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時代精英必讀的50本書

《矽谷禁書》(1)時代精英必讀的50本書0000FTdN選擇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鍵盤左右鍵(← →)可以翻頁 窄屏閱讀 加入書籤

它不是禁書,而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勵志書,它無非就是用大眾哲學的方式來講述成功之道;它像一本《九陰真經》,它不講招數,只講心法,看似無招,卻勝過有招。書名矽谷禁書TheMasterKeySystem作者查爾斯·哈尼爾CharlesF.Haanel作者國家美國譯者宏峰出版社中國華僑出版社KallistiPublishing出版時間2007年7月January31,2000價格29.80元$19.95頁碼242頁248pages作者其他著作《精神化學》《新心理學》

內容簡介《矽谷禁書》(TheMasterKeySystem)是一本奇書,由作者在1912年創作出版,當時銷售了20多萬冊。1933年起,它奇蹟般的從市場上消失了,原因是很多成功的商人不願意讓更多的人看到此書,擔心更多人因此書而創富。這些商人聯合起來,讓美國教會查禁了這本書。這本書是矽谷最神奇的成功奇書。早年,這本書的手抄本甚至炒到3000多美金。幾乎所有矽谷的億萬富翁都閱讀過此書,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在哈佛大學上學時,因為偶然的機會讀到此書,立即決定棄學從商,從而創造了軟體帝國的神話。美國成功學之父拿破崙·希爾因為得到本書的啟示成為成功學大師。2003年,本書在美國得到解禁,立刻有數十個版本面世,成為最熱門的暢銷書。《矽谷禁書》是最偉大的成功學著作,將告訴你取得成功的真正竅門!《矽谷禁書》是最神秘的潛能開發指南,將激發你內在的無限潛能!《矽谷禁書》是最有效的財富訓練法則,將讓你從此告別貧窮,走向富裕!

簡要評論

世界上最偉大的24堂勵志課,美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潛能開發著作,一本讓比爾·蓋茨棄學從商的書,一本無數美國成功大師力薦的書,從矽谷起家的百萬富翁和億萬富翁人人都讀過的書。在美國被禁70年後重見天日,全世界唯一一本因道破創富秘訣被禁的書,世界上最富傳奇色彩的勵志經典。查爾斯·哈尼爾的願望:1912年,哈尼爾在紐約出版《矽谷禁書》一書,他在書中首次向世人公開自己在各方面都獲得成功的秘密。而哈尼爾出版此書的初衷就是希望所有普通大眾都可以通過閱讀與學習而獲得成功與財富。富人們的私念:《矽谷禁書》出版後,讀過此書的人都受到了極大的啟發,從此脫胎換骨,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當時,財富與成功只屬於少數人所擁有。哈尼爾的書引起了紐約商業協會部分人士的恐慌,出於一己私念,《矽谷禁書》被某些人利用職權查禁,目的是不讓世人看到書中所闡述的致富之道。尋找《矽谷禁書》:一部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奇書,如同曇花一現,剛剛在讀者中掀起巨浪,卻在一夜之間銷聲匿跡。那些有幸看到《矽谷禁書》的人,寶貝一樣將之收藏得極為隱秘,決不會輕易拿出來示人。因為它已經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書籍,而是一把開啟財富寶藏的金鑰匙。特別是在 矽谷 ,一大幫創業者苦苦尋找這本《矽谷禁書》,甚至有人以300倍的價格求購此書,但沒有人願意拿出來。更驚人的是,在當時,一部《矽谷禁書》的手抄本居然被賣到幾千美元,而且還不是完整版本。微軟帝國的誕生:比爾·蓋茨應該是一個無比幸運的人。當他還在哈佛大學讀書的時候,居然在非常偶然的情況下獲得了一本《矽谷禁書》的完整版本。當他讀完此書時,毅然決定放棄自己的學業而開始白手創業。短短數年時間,一個財富帝國神話般誕生了,那就是微軟!奇蹟還將繼續:非常高興的是,《矽谷禁書》終於在2003年得到了解禁,我們慶幸之餘,絕不可錯失這一把讓我們的人生走向輝煌的財富鑰匙。閱讀此書,你必將重新認清你的人生軌跡!如果你細細學習本書中的課程,你一定可以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神話。

