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騙人的:還原「維新變法」九大真相
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疑團重重、爭議最多的歷史事件,莫過於「維新變法」了。近十年來,隨著新史料尤其是檔案史料的發現,學術界陸續提出了不少新的觀點,進一步還原了「維新變法」的本來面目,主要包括九大真相,茲略作簡單介紹。
真相一:公車上書
以往關於公車上書的敘述,都是根據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回憶寫成,但後來事實證明,康有為喜歡誇大其詞,甚至有意造假,所以並非全部事實。據最新檔案資料證明,「公車上書」有兩次:最早是由京官翁同龢、文廷式等組織、發動的,規模很大,上書也送到了光緒面前;其後才有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的上書,但這次規模很小,中途即流產。
真相二:慈禧對變法態度
以往總是將慈禧歸於頑固派,認為她一味阻撓變法。事實上,慈禧最初並不反對變法,《定國是詔》是她和光緒共同制定。她當年跟隨咸豐逃到承德,恨透了外國人,一切能夠讓清朝變強的道路,她都支持,否則之前的洋務運動也不可能搞得如火如荼。維新期間,她甚至說:「今宜專講西學。」後來朝堂之上關於廢不廢八股問題產生激烈爭論,光緒去請示慈禧,慈禧拍板廢除。所以,慈禧和光緒的衝突並不在於要不要變法,而在於誰來主導變法,也就是誰掌握實權。權力,是她的底線和全部。至於後來她把很多維新政策甚至洋務運動時期的政策都廢掉了,是因為她必須藉此拉攏守舊派勢力。所以,戊戌政變之後,中國出現一次觀念上的大倒退,後來對義和團的有意放縱和利用,也與此相關,如果沒有東南互保,那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真相三:光緒帝接見康有為時間
康有為自己說,光緒帝接見他後,兩人足足談了兩個小時。事實上,這絕無可能。第一,康有為只是一個小小的工部主事,按照清代規矩,四品以下的接見,一般在幾分鐘左右。第二,當時見面必須要跪在地下,一般人如果跪在地上談兩個小時,估計談完後只能找人抬著出去了。第三,張元濟當時就排在康有為後面,據他回憶說,這次接見大概有十幾分鐘,這種說法應該是比較符合實際的。
真相四:翁同龢被罷免
以前一般把罷免翁同龢看做是慈禧對光緒權力的削弱,要砍掉他的左膀右臂,其實不然,據很多新史料證明,這次罷免自己的老師,主要是光緒的意願,慈禧只是批准而已。原因在於,光緒拚命吸收西學,思想已變得十分新潮、激進,而翁同龢作為老臣,無法跟上自己學生的步伐,也不想跟上,所以兩人之間矛盾逐漸加深。
真相五:《勸學篇》的作用
《勸學篇》,是張之洞為對抗維新派所提出的系統變革主張,主旨是「中體西用」。以往,多認為此書阻撓了維新變法,其實恰恰相反,這部著作的出版,促使康有為等將激進的改革方案轉化為更為實際的政治運作。而且,因為《勸學篇》在很多政策上與維新派觀點相近,反而推動了變法的進行。因為,像張之洞這樣的重臣都已經公開表示必須進行政治變革了,其他人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呢?光緒帝讀完《勸學篇》後極為欣賞,批示廣為刊印。
真相六:衣帶詔
康有為在海外拉贊助所依靠的「衣帶詔」,以往多斥之為偽造,其實,也不完全是偽造。最早的衣帶詔,是寫給楊銳的。當時,光緒因為罷免禮部六堂官與慈禧產生矛盾,向楊銳諮詢兩全之法。按照清朝制度,大臣不得干預皇室內部事務。所以,光緒才寫了這份衣帶詔,詳述原委,交給楊銳,是讓他以後萬一事發用來保命的。楊銳接詔後,遂提出一系列辦法,其中包括「康不得去,禍不得息」。第二天,光緒下諭旨,責成康有為迅速離京,不得延誤。緊接著,又讓林旭傳口諭給康有為,說明事情原委。康有為所謂「衣帶詔」,其實指的是這份口諭。但是,口諭也是上諭,所以,不能說康有為的「衣帶詔」完全作假。他後來憑印象把這份口諭寫成文字,所以兩份密詔才有出入。
真相七:戊戌六君子
康有為、梁啟超兩人並未進入這場變法的權力核心,他們扮演的是「精神導師」角色,真正幫助光緒帝幹活的是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號稱「軍機四卿」、「四小軍機」,再加上康廣仁和楊深秀,就是後來大家熟知的戊戌六君子。當時朝廷給康黨安的罪名是:「主事康有為首倡邪說,惑世誣民,而宵小之徒,群相附和,乘變法之際,隱行其亂法之謀,包藏禍心,潛圖不軌。前日竟有糾約亂黨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陷害朕躬之事,幸經覺察,立破奸謀。又聞該亂黨私立保國會,言保中國不保大清,其悖逆情形,實堪髮指……康有為之弟康廣仁、及御史楊深秀、軍機章京譚嗣同、林旭、楊銳、劉光第等,實系與康有為結黨,隱圖煽惑。」
