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錢緊再襲:「馬上有錢」成傳說

本報記者 衛容之 實習生 陳楚薇 《 國際金融報 》( 2014年02月17日 第09 版)唐志順/2013年6月和12月「錢荒」兩度來襲,銀行業流動性不足,引起市場震動。分析人士認為,有了去年的「防洪」經驗,今年不會再爆發大規模的「錢荒」。然而,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迅速改善,隨著央行貨幣政策「去槓桿」的繼續強化,只要金融機構業務未能有效進行調整,每逢季末,「錢荒」或將周期性出現。按理說,春節假期剛過,銀行理財業務正是喘口氣的當兒。而事實上,攬儲的硝煙已經四處瀰漫。上海浦東陸家嘴一家國有銀行,日前為購買20萬元以上理財產品的客戶準備了「馬上有『錢』」長毛絨玩具,當期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超過6%。「最近資金的確是緊張了。」工商銀行理財分析師告訴記者,「為了解決資金流動性短缺,不得不再次使用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來吸引資金。」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預計:「若監管政策沒有大的變化,今年國內流動性依然偏緊,市場利率水平有繼續上升的壓力,這使得固定收益或債券類投資仍具有較大吸引力。」銀行當然希望「馬上有錢」,去年,他們被沒錢的日子弄得一臉愁容。可是,2014年,馬上有錢,會只是一個傳說么?非典型錢緊不會重演「錢荒」年年有,去年特別「猛」。2013年6月20日,這是瘋狂的一天。當日,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最高達到史無前例的30%,7天回購利率最高達到28%。在近年來很長時間裡,這兩項利率往往不到3%。2013年6月24日,「黑色星期一」出現,流動性短缺的金融機構紛紛拋售資產,上證綜指暴跌5.3%。去年6月份的貨幣市場,上演了一場罕有的「搶錢大戰」,資金面自月初開始趨緊,伴隨央行繼續收緊流動性和市場違約傳聞的出現,上海同業拆息一路飆高,銀行間市場走到崩潰邊緣。隨後,央行連續5周凈投放3510億元,才令「錢荒」風波漸漸平息。去年12月19日,央行意外連續第五次暫停逆回購,銀行間資金面緊張情緒加劇,1月期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最高達到8.8%,再創去年6月「錢荒」以來新高。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方面,1月期Shibor突破7%的高點,達到7.012%,7天及14天Shibor均突破6%,分別達到6.72%及6.218%。經歷了2013年嚴重的「錢荒」,不少投資者談「荒」色變,儼然成為了「驚弓之鳥」。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家如今談『荒』色變,主要還是因為覺得靠實體經濟盈利困難,靠資金錯配盈利快,但這種盈利模式在去年6月讓人嘗到了『苦頭』。央行貨幣政策一緊縮,整個市場都會出現流動性的恐慌,大家有錢也不敢投進去,資金鏈突然停住了,於是大家都變得非常緊張謹慎,只要稍有『錢荒』苗頭,立即收縮銀根。這種行動更加渲染了市場流動性的緊張,反而更會導致去年6月份的這種現象。」孫立堅表示:「如今國家也在積極推出一些金融創新的手段,尤其要求大銀行要確保老百姓用錢的便捷性。央行在金融市場恐慌的時候,會向大銀行投入資金,確保銀行正常的業務發展。否則,大家談『荒』色變,即便是問題根本沒發生的情況下,也立即把錢收走,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民經濟。今年,我們的貨幣政策將隨機應變,央行會合理調配資金流動性。」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則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2013年那次『錢荒』的出現帶有部分偶然性,就像防洪一樣,『洪水』是在大家猝不及防的時候來的,但是當大家有了第一次經驗以後,第二次即便『洪水』比第一次更大,但可能影響並沒有那麼大。所以,2013年的那種『錢荒』很難會在2014年出現。」周期性錢緊或成常態縱觀2013年,「錢荒」已然成為周期性事件,如果給全年貨幣市場利率水平劃條曲線,我們可以發現:一年來這條曲線形成若干波峰與波谷,波動極為劇烈。其中,波峰往往在月末出現,而在月中回落至谷底。從全年來看,利率水平總體呈現出每逢月末季末上升的趨勢,這一趨勢在半年末和全年末尤為明顯。每到3月、6月、9月和12月這些季度末、半年末和年末時,銀行的存貸比、資本充足率、動態準備金等多項指標都要被審核,央行也會根據審核結果來制定接下來的貸款額度。這些時候,銀行總會忙於拉存款,這會反映在理財產品利率上升,以及銀行間拆借利率上升方面。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由於當前銀行的經營考核模式主要是「沖時點」,月末、季末、年末的時候存款增長很快,但一過時點就大幅下降,流向「餘額寶」等貨幣基金,很多銀行今年存款數額都沒有達到去年底的水平。