作者簡介

查爾斯·哈尼爾(CharlseHaanel《矽谷禁書》(2)時代精英必讀的50本書0000FTdN選擇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鍵盤左右鍵(← →)可以翻頁 窄屏閱讀 加入書籤

),1866年出生於美國密歇根,1949年去世。美國著名的作家、企業家,創建了他那個時代最巨大的商業集團,並寫有多本成功心理學著作。除本書外,主要作品還有《精神化學》《新心理學》等。

延伸閱讀

【美】拿破崙·希爾:《思考致富》,中信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定價:25.00元。主題書評

《矽谷禁書》:這不是一本神奇的書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對事如此,對書亦如此。《矽谷禁書》其實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勵志書,它無非用大眾哲學的方式講述成功之道,僅此而已。無論如何,它不至於被禁;一本暢銷勵志書最後成了禁書,實在好笑至極。然而,關於它遭禁的故事被講述得神乎其神,以至於該書一度竟成為了一本 神奇的書 。於是,這本 神奇的書 自然有了一段極為神奇的命運。傳聞是這樣的:1912年,《矽谷禁書》(當時應該不叫這個名字,至於哪一個譯名合適,這裡就不再細究了)在紐約圖書市場出現。這本書出版後,僅僅過了幾周,就從大眾的視線里消失了。1933年,此書再次出現,但是這一次的命運更加撲朔迷離,面世後短短數天,就被全面查禁,而且,這一次一禁就是70年。直到近幾年,該書才得以重見天日。據說,該書遭禁跟其作者查爾斯·哈尼爾(CharlseHaanel)有莫大的聯繫。因為哈尼爾在出版該書之前,一直在紐約商業協會擔任商業管理課程的講師。他將自己多年從事商業研究和個人潛能開發的精華體驗濃縮成24堂課程,這些課程貫穿了哈尼爾多年的實踐經驗,將成功之道凝練成一條條切實可行的經典法則。此書出版後,剛開始時只在小範圍內被人閱讀,但讀過此書的這部分人從書中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秘密-通過學習《矽谷禁書》,可以獲得一種全新的能量,它可以徹底改變閱讀者的人生觀,從而讓人獲得巨大的財富。而當時的紐約商業協會幾乎都是由一些成功個人組成的富人組織,他們被《矽谷禁書》的神奇力量震驚了,因為他們不希望有更多的人從書中學習到成功的法則。他們發現,所有讀過《矽谷禁書》的人,都如同接受了神的啟示一樣,從此脫胎換骨,在短短時間內均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出於這些人的一己之念,《矽谷禁書》被他們利用職權查禁,目的就是不想讓世人看到書中所闡述的成功之道。不管真相如何,上述傳聞把《矽谷禁書》描述得像武俠小說中的一本絕世武學秘籍,得之者,可以號令天下、稱霸武林。而原有的武林盟主以及既得利益者,為了繼續統治江湖,必須得消除一切影響他們權威的不安隱患,例如,把知曉這本秘籍下落的人趕盡殺絕;或者自己修鍊武功,力求天下第一。總之,最首要原則,就是絕對不能讓書落入潛在競爭對手的手中。從這個意義上說,《矽谷禁書》遭禁反倒是一種至高榮譽。它被查禁,說明它遭人妒忌;它遭人妒忌,說明它有過人之處;它有過人之處,說明閱讀它真有奇效。對一本勵志書而言,還有什麼能比說它內容具有實用性、指導性,讀後能快速致富成功來得重要呢?為此,坊間甚至有傳言,《矽谷禁書》是一本讓比爾·蓋茨棄學從商的書,是一本無數美國成功大師力薦的書,是一本讓眾多矽谷創業者從白手起家最終堅持到功成名就的書 不論是真是假,總之,說不說隨他,信不信由你。那麼,《矽谷禁書》究竟是一本什麼樣的書呢?或者,它到底教給了人們什麼?書中24課,從第一課 引爆你的內在能量 到最後一課 我能,一切皆能 ,講述的都是一個人如何利用其遠大的理想、崇高的願景、強力的意志去獲得成功。這個主題、這些方法、這種表達,是後來很多成功勵志類書籍慣用的手法,但如果有區別,則是《矽谷禁書》更側重意識流層面,更注重內在、精神、意念、思想對一個人的提升和改造。哈尼爾除作家、企業家的身份之外,還是一個頗有建樹的心理學家。他