其實,六君子並不都是康黨,尤其是楊銳,他是張之洞安插在北京的「坐京」,專門負責收集京城動向和各種情報,他同康黨之間有很深的矛盾。楊銳被捕後,十分淡定,以為經過審訊很快就會真相大白,無罪釋放,同時張之洞也在極力設法營救,但沒想到慈禧為了防止節外生枝,連審都沒審,直接下令殺掉了,可以說是最大的冤死鬼。
六君子中,只有譚嗣同、康廣仁與康黨關係最密切。尤其是譚嗣同,臨刑前大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他有一首非常經典的《獄中題壁》:「望門投宿鄰張儉,忍死須臾待樹根。吾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其實,這是被捕前在家中做的詩。真正在獄中做的詩是這樣的:「望門投趾憐張儉,直諫陳書愧杜根。手擲歐刀仰天笑,留將公罪後人論。」這裡所謂「公罪」,指的就是譚嗣同深夜拜訪袁世凱,密謀「圍園殺後」,亦即諭旨里所說「謀圍頤和園,劫制皇太后」。這件事,雖然康有為百般推脫,說是袁世凱的挑撥,但無數史料證明確有其事,反倒是慈禧和榮祿密謀在天津閱兵時廢掉甚至殺掉光緒,很有可能是康梁一派的捏造,目的自然是搞垮袁世凱。
真相八:袁世凱告密
康有為接到聖旨,要求自己速速離京,遂做出錯誤判斷,認為光緒已被控制,變法失敗,遂有「圍園殺後」計劃,派譚嗣同深夜戴劍拜訪袁世凱,請他相助。袁世凱表面答應,轉頭向榮祿告密,致使六君子血灑街頭。
這件事情,袁世凱做的的確不光彩,甚至有點卑鄙。不過,這種選擇,完全符合他的性格,也是當時能讓他的利益最大化的唯一選擇。試想:袁世凱和康黨等並沒有多少交情,對於維新的擁護也遠沒有達到以命相搏的地步,突然來個人說要造反,圍園殺後,他只能告密,不告密自己就得搭進去小命。再說,他手裡的兵也成不了事,當時光頤和園外圍就幾萬人守護,不是那麼容易的。
後人多出於對六君子的同情,而大罵袁世凱。其實,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沒有絕對的是與非,成王敗寇罷了。
需要注意的是,袁世凱向榮祿告密後,兩人正商量該怎麼辦時(因為如果告密將陷光緒於不義),從北京城傳來慈禧太后重新訓政、發動政變的消息。也就是說,慈禧早就有這個想法了,而不是知道這件陰謀之後才動的手。不過,袁世凱的告密,迅速讓這場和平政變升級,直接導致六君子被砍頭,這是事實。
真相九:光緒死因之謎
光緒之死,雖與戊戌變法相隔較遠,但變法失敗是他慘遭毒手的源頭,所以,這裡一併加以論述。
關於光緒的死因,歷來眾說紛紜。不過,近些年來,學者利用科技手段,對光緒遺骨、頭髮等做了檢測,證實的確是中毒而死,所中之毒為:砒霜。
據為光緒帝寫《起居注》的惲毓鼎回憶說,當時慈禧得了痢疾,連續幾天拉肚子。結果,光緒還是太嫩,聽說這一消息後「面露喜色」(據說光緒在自己屋裡擺滿了鐘錶,拼年齡),被小太監看到後轉告慈禧,慈禧大為震怒,說:「我不能先爾死」。隨後,就發生了慈禧賞賜光緒一碗「塌喇」(酸奶)的事件。光緒喝後,肚子疼得不行,當時有個御醫叫力鈞,人很實在,真就開方子治病,結果慈禧讓人捎話,說力鈞怎麼還不死,嚇得他趕緊裝病,把雞血滴到痰盂里,假裝咳血,逃出宮去。沒多久,慈禧就下旨,讓醇親王載灃之子溥儀在上書房讀書,授載灃為攝政王,第二天光緒去世。慈禧和載灃說,以後所有軍國大事都要經過她的訓示,其實就是要故技重施,掌握權力,只是沒想到自己也緊隨光緒其後,相隔一天就去世了。
祥說:有人認為,康有為等不應過於依賴光緒,應該和洋務派開展合作。的確,康梁等人身上文人氣太重,根部不懂上層政治鬥爭。但是,無論維新派走哪條線都會失敗,光緒權力太小,根本建立不起真正的權威;慈禧和洋務派都不會去觸動政治體制變革(當時慈禧和張之洞都認為康有為是要顛覆帝制);普通群眾更不用說了,當時民教衝突正在醞釀,對於維新根本不理解,就算去發動也發動不起來。所以,從政治角度來說,這是一場必敗的運動。不過,它畢竟為後來清末新政提供了一些可資參考的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慈禧雖然鎮壓了維新變法,但後來又繼承了康有為的衣缽。
推薦閱讀:
※1901年:《江楚會奏變法三折》出爐記2
※戰國時期各國的變法(六)——燕國的變法
※1898年6月11日,《明定國是詔》頒布,戊戌變法由此開始
※(1)?變法:王安石與司馬光的互掐
※破土動土權變法|破圖|動土|破土動土化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