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話李清照
每個人都聽過李清照,不必要讀很多書,幾乎每個人也都知道幾句她的詞,尤其是在少年習文的成熟路上,李清照肯定啟蒙過這千年以來無數的中華學子,她的星盤想必定有其特殊之處,觀照她這一生比較明確的部分,以下就予一一解析。
身為一個如此不凡的女性,會讓人注意到她幾乎完美的婚姻,別說這是發生在不可思議的古代,就算是現代,這樣的渾然天生的佳偶也是傳奇;所以聯想到他們兩個人之間必定有良好的冥王星與土星的相位,這兩個人的關係方才受到宇宙中宿世緣份的祝福,不僅在當時的世間形成了強而有利的結合,彼此更是對方的靈魂伴侶。往往這種結合背後的安排是超乎個人利益的,它會帶有更高超的宇宙使命,需要這個結合去完成一些對世間有貢獻、有價值的進化的工作。就像完成了她早年曾做的《詞論》、編著及刻印"金石錄"一書、以及在文學創作方面樹立了個人風格的詞體"易安體"等等。
所謂良好的冥王星與土星的相位,意思是指雙方的星圖融合在一起看的時候,自己這兩顆星在對方的星圖落點上,有顯示出彼此互相形成良好意義的相位(例如占星學中說的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之所以是土星與冥王星的結合,是因為土星與冥王星的關係是最神秘的,它是靈能上的奧義學,就像中國人說的"業報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樣,觀察雙方合圖上這兩顆星對應的關係,仿如就在檢驗一張"宇宙兌現的支票",只是面額不知是正?是負?是多?是少?由業力標記的土星與輪迴宿命的冥王星相結合,不容抵抗的命運於焉存在。
先前我們介紹過土星,那麼何為冥王星在占星學中所代表的意思呢?冥王星代表著黑暗與生命中未知的力量,並且經常與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有所關聯,主宰著人們最深一層的潛意識運作。冥王星同時也代表著從毀滅之中心理的重生,它有另一層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含意,所以如果說土星為此世業力的標記星,那麼冥王就是累世輪迴之業的宿命星了。說到冥王星,反觀清照南渡前後期的人生,其反差之大,尤其是經歷了生死離散的巨變,那麼這應該就算是典型的"時勢推運占星"中所說的,當時天象冥王星進入清照本命星圖的天底宮(第四宮,也叫家庭宮)的現象了。
千年前在北宋覆亡時,如果經過推運後發現這當時冥王星的位置與清照個人的生命星圖,真的是很巧妙的在清照的天底宮會合的話,那麼清照她一下子喪失了丈夫、親人、家園、收藏、甚至是一個人的根源,那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這個天象就是會讓人失落流離,會覺得生命中的臍帶被剪斷了,從此生命被徹底切割,好像與一個人過去所賴以存身的根基一刀兩斷了一樣。雖然冥王星也有一個隱而未見的祝福的力量,但只有當事人努力在一片廢墟中重建個人粉碎了的內心之家時,最後才能看到它。
至於清照跟明誠這樣琴瑟和鳴的良緣,也許有以下的幾個可能:一個是他們夫妻的合圖中,有土星跟金星的和諧相位(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因為代表情愛的金星有土星責任及宿命緣的呵護,就會有一個溫馨滿足的穩定關係,這樣的束縛是良性的。又或者是海王星與金星形成良好的相位,如此的愛就會顯現在海王星羅曼蒂克的理想性質之下,雙方有助於將心中對世人或文學的愛升華,移轉成藝術的專力追求。又或者是金星與木星也呈現和諧的相位,如此雙方的情愛在木星生生不息的保守下,就是一種互生互利、可以一起創造繁榮的關係。
當然,最有可能的是,是在清照的本命星圖中,就有一顆木星落入婚姻宮(星圖中地平線西方的第七宮),如此代表當事人在婚姻關係中不但容易受益,而且配偶很可能是個相當有智慧的人,甚至於會把歡樂與信心帶給自己,因為這樣的伴侶會關心他人精神跟物質上的雙重福祉。當然,最後關係是否完美,還得再參照雙方合圖上的相位。說到木星,木星主生理,智力及精神上的成長,一如清照幸運的童年,她身心都無比滿足與高水準環境的少年,以及一切尊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獨享著,那很可能是因為木星落點在巨蟹座)或在第四宮之家庭宮)的關係了,因為此相生來即有尊貴之意的。
每個人都聽過李清照,不必要讀很多書,幾乎每個人也都知道幾句她的詞,尤其是在少年習文的成熟路上,李清照肯定啟蒙過這千年以來無數的中華學子,她的星盤想必定有其特殊之處,觀照她這一生比較明確的部分,以下就予一一解析。
身為一個如此不凡的女性,會讓人注意到她幾乎完美的婚姻,別說這是發生在不可思議的古代,就算是現代,這樣的渾然天生的佳偶也是傳奇;所以聯想到他們兩個人之間必定有良好的冥王星與土星的相位,這兩個人的關係方才受到宇宙中宿世緣份的祝福,不僅在當時的世間形成了強而有利的結合,彼此更是對方的靈魂伴侶。往往這種結合背後的安排是超乎個人利益的,它會帶有更高超的宇宙使命,需要這個結合去完成一些對世間有貢獻、有價值的進化的工作。就像完成了她早年曾做的《詞論》、編著及刻印"金石錄"一書、以及在文學創作方面樹立了個人風格的詞體"易安體"等等。
所謂良好的冥王星與土星的相位,意思是指雙方的星圖融合在一起看的時候,自己這兩顆星在對方的星圖落點上,有顯示出彼此互相形成良好意義的相位(例如占星學中說的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之所以是土星與冥王星的結合,是因為土星與冥王星的關係是最神秘的,它是靈能上的奧義學,就像中國人說的"業報不爽"、"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樣,觀察雙方合圖上這兩顆星對應的關係,仿如就在檢驗一張"宇宙兌現的支票",只是面額不知是正?是負?是多?是少?由業力標記的土星與輪迴宿命的冥王星相結合,不容抵抗的命運於焉存在。
先前我們介紹過土星,那麼何為冥王星在占星學中所代表的意思呢?冥王星代表著黑暗與生命中未知的力量,並且經常與我們無法掌控的事物有所關聯,主宰著人們最深一層的潛意識運作。冥王星同時也代表著從毀滅之中心理的重生,它有另一層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含意,所以如果說土星為此世業力的標記星,那麼冥王就是累世輪迴之業的宿命星了。說到冥王星,反觀清照南渡前後期的人生,其反差之大,尤其是經歷了生死離散的巨變,那麼這應該就算是典型的"時勢推運占星"中所說的,當時天象冥王星進入清照本命星圖的天底宮(第四宮,也叫家庭宮)的現象了。