寫過不少心理學作品,如《精神化學》《新心理學》等,因此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矽谷禁書》這樣一本勵志書被寫得像極了一本心理學(或泛哲學)的通俗讀物。在書中,我們可以讀到很多類似哲學思辨的句子: 在本質上, 你 不是指你的靈魂,靈魂只是自我用來思考、推理和設想的另一個工具; 你 更不是指你的肉體,因為肉體只是自我用來達到目的的物質工具。 人的意志是一個磁鐵,它可以以一種不可抵擋的吸引力得到它所需要的。 任何事物最終都會歸結為一件事。因為它們都是可以轉化的,是相互聯繫的,絕對不是相互對立的。 不妨做個比喻,《矽谷禁書》像一本《九陰真經》,它不講招數,只講心法,看似無招,卻勝過有招。哈尼爾說: 讓我們時刻牢記,只有我們的思想才是能力和力量的源泉。 他還說: 通過這24堂課,我們能激活個體生命的潛能,能做到精力充沛、洞悉世事、充滿活力、不屈不撓,才能提高我們人生的效率和自身的才能 使人們具有抉擇的智慧、理性的同情,使人們擁有主動進取、堅韌不拔的精神,讓人們知道如何盡情地享受高質量的生活。 哈尼爾的話激動人心、催人奮進,但細細品味,他的很多觀點有著唯心主義者的論調,只強調意識、意志,而不關注物質、客觀,所以聽起來不錯,做起來就難了許多。毫無疑問,這不是一本神奇的書,它真的沒有傳言中那麼神乎、邪乎。《滾雪球》(1)時代精英必讀的50本書0000FTdN選擇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鍵盤左右鍵(← →)可以翻頁 窄屏閱讀 加入書籤

巴菲特的財商與生俱來、難以逾越,繼羅傑·洛溫斯坦的《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之後,《滾雪球》的出版再次證明:巴菲特是學不來的,他的成功不可複製!書名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上下冊)TheSnowball:WarrenBuffettandtheBusinessofLife作者艾麗斯·施羅德AliceSchroeder作者國家美國譯者覃揚眉丁穎穎張萬偉等出版社中信出版社Bantam出版時間2009年1月September29,2008價格78.00元$35.00頁碼760頁976pages內容簡介1939年的冬天,9歲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積雪鏟到一塊,揉成一個雪球,然後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滾動,雪球越滾越大 從此,巴菲特再也沒有停下腳步,目光投向白雪皚皚的整個世界 沃倫·巴菲特,我們這個時代的商業領袖和投資大師,甚至在死後還會影響後世50年的偉大人物,終於向我們敞開了他的心扉。這本他生平唯一授權的官方傳記,以從未有過的視角,揭開了巴菲特的真實人生。許多年來聚光燈下高大的 股神 終於走下神壇,以他最平實的語言、最真誠的心,娓娓道來,講述了他78年人生中最觸動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業和投資生涯中最寶貴的經驗。簡要評論

《滾雪球》提供了以往從未有過的深度分析,讓讀者透視巴菲特的性格和人生,並濃縮了那些使其獲得非凡成功和聲譽的原則及理念。它向讀者呈現了巨大的成功、卓越的領導力和慷慨的慈善家背後的巴菲特。本書記錄了巴菲特的思想,其視角可以運用到生意中以及主導我們生活的日常決策中。--《金融時報》在金融危機的危險時刻,很有必要讀讀這本書。--《福布斯》在施羅德女士這本厚達900多頁的書中,我們能夠學到許多經驗教訓 從失敗中汲取經驗十分重要 許多人會說:下一次沃倫·巴菲特警告危機來臨時,我們最好洗耳恭聽。--《華爾街日報》對那些已經了解巴菲特故事的人來說,施羅德的這本書最引人注目之處就是它史詩般的視野。《滾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銳,它深入到心靈深處,挖掘了巴菲特的成功秘訣。--美國《商業周刊》這是一個典型的美國故事,講述了一個完全靠自我奮鬥而成功的人,並且在一些方面依然保持了自己的本色。這本書權威地展現了巴菲特非凡的一生,是所有資本家的《聖經》。--《華盛頓郵報》巴菲特選擇艾麗斯·施羅德為其作傳真是明智之舉 她具有高超的駕馭能力,縱橫捭闔,收縮自如,將巴菲特的傳奇故事娓娓道來,抽絲剝繭地梳理了他那盤根錯節的商業帝國。施羅德女士不僅對巴菲特的傳奇人生了如指掌,同時也敏銳地把握到了他對當前經濟危機的精確預見。--《紐約時報》施羅德的這本書是一本驚人的好書,之所以 驚人 ,是因為她不僅僅詳盡描述了巴菲特私人生活的細微之處,同時她的寫作技巧嫻熟,文筆優美,讓這本書感人肺腑。儘管她明顯得到了巴菲特的鼓勵和合作,但在評價他時依然直言不諱 從個人角度而言,巴菲特也許不是世界上最容易相處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卻很值得研究。在施羅德的書中,她找到了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講述他的故事。--《人物周刊》毫無疑問,本書詳盡呈現了巴菲特無與倫比的商業成就,同時也講述了一個獨具特色的美國成功故事,確立了他的偉大形象 那些根本不關心商業的人們也會著迷於他的傳奇人生,一個兒時飽受母親呵斥的鄰家少年,長大後卻仍然依賴女人們的心理安慰--甚至當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為富有的人後,依然如是。--《時代周刊》作者簡介

