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有坑:樹立正確職業精神的30條法則

第1節:自序

  自序

  由於工作的關係,經常會與廣大的朋友一起交流職業發展的相關問題。有些事情做得多了,自然想得也就多了,想得多了說得也多了。這「三多」使得自己經常出席各種論壇、講座,在媒體上開闢專欄。

  受網易商業頻道邀請,擔當「職場加油站」欄目的專家團成員。很多的朋友都通過這個平台向我提問,諮詢個人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的困惑、難題。短短几個月時間,我收到朋友的提問達幾百條。我解答這些疑問之後,平面媒體、各大網站都紛紛轉載,個人主頁的瀏覽量更是激增幾十萬。由此可見,職業發展是目前職場人士最為關心的問題。

  與職場人士接觸得多了,聽到過這樣或那樣的抱怨和求助。但其實細想起來,他們更多所面臨的問題,並沒有多少生與死的問題,更多的是困惑!是的,是困惑!有些事情他們理解不了,有些事情他們想不明白,還有些事情他們看不開……這樣或那樣的困惑使得他們的職場生活變得並不快樂。

  而工作應該是快樂的!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職場之中度過的,如果工作不快樂,生活又怎能快樂?不快樂,工作的目的和意義又何在?因此我所做的與其說是解惑,不如說是在與職場人士交流勸解,讓他們把一些事情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想開了也就快樂得多了。

  傾聽了眾多朋友的困惑之後,我認為這些問題雖然其形成原因和表現形式各有不同,但實際上很多問題都來源於最開始大家看問題的角度。從什麼角度看,將決定你看到什麼結果。我將這些可能會妨礙職業發展的思想,比喻成「坑」。這也就促使我將這些問題進行總結,並憑藉自己的諮詢和培訓經驗,以「商振有話說」的形式將應對之策與大家分享。

  本書正是根據我與眾多職場人士交流溝通後,根據普遍存在的一些典型困惑而撰寫的。文章採取情景式案例分析的樣式,診斷分析了職場人經常會遇到的三十個困惑,然後給出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和應對之策。我相信,職場人士讀完此書之後,就如同看到前進道路上的警示牌,一定不會再掉進「坑」里,同時樹立正確的職業精神。

  本書不是職業發展的教科書,不是學術之作,我更喜歡把它定義為一本參考書。讓讀者能夠了解職場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這些問題是如何讓自己變得不快樂;又是如何影響著自己的行為和職業發展;自己應該如何應對;為的是讓大家千萬別「費盡九州鐵,鑄成一把銼(錯)。」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網易商業頻道及職業加油站欄目提供了我與眾多朋友交流的平台,在此表示感謝!同時感謝地震出版社賈書旺先生在本書編寫過程中對題目選擇及內容選材方面的幫助!更要感謝那些與我共同交流探討職場困惑的朋友,是他們為我提供了寶貴的案例素材!

  再次向所有朋友說聲「謝謝!」雖然微弱,但卻真誠!

 一、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對號入座

  (1)當自己受到冷遇的時候,你是否會認為是某位同事的成功才顯得自己這麼狼狽嗎?

  (2)當同事受到表揚的時候,你是否會感到不愉快?

  (3)當同事受到批評的時候,你是否會覺得理所應當?

  (4)你是否覺得自己被人搶走了「第一」的位置?

  (5)你是否經常考慮換個工作,尤其是在工作不順心的時候?

  坑

  把同事當對手

  坑邊

  趙明參加工作兩年了,在某公司主要負責程序編輯工作。一直以來,他都是公司的「第一高手」。因此,一旦公司有重要的信息化項目,都是交由趙明負責編寫程序。而且,同事們遇到技術難題都會向趙明請教。

  最近,公司來了一位新同事,叫周力全,是某重點大學的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編程技術也是相當了得。他不僅能做到程序不出錯,程序執行後能夠實現預定的工作目標,同時設計簡單、結構清晰。這樣不僅易於修改和維護,代碼文件也要小很多,甚至還不到趙明所設計的程序文件大小的一半,也正因為如此,程序執行速度非常的快。不久,公司開始把一些重要的程序交給周力全來編寫。趙明「第一高手」的位置岌岌可危了。

第2節:一、半路殺出個程咬金(1)

  而且,周力全樂於幫助別人,同事求到他頭上的事情,他絕不會推脫,因此同事關係處理得非常好。周力全還經常與同事們交流探討最新的技術發展等問題。過了一段時間,原來圍在趙明身邊請教問題的人沒有了。

  趙明很受打擊,工作的積極性嚴重受挫,有些灰心喪氣了。以前他總是爭著去寫程序,而現在甚至手頭上的程序還有半個月就要交了,可趙明連一行代碼都沒寫。在趙明心裡,他認為周力全就是自己的對手,雖然自己明裡暗裡地與他交過幾次手,但大都大敗而歸。失敗得多了,心氣也就沒有了。以前自己技術第一,寫的程序經常贏得掌聲,自己覺得很驕傲,所以工作起來勁頭十足。但現在,有了一個技術更好的對手,自己的程序再也不能夠贏得鮮花和掌聲了,工作也就沒有了積極性。

  過了一段時間,上司對趙明的工作表現提出了批評,還說:「你看人家周力全工作多積極,不僅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還樂於幫助同事。」趙明更是覺得心煩,甚至懷疑是周力全在上司那裡打自己的「小報告」。不久後,周力全的程序編寫上出現了點小問題,便來找趙明商量。趙明一看,「死對頭」居然低聲下氣地來求自己,很是得意,不陰不陽地丟下句:「哈哈,您這樣的高手都解決不了的問題,我怎麼能解決呢?」此事後來被上司知道了,上司批評了趙明,趙明更是深信周力全一定在背後搗鬼要把自己擠走。「沒關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趙明開始考慮換工作的事情了。

  誤區

  (1)遇到挫折就灰心喪氣。

  (2)遇到競爭就逃跑。

  (3)把同事當成對手。

  破解誤區

  (1)連點小風浪都受不了,就不可能有機會去領略波濤洶湧的大海。

  (2)逃跑是逃兵做的事情,做了一次就可能做第二次,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3)既然是對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同事關係惡化。

  商振有話說

  安全感緣於自信,如果你自己開始變得不自信了,安全感自然也就沒有了。現代社會競爭無處不在,職場更是一個充滿各路英雄的江湖,在江湖上行走遇到比自己「武功」更高強的人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遇到高手就投降,又怎麼會有安全感呢?

  在任何一個事情上,誰都不能夠保證自己「天下第一」。別人的工作能力比自己強,不是人家的錯。你不能指望著別人能力比你差,別人的能力不是你所能改變的,這是一個無可改變的事實。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具有和別人競爭的資本。

  「人在江湖漂,誰能不挨刀」,比如何不挨刀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挨刀的總是我?套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這個世界上本沒有敵人,把別人當敵人多了,自然有了敵人。」同事究竟是對手還是夥伴?這是個問題。

  自己灰心喪氣會有人在意嗎

  趙明因為遇到一個比自己編程技術高的同事,就失去進取心,甚至連程序代碼都懶得去寫。這對於周力全有任何影響嗎?對其他同事有任何影響嗎?都沒有。因為不會有人在意他是否失落,他在那裡的艾艾自怨不會得到別人的同情和理睬。不要講人情冷漠,在殘酷的競爭之下,人們關心的當然是與自己息息相關的事情。

  如果趙明繼續消極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他的技術會更加落伍,尤其是在日新月異的IT世界裡,原地踏步就是在倒退,甚至很有可能由於沒有掌握新的編程工具語言而被無情淘汰。但這能去埋怨誰呢?其實趙明可以不把遭遇挑戰看成威脅,而是當作自己繼續努力學習的動力。正因為比別人差,才更要努力學習,否則過一段時間自己連和周力全相提並論的資格都沒有了。沒有人可以阻止趙明學習的願望和行動,只要他想學習,想提高,那他一定會有所成長。

  逃避能解決問題嗎

  遭遇挑戰,趙明選擇了逃避,甚至想要逃跑(換工作),這能解決問題嗎?在哪裡又不會遇到競爭呢?再遇到競爭怎麼辦?繼續逃跑?「這裡不行,那裡難容,數遍十四州,天下誰是英雄?」如果趙明自身的能力沒有提高,那麼在任何地方都會碰到「周力全」,甚至是比周力全更厲害的高手。到時候怎麼辦?繼續逃亡做一隻可憐的流浪鳥嗎?如果「處處不留爺」又該如何?顯然逃避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既然無處可逃乾脆直面而上。

第3節:一、半路殺出個程咬金(2)

  如果非要把趙明和周力全看成是競爭對手的話,要戰勝對手就要進行軍情分析。首先是接受自己比人家技術差的現實,然後去思考如何改變現狀。對彼此進行個SWOT分析,分析一下彼此的優勢、劣勢、威脅和機會。他為什麼比自己強?哪裡比自己強?在這點上自己有沒有機會超越他?如果能超越,需要獲得哪些資源?如果不能,在哪裡可以做得比他好?能不能把自己的優勢轉化為競爭力?通過這樣的分析,你就會知道自己該朝哪個方向努力,以提高自己的職業競爭力和工作能力。

  夥伴還是對手

  夥伴還是對手,這是首先要弄清楚的問題。在單位里,肯定有的人比你強,有的人比你弱。不要總是把能力比你強的人當成是你成功路上的絆腳石。也許正因為他的強,才能激勵你更加努力。

  前面有目標不是壞事,因為目標會告訴你該在哪些地方努力。以趙明為例,周力全的成功可以讓趙明至少知道兩點應該努力的地方。第一,連趙明都承認周力全是高手,可見周力全真的是高手,技術比不上人家,這肯定是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二,周力全是一個樂於幫助同事的人,他對於其他同事的難題都能給予幫助,這也正是為什麼其他同事同他關係好的原因。主動給予別人幫助,這也是趙明需要努力提高的地方。