千年前在北宋覆亡時,如果經過推運後發現這當時冥王星的位置與清照個人的生命星圖,真的是很巧妙的在清照的天底宮會合的話,那麼清照她一下子喪失了丈夫、親人、家園、收藏、甚至是一個人的根源,那也就不足為奇了。因為這個天象就是會讓人失落流離,會覺得生命中的臍帶被剪斷了,從此生命被徹底切割,好像與一個人過去所賴以存身的根基一刀兩斷了一樣。雖然冥王星也有一個隱而未見的祝福的力量,但只有當事人努力在一片廢墟中重建個人粉碎了的內心之家時,最後才能看到它。
至於清照跟明誠這樣琴瑟和鳴的良緣,也許有以下的幾個可能:一個是他們夫妻的合圖中,有土星跟金星的和諧相位(三分相120度角或六分相60度角),因為代表情愛的金星有土星責任及宿命緣的呵護,就會有一個溫馨滿足的穩定關係,這樣的束縛是良性的。又或者是海王星與金星形成良好的相位,如此的愛就會顯現在海王星羅曼蒂克的理想性質之下,雙方有助於將心中對世人或文學的愛升華,移轉成藝術的專力追求。又或者是金星與木星也呈現和諧的相位,如此雙方的情愛在木星生生不息的保守下,就是一種互生互利、可以一起創造繁榮的關係。
當然,最有可能的是,是在清照的本命星圖中,就有一顆木星落入婚姻宮(星圖中地平線西方的第七宮),如此代表當事人在婚姻關係中不但容易受益,而且配偶很可能是個相當有智慧的人,甚至於會把歡樂與信心帶給自己,因為這樣的伴侶會關心他人精神跟物質上的雙重福祉。當然,最後關係是否完美,還得再參照雙方合圖上的相位。說到木星,木星主生理,智力及精神上的成長,一如清照幸運的童年,她身心都無比滿足與高水準環境的少年,以及一切尊榮幾乎是與生俱來的獨享著,那很可能是因為木星落點在巨蟹座)或在第四宮之家庭宮)的關係了,因為此相生來即有尊貴之意的。
在此我們以中華傳統占星術中,最早在周、漢朝代叫做"七政四餘",後來經張果老等人集編,又名《果老星宗》的這本古書所衍譯的相關文段,錄下於此:"木星得入四宮中,可見無災喜慶重,田宅昌榮需守祖,不逢破敗福豐榮",意思是木星若在家庭宮,真的是福祿厚重,田宅昌榮,但是為人子孫的必須謹守祖業,只要沒有遇到其餘代表破落之星相,那麼註定是一世豐榮。"第七宮中木宿游,聰明典雅備祥休,更饒取得高賢婦,偕老同心到白頭",意思則是說,木星在婚姻宮的話,有極佳的好姻緣,可以娶到聰明、典雅、賢慧、同心、並且與自己白頭偕老的佳偶。那照這樣說來,就很有可能是明誠的七宮中有木星,而它則落在清照的四宮中了。
只可惜當年除為帝王將相留傳之外,民間的傳記文學並不發達,有關清照真實生活影子和那個時代的背景,變成是永遠聯結在一起的故事了。真要知道清照的行事作風來分析星相,反而不易。而她的這些作品不只是大時代的紀錄,也可以說是一個不屈者生命的流露。因為對文學家而言,文學作品正是他們生命中最有價值的驗證,所以,清照以她歷經的磨難作為文學升華的養料,為我們後人留下了影響後世極大的,獨樹一幟於詞壇的文體,這是她當初落入人間,來此一遭的信約吧!她能成為中國歷史上文學成就最高的女詞人,誠非偶然呀!
"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首詩原本是當年她與丈夫一同出遊,沉醉於彼此的濃情所作。而現在回首看來,又何嘗不是清照一生落款下的"跋";來到人世的天仙,迷醉的在人生中年之前,坐擁人世美好的一切,是沉醉不知歸路了。而一切失去之後,在戰火與卑微之中,雖屬苟延殘喘仍舊堅守文人清骨,不與俗同的尊嚴,是她誤入了流言與污泥處處的藕花深處了。在這一生與後世中,清照的才華都驚起了凡夫俗子自嘆不如的文思,而在這遮天群飛的鷗鷺之後,不知經歷了人世中所有最好的與最糟的清照,她那一生的遊興又是否已盡了?天色已黑,屬於清照的大時代已過去,最明了人生無常的人,也已然興盡晚回舟了。但這樣的結局,卻不是在歷史的長流中的交響曲里的最後一個樂章,那所有的人禍與災難方殷,那所有的骨肉流亡,那所有的偏安與歌舞昇平景象,都還存在著這一千年後的文明大地上。
鑒古知今,希望清照國破家亡的詩詞,終成絕唱。
一代詞人李清照
魏菀
她是古今未見的"天之驕女",她身家高貴、金枝玉葉,她才高八斗、天縱英才,她的精神與物質、親情與愛情、名聲與成就、識見與歷練,樣樣不缺、樣樣不凡,她能跟李白、李後主(煜)二位大家在"詞"的領域裡齊名,她能隨手輕捻一闕詞,即風華千萬、千古流傳,她的存在是華夏文學中的奇葩,她的傳作里有太多洞悉世情的經典,她有一顆冰晶玲瓏的心,一種敏銳慧黠的眼光,還有…還有…..她這一生令人不勝唏噓的生平吧;她風光的來到這世上,在讚歎與掌聲中成長,卻在長長一生的行路中,被迫在國破家亡的大時代下,一而再、再而三的狼狽而卑微的丟失了所有,最後她孤老何往?她隱姓埋名、染垢流離、不知所終、卒年不詳…….。
(1)綉幕芙蓉一笑開
李清照在距離今天九百多年前的北宋末年(即北宋神宗元豐七年,西元一○八四年),生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西南的"柳絮泉"。那地方景色優美,人文薈萃、是一個天地山川之間的靈氣仿如皆獨鍾於此之地,當地的柳絮若綿,處處飄颺,居屋古樸中帶出秀麗,濟南名士,名聞遐邇;李清照就誕生於這樣一個能夠薰陶心靈,觸發文學創作能力的地靈人傑之處。
她含著金湯匙出生,投胎在一個非常顯赫的家族,這是一個位居社會金字塔頂端、身為皇朝權力中樞以及歷來最高層士族的家庭,在這貴族的書香世家中,她的家族長輩不是狀元,就是進士,連她的媽媽都是系出名門,"善屬文"的才女,加上父母向來與文人、名士友好,所以她終日跟隨父母來往於這些文壇碩彥之間,耳濡目染,使她成為一個博聞有禮,好學不倦的女孩。她承籍家學之淵博,受到良好的正統教育,克紹箕裘,研習經史百家,習文引經據典,學問淵博深厚。
雖說"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清照的生長環境中儘是如此不凡的教育與薰陶,卻不足以完全決定她那曠古風流的文采,因為真正關鍵的是清照的天資超卓,她生來具有得天獨厚的強記及理解、創發及運詞的能力;聽說她還不到十一歲,這個小女孩的詩文就已經被父執輩的文壇耆老們所稱賞,並以才藻聞名於鄉里了。這樣一個能過目成誦,更能舉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女孩,不僅是嗜書如飴,幾乎是把"書"看作了自己生命無法分割的一部分了。這個二八年華的少女,卻過著手不釋卷的生活,她的閨房內往往不論是几案或香枕,最後都盡成書籍,可嘆芳華正盛,不敵書香正濃,她終日滿足的沈醉其中…….。
先天的遺傳、後天的庭訓、高貴的家世背景與卓然天成的稟賦,都令她一出生即已高高在上、光彩奪目、不與俗同,這也註定了她的前半生要踩在雲端之中,李清照人生的春艷景緻,竟是那樣的不食人間煙火、不識人間苦難呀!
