,是曰人才;又停進針,刺至筋骨之間,名曰地才」。後世稱為「三才法」。三才,以皮內為天,肉內為人,筋骨間為地,實際上就是指腧穴的淺、中、深三層而言。目前臨床上的天、人、地部位不嚴格按皮、肉、筋骨不同組織分層,只是將較深的腧穴作相對的劃分,即以1/3部分為天部,中1/3部分為人部,下1/3部分為地部。例如使用補法時,先針刺天部,得氣後再在天、人、地三部進針。其間一部一停地緊按慢提三次,插至地部後,留針較長時間。出針時一次將針退至天部,稍停再拔針外出,疾按針孔,謂之「三進一退」。若使用瀉法,將針一次進至地部。得氣後,按地、人、天三部退針,一步一停地緊提慢按三次,逐步退到天部,然後搖針外出,不按針孔,其間不留針,謂之「一進三退」。這種手法,是以先淺後深,即徐入疾出為補法,以先深後淺,即疾入徐出為瀉法的針刺手法,故又稱謂徐疾補瀉法。
徐疾補瀉,出自《靈樞·九針十二原》,「徐而疾則實,疾而徐則虛」。所謂「實」,即補虛而後氣實;所謂「虛」,即瀉實而後邪去。故《靈樞·小針解》篇有「徐而疾則實者,言疾內而徐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的補充說明。「人以天地之氣生」,說明了人體的生命運動規律與天地變化規律始終保持著協調統一,此即「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以「三才之道」為法則的三才法,其流源於《靈樞·官針》和《靈樞·始終》諸篇,其所謂三刺,就是分天、人、地三部行刺,以祛邪扶正使針刺取得應有的感應——得氣。
二、和於數術與九六法
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禮稽命微》云:「天有三統,物有三變」,說明有了三才變化,就產生了數。故漢·張衡有「數術窮天地」之論。「數者,機數也」,「萬物皆出於機,皆入於機。」九六補瀉法,簡稱為九六法,是一種以《易經》象數理論為理論依據的單式補瀉法。是以奇數1、3、5、7、9為陽,以偶數2、4、6、8、10為陰,結合捻轉,提插方法,在天、人、地三部行針的一種補瀉方法。九六法,源於《易·繫辭》氣數論,而見於歷代文獻《針灸大全》、《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書中已有用九陽、六陰之數補瀉手法的記載。而明·李梃《醫學入門》有詳盡記述:「凡言九者,即子陽也;言六者,即午陰也;但九六數,有多少不同,補瀉提插皆然。言初九者數者,即一九也。然亦不止一九便了……三次共三九廿七數,或四九三十六數。言少陽數者,七七四十九數,老陽數者,九九八十一數……言初六數者,即一六也。然亦不止於一六便了……三次共三六一十八數。言少陰數者,六六三十六數……言老陰數者,八八六十四數……或雲子後宜九數補陽,午後宜六數補陰。陰日刺陽經,多用六數補陰;陽日刺陰經,多用九數補陽,此正重也。但見熱症即瀉,見冷症即補,舍天時以從人之病者,權也,活法也」。
《靈樞·衛氣行》云:「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凡五十周身,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說明了衛氣的運行與天體運行的晝夜時序節律關係密切,也是九六補瀉法的理論基礎。冬至、子時為陰中之陰;夏至、午時為陽中之陽。從陰陽消息卦(又稱十二璧卦)可知,冬至、子時一陽生於足下,五陰而一陽,這就是復卦( ),代表了陰消陽長;夏至、午時一陰生於手上(舉手),五陽而一陰,這就是姤卦( ),代表了陰消陽長。故《素問玄機原病式》有「子後面南,午後面北,視卦之爻,則子後陽升,午後陰降」的論述,此即「子後宜九數補陽,午後宜六數補陰」之理。
「六」為陰數屬「瀉」,「九」為陽數屬「補」,而「九」、「六」之數,又各有初、少、老之分,其象數原理,張介賓在《類經圖翼·氣數統論》中又有較詳盡的闡述:「陽數奇而屬天,陰數偶而屬地,天園經一而周三,三各一奇,故曰參天,三三而九,陽數從此而流行,地方經一而圍四,四為二偶,故曰兩地,二四合六,陰數從此而凝定……。若以陰陽之次第老少參之,則老陽位一而數九,少陰位二而數八,少陽位三而數七,老陰位四而數六。陽主進,故有少陽之七,逾八至九而其進已極,故曰老陽。陰主退,故少陰之八,逾七至六而其退已極,故曰老陰。陽數長,故少陽之七長於六,老陽之九長於八;陰數消,故少陰之八消於九,老陰之六消於七。此陰陽老少,消長進退之理也。」
三、三才法與九六法的綜合應用
三才法與九六補瀉法,是根據易學象數原理產生的針刺基本手法,又稱單式補瀉法。若二者合用,或結合其他基本針刺手法,又可產生眾多的複式補瀉法,即綜合補瀉手法。
1、燒山火法
燒山火法,是在天、人、地三部,由徐疾、提插、九六、開合四法組成。首見於明·徐風《針灸大全》所載《金針賦》。乃取法於《素問·針解》「刺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之理。以先淺後深,三進一退,緊按慢提、行九陽數,出針捫穴為操作要點。明·汪機云:「(燒山火)令天氣入,地氣出。」「三度出入,三次則成九矣,九陽者,補也。」其中天氣即陽氣,地氣即指體內寒氣而言。故楊繼洲有「夫實者,氣入也……以陽生於外,故入」的論述,說明了要達到陽氣入內,實腠理的目的,就必須從陽(外)引陰(內),將天部所產生的陽氣逐層引入地部,致陽勝於陰,陽氣自回熱感自生,從而達到溫陽散寒作用。以治沉寒痼冷,命門火衰,臟腑經絡之氣不足之證而導致的肢冷脈伏,癱瘓痿痹,陽痿寒瀉等病。
2、透天涼法
透天涼法,是在天、人、地三部,由徐疾、提插、九六、開合四法組成。亦首載於《金針賦》,乃取法於《素問·針解》篇「滿而瀉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之理。以先深後淺,一進三退,緊提慢按,行六陰數,出針開穴為操作要點。明·汪機云:(透天涼)「令地氣入,天氣出,熱可退矣」。「一度三進三退,則成六矣,六陰者,瀉也。」其中,天氣應指陽熱,地氣即指體內涼感而言。故楊繼洲有「虛者,氣也……陰生於內,故出」的論述。說明了要達到陰氣隆至,必須在陽邪已退,陰勝於陽的目的。即必須從陰(內)引陽(外),將亢盛的陽熱之氣,由地部逐層引至天部宣洩而去。則寒涼之感自生,陽熱之邪盡退。從而達到清熱瀉火作用。以治邪熱熾盛,相火上炎,臟腑經絡氣火有餘之證而導致的風痰壅盛、中風癲狂、高熱溫瘧等病。
3、進火補法
進火補法,是在天、人、地部,由徐疾、呼吸、提插補法,並結合搖法組成。首見於《針灸大成》。以「進火補,初進針一分,呼氣一口,退三退,進三進,令病人鼻中吸氣,口中呼氣三次,把針搖動,自然熱也。」為操作要點。此法較燒山火刺激量輕,實際是燒山火的變法,其功效、主治與燒山火法基本相同。
4、進水瀉法
進水瀉法,是在天、人、地部,由徐疾、呼吸、提插瀉法,並結合搖法組成。亦首見於《針灸大成》。以「進水瀉、初進針一分、吸氣一口,進三進,退三退,令病人鼻中出氣,口中吸氣三次,把針搖動,自然冷也」為操作要點。進水瀉法比透天涼法刺激量輕,實際上是透天涼法簡化而成,故功效、主治與透天涼基本相同。
5、陽中隱陰法
陽中隱陰法,是在同一穴位上先行燒山火、後行透天涼、補瀉兼施、先補後瀉的複習手法。此法系受《靈樞·終始》、《難經·七十六難》中有關補瀉先後兼施原則啟發而產生的。首載於《金針賦》,以「陽中引陰,先寒後熱,自淺而深,以九六之法,先補後瀉」為操作要點。《針灸問對》則加上針刺分寸。目前臨床常以「二進一退」方法操作,以徐疾補法和提插補法、瀉法組成「二補一瀉」的形式。從而達到以補陽為主,兼以清熱的作用。以治先寒後熱,虛中夾實之證。
6、陰中隱陽法
陰中隱陽法,是在同一穴位上先行透天涼,後行燒山火,補瀉兼施,先瀉後補的複式手法,此法同陽中隱陰一樣,也是受《靈樞·終始》、《難經·七十二難》有關補瀉先後兼施原則啟發產生的。也首載於《金針賦》。以「陰中引陽,先熱後寒,自深而淺,以九六之方,則先瀉後補」,為操作要點。《針灸問對》則加上針刺分寸。目前臨床以「一進二退」方法操作,以徐疾補法和提插補瀉法,組成「二瀉一補」的形式。從而達到以瀉熱為主,兼能補陽的作用。以治先熱後寒、實中夾虛之證。
7、青龍擺尾法
青龍擺尾法,是九六法結合針刺行氣法組合而成的複式手法。首載於《金針賦》「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被列為「飛經走氣」第一法。《針灸聚英》、《針灸大成》等書又稱「蒼龍擺尾法」,是以進針得氣後,提針至穴位「天部」,針頭朝病所;執之不轉,左右慢慢撥動九次或二十七次為操作要點,因撥搖針柄狀似龍尾擺動,故名。此法以行氣為主,兼能補虛,具有通經絡行氣血的功效,臨床適用於癥瘕積聚,癭瘤瘰癧,關節痹痛等一切經絡痹阻,壅滯不通諸證。
8、白虎搖頭法
白虎搖頭法,是由呼吸、提插法行「六陰」之數的複式手法。首見於《金針賦》。被列為「飛經走氣」第二法。是以進針至「地部」得氣後,隨病人呼吸,插針時左轉,一呼一搖,提針時右轉,一吸一搖,以「六陰」之數計算(如6、18、36、64)為操作要點。因操作似白虎搖頭之狀,故名。此法以行氣為主,兼能補虛,具有清熱瀉火、祛風化痰之功,臨證適用於高熱煩躁、神昏癲狂,痙攣項強等實熱之證。
9、蒼龜探穴法
蒼龜探穴,是由徐疾補瀉法和針刺行氣法組成。首見於《金針賦》,若「蒼龜探穴,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鑽剔四方」,故名。被列為「飛經走氣」第三法。以直刺進針得氣後,自「地部」退至「天部」,扳倒針身,向上下左右四方分別按「一進三退」原則針刺為操作要點。具有推行經氣,利關節、運氣血的功效,適用經絡壅滯、痹閉不通諸證。
10、赤鳳迎源法
赤鳳迎源法,是由徐疾補瀉和提插,捻轉二行氣法,在天、人、地部操作的複式手法。亦首載於《金針賦》。若「赤鳳迎源,展翅之儀」,故名。是以先進針至地部,再提至天部,待針得氣自插,插入人部,在人部上下左右捻轉一捻一放為操作要點。具有疏通經絡,通利關節,運行氣血之效。適用於一切經絡壅滯、痹閉疼痛諸病。
11、五臟交經法
五臟交經法,是由子母補瀉與青龍擺尾二法組成的複式手法。首載於《針灸大成》。以按子母法配穴行針布氣,然後施用青龍擺尾法行氣為操作要點。具有調整臟腑功能而治療臟腑病的功效。
12、通關交經法
通關交經法,是以青龍擺尾和白虎搖頭法結合使用的複式手法。首載於《針灸大成》。通關,即通過關節;交經,即使氣與經相交,故命。此法通經活絡、和血導滯之功尤甚、適用於關節中邪氣壅滯、氣血不行諸證。
13、龍虎交戰法
龍虎交戰法,是由九六、捻轉二補瀉法組成。首載於《金針賦》,左轉乃青龍方位,右行白虎方位,故名。以用捻轉補瀉法,先行補法龍行左轉施九陽數。後行瀉法虎行右轉施六陰數,一補一瀉反覆施術為操作要點。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住痛移疼功效。故主治一切痛證及瘧疾。
14、龍虎升降法
龍虎升降法,又名龍虎升騰法。是由捻轉、提插、九六等三種補瀉法組成的複式手法。其操作要點:先針入天部,向左360°捻轉一周,邊用緊按法插入人部,慢提至天部;再將針向右360°捻轉一周,邊用上法然後至天部。如此反覆九次,行青龍純陽之數,引天部陽氣深入,稱為龍降。然後插針至地部,先向右360°捻轉一周,邊用緊提法至人部,慢按至地部,再將針向左360°捻轉一周,方法同上。如此反覆六次,合白虎純陰之數,以引地部陰氣外出,是為虎升。如是則是調和陰陽,疏通經絡、調達氣機、補瀉兼施之功,主治營衛失和、樞機不利、失降失司及氣血壅滯之症。
15、子午搗舀法
子午搗舀法,是由九六、提插、徐疾、捻轉四法組成。首見於《金針賦》。其操作要點:進針得氣後,用提插法,每次三進二退,如此三度,計九入六齣。進針時分三部,每部用緊按慢提法行老陽數;出針時分二部,每部用緊提慢按法行老陰數,提插時並結合左右捻轉。具有導引陰陽之氣、通行經氣、壯陽以制水之效。用以治水濕泛濫所致的水腫、鼓脹等症。
16、進氣法
進氣法,是以九陽數的提插補法。如載於《金針賦》。操作要點:針針九分處,緊按慢提九次行九陽之數(或27、49、81次),待針下氣滿,稍提針尖向病所,針身橫卧,令病人吸氣五口,催氣上行。具有催氣、行氣之功,補氣助陽之效。適用於營衛失和、陽虛陰盛之痛證。
17、運氣法
運氣法,是由九六,提插二補法和呼吸、針刺二行氣法組成的複式手法。是由進氣法衍化出來的一種手法。操作要領:直刺人部,慢按緊提六次行六陰之數(或18次),待針下氣滿,便向病所,卧倒針身,令病人吸氣五口,使氣至病所。本法具有通經活絡、行氣導滯、住痛止疼之功,故適用於一切痛證,以實尤捷。近人亦有將進氣法與運氣合併,統稱運氣法。
18、納氣法
納氣法,是由九六、提插二補瀉法和呼吸針刺、提插三行氣法組成。首見於《金針賦》、《針灸大成》又稱為中氣法。是進氣法與運氣法的深化。以先行運氣法,或先行進氣法,待氣病所,扶針直插,使氣血不能返流為其操作要點。具有疏通氣血、消除積聚之效。適用於一切痿痹偏枯,積聚癥瘕。
19、關節交經法
關節交經法,是使氣至關節處後施行納氣法的一種複式手法。出自《針灸大成》。是反覆使用納氣法,使氣血過關節而不返流為操作要點。具有調和營衛、疏通經絡、運行氣血的功效。主治痿痹偏枯及關節中氣血不足之證。
20、提氣法
提氣法,是由九六,提插補瀉組成的複式針刺手法。首見於《針灸聚英》。操作要點:針刺先在人部緊提慢按六陰數瀉法,可行6、18、64次不等。待針下氣滿,再捻針數圈,向上略提,催行經氣,使經氣隆至,致營衛之氣匯於針下。
21、留氣法
留氣法,又稱流氣法,是由九六、提插、徐疾三種手法組成。首見於《金針賦》。操作要點:先運針內入七分,緊按慢提九次,行九陽數(也可27、49次),待氣至深入一寸,緊提慢按六次,行六陰數(也可18次),此法具益氣溫陽、消積散瘀之功,適用於氣血瘀阻之癥瘕積聚。
淺談五運六氣學說中的系統論思想
系統論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學科,它是從研究生命機體的系統規律開始的,把生命機體當作典型的系統。因此對於生命科學和醫學具有特別重大的理論和方法論價值。今天,用系統論觀點認識和估價祖國醫學的理論和治療原則,將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美籍奧地利生物學家馮.貝塔朗菲把系統定義為「處於一定相互關係中的發生關係的各部分組成的總體」。他開始所謂理論生物學的研究,是從生物的整體把生物整體及環境作為一個大系統來研究。祖國醫學歷來十分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認為人的機體與外在環境具有對立統一性,特別是自然氣候的運動變化,對人體的影響尤深。祖國醫學中的運氣學說,是我國古代在觀測物候、氣候的基礎上演變過來而被應用到醫學上來,它將自然界氣候現象和生物現象統一起來,把自然氣候和人體發病統一起來,從而提示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同步變化這一客觀規律。本文試從「人類──環境系統」這一醫學系統思想內容,談一下運氣學說所反映的系統論思想。
基於現代系統論的許多重要原則,諸如整體性原則,相互聯繫原則,有序性原則,動態性原則,幾乎都可以在運氣學說里找到某種原始思想,茲從以下幾點作一淺談。
一、從「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談運氣學說所反應的系統論思想
系統論的等級秩序原則,把宇宙看作一個巨大的等級系統,從基本粒子、原子核、原子、分子、細胞、機體、生物圈、生態環境、地球、太陽繫到星系等,每個層次都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系統,同時,又是構成更大系統的子系統。運氣學認為:宇宙遼闊遠大,它開始的根原,是元氣。由於元氣的化生,萬物才開始成長,天地相互感召,運行不已,終而復始。「易有太極,是生兩儀」,由兩儀而四象,由四象而五行。四象既分,五行以出。天之四象,人有耳、目、口、鼻以應之;地之四象,人有氣、血、骨、肉以應之;三百六十骨節,以應周天之度數;一萬三千五百息,以通晝夜之潮汐。故《太始天元冊文》云:「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總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剛曰柔,幽顯既位,寒暑馳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由於五運六氣各有規律,所以才有春、夏、秋、冬四時。由於上有日月星辰,下有地氣生長,才形成有陰陽、有剛柔的天地之道。由於陰陽的定位,才分出寒暑往來,晝夜相移。如此生化不息,萬物才有繁育茂盛。
由此可見,運氣學說把宇宙看作是一個具大的等級系統,把人體作為一個子系統放到裡面去。寓有「人類──環境系統」這一概念。同時可以看到,「太虛廖廓,肇基化元」,並非雜亂無章,而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它既寓有「等級秩序」思想,又具有系統質的概念。所以《素問.天元紀大論》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二、從「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整體性原則
人類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和適應能力,只要自然環境的變化不超出人類的適應能力,不破壞人的調節機制,人和環境的穩態就可以維持。運氣學說的「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這一概念,是大自然和人體變化規律的調節法則。《素問.天元紀大論》有」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的記載。說明了要保持健康的身體,人的一切起居行動要處處以大自然的變化規律為準則。只有「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方可有「形與神俱」的健康體魄。
人類為什麼和環境有緊密的不可分割的聯繫呢?從系統論的觀點認為:人是一開放的系統,之所以得以生存,就是能夠經常不斷的和環境進行著能量傳遞和物質轉換。對於人體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同步變化這一客觀規律,運氣學說有詳盡的論述。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有「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夏三月,此為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秋三月,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勿攏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的記載。基於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四時陰陽變化規律,古人概括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八字要訣。
三、從「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相關性原則
環境是由各個圈層和各生態系統構成,各圈層和各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滲透,相互作用,形成了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非平衡穩態。人類生存在地球表面的大氣中,大氣中所產生的一系列物理變化,構成了氣溫、氣壓、氣濕、空氣流動、降水、日照和大氣電等氣象因素,而氣候則是各種氣象因素的總和,人類的生存是受各種氣象因素的影響的,故《內經》中有「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的論述。
太陽每時每刻都以電磁波形式向地球輻射太陽能,這就是太陽輻射。太陽輻射量的多少,一般是隨著緯度的改變,緯度的高低決定了太陽高度角的大小和晝夜的長短,太陽高度角大,日照時間就長,太陽輻射總量就多;反之日照時間就短,太陽輻射總量就少。如夏至,是一年中的白天最長,正午時太陽最高的一天;冬至是一年中的白天最短,正午時太陽最低的一天;春分、秋分是一年中白天和黑夜平分的兩天。
地球周圍的大氣不停地運動著,這種在一定範圍內氣流運動的情況,簡稱大氣環流。對大氣運動的原因,《素問·.六微旨大論》有「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和「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勝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的記載。說明了空間因素與地面因素相互作用,上升運動與下降運動互為因果。六氣的「寒濕相遘,燥熱相臨,風火相值」,則釀成了雲塊生消,颳風下雨,降雪落雹,閃電雷鳴等不同天氣。六氣分配到春、夏、秋、冬四時,共得二十四節氣,這就是《內經》將一回歸年分為風、火、暑、濕、燥、寒六個氣候性季節。六季便是所謂「六氣」。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漫長的生產和醫療實踐中,根據黃河中下游常年氣候運動的平均狀態,所歸納出的一個規律性總結。這個六季的劃分,在超長期天氣預報方面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國黃河流域,一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之說。通過實測表明,大寒前後氣溫最低,大暑前後氣溫最高。大寒時期正是黃河流域氣溫最冷的階段中心。《內經》中六季,取大寒為起點,就氣溫變化而言,大寒既有「極」的含義,也有「微」的含義,按陰陽的概念,這一時期正有著陰的極點和陽的始點的含義。
六氣亦稱「六元」,在正常情況下,六氣是無害的。若四時六氣發生太過或不及,或非其時而有其氣的反常情況,就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體正常生理活動,引起疾病的發生,是謂六氣淫勝,簡稱六淫。六淫為病,每與季節有關。近代人們發現在寒冷季節里,高血壓患者常會出現自覺癥狀不良。據統計冠心病發作以冬季為多,春夏季次之,秋季較少。而心肌梗塞患者常死於冬春季,因「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隨著氣溫下降,四肢皮膚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加大,動脈壓增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多,故冠心病患者可誘發心絞痛,亦即《素問·五運行大論》所講的「五氣更立,各有所失,非其位則邪,當其位則正」。
四、從「甲子相合,命日歲立」,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有序性原則
一般系統論的一個重要成果,是把生物和生命現象的有序性和目的性同系統的結構穩定性聯繫起來;有序因為只有這樣才使系統結構穩定;有目的因為系統要走向最穩定的系統結構。物候有節律,運氣有周期,人和自然的同步變化說明了運氣學說的有序性。干支甲子是古人紀年、月、日、時和演繹五運六氣的工具。古人最早用「干」紀日,用「支」紀月,從陰陽屬性上看:日為陽,月為陰;陽為天,陰為地。所以「干」又稱「天干」,「支」又稱為「地支」。干支的次第先後,並不是隨便排列的,亦非止於數字元號,根據《說文》、《史記.律書》和《漢書.律曆志》的解釋,它是內含生機,育有生物的生、長、化、收、藏,再生長之義,決非數字的臚列。而應用到醫學上,就與季節、方位、臟腑功能、治療方法等密切地結合起來了。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相合,就叫甲子,是以天干一干「甲」,地支一支「子」命名的。天干往複輪周六次,地支往複輪周五次,而構成了六十年一個周期。甲子中的天干,主五運的勝衰;甲子中的地支,司六氣的變化。講五運六氣,就離不開天干地支所組成的六十年甲子。故《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日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甲子相合,命日歲立」說明了運氣的有序性。就五運而論,大運是說明一年之中氣候的變化;主運是推算一年中五個季節的正常氣候變化;客運是推算一年中五個季節的異常氣候變化。六氣是指六種氣候類型,分屬一年六個階段。以主氣說明一年六個階段中氣候的常規;用客氣說明各年氣候的變律;用客主加臨來分析各年氣候的變化。以運與氣的相互關係來推演各年氣候與病候的複雜關係。於是「天道可見,民令可調,陰陽卷舒,近而無惑,數之可數」。人和自然的這一同步變化,說明了運氣學說寓有深刻的有序性原則。
五、從「謹候氣宜,無失病機」,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動態性原則
運氣學說以大自然氣候的變動類型,及其周期的綜合情況為研究前提,聯繫到「天人合一」的觀念,從而說明人體健康受到氣候變動有勝復的影響關係,考慮到人在天地「氣交之中」,在機體感受氣候有正常與異常變動下所產生的機理,作為外在致病因素,說明了中醫關於邪氣與正氣變化的理論。所以《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提示人們要「謹候氣宜,無失病機」。
四時氣候的變化,各不相同,而人體的發病亦因之而異,《內經》認為這是人體的陽氣受四時不同氣候影響的結果。一日之內,氣溫不同,疾病也有輕重的區別。如多數疾病在早晨輕,白天安靜,太陽落時漸漸加重,半夜以後就更加厲害。但疾病之起,也有和四時之氣不相應的,這是因為「不應四時之氣,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之故。就是說,病者不和四時陰陽升降相應的,是屬於五髒的病變,發病的臟氣受到相勝十氣的剋制,如脾病不能勝旦之木;肺病不能勝晝之火;肝病不能勝夕之金;心病不能勝夜之水,故病必然加劇。若人之臟氣能勝時之氣,如肺氣能勝旦之木,腎氣能勝晝之火,心氣能勝夕之金,脾氣能勝夜之水就可以好些。因此治療疾病時,應「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
運氣學說應用於臨床治療中,非常注意天時地理及節令的變化,若治療不本四時之規,不審地宜之律,不明標本之理,則茫如望洋、無可問津。如《內經》中非常重視因天時而施治,其在《素問·八正神明論》中指出:「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時八正之氣,氣定乃刺之」。該篇還詳述了要根據天的陰晴、月的圓缺的不同天時,而決定針刺準則。再如春夏氣候由溫漸熱,人體腠理開泄,溫燥藥物不宜多用,以免耗津傷陰;秋冬氣候由涼漸寒,人體腠理緻密,陽氣潛藏,寒涼藥物不宜多施,以免傷陽耗氣。所謂「必先歲氣,勿伐天和」之理,就是在治療上結合值年歲氣和四時秩序對人體的影響,而採用不同的用藥方法。象我區少陰君火司天,陰陽燥金在泉的病毒性肝炎流行高峰年,其發病高峰月份均在下半年。因司天主上半年,在泉主下半年,在治療上則宗「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其味酸,其氣溫,其治以辛甘」的原則,主以辛開苦降之劑,佐以甘味健脾之葯,於是鬱火得清,濕熱得除,中州樞轉,病臻愈可。這種闡明五味在治療中的作用及五運六氣的配合原則,在《內經》「諸氣在泉」、「司天之氣」的治療論述中已有規範。通過這種醫療手段,促進了機體有序穩態的恢復。由此可見,這一指導思想寓有深刻的系統方法的動態原則。
結語
五運六氣學說屬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一部分,且在我國醫學史上有著悠久歷史。它是古代醫學家在天人相應的宏觀世界裡發現的,從疾病發生的外在因素上,探求疾病的發生規律,以預見未來疾病的發病規律。運氣學說寓有系統論的許多重要原則,當然這決不是說歷史悠久的運氣學說,早在公元前四世紀,就已經運用了直到公元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形成的系統方法。然而這正好說明系統理論相互聯繫的原則是客觀的、普遍的,它可應用於一切科學領域。
我們認為,運氣學說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儘管有它的局限性,但就其所揭示的自然規律及其科學價值而言,仍堪稱祖國醫學的一份寶貴遺產。運氣學說無論在理論上、或是方法上都有著我們祖國醫學自己的特點,它閃爍著我們民族文化的燦爛光輝。這一學說能從古代沿用至今,足以說明它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並被歷代文獻和長期的醫療實踐所印證,無可否認它在我國科學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今後對五運六氣的研究,就其寓有的「人類——環境系統」這一醫學系統思想內容而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相信廣大醫學、哲學、天文、氣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定會給運氣學說這一祖國醫學瑰寶增添光輝。
試從運氣學說探討腦血管意外的發病規律
腦血管意外是一種主要見於中年人以上患者的急性疾病,多數和動脈硬化有關。臨床上表現為突然的意識障礙和肢體癱瘓。其證與祖國醫學「中風」一病相似。它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我國雖然低於歐美等國,但仍未引起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做好腦血管意外的防治,是新興的「老年醫學」的一項重要課題。
現代醫學認為,腦血管意外分出血性和缺血性兩大類。前者包括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後者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臨床以腦血栓形成最多見,其次是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及腦梗塞。
目前,鑒於高血壓,動脈硬化於腦血管意外關係甚密,人們注意了對血壓,體內膽固醇的研究。且有大量資料,故不做贅述。本文試從祖國醫學的運氣學說,就腦溢血,腦血栓形成的有關外部空間,生物節律等因素作以探討,另闢蹊徑以尋其發病規律。
一、一般資料
1、病歷來源:
煙台萊陽中心醫院1974年—1980年,7年住院病人,共381例。
2、疾病分類
腦血栓形成242例
腦溢血:139例
循黃河流域分季標準: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為四季中期。列表1、表2。
二、發病與歲運
運氣學說把十天干配屬陰陽五行,把年運分為金、木、水、火、土五種類型,每種年運又有太過不及之分。六氣指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類型,分屬一年六個階段。以主氣說明一年六個階段中氣候的「常規」,用客氣說明各年氣候的「變律」,用客主加臨來分析各年氣候的變化。以運與氣的相互關係來推演各年氣候與病候的複雜關係。
從列表中可以看出,1977年(丁巳年)為腦溢血的發病高峰年。丁為木運,委和之紀;巳為厥陰風木司天,少陽相火在泉之歲。「木運之歲,上見厥陰」故為天符之年。「天符為執法」,人一旦中病則進展快而險。《素問.天元紀大論》有「木郁之發,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的論述,說明了丁巳年,中運與司天之氣同化,為天符之年,木主風氣,木之氣發,則致耳鳴、眩暈,目不識人,突然僵仆等病變。其論與腦溢血病的臨床表現是吻合的。
1980年(庚申年)為腦血栓形成的發病高峰年。庚為金運,太過之年,堅成之紀,主清燥大行,易傷人肝氣。《素問.氣交變大論》有「歲金太過,燥氣流行,肝木受邪」。燥金勝肝木,至「太沖(肝脈)絕者,死不治」的記載。同時,1980年腦溢血發病率僅次於1977年另一峰年。說明了「肝木受邪」時「中風」一病的主因,此即「諸風掉眩,皆屬於肝」之意也。亦即「人與天地相參也」,於日月相應也「,對腦血管意外的防治,應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
三、發病與節氣
從表中可以看出腦溢血的發病冬節為多,夏季少於其它季節;腦血栓形成發病則以夏季為多,秋季次之,冬春又次之。二者的高峰季是迥然不同的。這一情況,在田文等「腦血管猝發意外與運氣關係的探討」一文中亦可以看出。而且腦溢血患者在三之氣少陽相火(小滿、芒種、夏至、小暑)主令時,發病率最低(谷年);腦梗塞患者在終之氣太陽寒水(小雪、大雪、冬至、小寒)主令時,發病率最低(谷年)。由此可見,腦血管意外的發病與時令關係甚密,且有一定規律可循。現已知,氣溫是氣候變化,季節交替的主要因素,而寒與暑是季節彰明的主要徵兆。在《素問·五運行大論》有「論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紀,陰陽之升降,寒暑彰其兆」的論述;《素問·天元紀大論》有「至數之機,迫乍以微,其來可見,其往可近,敬者之昌,慢之者亡,無道行私,必得天殃」的記載。說明了運氣的運轉是微妙的,但其寒暑往來是有一定規律的。而且又有出入變化,要把握疾病的發生規律,就要求人們遵循運氣運轉的自然規律。
那麼「寒暑彰其兆」的徵結是什麼呢?
