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神經官能症
神經症是比起精神分裂症、嚴重的抑鬱症焦慮症均要輕的一組與心理和軀體癥狀有關的疾病的總稱。其分類大致如下:癔症、強迫症、焦慮狀態、抑鬱性神經症、恐怖症、疑病症、神經衰弱。
神經官能症的特點
1、表現為精神活動能力降低,情緒波動,軀體體感性不適增加;
2、經多種檢查化驗,不能發現相應的病理形態改變,不能用醫學知識或常識解釋病人的癥狀,也稱為軀體化癥狀;
3、起病常與心理因素或社會因素有關,患者的人格特徵構成發病的基礎;
4、自知力良好,一般均能主動求治;
5、病程多遷延和波動,易受情緒或環境的影響。
神經官能症的形成機理
神經症在素因、誘因相加到一定程度時就會發病。如上圖(曾由蘇聯心理學家和國內多位學者採用過)所示,病人A的自身心理因素多一些,而病人B外界因素多一些,即便B的自身心理因素很好,但是外界的誘因太大,也會發病。而本身就有很大心理問題的A,儘管外界因素很少,一點小挫折或委屈,也會發病,心情不好,持續很長時間,至少2-4周以上。換個角度,心理能力或素質越好,就需要越大的外界誘因,才可發病,一般一點小挫折或委屈,可能當時心裡難受幾小時或幾天,隨後自我稍加調整就好了,該幹啥去幹啥,生活工作又回到正常軌道了。
不管何種心理素質,若心情不好或各種無器質性原因的各種不適持續2周以上的,即要考慮神經症(或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可能。
舉例說明:在汶川大地震兩周後,包括A和B在內的很多人都患上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都有焦慮、心煩、失眠等等癥狀。此時外界因素已經足夠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5-6周後,病人B好了,但A的癥狀還有,甚至持續數年。無論是好了的還是尚存在癥狀的,發病本身都有自身心理因素參與,只是權重不一樣的。
再舉個很俗的例子:600元錢被偷了。A和B在2小時內都很難受。過2周了A的情緒還沒調整到正常,仍在檢討、自責或對偷的人憤憤不已。B次日就不想這事了,想的是以後多些小心就是了,這個月多辛苦點,多干點活,把損失彌補回來。仔細想想,我們身邊的例子比比皆是啊!
內因是指與個體的心理、性格和思維模式等方面的特質(先天稟賦加後天成長)有關。外因是指除內因以的與個體有關聯的其它因素,比如身體疾病、環境的變化、人際關係緊張、生活和工作壓力等等。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這不奇怪。但從小被溺愛,或者沒鍛煉過的,長大後不習慣競爭,不免難以適應。或另一極端是父母太苛嚴,管的太多太細,也是缺乏相應鍛煉,不自信,心理能力偏弱的。其它方面,比如小時候環境或內心缺乏安全感、溫暖感和認同感、自主自理等,長大後難免會在人格心理等方面顯示出一定的適應障礙的。
長期的、難治性的情感障礙往往有多種因素參與,據我個人的經驗,個體內因的權重更大些。
神經官能症80-90%去綜合醫院?
現實中,有神經症的患者,80%去了綜合醫院,去精神科的患者只有20%。所以尤其是綜合醫院的神經科、心理科醫生,任重而道遠啊!
作為醫生如何鑒別病人的癥狀是器質性的(具體的生理性疾病引起的),還是功能性疾病(屬心理性)的範疇,往往比較費周折。
各種軀體化癥狀(與心理有關)可見於: 1、神經症。 2、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其實與神經症查不多,只是病人更容易接受些罷了)。 3、不同程度的焦慮症、抑鬱症。 4、多種頑固性和慢性疼痛。5、各種精神疾病。 6、器質性疾病的基礎上的軀體化癥狀(比如腦梗塞後有偏癱,同時伴有抑鬱焦慮情緒,可同時伴有多種身體不適;脫髓鞘病有麻木、疼痛、束帶感等,但心煩、發脾氣、周身不舒服、失眠等或疼痛無法用已知的病灶來解釋,則提示同時伴有焦慮癥狀)。
實際比例可能還更高些。
最近我4周的專家門診調查顯示,在統計的248名患者中,頭暈患者佔137人,在所有的頭暈患者中,神經症106人,佔77.37%、中腦供血不足有23人,佔16.78%、脫髓鞘病6人,佔4.38%、頭皮神經炎2人,佔1.46%。
神經官能症識別率為何比較低下?