這樣的才女註定要嫁給一個命定中的人,那就是嫁給了當時的吏部侍郎(也是後來的當朝丞相)趙挺之之子,博學多才的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與她年齡相當,是一位勤篤溫和,踏實寬容的好先生,他出身官宦世家,卻沒有絲毫貴族子弟的氣息,他一樣善於詩文,喜歡金石書畫,對考古學極下功夫,後來並且以"金石錄"一書名滿天下。
傳說趙明誠小的時候,便曾夢見過一本奇書,醒來時只記得有三句話是——"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他覺得納悶,便告訴父親詢問其意,聽說他父親仔細推敲之後便笑著說:"孩子!"言與司合"是"詞"字,"安上已脫"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將來可能是"詞女之夫"啊!"想不到明誠後來人生的發展,竟然真的與這離奇的夢完全巧妙的應合了。
十八歲的清照初為人婦,初解情思與愛戀的生活是那樣一帆風順的甜美,他們小夫妻志趣相投、能力相當,詩詞唱和之際,更收集研究金石書畫,生活安定美滿豐腴。他們每晚的工作時間是以點完一枝蠟燭為度的,有時校勘古書,有時相互評論前代的書畫彝鼎。而據《易安居士事輯》記載:"易安(是清照的號)性強記,每飯罷,與明誠同坐,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幾卷,幾頁,幾行,以中否決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往往大笑,茶傾覆懷中,反不得引而起。"這是他們倆別有風味的閨房之樂;意思是說,他們常在飯後喝茶時,做這樣的遊戲:即一個人說出古書上的一件事,另一個則要答出這件事記載在哪一部書的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說對了就算勝利,可以先喝茶,說錯了就算失敗,就得後喝茶。也因為常常笑鬧爭先,以致茶湯總會翻覆,弄得兩人濕答答的。而那樣的人生,不但小倆口拼記性、更比才情,明誠對妻子才氣的折服,對妻子寧願甘拜下風的呵護。正是清照這一生中最旖旎的風光了。
(2)花自飄零水自流
然而政治是無情的,因為當朝的權力更迭,清照親眼看見自己的父親因立場不同而被自己的公公在新舊黨爭時給排擠掉,被朝廷給罷了官,兩個親家因政見不同而交惡,她曾上書求公公救父,哀痛陳詞:"何況人間父子情?",但還是沒用。這種現實環境瞬息萬變,道義恩情全不顧的政治生態,令清照不屑與憤慨,後來她在公公拜相之時,清照也獻詩說:"炙手可熱心可寒",詩中存有諷喻。之後果如清照所料,趙家最終也被蔡京所誣陷了。任何處心積慮只為經營仕途的人,到底一樣坐不住那權力鬥爭的頂端。
經過了這場政爭醜惡的糾葛,清照逐漸成熟了,在看過人情世態冷暖之後,他們夫婦更以學術與文學為重了,這對夫婦是全心全力的在致力於藝術的獻身工作,不求其他了
後來,趙明誠先後在萊州、淄州等地做了幾年地方官,在公公趙挺之去世之後,夫婦曾在青州(現在的山東益都)故第鄉居十年,過了一段悠然的文藝生活。據說明誠在萊州、青州、淄州做官時,圖書曾搜集多達數萬冊,也羅致不少金石彝器,這些珍貴的資材,使他們能方便研究及做考證的工作;明誠家原相當富有,而他數度服官,收入當亦可觀,但明誠把錢都用在搜集金石書畫這方面去了。尤其是編著及刻印"金石錄"一書,就已耗掉了他們財產的大半。
他們儘管是粗茶淡飯,儉衣縮食,也要買書、藏書、校書,朝夕以書為伴;他們夫妻這種藝術化的生活方式,真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和擁有的。這些滿滿的收藏、冠絕一時的文物、以及傳承古文化的使命感,就是清照與明誠兩人耗盡心血與青春,所艱辛孕育的結晶,那就是他們的小孩。
這對夫妻當時自謂是"葛天氏之民";葛天氏是傳說中的古代理想帝王,在他治理天下的時候,"不言而信,不化而行"。所以在文學與考古的天堂中,他們脫離了世俗,他們活在完全自得其樂、不忮不求的心境之中。然而,此時大時代的腳步,卻無預警的拖著所有不論是凡庸或出塵的人,都得一般的往下滑….往下滑,一直滑落到人世間最悲苦惆悵、生死驚惶的地方。
(3)風住塵香花已盡
在清照年輕的時代中,其實重文輕武的北宋已到了瀕臨危亡的邊緣了。在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時金兵終於南侵,一舉攻破了宋都汴京,大肆搜刮京城財物,並且挾徽、欽二位皇帝及王公貴族等三千多人,百姓十餘萬及大批皇宮珍品北上金都,之後金人還將宋廷的王公貴族全當成奴役差遣使用。這如此荒謬的奇恥大辱,就是史稱的"靖康之禍"了。這時清照仍跟隨明誠在淄州(山東淄川)內,夫婦倆得知此訊,知道淄州不久之後也必將淪陷;兩人只好準備撤離,為了逃難,憂心忡忡的他倆不得不把歷代收集的金石書畫忍痛拋棄了一大部分,雖然縝密的鎖藏了十幾間房子之多,這樣還裝了十五車!而這些隨身的經史書卷、金石鼎彝都是他倆再也無法割捨的寶物,清照心理知道:"且戀戀,且悵悵,知其必不為己物矣!"這些珍貴的必定會失去,但是能夠保全多久就算多久吧!
