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沙漠中看到綠洲 民姜吉禹找到治理沙漠良方

沙漠中看到綠洲 民姜吉禹找到治理沙漠良方

  新華網大連1月15日電(記者閻平)如同沙漠里看到了綠洲,大連農民姜吉禹的研究成果讓內蒙古農牧民看到了希望 ——他們種植的菊芋正在乾旱的科爾沁近萬畝沙地和沙丘上頑強地生長著,並已形成植被。

  這種種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被治沙專家稱為目前 「治理沙漠成本低、見效快的最佳方法」。他們認為用菊芋這種生態經濟型植物治理沙漠,不僅能治沙固沙,而且因其具備沙地產業化經營發展潛力,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具有廣泛應用價值。

  發明人是大連市旅順口區長城鎮長嶺子村一位普通農民。60歲的姜吉禹,原來在村裡負責綠化工作。1996年他到內蒙古通遼看望朋友時,目睹沙漠化給當地造成的危害,受到很大觸動,同時也很不服氣: 「沙漠上還能什麼也不長?」

  回到大連,倔強的姜吉禹就查閱資料,開始了艱難的研究。他先是找到野蒺藜、蒼朮等植物,效果都不好。

  最終他選中了菊芋。他將菊芋分別種植在沙丘、排碴場、瘠薄石礫地以及垃圾場上,並模擬沙漠進行試驗,1997年取得初步成功。

  1999年4月,姜吉禹來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他無償提供種子,在1000畝沙漠地上進行試驗,又獲得成功。姜吉禹回憶說: 「那年是歷史上少有的乾旱、少雨,連有『沙漠之王"之稱的桔桔梗也乾旱死亡,我的菊芋卻頑強地生存下來,並形成植被,在秋季還結出地下塊莖。」

  就在這年春天,姜吉禹還與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白音他拉鄉政府合作,種植菊芋2420畝,作為菊芋繁育基地。

  去年10月,奈曼旗白葦穿沙公路工程指揮部又划出一萬畝沙丘地,提供給姜吉禹所在的大連旅順姜禹菊芋農場,準備建立一個萬畝規模的菊芋防沙帶。

  姜吉禹的成果引起治沙專家的注意。去年春天,遼寧省固沙造林研究所引進了姜吉禹培育的菊芋種子,並按其專利 「種植菊芋治理沙漠的方法」,在沙漠治理示範區——科爾沁沙地的流動沙丘上種植了400餘畝。

  結果讓專家們欣喜不已: 「儘管今年特殊乾旱,降雨量極少,加之高溫,整個農作物都深受其害,但在沙漠上,已種植的菊芋長勢非常好。扒開沙面菊芋的地下根系密密麻麻地伸入沙下,挖到1米深還能用肉眼看到菊芋的根系,並開始結實,達到固沙、治沙、改變沙漠的生態效果。」

  遼寧固沙造林研究所吳祥雲博士介紹,菊芋俗稱洋姜,原產於北美洲,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不僅耐寒,而且耐旱、抗風沙、無病蟲害,繁殖力極強,每年成倍增長。菊芋還是一種難得的生態經濟型植物,每畝地可產塊莖1500公斤左右,在不影響固沙的情況下從第三年起就可進行適當收穫。它的塊莖可以食用,又可進行深加工,製成澱粉、菊糖、食品添加劑、酒精、保健品等。菊芋的葉和莖桿則可做飼料。因此,菊芋在治沙、固沙的同時,還具有很大開發利用價值,特別適合開展沙地產業化經營。

  白音他拉鄉副鄉長路通告訴記者,菊芋治沙投資低,每畝地僅需四五十元人民幣,再加上生態效果明顯,經濟效益可觀,深受農牧民的歡迎。

  目前,姜吉禹已在大連的庄河、北京房山等地建立了3000多畝的種子繁育基地。國家林業局去年6月將此項目列入2001年林業治沙貼息貸款項目,遼寧省政府也準備在全省推廣這個項目。(完)

  新華網

乾旱地區植樹方法」為荒漠染出片片綠

"塞上鳳城 」 爭創國家園林城市

從髮菜-發財的夢幻中醒來

調整治沙方略 抑制沙塵暴危害

賀蘭山上遙看沙塵暴

寧夏大部地區屢遭揚沙和沙塵暴襲擊

寧夏將實施八大生態工程

寧夏培育出一種能防風固沙的蔬菜

寧夏啟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

沙湖——塞上「沙家浜」

沙漠徹底治理

沙漠怎能什麼也不長 ?農民姜吉禹找到治理良方

沙漠中看到綠洲 民姜吉禹找到治理沙漠良方

陶樂縣在沙漠中成功營造防風固沙林

土 地 沙 漠 化

外來投資者 「淘金」內蒙古草原生態

外援項目加速寧夏生態環境改善

新 疆 的 沙 漠

新疆十年治理沙漠 128.6 萬公頃

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

中科院專家探索治理沙漠

加快治理沙漠化步伐

治理沙漠 開發沙漠建材

Copyright ? 2003-2005 www.earth365.com All Rights Reserved本站由 海淼 製作和維護地球村? 版權所有


推薦閱讀:

在沙漠中向地面倒水,為什麼會形成冰?
益西彭措堪布:沙漠中有大樹王
老薛:你像風一樣就此別過,我是駱駝渡不出沙漠。
塞上江南 大漠柔情之寧夏沙漠旅行
沙漠孤舟

TAG:沙漠 | 找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