腦出血多見於50歲以上患者,其最主要原因為高血壓,動脈硬化所誘發。據現代醫學認為,此類患者,腦內小動脈血管壁會因高壓的衝擊而逐漸喪失彈性,肌肉層慢慢退化,結果在血管壁上出現一個個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小鼓包,稱為微動脈瘤,這是血管壁上的薄弱點,一旦血壓突然升高,很易破裂,致大量出血,滲入腦實質內,就形成了腦出血。
「上下之位,氣交之中,人之居也」,說明了人體是一個開放系統。在寒冷的季節里,尤其是寒潮襲來,氣溫急驟下降,人的四肢皮膚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加大,導致動脈壓增高,當血壓上升到病變動脈管壁不能耐受的程度時,動脈壁破裂,血液滲到腦實質里,遂發腦溢血病。這就是腦溢血在寒冷季節發病率高的一個原因。
腦血栓形成,多因腦血管被凝固的血塊賭賽,這是一種較常見的缺血性疾病。高血壓及動脈硬化病人的動脈內膜膽固醇沉積和纖維組織增生,形成了動脈斑塊,因而動脈壁增厚,管壁粗糙,管腔變窄,這樣一來,致使動脈變硬、變脆、失去了彈性,血流速度也就變慢,腦血流量自然要減少。
當時值盛夏,氣溫較高,人體要適應這個環境,就要充分散熱,導致皮膚血管擴張,使流進皮膚血管里的血量增多起來,而這時大腦得到的血液就會減少,於是血流緩慢,血粘度增加或血液凝固性異常增高,而產生血栓形成。
另外,在炎熱的夏季,是為腸道傳染病的流行季節,較嚴重的胃腸炎和痢疾引起脫水時,血容量就要減少,濃縮的血液粘稠度高,血流速度緩慢,也容易形成腦血栓。
腦血栓形成的多數患者,往往發生在安靜狀態。如經一夜睡眠,在第二天晨起時出現了半身不遂或言語 塞。這多因老動脈硬化的患者,睡眠時心跳次數和血壓都跟白天不一樣,(睡眠時血壓一般下降約10%),是血流速度緩慢。血小板與纖維素易於沉積,而引起腦血管的堵塞。
綜上所述,運氣學說與腦血管意外(中風)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關係確是密切,不但可以預測每年發病的大概情況,同時還能進一步掌握其轉歸。但限於客觀條件,筆者還不能更深一步揭示其內在規律。若能通過一甲子及大量詳盡病例,必將會深入揭示其內涵。
一得之見尚欠全面,原為拋磚引玉之意,質諸同道,乞予斧正。
表一 腦溢血病人歲運、季節發病一覽表(略)
表二 腦血栓形成病人歲運、季節發病一覽表(略)
子午流注與病死時間規律初探
子午流注學說,系指在天人相應的思想指導下,根據氣血在人體內運行的時辰周期性所出現生理病理現象,運用干支為推算方法的一個獨特的學科,它的理論與近代時辰生物學相伴,其理論源於《內經》,歷代演習者甚多。
在國外,子午流注有「中國鍾」之譽,故日益被中外廣大學者所注目。今天,研究它的現實意義,就在於它為辨證論治,疾病預防、病勢轉歸、預見死期,提供了依據。
子午流注,以子午言時間,以流注喻氣血。子午代表干支陰陽的總稱,表示時間演變過程中陰陽消長的情況;流注用以表示人體氣血運行,有如流水灌注之意。而流注以子午定名,用以表示人體陰陽盛衰,營衛運行,經脈流注,時穴開闔,悉與自然界同樣具有節律變化。《靈樞·衛氣行》有:「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的記載。以周日言之,日中為午,陽氣盛,重陽必陰,午時一刻一陰生。夜半子時,陰至極,陰極則陽,子時一刻一陽生。從子至午六時,為陽進陰退階段;由午及子六時,為陰進陽退過程。以朞歲言之亦然。陰曆十一月為子月,至冬至為一陽生之期;陰曆五月為午月,至夏至為一陰生之候。故一日十二時辰之子、午、卯、酉,一歲二十四節氣之二至,二分,為日,歲陰陽氣交之樞機。其陰陽盛衰規律,都以子午二字為基礎,乃從太陽光照節律發展而來的。而近代生物學把這種周期性活動稱為「生物鐘」,又分別以「年鍾」「月鍾」「日鍾」「時鐘」來說明之。
經絡氣血運行,隨著自然界陰陽消長周期而盛衰。即人與「天地相參」、「日月相應」的自然界周期節律變化,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人體,只有經脈正常流注,才有機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若流注終止,則神機化滅,生命終止。故本文試以人的病死時間為基點,對子午流注及其病死規律作一探討。
一、資料與統計
1、資料來源:
以山東省萊陽中心醫院1979、1980、1981 年具有完整資料的645例住院病死患者進行了分析(均系因病死亡,不包括車禍、外傷、手術、服毒者)。
2、統計方法:
根據五臟六腑生理活動和病理反應,以臟腑經絡證候分類法,附645例病案逐一辨證分析,以確定屬何經病變,然後統計各時辰、日、月、季與節氣的死亡例數。
二、病死時間規律
人體的各種節律,積極地干預著人的生老病死。不同的生物節律,產生不同的病死時間規律。由於受子午流注諸規律的影響,人的死亡時間,有時、日、月、年的不同周期。
(一)時辰與病死時間
1、受經脈流注規律影響
人體營衛運行,經脈流注的時間節律變化,確立了各臟腑的固有功能,有著顯著的晝夜節律,又稱之為人體的內源節律。經脈流注與疾病周期,約言有三:一是經氣生旺之時發病,正氣籍以該經氣血旺盛與邪抗爭,正邪交爭而病作。一是經氣生旺,氣血充盛之時,得天時正氣之助,陰陽自和而病癒。一是遠離該經氣血生旺之時,臟腑功能低下,邪氣盛而死亡。(此時多在「中國鍾」上相對的12小時前後)。
鑒於此,從中可以看出,受此規律影響;
肝經病死於未時22例,午時24例;
心經病死於子時17例,丑時11例;
脾經病死於亥時12例,戌時7例;
肺經病死於申時17例,酉時5例;
腎經病死於卯時4例。
尤其未、子、亥、申、卯時,為肝、心、脾、肺、腎各經的功能峰點,其在死亡時辰分布曲線上,均屬死之高峰時刻。故未、子、亥、申、卯時為肝、心、脾、肺、腎周日內死亡高峰時刻,而午、丑、戌、酉、寅時,則為與五臟相表裡的膽、小腸、胃、大腸、膀胱腑的死亡峰時。
同時,由於營衛氣血的虛弱,不能應旺而勝邪,臨界此時而死亡,計41例。它不是死亡的高峰時辰。
2、受陰陽應象規律影響
「中國鍾」的「時鐘」,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日出為卯,日入為酉,日中為午,夜半為子。從而說明了人體氣血的盛衰,病情的變化,是由衛氣在晝夜間行陰、行陽的規律所決定,而營衛的運行規律又受天體陰陽運轉變化影響的。故《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篇有「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日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身,故甚」的記載。
一日12時辰中,三陽寅至戌時(寅、卯、辰時屬少陽;已、午、未時屬太陽;申、酉、戌時屬陽明),三陰亥至卯時(亥、子、丑時屬太陰;子、丑、寅時屬少陰;丑、寅、卯時屬厥陰)。十二時辰死亡病例分布曲線表明:從日出卯時起,峰值逐漸下降,至亥時則劇升,至夜半子時達死亡最高峰值。這與「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規律是基本符合的。
在寅至戌陽時過程中,至卯、午時各有一個小的峰值,這是受陰陽應象規律影響的另一周期峰值,因子、午、卯、酉四時,為陰陽變化之樞機,是疾病向愈、惡化的轉折點和臨界期,各種疾病對子午流注的適應力低,則造成流注廢而死亡。在645例中除酉時(48例)不符,而子(75例),午(64例),卯(68 例)時均為死亡高峰。
3、受臟氣法時規律影響
經脈流注,陰陽消長規律的影響,導致了死亡周期的存在,然亦有不應「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者,此即「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所不勝者甚,以其所勝者起也」之由。如脾病不能勝旦之木;肺病不能勝晝之火,肝病不能勝夕之金;心病不能勝夜之水,故為甚為加。若人之臟氣能勝時之氣,如肺氣能勝旦之木;腎氣能勝晝之火;心氣能勝夕之金;脾氣能勝夜之水,故為慧為安。《素問·臟氣法時論》尚云:「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肺病者,下晡靜,日中甚,夜半靜;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說明了五臟之氣的強弱虛實,疾病的生死進退,不但與經脈本身的流注有關。以肝經為例:於醜時,正氣籍該經氣血旺盛而與邪爭而病作,至平旦寅卯示氣生旺之時而爽慧;至下晡申酉金氣生旺而克木,故加甚;夜半子時,木得水滋故安。加之未時,為肝經功能活動的谷點,故病肝者,周日論之,多死於未、申、酉三時。
從統計中可知:
病肝者,死於申時20例,酉時25例(下晡甚)
病心者,死於子時17例(夜半甚)
病脾者,死於寅時13例,卯時11例(日出甚)
病肺者,死於午時7例(日中甚)
病腎者,死於辰時4例,戌時11例,丑時2例,未時7例(四季甚)。
據此,可以看出上述時刻大都高於平均值,為各經病死亡高峰。
4、受五臟逆傳規律影響
《素問·玉機真臟論》云:「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因五臟相連,外內環轉,太過不及則病,若回而不能,失其旋轉之機,則神機滅而死亡。基於上述逆傳病死規律,則「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昧旦主甲乙,晝主丙丁,日昃主戊己,暮主庚辛,夜主壬癸。一日一夜而五分之,配以干支,則脾傳至肝,死於昧旦;肺傳至心,而死於中午;腎傳至脾,而死於日昃;肝傳至肺,而死於薄暮、心傳至腎,而死於子夜。此五臟之氣逆傳至所不勝而死的時刻,在一晝夜中的時間分配規律。即《內經》所云:「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在645例病死患者中,受此規律影響而死亡者116例,從而說明了一些疾病可以根據五行生剋,經脈流注的關係,來推斷病的死亡時刻。
5、受五臟傳移規律影響
根據《素問·標本病傳》及《靈樞·病能》的論述,病的傳移,是先傳其所勝之臟。即五臟之相剋為傳。如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而咳(火克金),三日而之肝而脅支滿(金克木),五日而之脾而閉塞不通,身體重(木克土),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此即轉而不回,流注終止而死亡。
因例數僅幾百例,尚難印證受五臟傳移規律影響的死亡日周期。故本文僅從其冬、夏死亡時間作一探討。
根據《內經》中上述二篇的論述:
心病冬死夜半(子時)夏死日中(午時)
肺病冬死日入(申時)夏死日出(寅時)
肝病冬死日入(申酉)夏死早食(寅卯)
脾病冬死人定(亥時)夏死晏食(寅時)
胃病冬死半(子時)夏死日昳(未時)
腎病冬死大晨(寅未辰前),夏死晏晡(戌時);
膀胱病死雞鳴(丑時)夏死下晡(申時)
「按此言冬夏不言春秋者」,張志聰認為:「四時之氣,總屬寒暑之往來也」。以心為例,冬屬水,而冬之夜半,其水尤勝,惟水克火,故冬死於夜半,夏屬火,而夏之日中,其火尤勝,今心火上絕,火不能持,故夏日死於日中。受此五臟傳移規律而死之者24例。因就時鐘而論,僅在冬夏二季可循,其死亡時刻又與臟氣法時規律少異,故不作贅述。
(二)日期與死亡時間
受臟氣法時規律影響
五臟之氣,必應天時,此臟法時之謂。《素問·臟氣法時論》云:「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氣知生死,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說明了欲察其臟腑而知進退死亡之期,須取決於四時五行生剋之順逆而後推斷之。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配合,就叫甲子,《素問·六微旨大論》有「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名日歲立,謹候其時,氣可與期」的記載,六十日周期的盛衰,影響著經脈氣血的流注,故《藏氣法時論》中有「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等,關於各經病的愈死日期論述,根據此規律:
肝病死於庚日23例,辛日33例;
心病死於壬日20例,癸日14例;
脾病死於甲日15例,乙日13例;
肺病死於丙日20例,丁日18例;
腎病死於戊日6例,己日6例,共計167例。
由此可見,五臟之氣的強弱,經脈流注的盛衰,疾病的生死進退,都和外在環境及五行氣化的變遷息息相關,以肝為例:肝木為病,逢丙丁火日,可因火能克金,使肝木不受金制而痊可,若逢庚辛金日,可因金克木而加重,甚至死亡。其它四臟可以此類推,故作為「日鍾」而計,臟氣法時規律同樣是可循的,而且是重要的。
(三)季節與死亡時間
1、受陰陽應象規律的影響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說明了天有所生之精,地有所形成之形,天有八節(四立、二至、二分)的氣序,地有五方的分布,其精氣交通於九洲八方之中,故能成為萬物之父母。由此可見,節氣作為陰陽應象規律的反應,對人體有著重要的影響,尤以二至二分為彰著。因節氣為氣血陰陽相交之時,是病情變化向愈的轉折點。人體罹患各種疾病,對自然界節氣變化適應力低下,宜造成流注終止,神機化滅而死亡。
在645例病死患者中,以每節氣前後各7日作為一個節令統計,以探求其死亡規律。
(1)春分、秋分、冬至死亡例數高於平均值,而夏至在平均值上,說明了二至二分為死亡高峰節氣。
(2)春分至白露呈脊形圖象,白露至立冬呈一小峰,而大雪至春分則呈一大峰圖象。
(3)以四立為季之始終,則死亡高峰為冬春二季,秋季次之,夏季又次之。
2、受臟氣法時規律的影響
《素問·臟氣法時論》云:「病在肝,愈不夏,夏亦愈,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於冬,冬不死,持於春,起於夏」。「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於春,春不死,持於夏,起於長夏」。「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於夏,夏不死,持於長夏,起於秋」。「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於長夏,長夏不死,持於秋,起於冬」。此即五臟之氣,必應天時,就其所闡明的死亡規律而言,各經病大都死於「克我」之季,五運季的劃分,以大寒日至春分後13 日為春,春分後13日至芒種後10日為夏,再至處暑後7日為長夏,至立冬後4日為秋,至大寒日為冬,將645例病死時間分屬五季,則肝病死於秋66例,心病死於冬36例,脾病死於春30例,肺病死於夏23例,腎病死於長夏12例,共計167例,且從圖3 中亦可看出,各經病死亡高峰大都在其受制(克我)季節。
綜上所述,受諸觀規律死亡者,計:
經脈流注規律160例;
陰陽應象規律294例;
臟氣法時規律451例;
五臟逆傳規律116例;
五臟傳移規律24例;
645例病死患者中,受上述規律影響而死亡者551例,有的病人同時受幾種規律影響而死亡,不符者94例,說明上述規律是可循的,故制臟腑經脈病死時間表附於後,以供臨證參考。
結語
死,是生物生、長、壯、老、已的自然歸宿。《白虎通》有「死之言澌,精氣窮也」的記載,《關尹子·四符篇》有「生死者一氣聚散耳」的論述,科學地說明了生死的內涵。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煎人壽」。這是唐代詩人李賀的名句,道出了太陽和月亮的活動與人體健康的外在因素,也就是說:「太陽神」和「月亮神」,在悄悄地控制著人類的命運。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類自古就生活在這個列星運轉的太陽系裡,日升月落,「兔」走「烏」飛,這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自然循環現象,強烈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命活動,微妙地控制著人體的各種節律,積極地干預著人間的生老病死。「月寒日暖煎人壽」,確是令人遺憾的事,然而,人類也在不斷地探索這些「天人之間」的奇妙關係,使之向著有利於人的方面轉化,源於《內經》的子午流注學說;就是有意識地運用「中國鍾」,探索各種「人體鍾」的「危象點」和「最佳值」,教會人們注意逃過他們的大劫日──「致命日」。這就是研究子午流注的現實意義之一。
日月的變化,時辰的更移,能使人體發生相應的生理變化,此即子午流注學說中的經脈流注,臟氣法時,五臟逆傳,五臟傳移,陰陽應象規律,若違犯這些規律,就會出現病理反應,以至死亡。本文中645個「幽靈」的「證詞」似乎說明了這點。並告誡我們在診查治療疾病時,要「謹候氣宜,無失病機」。
我們認為,子午流注學說因受歷史條件和現代科學水平的限制,其中有些問題尚無定論,有待於探討,但就其所揭示的自然規律而言,仍堪稱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遺產。其無論在理論上,或是方法上,都有著我們祖國醫學自己的特點,它閃爍著我們祖國醫學燦爛的光輝。就其寓有的「生物鐘」原理,及其獨特的臨床計算和運用方法而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隨著世界範圍在內生物鐘與醫學研究的進展,子午流注學說將日趨完善,將會加深人對自然的認識,促進醫學研究的新進展。
易理剛柔相摩與卦氣圖針法淺說
《易·繫辭下》云:「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1)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2)而兩之(3),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道有變動(4),故曰爻(5);爻有等(6),故曰物(7);物相雜(8),故曰文(9);文不當(10),故吉凶生焉。」
詞解:(1)「道」:即一陰一陽。(2)「三才」:即天、地、人。(3)「兩之」:即三才的三畫擴大兩倍,而成六爻。(4)「道有變動」:即作為客觀規律的「道」,是運動變化的。「變動」:指陽動變陰,陰動變陽。(5)「爻」:《易·繫辭》稱「爻之謂言效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動者也」,故「爻」是用來效法「道」的變化的。(6)「等」:指類別。(7)「物」:指比擬萬物,即 與 的實物形象的標誌。(8)「物相雜」:剛爻與柔爻在六個位置上的交錯,猶萬物交錯間雜。(9)「文」:文采、文飾,即效法「道」的具體變化的剛爻與柔爻兩類實物,在六爻位上的文飾。(10)「文不當」:文飾構成的形象,剛居陽位,柔居陰位,為當;反之為不當。
本段經文,意謂《周易》這部書,內容廣博,無不完備,有天、地、人三才之道。三才的三畫擴大兩倍,則六畫組成了每卦的六爻,其代表著天、地、人三才的一陰一陽之「道」的原理。作為客觀的「道」,是運動變化的,所以稱「爻」。爻分剛柔兩類,所以稱「物」。爻是以 與 的標誌比擬萬物,效法「道」的具體變化的陽爻與陰爻這兩類實物的交錯間雜,即在六位上構成了形象,所以稱「文」。「文」即文采、文飾。文飾所構成的形象有當與不當之別,當則吉,不當則凶,所以產生了吉凶。此即「卦氣說」及「卦氣圖針法」理論之淵藪。
「卦氣圖針法」,屬象數醫學針法之一。為易理剛柔相摩和八卦相盪理論所形成的針法,故又稱剛柔相摩針法。
《易·繫辭上》云:「動靜有常,剛柔斷矣。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意謂剛柔是通過動靜來區分的。陽主動,陰主靜,動以變為常,靜以不變為常,六爻之變化本之於陽動陰靜,只有通過觀察動靜的常與變,則「剛柔斷矣」。方是事,物是物。方與物是指世間萬事萬物。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都是以其所具有的共同點而相聚,又以其不同點而區分開來。人們掌握了天地間事物的聚散規律,是萬事成功的關鍵。天地間事物的變化有象有形,易卦的變化由乾坤為總統,故有「剛柔相摩」、「八卦相盪」之論。即易卦的變化與生成,與自然界中天地萬物的變化與生成是一致的。「摩」是兩個事物相摩擦撞擊,「盪」是旋轉激蕩,也是「摩」的意思,均是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的形態。此為自然界萬物及易卦的生成原理。乾坤二卦相摩、相盪的結果生成六十四卦,又猶天地交感而生成萬事萬物,故《易·系傳》又有「大載乾元,萬物資始」,「至載坤元,萬物資生」之論。
天地間的氣,若分為兩類,則為陰陽二氣。若分為五類,則是金、木、水、火、土五氣。先秦以鄒衍為代表的陰陽家,建立起一種橫向的陰陽二氣消長循環論,即冬至一陽初生,夏至一陰初生。由於陰陽二氣的消長運動,形成了冬夏寒暑年復一年的不斷循環。於是鄒衍的陰陽二氣消長說,獲得了更加複雜的形式,即「卦氣說」。此說是把一年分成不同的時間段落,用不同的卦象與它們匹配。其最簡單的是將一年分成四段,即四季,用坎、離、震、兌四個卦象和它們相配;或將一年分成十二段,即十二月,配復、臨、泰、大壯、夬、乾、垢、遁、否、觀、剝、坤十二消息卦。最後又將一年分為六十段,即始於冬至從中孚卦開始,至大雪頤卦。
卦氣圖說源於《稽覽圖》,發明於漢·孟長卿。每一卦與一年的時間相對應。後之仿者有焦氏《易林》,京房占侯,楊子《太玄》,鄭氏爻辰,虞氏消息。立論雖各不相同,其要旨皆以始於冬至「中孚」為要。「坎」、「離」、「震」、「兌」代表北、南、東、西,為方伯不在卦氣內,餘六十卦三百六十爻,一卦主六日七分(每日八十分),即六日二小時。信發於冬至復卦中之六四為中孚卦,孚,信也。故獨以「中孚」「中」字居正北子中始,終於大雪復卦六三之頤卦。
卦氣圖針法是根據漢·孟長卿卦氣圖所設計出的一種針法。卦氣圖將六十四卦依據其陰陽消息進退之理,納入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之中,借自然界陰陽消長進退之機杼,以調整人身之陰陽的偏盛偏衰,從而達到補偏救弊的醫學目的。是以經脈中五輸穴、原穴六穴配六爻卦為基礎,行針灸治療疾病的針法。在十二經脈中,選陽經的井、滎、輸、原、經、合;因陰經無原穴以輸代原,而本針法是以陰經的絡穴代原穴,而與六爻相配。凡屬臟腑經絡病變均可適用本針法。在具體應用時,針刺某爻,則某爻便立刻產生變化。即該爻原是陽爻,針刺後該爻就立刻變成陰爻;若該爻原是陰爻,針刺後該爻就立刻變成陽爻。這種由陽變陰,由陰變陽的現象,是該針法的特點,也是陰陽相摩、八卦相盪易理針法的象數精義所在。誠如《易·繫辭下》所云:「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