接著,朝廷南遷,北宋滅亡,"靖康之難"後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稱帝,清照夫婦他們由山東入蘇北,渡江至金陵,由於趙明誠是有官守的,他一到金陵,便向政府報到,後來,高宗便委他為湖州太守。夫妻倆接著南逃到了建康(南京)。從山東流亡到南京,這千里行路的風霜勞頓、冒著酷暑的心力交瘁、這顛沛流離的一兩年,讓趙明誠的健康受到很大的損害,可這局勢還沒能穩定下來,這國家眼看是亂的一塌糊塗了,國有外患,更有金人冊立張邦昌於汴京,僭號楚的這種事情,朝中卻因統治者無心收復,甚至陶醉南方山水秀美,歌舞昇平的景象,而讓主戰派受主和派的壓抑而不得收復失土,這讓稍有民族意識的人皆感憤慨。在這種國讎家恨、小人當道的時刻,清照的人生已經完全不復從前的活潑浪漫、閑適美滿可言了。
隔年是建炎三年(1129年),明誠身體剛剛好點,卻為了哭母奔喪,途中單身一人舊病複發,那一年的八月,清照連夜倉皇趕至南京見他,再見到明誠卻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了,那時節明誠就這樣拋下了塵世的所有,享年四十九歲,走完了他單純乾淨的一生。至於他本應上任的湖州太守,也因明誠這些年前後的病況而至死迄未到任。他留下了新寡的清照(當時四十七歲),以及那一生心血所在的金石瑰寶。在這一刻,清照狠很的從雲端摔落了泥沼,她這一生中最為心愛的知音、一直呵護著她的穩健靠山、與她結縭了近三十年的伴侶,最懂最相依的那個人,就這樣,在異地寒微的情境中憾恨的撒手歸去了。
她病了,她怎能不病?是大大的一場病,但她得活著,因為明誠跟她還有記憶存留在那最後相依為命的經史書卷里。那是明誠託孤給她的使命了!但是由於宋代婚姻制度是男尊女卑,夫主妻從的,所以一旦失去了丈夫,加上兩邊都早已在黨爭中沒落的家世,清照可說是完全孤弱無依了。可這亂世卻不容她多作喘息,江南的局面就起了大變化,金兀朮引兵南下侵宋,於建炎三年九月攻打南京,明誠死後一個月,清照就帶著病體又得倉皇的走上流離之途。她一個人該怎麼照看這批文物呢?她想到自己還有個妹婿擔任著兵部侍郎,於是在兵荒馬亂之際,好不容易出了高價托船將大部分運過去!可是人算畢竟不如天算,十二月,金兵攻陷洪洲(今屬江西南昌),那些運過去的東西就這麼全被丟棄了。當時她由南京到了杭州,可到達後月余,杭州又陷,清照只好再渡錢塘江入浙東避難。最後在兵荒馬亂中,清照逃難到台州(今浙江臨海縣),最後她找到了弟弟敕局刪定官李迒;這樣人事皆非、東飄西泊、一路上還得照看著自己隨身的文物、日夜膽戰心驚的輾轉流亡之後,她終於到了一個能夠暫時的落腳喘息的地方了。
(4)北去應悲易水寒
當時的南宋,已有土崩瓦解之局,金兵勢如破竹,金兀朮從海路追宋帝,直闖浙東,高宗匆促逃至溫州,兀朮之大兵海上遇難,損失慘重,且岳飛等在湖北帶兵擒王,襲金兵之後路,於此,金兵退兵,南宋偏安之局於是成型。
然而,謠言卻在這個時候四處流散!南渡那一批昏瞶而少進取心的朝臣,不知是何居心,硬是說她還擁有一隻玉壺,準備要送給金人自保之用的。逼得她只得打包了身邊所有的銅器金石,準備獻給朝廷。那知朝廷還來不及接收,就轉到四明(今浙江寧波),而這些物件,只好全部寄放在剡縣(今浙江嵊縣)。哪知道戰亂波及,官軍、叛兵的一來一往,所有的器具、手抄本,又全付之一炬。
剩下的幾個竹箱,她再也不願意輕易離身!這是她半生顛簸的僅余了。清照在浙東走過紹興、今華、寧波和溫州等,不知在哪個地方,清照縝密藏於床榻之下的這些東西,有天一朝起來,牆壁硬是被小偷挖了個洞,又被取去五箱。她怎能料到,在這樣細細密密的收藏下,還有痛失的可能?她拿出了所有纏頭勉強立下重金懸賞,也只得回十八卷書畫。
清照到底還擁有什麼?為何這些瑰寶在得到的時候是如此的的艱難,而失去的時候卻是如此簡單?過去才為"玉壺事件",把清照弄得幾乎下獄;現在又因對時政的不平,看在眼裡,發而為詩,又得罪了不少人;對於南朝的政治,清照是憤懣的,她才鋒過露,以及批評文學作品之水準太高,於是,小人捏造謠言來詆毀她,說她在投老之年,改嫁一個品德敗壞的男人,辱罵她失節、假清高。至於南渡之君臣,在南宋紹興初年之後是逐漸安定下來了,亂事漸漸平定,大家在山明水秀的臨安享樂,清照卻行吟雙溪,不屑與當時權貴同調。她從越地到了杭州,後又由杭州到了浙江的金華,她雖然暫時在金華定居了下來,卻還時不時的得受這批人的污衊與流言干擾。
曾經的豐榮歲月、曾經的鶼鰈深情、曾經的富裕收藏、曾經的一時重譽,現在何往?清照的芳華已盡,向晚的人生孤苦伶仃,她居無定所,知音無存,故鄉已淪陷,丈夫已死去,收藏皆離手,國讎家恨,愴懷難已,流離他鄉,萬般情思、百般愁腸,就只能寄託在一隻健筆裡邊,使她後期的作品自然流露出一種深沈的憂鬱,一種凄切的悲涼;就這樣,她悄然自人群中退隱,晚節流落江湖,從茫茫人海中消失了她孤弱的影像,是病?是貧?是身處於如何不堪的地方?甚至於連卒年都不可考,後人據推斷清照約活了六十歲吧,這個曾經無比燦亮的文學大家,就抑鬱的在江南的旅居中,寂寞的離開這炎涼人寰了。
"嫠家父祖生齊魯,位下名高人比較;當時稷下縱談時,猶記人灰汗成雨;子孫南渡今幾年,飄零遂與流人伍。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坯土!"這是清照距明誠之病故三年後的詩作,看看這與她南渡前文風的清麗婉約差異實在甚大,全詩的聲情激越奔放,從前的活潑富麗一變而為凄愴沈痛,已不似純粹女性的作風了。在大時代中歷經瘋狂迭起的坎坷,已經完全改變了這位偉大詞人的生命面貌了,她生逢國變,家破人亡,顛沛流離,受盡人間殘酷的折磨,一個落難的天才,帶著苦痛的靈魂,她卻在文學創作方面樹立了個人絕對魅力與靈動的風格,在意境上、在運詞上、在詞體的流變中,她毅然特立、獨樹一格,超絕兩宋詞人之上,閃耀出她文體特有的鮮明生命力!曠古之才,千古流芳!