艾麗斯·施羅德,曾任摩根斯坦利的董事總經理,因撰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結識,而巴菲特也因為賞識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題的能力,授權施羅德撰寫他

的人生故事。施羅德生於德州,在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獲得學士及MBA學位,擁有會計師執照。目前與丈夫居住在康涅狄格州。延伸閱讀

【美】瑪麗·巴菲特、戴維·克拉克:《巴菲特法則》,中信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定價:42.00元。

主題書評《滾雪球》:不可複製的巴菲特

沃倫·巴菲特有兩句話引用率很高,一句是 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另一句是 只有在退潮的時候,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人們之所以常提,並樂此不疲,大抵是認定這兩句話能概括巴菲特價值投資的思想要義。是這樣的嗎?艾麗斯·施羅德用了5年時間,和巴菲特面談2000個小時,採訪巴菲特身邊近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翻閱了巴菲特從未披露的無數私人信件和檔案後寫成《滾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財富人生》一書,請注意,她用的不是 貪婪和恐懼 ,也不是 退潮和裸泳 ,而是 滾雪球 一說,典故出自巴菲特的一句名言: 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 在施羅德看來,作為隱喻的 滾雪球 或許能最佳地還原和描述巴菲特。 人們把他分割成細小的角色切片:投資人、公司經理,等等。我也曾認為這個人是用一種統一的方式看待一切事情,可以說是一整套的理念。 施羅德其實想挖掘的是究竟是這個男人生活中的什麼事件造就了他現在這一套思維體系?毫無疑問,隨著資料的閱讀、對話的深入,巴菲特的故事越來越吸引施羅德。當她把對巴菲特的投資生涯、處世哲學和複雜人格的所有理解寫出來,這便是《滾雪球》的全部。在《滾雪球》之前,巴菲特從未讓人寫過他的生平,雖然媒體經常追蹤這位全球首富、 奧馬哈的奇蹟 ,但是他對自己的人生經曆始終閉口不談,所以從名人的標準來看,巴菲特的真實生活其實相當 私人 --這也就意味著,原本市面上很多談論巴菲特的書都是捕風捉影、主觀臆斷的產物。現在,巴菲特終於決定把自己的故事公之於世,授權施羅德來完成這個可能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的偉大任務。因此,《滾雪球》較之以往巴菲特傳記最大的不同在於它經得了巴菲特本人的確認,除非巴菲特意猶未盡、親自上陣,否則《滾雪球》就是當之無愧的巴菲特第一本官方傳記。當然,對施羅德來說,這也是她的第一本書。早在潘恩韋伯任保險業分析師時(後擔任摩根斯坦利董事總經理),施羅德就因撰寫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的研究報告而與巴菲特相識,巴菲特十分欣賞她的商業洞察力和把握主題的能力,說她寫的金融文章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正是因為這樣的賞識和信任,巴菲特才放心讓施羅德來為自己立傳。 她對我的離奇個人故事有著深刻見解,就如她對於當今金融危機課題的精準預期有著深刻見解一樣。 巴菲特對施羅德的讚賞不無道理。在隨處可見的描寫巴菲特傳奇的書中,作者們都言之鑿鑿、煞有介事地告訴人們巴菲特的 成功之道 投資訣竅 ,可惜到現在巴菲特只有一個。事實上,如果僅靠幾本書就能讓人成為一個戰無不勝、無往不利的投資者,那麼巴菲特也就不再神奇,因為人人都可以是巴菲特。巴菲特是一道無解題、是一個不可複製的成功。《滾雪球》的可貴之處就是施羅德沒有在書中自以為是地附會出一個答案、幾個理念、若干個原則,她誠實且客觀地記錄著巴菲特的生活和生活中的巴菲特。《滾雪球》從巴菲特在太陽城做的一次演講開始,然後像大多數傳記一樣循規蹈矩地從巴菲特的童年講起,講述他小時候便展現出了不同尋常的一面,特別是對於投資的敏銳嗅覺和無限熱情。在巴菲特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的愛好和興趣都圍繞著數字打轉。6歲那年,巴菲特第一次掙錢。他向鄰居銷售口香糖,掙得5美分。他那時就表現出對顧客毫不讓步的態度,一包5片一起賣,鄰居麥考布里夫人說她只想花一美分要一片,巴菲特拒絕了