由於銀行資產負債結構的優化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迅速改善,金融界普遍認為,在2014年金融機構難以擺脫周期性的「錢荒」。中金公司去年12月底發布的報告認為,從三個維度來看,「錢荒」存在常態化的可能性:一是銀行資產端(尤其是非標資產)增速持續超過負債增速;二是資金需求方無法產生足夠的現金流,借新還舊愈演愈烈,佔據了銀行大量信貸資源;三是銀行資產負債部門對利率市場和金融脫媒(指在金融管制的情況下,資金供給繞開商業銀行體系,直接輸送給需求方和融資者,完成資金的體外循環)準備不足,過度追求盈利,導致超儲率過低和期限錯配嚴重。孫立堅在接受採訪時指出:「2014年『錢荒』問題主要還是由內外兩方面的因素導致,外部的因素在於美國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在逐漸退潮,由於中國貨幣很大一部分都在於外匯占款,當外匯占款非常少的狀況下,就會影響貨幣供應量。內部的因素是由於銀行業務、地產投資等產生的資金可能由於資源錯配,導致流動性的突然蒸發。」為什麼會出現資源錯配呢?「主要在於目前中國經濟能力比較弱,在歐美經濟體還沒有完全復甦的情況下,中國靠出口獲取財富增長的模式會越來越困難,如果中國內部市場『起不來』,我們就難以靠實體經濟盈利,而只能靠虛擬經濟來獲得利潤。」孫立堅進一步解釋:「虛擬經濟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錯配來獲取短期收益,當然錯配到某一天,大家突然發現資金鏈斷裂,這個時候才明白靠資金錯配的利潤增長模式是不可持續的。另外,大家相信一種『神話』的存在,那就是房價永遠漲不會跌,這樣大家的資金都集中到一起,這時,金融投資會帶來短期的利潤,直到有人發現這個房價已經到『天上』了,不可能再上升,熱情開始退潮,就會出現像發達國家曾經經歷過的『泡沫』經濟。」孫立堅表示:「一旦貨幣政策進行調整,或者是監管政策逐步嚴厲,都會讓『錢荒』問題變得更加嚴重,2014年這個現象不會在短期內改變。」錢緊倒逼結構調整2013年6月「錢荒」,央行一直憋著不向市場釋放流動性,讓商業銀行自己來解決,導致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一路飆升至30%。而從去年9月下旬,央行就大力度採取逆回購工具,向市場釋放上千億元流動性,解決了銀行「錢緊」的燃眉之急。這使得去年第三季度末沒有重演6月份的「錢荒」。此後,2013年12月19日起,央行連續3天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累計向市場注入超過3000億元流動性,其穩定市場的意圖十分明顯。2013年12月24日,央行重啟逆回購,在公開市場中開展29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受到這一操作影響,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大幅走寬,質押式回購利率普降。然而,即便央行大力度釋放流動性,被外界一度稱為「央媽」,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短時緩解「錢荒」。銀行「錢荒」問題仍在繼續發酵。那麼,今年「錢荒」再襲時,又該如何應對?外界普遍認為,根治「錢荒」不能依賴貨幣放鬆,而是要高度重視房地產泡沫瘋漲的金融風險,採取全面合理徵收房產稅、房地產交易所得稅、針對性利率、貸款等真正有效的措施,控制房地產投機買賣及其融資擴張,堵住誘惑資金過多湧入房地產投機黑洞的政策缺口,加快金融財政改革:形成政策公平、競爭公平、激勵和風險對稱、有利於資源均衡配置的調控體系,並推行資產證券化,推動存量資金從過度膨脹的房地產業調整配置到實體經濟中,挖除「錢荒」興風作浪的隱患根底。孫立堅表示,如果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能夠真的好起來,美聯儲完全退出量化寬鬆政策,讓大家都回到一個正常的全球經濟的狀態,「錢荒」就像以前一樣自然而然就會解決。另外,中國經濟應該積極進行結構轉型,實體經濟」錢荒」,虛擬經濟「錢多」這種並存的格局,能夠通過結構調整,通過對民營企業家的准入條件放寬得到徹底改變。說到底,其實中國現在不缺錢,只是大家的盈利模式出現了問題,如果能將盈利模式搬回正軌,「錢荒」才能徹徹底底得到解決。郭田勇告訴記者,「錢荒」與經濟結構不合理是有關係的。金融市場里對資金需求量很大,但對成本不敏感的領域很多,比如說政府投資、房地產等都會吸引大量資金,相應的中央機構就會變幻出各種手段來引導資金流向,當然中央銀行不可能誰需要錢都敞開了給,從而會產生臨時的供不應求的現象。只有通過結構調整來遏制住對資金需求很大,而對成本又不敏感的投資領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錢荒」的問題。
推薦閱讀:

綠度母的美麗傳說
「取暖式戀愛」不是傳說:冬季讓人更想談戀愛,短點也行
傳說中的曼殊沙華/彼岸花,到底是誰?跟我念:石!蒜!
釀酒傳說之上天造酒說
真愛傳說

TAG:有錢 | 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