人與外在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故卦氣圖針法寓有深刻的中醫學「陰陽應象」、「臟氣法時」、「經脈流注」諸規律。該針法以時令之變遷,結合卦氣、臟氣,而相應地變換其要針刺的腧穴,進行臨床應用,充分地體現了人與天地相參的「天人相應的整體觀」的中醫學思想。遠在《內經》時代,就已經認識到自然界是人類生命之源。如《靈樞·經別》云:「余聞人之合於天道也,內有五臓,以應五音、五色、五時、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應六律,六律建陰陽諸經,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節、十二經水、十二時、十二經脈者,此五臓六腑之所以應天道。夫十二經脈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學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難也。」故高士宗有「人雖本天地所生,而統於天道」之注。《素問·寶命全形論》嘗有「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的記載;《靈樞·歲露》有「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的論述。均表述了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思想。在《素問·天元紀大論》中,有五運陰陽是宇宙的一般規律的表述:「夫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夫變化之為用也,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天為寒,在地為水。故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金木者,生長之終始也。氣有多少,形有盛衰,上下相召,而損益彰矣。」對此五運主四時之理,該篇嘗引古文獻《太始天元冊》文解之:「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楤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曰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在《素問·離合真邪論》中又有「夫聖人之起度數,必應於天地」之論。此即《易·繫辭上》「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及「《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之謂。亦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之理。
卦氣圖針法應用方法如下:
一、卦氣定位
1、以坎、離、震、兌分主春、夏、秋、冬四季。每爻各主一節氣,每卦共主六氣。從冬至起坎之初六,小寒值坎之九二,大寒值坎之六三,直至兌之上六大雪,分主二十四節氣,往複循環,周而復始。
2、以復、臨、泰、大壯、夬、乾、姤、遁、否、觀、剝、坤十二壁卦分主十二月,每卦主兩節氣,起於冬至復卦六四爻,歷經十二月,終於大雪復卦六三爻。往複循環,周而復始。
3、除坎、離、震、兌四卦外,又以六十卦主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又四分之一日,每卦各主六日二小時又六分鐘。從冬至起於中孚,每兩節氣由五卦主之,即每氣為十五日五小時又十五分鐘。即冬至、小寒兩氣主中孚、復、屯、謙、睽五卦;大寒、立春二氣,主升、臨、小過、蒙、益五卦;雨水、驚蟄二氣,主漸、泰、需、隨、晉五卦;春分、清明二氣,主解、大壯、豫、訟、蠱五卦;穀雨、立夏二氣,主革、夬、旅、師、比五卦;小滿、芒種二氣,主小畜、乾、大有、家人、井五卦;夏至、小暑二氣,主咸、垢、鼎、豐、渙五卦;大暑、立秋二氣,主履、遁、恆、節、同人五卦;處暑、白露二氣,主損、否、巽、萃、大畜五卦;秋分、寒露二氣,主賁、觀、歸妹、無妄、明夷五卦;霜降、立冬二氣,主困、剝、艮、既濟、噬嗑五卦;小雪、大雪二氣,主大過、坤、未濟、蹇、頤五卦。
二、依卦取穴
1、確立治療卦。從卦氣圖的六十卦中,查出病人就診時屬於何卦主氣,即以該卦作為治療卦。如冬至日為中孚卦,春分日為解卦。
2、確立主卦。看何經主病或病位為何經所過部位,從先天八卦確定所配屬的臟腑經絡。然後納卦於後天八卦,即以該經之卦作為主卦。大凡後天八卦配屬臟腑經絡是:乾卦( )為陽金,配屬足太陽膀胱和足少陽膽經;兌卦( )為陰金,配屬手少陰心和手厥陰心包經;離卦( )為火,配屬足太陰脾經;震卦( )為陽木,配屬手陽明大腸經;巽卦( )為陰木,配屬手太陰肺經;坎卦( )為水,配屬足陽明胃經;艮卦( )為陽土,配屬手太陽小腸和手少陽三焦經;坤卦( )為陰土,配屬足厥陰肝和足少陰腎經。
3、確立對應卦。根據先天卦位,即「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然後納卦於先天八卦,確立對應卦。即從對應卦中確認後天卦所屬的相表裡的臟腑經絡為對應卦的選穴。大凡先天八卦配臟腑經絡是:乾卦配屬督脈,對應卦坤配屬任脈;兌卦配屬手太陰肺和手陽明大腸經,對應卦艮配屬足太陰脾和足陽明胃經;離卦配屬手少陰心和手太陽小腸經,對應卦坎配屬足少陰腎和足太陽膀胱經;震卦手厥陰心包和手少陽三焦經,對應卦巽配屬足厥陰肝和足少陽膽經。
4、針刺取穴。治療卦與主卦、對應卦之間各爻相同的不予針刺,所要刺的僅是與治療卦不同的爻的穴位。
三、案例
患者宮某,於
冬至日咳嗽針刺示意圖
五輸穴 |
爻位 |
主卦 |
治療卦 |
對應卦 |
合 經 原或絡 輸 滎 井 |
上爻 五爻 四爻 三爻 二爻 初爻 |
巽 肺經輸穴 —— —— ―― ——· 太淵 —— ――· 少商 |
主氣卦中孚 —— —— ―― ―― —— —— |
震 大腸經輸穴 ――· 曲池 --· 陽溪 ——· 合谷 — — ――· 二間 —— |
註:1、2011年12月22日在二十四節氣中屬冬至日,主氣卦(即治療卦)為中孚卦( )。
2、咳嗽為肺經病,納卦為巽( )成為主卦。巽之對應卦為震( ),當取與手太陰肺經,及與之相表裡的手陽明大腸經的輸穴。
3、治療卦中孚,與主卦巽、對應卦震相交,則剛柔相摩,兩卦相盪,其爻相同的不予刺,不同的針刺。於是主卦刺初爻井穴少商、三爻輸穴太淵;對應卦刺二爻滎穴二間、四爻原穴合谷、五爻經穴陽溪、上爻合穴曲池。
4、次日主氣卦仍為中孚卦,其主卦與對應卦亦不變,惟左右手交替:即左手取手陽明經四穴,右手取手太陰經二穴。
結語
在《內經》、《易經》的經文中,多處出現「神」字,何謂神?在《內經》及《易經》中均有「陰陽不測謂之神」的記載。如《素問·天元紀大論》云:「五運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故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陰陽不測謂之神,神用無方謂之聖。」由此可知,即陰陽的變化無窮叫「神」,能夠靈活應用陰陽規律而又不拘泥於方法的叫「聖」。張介賓注云:「神之為用,變化不測,故曰無方。」在《易經》中嘗提出一個「神用」問題,可窺見「神」的內涵。如《易·繫辭上第十一章》記云:「是故闔戶謂之坤,辟戶謂之乾。一闔一辟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事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制而用之謂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講的是百姓遵循《易》的規律,卻不知其所以然,故曰「民咸用之謂之神」。在《易·繫辭上第五章》嘗有「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之感嘆。繼而有「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謂之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謂之神」的論述。由此可見,我們明白象數易之原理,就能明曉「卦氣圖針法」之奧蘊,掌握其針法之「日用」,那你也是在學《易》用「占」了。「占」字是指通過觀變而確定自己行動指南,此即《易·繫辭》中「觀其象而玩其辭」,「觀其變而玩其占」之謂也。
作為群經之首的《易經》,為國學的重要典籍。每當我讀到《易·繫辭》「《易》與天地准,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一節時,深為這部偉大著作的思想廣度和深度及其哲學意義所折服。本文的目的,一是介紹一種針法,以翼大家「咸用之」,並日用而知之,二是讓大家窺見《易》理「能彌綸天地之道」之一斑。就會明白學習《易經》的現實意義,可以鄙視「算命先生」的「日用之道」了。
心電生理寓陰陽
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宇宙觀和方法論,屬於古代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範疇。古人用以來認識和解釋自然。《周易·繫辭》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兩儀,即指陰陽。四象,即指太陰太陽,少陰少陽。《內經》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說明了世界大者太極宇宙,小者萬物之生長變化,包括人體的生理病理及其生命活動,無一不本於陰陽。
在中醫學中,陰陽學說是祖國醫學理論體系的根基,這一點,作為古老文化遺產的精華,早已被人們所熟知。但人們卻認為:陰陽學說是古老的,過時的,且帶有某些迷信色彩,與現代科學是風馬牛不相及的。然而,陰陽學說也能夠用以解釋現代醫學科學現象,換言之,現代醫學科學原理中寓有古代陰陽學說之理,這種現象,是鮮為人知的。
本文欲就近代逐步發展起來的心電圖學中心電圖產生的原理——心臟電生理為題,試談其中所寓有的陰陽變化規律,從中可以看出:心臟電生理中包含著陰陽學說的全部內容,即陰陽的對立互根和消長轉化規律。
一、陰陽對立互根規律:
陰陽即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對立是雙方相反的一面,統一是雙方相成的一面。沒有對立就沒有統一,沒有相反就沒有相成,故陰陽是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它代表了事物或現象中相互對立而又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並普遍存在於一切事物和現象中,陰陽雙方不僅相互對立,而且又相互依存為用,陰依存於陽而根於陽,陽依存於陰而根於陰,雙方均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前提,此即陰陽對立互根的規律。
在心臟電生理中,亦寓有陰陽的對立互根規律。由於心臟的電激動而產生了臨床心電圖。心臟電激動過程,實際是心肌細胞膜內外陰陽離子的運動過程。如鉀離子、鈉離子、鈣離子等陽性離子,我們把它們視為屬陽的一方,如蛋白質,胰島素等陰性離子,我們把它們視為陰的一方。這些陰陽不同屬性的離子,一部分在細胞內,一部分在細胞外,從而構成了陰陽離子的對立統一之勢。陰陽離子相互吸引,相互依存,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同陰陽屬性離子的的不停運動變化,才使心肌細胞內外出現了電位差,產生了心臟電激動。
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靜止期陰陽運動規律。在正常情況下,心肌細胞內外的鉀離子和鈉離子濃度有很大差別,這個差別使鉀離子(陽)由細胞內向細胞外滲透,儘管由於細胞內的陰性離子(陰),不斷吸引著陽性離子,使之不能自由的輸出,但終究還是緩慢地向細胞外移動著,使心肌細胞的表面上附有一層陽性離子,而心肌細胞的內裡面上則附有一吸引著鉀離子的陰性離子。此時之細胞膜稱之為極化膜,極化膜兩側的陰陽離子的對持狀態,則說明陰陽不同屬性的離子是相互對立的,相反的;同時又共同存在於同一運動狀態中,故又是統一的,相成的。因此陰陽離子的運動是對立統一、相反相成的。同時可見:若無鉀離子(陽)的外逸,也就不會有膜內陰離子(陰)的吸附;沒有膜內陰離子陽的吸附,鉀離子(陽)也就不會在膜外存留。這充分揭示了陰陽的互根為用性,陽離子(陽)和陰離子(陰)都把對方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和依據。
因此,心臟電生理中寓有陰陽互根的運動規律。
二、 陰陽的消長轉化規律:
陰陽雙方的存在,不是對持靜止無變化的,而是處在不斷地消長轉化的運動變化之中,即「陽消陰長」、「陰消陽長」、「陰極轉陽」、「陽極轉陰」。陰陽的不斷消長轉化,保持了事物運動的相對動態平衡,維持著事物的正常變化,陰陽的消長轉化,則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消長」可使事物在一定範圍內發生量的變化,而「轉化」則使事物發生質的轉變,使一事物變成它事事物,即由陰轉陽,由陽轉陰,這是消長與轉化的根本不同。
在心電生理中,陰陽的消長轉化同其它事物一樣,是其基本運動規律,正是因為有了陰陽離子的消長轉化,才使心肌細胞產生電激動,使心臟不停跳動,從而形成了臨床心電圖的各種不同波型。讓我們從靜止期膜電位以及心肌細胞在激動過程中,細胞內所發生的電位改變談心臟電生理中所寓有的陰陽消長規律。
在靜止期,即極化狀態時,其極化膜內外的電位差便稱之為靜止期電位差,又稱靜息電位。最高時,可高達-90mv(陰極狀態)。此期心肌細胞膜對鉀離子的滲透性顯著地超過對鈉離子的滲透性,故鈉離子對靜止期膜電位影響不大,但當心肌細胞發生動作電位時,細胞膜對鈉離子的通透性迅速增大,細胞外高濃度的鈉離子(陽)由細胞外迅速地進入細胞內,使原來靜止期的帶負電荷(陰)狀態逐漸消減,且逐漸帶有大量正電荷,使膜內電壓可高達十40mv(陽極狀態)。此期陰離子(陰)不斷消減,陽離子(陽)不斷增長,而使心肌細胞膜內電位呈「陰消陽長」狀態。當細胞的通透性又逐步回復到原來生理狀態(鈉離子向細胞內滲透降低,鉀離子向細胞外的滲透性增高)時,極化膜亦逐步回復到原來的極化狀態,鉀離子(陽)的外滲,重新使膜電位高達—90mv(陰極狀態),此期為陽離子不斷消減(陽消),陰離子不斷增高(陰長),而使膜內電壓呈「陰長陽消」之勢。當細胞內負電荷達最高峰時(—90mv),即為陰極狀態,大量的鈉離子即開始由細胞外而入,直至細胞內陰電荷逐漸減弱並消失,而使細胞內呈陽電位,在陰陽運動規律中,為「陰極轉陽」,當膜內正電荷(陽)達到最高峰(+40mv)時,即為陽極狀態,鉀離子由膜內外滲,減少了膜內陽電荷,最終使之由陽性轉變成陰性,即「陽極轉陰」。由於陰陽的不斷消長和轉化,心肌細胞內外陰陽電荷的不停交流,而出現心臟有規律的跳動和不斷產生不同數值和不同陰陽屬性的電位差,故而產生不同方向、不同形狀臨床心電圖型,陰陽的消長使膜電位發生高低變化,陰陽的轉化則使膜電位發生陰陽屬性截然不同的變化,由此而言,陰陽的消長轉化規律亦寓於現代醫學的心臟電生理活動之中。
結語:
陰陽學說是幾千年來,我國勞動人們用以解釋自然和社會的說理工具,它之所以能被歷代人民沿用和承認,是因為它具有極其科學的內涵。它所包羅的內涵,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事。此篇中,筆者謹從現代醫學科學中心電圖產生的原理——心臟電生理中陰陽離子的運動規律著手,論證了陰陽學說的科學性和其所寓有的哲理。《內經》有「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的記載,充分說明了陰陽學說的普遍性,說明宇宙萬物的運動規律都包羅在陰陽之中。故陰陽學說不僅是古代勞動人民用來解釋自然和社會的工具,而且是現代科學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五音音樂導引探賾
安神養性,音樂的這一作用是盡人皆知。音樂自古以來就被認為具有可以影響人們的身心活動的作用。《禮記》有「樂者,音之內生也,其本在人心感於物也」的記載;《禮·樂記》有「致樂以治心」及「肆直而慈愛者,宜歌商」的記載;而《說菀·修解》則有:「樂之動於內,使人易道而好良,樂之動於內,使人溫恭而文雅」的音樂導引的記載。同時許多古典籍,也記載了音樂與人體的身心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金、鼓是中國古代的兩種樂器,《詩經·邶風·擊鼓》中描述的是一幅「一鼓作氣」的雄壯氣勢,而《呂氏春秋·不二》里則是戰場上一片「金鼓齊鳴」的威武場面和緊張氣氛。《韓非子·十過》及《史記·殷本記》中,記有靡靡之音,使人意志消沉的史實。《史記·項羽本記》里,記述著韓信曾用「四面楚歌」,張良吹簫,以楚軍思鄉之情,渙散楚軍之心,從而瓦解了項羽部隊戰鬥力,以及項羽當時,悲嘆引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史實。唐詩「夜上受降城聞笛」有:「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晉書·劉琨傳》所載「(琨)在晉陽,嘗為胡騎所圍,城中窘迫無計,琨乃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皆凄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又流涕歔欷,有懷土之切,向曉復吹之,賊並棄圍而走」的史實。還有《列子·湯問》中的「餘音繞梁」和《論語·述而》中的「三月不知肉味」的故事,說明了音樂對人的精神和環境氣氛的影響效果是如此之大。國外尚有大衛的豎琴,曾安撫過所羅門王鬱抑不安的精神,巴赫的戈德堡變奏曲,治癒了凱瑟林伯爵的失眠症的記載。
音樂,開始並不是藝術,它不過是一種巫術,古代巫師則是唱著咒語,擊打響具,來為病人治病。說明音樂一定程度淵源於治療。由於音樂和醫學之間的這種密切關係,在五十年代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叫「音樂理療學」。臨床實踐始於六十年代的美國,七十年代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在祖國醫學上,音樂的應用則源遠流長,可溯源於殷周時期,《周易》、《內經》等古典著作中均有詳盡的文字記載。
音樂導引,是利用樂曲的不同調式和不同的節奏節拍的旋律,作用於人的聽覺器官,從而達到補偏救弊,平秘陰陽作用的一種療法。
音樂導引源於《周易·乾·文言》里「同聲相應」的理論。「導引」一詞出自《莊子·刻惠》李頤註:「導氣令和,」「導體令柔」。即人體的最佳功能態是「氣和」「體柔」,這與氣功導引要達到的「松節柔筋心調和」的功能態是一致的。亦即通過音樂導引,給人們傳送一種音樂信息,使有聽覺的人可以從音樂中受益。
音樂導引類似行為療法,由於個體的情緒、情感、文化水平、興趣愛好、音樂素養等差異,音樂效果也有很大的區別,要使音樂導引有效,應該包括使用本民族的音樂,此即我們探討運用五音導引應用於臨床的意義。
一、民族音律的淵源
中國音樂理論起源於上古時期的《河圖》、《洛書》的數學模型。由它推衍出人體的生理節律,導出了中醫學原理,推衍出人體的感情節律,形成了五聲調式特徵的中國民族音樂的理論體系。早在公元六世紀或更古,中國就有了十二律的概念,而且每律有自己的獨立名稱,十二律與十二時辰對立,並分陰陽兩類,與陽支對應的為陽律,與陰支對應的為陰律,其中與子、寅、辰、午、申、戍相對應的為陽律,稱六律。即有
六律:C 黃 D 太 E姑 #F蕤 #G夷 #A無
鍾 簇 洗 賓 則 射
與丑、卯、巳、未、酉、亥相對應的為陰律,稱六呂。即有:
六呂:#C大 #D夾 #E仲 G林 A南 B應
呂 鍾 呂 鍾 呂 鍾
《呂氏春秋·十二紀》的《音律》篇,將十二律與四季十二月相配,起於仲冬曰黃鐘,止於孟冬曰應鐘。《史記·律書》十二應鐘說起,又配上十二支。《漢書·律歷表》是以黃鐘——子——十一月說起。
其相對應關係,列表如下:
節氣 |
孟 冬 |
仲 冬 |
季 冬 |
孟 春 |
仲 春 |
季 春 |
孟 夏 |
仲 夏 |
季 夏 |
孟 秋 |
仲 秋 |
季 秋 |
月份 (古歷) |
十 月 |
十 一 月 |
十 二 月 |
正 月 |
二 月 |
三 月 |
四 月 |
五 月 |
六 月 |
七 月 |
八 月 |
九 月 |
律呂 |
應 鍾 |
黃 鍾 |
大 呂 |
太 簇 |
夾 鍾 |
姑 洗 |
中 呂 |
蕤 賓 |
林 鍾 |
夷 則 |
南 呂 |
無 射 |
時辰 |
亥 |
子 |
丑 |
寅 |
卯 |
辰 |
巳 |
午 |
未 |
申 |
酉 |
戍 |
從上圖可看出,中國古代曆法所以稱為「律歷」,乃因歷律同源之故,在律為六律六呂十二律,在歷為六陽六陰十二月,充分揭示了十二律同自然節氣規律一樣,節律嚴整,次序固定,周而復始,象十二月中的四季那樣,間隔均勻。
天有五運六氣,人有五臟六腑,樂有五音六律,天運有太過不及,氣血有盛衰盈虛,故五音六律分太少以應之。
五音即:宮、商、角、征、羽。
五音分太少:太宮、少宮、太商、少商、太角、少角、太征、少征、太羽、少羽。
一律包括五音,十二律包括六十音,用六乘之,得六六三百六十音,以當一歲之日,且律起黃鐘,氣起於一陽,「律」「歷」是在同一個起步點止,故景岳云:「蓋一切萬事,不離乎陰陽,圖書二義,陰陽之道盡矣,是為律歷之本源,數學之鼻祖也。」
中華民族於二三千年前就已開始利用音樂安邦治國,陶冶人的情操,《樂記》中就有「知律呂聲之道也,可以行天地人事也」的記載。《黃帝內經》中有「剛柔失守……時序失令,即音律非從,如此三年,變大疫也」的音律與疾病成因悠關的論述,《內經》認為,「陰陽乖戾」是自然界「律呂音異」造成的結果。要達到陰平陽秘的重要條件是「音律先同,否則陰陽失調,災病發生。」「音者,天地之和氣」,「律乃天地之正氣,人之中聲也」。由此可見,古人已認識到音樂是一種「和合之氣」,用它來和合人體陰陽,從而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的健康功能態。故清·吳尚先有「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於服藥者也」的論述。
二、音樂導引的原理
人是一個開放系統,人之所以得以生存,就是因為人能夠經常不斷地和環境進行著能量傳遞和物質轉換,宇宙間一切不同現象之間都存在著一種協調一致的東西,星球的旋轉,地球的潮汐,植物的生長,動物和人類的生命活動都是相互聯繫的。
對於人體的生命活動與自然界的同步變化這一客觀規律,祖國醫學認為這是人體與外界事物具有「同氣相求」的內在聯繫,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就有較相盡的記載。據此列表如下:
五臟 |
方位 |
六氣 |
五行 |
五色 |
五音 |
五聲 |
五志 |
肝 |
東方 |
風 |
木 |
蒼 |
角 |
呼 |
怒 |
心 |
南方 |
熱(暑火) |
火 |
赤 |
征 |
笑 |
喜 |
脾 |
中央 |
濕 |
土 |
黃 |
宮 |
歌 |
思 |
肺 |
西方 |
燥 |
金 |
白 |
商 |
哭 |
悲 |
腎 |
北方 |
寒 |
水 |
黑 |
羽 |
呻 |
恐 |
於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終於導出了音樂導引的原理,所謂「應」即和也。
音樂作為控制疾病的信息,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重視。宋·歐陽修有言音樂導引治病的論述:「吾嘗有幽狀之病,而閑居不能治人也,既而學琴於孫友道滋,受宮音數引,久而樂之,不知疾在體也。」
三、五音導引的功效
我國民族音樂是以五聲調式為基本特徵的東方文明音樂,五聲調式是按五度排列起來的五個音所構成,這五個音依次定名為:宮、商、角、征、羽,此即《類經》:「宮音,五音之首……征音宮所生……商音征所生……羽音商所生……角音羽所生……」的由來。將這五個音按照高低次序移地一個八度之內,各音的名稱便是:
1 2 3 4 5
宮 商 角 征 羽
五音調式所採用的音程是完全協和音程,不但聽起來悅耳,融合,而且其旋律節奏和人體的生命節律也協調一致。導引音樂的五音功效分類如下:
1、宮類導引音樂:它包括以宮音(1,do)為主音的民族宮調式。
宮屬土,與脾胃相通,其性沖和,脾藏意,在志為思,具有敦厚、沉靜、典雅、莊重等情緒上的特點。故《類經附翼》云:「宮音,五音之首,其聲極轟、極下、極濁(即音的物質屬性:高低、長短、強弱)。如《馬蘭花開》即屬宮類音樂,具有培補脾胃,以助後天生化之源的功效。根據節奏的快慢和旋律的進行方向可分為太宮、少宮、正宮三個亞類。
2、商類導引音樂:主要指以商音(2,re)為主音的商調式音樂。
商屬金,與肺、大腸相通。其性清肅,肺藏魄,主治節,通調水道,在志為憂悲。具有高亢、優美及悲傷情緒上的特點,故《類經附翼》云:「商音征所生,其聲次長、次下、次濁。」如《最好最美的歌兒獻給毛主席》等曲即是。聽商調音樂給人一種清徹、肅靜感,它可以改善呼吸和水液代謝,協調人體生理活動。其樂曲亦可根據節奏的快慢和旋律分為太商、少商、正商三個亞類。
3、角類導引音樂:主要指以角音(3,me)為主音的角調式音樂。
角屬木,與肝膽相通,其性條達,肝藏魂,主疏泄,在志為怒,具有柔和、舒暢、條達情緒上的特色。故《類經附翼》云:「角音羽所生,其聲在長短、高下、清濁之間。」如江蘇民歌《一粒下土萬擔收》等曲便是。對氣血具有疏散、宣洩的功能,其樂曲亦可根據節律、旋律分為太角、少角、正角三個亞類。
4、征類導引音樂:主要以征音(5,soe)為主音的徵調式音樂。
征屬火,與心、小腸、心包、三焦相通,其性發揚。心藏神,主神明,在志為喜,具有強烈、興奮、活潑等情緒上的特色。故《類經附翼》云:「征音宮所生,其聲次短、次高、次清。」如古代名曲《蘇武牧羊》、湖南民歌《瀏陽河》等曲即是徵調音樂。它給人一種興奮、熱烈感,可旺盛人體的新陳代謝,亦可分為太征、少征、正征三個亞類。
5、羽類導引音樂:它包括羽音(6,ta)為主音的民族羽調式音樂和西洋小調。
羽屬水,與腎、膀胱相通。水性流通,腎藏志,在志為恐,具有開闊、奔放、哀怨等情緒上的特色。故《類經附翼》云:「羽音商所生,其聲極短、極高、極清。」如《昭君怨》、《在北京的金山上》等曲即屬羽類導引音樂。具有補腎益精,堅骨生髓之效,可使人精神健旺,精巧敏捷,聽覺聰敏,記憶力增強等作用。亦分太羽、少羽、正羽三個亞類。
五音可分為太、少、正三個亞類,各類的特點如下:
太類音樂:節奏強烈,旋律進行方向向上。
正類音樂:節奏適中,旋律進行方向平行。
少類音樂:節奏緩慢,旋律進行方向下行。
一般說來,太類音樂屬陽剛一類,能瀉所勝之臟及母臟之實,而少類音樂屬陰柔一類,能補虛;正類音樂屬中和一類,平補平瀉,能平秘陰陽,可用於保健。
四、五志與五音導引
五志,即:喜、怒、悲、憂、恐五種情志變化。《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云:「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在正常情況下,五志是人體對不同事物的不同反應,不致病。但當情志對人體產生劇烈的、突然的、持久的刺激時,指使人體陰陽失調,精氣逆亂而發病,故五志為內傷致病因素。
《素問·宣明五氣》篇有:「精氣並於心則喜,並於肺則悲,並於肝則憂,並於脾則畏,並於腎則恐」的記載,可見五志過極不但是內傷疾患的重要病因,而且亦是五臟虛實改變即五臟疾患的外在表現,兩者互為因果。
五音與五臟、五聲的五行配屬關係是:
<, td="" style="BORDER-TOP: windowtext 1pt solid; HEIGHT: 24.75pt; BORDER-RIGHT: windowtext 1pt solid; WIDTH: 14.44%; BORDER-BOTTOM: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G-BOTTOM: 0cm; PADDING-TOP: 0cm; PADDING-LEFT: 5.4pt; BORDER-LEFT: windowtext 1pt solid; PADDING-RIGHT: 5.4pt; mso-border-alt: solid windowtext .5pt" width_="14%">五行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悲 |
恐 |
五臟 |
肝 |
心 |
脾 |
肺 |
腎 |
五音 |
角 |
征 |
宮 |
商 |
羽 |
五聲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肝屬木,怒傷肝,行為改變特點為多呼;心屬火,喜傷心,行為改變特點為多笑;脾屬土,思傷脾,行為改變特點多為歌;肺屬金,悲傷肺,行為改變特點為多哭;腎屬水,恐傷腎,行為改變特點為多呻。當五髒髮生病變時,肝病者,則多呼善怒、心病者,則多笑善喜;脾病者,則多歌善思憂;肺病者,則多哭易悲;腎病者,則多恐善呻。
五音中,角音屬木,通於肝;征音屬火,通於心;宮音屬土,通於脾;商音屬金,通於肺;羽音屬水,通於腎。當五臟功能異常時,相應的音即出現發音異常,或子臟及所勝之臟出現相應的音異。故通過五音的異常改變,可測知內臟病之所在。如角音變異,則多為肝病。反之,肝病者,角音多發生異常,或宮音異常(木克土),或征音異變(木生火)。此為五音在診斷上的應用。
對於五音導引運用於五志致病或臟腑虛實所致五志的異變,則是複雜的,其中寓有深刻的辨證施樂意義。施樂的目的。在於通過音樂導引,對疾病進行控制和治療,其施樂原則約分如下幾點:
1、順其季施樂法
周年十二月中,孟春仲春為木旺之時;孟夏仲夏為火旺之時;孟秋仲秋為金旺之時;孟冬仲冬為水旺之時;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四季月為土旺之時。可見木火土金水五行循著五季運行,各旺其時。根據「同氣相求」的原理,在不同季節中所應用的導引音樂。其調式應該力求與季節的五行屬性相符,竭力避免與之產生衝突的任何可能性,比如孟春仲春之時,木氣旺盛,角音屬木,故應用角音;孟夏仲夏之時,火氣旺盛,征音屬火,故應用征音;孟秋仲秋之時,金氣旺盛,商音屬金,故應用商音;孟冬仲冬水氣旺盛,羽音屬水,故應用羽音。此乃常人之用樂也。若因病而導之者,則可靈活運用。如春季若遇肺虛而多哭善悲者,亦可聽商音,夏季遇腎虛而作恐者,亦可聽羽音等等,但在選樂時,不宜選太類,而應選少、正之類,以防太過,與季之氣相剋。另外,與各季之氣為所不勝關係或母氣亦可聽。如春季,可聽宮音或羽音(木克土,水生木),但均宜選擇少、正類,而不可聽太類。防太過而使怒者愈怒,喜者愈喜,思者愈思,悲者愈悲,恐者愈恐,即旺者愈旺,或子盜母氣,而出現大呼大叫,喜笑無度,高歌不止,哭泣悲愴,呻呤鄭語等行為改變。
2、順其臟腑性情施樂法
此多用於五志過極而五臟內傷者。如其人善怒而肝火旺盛,日久灼傷肝陰,肝陰虧虛則目眩筋疲,愈善怒。可用角類音樂補之;過喜傷心者,喜笑無常,眠少夢多,心悸不安者,可用征類音樂以補之;憂患過度而傷脾者,欲歌善唱,四肢懈怠,以宮類音樂以補之;悲傷過度而傷肺者,哭泣悲慟,以商調補之;驚恐傷腎者,呻呤鄭語。腰膝酸軟,宜羽音以補之,此為順其臟腑性情施樂法,即「同氣相求」之理。
3、亢害承製施樂法
此多用於五志過極所致臟腑實證。如善怒而致肝氣鬱結時,可用太商音以治怒,以愴惻苦楚之音感之(金克木),憂思傷脾,使脾胃失和時,可用太角之音以治憂思,以污辱欺罔之音觸之(木克土);過喜傷心,使心氣逆亂時,可用太羽之音以治狂喜,以迫遽危亡之音怖之(水克火);大悲傷肺,使肺氣壅郁時,以太征之音以治悲,以謔浪褒狎之音娛之(火克金);驚恐傷腎,使腎氣不固時,以太宮之音以治恐,以慮此忘彼之音奪之(土克水)。此為亢害承治施樂法,此法須用太類音樂,因太類音樂具有瀉所勝臟之實的功效。即「以所勝者平之」之理也。
4、補母施樂法
此法多用於因五臟虛弱而致五志改變之證。如因肝虛而抑鬱者,因木為水所生,羽音屬水,故宜用羽音以補腎;脾虛而憂思者,因火生土,征音屬火,故宜用征音以補心;肺虛而使人悲愴者,因土生金。宮音屬土,故宜用宮音以補脾;腎虛而致驚恐者,因金生水,商屬金,故宜用商音以補肺;心虛而致喜笑無度者,因木生火,角屬木,故宜用角音以補肝,此即為補母施樂法,此法所用之音多為五音類中的少、正類。
5、瀉子施樂法
此法用於因五志太過所致臟腑實證,如因怒致肝氣鬱結,可用太征瀉心火(心為肝之子)。因大喜而致心神散亂者,可用太宮以瀉脾土(脾為心之子)。余臟依次類推。
瀉子施樂法宜用其子髒的太類音樂。
6、施樂禁忌
(1)五季施樂禁法:
春(孟春、仲春)不聽太角音樂,春氣通於肝,春為肝木生旺之季;夏(孟夏、仲夏)不聽太征音樂,夏氣通於心,夏為心火生旺之季;秋(孟秋、仲秋)不聽太商音樂,秋氣通於肺,秋為肺金生旺之季;冬(孟冬、仲冬)不聽太羽音樂,冬氣通於腎,冬為腎水生旺之季;四季(季春、季夏、季秋、季冬)不聽太宮音樂,四季土旺,土旺不受,脾不補自旺。
此為五季施樂禁法。為氣旺之季以恐助其太過而傷所設。
(2)五志施樂禁法:
五志太過,則傷其同氣之臟,因怒傷肝,悲傷肺,喜傷心,憂思傷脾,驚恐傷腎;故大怒之後,不宜用污辱欺罔特點的太角音觸之,以防「怒則氣上」,大喜之後,不宜用具有謔浪褒狎特點的太征音娛之,以防「喜則氣緩」;大悲之後,不宜用具有悲愴苦楚特點的太商音之,以防「悲則氣消」;憂思太過,不宜用具有慮彼忘此特點的太宮音樂奪之,以防「憂思氣結」;驚恐之後,不宜用具有迫遽危亡之特點的太羽音怖之,以防「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此五志用樂之忌也。
(3)五臟施樂禁法:
五志致病,各傷其臟,其證有虛實之分:在對實證施樂過程中,不宜用與本臟同氣的太類音樂。如肝臟實證,不宜聽太角音;心、小腸實證,不宜聽太征音;肺、大腸實證,不宜聽太商音;脾胃實證不宜聽太宮音;腎、膀胱實證不宜聽太羽音。此因同氣相生。太過而自傷之理,故不宜聽。反之若臟腑虛證,則不宜聽與子臟同氣的太類音樂。如肝膽虛證,不聽太征音;心、小腸虛證不聽太宮音;肺、大腸虛證不聽太羽音;脾胃虛證不聽太商音;腎、膀胱虛證不聽太角音。此因子盜母氣之理,故不宜聽。
五、五音音樂導引治療高血壓病85例總結
一般資料:本組85例病例中,男性47例,女性38例;年齡在40歲以下者3例,60歲以上者10例;病程1年左右者25例,2~3年者43例,4~10年者17例。其病歷分住院門診兩部分,並沒有等例對照組。
診斷標準與辨證分型:導引組與對照組患者的診斷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使用的高血壓診斷標準。
所選病例的辨證分型均為肝腎陰虧、肝陽上亢型。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觀察指標包括癥狀積分觀察及血壓變化情況觀察兩部分。將治療前後的血壓變化情況及癥狀積分變化情況加以對比,以觀療效。
具體觀察指標如下:
1、按四級評分法:主訴癥狀為3分,醫生問診所得的持續性癥狀為2分,間斷性癥狀為1分,不存在癥狀為0分;
2、治療前測血壓三日,取最高一次血壓值記之,第一療程結束及第二療程結束時均按上法測血壓,然後取最高一次血壓值記之。詳見附表。
具體療效評定標準如下:
顯效:血壓降至正常,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癥狀積分下降90%以上者;
有效:血壓基本正常,或舒張壓下降≥2.6kpa,癥狀積分下降50%以上者;
無效:血壓下降不明顯,癥狀積分下降50%以下者;
總之,血壓下降情況以1979年~1985年心血管流行病學及人群防治工作規定的療效評定標準為準。
治療方法及療效分析
治療方法:兩組均服用「地巴唑」20mg,每日兩次,「腦立清」 10粒,每日兩次,口服。在此基礎上,導引組加聽正角及少羽音樂,每日3~5次,每次30分鐘~1小時,每次放樂之前,先屏息靜氣,仰卧斂神,然後開始聽樂曲,每半月為一療程。施樂期間,禁忌惱怒憂思悲恐等情志刺激,忌食辛辣之物,因故已發較強烈情志改變時,可選加相應的樂曲以防其變,惱怒者,選加少商樂曲,以佐金平木,憂思太過者,選加少宮音樂,以扶土抑木。
療效分析:兩組分別治療兩個療程後,對癥狀積分情況及血壓測定情況加以總結,與第一療程前後情況加以對比,而獲如下結果:
導引組85例病歷中,血壓達顯效者21例,有效者54例,無效者10例,總有效率為88.23%;對照組85例中,血壓達顯效者7例,有效者18例,無效者60例,總有效率佔29.41%。
導引組癥狀積分下降達顯效者40例,有效者33例,無效者12例,總有效率達85.88%;對照組中癥狀積分下降達顯效者26例,有效者29例,無效者40例,總有效率為64.71%。
經統計學處理,結果P<0.01,說明兩組有效率差異有極其顯著的意義,即:導引組較對照組總有效率明顯增高。
列表如下:
導引組與對照組血壓變化情況統計表
|
顯效 |
有效 |
無效 |
總有效率 (%) |
||||
導引組 |
21(A) |
54(A) |
10(A) |
88.23 |
||||
對照組 |
7 |
18 |
60 |
29.41 |
P<0.01
導引組與對照組癥狀積分變化表
|
顯效 |
有效 |
無效 |
總有效率 (%) |
||||
導引組 |
40(A) |
33(A) |
12(A) |
85.88 |
||||
對照組 |
26 |
29 |
30 |
64.71 |
P<0.01
典型舉例
林××,女,58歲,農民,就診時間:1990年8月。
主訴:頭暈、目眩、頭痛,伴陣發性精神恍惚3年,加重10天。
現病史:三年來,患者常感頭暈、目眩、頭痛,嚴重時伴有噁心,並時有精神恍惚,在當地醫院測血壓,發現很高(值不詳),給予「心得平」及其它藥物(名不詳)治療,病情無明顯好轉,仍時作時減,近10餘天來,病情加重,故來診。既往有「神經衰弱」史。
檢查:精神萎靡不振,面顴潮紅,形體較瘦,動態尚自如,舌質紅苔薄少,脈弦數,血壓23.4/15.6kpa(180/120mmHg),血清膽固醇240mg/dl。
診斷:眩暈症(高血壓病)
辨證:肝腎陰虧,肝陽上亢。
治則:滋陰潛陽。
治療:予以正角音樂及少羽音樂,每日3次,每次1小時,按要求放聽,加之所喜聞之曲,上下午各插放半小時;同時予以地巴唑20mg,每日兩次口服,腦立清10粒,每日兩次口服。
1療程後,血壓下降至20.8/13.6kpa(160/105mmHg),癥狀積分由原來的13分下降至4分,下降了69.2%,繼續治療一療程,血壓降至15.6/10.4kpa(120/80mmHg),癥狀積分為0,療效顯著。附觀察表。
討論
「高血壓病」,就其以「頭暈、目弦」為主要癥狀特點,概屬祖國醫學「眩暈」之範疇。其病機歷代醫家皆有論述,總之不外乎「無痰不作眩」,「無虛不作眩」,「諸風掉眩皆屬於肝」等。為臨床觀察之便,我們擇用了170例因「虛」作眩的「陰虛陽亢」型病歷,導引組與對照組各佔85例,兩組在同樣服用藥物的前提下,給導引組加用五音音樂中屬「正角」與「少角」類樂曲磁帶,予以導引治療,療程結束後,結果發現導引組療效明顯高於對照組療效。
可見,五音音樂導引,對治療高血壓病和改善高血壓病的癥狀比單純藥物治療具有明顯的療效,尤其在降低血壓方面,具有較高的優勢。
本組病人在辨證分型上屬「腎陰不足,水不涵木,導致肝陽上亢」而致眩暈(高血壓病),「腎陰虛」為主導因素,「肝陽亢」因虛而致,故在導引音樂的選擇上,選少類為主,虛在腎,故選「少羽」調式音樂,以補腎亢之虛,從五行相生關係上,我們知道了腎水生肝木,水虛則肝木失涵,肝體必虛,在肝體虛之同時,肝陽上亢,故若以少角補肝體,又有助肝用之慮,若以太角泄肝陽,又有換肝體之弊,故採用正角音樂,平補平泄,既補肝體,又調肝用。正角、少羽共用,既可使腎水得益,肝木得涵,又可使亢陽下潛,故臨床效果顯著。
五音音樂導引治療高血壓病觀察表
姓名 |
林紅英 |
性別 |
女 |
年齡 |
58 |
住址 |
萊陽中荊 |
發病日期 |
1988.7.26 |
就診日期 |
1988.8.2 |
||||
診斷 |
眩暈 |
併發症 |
|||||
分型 |
癥狀 |
治療前分數 |
第一療程分數 |
第二療程分數 |
積分 |
||
肝 陽 上 亢 型 |
頭痛 |
3 |
1 |
0 |
|||
胸脹 |
1 |
0 |
0 |
||||
頭暈 |
3 |
1 |
0 |
||||
目眩 |
2 |
1 |
0 |
||||
耳鳴 |
2 |
0 |
0 |
||||
煩躁易怒 |
0 |
0 |
0 |
||||
面色潮紅 |
1 |
1 |
0 |
||||
少寐多夢 |
1 |
0 |
0 |
||||
舌紅苔黃 |
|||||||
脈弦 |
|||||||
血壓 |
180/120mmHg |
160/105mmHg |
140/90mmHg |
||||
總積分情況 |
13 |
4 |
0 |
13 |
|||
療效判定 |
顯效 |
上表分數以主訴的重要癥狀為3分,醫生問診所得的持續癥狀為2分,間斷癥狀為1分,無有癥狀為0分。
音樂導引是心理治療的有效和有前景的療法,相信隨著心理學的不斷發展和研究,音樂導引會愈來愈引起醫學界的重視。
時辰護理初探
隨著中醫護理事業的不斷發展和逐步完善,祖國醫學遺產中的許多精華,已引起人們的重視。筆者以「五運六氣」及「子午流注」學說為理論基礎,以探求時辰與護理工作的內在聯繫,故提出了「時辰護理學」的概念。
人是大自然的產物,人類自古就生活在這個列星運轉的太陽系裡,日升月落,冬去春來,這年復一年,月復一月,日復一日的自然循環現象,強烈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命活動,微妙地控制著人體的各種節律,積極地干預著人間的生老病死,在臨床護理中,有意識地利用各種不同的疾病與時辰的關係,來觀察和推斷疾病的發展預後及轉歸,探索「人體鍾」的「危象點」和「最佳值」,指導人們逃過他們的大劫日— —「致命日」,此即研究時辰護理學的現實意義,本文試從如下幾點進行闡述:
一、經脈流注規律與疾病的護理
人體營衛的運行,經脈流注的時間節律變化,確定了一日中,各臟腑功能活動,何時處於活動性高峰,即臟腑的固有功能,有顯著的晝夜節律,稱之為人體的內源節律。經脈流注規律與疾病的關係,約言有三:一是經氣生旺之時發病,此時經氣籍以該經氣血旺盛而與邪爭,正邪交爭而病作;一是經氣生旺之時病癒,此時得天時正氣之助,陰陽自和而疾病得愈;一是遠離該經氣血旺盛之時病死,此時該經氣血空虛,臟腑功能低下,邪盛正衰而死亡。
人體十二經脈,按其運行次序和表裡相合,陰陽相貫的原則周流。
每日平旦寅時(3~5時)營氣始於中焦,下注於手太陰肺脈,自胸中而出生於中焦,至於少商,依次於卯時(5~7時),行於手陽明大腸經,辰時(7~9時),行於足陽明胃經,巳時(9~11時),行於足太陰脾經,午時(11~13時),行於手太陽小腸經,申時(15~17時),行於足太陽膀胱經,酉時(17~19時),行於足太陰腎經,戌時(21~23時)行於手少陽三焦經,子時(23~1時)行於足少陽膽經,丑時(1~3時),行於足厥陰肝經,寅時復傳至肺經,如此循環無端,周而復始,這就是經脈盛衰的時間機制。
大凡各經病的發病或愈可時間,大都在氣血灌注該經之時,而各經病加劇或死亡的時辰又都在遠離該經氣血生旺之時,即臟腑功能活動低下時刻,此時多在中國鐘的12小時後,例如:肺氣氣血生旺之時的寅時,即下半夜3~5時,此時夜之陰寒,易使人患感冒咳喘之證,素有肺病如外感發熱時,則開始熱退而靜眠,咳喘者亦可以端坐呼吸或半卧位改為平卧而眠了,故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利用這一規律,注意病員衣被的覆蓋,以防發生肺病或給予藥物及其它療法幫助,以使病情順利轉向痊癒。而肺經氣血充盈的谷值在12小時以後的申時,此時外感發熱者以白晝的熱退狀態,又開始體溫上升,素有肺病的人往往開始從一天的興奮狀態轉入抑制狀態,咳喘加劇甚至難以渡過此時而死亡。故護理人員應密切注意其病情變化,幫助病人渡過「難關」。在此之前即應做好準備,一旦出現意外,馬上搶救,各經病以此類推,這就是時辰與疾病的關係在護理學中的具體應用。
二、陰陽應象規律與疾病的護理
「中國鍾」的「時鐘」將一晝夜分為十二個時辰,日出為卯,日入為酉,日中為午,視半夜為子,《靈樞·衛氣行》云:「歲有十二經,日有十二辰,子午為經,卯酉為緯……陽主晝,陰主夜,故衛氣之行,一日一夜凡五十周於身,晝行於陽二十五周,夜行於陰二十五周,周於五臟」,從而說明了臟腑功能的盛衰,疾病的轉化與衛氣行陰行陽有著密切的關係。
靈樞有:「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居於氣,故甚」的論述。也就是說,隨著一日內陰陽的消長盛衰,人體陰陽也相應地有所改變,這對疾病的轉愈或轉甚起著積極的作用,早晨陽氣升長之時,人身的陽氣應之而升,陽氣升則陰氣降,故感爽慧,中午陽氣隆盛,人體的陽氣也應之而旺,陽氣旺而勝邪,故病人多安靜。日落時陽氣漸衰,人體陽氣也應之而弱,陽氣弱不能勝邪則邪氣漸盛,故病人多感病情加重,至夜半,陽氣深藏於內,人體陽氣亦伏而不出,邪氣獨居其氣,故病人可感病情篤甚。近代有人用經絡的電位置測定法也證實。在日出、日中、日入、夜半的周日四時,十二經穴位電位置不同。充分證實了人體臟腑功能氣血盛衰及病情變化與陰陽應象規律是有密切關係的。故各種疾病會出現「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變化。故子、午、卯、酉為病情變化的轉機,在此四時,護理人員應掌握其應變規律,在陽氣升旺之時要誘導病人充分調動機體的抵抗力,使病情不斷好轉,在陽氣衰降之時,要密切觀察病情,教育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使病情得以穩定,充分掌握「旦慧」、「晝安」、「夕加」、「夜甚」的變化,對疾病白晝的一時好轉或夜間的一時加重,做到心中有數,不致盲目樂觀或喪失信心,在白晝疾病好轉的情況下,做好夜晚病情加重的對應工作,配合醫生掌握治療疾病的主動權,使病人早日康復。
三、臟氣法時規律與疾病的護理
經脈流注陰陽消長規律影響和導致了病情在時辰上的差異,但亦有不應時辰和「旦慧」、「晝安」、「夕加」、「夜甚」者,此即《內經》所云:「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所不勝者甚,以其所勝者起也「之由。如脾病不能勝旦之木;肺病不能勝晝之火;肝病不能勝夕之金;心病不能勝夜之水,故為甚為加。若人之臟氣能勝時之氣,如肺氣能勝旦之木,腎氣能勝晝之火,心氣能勝夕之金,脾氣能勝夜之水,故為慧為安。
根據《素問·臟氣法時論》的論述,則: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腎病者,夜半慧,日中甚,下晡靜。
日有十二時,十二時辰與五行的方位配屬為:寅卯東方木,已未南方火,申西酉方金,亥子兆方水,丑辰未戍四維土。平旦(卯)東方日出,陽氣始生,為木旺之時;下晡(申)日將西落,金輝映照,為金旺之時;夜半(子)陽氣無而陰氣盛,為水旺之時;日昳(未)日在西南方,屬四維之一,土旺之時;日中午太陽在南陽光熾烈,為火旺之時,肝病屬木,故肝病者平旦木旺時慧(木旺其時),下晡金旺時甚(金克木),夜半水旺時靜(水生木);心者屬火,故心病者日中火旺時慧(火旺其時),夜半水旺時甚(水克火),平旦木旺時靜(木生火);脾者屬土,故脾病者日映土旺時慧(土旺其時),日出木旺時甚(木克土),下晡金旺時靜(金克木,使木不能克土);肺者屬金,故肺病者下晡金旺之時慧(金旺其時),日中火旺之時甚(火克金),夜半水旺之時靜(水克火使火不致克金),腎者屬水,故腎病者夜半水旺時慧(水旺其時),入季土旺時甚(土克水),下晡金旺時靜(金生水),以肝病為例,那早晨病情將爽慧,下午3~5時病情將加,夜半病情又退,充分說明了五臟之氣強弱、虛實、疾病的甚愈、進退,不但與經本身的流注有關,而且與外在環境及五行氣化有關,所以這就要求護理人員不但要掌握經脈流注及陰陽應象規律與疾病的關係,同時要考慮到在各時辰里,各臟腑與其它臟腑之間的「母子」關係和「相剋」關係,以便因勢利導或扶弱抑強,協助病人戰勝和避免因時辰對疾病產生的不良影響,利用其有利的一面,促使病情轉愈。
