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不息 備課不止
06-18
教學不息 備課不止
教師工作的永恆主題. 教師生活的主旋律
張俊瀛
300年前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創建班級授課制以來,備課上課就和教師結下了不解之緣。漫漫三尺講台路、白筆黑板寫春秋。教師的生命因學生而精彩、教師的生活因教學而充實。我們永遠是用昨天的知識,面對今天的學生,培養明天的人才。怎樣才能更好地完成歷史賦予教師的任務呢?必須解決下面的問題:
j
學何?為何學?如何學?學如何?教何?為何教?如何教?教如何?教學成效並不單純取決於教師知識的淵博,而更多地取決於:n 教師闡述知識、啟發誘導的方法是否切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和心理需要。n 師生感情的親疏。親其師而信其道。情感是知識滲透的載體。n 備課中的悉心揣摩,是否從教育學、心理學原理設計教學內容、順序、方法、手段-------。n 備課過程是一個不斷克服自我中心意識的過程。老師講得頭頭是道學生聽的不知所云、老師說得津津有味學生記得昏昏欲睡、老師演示百般投入學生看得不明不白、老師板書汗流浹背學生記得非常乏味。新教師成長的三個階段 關注生存階段:我能否勝任?同學如何看我?其他老師如何看我? 關注情境階段:我教的班的學生成績如何?我班排多少名?全年級里我班名列前茅的有多少?我的學生有沒有競賽獲獎的? 關注學生階段:學生個體差異、學生成長與分化、學生情感與意志、教育教學反思。研究教材、改進備課、提高教學藝術是教師生活的永恆主題 教育是一種事業,事業的意義在於獻身;教育是一種科學,科學的價值在於求真;教育是一種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新。事業就不是職業,他沒有交換性,事業是「在享受中獲取,在獲取中享受。」。學習對象為學生提供了自我發現的自我欣賞的媒體。教育家陶行之說:千學萬學學坐真人、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就是追求真善美。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書到用時方恨少,是非經過不知難。 教而不思則罔。繁說細講破壞了教學內容的思維價值,話不在多在於精,言不在詳在於引。善教者九藝善察—觀察 善謀—策劃 善導—引導 善喻—比喻 善比—比較善言—表述 善疑—置疑 善點—指點 善防—預防備課:集體智慧 + 個人風格生命不息—教學不休—備課不止:教材 備教法 備學生 備學法學期備課 單元備課 章節備課 課時備課 課前備課 課後備課長期備課 短期備課 集體備課 個人備課 隨時隨地備課 終生備課青年教師備課要求n 一詳盡:儘可能詳盡n 二計劃:課時計劃、板書計劃n 三目的:大綱目的、章節目的、課時目的n 四實際:學生實際、教材實際、情境實際、社會實際n 五為主:主體、主導、主線、主講、主練n 六個點:重點、難點、疑點、弱點、知識增長點、能力形成點n 七目標: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備課過程就是一個物我兩忘、耐住寂寞、不斷地克服自我中心意識的過程不為際會風雲變幻所迷惑 不為人際關係好壞所左右 不為環境優劣變遷所干擾 不為個人患得患失所糾纏 不貪抄近道、不想走歪道。新的課程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核心」什麼是素質?愛因斯坦說:「----------------------------------------------------」最終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合作。
n 不僅應該掌握知識本身的概念、原理、本質和科學思想、方法,還應該對該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有所了解。 n 不僅應該知道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更應該知道為什麼是重點和難點 。教學策略設計 教學策略是引發學生學習的教學材料和程序。我們要清楚:n 學何?為何學?如何學?學如何?n 教何?為何教?如何教?教如何?
教育者創造素質的高低對教育效果有直接的影響。教師有很高的創造才能有才華的學生會脫穎而出;教師缺乏創造才能,能力低的學生會有好成績,而才華出眾的學生反被埋沒。
教學過程的策略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主要是由教學內容、師生行為和教學策略這三部分的有機結合。教學策略就是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成自覺的、有計劃的、意向明確的、高效率的、高質量的教學行為。 教學策略是教學目標落實的保證,也是課堂教學實施的前提。n 創設適合於學生認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使用適當的教學手段;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設計符合認知規律的合理措施達成學生的知能建構。 n 充分考慮到探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學習方式的合理運用,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知識獲得的過程與方法,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與精神。 n 從微觀上看,教學策略必須針對不同的知識類型和認識過程進行選擇。n 不同的知識應該採用不同的教學設計和教學策略,學生也需要不同的學習策略。如:描述性知識、概念性知識、理論性知識、程序性知識、實驗性知識、計算性知識--------。n 板書的大容量及長時間滯留有利於學生記憶存貯、師生交流。作為信息呈現的主要媒體—板書,設計的合理、科學、言簡意賅和美觀,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效益。n 練習是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應予以足夠重視,為達到教學目標應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的練習,並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n 反饋調控的運用也是在制定教學策略時不可忽略的一部分。 教學過程的設計還應該關注情感、態度、意志、價值觀的發展和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n 學生的學習不再僅僅是接受式的學習,還應該是有創造性地學習,學習過程應該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n 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態度、意志、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樣是學習任務的一部分。 教育呼喚智慧來引發學生的興趣、求知的動力——對真善美的渴望、學習的需要、良好的習慣。短期備課的要求n 設計課的結構、考慮自己如何教,學生如何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從整體性出發的綜合設計 從思想性出發的潛移默化從針對性出發的有的放矢 從實效性出發的教學手段從綜合性出發的全程整合 從科學性出發的精益求精講例題要以類型為基準 說方法要以規律為落點寫板書要以規範為目標 留作業要以能力為目的 全過程要以會學為方向漁者思其魚:臨淵羨魚、竭澤而漁、緣木求魚、太翁釣魚、結網捕魚、市場買魚---------。