  趙明沒有必要把周力全看成自己的對手,畢竟大家都是靠本事吃飯,做好自己的工作拿自己應得的報酬。很簡單的一個事情,為什麼一定要拼出個你死我活呢?你學習到本事,能力有所提高,肯定會得到應得的報酬。

  將周力全當成對手正是趙明的錯誤所在。趙明受到了批評,他很自然把周力全定義為「幕後黑手」。可事實是否真的這樣呢?沒有人可以肯定,至少他趙明沒有抓個正著。猜忌是所有感情中的大忌,更可怕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所認為的當成「真理」。例如趙明就是在「猜忌」中變得「小肚雞腸」——當周力全請教他時,他不僅不幫人家還對其冷嘲熱諷。這不僅對自身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還得罪了同事,給其他同事也留下了一個「狹隘」的印象。

  身在職場,經常會遇到挑戰者,甚至被人家佔了上風。但不應該因此而灰心喪氣,要知道別人的「光芒」與自我的「輝煌」並不衝突,只會使得天空變得更加絢爛。沒必要灰心,沒理由逃避,我們少看見一個敵人其實就是少樹一個勁敵。

  

  小貼士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種功能強大的分析工具,是檢查個人的技能、能力、職業、喜好和職業機會的有用工具。通過它,你可以很容易知道自己的優點和弱點在哪裡,並且利於評估出自己所感興趣的不同職業道路的機會和威脅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優勢),W代表weakness(弱勢),O代表opportunity(機會),T代表threat(威脅)。

  成功應用SWOT分析法的簡單規則:

  (1)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對個人的優勢與劣勢有客觀的認識;

  (2)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區分現狀與前景;

  (3)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考慮全面;

  (4)進行SWOT分析的時候必須與競爭對手進行比較,比如優於或是劣於你的競爭對手;

  (5)保持SWOT分析法的簡潔化,避免複雜化與過度分析。

二、被領導穿小鞋

  對號入座

  (1)當其他部門負責人評論你的工作時,你是否會覺得不舒服?

  (2)當與上司產生矛盾時,你是與上司溝通對話還是質問他?

  (3)與上司產生矛盾後,是否如果上司不主動找你,你就一定不會主動找他?

  (4)當上司誤解你時,你是否會說「我懶得和他爭辯」?

  (5)當受到不公平待遇時,你是想過通過提升自己的實力讓別人不能小看自己,還是嘲諷詆毀上司?

  坑

  無聊上司總是找我麻煩

  坑邊

  周賓又挨批評了,這已經是他本周以來第三次被上司批評了。「怎麼?又讓人給告了?」同事問道。「是呀,那個變態的老處女,就看我不順眼,總是到趙主任那裡打我小報告。」周賓顯然很氣憤。「算了吧,誰讓人家兩個關係密切呢,而你老兄又偏偏得罪了這位大姐大,認命吧。」同事開解周賓。周賓也確實夠倒霉的,自己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幹,卻偏偏得罪了這個和自己本職工作根本不挨邊的財務部張部長——周賓口中那個變態的老處女。

第4節:二、被領導穿小鞋(1)

  張部長和周賓的頂頭上司趙主任關係非常好,正因為如此,張部長經常到周賓的部門來坐坐。一次,周賓拿著一份計劃書去向趙主任彙報,當時張部長也在。這份計劃書是周賓花了一個多星期才辛苦做出來的,周賓自認為一定會通過,實際上趙主任對這份計劃書也很認可。可誰知道張部長卻橫加干涉,對計劃書提出了很多意見,最後計劃幾乎就是被張部長給完全否定了。趙主任聽張部長這一說,對計劃也改變了態度,他對周賓講:「這個計劃你先放這吧,等我考慮考慮再說。」一聽此話,周賓就來了脾氣。自己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所做的計劃書,被張部長這個「外人」幾句話就給否定了,於是扔下了一句:「看來我以後再來彙報工作,得找張部長不在的時間來。」張部長一聽,生氣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沒什麼意思,你張部長影響力大,公司的事情都得你通過呀,你說不好誰敢說好呀!」要不是趙主任攔著,兩個人很可能就吵起來了。

  事後張、周二人還是會時常碰面,周賓看見張部長就生氣,兩人橫眉冷對,反正也是話不投機,於是周賓連招呼都懶得打了。可張部長卻緊緊盯住周賓不放,每天像巡查一樣專挑周賓的毛病,周賓稍有差池她就馬上告到趙主任那裡,接下來就是周賓被叫到趙主任的辦公室挨一頓批評。周賓對此非常氣憤,曾去找趙主任理論,質問趙主任為什麼總是針對自己,但情況沒有任何改變。

  誤區

  (1)與上司發生頂撞衝突;

  (2)與上司冷戰;

  (3)和同事講上司的是非。

  破解誤區

  (1)與上司直接衝突,讓上司誤以為屬下對其不尊重;

  (2)不與上司進行溝通,使得矛盾及誤會加深;

  (3)與上司矛盾公開化,讓上司下不了台,使得上司必須對該下屬進行處理,以保證個人權威。

  商振有話說

  周賓心中有所不滿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誰都不願總是被領導穿小鞋。因為下屬頂撞自己,而處處針對下屬,這樣的領導確實也有不妥之處。但身在職場,不能總奢望自己遇到個「聖主明君」,有些時候碰到一些挾私報復的上司是正常的。在這個事件中,周賓也有不對的地方。

  尊重比對錯更重要

  張部長評論方案究竟對不對?張部長能夠影響到趙主任的決策判斷,說明她是一個決策影響者。不能說張部長不是自己部門的負責人就不理會她,要知道,趙主任都能去聽取她的意見,說明她是位很有分量的人物。這就如同商場里的推銷員向顧客推銷產品,要夠買的顧客沒有意見,可是該顧客的朋友卻提出了反對意見,推銷員就必須把「攻關」轉移到這位朋友身上,不能對這位顧客的朋友講:「你又不買,好不好的關你什麼事?」因為顧客的朋友就是決策影響者,獲得他的肯定本身就是銷售工作的一部分。作為決策影響者,張部長對方案進行評論,當然沒有任何的不對。

  既然張部長評論方案沒什麼不妥,那周賓直接頂撞該不該?周賓和張部長當面爭吵,在事後對她愛搭不理,更稱呼其為「變態的老處女」,從這些可以看出,周賓缺乏對領導的尊重。不是說對領導一定要唯唯諾諾,一定要卑躬屈膝,但起碼的職業倫理還是要有的。這就如同不能因為父母錯怪了你,就稱呼父母為「老不死」、「老糊塗」一樣。

  如果缺乏尊重,在處理對待上司的某些行為上會有所偏頗,就會出現作用力。中學物理都學過:「作用力越大,反作用力越強」,你越是對他不尊重,上司對你就會越看不順眼,你挨的批評就越多,你的脾氣也就會越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是否懂得尊重別人,體現的是會不會做人。一個人不管有多聰明、多能幹,背景條件有多好,如果不懂得如何去做人、做事,那麼他最終的結局肯定是失敗。因為無論是在哪裡做事,做什麼事,其實都是做人和事。在這裡把人和事分開,意思是任何事情首先是自己如何做人,然後是如何待人,最後才是如何做事。從古至今,能做事的人很多,但成功的人不多,就在於這些人在「做人」這件事情上吃了虧。

第5節:二、被領導穿小鞋(2)

  溝通比對立更重要

  「God」這個單詞,從左向右看是上帝,從右向左看是狗。你以什麼樣的角度去看,將決定你看到什麼。正如叔本華所言:「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周賓在先前與上司發生直接衝突時已經處於劣勢,在事後對她愛搭不理,更稱呼其為「變態的老處女」,這樣與張部長橫眉冷對又犯了一個錯誤。

  雖然周賓不為「權貴」而「折腰」,很有敢死隊的意思,但敢死隊,不是自殺隊。在上司與下屬之間進行力量對比,顯而易見的是上司的力量要比下屬大得多。說句實際點的話,作為下屬,是「惹不起」上司的。是虎得卧著,是龍得盤著,站著的那是長頸鹿。可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往往認為只有自己足夠硬氣的時候才是好樣的,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什麼是高手?高手就是不會讓人給放倒,如果一出手就讓人給制服了,還算什麼高手。

  知己才能律己,犯錯誤是因為你忘記了自己是誰。作為下屬就要知道自己的位置,雖然不一定「挨打要立正」,但「犯錯就要認」還是必須的。在工作中與上司產生了矛盾,並演變為兩個人的「私人恩怨」,這個時候下屬首先「妥協」一下,也許更利於矛盾的化解。畢竟讓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向下屬認錯、賠禮道歉是有一定困難的。別總是認為臉面上過不去,趙本山的小品里不是說了嘛,「有錯誤怕啥,有錯誤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千錘百鍊嘛」。更何況人家是上司,這沒有啥丟人的。而且即便上司真的認識到了他自己的錯誤,大部分上司還是需要一個台階,這個時候如果下屬主動溝通,這個誤會就很容易消除。即便上司不直接說出口,但他心裡是有數的。

  而周賓沒有這樣做,相反卻和張部長「春風吹,戰鼓擂」,拉開了「看看到底誰怕誰」的架勢。可以肯定的是,張部長不會把這當回事,畢竟她要整治周賓太容易了,這從周賓總是被穿小鞋就能看出來。其實如果周賓向她直接道歉就完了,沒有必要在這些無謂的事情上浪費自己的精力。她無非是爭口氣,掙個面子,既然「打」不過她,就給她這個面子。她有面子了,也就不會給你小鞋穿了。

  實力比善辯更重要

  周賓忽略了這一點。他先是在同事之間聊兩位領導「關係密切」,而後又去找趙主任理論,其實這些一點意義都沒有。

  或者周賓是個寧直不彎的人,那就腰杆子再硬點,如果自己在工作上不犯錯誤,即便是別人想整治都沒有機會。不要去埋怨別人雞蛋裡挑骨頭,事實上沒有骨頭的雞蛋才是好雞蛋。如果周賓真的做得足夠好,在團隊里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趙主任要處理他也要掂量掂量,沒有價值的人不就是人家盤裡的菜

  

  小貼士

  職業倫理

  職業倫理是處理上司關係的一個基本準則。倫理的「倫」,原是人倫的略稱,亦即人事方面的相對關係。職業倫理,定義的是上司與下屬之間的關係。在我國,倫理是以孝為中心。人的一舉一動,凡是不合倫理的,都成了不孝;合於倫理,則為孝。對上司雖然談不上孝,但尊重是最起碼的。「為人臣,止於敬」,在文言文中這個「止」就是「立」的意思,按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做人下屬,是以尊重上司為基礎的」。所謂「忠君忠事,敬師敬上」。

三、不願意拍馬屁

  對號入座

  (1)你是否認為工作彙報是件簡單的工作?