李清照:一切從門當戶對開始
侯虹斌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南宋女詞人,李格非之女。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裕,夫婦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考證鑒別。金兵入踞中原後,流落江南,夫病死,李遠走金華依弟,晚景凄涼,有材料證明其曾改嫁,不確。清照多才多藝,工詩文,善丹青,詞的成就尤高,被譽為"婉約"之宗,在文學史上地位極高。
現在還沒有足夠的材料說明李清照和趙明誠的成親,是自由戀愛的結果還是父母指定的緣分,或者是兩者兼有之,但李趙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美好的一對夫妻。李清照是散文家兼禮部員外郎李格非的女兒,而趙明誠是兩度任宰相的趙挺之的兒子,他比李清照大三歲,年紀輕輕就做太學生了,二十歲時即潛心搜蓄金石書畫,滿滿裝了十餘大屋。李清照對這一時期的鄉居生活非常滿意,"甘心老是鄉矣。"她把自己的居室稱"易安室",自號"易安居士"。趙明誠為李清照的畫像題詞:"佳麗其詞,端莊其品,歸去來兮,甚堪偕隱。"就是那種"淹然百媚"吧。夫妻倆在山東青州故第閑居時,一起校勘書籍一起品評書畫一起整集簽題,兩人還喜歡打賭,賭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猜中的先喝茶。往往贏的人就樂得人仰茶翻了。
一年的重九,李清照填了一闋"醉花陰"詞,寄給趙明誠。趙明誠接到這闋詞後,竟閉門數日,窮三日夜之力,填了五十闋,把妻子的那一闋也抄雜在裡面,也不寫清作者,拿去給好友陸德夫品評,陸德夫玩誦再三,以為有三句最佳,"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正是李清照所作。明誠自此以後,對妻子甘拜下風。李清照是千年不世出的天才,輸給她沒有什麼可羞愧的。難得的是趙明誠心胸坦蕩,還把妻子作為他的驕傲。有這樣的好兒郎,李清照也造化。
這樣的一個女人,適宜被暗戀,不宜相愛。才華固然是對男人的一道門檻,而她內心的完滿和自足更使她無法讓外人走進她的內心世界。十八歲嫁給這個人的時候,她一定遲疑過猶豫過吧。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和趙明誠一起,李清照是他的酒朋詩侶,是他的知交摯友,琴瑟和諧,不是不快樂的。即使後世資料證明,趙在婚前曾去過花街柳巷,在婚後因李清照沒有生育曾與丫環有染,在以狎妓為風流的那個時代,也可以原諒了吧?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好事。李的內心是獨立的,她只需要一段可以互相酬唱應和的平等的愛情,來釋放她的豐盈和美麗。她把性感留給自己,才華給了世人。趙無疑是最適合她的。
但是,里爾克也說,愛是最難的事。上帝到底嫉妒了。他給了李清照"國破山河在"的凄涼的收場,而且,在他們成親二十六年之後,趙明誠死在去建康赴任的路上。
當然還是會好好地活下去,只不過不再快樂罷了。那是一條漫長得沒有邊際的地下鐵,身邊每個人都忙忙碌碌恍恍惚惚,喧嘩熱鬧,然而那都不是她的終站。自趙明誠死後,戰爭、流亡、無子、貧病交加,彷彿幾世千劫過去了,停也停不了。果然是繁華被摧毀,樂極會生悲。看到這樣的天才女人心碎,心裡還是有點悲涼的。
——《紅顏:女人千年的榮耀與哀傷》
漱玉泉畔聲聲慢金石錄里脈脈情
孫紹光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今日來到這首傳頌至今的詞闕——「聲聲慢」的孕育地,才真正體會到「人傑地靈」的涵義。
坐落在山東省章丘市百脈泉畔的「清照園」,便是被譽為「詞壓江南,文蓋塞北」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之故里。清照園北行,至漱玉泉。此泉便是清照斂鏡梳妝之所在。這一泓碧泉,如明鏡般亮潔,恰巧天上有一朵白雲飄過,霧影倒映,更使這泓泉水如詩如畫,晃若仙櫚。坐倚池邊,掬一捧清泉,遙想當年伊人在此梳妝打扮,吟詩作賦,不免思緒縷縷。歷史的輪迴中,人面不知何處去,清泉依舊照佳人。不變的唯有這池水,它是否也能記得,若干年前曾有一個絕代女子以此為鏡,顧影自憐?