把長期備課作為短期備課的先導 教學的質的飛躍必須也只有依賴於量變。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長期備課是以知識積累為目的的過程 長期備課是自身修養提高的過程 長期備課是教學藝術精益求精爐火純青的必由之路新課程改革理念下的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 教師作用 教學過程 評價觀質量觀 學生地位 教學手段提高備課效率的途徑資料的保存與整理 教案的保留與整理隨時記錄好的靈感 堅持做好課後反思四心常存日積月累 : 細心時時有發現 留心處處皆學問用心事事長見識 專心必然會豐收讓備課「動」起來n 在新課程理念下,有必要對教學的首要環節—傳統的備課進行重新審視:弊端------設計思想重知輕能、重智商輕情商、重接受輕探索、重結論輕過程、重共性統一輕個性張揚。合理性-----目標明確、教程清晰、問題主導、節奏緊湊。目標「動」起來n 傳統備課中的目標確定是一種知識的預設。新課程理念下的新課堂具有開放性,目標設定要作到保底目標和開放目標。看見的知識與技能為顯性目標,看不見的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為隱性目標。n 開放的教學目標也可分為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掌握本科和本單元知識、技能為短期目標;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勤于思考、善於探索、長於合作、追求真理為長期目標。過程「動」起來n 新課程強調教學是師生的交往、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具有不可預定性,所以備課的本質特徵是生成性。活人不能圍著死的教案轉,要不斷調整,不斷生成。要在調整中獲得新的發展,在超越預定目標中獲得創新。所以備課不能是定案,只能是預案。教案的設計不是為了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全程「動」起來n 傳統的備課是施教前的精心設計,一旦物化為教案,就一勞永逸 ,反覆使用。按新課程標準,完整的備課應該是教學前的預案—教學中的第二次備課—教學後的反思。備課的精華在於教學中的第二次備課,體現出「心中有人」的理念。教學後的反思是有批判地在行動結束後的反思,很個性化。它可以修正以後的教學,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教師要「研究型備課」n 備課不是簡單的熟悉教材、了解學生、選擇教法、準備教具、形成教案。n 學習型備課是指教師以已有的經驗去理解既定的教材。這樣的備課只能是一種學習和吸收,甚至是一種重現和模仿。學生的思維始終是在教師語言的軌道上運行,造成學生主體地位的失落。當學生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是教師用巧妙的方法讓他們擺脫思考,長此以往學生的頭腦日益遲鈍起來。聽說過「爬騷「的故事嗎?n 學習型備課僅僅將教參上的有關材料下載到教案上,再搬運和裝載給學生。這樣的備課是平面的,沒有寬度和厚度。教學時間和空間被分割成無數細小的單位,精確地確定了師生的任務沒有個性化選擇的自由。課堂生活毫無創造性可言:教學是從確定的前提出發,經過確定的過程,得出確定的結論,造成學生思維的直線性。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創造性的培養妨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優化。n 學習型備課是由知識走向學生,把知識加工、再現、傳遞,即「教教材」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越是能夠運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麼他的講述越是情感鮮明,學生聽課花在摳教科書上的時間就越少。n 在仔細分析學生狀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去探討知識,創造性地組織教材,使學生最終成為知識的真正擁有者,即「用教材教」。n 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引導學生打通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之間的界限,將書本和生活融合起來。一個人最終能否成才絕不取決於學歷的長短和課堂知識的多少,而是取決於是否善於自我教育。n 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帶著問題走近知識、帶著能力走出校門」覺今是而昨非;以往不鑒,來者可追。在反思中「學會教學」反思就是對以往的生活、經歷、成功和失敗、得與失、尷尬和酣暢、事與物、快樂和痛苦、聚與散等進行思考的一個過程教育反思的五大要素n 思維素材方面:教學活動、教學表現(目的、內容、形式、意義、效果)n 思維技巧方面:記憶、分析、比較、評估、創建。n 批判態度方面:改善的動力、更新的態度、「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探研精神、對傳統的疑惑或批判精神。n 倫理價值方面:思考教學現狀背後的理論基礎問題(從道德價值和倫理層面分析教與學的安排 、教學目標、考核方法、知識觀、學生觀----)。n 思維縝密方面:科學性、邏輯性-------。一位教師可以在生命過程中自然地成長,但一位教師的發展則需要用心去努力達成。教師必須認清這一觀點,具備一種自發學習和研究的意識,而不是在社會要求下的被動發展。教師能夠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即要藉助行動研究,不斷探討與解決教學目的、教學工具和自身方面的問題,不斷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在反思中學會教學。n 自覺性的反思行為是教師應該具備和堅持的。教師越能反思,在某種意義上說推薦閱讀: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學實錄
※9-25第三浪教學貼
※教學案例
※錢夢龍教學實錄《論雷峰塔的倒掉》上_為您服務教育網
※古詩詞教學的三個境界
TAG: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