  (2)你做事情是否只要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了,不必太在意領導是否滿意?

  (3)你是否認為那些總是主動向領導彙報工作的人是在拍馬屁?

  (4)是否上司對你發脾氣,是因為你平時不主動討好他?

  (5)你是否認為成績不應該由自己來說,應該是由上司自己來發現?

  坑

  把處理好上下級關係簡單地認為是拍馬屁

  坑邊

  李遠參加工作幾年了,但職位卻一直沒有獲得提升。有時候李遠自己分析,自己之所以沒有提升,是因為自己不願意以及像其他人那樣迎合上司、討好上司,拍領導馬屁。

第6節:三、不願意拍馬屁(1)

  李遠這個人比較簡單,不喜歡功利地去處理一些人際關係,因此在公司里與同事的關係都非常好。如果哪個同事需要幫助,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李遠。李遠性格隨和,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如果遇到有矛盾衝突的時候他總能首先避讓,因此和同事很少有不可彌和的衝突。

  雖然同事關係處理得很好,但李遠與上司的交流卻有障礙。李遠的工作做得自認可以接受,但不善於向上司「表功」。所以很多時候同樣的結果,其他同事總能得到比自己更高的評價。有時候李遠也想不通,上司為什麼不自己去看呢?而非要聽下屬自己把工作成績描繪得像一朵花一樣,那不是自我吹噓嗎?為什麼彙報的時候,總是要「在領導的支持與關心指導下」,這不是歌功頌德嗎?還有些時候,當李遠的意見和上司的意見相左的時候,李遠也不願努力地說服上司,卻又不能如對待同事一樣避讓,反而「不畏強權」地與上司鬥爭到底。

  最近,上司經常批評李遠,有時候上司還會言辭激烈地向他發脾氣。李遠覺得就是因為自己不拍他的馬屁所以才如此的,想到是這個原因李遠就更不願意向領導低頭,兩個人的關係鬧得很僵,甚至連公司的一些高層都過問了此事。但有時冷靜下來,李遠又覺得上司對自己還是不錯的,例如兩個人關係鬧僵後高層過問此事的時候,上司都一力承擔,甚至還有意維護李遠。想到這些,李遠覺得非常地矛盾。

  誤區

  (1)與上司交流有障礙;

  (2)認為主動拉近與上司的關係是拍馬屁;

  (3)上司發脾氣是因為自己與他關係不好。

  破解誤區

  (1)無法與上司實現順暢溝通,將影響上司對於個人工作成績的判斷與評價,進而影響到上司對個人的看法;

  (2)為避免有拍馬屁之嫌,被動地與上司建立聯繫,從而對於與上司的交流產生壓迫感,容易產生職業疲勞;

  (3)把發脾氣簡單地理解為關係不好,就會忽視對自身問題的檢討,導致自身沒有得到提升和完善。

  商振有話說

  有句話講:「不求文章中天下,但求文章中考官。」你不是要所有的人都滿意,而是讓關鍵的人滿意,在職場中,這個關鍵人就是你的上司。與上司建立良好的溝通交流,不是什麼拍馬屁,甚至本身就是工作的一部分。

  下屬與上司的關係

  下屬與上司究竟應該是怎樣的一種關係?一項工作的順利實施,肯定離不開上司的支持。如果不能獲取上司的支持,工作中出現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是很難解決的。同時,工作的目的本就是為了獲得上司的肯定。如果上司不肯定工作成績,自己肯定就不會得到一些物質及精神上的獎勵與肯定,沒有這些,那工作又是為了什麼呢?另一方面,上司的所有工作業績其實是由下屬來完成的,沒有下屬的支持,他也不可能獲得他的上司的欣賞與肯定。由此可見,下屬與上司的關係應該是:「我借風威,風助我勢。」

  彙報工作算不算拍馬屁?能如實準確地反映出自己的工作成績是需要功力的,因此向上司彙報工作成績本身就是一項工作能力。但李遠卻把彙報工作這個事情想錯了。在李遠的意識里,主動彙報就是「吹噓」,甚至是為領導歌功頌德。正是由於這樣的思想存在,他才會把這些看成是「拍馬屁」,其實根本不是這個樣子。

  和同事的關係「人緣好」,為什麼到了對待領導就成為「阿諛奉承」了呢?李遠的交際問題首先是對於交際的錯誤理解。其實對待上司也好,對待同事也好,所有的人際關係都是在做一件事情:營銷自己。例如李遠認為自己「工作成績不錯」,把它理解為一件商品,那麼他的上司就是他的客戶。李遠沒有升職,可以理解為客戶沒有購買他的產品,這和自認為天底下最完美的商品卻不被客戶所接受一樣。問題在哪?一是商品只是他自己認為好而已,二就是他缺乏營銷意識或者營銷的方法不對,至少沒有讓客戶接受。有了這種營銷的意識,李遠就不會將主動與上司交流看成是「拍馬屁」了。

第7節:三、不願意拍馬屁(2)

  上司不是我爸爸

  領導為什麼對李遠的成績「視而不見」?其實不是他「視而不見」,而是他根本沒有看見。一方面,作為上司,他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他不可能每天在那裡觀察李遠今天做了什麼事,取得了哪些成果。而另一方面,李遠又不主動彙報自己的工作,那上司就根本不知道李遠在做什麼,又從何談起對他的成績進行表揚呢?

  「上司不是我爸爸」,這是我經常在培訓時說的一句話。意思是:上司不可能如自己的父親一樣,時刻關注著、保護著、體諒著、原諒著你,因此我們必須顧及到上司的感受。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都可以歸為人的問題。我們考慮一切事情,研究一切問題,都應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以人為上帝,這才是思想的制高點。最大最可怕的錯誤,就是見物不見人,重物不重人。李遠只知道做事,卻忽視了上司的感受,這也正是上司對其不滿和批評他的主要原因。

  人際關係的建立,我個人認為講究的不是術,不是說你說什麼話,做什麼事情就會獲得成功的人際關係,而應該是一個道。所謂大道無術,你以什麼樣的態度去面對人和事,你是想「強取豪奪」地壓迫別人,還是以營銷的觀點讓別人接受你?我個人認為,如果李遠以營銷的觀點去看待人際關係,也許他會改變一些看法和做法。

  同時李遠又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對待同事可以避讓,對上司卻不肯。好像同事就是階級弟兄,而上司就是資本家,不能向壓迫低頭。而事實上,上司又沒有壓迫他,只是李遠在那裡莫名其妙的抵制,反正上司就不能「壓迫」我,我是已經「翻身解放」的了。覺得兒戲吧?但現實職場中就是有這樣的現象存在。為什麼上司和下屬就必須站在對立面呢?就一定是你死我活,或者誰向誰低頭呢?就是由於這樣的心理,李遠才會把和領導交流看成是主動拉近關係,看成是拍馬屁,才會覺得與上司交流有困難。

  上司為何發脾氣

  上司對李遠有時候會發脾氣,是因為關係不好發脾氣嗎?還是因為發脾氣才覺得關係不好?這不同的因果關係,意義是不同的,李遠一定要分清楚這個。如果上司是因為關係不好而報復(這種可能性不大,李遠都認為上司對自己還是不錯的),那麼這樣的人無所謂跟他打拚,離開就是了。如果是因為發脾氣而覺得彼此有距離,那就要考慮上司為什麼發脾氣了?李遠與上司溝通的方式方法有沒有問題?這種「不畏強權」的爭鬥,如果進行換位思考,李遠作為上司會不會接受會不會也有脾氣?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一個巴掌拍不響。先檢討一下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改正後看看這樣的對抗是否還會繼續。

  上司批評一下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其實正因為對周賓關心上司才會批評他,否則人家還懶得費這口舌呢,這就是所謂「愛之深,責之切」。人不挨打不知道疼,人不挨罵不知道長進,上司批評他就是希望他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但周賓沒有把這個事情想清楚,沒想清楚就認為這是不好的,顯然是不對的。小時候父親經常打我,當時我不明白自己為什麼總挨打。但現在我長大了,再回過頭去看這些,發現如果當時不是父親敲打我,我也不可能在現在的道路上如此順暢。

  上司對李遠不錯,而他卻和上司相處困難,有障礙的人應該是李遠。為什麼他和上司相處會覺得不自在?他的情緒來源於哪裡?這種情緒有幾個來源。例如,對自己的工作不自信,害怕領導對他的工作做出批評;也可能是他對上司不服氣,認為自己比他的能力更高等等。想一想有哪些情況你會覺得不舒服,看看是以上哪種情況,對症才能下藥。我個人建議,他可以和上司聊聊,不談工作,只談他的這種擔心。也許,通過交流他會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上司也可以幫他解開這個結。

第8節:四、吃虧的總是我(1)

  四、吃虧的總是我

  對號入座

  (1)當同事有些事務性工作求助於你時,是否會覺得同事很討厭?