。上小學後,巴菲特非常熱衷於集郵和收藏錢幣。他會計算字母在報紙和《聖經》里出現的頻率。讀五年級的時候,巴菲特最喜歡的一本書是1939年的《世界年鑒》,他能記得每個城市的人口數。10歲那年,巴菲特去紐約。巴菲特告訴父親,他想去三個地方:斯科特郵票錢幣公司、萊昂納爾火車模型公司和紐約股票交易所。11歲的巴菲特第一次買股票,他和妹妹合夥,花了114.75美元,38.25美元買進,40美元賣出,他們賺了5美元。14歲的巴菲特填報了他的第一筆所得稅--7美元。這是他做報童的收入,為了把稅金降低,他把腕錶和自行車作為業務支出加以扣除。這一年,他已經有了1000美元的存款。15歲時,巴菲特花1200美元買了一個40英畝的農場 種種跡象表明,巴菲特生來就不是普通人,說他天賦異稟一點不為過。同樣一個童年,當大多數人都還在玩泥巴、玩警察抓小偷的時候,巴菲特就在做生意、看財報、讀商業報刊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天賦讓巴菲特在起跑線上就贏了別人。除了天分之外,機遇同樣重要。對巴菲特而言,他的機遇是遇到了幾個很關鍵的人生導師,他們對巴菲特的成長產生了很重要的影響。一位是在哥倫比亞大學教過巴菲特的本傑明·格雷厄姆。從格雷厄姆那裡他學到了 市場先生 是你的僕人,而非主人;市場每天提供購買和出售股票的機會,但價格往往都沒有意義。不過偶爾它也提供低買高賣的機會。第二位是他的第一任妻子蘇珊,她教會巴菲特如何跟人打交道,如何為人處世。第三位是《華盛頓郵報》的女總裁凱瑟琳·格雷厄姆,她教會巴菲特社交生活不只有櫻桃可口可樂與巧克力碎片冰淇淋。當然,更多的筆墨還是用來講述巴菲特的投資哲學。巴菲特曾經分析過自己投資理論的 化學成分 : 我是15%的費舍爾加85%的格雷厄姆。 巴菲特對自己作為投資者的能力非常自信,以至於他認為,今天他手中的1美元到明天就能變成5美元。他滿腦子都是交易的思維,書中提到,巴菲特覺得他的兒子應該控制在182.5磅,一旦超過這個體重,兒子就得把農場總收入的26%支付給巴菲特;如果沒有超過的話,他只需要支付22%。在這筆交易上,巴菲特怎麼算都是贏,要麼拿到更多的錢財,要麼擁有一個更苗條的兒子。這就是巴菲特,他比誰都更善於在商業上發現價值,對此,《滾雪球》花了幾百頁的篇幅來告訴人們巴菲特是怎樣取得財富、如何成就財富人生的。施羅德說: 評估一筆投資的內在價值,控制其風險,通過運用安全邊際,集中注意力處於能力範圍的界線之內,使這筆投資能夠利滾利。這些簡單的道理人人都懂,做起來卻很難。 她還說: 巴菲特說他的成功是基於一些簡單的投資理念和每天滿懷熱情地工作。不過,如果事情只是如此的話,為什麼沒有人能夠複製呢? 這就是問題了。事實是,當我們每多讀一本有關巴菲特的書,我們自信成為下一個巴菲特的夢想就逼近幻滅。為什麼終究沒有人能夠複製巴菲特?也許這樣的問題可以形成一個悖論,因為他也從不複製別人。在書中,巴菲特是一個時常籠罩在憂傷之下、不時一片混亂的人。他的內心不乏自卑和膽怯,而金錢是他唯一能找到的換取自信的方式,但是他很專註。施羅德評價道: 他排除了關注商業之外的東西的可能--藝術、文學、科學、旅行、建築,所以他能夠專註於他渴望去佔有的東西。 有個段子,說巴菲特的一位女性朋友有一次碰巧在凱瑟琳·格雷厄姆家的客房停留。這位朋友震驚地打電話對巴菲特說,衛生間里有一幅畢加索的真跡,他回答說,他在那套客房裡住過很多年,但從沒有注意到那幅畫。他注意到的是衛生間里有免費的洗髮水。這就是巴菲特。巴菲特的財商與生俱來、難以逾越,繼羅傑·洛溫斯坦的《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之後,《滾雪球》的出