漱玉泉的得名也有著一個很有趣的故事:傳說李清照童年,曾隨父親李格非來此觀泉,快走到泉前時,李清照跌了一跤,她咧開大嘴正要哭,父親李格非忙說:「快別哭,你哭這泉水就不冒了。」李清照就急忙用兩手把嘴緊緊捂住,忍著沒哭出來,可是眼睛裡卻不住地掉淚。因為她沒哭,所以這泉水就一直冒到現在。又因為李清照常到這裡來觀泉,並且漱過口洗過玉,所以才叫漱玉泉。
有趣的是,記者在濟南趵突泉公園內採風時又發現一個同名的「漱玉泉」,並且都聲明:李清照曾居於此。李清照到底在山東哪裡居住過,歷史上並無確切記載。不過史料證明,李清照之父李格非是章丘人。近年在章丘發現一塊碑石也是李格非的墨跡。由此推論,李清照更有可能在章丘百脈泉群的漱玉泉邊梳妝,並以此泉作自己詞集的名字——《漱玉集》。據說,在山東就有四處紀念李清照的「漱玉泉」,若「一代詞宗」知道她能如此澤被山東,芳魂亦能含笑了。
誤入藕花深處
枯荷雨聲
她剛從我清冷冷的夢中走過。
嘆息之聲如夢裡花落,一朵朵敲擊在几案上,如隔窗的雨碎了芭蕉的衣裳。
總想選個月華如水的夜晚與她溫一壺薄酒,一腳踏在北宋的滄海,一腳踩在南宋的桑田,醉卧柳蔭花階,流連蘋花汀草,抑或泛一葉蘭舟,誤入藕花深處。
一池青荷幽碧,滿目緋紅如霞,淺淺漣漪,淡淡氤氳,行如流水,靜如處子,羅裳舞翩翩,木箏韻依依。如此美景良辰,攜她素手纖纖,游弋於香海花潮,吟唱那詞魂詩魄,該是人生怎樣的幸事。
無須旁人用多餘筆墨為她樹碑立傳,只那一本《漱玉詞》就已寫盡春秋與風流。人間詞話,少她則難是一家,多她則自成一體獨樹一幟。思緒寂寞地在她的詞卷中行走,在字字與句句中一點點觸摸,那纏綿著的相思,那悱惻著的懷念,那惆悵著的等待,重疊了多少的年華,恍惚了多少的歲月。那眉頭上的一朵愁,隔了千年,依舊在獨然然開著,竟是無計可消除。
相思逐流水,閑愁折花黃,在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不堪聞的蕭聲里,又怎盈一地的月光,掬一池的清水,挽一袖的暗香,在她起起落落的詞句里,碰的又是誰的傷,撞的又是誰的痛。
風住,塵香,花盡,寥寥素詞,淡淡清愁,在阡陌中飛行,在街巷中穿越,在我記憶狹長的隧道中遊走。尚未覺「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羞澀少女初長成,轉眼竟是「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鬢生華」。那倦倚西窗問海棠花瘦的女子,那把酒東籬待黃昏日暮的孑影,我該用怎樣的胭紅輕染她唇邊的哀傷,該用怎樣的脂粉淡抹她腮邊的淚痕。
碧紗窗外枕殘月,疏簾影下弄燈花,醉里插花花落去,夢裡載舟愁更愁,鞦韆架下,盪起多少麗詞清句,藕荷池邊,吟落多少華章鴻篇,一身清愁,半世寡歡,一袖家亡怨,一袖國破恨。宛嘆間時光凝成她眸中的瘦水,年華攢成她眉上的濃霜。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如帶香的清風,如皎潔的明月,在歲月的清流中緩緩行,徐徐舞,自在花開花落。臨水照花的女子,誰不願在月移花影的旖旎風情下就半枚花箋寄幽懷嬌恨,誰願在顛沛流離的凄涼悲愴中書一頁汗青思屈原項羽,那個在「欲將血淚寄山河,去酒東山一掊土」、「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中悲歌的清秀婉約女子,遺世而獨立成歷史的風景,人如池蓮冰清骨,文如秋水不染塵。
何時與她把酒,就研旋研墨,共桃李春風,一解舊愁。
象棋 賭博 李清照
能博而勝者,為人們所推崇。而博勝者往往又不滿足於精神上慰藉,於是帶有一定物質獎勵的娛樂亦隨之出現,古人稱之為「博戲」,後人稱之為「賭博」或「博彩」。第一部紀傳體史書《史記》就有記載「帝武乙無道,為偶人謂之天神,為之博,令人不行,天神不勝,乃辱僇之。」賭自誕生後,在歷史上似乎就從未中斷過。
宋王朝號稱「以文治國」,文網輕鬆,因此北宋中期以後,賭博不僅在市民階層中廣泛流行,即使文人、士大夫,也無不熱衷於此。
王安石詩詞:《與薛肇明弈棋賭梅花詩輸一首》
華髮尋春喜見梅,一株臨路雪倍堆。
鳳城南陌他年憶,香杳難隨驛使來。
在當時的實際生活中弈棋賭是當時一種重要的賭博方式,弈棋賭流行於各個階層。兩宋時期最流行的棋類是象棋,宋家皇帝大都喜歡象棋,尤以徽宗趙佶為甚,徽宗還用其擅長的瘦金體御書棋子。據曹勛《北狩聞見錄》載,甚至在其被擄北去時,也未忘記帶上象棋。
象棋,古稱「象戲」,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棋類活動。它的起源至今無仍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根據象棋的局制和規則,中國象棋的起源應與兵家有著密切的關係。
《楚辭·招魂》中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詞句,說明在當時已經有了「象棋」這個名詞,當然那時的象棋不是現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辭》雲「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馬遷在《史記》中也提到了六博。據《史記·蘇秦列傳》中記載:當時齊地的居民安居樂業「鬥雞走狗,六博蹋鞠」。那時的棋,大概是一方為六子,叫「六博」。
象棋於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盤,將在九宮之中等等。隋唐時期衰落的象棋,在這一時期獲得了重大的發展。
李清照、劉克莊等文學家,洪遵、文天祥等政治家,都嗜好下象棋。宮廷設的「棋待詔」中,象棋手佔一半以上。民間有稱為「棋師」的專業者和專制象棋子和象棋盤的手工業者。南宋還出現了洪邁的《棋經論》、葉茂卿的《象棋神機集》、陳元靚的《事林廣記》等多種象棋著述。
李清照下象棋也賭博。她甚至坦言:「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書畫,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李清照甚至對歷代博戲作了深入細緻的研究,並予以發展,故有《打馬圖》一書傳世。
賭博在當時常被一些文人視之為雅戲,有文人貪賭者不足為怪。《宋史·寇準傳》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博者輸錢欲盡,乃罄所有出之,謂之孤注。」此語也正是成語「孤注一擲」的出處。在悠關大宋命運的澶州之戰中,作為陣前總指揮的宰相寇準亦未忘記「與楊億飲博」。這位楊億嗜賭成性,常和文武大臣們賭博,有時賭得身無分文,甚至拿筆墨紙硯充數。
宋經濟繁榮發展,但社會的亦動蕩,戰爭不斷。宋「祖宗之法」重在防內患,故一些士大夫為避免皇帝的猜疑,以沉湎於賭博,表自己胸無大志。使士風頹廢,借賭來尋求刺激,消磨時光。如李清照就是在南渡的顛沛流離中開始創作他的賭博專著《打馬圖》的。「乍釋軸楫,而見軒窗,意頗釋然。更長燭明,奈此良夜何?於是乎博奕之事講矣。」可見,李清照愛賭並作《打馬圖》的直接目的,是為了打發流亡途中的無聊日子。江山支離、異族入侵,社會動蕩不安,朝廷卻要粉飾太平。有識之士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好用賭搏來麻痹自己。正如李清照所云:「誰能致敵千里,但願將象過淮水」。把打馬賭棋,看作是抗金。
李清照在《打馬圖序》中提出:「夫博者,無他,爭先術耳。故專者能之。」她對於歷史上賭博主要依賴於命運的習慣看法予以否定,認為才智和技巧更為重要。
李清照:閨秀,還是古惑女?