四、六經欲解時與護理
《傷寒論》有「病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的記載,說明病有發於「陽」與發於「陰」之分,發於陽者分:少陽、陽明、太陽;發於陰者又分:厥陰、少陰、太陰。共三陰三陽,合為六經。六經與十二時辰的關係,可藉助天子卦的卦爻變化來進行說明,即亥時陰氣極,六爻皆陰,得純坤。為是厥陰經,子時一陽生於足下,得復卦,為足少陰經,丑時二陽生於足下,得泰卦,為足少陽經,卯時四陽生於大壯卦,為足陽明經,辰時五陽生於足下,得夬卦,為足太陽經,巳時至戍時為手經,各與其相衝地支同名。傷寒六經病的命名是根據足經而定,非指手經,故不予討論。正確掌握六經病欲解時,對於護理工作是很重要的。
《傷寒論》中指出:「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丑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寅至辰上;太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戍上;少陽病欲解時,從子至寅上,厥陰病欲解時,以丑至卯上。」由此可知,三陰病的病解時辰從亥至卯依次為太陰病從亥至丑,少陰病從子至寅,厥陰病從丑至卯,其規律為:三陰經依次為太陰、少陰、厥陰,病解時辰分別從亥、子、丑而始,終於各自後面的第三個時辰,至卯時而止,三陽病的病解時辰為從寅至戍,依次為少陽病從寅至辰。太陽病從巳至未,陽明病從申至戍。其規律為:因為少陽為陽轉陰之樞,外聯二陽、內聯三陰,故當從少陽排起,依次為少陽、太陽、陽明,病解時辰上聯三陰經的終止時辰卯,分別自寅、巳、申而始,止於各自後面的第三個時辰,終於戍,於三陰經解病時辰亥首尾相接,而成周日。可見周日之內,有些病可旦慧,晝安,有些病亦可夕慧、夜安,如肝經疾患,肝為厥陰風木,厥陰經的病解時辰為丑寅卯時,而脾經病,脾為太陰濕土,太陰病的病解時辰則為亥、子、丑三時。丑、寅、卯天已明,而亥、子、丑則為深夜。故臨證中護理人員應掌握其證,靈活應用,不可拘泥某一規律,當某經病病解時辰來到之際,護理人員應做好準備,通過各種護理手段如針灸、推拿、氣功或音樂導引等多種療法,促進病人病情轉愈,抓住時機,將可事半功倍。
《傷寒論》又云:「假令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日中得病,半夜愈,何以言之?日中得病夜半愈者,以陽得陰則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陰得陽則解也」。看來這是六經病欲解時的第二個規律。這與《素問·標本病傳》所云:「心病先心痛……死,冬夜半夏日中,肝病頭目眩……死,冬日入,夏早食,脾病身痛體重……死;冬人定,夏晏食,腎病少腹腰脊痛髓……死,冬大辰,夏晏晡,胃病脹滿……死,冬夜半後,夏日昳,膀胱病小便閉……死,冬雞鳴,夏下晡」之理是相吻合的。
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即子時患病,來日日中解病,子與午是地支沖局中之一局,那麼其它局如:丑未寅申、卯酉,辰戍、巳玄等皆可在其中一時得病,相衝時辰解病,反過來根據病解時辰,亦可推測患病時辰,如未時解病,那麼患病時辰當為丑時。形成沖局中的兩支,其中一支為陰,一支為陽,故此為陰陽相得而病解也。這正如《難易尋源》中所云:「對立鬥爭者,互不相能,兩兩破碎」,是一致的。護理人員在掌握了這個規律的前提下,若已知發病時辰,在相衝時辰到來之前,做好幫助病人解除病痛的一切準備。要牢記:「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失去一次機會將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病痛折磨。
從太極模式解讀十二經脈運行軌跡
在祖國醫學理論體系中,經絡學說有著系統的生理、病理內容,自成體系,反映出人體的系統整體觀這一中醫學術特色。所以經絡學說是中醫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和陰陽五行、臟腑、營衛氣血等中醫理論組成了中醫學完整的基礎理論體系。同時在中醫學的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各方面,都佔有重要的地位。中醫學必須重視經絡學說的研究。
《靈樞·本臟》云:「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說明了經絡學說是人體內存在一個運行「氣血陰陽」的網路系統。《靈樞·經水》云:「經脈十二者,外合十二經水,而屬於五臟六腑……夫經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臟者,合神氣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氣而揚之;經脈者,受血而榮之,合而以治。」由此可見,經絡遍布全身,並緊密地聯繫身體各個部分,「氣血」在經絡系統中周流不息,從而使整個機體很好的進行各種複雜的生命活動。對此,《靈樞·經脈》嘗有「經脈者,所以能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論述;《靈樞·衛氣》有「能別陰陽十二經者」,則「知病之所生」的記載。從而說明了經絡學說在中醫學中的重要作用。經絡的記載首見於《內經》,且以《靈樞》為詳,如《經脈》、《經別》、《經筋》、《脈度》、《根結》、《癰疽》等篇;《素問》亦有《脈經解》、《皮部論》、《經絡論》、《骨空論》、《調經論》、《太陰陽明論》、《陽明脈解》等篇。而《難經》對經絡學說亦有所闡發,尤以對奇經八脈和原氣的論述甚詳。其後歷代醫家結合臨床實踐,對經絡學說亦多有著述。這對經絡學說的完善和發展,均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然而,歷代文獻對經脈運行軌跡之由因,甚少論述,此亦余經年思索的課題,今以之太極思維模式解讀之。
一、從經脈運行起於肺經,談經脈銜接之由因
《靈樞·癰疽》云:「上焦出氣,以溫分肉而養骨節,通腠理。中焦出氣如露,上注谿谷,而滲孫脈,津液和調,變化而赤為血。血和則孫絡先滿溢,乃注於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要言水谷之精微,化生為氣血後,首先由內絡系統之孫絡先滿溢,乃注入絡脈,皆盈,乃注於經脈。提示了內治法,主要指內服藥物達胃後,有效成分通過內絡系統之孫絡,首先是胃之孫絡的吸收,隨氣血在經脈中運行,而內達臟腑,外達四肢百骸,起到治療作用。同理,而藥物外治法,亦是通過外絡系統之孫絡,將藥物之有效成分,由經絡系統而內達病所。
《靈樞·決氣》云:「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要言營血源自中焦脾胃,經脈雍蔽,營氣行於脈中,晝夜環轉,無所違避,是謂脈。由此可知,氣血的生成及與臟腑經絡的重要關係。首先,氣血的生成,其一是由先天獲得,即秉受父母,即腎元(腎陰、腎陽);其二是由後天獲得,即呼吸之氣和水谷之精微。氣血是維持人體活動的根本,故《難經·八難》云:「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二十一難》云:「血主濡之。」營氣與衛氣均來源後天之氣,營氣行脈中,衛氣行於脈外。關於營氣之運行,在《靈樞》中嘗有「營氣篇」之專論:「營氣之道,內谷為實,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 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畜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清·馬蒔在《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中注云:此營氣者,陰性精專,必隨宗氣以運行於經隧之中,始於手太陰肺經,終於足厥陰肝經,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亘萬古而不易者也。」對此,《靈樞·本臟》嘗云:「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也」《靈樞·經水》有云:「五臟六腑十二經水者,外有源泉,而內有所稟,此皆內外相貫,如環無端,人經亦然。」故《難經·二十三難》有「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的論述。明·張介賓有「經脈者,臟腑之枝葉;臟腑者,經脈之根本」,及「經脈營行表裡,故出入臟腑,以次相傳」的記載;而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則有「夫經脈者,乃天真(精津氣血)流行出入臟腑之道路也。所以水谷之精悍,為榮衛行於脈之內外而統大其用,是故行六氣運五行,調和五臟,灑陳六腑,法四時升降浮沉之氣,以生長化收藏。其正經之別脈絡在內者,分守臟腑部位,各司其屬,與之出納氣血,凡是榮衛之妙用者,皆天真也」的詳論;而清·高武雲針灸專著《針灸聚英》則有「經脈之流行不息,所以運行氣血,流通陰陽,以榮養於身者也」的表述。清·高士宗《黃帝內經素問直解》有「人身經脈流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巳時」之詮釋。由此可見,經絡是內聯臟腑,外絡肢節,溝通內外,貫穿上下,運行氣血的徑路。
《素問·玉樞真藏論》云:「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藏氣者,不能自致於手太陰必因於胃氣,乃至於手太陰也。」對此《甲乙經》嘗有「人常稟氣於胃,脈以胃氣為本」之論。行於脈中營氣為血,故《靈樞·營衛生氣》有「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經,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行於經遂,命曰營氣」的論述。該篇中嘗有「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行脈中,衛行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的論述。此論約言經氣源於胃中水谷之氣,及經脈運行起於肺經之由也。即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之血氣,始於足少陰腎,生於足陽明胃,主於手少陰心,朝於手太陰肺。
《靈樞·本輸》云:「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心合小腸,小腸者,受盛之腑。肝合膽,膽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穀之腑。腎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陽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臟。三焦者,中瀆之腑也,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與合者。」此乃約言六腑之所合者在五臟也。對此,馬蒔在《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注云:「肺與大腸為表裡,故肺合大腸經,然大腸經者,為傳道之腑,凡小腸已化之物,從此傳道而下也。肝與膽為表裡,故肝合膽經,然膽者為中精之腑,蓋它腑之所受者,皆至濁之物,而唯膽則受五臟之精汁也。脾與胃為表裡,故脾與胃合,然胃者為五穀之腑,蓋五穀入胃,而胃則納受之也。腎與膀胱為表裡,故腎與膀胱合,然膀胱者為精液之腑,蓋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歸於肺,而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故膀胱為津液之腑也。手少陽三焦者,屬於右腎,而腎又上連於肺,本經《經脈》謂:『腎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正腎之上連於肺也。故左腎合膀胱,右腎合三焦,而將此兩臟,必皆以腎為主耳。然此三焦者,為中瀆之腑,乃水道之所由出也。《素問·靈蘭秘典論》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正以下焦如瀆,而此有以聚之決之,故曰決瀆之官。又曰,中瀆之腑也。彼膀胱合於左腎,即此三焦合於右腎,然三焦雖於膀胱為類,其實膀胱與腎為表裡,而三焦不與腎為表裡,乃與手厥陰心包絡經為表裡,非腑之孤者而何?由前觀之,凡六腑之所與合者蓋如此。」由此可見,肺合大腸,故手太陰肺為第一經,手陽明大腸經為第二經。此即十二經脈運行,經脈相接之理也。
對於心包絡合三焦,互為表裡之論,清代張志聰《靈樞集注》有「手厥陰心包絡之相火,出於右腎,歸於心下之包絡而為一臟,三焦為之腑」;「三焦乃少陽之氣,發於腎臟」;「手厥陰包絡之氣,地二之陰火也,發原於腎臟,而歸於包絡」的論述。由此可知:三焦分屬胸腹,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經脈布膻中,散絡於心包,總司人氣化活動,三焦主少相火,與心包絡同氣相求,故二者相合互為表裡。
二、從《素問·陰陽離合論》,談經脈名稱所寓有的太極模式
《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帝曰:願聞三陰三陽之離合也。歧伯曰: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沖,太沖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浮,命曰一陽」。「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沖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厥陰根起於大敦,陰中絕陽,名曰陰之絕陰。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摶而勿沉,名曰一陰。陰陽 ,積傳為一周,氣里形表而為相成也。」陰陽是事物的兩種屬性,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認識到自然界事物的變化,都具有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此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云:「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對此在《素問·陰陽離合論》中嘗有「陰陽者數之可十,推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對於人身經脈也是如此,分而言之謂之離,三陰經各有太陰、厥陰、少陰和三陽經有太陽、陽明、少陽之分;並而言之謂之合,表裡同歸於一氣,陰陽、太少之間必須相互協調,故有《陰陽離合論》之專篇。通過三陰三陽之「開」、「合」、「樞」,可見經脈運行之「其要一也。」「其要一」即道,太極也。
通過《素問》之上段經文可知三陰三陽的離合之概況。人面向南方而立,前方,南面為陽,故曰廣明,陽盛的意思,屬陽的部位;後方北面為陰,故名太沖,屬陰的部分。張介賓注云:「沖脈並少陰而行,故太沖之地為少陰。」故行於太沖部位的經脈,叫做少陰。在少陰經上面的經脈,名叫太陽,少陰與太陽為表裡,少陰為里,太陽為表,陰氣在下,陽氣在上,故云「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經的下端起於足小趾外側的至陰穴,其上端結於命門,指睛明穴。《靈樞·根結》云:「命門者,目也。」因太陽為少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再以人身上下而言,上半身屬陽,稱為廣明,廣明之下稱為太陰,太陰前面的經脈,名叫陽明,陽明經的下端起於足大趾側次趾之端的厲兌穴,因陽明是太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陽。厥陰為里,少陽為表,故厥陰經之表為少陽經,少陽經下端起於竅陰穴,因少陽居厥陰之表,故稱為陰中之少陽。因此,三陽經的離合,分開來說,太陽主表為開,陽明主里為闔,少陽介於表裡之間為樞,摶而勿浮。摶,聚;浮,漂散,不固定。陽脈多浮,此勿浮是指不過於浮。摶而勿浮,就是結合而不散的意思。故三者之間,不是各自為政,而是相互緊密聯繫著的,所以合起來稱為一陽。
關於三陰的離合情況,即在外的為陽,在內的為陰,所以在里的經脈稱為陰經。前已述,行於太沖的部位名曰少陰,故行於少陰經前面的稱為太陰,太陰經的根起於足大趾之端的隱白穴,稱為陰中之陰。太陰的後面,稱為少陰,少陰經的根起於足心的湧泉穴,稱為陰中之少陰。少陰的前面,稱為厥陰,厥陰經的根起於足大趾之端的大敦穴,由於兩陰相合而無陽,厥陰又位於最里,所以稱之為陰之絕陰。故三陰經之離合,分開講,太陰為三陰之表為開,厥陰為三陰之里為合,少陰位於太、厥表裡之間為樞。但三者之間,不能各自為政,而是相互緊密聯繫著,合起來稱為一陰,故稱「三經者,不能相失也,摶而不沉,名曰一陰。」
「名曰一陽」、「名曰一陰」,乃一分為二也;「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乃三分陰陽也。此即《易經》之「一陰一陽之謂道」,《老子》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即太極論的道論也。
三、從《易經》太極論的道論,解讀十二經脈運行軌跡
太極,系道家所創,初以其名,統陰陽之道,含變化相生於內,實是指產生宇宙萬物及構成事物的諸要素和諸屬性的總根源。即「一陰一陽之為道」。這是《易經》的核心,反映了太極的物質基礎,即事物對立統一的兩種相關方面。包含了一陰一陽變化潛動的法則,即《周易》所說的「易者,象也」,《正義》注云:「夫易者,變化之總稱,改變之殊稱。」即事物否定之否定,量變質變規律。《易經》所闡述的太極內涵,以《繫辭·上傳》中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為代表,強調指出陰陽變化相生而成宇宙的大道之論,於是在《易經》中就有了「盈天地之間唯萬物」的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命題;而《素問》中就有了陰陽「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的太極思維模式。
太極的整體性和太虛的混沌性是「道」的內涵。對此,唐·孔穎達《正義》中指出:太極是天地未分之前,混而為一的元氣。這一混沌不分的元氣,內蓄陰陽之樞,含而不顯,變化無窮,亦可謂宇宙根源之元氣。而老子認為,太極即「元」,「元」即是道,故有「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之論。「無」並非一無所有,而是指存在的某種物質無聲無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處於「寂兮廖兮」之態,「周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故為「道」。「有生於無」,有形物體產生於無形之本體,即「有」是「無」異位而同體。由此可見,太極模式,或稱太極的公式,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萬物一切都在生長流逝變化之中。人類自古就生存在地球上,以地球為本始,而地球亦不過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太陽系又不過是銀河系中的一個系,銀河系又不過是宇宙之滄海之一粟。這一太極模式,顯示了宇宙的無窮無盡,在個體的產生消亡中,得以大道的永恆,生生不息,這些均表述了太極的本意並非指一切而言,實是一個洞開的動態世界。誠如學師陳維輝公所云:「太極就是包括宇宙間無窮無盡大大小小一切事物。它乃最原始、最基質、最初態的變化規律。太極的變易產生了一切,太極總在一起成為一切事物必然性、協調性、系統性的開放與閉合的矛盾轉化,走向道的過程的統一模型。」太極模式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圖就是象。(附圖1)
(圖一)
太極圖是個圓圈連環,但它是封閉的又是開放的模型。列寧在《黑格爾邏輯學一書·摘要》中有:「科學是一種自身封閉的圓圈。這個圓圈的末端通過中介而同這個圓圈的開端,即簡單的根據連接在一起。同時這個圓圈是圓圈的圓圈……這一鏈條的各個環節便是各門科學」的記載;列寧在《談談辯證法》書中嘗有「人的認識不是直線,而是無限地近似於一串圓圈。近似乎螺旋的曲線」的論述。故爾,對中外聖賢的思維模式,余稱之為「太極思維」,它反映的是太極觀念。太極是圓圈或連環,分為兩條鏈條。陰陽中間各有一個臍點,臍點也是分化發展中旋轉的運動中心。陰陽交際處是可分又不可分,分化後又變成了兩極分化,兩極分化又取得自身陰陽平衡,但這個平衡是一過性的,又形成兩個太極,或三個太極,或萬個太極。對此,《類經圖翼》有:「物各一太極,包兩儀於子粒」的記載;《地理知本金鎖秘》有「陰陽二氣,相為終始,互為胚胎,而未嘗相離也」的表述。
太極是連環,但連環是可以解開的。《莊子·天下》云:「連環可解也。」那麼圓圈連環如何解開?《類經圖翼》云:「陽數奇而屬天,陰數偶而屬地。」《地理知本金鎖秘》云:「蓋陽一、·者,天之根」;「陰二、··者,地之根。」這就是說,連環從陰(··)環節可以打開,陽爻一,陰爻一一。其實合起來為三,總為一。當從陰(··)環節打開以後,變成了螺旋。兩根鏈條是否定之否定,走向上升的認識。有上升,就有下降。這樣形成「8」字的雙環。就變成了質點自旋向上或向下,這樣就有了自由度的選擇。時空中每一點都有它的自由度。(見圖2)
(圖二)
螺旋距象彈簧一樣距離,分長程力和短程力(見圖3)。同時,從圖2中不難發現。我們把太極環以陰偶環節點(··)打開後,形成了一個「S」形螺旋。不管上下自旋,都有一定自由度。由於上下兩個S形螺旋,就形成了一個8字的圖形。這時8字具有以下特點。
其一是:陽的部分從外而內,陰的部分從內而外,陽在外時為前進,陰在內時為後退,這是太極模型。
其二是:首先把太極開放成S形,二次把兩個「S」形封閉成8字形,三次把「8」字形開放成螺旋,這就是開放、封閉、開放的三生萬物。這時,三五相包,寓意五行於其中,螺旋外為五行相生。內為五行相剋,土位居中。這就是三五相包原理。(見圖3)
(圖三)
明·盧之賾《學古診則》有云:「夫脈者,水谷之精氣,分流經隧,灌溉臟腑,斜行四體,貫串百骸。資始於腎間動氣,資生於胃中水谷者,之為脈也。」此論源自《靈樞·本輸》「腎合膀胱……腎上連肺,故將兩臟」;及《靈樞·經脈》「腎足少陰之脈,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且水谷入胃,賴胃之腐熟,脾之運化,且脾陽源之腎陽之溫煦,此即盧之賾「資始於腎間動氣」,即命門之火也。故人於胎中,經脈運行之血,原自母體,呈太虛狀態。人始生,經脈運行呈太極狀態。