版再次證明:巴菲特是學不來的,他的成功不可複製!《黑天鵝》(1)時代精英必讀的50本書0000FTdN選擇字型大小:大 中 小 鍵盤左右鍵(← →)可以翻頁 窄屏閱讀 加入書籤

塔勒布一定沒想到,正是他的努力和貢獻,讓人們重提 黑天鵝 ,再一次對不確定性有了較為確定的理解,而《黑天鵝》也在這樣的不經意中成為了一隻 黑天鵝 。

書名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TheBlackSwan:TheImpactoftheHighlyImprobable作者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nNicholasTaleb作者國家美國譯者萬丹出版社中信出版社RandomHouse出版時間2008年5月April17,2007(1st.edition)價格39.00元$26.95頁碼250頁400pages獲獎等其他高居亞馬遜書店非小說類暢銷榜榜首《金融時報》《商業周刊》年度商業暢銷書《經濟學人》年度最佳商業書籍作者其他著作《隨機致富的傻瓜》

內容簡介黑天鵝事件: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它罕有發生,但一旦出現,就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幾乎一切重要的事情都逃不過黑天鵝的影響,而現代世界正是被黑天鵝所左右。認識黑天鵝,才能更深刻地認識世界的複雜性,並從不可預知的未來中獲益。在發現澳大利亞的黑天鵝之前,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 黑天鵝 曾經是他們言談與寫作中的慣用語,用來指不可能存在的事物。但這個不可動搖的信念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而崩潰。黑天鵝的存在寓示著不可預測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卻又改變一切,但人們總是對它視而不見,並習慣於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來解釋這些意料之外的重大衝擊,最終被現實擊潰。從次貸危機到東南亞海嘯,從 9·11 事件到 泰坦尼克號 的沉沒,黑天鵝存在於各個領域,無論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個人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控制。怎樣才能真正認識這個社會的運行方式?怎樣才能避免小概率事件帶來的重大損失?怎樣才能在不確定的世界中佔得先機?本書會教你以全新的視角理解現實世界,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防範風險,並把握黑天鵝帶來的機會,從中受益。毋庸置疑,它將顛覆我們慣常的思維,讓你重新掌握自己的命運。簡要評論

對於世界的運行方式,《黑天鵝》揭示的內容比十幾座圖書館加起來還多。--湯姆·彼得斯《追求卓越》作者

一本極具反思性和獨特觀點的書,充滿了卡爾維諾寓言式的故事,告訴你把現實世界簡化為非黑即白的企圖一定會失敗。--伊曼紐爾·德爾曼《寬客人生》作者

《黑天鵝》融合了歷史學、心理學、哲學、統計學等諸多領域的知識 塔勒布是個固執、有趣、好奇心強烈、極富個人魅力的作家和思想家。--《紐約時報》

大部分不可預期的事件在我們的個人生活中被低估了 《黑天鵝》一書的推出理應喚醒茫然中的大多數人。--《Slate》

如果所有人都不得不擔心黑天鵝事件帶來的重大衝擊,那將是很糟糕的事,但有時它正是改變一切事物的原動力。--《金錢》雜誌

不要關注可能性,而要關注結果。黑天鵝即將來臨,我們要做好準備,應對負面的結果,擴大正面結果的積極影響。--《連線》雜誌

本書以隱喻為書名,輕易出入哲學、數學、金融、投資,甚至資產配置等領域與話題,傳授在隨機世界的自處之道,並如何從中獲利。塔勒布在其前一本書《隨機致富的傻瓜》中揭露了一般人總想在無規則的世界理出秩序與必然的心態;本書進一步挑戰讀者的思維,深化隨機性這一重要的新穎觀念。--台灣誠品書店