簡超
中南大學教授楊雨新書《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稱李好賭、好酒、好色,賭棍、酒鬼、色女,一變其奇女子形象為古惑女。博、酒與男女,或為時俗風氣,或為人情之常,楊書從怪異角度解秘詞人「惡習」,與其說標新立異,無如說是歪曲。
所謂好賭,乃嗜「打馬」(據說是麻將的前身)。我們想「打馬」這個東西,和六博投壺等等,以至隔座送鉤、分曹射覆,一面可作賭勝,一面又是體育遊戲,目的不同,因有雅俗美惡之別。好之樂之而不疲,賭棍也者?體育健將也者?孔子曰:「不有博弈之戲乎?為之猶賢乎已。」健身養志,應該是孔子的用意,但弈之為博,不免也有彩頭,若視以為賭博,則彷佛孔子在做莊家了。藍裕攀君做《中華賭博史大綱》,記述「唐宋時士大夫,喜善博戲的人很多。李白、杜甫、韓愈都有此嗜好。韓愈好為博弈之戲與人競財,柳州雅好雙陸,泛海通風船破,左手持雙陸局,口銜雙陸骰子,二月不舍。」凡此種種,客觀以視之,則是風俗、娛樂、遊戲、雅趣;刻意以視之,則一部文明史近於賭博史,千百聖賢人皆為大賭棍,又何止一個李易安!這就是笑話了。
古代文人生活里,酒不僅僅是一種物質存在,更是精神寄託和文化象徵,一壺濁酒喜相逢,融盡無量喜怒哀樂。從斗酒詩百篇、把酒話桑麻、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我們發現李白孟浩然陶淵明的豪情閑散頹唐,又豈只見或瑩或濁杯中物、半醉半醒座上人?所以酒徒這個雅號,酒鬼這個俗稱,高陽酒徒與溝邊醉漢,意義不同。《醉翁亭記》云:飲少輒醉,醉翁之意不在酒。歐陽文忠公的知音,當知李易安是酒文化中人;對醉漢發脾氣的女人,才只見李易安為酒鬼。楊書以嗜酒論定酒鬼,脫離中國酒文化的環境,忽略酒於文人的精神價值,之外,還有錯解:說李清照最出格的一次,是「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如夢令》)——她和夥伴們踏青春遊,在大明湖上划船,喝得醉醺醺的,不小心闖進荷花叢中,找不到回家的路了。——這裡的「沉醉」,其實是沉醉於良辰美景游賞之樂,欲以此證李清照是「酒鬼」,不是不解古人書,就是不解風情甚或不擇手段了。
莫道不銷魂,人比黃花瘦;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李清照無疑是感情豐富的人。於是在楊書里,「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害羞是幌子,骨子裡是少女懷春;「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溫情脈脈,無非是誘惑老公上床。稚氣清純成了春心蕩漾,柔情似水成了風騷露骨,感情成了欲情,詞人成了色女,楊雨教授如此解讀,也多少有點不夠淑女了。
同一人物現象的不同解讀,即如李清照,以明朗心境視之,看見多才、雅謔、可人;以晦澀心理視之,看見賭棍、酒鬼、色女。「文章千古事」,學者著書立說,標新立異自然要緊,但要防止謬種流傳,還應客觀為好。
莫道不銷魂—楊雨解秘李清照
美女李清照「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一千年來,那麼多關於李清照的野史逸聞,那麼多關於李清照指手畫腳的評論,都是爭她有沒有才,有沒有德,就沒有一個字評價她的長相。但是,關於李清照的長相,有兩點是可以推測的:
第一,從遺傳學角度來看,李清照的長相不應該是「恐龍」、「鱷魚」之類,因為《宋史》說她的父親李格非「俊警異甚」,女兒長得像父親嘛。而且她的父母,都是才貌雙全,無論繼承哪一方,她都應該是個大美女。更何況,李清照出生不久,李格非就開始官運亨通,應酬很多,來往交際的都是當時的一些名士才子。女兒從小就很聰明,詩文歌賦無所不通,李格非很為這個女兒感到驕傲,所以,他和朋友們之間的交遊唱和就常常帶上小清照。
李清照對自己的美貌那是相當有自信的: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減字木蘭花》)
這首詞寫的應該是她結婚以後的事情了。你看,春天的花開得多漂亮啊,鮮紅鮮紅的,還帶著清晨的露珠,李清照忍不住買了一枝最漂亮的來插在頭髮上。女為悅己者容啊,給誰看?當然是給她的丈夫趙明誠看了。怕丈夫說自己還不如花好看呢,就故意把鮮花斜斜地插在雲鬢上,在老公面前扭過來晃過去,一定要老公說說看:到底是老婆漂亮,還是花兒漂亮?
第二,從當時的審美潮流來看。李清照的長相是既符合宋代人審美眼光,又符合我們21世紀當代人的審美眼光。到了李清照的時代,楊貴妃式的以胖為美早成了過去時,宋代是以瘦為美的。不光是人瘦,宋代人連寫詩作畫都很崇尚「瘦硬」美,所以宋代文人筆下的美女也就一個賽一個地瘦:比如說歐陽修的「清瘦肌膚冰雪妒」,柳永的「自家空恁添清瘦」,蘇軾的「冰肌自是生來瘦」,黃庭堅的「抱琵琶、為誰清瘦」,秦觀的「消瘦、消瘦」,周邦彥的「玉骨為多感,瘦來無一把」……
看李清照31歲時候的畫像就知道了——削肩細腰,一口風都吹得起的樣子,典型的古典瘦美人。李清照還有個相當有名的外號,叫「李三瘦」。因為她在詞里,寫過三句帶「瘦」字的經典名句:一句是「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一句是「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另一句就是「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詞,有的是說花瘦,有的是說人瘦,還有的是說花已經很瘦了,可是人比花更瘦!