1、手太陰肺經:人體開合、升降、出入之樞在少陰、少陽,故太極的打開先從腎元陰之臍點打開(見圖2),氣血由中焦上行於上焦,手太陰肺經起運,如圖2之太極模型展開,呈上下自旋運行。形成了一個「S」型螺旋,亦不管上下自旋,都有了一定的自由度。「太陰為開」右旋上升,經氣上行,乃第一條經脈(見圖4)。《靈樞·經脈》云:「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起於中焦」「上膈屬肺」,是謂血液不斷地得到補充,即胃腸消化吸收之水谷精微,通過脾的運化,升清散精的作用,上輸給心肺。在肺部吐故納新,貫注心脈變化而赤為血。此即肺朝百脈,助心行血的功能。「下絡大腸,還循胃口」,提示肺經與手足陽明經的經脈銜接關係。其理源自《素問·陰陽離合論》:「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所以陰陽為太陰之表。
(圖四)
2、手陽明大腸經:「肺合大腸,大腸者,傳道之腑。」「大腸手陽明之脈」,「絡肺下膈屬大腸」。由此可知,肺經與大腸經互為表裡,且「陽明為合」,故左旋下降,由上焦而達中焦,乃第二條經脈。同時,由於經脈「下膈屬大腸」,故氣血濡養,而大腸之「導糟粕」、「主津」功能則正常。
3、足陽明胃經:手足陽明經為大腸和胃經,故胃經承接大腸經。「陽明為合」,「胃足陽明之脈,下膈屬胃絡脾」經脈復旋下降,此乃第三條經脈。同時,由於經脈運行「屬胃絡脾」,則胃絡受納水谷精微功能有序。
4、足太陰脾經:「脾合胃」「脾足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鑒於「太陰為陽明之里」,故足太陰脾為第四經脈。「太陰為開」,故足太陰脾經旋而上升。於是上下兩個「S」形螺旋,就形成了一個「
5、手少陰心經:「太陰之後,名曰少陰。」故手少陰經為第五條經脈。《靈樞·陰陽離合論》云:「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故開合、升降、出入之樞在少陰、少陽。故太極的重新打開,仍有賴手少陰心之樞轉,因心主血脈,即心有推動血液運行的功能。中焦脾胃具有將水谷之精微上輸上焦心肺,肺吐故納新,貫注心脈而為血。即《醫學入門》所云:「人心動,則血行於諸經」,「是心主血也」。心主樞,嘗因心生血。即「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且「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為少陰之表,又提示心與小腸經的表裡經脈關係。於是在手少陰心的作用下,再次將「
(圖5)
6、手太陽小腸經:「心合小腸」,太陽為少陰之表,「太陽為開」,在少陰心之樞轉下,右旋上升,經脈之氣上行,故手太陽小腸經為第六之經脈。
7、足太陽膀胱經:由太陰經脈由手傳足,手足之經脈相銜接,故足太陽膀胱經為第七經脈。「太陽為開」,故右旋上升。
8、足少陰腎經:「腎合膀胱」少陰為太陽之里,故足少陰腎經為第八條經脈。兩腎總號命門,又稱元陽,為腎間動氣,乃造化之樞紐,陰陽之根蒂,即先天之太極。元陽閉藏即是少陰;元陽活動即是少陽。體之樞在少陰,用之樞在少陽,元陽是全身動力的根源。故《難經》稱元陽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源」。故當在手少陰心力主血氣之運行將太極重新打開後,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形成新的太極開放的「S」形,而將「S」形重新封閉成新的封閉的8字,其動力必賴腎元之支持。
9、手厥陰心包經:「少陰之前,名曰厥陰。」故手厥陰心包經為第九經脈。「厥陰為合」,故手厥陰心包經,在足少陰腎之樞轉下,左旋下降,完成太極重新打開後的「S」型的太極的封閉第一過程。
10、手少陽三焦經:由於手厥陰心包絡經經脈「歷絡三焦」,故心包與三焦經互為表裡,從而交於手少陽三焦經。少陽為樞,在足為膽,在手為三焦。三焦分屬胸腹,是水谷出入之道路,其經脈布膻中,散絡於心包,總司人的氣化活動。三焦主少陽相火,導引命門原氣,和胃氣分布全身。上焦心肺一氣一血,賴宗氣之敷布;下焦肝腎一泄一藏,賴元氣之蒸騰;中焦脾胃
11、足少陽膽經:與三焦經同屬少陽,故足少陽膽經為第十一經脈。人體之開合、升降、出入之樞,不動在少陰,動在少陽。而《素問·六節藏象論》有「凡十一臟,取決於膽」的記載。故經脈運行至此,欲完成「S」形的最終封閉,必須在少陽之樞——三焦與膽的共同作用下,方可完成太極重新打開後的「S」型的太極的封閉第二過程。
12、足厥陰肝經:「肝與膽合」,即「厥陰之表,名曰少陽」,故足厥陰肝經為第十二條經脈。由手厥陰心包經之半程下降,至足厥陰肝經之全程下降,全由少陽之樞之三焦與膽,導先天、後天之氣灌注,而最終完成足厥陰肝經經脈循行。再次將「S」形封閉形成「
肝經經脈「上出巔與督脈會於巔」,此時氣血滿盈,而注入奇經八脈。」「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於肺」。如是經絡之相貫循行,如環無端。誠如清·高士宗所云:「人身經脈運行,氣機環轉,上下內外,無有已時。」此時,我們即窺見十二經脈運行之全部軌跡。誠如清·張隱庵《靈樞集注》所云:「謂榮血之循行,從手太陰出注手陽明,始於肺而終於肝,從肝復上於注肺,環轉之無端也。」由此可見,在經脈運行過程中,從第一個太極的開放到再封閉,是通過四條經脈完成的。當新的太極再打開時,隨著氣血物質能量的消耗,是必須在補充能量後,方可完成的。首先由手少陰心之樞機作用下,並以其主血脈運行之功能,而將陰的臍點打開,從而有手足太陽經之開的上升運動,從而經脈循行於足少陰腎經。通過腎陰主精血,腎陽主溫煦之功能,鼓舞血行,從而有手厥陰心包經為合之下降,完成太極之半程再封閉。至此則血氣流注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在此樞的作用,經脈之血氣流注於足厥陰肝經,完成全程之太極封閉。同時,我們即可了解到十二經脈運行過程中,臟腑氣血所起的作用。
宋·竇材嘗云:「學醫不知經絡,開口動手便錯。蓋經絡不明,無以識病證之根源,究陰陽之傳變。」誠為其闡發《內經》旨意經驗之談,亦即余經年學研經絡學說之由因。
「少陽百病此為宗」
——樞機之劑淺談
小柴胡湯出諸《傷寒論》,為漢·張仲景氏所立。柯琴喻為「少陽樞機之劑,和解表裡之總方」,列為和解諸方之首。尤在涇認為:「小柴胡湯一方和解表裡,為少陽正治之法」,在《傷寒論》中,「凡十六條」。其中「少陽證一條;小柴胡湯證九條;少陽汗、吐、下之禁二條;辨少陽邪氣進退之機四條」。「少陽權變法凡四條」。計有「柴胡桂枝湯證一條;柴胡桂枝幹薑湯證一條;柴胡加芒硝湯證一條;大柴胡湯證一條」。在《金匱要略》中有二條。後世類似方劑,每師其意,加減化裁,衍化出不少方劑,約百餘首,實不愧為少陽第一方。故王旭高譽以「少陽百病此為宗」。
一、樞機與樞機之劑
少陽居於半表裡之間,轉樞內外,故為樞。足太陽膀胱得此樞而水道通調,手太陽小腸得此樞而食物變化,能通能變謂之開。足陽明胃得此樞而陽氣含納,手陽明大腸得此樞而陽氣收藏,能納能收謂之合。因太陰施布陰氣以灌四周,故為開。厥陰受納陰氣以歸於內,故為合。少陰為心腎,心藏神,腎藏精,精與神合則交泰,離則兩傷,故少陰為性命之樞。太陰之開,厥陰之合,全賴少陰之樞。故足太陰脾得此樞而運化精微以升於上,手太陰肺得此樞而水精四布以降於下,能升能降謂之開;足厥陰肝得此樞而陰血賴以藏,手厥陰心包絡得此樞陰血賴以生,能藏能生謂之合。是故「開者所以司動靜之基,合者所以執禁固之權;樞者所以主轉動之微」。
陰陽互根,陰陽之根同於腎,腎中元陽,又稱命門之火,且為少陽相火之原,故少陽之根出於腎,《靈樞·本輸》有「少陽屬腎」之說。元陽閉藏即是少陰,元陽活動卻是少陽。一靜一動、一體一用,體之樞在少陰,用之樞在少陽,元陽為全身動力的根源,《難經》稱元陽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源」。《慎齋遺書》認為「樞機有二,一者兩腎中間一陽藏處,命門是也」,為「人身之樞也」。
人體開合、升降、出入之樞,不動在少陰,動在少陽,故《內經》云:「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少陽內聯三陰,外出二陽,為病之門戶,出病之道路」。少陽在足為膽,臟腑活動均聽從膽的決斷;在手為三焦,三焦分屬胸腹,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經脈布膻中,散絡於心包,總司人的氣化功能。三焦主少陽相火,導引命門原氣和胃氣頒周身:上焦一氣一血,賴宗氣之敷布;下焦肝腎一泄一藏,賴元氣之蒸騰;中焦脾胃
少陽病的主方是小柴胡湯,具和解少陽,撥轉樞機之效。臨證借其少陽轉樞之功以愈其病,故王旭高稱「小柴胡湯,少陽樞機之劑也」,並有「少陽百病此為宗」語。
二、少陽病與小柴胡湯
少陽被郁,郁則化火,火性炎上,上尋出竅,故「口苦、咽干、目眩」;少陽內結,郁有部位,故「胸脅苦滿」,或「脅下痞硬」等證。這都是典型的少陽病。根據《素問·六元正紀大論》「火郁發之」的原理,小柴胡湯有柴胡以散郁,黃芩以清火,故小柴胡湯是主治少陽病的最理想的方劑。對此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1、小柴胡湯證的病理:
據張氏《傷寒論》云:「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默默不欲飲食,臟腑相聯,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故小柴胡湯證的病理,是「血弱氣盡,邪氣因入」,樞機不利,正邪分爭於半表半里,而導致此證。正如《內經》所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此理不曉,而組方之妙難明,化裁之技不精。正如《本草從新·原序》所云:「醫家之要,莫先於明理,其次則在辯證,其次則在用藥。理不明,證於何辨;證不辨,葯於何用」。
2、小柴胡湯的主證:
《傷寒論》云:「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根據「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可知小柴胡湯的主要病變在脅下。因少陽在足為膽,在手為三焦,膽居脅下,三焦分屬胸腹,故病變在脅下胸脘,其證分三端:
(1) 胸脅證:「胸脅苦滿」、「脅下痞硬」、「腹中痛」。
(2) 特殊熱型證:「往來寒熱,休作有時」。
(3) 胃腸證:「心煩喜嘔」、「嘿嘿不欲飲食」、「腹中痛」。
因邪入少陽,樞機不利,正邪分爭於半表半里,邪郁則惡寒,正勝則發熱,故見「往來寒熱」,稱之為少陽特殊熱型;少陽經脈布胸脅,邪犯少陽,經氣不利,故「胸脅苦滿」,稱之為胸脅證;少陽樞機不利,中焦脾胃升降之機失司,故見神情嘿嘿,心煩喜嘔,納食不馨,稱之為胃腸證,或稱腹證。
口目有開合之機,耳鼻無張閉之能。故口目乃樞機之竅,耳鼻不以樞為名。若少陽樞機不利,膽火上蒸,故見「口苦咽干目眩」,稱之為少陽病。後世稱此為少陽病之提綱。
3、小柴胡湯的使用原則:
《傷寒論》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就是講,在臨床上不一定三個主證全部出現,就叫做「柴胡證」,只要出現一、二個主要證候,就叫做「柴胡證」。或少陽證伴有兼挾的證候,但只要主證和病機屬於少陽的範圍,即可從少陽辯證,這就是涉獵很廣的小柴胡湯及其變方應用的理論根據。
例如:《傷寒論》101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此條系太陽病邪傳入少陽,而表證未罷,出現上證,雖說不是典型的少陽病證候,但病情偏重在少陽,因「脅下滿」是少陽病主證之一,雖身熱惡風是太陽之邪未盡,但權衡輕重緩急,仍可和解少陽,故用小柴胡湯治療。再如149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此條亦屬只有一個柴胡證。
又如233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戢然汗出而解出而解。」此條說明陽明腑實未成,「脅下硬滿」、「而嘔」等少陽病證仍是重點。故仍用小柴胡湯。這是具有兩個主證的柴胡證。
又如267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主之」。此條三個柴胡主證具備,自不必講了。
綜上所述,小柴胡湯乃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喜嘔,默默不欲飲食,口苦、咽干、脈弦之證而設之方。所以少陽病主方是小柴胡湯,小柴胡湯證又簡稱「柴胡證」。
4、小柴胡湯的上部、外部證:
根據少陽經循行部位,當風熱邪氣鬱於少陽時,常兼發上、外部證候。如《傷寒論》云: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264)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265)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101)
三、小柴胡湯與臨床應用
小柴胡湯藥僅七味,但葯簡而力專,配伍則剛柔相濟,寓意尤深。足見張師仲景洞悉藥理,諳達藥性,其於辯證論治,選葯組方,則法度謹嚴,決非率意而為。且精練樸實,功效宜截,尤為我們今天立法組方之規矩準繩。
1、 方葯組成(原漢代衡量和度量):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蔘三兩,半夏半升,炙甘草、生薑各三兩,大棗十二枚。
右七味,以水一斗
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蔘,加栝萎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蔘,合前成四兩半,栝萎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芩四兩;苦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蔘,加桂枝三兩,溫服微汗愈;若咳者,去人蔘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2、 方劑釋義:
「小柴胡湯獨治陽樞,故曰『小』」,是與大柴胡湯「陰陽二樞並治,故稱曰『大』」比較而言。以其禁汗、禁利小便、禁利大便,而《入門》又稱其為「二禁湯」。《傷寒論方解》因其禁發汗、禁瀉下、禁催吐,又稱為「三禁湯」。
在臨床應用上,只要方證相符,則往往效若桴鼓,故此方多為後世醫家所推崇。如清代唐容川,於仲景言外之旨別有會心,其在《血證論》中嘗云:「此方乃達表和里,升清降濁之活劑。人身之表,腠理實營衛之樞機;人身之里,三焦實臟腑之總管。惟少陽內主三焦,外主腠理。論少陽之體,則為相火之氣,根於膽腑;論少陽之用,則為清陽之氣,乃在胃中。方取參、棗、甘草以培養其胃,而用黃芩、半夏降其濁實;柴胡、生薑升其清陽,是以氣機和暢,而腠理三焦,罔不調治」。
唐氏所論,提示了小柴胡湯由三組藥物組成,即:
(1)苦味葯:柴胡透達少陽之表邪,黃芩清泄少陽之里熱。二葯合用,一解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干之證。二協辛味葯,除心煩喜嘔等胃腸之候。
(2)辛味葯:半夏、生薑二葯,具有和胃降逆之效,而主治心煩喜嘔,不欲飲食之證。並協助苦味葯解寒熱往來證與脅胸證。
此二類藥物相配,乃辛開苦降、升清降濁之伍,其寓意是很深的。
(3)甘味葯:參、棗、甘草,有生津液,和脾胃之功。其效有三:其一,協合苦辛諸葯解除各證;其二,補養元氣,扶正固本;其三,調和藥性,甘補之性,以調苦寒克伐之偏;甘潤之體,以制辛燥耗液之弊。
諸葯合用,則樞機得利,三焦以通,膽氣以達,而諸證悉除。且此方之驗,除「辛開苦降」之伍,又妙在參草兩味,《醫宗已任篇》云:「養汗以開玄府,猶之參蘇飲之人蔘,助肺氣以托邪;桂枝湯之甘芍,和營血以發衛;補中益氣之參芪,助升提以散表」。「少陽主三陽之樞,邪入其經,汗、吐、下三法,皆在禁例。然則邪何以祛之,必轉其樞機。俾此經之邪,從陰來還之於陰;從陽來還之於陽,以分潰也。然轉樞機必賴中氣健運,中氣健運,其資於人參甘草」。故筆者認為不可隨意去之,若妄自加減必失小柴胡湯制方本意。
3、 去渣再煎的意義:
至於小柴胡湯去渣再煎,寓意亦深,乃取其清能入膽之義也。喻嘉言嘗云:「少陽經用藥,有汗、吐、下三禁,故但取小柴胡湯以和之。然方之中,柴胡欲出表,黃芩欲入里,半夏欲去痰,紛紛而動,不和甚也,故去渣復煎,使其藥性合而為一,以非和於表,亦非和於里,乃和於中也,是以煎至最熟,令葯氣並停胃中,少傾隨胃氣以敷布表裡,而表裡之邪,不覺潛消默奪。所以方中既用人蔘甘草,復加生薑大棗,不言其復,全籍胃中天真之氣為斡旋。」
4、 隨證加減的意義:
由於小柴胡湯三組藥物之組成,法度謹嚴,絲絲入扣,不可隨意加減,但在臨床上,「貴臨機之通變。勿執一之成模」。決不可以仲景之方,而墨守成規,膠柱鼓瑟。要權衡病情,隨證加減,正如張錫純氏所云:「夫事貴舉古人之規矩準繩而擴充之、變化之、引仲觸長之」。況且仲景本身在應用此方時,也是做到隨證加減的。如:
(1)「若胸中胸煩而不嘔,去半夏人蔘,加瓜萎實一枚」。此條別於一般的小柴胡證,乃是胸中「煩而不嘔」,說明證屬實熱,所以用苦寒之瓜萎實,以蕩滌胸中鬱熱,清上焦之火,生津並導火下季,解胸中煩熱,參溫夏燥與證不利,故去之。
(2)「若渴者,去半夏,加人蔘,合成四兩半,瓜萎根四兩」。津液虧損,而見口渴,半夏性燥能損傷津液,故渴者去之。花粉性寒能生津止渴除熱故加之。人蔘能益氣化津,故加倍。
(3)「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少陽病腹痛者,為中有寒,去黃芩,乃除苦寒之弊。芍藥長於解痙緩急止痛,故加之。
(4)「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因甘能寧人滿,故痞者去大棗之甘;咸能軟物,痞硬者,故加牡蠣之咸。
(5)「若心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芩四兩」。心下悸小便不利者,為蓄水不行,故去黃芩之寒;談味滲泄為陽,茯芩甘談以泄停水。但去芩加苓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還是要根據具體證候而定,如152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吐,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文中「小便不利」,因有「往來寒熱」、「胸脅滿微結」、「口渴」等證,就必須有黃芩協助柴胡除胸脅證、寒熱證;並協花粉止渴,故此處雖有「小便不利」但不宜去黃芩。又如110條:「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此條有「煩驚」、「小便不利」、「身重」之候,其證偏於里實,且程度較一般的心下悸小便不利為嚴重,因雖有苓而不去芩,而嫌它們定悸利水作用不夠強,故更加入桂枝、龍牡、鉛丹、大黃等。
(6)「若不渴,外有微惡寒而熱者,去人蔘、加桂三兩溫復取微汗則愈」。柴胡證兼有不渴外有熱的從證,這是因病至少陽,但太陽證未罷,故去人蔘這甘溫,加桂枝以和營衛而解表。
(7)「若咳者,去人蔘大棗生薑,加五味子三兩乾薑二兩」。仲景立方,用參時不用五味,用五味不用有參,揆其意,多因甘能壅氣,故去參、棗之甘,加五味之酸以斂肺氣,生薑、乾薑雖性雷同,而有差異生薑偏散,乾薑偏熱,肺寒而咳,宜溫陽而化飲,故以乾薑易生薑。
觀仲景的加減法,確實做到隨病靈活用方,從中可以悟出很多道理,對我們靈活應用小柴胡湯,教澤甚深,且大有裨益,歸納三點,可作為臨床加減變化之規矩準繩。其一,看是否准少陽證,或有兼證。如兼太陽、則加入解表葯,就加入藥物而論,固然要適合從證,但不能礙其主證。其二,是否葯證相符。如柴、芩輕清苦寒,參棗滯膩甘溫,二組葯有左右方劑寒熱之性,尤其芩、參、一驚一溫,關係很大,故證實不用參、證虛不用芩。其三,利用藥性,補偏救弊。如姜、夏辛味葯,善於止嘔,但又能耗津助嘔,而甘味葯能防其耗津,苦味葯可防其燥熱,故可隨證調之。又如生薑性熱,乾薑尤烈,對於調寒熱之性也有一定的作用,必要時,可乾薑易生薑。再如加入咸性藥物,可減輕甘性。
5、拓展應用
小柴胡湯乃樞機之首劑,應用很廣,後世諸賢踵事增華,運用此方,往往獨出新意,體驗尤深。
如元·危亦林,五世業醫,在《世醫得效方》中用「小柴胡湯治中暑燥熱口乾」之證;在「痎瘧」篇中,以「小柴胡湯治傷暑發瘧,熱多汗少,或但熱不寒,咳嗽煩渴,小便赤,每服加生薑三片,烏梅一個,麥門冬二十粒去心,地骨皮少許煎,不拘時候,熱盛大腑不通,加大黃枳殼各一錢,一服立效」;治腹痛,以「小柴胡湯加白牡蠣粉研碎,枳殼取穰切片各半錢」;「治胃中挾熱煩驚,聚結涎,水入即吐,或因冒熱伏暑,及傷寒伏熱不解,每服三錢,加人蔘、烏梅、生薑五片,紅棗一枚煎」;「療噫氣咳逆」,以小柴胡湯加柿蒂三個;「治嗽久瘥身有煩熱,啜冷水而暫止者,加桑白皮北五味棗子煎。不拘時候,煩熱加麥門冬,嗜卧減食,加白朮煎」;「治服熱葯過多,或身有煩熱作喘,數服即安」,「治下痢赤白,心中煩躁,潮熱,加赤芍藥、地榆、麥門冬、淡竹葉煎效」;「治傷寒陽結,能食而大便不下」;「治傷寒及溫病,應發汗而不汗,內蓄為淤血及鼻衄、吐血不盡,余血停留,致面黃大便黑」;「治血熱顛狂,加生薑、生地同煎,日三服,須服百餘服即安」;及以「小柴胡湯治發熱耳暴聾,頰腫脅痛」之證的記載。
如明·周慎齋認為,「左脅痛為肝氣有餘,宜小柴胡加四物。右屬肝屬血,痛為肝氣有餘,有餘便是火,火郁則血凝,故以小柴胡瀉肝氣,四物和肝血」。今名「柴胡四物湯」。
清·王孟英用治瘧疾,以「嘔吐脅痛,畏寒不渴,舌苔微白者」為辯證要點;治黃疽,以「腹滿而吐,脈弦脅痛,少陽未罷」為辨證要點;治產後郁冒,以「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為其辯證要點。
清·徐靈胎用「小柴胡湯,治傷寒溫熱,患身熱惡風,頭痛項強,四肢煩疼,寒熱往來、嘔吐痰食,及治中暑病瘧」等證。
日人·中川成章在其《證治摘要》中,若「因腹候」所致「嘔吐反胃膈噎」、「顛狂」、「健忘驚悸不寐」、「痰飲咳嗽」、「頭痛」、「齒痛」、「赤白帶下、崩中漏下」等證皆用小柴胡湯。同時,對「諸黃腹痛而嘔者」、「寒疝腹痛者」、「大逆上氣,咽喉不利」者、「耳前後腫者」、「咳嗽後耳聾者」、「婦人在草蓐,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經閉、胸脅苦滿者」、「疳疾有熱者」,疔瘡「患處化膿後,荏苒寒熱往來者」、「或加連」治「諸失血、胸脅苦滿者」也廣泛地應用小柴胡湯。
日人·龍野一雄在《漢方入門講座》中,認為「小柴胡湯有緩解胸脅至心下部充塞的作用」、「胸脅至心下之充塞,在該部有壓迫感、壓重感、痞塞感。胸痛、心痛、心下痛、腹痛等實的癥狀;有食欲不振、嘔吐、黃疸等消化器癥狀,有微熱、馳張熱、往來寒熱等發熱癥狀,並有心煩、神經質易怒、肝積、潔癖等神經癥狀」。並認為「急性傳染性熱病、結核、細菌感染、胸部疾病、消化器疾病、婦科疾病、腺病質、神經質等是小柴胡湯的應用範圍。」
余蒙師牟氏永昌,在治痹證過程中,插用幾劑小柴胡湯,往往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少陽乃初生之陽,屬半表半里,能使表裡間陽氣轉樞出入,由於樞機不利,表裡間陽氣不能轉樞通達,導致陽氣不能鼓動邪氣外出,致痹證不解,故用小柴胡湯治痹證,非出臆造,乃牟師深究博覽,運用古方,獨出新意之處。