黑天鵝象徵不可預測的重大變化,適應它的辦法,是隨變化而變化。--姜奇平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書長

《黑天鵝》從一個新的角度審視了不可預測的隨機事件的巨大作用。隨機事件可以解釋成功的原因,是贏家通吃的原動力。最成功的企業就是那些能深刻理解黑天鵝事件,並充分利用它的企業。這本書值得所有企業家和MBA閱讀。--沈灝21世

紀報系總編輯

蘇格拉底說,唯一真正的知識是知道自己的無知,如果他說的是對的,那麼,塔勒布就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之一。他教給我們一個道理:即使你看到了一百萬隻白天鵝,也不要輕易說 所有的天鵝都是白的 。在充斥著各種不確定性的21世紀,沒有什麼比一種隨機的智慧對我們的生存更加重要。--胡泳中央電視台《經濟信息聯播》主編、《對話》總策劃

美國次級債引發的股災如同 9·11 恐怖事件,中國股市三次跌幅過半的股災如同2008年初的南方雪災、2003年的非典和1999年的洪水,十分罕見卻無法預測,影響極大,且以歷史經驗和傳統思維無法應對,這些都是本書所說的黑天鵝事件。塔勒布告訴你如何面對未來必然發生卻不知何時發生的巨大危機,防範危險又抓住良機。--劉建位匯添富基金公司首席投資理財師、央視《理財教室》節目主講人作者簡介

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證券交易員,目前擔任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隨機科學系教授。他在 9·11 之前大量買入行權價格很低,看似毫無價值的認沽權證,用一種獨特的方式做空美國股市,直到恐怖分子劫持飛機撞向紐約世貿大樓,由此獲利豐厚,一舉成名。此次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前,他又先知先覺重倉做空,大賺一筆。他的上一本暢銷書《隨機致富的傻瓜》(FooledbyRandomness)以20種語言出版。延伸閱讀

【美】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隨機致富的傻瓜》,中信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定價:32.00元。主題書評

黑天鵝:經驗主義之死

計劃趕不上變化,人算不如天算;世上之事往往機關算盡卻算不盡。無論是美國的 9·11 事件、次貸危機,還是我國的雪災、地震,概莫例外。人們似乎習慣了(也擅長)以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和不堪一擊的信念來解釋不可預測的事件,並自信能把握趨勢、洞察未來。然而,正所謂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在生命、世界和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多麼渺小、脆弱和無知。蒙田說 我什麼也不知道 ,他的這種 懵然不懂 其實比很多人都明白,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很推崇蒙田,當然還包括笛卡兒、盧梭、大衛·休謨、卡爾·波普爾等。從這些哲學家身上,塔勒布繼承了懷疑主義、理性主義、批判主義、證偽主義等交織融合的思辨傳統。儘管塔勒布一度想成為大哲學家,但他最終還是成了一位金融交易員、一個暢銷書作家(2001年出版《隨機致富的傻瓜》)和一個有著不羈性格與獨立思考能力的觀察者。而當他最終寫出《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之時,他不僅完成了一次哲學高度的知識挑戰(也算其對自己過去理想的一種緬懷和致敬),更是對一個重大理論命題的回應:我們該如何應對不確定的未來,是順應,還是逆受?在書中塔勒布選擇 黑天鵝 的修辭,以作為對 難以預測的未來 的隱喻。當然,這樣的借用並非塔勒布首創,早在300多年前,大衛·休謨就曾說過, 哪怕我們看到的天鵝都是白色的,也不能證明 天鵝都是白的 這個命題是正確的,因為自然界還可能有黑天鵝的存在。事實證明,休謨的警告是有依據的。在澳大利亞被發現之前,生活在17世紀的歐洲人都相信一件事--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因為當時所能見到的天鵝的確都是白色的,所以根據經驗主義,那簡直就是一個真理。直到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黑天鵝,人們這才知道以前的結論竟然是個謬論--並非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足以證明人們自以為高明的認知是多麼局限。至此, 黑天鵝 在哲學界成了一個專用詞,用來指代一種出現幾率很小,可是一旦出現,就會產生巨大影響,同時推翻現成理論。它實際上是對經驗主義的一種反叛,是對以偏概全的 歸納法 的否定