神經官能症需對症服藥,加心理疏導
心理疏導的重點在於人
不管是對醫生或諮詢師而言,還是對來訪者而言,心理諮詢往往是個辛苦活,對諮詢師的心智水平要求非常高,至少要求她/他能高度集中注意力,能做到傾聽來訪者。這比我平時看病還要辛苦至少2倍以上,為什麼講呢?作為臨床醫生,平時看病,雖然確實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但看病已經流程化了,多數病只要經治大夫能比較有經驗地詢問病史和針對性的體格檢查,80-90%的門診病例在初診時大夫即能看出大致是什麼病了,5-10%需要進一步做檢查來印證或發現問題,最後1-5%的病例確實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般大夫,能做好80% 的工作已經是很不錯了,就能比較好地應付日常臨床工作了。還剩20%的,.........,就看綜合因素了。
但心理諮詢/治療,幾乎每一個案例都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剛開始聊時,諮詢師還不知道關鍵問題到底在哪兒?知道在哪兒後如何下手?如何讓來訪者自己去覺察和領悟?如何調動起對方自身的能量去發現解決問題的鑰匙?拿著這把鑰匙如何去開門?有時來訪者知道了可以怎麼做,但未必敢去嘗試的,等等。 訪談時諮詢師是精力高度集中的,故她/他一天不能接超過3-5個案例,多了心裡就承受不了了。接了個別很糾纏的案例,諮詢師還要找更高級的心理督導師給予自身的心理督導後,才能繼續接活。
心理諮詢和治療師的責任不是直接告訴來訪者如何如何去做,是重在引導,保守秘密,要有界限,不參與來訪者的因果關係。目標是引導來訪者做到有效的自我覺察和自醒、有效釋放長期沉積在潛意識裡的各種負面情緒、打開某些心結;而後是進行自我認知和心態的調整、思維和行為模式調整(做到自我意識和潛意識的有效溝通);最終增進人際關係(與同事,與親人等)的有效溝通等。
但就心理諮詢/治療而言,在整個過程中,初始階段來訪者可能有迷惑,或疑問,到底心理諮詢對我有用嗎?1次就能完全好了嗎?等等。即使願配合做了,仍難免在初期些被動,茫然無措,隨後需來放者更多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去感知感悟、去體察體會、去思考和行動的(尤為重要)。這其實就是一個自我療傷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心理治療師就是教練、導師)。成長的整個過程一般比較長,關鍵是比較艱辛和折磨:面對曾經或當下紛爭/傷害時體會到無耐、哀怨、痛楚和憤怒(自揭傷口時的陣痛),面臨一再否定再否定(否定自己已習慣的各種感知和思維習慣),感受到內心的掙扎無助,想像未來諸多不確定時難掩心中的迷茫、恐懼、自卑、退縮、猶豫等等。
結語
人生之路本來就不是坦途,已經活得很不容易了,誰又願去面對和體會更多的痛苦呢?因為成長路上的艱辛本身就意味著「面對即是痛苦」,就像良藥往往苦口,故「活在當下」確實不易。要真正成長就是無法迴避的許多磨難和糾纏的,無法迴避各種取捨(對當事人及親人等而言)的,更無法迴避必須改變自己的許多方面,如感知模式、思維模式、交往模式、言行舉止等帶習慣性定式。有的人想要有好的工作成績、好的婚姻關係,羨慕別人的成就和好的人際關係,但不願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改進和自我進步,不願做更多的付出、熱情、奉獻和磨練,總是趨樂避苦,那想法再好又如何變成現實呢?
當一個人真正有勇氣面對和穿越那些曾經如影隨形不能自拔的煩惱、焦慮、憂愁、傷害、痛楚和糾纏之後,當真正放下心中那個「我執、我痴、我迷」之後,猶如破繭化蝶,獲得新生,那種心靈自在和喜悅的感受將是難以言表的!
推薦閱讀:
※心理疾病和神經並精神病到底是否一樣如何區分判斷
※焦慮抑鬱,恐懼卻查不出病因,小心你可能得了精神官能症(謹慎點!!!)
※胃腸神經官能症中西醫經驗方
※神經官能症的發作竟與童年有關,專家帶你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