近竇欽洪用小柴胡湯加葛根以治鼻淵,「一則散風消熱,一則疏利少陽樞機,風熱去,樞機利,上竅得通,津液得下,肺氣宣,鼻竅暢而痛即止」。
至於小柴胡湯眾多的變方,及其臨床驗證,在拙著《少陽之宗》中介紹,故本文不作多述。
論三焦辨證與水腫病的證治
三焦為五臟六腑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大、中專教材《中醫診斷學》中,「臟腑辨證」一節未見「三焦辨證」的內容。而「三焦辨證」則由熱病辨證衍生出狹義的三焦辨證而替代,易讓人產生此即廣義「三焦辨證」的誤解。本文先從三焦在臟腑經絡中的地位為切入點,繼而從「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談「三焦辨證」在水腫病證治中的應用。
「故聖人為之脈法,以起度量,立規矩,懸權衡,案繩墨,調陰陽,別人之脈各名之,與天地相應,參合於人,故乃別百病以異之。」此言乃《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倉公淳于意回答皇上醫家診病的要點。此處倉公所講的「聖人脈法」,即診法,指的是扁鵲的診病技術。《傳》中尚有「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裡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以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的論述。由此可知,扁鵲醫學具有四診合參、辨證論治的學術特點,此乃「辨證論治」最早的文獻資料。由此可見:辨證是在四診、八綱的基礎上,把疾病過程中具有規律性的一系列證候系統地進行敘述作為識別疾病,探求病因,審查病機,確定病位和疾病發展趨勢的一種診斷方法。故「辨證論治」是中醫學有別於其它醫學的一重要的學術特色。從而在《中醫診斷學》中,「辨證」為一重大章節。
「三焦」作為「五臟六腑」中一重要臟器,在《中醫診斷學》「臟腑辨證」一章中卻未有內容。只在「經絡辨證」中有「手少陽三焦經病證」一節。對熱病的辨證,《講義》中繼「六經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之後,有「三焦辨證」的專節。
此處的三焦辨證,是清·吳鞠通在《溫病條辨》中用以論治溫病的辨證方法。它是依據《內經》關於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將人體軀幹所隸屬的臟器,劃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從咽喉至胸膈屬上焦;脘腹屬中焦;少腹及二陰屬下焦。是在《傷寒論》六經分證及葉天士衛氣營血分證的基礎上,結合溫病傳變的特點而總結出來的。所以吳氏之三焦辨證是結合運用了衛氣營血的理論,著重闡述了三焦所屬臟腑在溫病過程中的病理變化、證候特點及其傳變。由此可見,《講義》中吳氏的「三焦辨證」,是在《內經》三焦所屬部位的概念的基礎上,衍生出一種對「熱病」辨證模式,當屬狹義的「三焦辨證」範疇,本文試以水腫病的證治為例,談一下廣義三焦辨證」在臟腑辨證中的地位。
一、從「三焦者,人之三元之氣也,三焦通則內外左右上下皆通」,論三焦在臟腑經絡中的地位。
《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太陽為開,陽明為合,少陽為樞;太陰為開,厥陰為合,少陰為樞。」太陽主表,是敷布陽氣衛於外,故為開;陽明主里,受納陽氣以援內臟,故為合;少陽居於半表半里之間,轉樞內外,故為樞。太陽之開,陽明之合,全賴少陽之樞。故足太陽膀胱得此樞而水道通調,手太陽小腸得此樞而食物變化,能通能變謂之開。足陽明胃得此樞而陽氣含納,手陽明大腸得此樞而陽氣收藏,能納能收謂之合。因太陰施布陰氣以灌四周,故為開;厥陰受納陰氣以歸於內,故為合;少陰為心腎,心藏神,腎藏精,心與腎合則交泰,離則兩傷,故少陰為性命之樞。太陰之開,厥陰之合,全賴少陰之樞。故足太陰脾得此樞而運化精微以升於上,手太陰肺得此樞而水精四布以降於下,能升能降謂之開。足厥陰肝得此樞而陰血賴以藏,手厥陰心包絡得此樞陰血賴以生,能藏能生謂之合。故開者所以司動靜之基,合者所以執禁錮之權,樞者所以主轉動之微。
陰陽互根,陰陽之根同於腎。腎中元陽,又稱命門之火,且為少陽相火之源,故少陽之根出於腎,《靈樞·本輸》有「少陽屬腎」之說。元陽閉藏即是少陰,元陽活動即是少陽。一靜一動,一體一用,體之樞在少陰,用之樞在少陽。元陽為全身動力的根源,《難經》稱元陽「為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之門,三焦之源。」《慎齋遺書》認為:「樞機有二,一者兩腎中間一陽藏處,命門是也」,為「人身之樞也」。
人體開合、升降、出入之樞,不動在少陰,動在少陽,故《內經》云:「凡十一臟取決於膽也」,「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少陽內聯三陰,外出二陽,為入病之門戶,出病之道路。」少陽在足為膽,臟腑活動均聽從膽的決斷;在手為三焦,三焦分屬胸腹,是水谷出入的道路,其經脈布膻中,散絡於心包,總司人的氣化活動,三焦主少陽相火,導引命門原氣和胃氣分布周身:上焦心肺一氣一血,賴宗氣之敷布;下焦肝腎一洩一藏,賴元氣之蒸騰;中焦脾胃
二、從「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談三焦辨證在水腫病中的應用。
《素問·靈蘭秘典論》云:「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決,疏通之意;瀆,即溝渠之形。決瀆即通調水道。鑒於三焦在經絡屬少陽,內聯三陰,外聯二陽,具有溝通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是水液升降出入的經路。且全身水液是由肺、脾胃和腸,腎和膀胱等許多臟腑的協調作用下完成的。其特點必須以三焦為通道,才能正常的升降出入。《靈樞·營衛生氣》的「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之說,則概括了三焦是「臟腑之外,軀體之內,包羅諸臟,一腔之大府也」。故三焦氣化功能在水液代謝過程中起重要的協調作用。
鑒於「腎主水液」主要是指腎中精氣的蒸騰氣化功能。它主宰著整個水液運行的代謝活動。而三焦又主持諸氣,總司全身的氣機和氣化。即三焦是氣化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氣化的場所。元氣是人體的最根本之氣,又根於腎。通過三焦而充沛於全身,故《難經·三十一難》有「三焦者,氣之所終始也」。《難經·三十八難》有「原氣之別焉。主持諸氣」。《難經·六十六難》有「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宗氣、營氣、衛氣),經歷五臟六腑」之說。故而,整個水液代謝過程,是以「腎主水液」為核心,以三焦氣化為內容構成一個系統。
若三焦氣化失司,臨床上可有水腫、痰飲、淋證、遺尿、消渴諸證。今就水腫一證,試論三焦辨證在臨床中的運用。
(一)中焦主化與脾主為胃行其津液
《素問·水熱穴論》云:「腎者,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也。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胕腫者,聚水而生病也」。說明了胃陽不足,脾陽不振,「中焦主化」失司,「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功能障礙,以致水飲溢於肌膚,則為痰飲,水腫。臨床上則宗《金匱要略》之「病痰飲者,當以溫葯和之」法。如慢性腎炎而見眼瞼浮腫及踝部水腫者,可予以苓桂術甘湯(《金匱要略》: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或防已茯苓湯(《金匱要略》:防已、甘草、白朮、黃芪、大棗、生薑)。或腎氣丸(《金匱要略》: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茯苓、丹皮、桂枝、附子)而化裁調之,以冀氣化而水行。
若腫而伴噁心嘔吐者,為脾虛運化無力,可與小半夏加茯苓湯(《金匱要略》:半夏、生薑、茯苓)加味,以和胃止嘔,引水下行。
若身腫腰以下為重,按之凹陷不起。伴有脘腹痞悶,納呆便溏,小便不利者,此中陽不振,健運失司,中焦失化之重症,當予實脾飲(《濟生方》:附子、半夏、白朮、甘草、白扁豆、蓮子肉、砂仁、薏苡仁)或加黃芪、桂枝以益氣通陽,或加故紙、肉桂以溫腎助陽而加強氣化功能。
若遍體腫,胸脘痞悶、小便赤少,或大便秘結,苔黃膩,脈數者,為水飲之邪郁而化熱,濕熱壅滯三焦之象。宜疏鑿飲子(《世醫得效方》:商陸、澤瀉、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皮、大腹皮、檳榔、生薑、羌活、秦艽),以分利濕熱;若大便秘結,腹滿不減者,可合已椒藶黃丸(《金匱要略》:防已、椒目、葶藶、大黃),以助攻瀉之力,而導邪下行。
(二)上焦主納與肺主行水
《靈樞·決氣》篇云:「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是指肺的宣發衛氣,散布精微的作用。若風邪犯肺,肺之宣發衛氣,調節腠理開合功能失司,毛竅閉塞不能將代謝後的殘廢水液化為汗液排出體外,症見眼瞼浮腫,惡熱發熱,小便不利者,當以風水論治,予以越婢湯(《金匱要略》:麻黃、石膏、生薑、大棗、甘草)化裁。若肺失宣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而伴全身浮腫者,以疏風清熱,宣肺行水之法,予越婢加術湯(《金匱要略》:越婢湯加白朮)化裁。
若風邪犯肺,肺失宣發肅降,三焦氣化受阻,而兼見小便不利,舌紅苔黃,脈數者,為外有表邪,內有里熱之證。宜表裡雙解之劑,予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傷寒論》:麻黃、連翹、杏仁、赤小豆、大棗、生梓白皮、生薑、甘草)化裁。以冀解表散邪,清熱利水之功。
肺開竅於鼻,鼻與咽通而連於肺,故鼻與咽為肺之門戶,又有「鼻為肺之竅」,「咽為肺之門戶」之說,外邪襲肺,多從口鼻而入,故風邪犯肺,有郁久化熱之勢。而見咽喉腫痛者,宜宣肺解毒,清咽消腫之劑,予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合五味消毒飲(《醫宗金鑒》:雙花、野菊花、公英、地丁、紫背天葵)化裁。
《金匱要略》「水之為病,脈沉小,屬少陰。」是指水腫病,脈沉小,與少陰腎有關。是屬正水範疇。為腎陽不足,上焦主納和肺主行氣功能受損而致。臨床多見初起眼瞼浮腫,繼則全身腫脹,按之有凹陷,大便軟,小便少,脈沉小之證,故宗《金匱要略》「腰以上腫宜發汗」之旨,當顧及腎陽,宜用麻黃附子湯(《金匱要略》:麻黃、甘草、附子)加味,以溫經發汗。
(三)下焦主出與腎主水液
「腎主水液」是指腎臟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謝,調節體內水液運行呈有序穩態,故稱作腎的「氣化」作用。「下焦主出」是「腎主水液」功能的組成部分,是狹義的「腎主水液」的功能,即被臟腑組織利用後的水液,以三焦為通道而歸腎,經腎的氣化作用分為清濁兩部分,清者,再經三焦上升,歸於肺而散於全身;濁者變成尿液,下輸膀胱,從尿道排出體外。如此循環往複,以維持人體水液代謝功能的正常。
若證見面浮身腫,腰以下尤著,按之凹陷不起,腰肢重,四肢厥冷,尿少,舌質淡胖,白苔,脈小或沉遲無力者,為腎氣衰微,陽不化氣之證,則宗《金匱要略》「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法,宜溫腎助陽,化氣行水之劑,予以濟生腎氣丸(《濟生方》:地黃、山藥、山芋肉、丹皮、茯苓、澤瀉、炮附子、桂枝、牛膝、車前子)合真武湯(《傷寒論》:炮附子、白朮、茯苓、芍藥、生薑)化裁。
若病延日久,腎陽久衰,陽損及陰,而出現腎陰虛為主的病證時,臨證以水腫反覆發作,神疲心煩,腰酸遺精,舌紅,脈細弱為辨證要點,宜滋腎益陰,兼以利水之法,予以左歸丸(《景岳全書》:熟地黃、山芋肉、杞子、山藥、菟絲子、川牛膝、鹿角膠、龜板膠)合豬苓湯(《金匱要略》豬苓、茯苓、阿膠、滑石、澤瀉)化裁。若腎陰久虧,水不涵木而致肝腎陰虛、肝陽上亢,以浮腫肢顫、眩暈、頭痛為辨證要點者,治當育陰潛陽,化氣行水之法,予以左歸丸合三甲復脈湯(《溫病條辨》:灸甘草、乾地黃、生白芍、麥冬、阿膠、生牡蠣、生鱉甲、生龜板)化裁。
若腎氣虛極,中陽衰敗,濁陰不降而見神倦欲睡、噁心嘔吐,甚則口有尿味者,宜溫陽化氣,解毒降濁之法,予以附子瀉心湯(《傷寒論》:附子、黃連、黃芩、大黃)合小半夏加茯苓湯化裁。方中附子與半夏相伍,功在溫陽化飲,建中化痰,不存在「烏頭反半夏」的用藥禁忌。筆者有「對烏頭反半夏的再認識」一文,曾刊於《中醫藥導報》2000年12期。
腰為腎之外府,若腎病日久,腎絡瘀阻,而見腰痛、水腫諸證者,當活血通絡,滲濕利水,予以當歸芍藥散(《金匱要略》:當歸、芍藥、川芎、茯苓、白朮、澤瀉)加味。或桂枝茯苓丸(《金匱要略》:桂枝、茯苓、丹皮、芍藥、桃仁)加味治之。
(四)三焦氣化與水道出焉
《中藏經》云:「三焦者……總領五臟六腑,營衛經絡,內外上下左右之氣,三焦通,則內外上下皆通也,其於周身灌體,和調內外,營左養右,導上宣下,莫大於此者也」。此即三焦在經絡上屬少陽,內聯三陰,外聯二陽,入病之道路,出病之門戶,且「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又為「水谷之道路也」,故水液代謝過程中,三焦起重要的協調作用,稱之謂「三焦氣化」。
若水濕之邪,浸漬肌膚,郁於少陽,致少陽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失司,水道壅滯,而證見往來寒熱,胸協苦滿,心煩喜嘔,小便不利,肢體浮腫者,治宜調達樞機,化氣利濕,予以柴苓湯(《沈氏尊生書》:小柴胡湯合五苓散)化裁。
若水濕之邪,侵漬肌膚,三焦氣化壅滯,以致全身浮腫不退,小便短少,肢重,胸悶脘痞,泛惡,苔白膩,脈沉者,宜健脾化濕,通陽利水之法,予以五皮飲(《華氏中藏經》:生薑皮、桑白皮、陳皮、大腹皮、茯苓皮)合胃苓湯(《丹溪心法》: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生薑、大棗、桂枝、白朮、澤瀉、茯苓、豬苓)化裁。
五輪八廓診法解讀
《銀海指南》云:「五輪者,五藏精華之所發現也;八廓者,藏腑部位之所在也。病發定在五輪,而病之淺深進退,必於八卦驗之。」由此可見,目之五輪八廓診法,亦是中醫學的重要內容之一。
一、五輪八廓的學術淵源
目之五輪八廓,《內經》雖未著其名,然其理論基礎則源自《內經》。如《靈樞·大惑論》云:「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窼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窼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岐,視岐見兩物,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對此,清·張志聰《靈樞集注》釋云:「惑,眩亂也。精,精明也。窼,藏也。眼者,瞳子黑白之總名也。骨之精為瞳子,腎之精也。筋之精為黑眼,肝之精也。血之精為絡,心之精也。窼氣之精為白眼,肺之精也。約束者,目之上下綱肌肉之精為約束,脾之精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心主包絡之精也。包絡之精與脈並為目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是諸脈皆上繫於目,會於腦,出於項,此脈系從下而上,從前而後也。若邪中於項,則隨眼系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比,周密也。邪其精,其精為邪所中,則不相比密而精散矣。精散則視岐而見兩物矣。夫心藏神,腎藏志,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此五臟之所藏之神志也。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是故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也。故陰陽合,傳於目而為精明也。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心之榮也。故目乃心之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神精亂而不轉,則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由此可知,五臟六腑的精氣,通過經絡上注於目,絡於腦。眼與臟腑經絡的關係甚密,故臟腑經絡的偏盛偏衰或相互制約紊亂,均可引起眼的病變。同時通過眼之五輪八廓理論,以達到外觀五輪八廓而內知臟腑功能的異常。因男女各得其陰陽氣分之旺,故清·沈金鰲有「男子右目不如左目精華,女子左目不如右目光彩」之論。
二、五輪八廓的基本概念
1、五輪
《銀海指南》云:「目有五輪,稟於五行,源於五臟,輪取圓轉層護,猶之周廬環衛,以奠皇居也。蓋金之精,騰結而為氣輪。木之精,騰結而為風輪。火之精,騰結而為血輪。土之精,騰結而為肉輪。水之精,騰結而為水輪。氣輪者,目之白睛是也,內應乎肺,西方庚辛申酉之金,肺主氣,故曰氣輪。金為五行之至堅,故氣輪亦堅於四輪,居外而為固也。風輪者,白睛內青睛是也,內應乎肝,東方甲乙寅卯之木,肝木生風,故曰風輪。此輪青翠,內包膏汁,有涵養瞳神之功,其色青,故目青瑩者為順也。血輪者,目大小眥是也,內應乎心,南方丙丁巳午之火,心主血,故曰血輪。有兩心而無正輪,心君火也,通於大眥,命門為小心,小心相火也,通於小眥。火尚赤,故取紅火者為順也。肉輪者,目兩胞是也。中央戊己辰戌丑未之土,內應乎脾,故曰肉輪。夫土為五行之主,故四輪亦為脾所包涵。土主靜,故目閉則靜而不用,此藏納歸靜之用也。脾有兩葉,摩化水谷,目有兩胞,動靜相應。其色尚黃,得血為潤,故目之兩胞以黃澤為順也。然四輪者,皆不能鑒物,惟逐層兜裹以保水輪。水輪者,內應乎腎,北方壬癸亥子水也。腎屬水,故曰水輪。中有黑瑩一點,為能鑒萬類,察秋毫,所謂瞳神者也。五輪具而後為全目,目全而後為完人。治目者,可弗明辨之乎。」
綜上所述,五輪,即將眼由外向內分為肉輪、血輪、氣輪、風輪和水輪等五個部分,用以說明眼的生理、病理機制,以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
(1)肉輪:上下眼瞼部分。在上者稱上胞或上瞼;在下者稱下胞或下瞼。肉輪在臟屬脾,脾主肌肉,故稱肉輪。故肉輪疾患每與脾胃病有關。蓋因胃與脾相表裡,脾胃為後天之本,又為水谷之海,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不足,則運化精微功能失職,則肝血失藏,五臟之精氣失濡,精微不能上注於目,遂生眼病之虛證。
(2)血輪:兩眥血絡部分,靠鼻側為大眥,又名內眥;靠顳側為小眥,又名外眥,或銳眥。兩眥血絡在臟屬心,心主血,故稱血輪。心與小腸相表裡,故血輪疾患多與心或小腸的病變有關。如心主火,若心經有熱,或心火上炎,必致血輪異常;若心血虧損,神氣虛耗,或氣滯血瘀,必及血輪異常。
(3)氣輪:白睛部分,質地堅韌,具保護眼珠內部組織的作用。白睛在臟屬肺,肺主氣,故稱氣輪。肺與大腸相表裡,故氣輪疾患多與肺與大腸疾病有關。若肺經燥熱亢盛,多致氣輪異常。
(4)風輪:黑睛部分,有維護瞳神作用。黑睛在臟屬肝,肝主風,故名風輪。膽與肝相表裡,故風輪異常均與肝膽病變有關。如肝鬱、肝熱、肝火、肝風、肝膽火盛、肝經風熱,或肝陰不足,均可致風輪異常。
(5)水輪:瞳神部分,內有神水、神膏,睛珠及視衣組成。因瞳神在臟屬腎,腎主水,故名水輪。因腎與膀胱相表裡,故風輪異常,每與腎與膀胱疾病有關。若腎陰不足,水虧火熾,或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必致水輪異常。
2、八廓:
八廓的部位、含義、作用,歷代醫家見解不一。如《醫宗金鑒》、《目經大成》之八廓分屬六腑和命門包絡,且五廓尚與五輪部位相同。然驗廓之病,與輪不同,如《銀海指南》有云:「經絡不明,盲子夜行,驗廓之病,與輪不同。輪以通部形色為斷,而廓以輪上之經絡為形症。或粗細連斷,或虯直赤紫,其脈起於何部,侵及何部,以辨病在於何藏,及受病之淺深輕重,血氣之虛實盛衰,邪氣之自病傳病,經絡之生克順逆而施治之耳。有以八廓如三焦,有名而無實,不知以八廓比三焦,則八廓尤為易辨。三焦在內而不見,但有膈上膈下之分。八廓見症分明,顯有絲脈之可辨,焉得謂有名無實哉。」由此可明五輪八廓之診療機制。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有「八廓論」:「應乎八卦,脈絡經緯於腦,貫通藏府,達血氣往來,以滋於目。廓如城郭,然各有行路往來,而匡廓衛御之意也。乾居西北,絡通大腸之府,藏屬肺,肺與大腸相為陰陽,上運清純,下輸糟粕,為傳送之官,故曰傳道廓。坎正北方,絡通膀胱之府,藏屬於腎,腎與膀胱相為陰陽,主水之化源以輸津液,故曰津液廓。艮位東北,絡通上焦之府,藏配命門,命門與上焦相為陰陽,會合諸陰,輸百脈,故曰會陰廓。震正東方,絡通膽府,藏屬於肝,肝膽相為陰陽,皆主清凈,不受濁穢,故曰清凈廓。巽位東南,絡通中焦之府,藏屬肝絡,肝與中焦相為陰陽,肝絡通血以滋養,中焦分氣以化生,故曰養化廓。離正南方,絡通小腸之府,藏屬於心,心與小腸相為藏府,為謂陽受盛之胞,故曰胞陽廓。坤位西南,絡通胃之府,藏屬於脾,脾胃相為藏府,主納水谷以養生,故曰水谷廓。兌正西方,絡通下焦之府,藏配腎絡,腎與下焦相為藏府,開主陰精化生之源,故曰開泉廓。藏府相配,《內經》已有定法,而三焦分配肝腎者,此目之精法也。蓋目專竅於肝,而主於腎,故有二絡之分配焉。左目屬陽,陽道順行,故廓之經位法象亦以順行。右目屬陰,陰道逆行,故廓之經位法象亦以逆行。察乎二目兩眥之分,則昭然可見陰陽順逆之道矣。」
《銀海指南》,又名《眼科大成》,成書於1809年,為清·顧錫所著的一部眼科專著。其有「八廓解」,同於《證治準繩》:「夫五輪為捍禦之司,周防於外。八廓為轉運之使,應接於內。廓取恢廓之意,經言使道墜以長,蓋人身面部,自齒以後至會厭深三寸半,咽門至胃長一尺六寸,則藏府之於目,相去甚遠。廓其輸將精液之道路,猶之經塗九軌,以通往來也。乾居西北,絡通大腸之府,藏屬於肺,肺與大腸為表裡,上運清純,下輸糟粕,為傳送之官,故曰傳道廓。坎居正北,絡通膀胱之府,藏屬於腎,腎與膀胱為表裡,乃真水之源,以輸精液,故曰精液廓。艮位東北,絡通上焦與命門,上焦與命門會合諸陰,分輸百脈,故曰會陰廓。震為正東,絡通膽之府,藏屬於肝,肝與膽為表裡,主運清純,不受污濁,故曰清凈廓。巽位東南,絡通中焦與肝之絡,肝絡通血,以滋養中焦,分氣血以為化生,故曰養化廓。離居正南,絡通小腸之府,藏屬於心,心與小腸為表裡,為諸陽受氣之胞,故曰抱陽廓。坤位西南,絡通胃之府,藏屬於脾,脾與胃為表裡,主納水谷以養生,故曰水谷廓。兌位正西,絡通下焦與腎之絡,腎絡與下焦主持陰精,養化生之源,故曰關泉廓。夫臟腑之相配,《內經》已有定法,至三焦之分配肝腎者,此目之脈絡配法也。蓋目竅於肝,主於腎,故有二絡之分配。察乎二目經絡之間,昭然可見矣。」
綜上所述,廓者,取其如城廓衛御之意。八廓是水廓,風廓,天廓,地廓,火廓,雷廓,澤廓,山廓。左目自內眥上方乾位,順位至目上方坎位,順序過艮、震、巽、離、坤,繼達目內眥之兌位。右目亦起於目內眥上方乾位,逆行至目上方坎位,依序過艮、震、巽、離、坤,達目內眥之兌位。