。不過,塔勒布並沒有過多從哲學層面對 黑天鵝 作解釋,而是把討論限定在商業和社會的範疇內。他說, 黑天鵝 有著不可能事件所應具備的三個特徵:第一是不可預知性;第二是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三是在此之後,人們總是試圖編造理由來作解釋,好讓整件事情看起來不是那麼的隨意就發生了,而是事先能夠被預測到的。塔勒布認為,像 9·11 事件、Google的成功等都是典型的 黑天鵝 範例。儘管人們很少準確預測到 黑天鵝 ,但 黑天鵝 無處不在,幾乎是世界上任何事情的基礎--從宗教的興起到我們每個人的私生活。然而問題就出現了。既然黑天鵝如此重要,但為什麼在黑天鵝被發現之前,就是沒有人去設想一下有其他顏色的天鵝存在的可能性呢?也就是說,誠然不確定、不可預測的事物難以被預知,但為什麼人們不試著去猜想、聯想哪怕是妄想,以探尋有關未來的蛛絲馬跡呢?對此,塔勒布指出:在應該關注共性的時候,人類錯誤地關注著特性,反之亦然。受 思想的絲線束縛 之害(弗朗西斯·培根語),我們總是習慣於憑藉已知的事物作出對未知事物的判斷,免不了按經驗辦事。但結果往往都是徒勞。塔勒布就毫不留情地指出:歷史不是徐徐行進的,而是活蹦亂跳式的。從以往的事件中歸納總結,妄圖加以解釋的做法,不過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安慰罷了,談不上任何實用性。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而言,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似乎是人性的一大弱點。當然,我們無須悲觀、絕望,並不意味著我們在不可預知的未來面前無所作為。塔勒布還是給了我們希望。在這一本試圖改變人們思維方式、具有革命性意義的書里,塔勒布告訴了我們對付 黑天鵝 的訣竅,若處理得當的話還有可能變被動為主動,甚至從中獲益。例如選擇職業,按照他的觀點,非突破性的工作(如牙醫、工程師、麵包師等)收入在正常的範圍內,對於希望穩定的人來說,當然是很好的選擇。但是如果你想發大財,最好選擇突破性的工作(如金融交易師、作家、演員等),因為其收入水平不可預測,雖然可能喝西北風,但也有可能一夜變成J.K.羅琳。塔勒布其實想說,未來雖然不可預測,但我們還是可以選擇特有的方式來應對不測。塔勒布是一個很懂得娛樂的作家,在《黑天鵝》中我們可以一如既往地讀到他充滿智慧、調侃和戲謔意味的文字。此外,他長期從事運氣、不確定性、可能性以及隨機性命題的研究,因此寫作《黑天鵝》顯得遊刃有餘。儘管裡面很多理論,包括贏家通吃的馬太效應、測不準原理、歸納法謬誤、分形理論等形形色色構成了一部斑駁紛雜的《黑天鵝》理論體系,但塔勒布在哲學、自然科學、經濟學以及統計學等學科相對深厚的跨學科知識儲備使得他並沒有被淹沒在理論的汪洋里消失不見。相反,在塔勒布的筆下,那些枯燥、乏味的理論往往能變得鮮活而生動。當然,塔勒布一定沒想到,正是他的努力和貢獻,讓人們重提 黑天鵝 ,再一次對不確定性有了較為確定的理解,而《黑天鵝》也在這樣的不經意中成為了一隻 黑天鵝 。


推薦閱讀:

理財者說丨一位精英理財師送給新人的兩大法寶
信力建:真正的精英該幹什麼?
中國社會精英加速選擇移民海外,真相緣於「擔憂被均富」?
當代「精英症」
連下面5點都不懂,還想成為職場精英,你憑什麼?

TAG:時代 | 精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