  (2)是否經常會對自己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產生懷疑?

  (3)是否會認為簡單重複的工作根本沒有可學習的地方?

  (4)當只有自己在加班的時候,是否會覺得很吃虧?

  (5)當上司沒有稱讚你的工作時,是否想要向更高層的領導表現?

  坑

  把打雜認為是一種負擔

  坑邊

  王莎會計專業畢業,畢業後在一家私人企業從事材料會計工作。工作職責主要是對採購部的申請款等事項進行審核,同時把材料庫、原料庫、工模具庫管理好。由於工作事務很繁雜,每天工作時間很緊張,就沒有更多時間對其他的事情過多干預。可生產部門一旦有什麼事情,似乎總是先來找她,要各種各樣的工具或原料。但這不是她就可以做主給他們的,因此她還要教工人們如何申請工具。王莎覺得很鬱悶,在她看來,這些簡單而煩瑣的工作似乎對實現自己的職業目標沒有任何的幫助。自己也不想就這樣一直「打雜」下去,在她心裡「做大事」是個小小的秘密。

  更讓王莎覺得鬱悶的是,最近資金會計為應付某機關單位的檢查,忙得不可開交,於是把自己也給拉上了,現在王莎不僅要管物料還要管現金。資金會計把所有的事情都交給她來做,公司老闆也因為資金會計最近工作重要而對他言聽計從。由於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現在她經常要加班,甚至周末都要工作,否則周一結賬、領料等一大堆的事情根本忙不過來。

  王莎覺得很累,讓她心裡不舒服的是:資金會計事前沒有和她溝通過,就把所有事情都丟給了她。有時王莎很困惑:究竟自己做這麼多有意義嗎?雖然自己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公司的老闆根本不會看到。雖然自己的頂頭上司財務部部長可以看見,可他似乎也沒什麼表示。為了讓自己所做的工作被看見,王莎開始有意找機會在老闆面前表現。

  誤區

  (1)認為打雜對個人職業目標實現沒有任何價值。

  (2)認為自己做得多就是吃虧,從而放棄做更多的事情。

  (3)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否有意義。

  破解誤區

  (1)任何一個管理人員都不可能把一件重要的事情交給一個自己還不熟悉或者平時連小事都做不好的人。如果不先通過把小事做好而獲得他人的信任,那麼獲得更高難度工作的機會也是微乎其微。

  (2)老話講:「吃虧是福」,其意義在於不必太在意誰比誰做得更多一些,有事做總比沒事做強。而一旦認為做得多是吃虧,就會自我逃避,從而不願意做事。不做事就沒成績,沒有表現機會,別人如何通過做事去觀察自己呢?

  (3)想把自己有能力的一面展示給他人沒有錯,但刻意的展示會帶來負面的影響。

  商振有話說

  王莎可真夠累的,財務審核、管理物料、掌管現金等等。很多本不是她的工作都交到她這來了,搞得要加班,甚至星期天還要工作。挨累不說,做了這些領導還看不到,頂頭上司還不會和領導說自己賣力工作,這樣的「打雜」工作還要不要做?如果你問我,我會肯定地回答:要做。

  打雜究竟有沒有前途

  你做的事情越多,別人就越依賴你。我經常在培訓中講一句話:「所謂你的價值,就是有你和沒你之間的區別。」如果你能夠讓所有的人都依賴你,那麼你在團隊中無疑是重要而且是受歡迎的。

  其實很多人的工作都是打雜,打雜就是為更多的人提供服務。所謂個人價值,就是能夠滿足他人被服務的要求,這樣的打雜過程,其實就是為自己增加價值的過程。台灣經營之神王永慶,是從給別人送大米開始的;聯想集團的楊元慶,是從騎自行車給別人送電腦開始的;而神州數碼的郭為甚至是從為別人提文件包、開車門這樣的打雜生涯開始自己職業道路的。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這樣的打雜是一個必然的過程,也是一個考驗的過程。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過程。有企業招聘總經理,無需經驗,無需學歷,不限專業,你去不大概你不會去,因為你認為那不可能?為什麼?因為天下沒有白喝的XO。樹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不打雜也是有原因的,不是說想不打雜了就真的不用打了。

第9節:四、吃虧的總是我(2)

  同事能把工作交給她,說明同事還是信任她的,而且人家確實是有事忙不過來才請她幫忙的。王莎應該對這個事情感到幸運,有人覺得你可以依賴本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這說明自己是有價值的。王莎把同事託付的事情做好,不僅同事會感激,同時其他同事也會覺得王莎是個很仗義的人,這有利於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同時,上司也會覺得王莎是個可以任事的人,將來可能會把更重要的工作交給她,這不正是王莎所期望的嗎?

  打雜究竟吃不吃虧

  我個人認為,在工作中多做些事情,並不見得就是個吃虧的事情。還記得大學畢業實習的時候嗎?恨不得別人讓你做事,但那時沒有人給你事情做。為什麼過去你要做事,因為你要學東西。那現在你就不用學東西了嗎?因此,在做事的過程中你要學會學習,不僅把事情做了,還要去想為什麼這麼做?還可以怎樣做?這樣,你自身的知識和能力就能不斷地提升。等你確實有了很強的滿足別人需求的能力後,你的價值也就提升了。有價值才有價格,當你有了價值,你提出的加薪晉職要求將更容易被滿足,有價值到哪裡都是「大爺」。

  「非以其無私耶,是以成其私」(老子語)。越是為他人謀,越可能成就自己的事業;越是把自己的事不當事,其實越是把自己的事當成了最重要的終身大事。有的人可能認為,那些簡單煩瑣的工作對自己沒有鍛煉價值。其實,那些煩瑣、重複的事情也是有鍛煉價值的。

  例如,讓你去做一件每天重複幾十遍的事情,如果你能夠堅持下來,這個過程中你會收穫耐心;煩瑣而重要的事情,例如現金的保管,能夠使得你收穫謹慎;煩瑣的工作中,能夠合理安排自己的事情,你將收穫時間管理的技巧;在每天緊張而忙碌的工作中,能夠合理地處理同事衝突,你會收穫人際溝通技巧。不再數下去了,看見了嗎?看似沒有價值的工作,只要自己細心去觀察,一樣有很多可能讓你成長的知識去學習。

  如何顯現打雜的價值

  雖然打雜不見得對職業目標的實現沒有任何的幫助,但也許你並不認為自己有多受歡迎、受重視,那如何顯現自己所做的事情是有價值的?——讓他們知道你的存在。

  你現在一直都是在低頭做事,但你也要想辦法讓大家看見你。怎麼看見你?消失。例如,明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忽然覺得「頭疼」,請個病假。如果你不在,工作亂成了一鍋粥,那說明你非常重要。如果你沒在,一切工作都照常運轉,說明你做的事情並不像你想像中的那麼多。當你有足夠的價值的時候,你就可以提出要求更高的報酬,因為很多事情都是你來做的,別人需要你。當然,這要求你通過檢驗證明:別人確實離不開你。

  也許你做事的過程老闆看不到,不要在意這個事情。你做事不是給他看的,你只要讓上司看到就可以了,畢竟在現在這個企業里,決定你職業發展的還是你的上司。也許他不會向更高的領導反映,但他心裡有數。他知道你能做事,能幫他做事,而且能把事情做好,他能認識到這些就可以了,畢竟他也希望自己有個能做事、做成事的下屬幫自己。

五、當「死黨」成為上司

  對號入座

  (1)當好朋友升職後,是否會覺得自己以後的日子會好過了?

  (2)當好朋友升職後,是否還依然希望對方如往常一樣對待自己?

  (3)受了升職的好朋友批評後,是否會認為對方「當了官不認人」了?

  (4)好朋友升職後,當有其他同事詆毀他時,你是否依然第一個站出來維護他?

  (5)是否會覺得好朋友的批評比其他上司的批評更難以接受?

  坑

  錯誤地定位原來的「死黨」與現在的上司間的關係。

  坑邊

  「你這是什麼態度?出現工作失誤居然還有道理了,一會兒到我辦公室來。」Tracy轉身回辦公室去了,只留下Lisa獃獃的站在原地。辦公室里的小喇叭Daisy走過來,拍了拍Lisa的肩膀,幸災樂禍道:「算了吧,誰讓人家現在飛上枝頭變鳳凰了呢,咱們現在都歸她管,以前的姐妹情也就沒有了。撞到槍口上,你就自認倒霉吧。」雖然以前很看不慣Daisy挑撥是非的舉動,但這次Lisa認為她說得沒有錯。

第10節:五、當「死黨」成為上司

  Lisa和Tracy是同時進入公司的,憑藉在入職培訓時建立起的友誼,3年多來二人早已是「死黨」。最近,Tracy被公司提升做了部門主管,關係的平衡也就此打破了。昨天市裡的相關領導到公司來檢查工作,由Tracy的部門負責接待和工作彙報會的籌備。Tracy安排Lisa布置會場,結果卻出了一個大紕漏,Lisa把某市領導座牌上的名字給打錯了。要不是Tracy及時發現並改正,將對公司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在當天的工作總結會上,Tracy當著部門全體同事的面,對Lisa進行了嚴厲的批評。Lisa面子上下不來,覺得「死黨」太不夠意思了,就頂了兩句嘴,於是就出現了前面的一幕。

  Lisa很傷心,想想以前兩人一起對付「老巫婆」(原來的部門負責人),一起分享辦公室的八卦新聞,一起「說三道四」,一起……可如今連在一起吃個午飯都很是困難,也許人家是為了和自己劃清界限吧。說話的語氣也是命令多於商量,也不想想當初是怎麼求自己幫她處理問題的。現在就因為一個沒有成為事實的錯誤,就當著那麼多人的面批評自己。「你以為自己很好嗎?還喝令我去你的辦公室,還真把自己當領導呀?」Lisa心想。「想讓我向你低頭認錯?可以。等我把你的糗事公布給所有人以後,你再等著我去你辦公室吧。」想到這,Lisa趕緊追上已經走開的Daisy:「Daisy,你知道嗎?Tracy她以前……」