賭神李清照「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從出名那天開始,挨的罵還真不少,最讓人罵得過癮罵得來勁兒的就是她的「不守婦德」。宋代有個著名的學者叫王灼,這位承認李清照是當朝第一大才女的王灼,首先就開罵了,說自古以來的大家閨秀,就沒見過李清照這麼不知羞恥,荒淫放肆的女人!隨便舉幾個例子:比如說她的好賭,比如說她的「風流」,再比如說她的好酒……
先來看李清照的好賭。
李清照賭博賭了一輩子,還真沒後悔過,為啥呢?一個字——贏。這不,李清照接著就得意洋洋地宣稱: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
那個時候到底流行什麼賭博?李清照又最精通哪種賭博呢?其實,宋代的賭博跟今天也差不太遠。比如說,有錢人可以玩賭球、賭棋,最下里巴人的賭博大概就是扔骰子了。李清照在她的文章中列了二十多種賭博遊戲方式,不過在這二十幾種五花八門的賭博中,有的她嫌太鄙俗;有的嫌只憑運氣,顯示不出智慧;有的嫌太難,會玩的人太少,她根本就找不到對手。那李清照喜歡什麼賭博呢?據她自己說,是「打馬」。有人考證出來,打馬就是今天麻將的前身。
最神的還不是這個。北宋滅亡後,為了躲避金兵的圍攻,李清照跟著宋朝的皇帝、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就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北宋的兩個皇帝被俘虜了,北宋朝廷滅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萬苦積累的一些家產也在逃難中幾乎都丟光了,她還念念不忘賭博的事兒。所以從逃難的船上一下來,剛剛租了臨時的房子安頓好,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賭具找出來,賭一把再說!
她說過這麼一句話:「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原來李清照寫這篇《打馬圖序》,除了得意洋洋、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精通賭博,她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要讓千萬年後的後輩子孫都知道,「命辭打馬」這種賭博遊戲,就是我李清照開創的啊。「博家之祖」,非我莫屬,誰都別來搶啊!
當然,要聲明一點,愛賭博也不是李清照一個人的錯,人家宋朝連皇帝都好這個。民間甚至傳說宋代開國皇帝趙匡胤跟道士陳摶賭博,輸掉了整個華山!還有更絕的,受宋朝賭博風氣的影響,北方各民族也都盛行賭博,例如遼國的皇帝遼道宗甚至在朝堂上公然扔骰子比大小,看大臣們誰可以陞官,結果還真有人扔了個最大點,立馬升了個宰相的官!好賭到了這種程度,難怪宋朝要亡國,也難怪遼國滅亡比宋朝還要快!
風流李清照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李清照可能這一輩子壓根兒就沒把什麼三從四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樣的教條放在心裡。不信我們來看看李清照的兩首詞。要按宋代人的道德標準,這兩首詞已經足以說明她的「風流成性」、「荒淫放肆」!
這第一首詞,說的是嫁人之前的事兒!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點絳唇》)
這首詞寫一個少女盪完鞦韆的姿態。鞦韆已經停了,少女慢慢地從鞦韆上下來「慵整纖縴手」。一個「慵」字,可以推想出她盪完鞦韆後的那種疲倦和慵懶的神態。「露濃」表明時間是在春天的早晨,「花瘦」表明地點是在少女的私家花園中。突然,私家花園裡突然闖進來一個陌生男子。
按道理,大戶人家的深宅大院,不可能有陌生男子不經通報就擅自闖入後花園,可是少女剛剛盪完鞦韆,衣裳也沒整理好,鞋子也來不及穿,慌慌張張只穿著襪子就往屋裡逃,頭髮蓬散,金釵也掉到地上,都顧不得了,先溜走再說。可是,在她急急忙忙溜走的同時,又依依不捨地回頭看。「和羞走,倚門回首」,古代的「走」是「跑」的意思,說明少女因為害羞,溜得很匆忙,但又忍不住躲在門後頭偷看。
表面上,李清照好像是在寫少女看到陌生男人後,是如何的害羞,是如何地想趕緊逃跑,生怕被陌生男人偷看了去。可實際上呢,這些都只是李清照設的幌子啊!她想要說的,根本就不是少女的害羞。那她想說的到底是什麼呢?一句話:哪個少女不懷春!李清照其實並不比別的女人更「風流」,只是別的女人想說又不敢說的話,她全給抖出來了,這就是離經叛道啊!
第二首詞,描繪的是李清照結婚以後的事兒。這第二首詞的「風流」,比第一首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了: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醜奴兒》)
剛才我們講的第一首詞,雖然表現的是少女蠢蠢欲動的「春心」,這「春心」好歹還是經過掩飾的。這第二首詞變成明目張胆的挑逗了。首先時間上就更加曖昧了:是颳了風下過雨之後的夜晚。而且呢,還是夏天的夜晚,在這樣的時間和天氣里,一看就知道有故事要發生吧?果然,我們的女主人公款款出場了——理罷笙簧。琴彈給誰聽呢?——檀郎」。
檀郎本來是指晉代一位名叫潘岳的美男子,後來詩詞當中往往就用「檀郎」來泛指美男子了,女子也常常用「檀郎」來作為對愛人的昵稱。所以「檀郎」就有了兩層意思,一層相當於我們今天說的「帥哥」,一層相當於我們說「親愛的」。對李清照來說,她的「親愛的」「帥哥」,當然就是丈夫趙明誠了。
她不但好酒,而且還好喝烈酒!李清照寫過一句詞:「險韻詩成,扶頭酒醒」。這句詞也明顯地有自我吹捧的嫌疑:一方面吹噓自己有才氣,敢作「險韻」的詩,也就是專門找一些不經常用的生僻字來押韻寫詩;一方面還吹噓自己有酒膽,敢喝烈酒。古人有句詩:「易醉扶頭酒」,就是說這種烈酒喝了很容易醉。那為啥叫「扶頭酒」呢?喝醉過的人大概都有這種經驗:喝醉了酒不是頭昏眼花、頭重腳輕、頭疼腦熱嗎?所以醉酒的人常常要用手扶住東倒西歪的頭,於是烈性酒就有了個外號,叫「扶頭酒」。
李清照自己酒量不咋的,還非要逞能喝烈性酒,這一喝,就常常不省人事,睡一宿還醒不了酒。李清照不是有句很有名的詞嗎?「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昨天颳了一晚上的狂風,下了一晚上的暴雨,我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晚,一覺醒來,昨天喝的酒還沒醒呢。
這李清照不但經常喝得酩酊大醉,而且還有一大嗜好——愛喝「花酒」!大家要問了,喝花酒不是男人們的專利嗎?這裡說的「花酒」是指賞花喝酒。
李清照寫花的詞有40多首,當然就少不了「花酒」了:賞菊花的時候,「……………………」——菊花開了?喝酒!賞梅花的時候,「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梅花開了?喝酒!賞茶花的時候,「金尊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茶花開了?喝酒!……一年四季都有花開花落,得,一年四季都泡在酒缸里了吧!
瞧見了吧?是才女,是美女,就算喝醉了酒,也要醉得風雅,醉得脫俗,醉得楚楚動人,醉得流芳千古……可才女是流芳千古了,才女身邊的丈夫卻要受苦了。
推薦閱讀:
※如何委婉又深情的說出「我想你」?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
※也說李清照
※這才是李清照真實的婚姻生活,讀來令人唏噓
※賞析李清照的《怨王孫》
※一剪梅--李清照
TAG:李清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