以左目為例,序其卦位:
(1)乾廓:又名天廓。位居西北,絡通大腸之府,肺與大腸相表裡,故臟屬於肺。大腸為傳導之腑,故名曰傳導廓。
(2)坎廓:又名水廓。位居正北,絡通膀胱之腑,膀胱與腎相表裡,故臟屬於腎。二者相為陰陽,乃真水之源,以輸布津液,故曰津液廓。
(3)艮廓:又名山廓。位居東北,絡通上焦,藏配命門。二者相為陰陽,會合諸陰,分輸百脈,故曰會陰廓。
(4)震廓:又名雷廓。位居東方,絡通膽之腑,藏屬於肝,肝與膽相為表裡,主運清凈,不受污濁,故曰清凈廓。
(5)巽廓:又名風廓。位居東南,絡通中焦之腑,藏屬肝絡,肝絡通血,以滋養中焦,分氣血為化生,故曰養化廓。
(6)離廓:又名火廓。位居正南,絡通小腸之腑,藏屬於心,心與小腸相表裡,為諸陽受盛之胞,故曰抱陽廓。
(7)坤廓:又名地廓。位居西南,絡通胃之腑,藏屬於脾,脾胃相為表裡,主納水谷以養生,故曰水谷廓。
(8)兌廓:又名澤廓。位居正西,絡通下焦,藏配腎之絡,二者主持陰精化生之源,故曰開泉廓。
三、臨床應用舉隅
目之五輪學說的基本內容及證治,在五輪一節中已作表述,其臨床應用,歷代文獻表述皆詳,故不作贅述。本篇要講的是八廓分區如何運用指針療法治病。
經絡是由經脈和絡脈組成,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路。在表的而且易見的為絡脈。絡脈分十五絡、孫絡和浮絡,在眼部白睛上可隱見縱橫交錯的絡脈,正常人的絡脈纖細而不明顯,若人臟腑經脈發生病變時,由內及外,通過經絡傳到體表浮絡,於是可從眼的白睛上顯露出來,即白睛的絲絡隨著人體疾病的變化,而出現不同的形態和變化,故「觀眼可驗內之何臟腑受病」。
於是根據五輪八廓學說,運用後天八卦將眼分八區,內連五臟六腑,外查形色絲絡,以診查病人的疾病及機體的情況,來觀眼識病。
即根據白睛形色絲絡明顯變化的區域及眼部臟腑八卦分區,以臟腑經絡辯證取穴,指壓或按摩卦位代針,以疏通經絡,通行氣血,而調整臟腑的陰陽虛實,而達到愈病的目的。如小兒腦癱或中風偏廢二病,多因腎元虧虛,元神不足,經絡氣血阻滯,而致肢體痿廢,舌強言蹇,口角喎斜諸證。臨證可取兌、艮、巽三廓,施以指針。其功效有四:一,指針艮廓,以其絡通上焦與命門,會合諸陰,分輸百脈;次取巽廓,絡通中焦與肝,滋養肝陰,促氣血生化之源;再取兌廓,絡通下焦與腎之絡,通達陰精化生之源。三穴共施,益元填精以榮元神之府。二,三焦乃水谷出入之道路,總司人的氣機和氣化,其在經絡屬少陽,為人體開合、升降、出入之樞,其內聯三陰,外聯三陽,為入病之道路,出病之門戶。三,兌、艮二廓,位於目之內外眥部,且陽蹻脈起於足跟外側,沿外踝上行,上肩沿頸挾口角,入目外眥;陰蹻脈起於足舟骨後方,上行內踝上部,上行結喉旁人迎之前,達目內眥。陰陽二蹻之脈,可使機關蹺捷,因內外眥近於兌艮震廓,故指針此三穴,有舉手抬腿離床行走之功,利於肢體功能的恢復。四,內眥上方位膀胱經之睛明穴,有通達陽氣,敷布津液之功;外眥部位足少陽之瞳子髎,有調達樞機,通利三焦之功。故兌艮巽三穴,為腦癱常用之穴。臨床若根據臟腑經絡辯證,輔以其他卦位廓穴治療,八卦眼針療法不失為腦癱病的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法。
跋
余出生於山東棲霞東林一耕讀世家。家父吉忱公六歲入本族私塾,至民國接受現代教育,其後又入天津於稼謙國醫班、上海惲鐵樵國醫班學習,曾拜晚清貢生儒醫
余有四姊一妹,且為單傳,然父母從不溺愛,恪守「父母威嚴而有慈,然子女畏慎而生孝」之家風。並以《周禮·三行》「親父母」、「尊賢良」、「事師長」戒之,而祖父恆寶公則明示「認真讀書,老實做人」乃柳氏家訓。家父按其意願從小就對余進行國學及醫學啟蒙教育,動輒從文字源流談《說文》,從數字組合說「河洛」,從古人結繩記事講八卦及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家父告云:浩浩蒼穹,茫茫下土,「河圖」、「洛書」足以包羅,古人研究性命之學,無不從「河洛」入手。余聽之茫茫然若天書,儘管食而不知其味,但還是將「三百千」(《三字經》、《百家經》、《千字文》)背誦下來。上世紀50至60年代,中、小學的學習環境比較寬鬆,故課餘有暇誦讀《醫學三字經》、《藥性賦》等醫學啟蒙書籍。並對人體經絡模型產生極大興趣,對上面標出的經脈循行線和多如繁星的穴位,百看不厭。假日耳濡目染家父為病人診病,其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博得世人的敬重,亦堅定了余繼承父業的志向。
家父課徒先從中醫典籍起,強調必須打下一個堅實的理論基礎方可言醫。並以「仲景宗《內經》,祖神農,法伊尹,廣湯液為大法,晉宋以來,號名醫者,皆出於此。仲景垂妙於定方,實萬世醫門之規矩準繩也。後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必深究博覽之」語勸學。一部《傷寒論》,書中三百九十七條,一百一十三方,每日必背誦一遍,從不間斷。繼而背誦《內經知要》、《湯頭歌訣》、《瀕湖脈訣》和《金匱要略》的重點條文。而《神農本草經》、《難經》、《脈經》、《溫病條辨》、《時病論》亦要熟讀能詳。就一部《傷寒論》而言,是在余背誦如流後,家父方授課說難。遞次講授了成無己《註解傷寒論》、柯琴《傷寒來蘇集》、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及惲鐵樵《傷寒論輯義按》。讓余從《傷寒論》六經辨證說理間,潛移默化地感悟其辨證論治大法,家父稱之為「神讀」。意在運用經方時,能深究博覽,獨探奧蘊。家父耳提面命以清·葉之雨「涉山必歷層蹬,登屋必藉高梯,欲明《素問》之旨,必賴後人之解說」訓之。由於家父重視余對中醫經典的學習,從而成為餘一生學以致用之根基。故其後得以有《少陽之宗》、《傷寒方證便覽》、《人癌之戰與三十六計》、《杏苑耕耘錄》、《中國象數醫學概論》、《五運六氣導論》、《經絡泛論》結集。家父於上世紀50年代負責山東省萊陽專署的中醫培訓工作,曾主辦了七期中醫進修班,自編講義,親自講授《內經知要》、《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神農本草經》和《中國醫學史》。所培養的學員,一部分成為創辦山東省中醫藥學校的骨幹教師,一部分成為組建半島地、縣級醫院的中醫骨幹。當余師事家父時,家父戲稱餘一人為「第八期學員」。在隨父習醫時,庭訓多在旁證廣引說理間,曾以元·王好古「醫之為道,所以續斯人之命,而與天地生生之德不可一朝泯也」;明·龔信「至重惟人命,最難卻是醫」等語為訓。這些話語,深深地印在余的腦海中,永不晦暗。從而造就了余「至重惟人命,最難卻是醫」之立品;「學所以為道,文所以為理」之學風。
及至負笈山城,從師牟永昌公,程門立雪,凡六易寒暑,為先生唯一傳人。師以「濟世之道,莫大於醫;祛疾之功,莫先於葯。醫乃九流魁首,葯為百草根苗,丸散未修,藥性當先識」古訓為習醫之要。故在家學基礎上,牟師讓余熟讀《本草備要》、《本草求真》,及《醫方集解》等歷代本草方書。繼而熟讀《千金》、金元四家、《景岳全書》、《傅青主女科》、《醫宗金鑒》、《醫林改錯》等醫籍,學程均在隨師診療間。先生結合臨床而博征廣引、解難釋疑,而余則在質疑問難中,循以得先生家傳之秘。其間,先生又以家傳本《傷寒第一書》治分九州之全書授之。研讀間,見書中有先生之父晚清秀才儒醫希光公之眉批鉤玄,為先生家傳仲景之秘。
牟師常領余到戶外夜觀天象,指點九野列宿。「冥昭瞢闇,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屈原《天問》又引出了眾多的話題。那璀璨的星宿,縹緲的銀河,莫不是古人留下的一幅偌大的象數圖。星轉斗移,寒來暑往,歲月遞嬗,周而復始而成渾然太極。萬象歸空,陰陽混化,有為而歸無為,終生難以窮盡。於是對「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內經》中醫學,即後來余名之曰「中國象數醫學」理論體系的探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素問·氣交變大論》云:「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變者,通神明之理。」對此,明·張介賓在《類經圖翼》中嘗有「氣者天地之氣候,數者天地之定數。天地之道,一陰一陽而盡之。升降有期而氣候行,陰陽有數而次第立」的記載。此即中醫學中的運氣學說,又稱五運六氣。它是我國古代醫家在觀測物候、氣象的基礎上,演變而來並應用到醫學上。它將自然界氣候現象和生物現象統一起來,把自然界物候和人體的發病統一起來,從客觀上認識時間、氣候變化與人體健康和疾病的關係,它是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家父吉忱公的指導下,余於上世紀60年代末即開始了對運氣學說的學研。1980年完成了「五運六氣學說淺談」一文,在簡要介紹了運氣學說的基本內容之後,又從物候節律、氣候變化、發病情況和臨床治療等四個方面探討了運氣學說的科學價值。認為運氣學說「因受歷史條件的限制,儘管有它一定的局限性,但就其科學價值而言,仍堪稱為祖國醫學的一份寶貴遺產……無論從理論上,或是方法上,都自成體系,它有著祖國醫學自己的特點,它閃爍著我們民族文化的燦爛光輝。」在此基礎上,進而鉤沉其淵源,於1982年撰有「運氣學說淵源及其在《內經》中的地位」一文,認為 「五運六氣學說,是古代醫家對『天人合一』宏觀世界的觀察後產生的,它源於陰陽五行學說,集大成於《黃帝內經》一書中」。余通過對《黃帝內經》論及運氣的內容約三分之二,且《素問》的後期作品,則是運氣的專篇這一現象的考證,萌發了復歸《內經》時代的廣義中醫學的想法。有了思想的萌芽,使以後的研究方顯得深刻和條理化。1983年,有「試談五運六氣學說中的系統論思想」一文。從五個方面探討運氣學說中所含有的系統論思想:一,從「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系統論思想;二,從「法於陰陽、和於術數」,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整體性原則;三,從「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相關性原則;四,從「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有序性原則;五,從「謹候氣宜,無失病機」,談運氣學說所反映的動態性原則。此即中醫學中的「天人相應的系統整體觀」思想。
子午流注學說,是時間醫學思想在中醫學中的具體體現,是中醫學中所固有的理論,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鍾」。清·李學川在《針灸逢源》中有「子午流注者,謂剛柔相配,陰陽相合,氣血循環,時穴開闔也」的記載。余在對有關古典文獻複習和臨床反覆實踐之後,認為中國鍾是依據經絡氣血運行,隨自然界陰陽消長周期節律的盛衰規律而形成的,是天人合一的環境——人類系統中的時辰規律。中國鍾思想不僅孕育出了「子午流注」學說,而且也是「運氣學說」、「靈龜八法」、「飛騰八法」的理論來源。它又以「氣元論」、陰陽五行學說、干支系統為其基礎,它主要包括《內經》中所闡明的經脈流注規律,臟氣法時規律,五臟逆傳規律,五臟傳移規律和陰陽應象規律等基本規律,從而在人與自然之間、機體結構的整體和局部之間、以及形體與精神意識狀態之間,建立一種系統的節律性聯繫,指導臨床的診斷和治療規律。余在「中國鍾」思想指導下,結合物候、氣象、時辰等理論,對人體發病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推斷出人體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力求掌握治療的主動權,使臨床治癒率大幅度提高。此即清·葉子雨「運氣證治者,所以參天地陰陽之理,明五行衰旺之機,參氣候之寒溫,察民病之吉凶,推加補瀉之法,施寒熱溫涼之劑」之謂也。1983年通過對萊陽中心醫院1974~1980年住院的中風病人共381例發病時間進行觀察,從發病與歲運,發病與節氣等方面加以分析,發現腦血管意外患者與歲運、節氣等有密切的關係。從而得出「運氣學說與腦血管意外(中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關係確是密切,不但可以預測每年內發病的大致情況,同時還能進一步掌握轉歸」的結論,並撰有「試從運氣學說探討腦血管意外的發病規律」一文。
「吾不識青天高,黃地厚,惟見月寒日暖煎人壽。」此唐·李賀之名句。道出了「太陽神」和「月亮神」在悄悄地控制著人類的命運。日升月落,「兔」走「烏」飛,這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的自然循環現象,強烈地影響著人類的生命活動,微妙地控制著人體的各種節律,積極地干預著人間的生老病死,此即人體氣血運行,隨著自然界陰陽消長周期而盛衰。即人與「天地相參」、同「日月相應」的周期節律。鑒於此,1985年余又運用子午流注規律,對萊陽中心醫院1979~1981年3年間,具有完整資料的645例住院病死患者的病歷,進行了分析(均是因病死亡,不包括車禍、外傷、手術、服毒者),發現病死時間規律與時辰、日期、季節等均有著密切的聯繫。撰有「子午流注與病死時間規律初探」一文。從而認識到:源於《內經》的「經脈流注」、「臟氣法時」、「五臟逆傳」、「五臟傳移」及「陰陽應象」等規律的子午流注學說,有意識地運用「中國鍾」的節律,探索各種「人體鍾」的「危象點」和「最佳時」,教會人們注意逃過他們的大劫日——致命日。
針刺手法同其他中醫療法一樣,是以調陰陽、和術數為其法則。即「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及「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擇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故針刺之道,當本於自然之法則。1991年《周易研究》發表了余之「《周易》象數原理在針刺手法中的應用」一文,該文運用易學「三才之道」和數術運籌和協原理,表述了「三才之道」與「三才法」,「和於數術」與「九六法」,以及寓有「三才法」、「九六法」內容的21種針刺方法,從而說明了中國象數醫學理論在針灸學中佔有重要的方法論作用和堅實的臨床基礎。
音樂療法,是中醫學傳統療法之一。音樂導引,是利用音樂的不同調式和不同節拍的旋律,作用於人的感官,從而起到補偏救弊、平秘陰陽的一種療法。它來源於《周易·乾·文言》中的「同聲相應」的理論。音樂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有可以影響人身心活動的作用。《禮記》有「樂者,音之內生也,其本在人身感於物也」的記載;《說苑》有「樂之動於內使人易道而好良,樂之動於內,使人溫恭而文雅」的音樂導引效應的論述。明·張景岳《類經附冀·律解》篇云:「聲音之道,與政通矣。是故知律呂聲音之道者,可以行天地人事也。」由此可見,音樂對人類、社會有如此重要的作用。余在「五音導引探賾」一文中,從音律產生的淵源,音樂導引的原理,五音導引的功效,辨證施樂,施樂禁忌和導引音樂的選擇等六個方面,建立起五音導引的學術體系。並在辨證施樂一節中,介紹了順其季節施樂法、順其臟腑性情施樂法、亢害承製施樂法、補母施樂法、瀉子施樂法及攻補兼施施樂法等臨床應用法則,為五音導引療法建立起理論和臨床應用體系。
《素問·四氣調氣大論》云:「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中藏經》云:「人者,上稟天,下委地,陽以輔之,陰以佐之。天地順則人氣泰,天地逆則人氣否。」表述的是四時陰陽對人體的影響。而《靈樞·根結》有「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的記載;《靈樞·壽夭剛柔》有「陰中有陰,陽中有陽,審知陰陽,刺之有方」的論述。所表述的是如何運用陰陽學說指導臨床診療。故陰陽學說是中醫學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論,是中醫基礎理論的核心。《周易》之「一陰一陽之謂道」,意味著陰陽學說是一切傳統理論的「法則」,是「方法論」。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是我國勞動人民用以解釋自然、社會、思維等事物和現象的說理工具。它在天文、地理、曆法、哲學、律呂、醫學等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早已得到歷史的承認。但上世紀五十年代,由於受西方醫學模式的影響,對這個在中醫學中起重要作用的學說逐漸產生誤解,這種誤解就是「陰陽平衡論」。為了使陰陽學說還其本來面目,結束這種以訛傳訛的局面,1983年余撰寫了「評陰陽平衡論」一文,並從五個方面著手,對陰陽平衡論進行初評:一,陰陽平衡論是理論上的一個退步;二,陰陽平衡論是對穩態的誤解;三,藥物的功效並非是調節陰陽平衡;四,人體的正常生理當是非平衡穩態;五,非平衡穩態與臨床治療的意義。初評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初步指出了陰陽平衡論的不準確性、不合理性。余雖然在理論上對陰陽平衡論提出了質疑,但尚未能深入到陰陽學說的底蘊對這種流行數十年、影響幾代中醫的錯誤傾向提出更為深層的意見,未能在理論上對此給出令人心服的回答。在師
1986年1月,余參加了江蘇省中醫學會承辦的全國陰陽五行學說講習班,該班由陳維輝先生主講《中國數術學綱要》,聆聽著先生睿智之談吐,余對於近幾年百思不得其解的幾個問題頓感豁然開朗,此時方悟景岳《類經圖翼·醫易義》之言:「而今也年逾不惑,茅塞稍開,學到知羞,方可漸悟。乃知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要;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於《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先生對余所從事的理論及臨床研究也極為關注,並被先生納為入室弟子及傳人。先生對余寄以很大希望,信中語云:「我願把終生學問傳給你」,「以後數術學由你主講,後繼有人啊!」,「我想你一定會得到真傳,《黃帝內經素問》說:『得其人不傳,是謂失道;傳非其人,漫泄天寶。』你會有很大發展。」「發掘千年之謎,有待於君!」然余才疏學淺,有負先生所望,只有從師所學,研驗於醫學。余在先生中國數術學思想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研《內經》,有了構建中國象數醫學理論體系的思路。
唐·王冰在《黃帝內經素問·序》中語云:「且將升岱嶽,非逕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故《靈》《素》乃醫理之總匯,臨證之極則,此不廢江河萬古流也。余根據中國數術學的基本原理及其精微理論,與《內經》所代表的中醫學理論相結合,加上自己從醫數十年對中醫理論、臨床的獨立思考與探索,於1987年正式提出中國象數醫學理論體系的概念、知識結構,及其學術思想。余認為《內經》的中醫理論體系就是在廣泛地吸收了同時代的科學文化知識,在中國數術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並伴隨著與中國數術學結合的不斷深化而發展、成熟。明·孫一奎在《醫旨緒餘·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論》中有「深於《易》者,必善於醫;精於醫者,必由通於易。術業有專攻,而理無二致」的論述。故余在「中國象數醫學簡介」一文中,開宗明義指出:最古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沒有直接談到易,古代《周易》中也沒有直接談到醫,但醫易是密切相關的,即醫易同源。用象數易基本原理來研究人體科學的學問,我們稱之為象數醫學。因其源於中國傳統文化,乃中國所固有的醫學,故我們又稱為「中國象數醫學」。中國象數醫學,就是用中國數術學的基本原理,來研究中醫學及人體科學的一門學問,它與《內經》有直接的聯繫,故余又曰:「寓有深刻象數易原理及豐富數術學內容的中醫典籍——《內經》,所代表的中醫學結構,屬廣義的中醫學,我們稱謂『中國象數醫學』。『其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及『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中醫學知識結構,寓有『人類——環境系統』這一醫學系統論思想內容。」余認為:中國象數醫學,又稱廣義中醫學,是用中國數術學研究中醫學及人體科學的一門學問,是以「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為理論基礎,以「形與神俱」為治病健身之醫學終極目的,是《內經》時代所代表的中醫學理論體系。余根據中國數術學的太極論的道論、三五論的數論、形神論的象論三大核心理論,結合《內經》中已經基本成熟的氣(道)——陰陽——三才——五行的本體論思想,將中國象數醫學分為醫道、醫術、醫學(狹義醫學)三個層次。認為其學術思想是由天人相應的整體觀,形神統一的生命觀,太極思維的辯證觀組成。其所揭示的自然規律,是由經脈流注規律、臟氣法時規律、陰陽應象規律、五臟法象規律、五臟傳移規律、五臟逆傳規律組成。
關於中國象數醫學的研究,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即受到國內外醫學界的關注,1992年2月應邀去日本進行學術交流。受中華中醫藥學會委託,1992年10月山東中醫藥學會承辦了全國性的中國象數醫學學術研討會。大會肯定了余關於中國象數醫學概念及以醫道——醫術——醫學(狹義)為核心的理論體系,認為中國象數醫學是《內經》以「天人合一」為核心的中醫傳統理論,在經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後的一種復歸。會後由余主編了《中國象數醫學研究薈萃》一書出版。
《中國象數醫學概論》一書,初稿重點表述了《內經》所寓的中國象數醫學的內容,嘗陳述了歷代醫易相關的文獻資料。結集後,總有主線不明、文字冗長之憾。《素問·靈蘭秘典論》云:「至道在微,變化無窮,熟知其原?窘乎哉!」余誠信之,故未付梓出版。二十餘年間,宗宋·歐陽修「文章不為空言,而期於有用」之律,刪繁就簡,曾三易其稿,然仍有「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之感。近諸弟子又問及該書付梓一事,因感於已至「而傳」之年,故翻出書稿,增刪校改之,此時方悟「改章難於造篇,易字艱於代句」之意。此時校改,以中國傳統文化道論,及中國數術學的精微理論為其源頭活水,並傳陳師維輝公不傳之秘。重點表述了《內經》中醫學的知識結構,進而構建了中國象數醫學理論體系。並以余的部分學術論文作為散論錄之於次,以翼讀者對象數醫學的熟知,及對《內經》「法於陰陽」、「和於術數」、「形與神俱」的中醫學結構和臨床應用大法的理解,以「期於有用」也。
余「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值《中國象數醫學概論》一書的付梓,以寄對家父吉忱公、蒙師牟永昌公、學師陳維輝公的無限懷念。
柳少逸
推薦閱讀:
※老中醫奶奶的故事(六十八)
※大夫,我腎虛怎麼辦?
※美味至極,強筋壯骨一定要喝的滋補養生湯
※s k的文件夾【中醫保健】
※老中醫分享的22個冬季養生妙招【健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