  誤區

  以為「死黨」升職後彼此之間的關係不會有變化,不能及時適應這種關係變化,最終導致矛盾。

  破解誤區

  當以前的同事成為現在的上司,還按照以前的習慣看待問題選擇行為,很有可能得不到與以往一樣的結果,於是認為「人心不古」而導致彼此關係惡化,並最終影響工作。

  商振有話說

  Lisa的遭遇可能很多人都經歷過,以前鐵打的同盟,能夠推心置腹的「死黨」,在成為自己的頂頭上司後,感情越來越疏遠,矛盾越來越多。以前是「酒逢知己千杯少」,現在卻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看著她在你面前「耀武揚威」的樣子,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一闊,臉就變」。於是「死黨」間的裂痕發展成為隔閡,甚至引發衝突。

  其實,矛盾的源頭就是原有的平衡關係被打破。原來死黨、同事是一種關係的平衡,而現在的上司和下屬又是一種關係的平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時刻都在發生著變化,當一個人的身份、工作內容等發生改變之後,原有的平衡都會被打破而建立一個新的平衡關係。應對這種變化,首先需要的是調整自己的視角來重新審視彼此的關係以及平衡的要素。

  Tracy變了嗎

  Lisa的不滿在於她認為:Tracy升職後人已經變了。但換個角度去理解Tracy的一些行為,Lisa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為什麼Tracy和Lisa單獨相處的時間少了?為什麼Tracy要當著眾人的面去批評Lisa?地球人都知道Tracy和Lisa是「死黨」,如果在Tracy升職後兩個人還像以前一樣形影不離,其他同事會認為Lisa是「御用閑人」,很容易同Lisa產生隔閡。Tracy有意把Lisa同等對待,其實也是對Lisa的一種保護。而且,這樣其他同事也不會因為她過多關心自己的「死黨」而有被排斥的感覺,使得Tracy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更容易做到公正公平。當眾批評Lisa原因也在於此。再去想一想,如果Tracy真的是有意為難Lisa,那在Lisa和自己頂嘴的時候,她完全可以在眾人面前處理Lisa。而Tracy沒有這樣做,而是讓Lisa到她的辦公室去。這說明Tracy還是把Lisa當成好朋友的,有矛盾的時候私下裡去處理。

  當Tracy升職以後,打破了原有的同事關係,而建立起新的上下級的隸屬關係。新關係產生後沒有建立起平衡,往往是由於依然在用以往的方式來對待新關係。Lisa依然按照「死黨」的方式來處理她和Tracy間的溝通和工作,例如她依然期望可以和Tracy仍如以前一樣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可以仍像以前一樣維護自己的面子和利益。但作為Tracy來講,她升任管理崗位後所需要顧及的感受要更多一些。由於Lisa沒有及時調整視角,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

第11節:六、幹得比誰都多(1)

  Lisa該怎麼做

  由於關係的變化,維持關係的平衡的基礎也發生變化。良好的同事關係,首先需要彼此的「志同道合」,因此有共同興趣愛好的同事,更容易成為朋友。但作為上司與下屬,良好的關係首先來源於工作。因為作為上司,他考慮的是如何實現團隊的目標,而作為下屬,首先考慮的是關乎個人收入等與自己實際息息相關的問題。而這兩個目標的出發點和歸屬點都是工作,因此,當彼此工作步調和努力方向一致的時候,上司和下屬之間的關係才會融洽。

  電視劇《劉羅鍋》有這樣一場戲。一天,乾隆皇帝和劉羅鍋在一起洗澡,當然是「赤誠相對」了。聰明一世的劉羅鍋卻一時昏了頭,趁著兩個男人脫得光光的,就口無遮攔地與面前的這個男人說起了他一生的缺失和弱點,並且膽大包天地直呼乾隆的大名:「弘曆呀,你呀,哈……」像平日的哥們兒一樣。乾隆馬上翻臉罵道:「大膽奴才,弘曆是你叫的嗎」嚇得劉庸趕緊下跪賠罪:「奴才該死,請皇上怒罪!」剛剛好像有點痛心疾首、痛改前非的乾隆皇帝為何突然翻臉?其實這和所謂的面子沒有關係,這是體統,下屬和上司之間無論如何地「坦誠相見」,上就是上,下就是下,這不是所謂的奴才心理,而是實在的倫理道德。

  規律是管出來的,毛病是慣出來的。上下級關係和同事關係不一樣,上司更多時候要服從於工作順利進行的大局,因此會對自己身邊的人尤其是好朋友要求更嚴格一些。作為朋友和下屬,Lisa應該力挺Tracy讓她在部門快速樹立起威信,而不能為了體現自己和上司的關係優越性去計較面子問題。不能因為以前關係不錯,就以為在工作中即便有偏差也是可以原諒的。過去的已經過去,今天做了人家的下屬,就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從這個角度出發才能幫到朋友,彼此的友誼也才能更長久

 六、幹得比誰都多

  對號入座

  (1)是否認為自己做得比誰都多?

  (2)是否上司不捨得給自己加工資?

  (3)是否別的同事拿的工資比你高,你就應該和他拿同樣的工資?

  (4)是否如果現在辭職不做,會有很多工作都無法開展?

  (5)是否堅信如果自己現在離職,將會很容易得到滿意的薪資待遇?

  坑

  總覺得自己幹得比誰都多,拿得比誰都少

  坑邊

  「不錯,有進步。你現在的設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我的得力助手了。你看,現在的設計圖我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了。以後繼續努力,你一定會有很大的成就的。」經理李飛稱讚王靜道。「李經理,您看什麼時候能給我漲工資了?」王靜早就對自己的待遇不滿意了,趁著領導誇獎趁熱打鐵地說道。「這個嘛,公司會考慮的。踏踏實實把你的工作做好,你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又是和我打太極,這樣的話不知道聽了多少次了。」王靜心裡想。

  王靜畢業後在一家大型廣告公司工作,為了得到這份工作,她放棄了一份工資原比現在高的小公司的邀請。大公司就是不一樣,所接的項目都是一些大的平面設計項目,通過鍛煉和學習,王靜也成長得很快。但令王靜覺得不舒服的是,自己做的工作最多,但卻是設計部薪水最低的一個。每一次有新項目的時候,經理只是給出一個方向,剩下的事情都是自己來做。一個項目要做很多份清樣,經理只是在眾多方案中挑選一個再給出一些修改意見,然後又是王靜來畫,最後經理改一下就可以了。王靜廢寢忘食地繪圖,可經理只是動動嘴唇然後再修改一下,最後這個作品的功勞就都記在經理的頭上了。而最讓王靜難以理解的,是自己如此辛苦所拿的薪水卻只有在那動動嘴唇的經理的四分之一。

  「事情都是我在做,功勞不僅是你的,薪水還比我高出那麼多。沒有我的努力工作,你能這麼悠閑?如果什麼時候惹得我這個得力助手不幹了,看你還怎麼威風。」王靜心裡忿忿地想。

第12節:六、幹得比誰都多(2)

  誤區

  (1)事情都是我做的,你就是動動嘴。

  (2)我是得力助手,沒有我你就玩不轉了。

  (3)你不幹活拿5000,我幹得比你多,我得拿10000。

  破解誤區

  (1)如果你認為事情都是你做的,別人沒有一絲功勞,甚至連苦勞都沒有,你一定會自我膨脹,進而做出錯誤的判斷、選擇錯誤的行為。

  (2)這個世界,離開了誰地球都照樣轉,把自己看得太高,很容易以審視的目光去看待別人。

  (3)人家拿多少與你何干?你總是認為別人多拿了錢,你就是要和人家搶錢,你搶他錢他肯定要和你玩命的。

  商振有話說

  首先來解釋一個名詞:幹部。很多人都想當幹部,無論是機關幹部還是企業管理者,這和中國人的官本位思想有關。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幹部、幹部,那是干出來的。現在王靜有那麼多事情干,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啊。

  哪種助手更得力

  從王靜的工作看得出來,她目前所做的工作還大部分是執行類的工作,只是根據經理提出的構思來進行繪圖。但平面設計工作,最關鍵、最核心以及最有價值的地方就是創意,找一個繪圖的人容易,但找一個有創意的設計師難。

  王靜由於工作出色,被上司稱為「得力助手」,可見王靜確實提高得很快,其工作能力也得到了上司的認可。但廣義來講上司的所有下屬都是他的助手,得力也有不同區分。有的是那種上司離不開的人,這種人有特定的關係群體或者有不可替代的能力和經驗,說得直白一點,上司離開了他就玩不轉了。而另外一種就是工作誰都能做,可替換性比較強,但做事的人有效率,而且結果也能讓上司滿意。

  王靜由於沒有弄清楚自己屬於哪一類型的得力助手,就盲目地提出漲工資請求,顯然是太衝動了,人家給點陽光她就跟著燦爛了。從後來經理對他太極式的回答,可以看出目前王靜還不是第一類型的得力助手。

  離開你地球照樣轉

  王靜由於對自己的薪水不滿意,曾想到以離職來要挾經理,如果你是經理,你會很在意嗎?前面提到了,真正創造出高附加值的並不是王靜,而是經理。同時正是由於王靜所做的工作的可替換性很強,有很多人都可以勝任這份工作,王靜的影響力當然也就沒有大到足以「脅迫」經理的程度。

  沒力量「脅迫」人家,卻「脅迫」人家,沒被人反擊一戈就不錯了。有野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與野心對等的能力。這種不對等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自我信心膨脹。這是很危險的事情。在戰場上,會因此而丟盔棄甲甚至因此而喪命;在職場中,會因此而四面碰壁直至最後心灰意冷。

  王靜的想法是很多職場新人都有的,他們往往總會認為自己是被人剝削的人,彷彿就他們是窮苦大眾,其他人都是敲骨吸髓的「資本家」。總認為自己做了所有的事,其他人要麼袖手旁觀,要麼只動動嘴皮,而自己又是拿薪水最少的人,所以會有不平之感。其實有這樣的感覺首先就說明了他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工作的真正內涵所在,也不清楚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工作都產生了哪些價值,不能正確地認識和清楚地分析自己的分量。

  其實,要想弄清楚自己的真正分量,有個最簡單的辦法。在上司向你交代一份自認為非你不可的工作後,向上司申請休假,看他如何處理。如果他想都沒想就同意,說明在他看來這份工作並不是非你不可;如果有點猶豫,說明他相信這份工作你可以很好地的完成;而如果根本就不同意,甚至和你發脾氣,那麼恭喜你,這說明他認為這個事情確實非你不可。但即便說上司真的不准你請假,也有可能是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人手分配不過來,破壞公司休假制度等等,這些因素也要綜合考慮進來。一般而言,這個世界上離開誰地球都照樣轉,你只能相對地把某項工作做到最好,讓別人雖然同樣能做,但上司會覺得就是沒有你做得好。

  別把目光盯在別人身上

第13節:七、跟著感覺走(1)

  別人拿多少錢,不應該是你操心的,這個事情讓公司去衡量。重要的是做好你自己的工作,拿你該得的薪水。「干自己的活,拿自己的錢」,這樣,你就不會有那麼多不滿了,也樂於建立良好的同事關係。不然你動了別人的飯碗,他當然不會高興了。

  在目前國內很多企業中,確實由於裙帶關係、人情關係、資歷關係等等,會出現這種同工不同酬的情況。如果你認為自己在這裡受到的待遇不公平,可以離開,但關鍵是你離開後是否能拿到自己想要的待遇。

  你必須要有個職場的概念,在職場中你不是被某一個公司給「標價」,你是依靠你自身的工作成績來給自己「標價」的,你拿多少錢,取決於你能創造多少價值。也許你認為自己這麼辛苦卻拿這麼少很不公平,會抱怨企業管理的不規範,甚至抱怨起社會,但這些有助於實際情況的改善嗎?恐怕不能,如果你有能力影響到公司或者整個社會的某些事情,你也不會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了。因此還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通過工作不斷累積自己的能力、經驗和成績,給自己實現增值。當你有了價值的時候,你才有了話語權,才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七、跟著感覺走

  對號入座

  (1)是否覺得自己老老實實工作,而其他人總是偷奸耍滑?

  (2)是否覺得自己的工作表現很好,但上司卻從來沒有表揚過你?

  (3)是否總感覺自己在團隊中經常受排擠?

  (4)是否感覺上司總是有意針對你?

  (5)是否總感覺自己本應該得到更多?

  坑

  總是把自己的感覺當成客觀存在

  坑邊

  劉雲在一家軟體開發公司從事程序編寫工作,他所在的項目組負責人是項目經理周楠,組裡還有7名程序員、1名美工和2名信息錄入員。程序編寫工作雖然累一些,但薪資待遇還是很高的,因此劉雲工作得也算愉快,但心裡也有不滿意的地方。

  劉雲性格內向,不願意說話,平時也很少與同事和領導溝通。有工作的時候就悶著頭做事情,沒有事情的時候就上上網、聊聊天。劉雲認為這不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成績,也自認性格老實本分,而且工作也是勤勤懇懇,在項目組裡編程的技術也是最好的一個。但劉雲總是感覺大家有意在排擠自己,似乎都不願意搭理自己,自己也從來沒有受到老總的好評,他覺得這完全是經理有意針對自己。

  根據公司的組織結構,員工的表現都是由項目經理向老總彙報。而劉雲在剛加入該項目組的時候,曾經因為一件事情頂撞過周楠。自此以後,組裡最累最難的活總是會被分配到劉雲這裡來,經理還美其名曰:「能者多勞」。雖然心裡不舒服,但人在屋檐下,劉雲也懶得和經理計較。因此除了一些工作上的往來,兩人很少說話。

  劉雲覺得,正是由於自己和經理的關係一般,而且自己還曾經頂撞過他,因此周楠在向老總彙報員工表現的時候,故意抹黑自己,也正因為如此,自己才一直沒有得到老總的賞識。項目組裡還有其他的兩位程序員,他們平時和項目經理關係很好,也很會做表面工夫:經理在的時候,他們就忙得腳不沾地;經理不在的時候,他們就在工作時間上網玩遊戲、看電影、聽歌。但由於他們和經理的關係好,經常在一起吃吃喝喝,所以周楠在向老總彙報的時候總是表揚他們,老總也就因此而多次在員工大會上讓大家向他們二位學習。

  劉雲感覺這樣對自己不公平,於是就找到了老總把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沒想到老總把他給批評了一頓。說他不用心工作,成天就想著經理偏向誰了。後來經理知道了這件事情,更是變本加厲地「迫害」劉雲,劉雲感覺自己這個老實人總是被人欺負。

  誤區

  (1)把感覺當成客觀存在。

  (2)感覺工作好就應該得表揚。

  (3)總是去猜測別人。

  破解誤區

  (1)如果只是通過心來感覺,很容易受到主觀印象的影響,從而做出錯誤的判斷。

第14節:七、跟著感覺走(2)

  (2)這個世界上沒有應該的事情,沒有人應該為你做些什麼。在表揚這個事情上,老總表揚你也好,不表揚也罷,你都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因為你無法主導這個事情。如果你總是想著去索取,那你的注意力就不在工作上了,沒有成績他更不會表揚你了。

  (3)你總去猜測別人,也就忽視了對自身的審視,就會在與他人的對比中錯過自我提升和完善的機會。

  商振有話說

  別跟著感覺走

  為什麼劉雲會對項目經理有意見?按照劉雲的感覺:因為平時自己和他關係不好,關係不好是因為當初兩人有過碰撞。好了,表面是這樣的,但事實上呢?這一切都是劉雲的自我感覺而已。很多時候,人往往會把感覺當成客觀存在,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我們把這樣的人稱為比較感性的人,這樣的人往往只憑感覺做事。我覺得劉雲需要去反思的一個問題:和項目經理的惡劣關係是否客觀存在?

  有一個細節是:劉雲認為項目經理對自己有意見,所以兩人很少說話。怎麼感覺像小孩子賭氣了,然後說:「我以後不和你說話了。」先不管誰對誰錯,兩個人關係出現裂痕,肯定需要有人先踏出一步來彌補,這個人應該是誰?其實誰先都無所謂,重要的是自己是否重視這段關係。就如同一對戀人吵架,究竟誰該先哄對方?關鍵就看誰更看重這段感情。因此,與領導賭氣完全沒有必要,這隻會讓自己受傷,與其這樣,為什麼自己不先邁出一步呢?

  感覺工作好就要得表揚嗎

  踏踏實實工作不代表一定要得到表揚。如果你覺得老總的批評沒有根據,在會後你完全可以去找老總,告訴他事實是怎麼樣的。如果做得好,老總會對你有重新的認識,也會清楚項目經理對你有偏見;如果做得不好,沒別的,挨批評是正常的。

  但你不能去索取表揚,因為表揚是好的事物。索取表揚和要求加薪一樣,不是不可以想,在思想上積極努力地為之奮鬥怎麼都可以,但就是不能輕易說出口。出手就要得手,要不然會是件很尷尬的事情。更麻煩的是通過你索要表揚這件事情,領導以後會如何看你?批評錯誤你提意見,這叫解釋、澄清,這在老總那裡還是可以接受的。但你去要表揚,老總對你的評價標準當然就會提高,因為你是主動來要的。這樣一來,你反而可能會因為達不到他的要求而被批評。

  老總表揚你與否,其實是他的管理水平高低的一種表現,一個好的老總當然會經常地表揚、鼓勵下屬。但是,你不能要求你的老總就是一個管理水平很高的人,因為你沒有這個影響力去要求他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只有當他自己認識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才會去改變。當然,你可以向老總提些建議,讓他注意一下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但不能要求他一定成為一個管理水平很高的老總。

  在職場中,不能只低頭做事,還得適當地讓別人看見。如果你做出了成績,項目經理是掩蓋不了的。而如果你做不出成績,那就是他怎麼說老總就怎麼信了,畢竟老總的評價信息來源首先是項目經理的彙報。

  可以適當地表現自己的成績,但不能越級彙報,否則得罪的人就多了。即便說有時候功勞被上司佔了,也無所謂,他自己心裡清楚就可以。成為上司的助手而不是他的競爭對手,這才是你在職場中自我保護的好方法,這樣既可以幫助自己的職業發展,又不會因為成為上司的競爭對手而被人排擠。

  所謂「妒忌賢能」是很正常的事情,職場中畢竟有競爭,有競爭就有自我保護。這就如同在戰場上,你總不會放棄抵抗,把自己的頭顱送到敵人的槍口下吧。如果做出了成績,其實就是幫助了上司,畢竟他的升遷加薪也要靠成績,如果你能幫到他,自然能改變他對你的看法。你幫到了他,他在升職後肯定要提拔一些能幫到自己的人,以為更高的升遷做準備,你會是那個能幫助他的人嗎?

  沒必要去猜測別人

  劉雲除了喜歡猜測別人是怎麼看自己的,還喜歡去感覺別人是如何工作的。例如,他覺得其他兩位被表揚的同事,只會做一些表面功夫。但這不是關注的重點,我所關心的是:同樣的事情劉雲不也在做嗎?不能只許州官放火,而不讓百姓點燈。不能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理所應當,而別人做同樣的事情就是十惡不赦。為什麼你上網就是休息片刻,別人上網就是偷懶耍滑?別總是用雙重標準對待自己和別人。

第15節:八、好意見沒人聽(1)

  就算別人真的偷賴,這和他也沒有關係。這應該是管理者及企業所有者應關心的事情,畢竟任何一個單位尤其是企業不可能養閑人的。作為普通員工,只要你做好自己的事情,能夠讓項目經理知道他的成績要靠你來支撐,他對你有所依賴,這就足夠了。

  你體現出你的價值分量後,你才有資本和上司討價還價了。至於別人如何,讓上司自己去考慮吧。我一直都強調,在職場中,上司與下級、同事之間的關係其實很簡單,就是做自己的事,拿自己的錢。上司怎麼樣,同事如何做,別人拿多少錢,都與你沒有關係。如果你覺得自己拿得少了,或者受到不公平待遇,你可以選擇離開。別人不會在意你是否離開,你走不走與他有關係嗎?

八、好意見沒人聽

  對號入座

  (1)是否會經常關注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情?

  (2)是否自己提的建議只有問題沒有答案?

  (3)是否會認為如果某件事情按照自己的建議去做一定會取得更好的結果?

  (4)當上司對你的建議不理睬時,是否會覺得上司不願意向他人學習?

  (5)別人不按你說的做,是否就覺得別人無知?

  坑

  覺得上司不聽你的意見

  坑邊

  易風,畢業後來到某網路公司從事市場銷售工作。進入公司不久,易風就發現公司存在很多問題。例如,老闆管理不正規,很多時候還在講人情;公司里論資排輩的現象嚴重,一些老員工根本不把新員工放在眼裡,員工工作熱情不高,大多都是在混日子,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如何提高公司業績上,等等。最讓易風頭疼的:是老闆的營銷毫無章法,心血來潮想到什麼就搞什麼,所以營銷策略總是變來變去的,使得自己都不知道現在承諾客戶的條件到時候是否能實現。雖然如此,老闆還總是很急,不停地催促銷售部要趕緊簽單。

  易風經過認真的思考,用了近半個月的時間寫了一篇公司改革建議,洋洋洒洒寫了近三萬字,文中詳細列舉了公司目前存在的問題及其危害。本以為當老闆看過這篇建議後,一定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可沒想到當易風把材料給老闆後,從此就沒有了下文,老闆甚至連提都沒有提過。後來,易風又專門向老闆詢問此事,老闆只是輕巧的說了句:「這個事情我心裡有數,你以後有時間還是多想想如何把業務做起來吧。」

  易風覺得很沒勁,就嘟囔了一句:「根本問題不解決,這樣還怎麼做業績?」沒想到老闆聽到這個後大發雷霆:「該做的事情你不做,寫這麼一篇東西就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問題誰都知道,關鍵是如何解決?你給我一個解決方案看看?再說這是你操心的事情嗎?你把事情做好了嗎?做不出業績就是公司有問題,那別人怎麼都能做出業績,現在公司就你一個人還一張單都沒有出!」易風沒有等老闆繼續說下去,把工作牌摘下來往桌子上一扔:「一點都不聽別人的意見,對不起,我不做了。」說著衝出了老闆的辦公室。

  誤區

  (1)身份和所關注問題有些不對等。

  (2)我提的建議都是好建議。

  (3)老闆不聽我的意見,就是聽不進意見。

  破解誤區

  (1)操心過多,就忽略了自己真正的工作任務,使得自己空勞神卻做不出成績,別人還覺得你有點「多管閑事」。

  (2)你認為好的建議,對別人不見得有幫助,可你依舊堅持自己是好的,那很容易與不贊成的人產生矛盾。

  (3)指揮上司,從心裡就認為「這個事情就該按我說的辦」,進而使得自己的行為成為對他人的一種壓迫,這樣,問題由意見是否正確變成了你我誰是領導者。其次,並非你所有的意見上司都要聽,哪怕是正確的,他不聽你可以繼續說服他,但不能強迫他接受,誰讓他是老闆呢?

  商振有話說

  閑事管不管

  「管理不正規」、「員工熱情不高」、「老闆心血來潮」,這是我看了易風的問題首先察覺的幾個詞,其次就是他的目前身份——剛來公司不久。恕我直言,他目前的身份和所關注問題有些不對等,說得不好聽一些:「他操的心太多了。」

第16節:八、好意見沒人聽(2)

  這就如同一個監察史,在地方上不監督官員卻忙於修河開荒,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監察史。「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僅是一種避事的託詞,其實更是一種生存智慧,因為自己操的心太多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傷害了某些人。

  如果老闆的「毛病」和你的工作相關,你可以和他溝通一下,而不是「提意見」。作為下屬是不應該給上司提意見的,這和順從與否無關,而是職業倫理。如果是和你工作無關的「毛病」,奉勸一句「眼不見心為靜吧」。

  建議寫什麼

  用了半個月寫了一篇改革建議,這篇建議是在什麼時間寫的?上班時間還是下班時間?如果是上班時間,這是他的主要工作嗎?肯定不是,那麼從這個角度講易風是「不務正業」。一個連自己工作都沒有做好的人,怎麼能讓別人尤其是他的上司對他所提的意見予以重視?

  老闆批評他的建議「只有問題沒有答案」,這是意見沒有結果的關鍵原因。其實作為老闆他不可能對問題一點都不清楚,他不是需要別人來告訴他這裡錯了,他需要別人告訴他如何做才是正確的。很多人提意見,只注重問題本身,卻忽略了答案的重要性,這樣的建議不如不寫。易風雖然在第一線可能會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問題的存在,但是否他感覺的問題就是真實存在的?或者我們換個角度講,如果我現在是他的老闆,他所提的問題我都照辦,他是否就能馬上出單?

  我在企業做培訓的時候總是講一個觀點:別總是把問題丟給你的上司。如果你真的感覺到問題,拿出一個診斷報告(問題描述及原因分析報告),而後再給出一份解決方案。這樣做,無論上司最終是否接受了建議,對易風都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找答案的過程他會學習到很多東西。找問題和借口的人永遠不會比找答案的人走得快、走得遠。即便你做了方案但上司沒有採納,但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你的努力總會有人看見,包括其他可以為你提供廣闊天地的人。這樣即便日後再走,你是昂著頭走的,因此也不見得現在所做的一切是沒有意義的。

  建議怎麼提

  現在很多人提建議簡直就是命令,「老總,這個問題你要給我解決」。這樣做的結果有兩個。一是老闆不願意接受,感覺你比他還像老闆。帶領中國足球隊進入世界盃的教練米盧與國內媒體關係大多不好,但李響卻是一個最為米盧喜歡的記者。李響為什麼會在這麼多的記者中與米盧走得最近?因為他是一個對足球一無所知的人,從ABC開始學習,學得更快一些,而其他人是以一種專家的姿態站在米盧面前。

  二是沒頭沒腦,他可能不了解實際情況,而且可能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詳細了解。

  好意見不接受,主要有這麼三個原因:第一,決策人不認為這是個好建議;第二,決策人沒有意識到這是個好建議;第三,決策人知道這是個好建議,但由於人際關係等問題而拒絕採納。建議沒有被採納,首先要分析自己的這個建議是不是好建議?它能夠達到什麼樣的結果目標?建議的實現環境是否具備?實施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其他連帶問題?然後分析自己的問題。再者就算自己很有能力,也確實能為企業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千萬不要以救世主的身份來拯救這個企業,這樣做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有點狂而已。

  提建議,除了方案本身的問題,影響力也很重要,不能把所有的事情看得理所應當。什麼是影響力?影響力就是能夠影響別人按照你的標準進行行為選擇。每個人都是在做著符合自己利益的事情,而沒有人必須要為你怎麼樣。能調動起別人為你做事,說明你很有影響力,調動不起來,不能埋怨別人不配合,只能說自己的影響力還不夠。我在《職業精神》一書中寫了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有人幫你是你的幸運,沒有人幫你是上天對你的公平。沒有人有義務為你做些什麼的,更何況是你的上司。他不採納你的意見,即便說他草包一個也沒有意義。在職場中有一點必須明確:就是自己要成為一個能做事,做好事,做成事的人。

第17節:九、忽視自我價值的重要性

  對號入座

  (1)是否經常抱怨:為什麼自己在公司工作這麼多年了,卻總得不到重用?

  (2)是否覺得自己不被重視因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無?

  (3)是否經常覺得自己的上司根本就不懂得管理?

  (4)是否經常認為其他人總是不配合自己的工作?

  (5)是否認為如果在老闆面前表現的好,會得到更多的機會?

  坑

  忽視自我價值的重要性

  坑邊

  劉榮最近想辭職,因為她認為自己在公司里沒有發展前途。劉榮已經在現在這個公司工作三年多了,但三年過去了自己依然還是普通員工,甚至連工資都沒有加過。劉榮分析,自己之所以沒有得到晉陞,是因為自己所做的後勤工作不受重視的原因。

  劉榮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外貿企業,公司把銷售放在第一位。可劉榮是從事後勤工作的,平時負責買些東西、安排一些會議、就餐以及提供一些銷售支持等方面的工作。很雜亂,也沒有容易突出成績的地方。公司是一家家族企業,大部分管理人員都是老闆的親戚。自己的頂頭上司,就是兩夫妻,是老闆的表姐和表姐夫。他們兩個人根本不懂管理,而且叫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沒有發言的權力。

  但劉榮最終還是沒能下定決心辭職,因為公司有一點比較好,就是工資待遇還是不錯的,在其他企業同等崗位很難找到這麼好的薪資待遇。劉榮分析:老闆只聽上司的話,根本不了解實際情況,自己做得再好老闆也不會知道。自己今後要多在老闆面前表現,等老闆看到自己的表現後自己升職就有希望了。

  誤區

  (1)認為自己工作得久就該有更高的職位。

  (2)自己沒有提升是因為自己所做的工作不重要。

  (3)自己得不到提升是領導不懂管理。

  (4)上司不提拔自己,就在上司的上司面前表現自己。

  破解誤區

  (1)如果工作得久就有價值,那誰還會去努力在那混年頭就是了。把此作為自己努力的目標,顯然是不會提升自己的。

  (2)工作不重要是自己偷懶的理由,有了理由支持就會應付了事,總應付上司,上司也會應付你。

  (3)總是要求別人該怎麼樣,自己沒成功是因為別人沒有怎麼樣,那麼自己提升永遠欠缺一個「怎麼樣」。

  (4)讓上司難堪,從而招來打壓。

  商振有話說

  時間和你的職位沒有關係

  劉榮是否應該不只是一名普通員工和她來公司三年多了,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決定職業發展的是成績,當然也有些現實的就是人際關係,就這兩點。至於說你有沒有能力,不是企業所關心的,他關心的是你的所謂能力為公司創造了什麼效益。而工作時間,更是沒有決定意義的,工作時間長唯一的現實意義就是:你曾經有很長時間和機會去表現自己的能力、創造價值或者你和某某領導認識、了解、相處了很久。很顯然,劉榮依然是普通員工,只能說她做得還不夠好,如果這沒有改變,她就是再待上三十年也可能還是普通員工。

  不能總把時間和自己的職位聯繫在一起。現在職場人很有意思,一方面,自己非常痛恨企業中「論資排輩」的現象,總認為一些比自己職位高的人只是資歷老,其實沒有能力。而另一方面卻總是抱怨:「自己已經在公司里N年了,卻一點發展都沒有。」這就如同談戀愛一樣,是不是我追求一個女生3年,她就必須要嫁給我?那我明天就開始追求英國女皇,3年後她會嫁給我嗎?

  不要把著眼點放在自己工作了多久上,要多去思考如何創造價值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要儘快在工作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這一輩子就是一個字:值。就是讓別人覺得你值。你不能總是說:「等我學習以後……」等,等你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呀?等你一萬年?同時也不能期望別人原諒你的過錯和疏忽。不是誰都能立地成佛的,所以不要去期望自己犯了錯誤以後再改。

第18節:九、忽視自我價值的重要性(2)

  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尋找價值

  公司重視哪方面的工作和劉榮升職與否沒有太大的關係。公司為什麼重視某項工作?因為這個工作能為公司帶來價值。不重視往往就是因為這個工作老闆認為沒有價值去關注。但這是否就是說劉榮的工作是沒有價值的?不是。有價值與否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在這個崗位的人創造了什麼樣的結果。

  以此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劉榮需要考慮:後勤工作是沒有價值還是自己沒有創造出價值?怎麼創造價值?例如,如果她在採購環節或者日常經費開支方面能夠很好地控制成本(質量高、使用周期長或者單品價格低),就是為公司創造了價值。如果只是採購了一些上司規定的產品,而質量不好或者價格較高,就是增加了成本,那當然是沒有價值的。我這還只是講了一方面,其他例如員工工作支持保障方面,她能夠做到讓其他人想不起她,說明工作到位,沒有出現紕漏,當然也還是有價值的。先做出價值,然後再去想讓上司看到價值。

  你為什麼沒影響到上司

  上司懂不懂管理和自己是沒有關係的。很多人總喜歡要求上司以這樣或那樣的管理方式來對待下屬,這顯然是不現實的。其實,覺得上司不懂管理不見得他就真的不會管理,只不過他沒有按你所想的方式來管理而已。

  舉個例子,坐公交車,你是否能夠要求司機就在你家門前停車?肯定不行。為什麼?因為你支付給他的價值比較低,因此你要去遷就他。如果你打的,你可以要求在你想下車的地方停車,為什麼?因為你支付的價值高。但即便你打的還是要遵守交通法規,不能停車的地方你還是不能下車。因為世界不是你的,有些規則不是你價值大就能左右的。

  這個例子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創造的價值低,你是無法讓上司去遷就你的,只有當你創造足夠多的價值的時候,他才會願意為了你而改變。但即便是改變,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他還是要受法規等限制,不可能無限制遷就你。了解了這一點,你也就清楚了:為什麼別人叫你做什麼你就得做什麼,沒有發言的權力。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價值,也就沒有足夠的影響力,想要發言,先要有價值,否則別人為什麼要聽你的?

  你該向誰表現

  不要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現讓老闆看見,因為你的頂頭上司不是老闆。俗話說:「現官不如現管」。你過分追求在老闆面前表現,只會讓你的上司覺得你對他不滿意,你很可能因此而遭受故意打壓。

  上司為什麼會打壓你?因為他會覺得你是一個威脅者。你總是積極表現,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升職,那你的上一個職位層級不正是你上司的位置嗎?你要和他搶飯碗,他能不和你急嗎?也許你會說:誰有能力誰上,這有什麼。那你錯了,這個問題大了。舉個例子,你有一個女朋友,忽然來了另外一個競爭者要與你搶女朋友,而且攻勢很猛,你會對競爭者說「咱們倆公平競爭,誰有能力誰娶她」嗎?遇到競爭,採取最有利的方式讓自己在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是人之常情,這一點你要能體諒。只有你體諒了,你才能理解為什麼你在老闆面前表現會遭到上司的打壓。

  另外你要知道,決定你成績考評結果的是你的上司而不是你的老闆,你要表現給為你打分的人看。即便老闆看到了你的成績,他打聽你工作表現的渠道還是你的上司,你在老闆眼中的形象取決於你的上司對你的評價。

  不可否認,在職場中確實也有些不公平、黑暗或灰色的地帶,但不能完全把這些作為自己不努力或者不得志的原因。畢竟這個世界還是充滿陽光的地方多,如果你在這裡的確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麼在其他陽光明媚的地方你一定會有機會,但前提是你有足夠的價值。

第19節:十、激情燃燒的歲月

  十、激情燃燒的歲月

  對號入座

  (1)當工作遇到挫折的時候,你是否總是回憶起以前自己成功的時候?

  (2)當自己做成某件事情後,是否就認為自己一樣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3)是否覺得自己的目標變得越來越模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坑

  總是把現在與過去進行對比

  坑邊

  周宏是學歷史的,由於專業比較冷,畢業後在一家不大的民營企業從事行政文員工作。工資不高也不低,工作內容也不多。周宏並沒有因為沒有事做而放鬆自己,他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基礎上,自學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知識。通過自學和接受培訓,周宏一次性通過了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考試。

  周宏取得人力資源師證書後,先是在原來的單位調任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經過兩年的具體實踐,周宏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並做出了非常出色的成績。後來經朋友推薦,周宏被一家擁有幾千員工的港資企業聘任為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周宏實現了個人職業生涯的第二次跳躍。

  在港資企業工作期間,周宏的能力得到了更大的鍛煉,個人的工作業績也非常出色。周宏當時的感覺真是春風得意,工作的信心和積極性也空前地高漲。周宏不僅工作做得好,而且為人處事十分隨和,因此不僅工作能力得到公司領導的好評,在同事中的口碑也不錯。

  正當所有人都認為周宏是才得所用的時候,周宏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周宏對此的解釋是:去嘗試其他的工作崗位,也想在不同環境(企業性質、行業)中讓自己增長些見識。雖然公司再三提出了挽留,但周宏還是離開了這家港資企業。

  經朋友介紹,周宏進入一家日資家電企業從事市場專員工作。待遇與原來所在港資企業相差不多,但工作內容卻是全新的,包括家電市場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專賣店形象推廣與對外宣傳,店面促銷活動的構思與策劃等方面的工作。雖然是從頭做起,但由於公司的品牌很知名,而且相關福利待遇都是其他一些企業所無法比擬的,因此在很多朋友看來,周宏又將開始一個新的跳躍。但在周宏心裡,退出的念頭已經在悄悄萌發。

  本來周宏從港資企業辭職的原因是他想進行多方面的嘗試,但在新公司工作幾個月後,周宏原來的熱情沒有了,就連原來其自認為很強的適應能力也在逐漸消失,而且他的信心和工作積極性都在逐步地降低。原因很簡單:周宏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以前周宏認為:自己可以自學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也一定能掌握其他的專業知識。所以他認為自己在轉換到其他工作崗位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快速成長。但與以前在民營企業不同的是,自己幾乎沒有學習的時間。在日資企業工作,就如同打仗一樣,每天的神經都綳得緊緊的,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學習。有些事情還可以應付,但稍微難一點的工作周宏就覺得力不從心了,工作成績也就沒有原來那樣出色。越是做不出成績,周宏就越沒有信心去學習相關知識,沒有知識就越做不出成績,這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回憶起自己以前意氣風發的工作經歷,周宏在問自己:「這一步我是不是走錯了呢?」越是這樣想,他就越要這樣問,越問就越想放棄。周宏今後會走向何方?

  誤區

  (1)總把現在與過去進行對比。

  (2)揚短避長,不知道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麼。

  破解誤區

  (1)懷念過去,往往是因為過去比較美好,總是活在過去,今天的心裡落差就會比較大,容易產生消極情緒而影響到現在的工作表現。

  (2)做到主管的崗位,就應該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個比較清晰的定位。但此時周宏還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從事什麼方面的工作,要向哪個方向發展,更是以己之短敵彼之長,不僅不利於其個人職業競爭力的提升,更容易對未來產生迷惑。不知道明天在哪裡,就不知道今天該邁出哪一步。

  商振有話說

  冬天裡穿皮衣,會很舒服、漂亮,但是如果你一直穿到五月份,就會不舒服了,埋怨老天爺怎麼越來越熱了,如果到七月份還穿,就會出問題了。這時埋怨老天爺,還有用嗎?其實,這正是我們每一個人經常犯的一個毛病,在客觀環境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時,由於我們習慣已有的模式,就會固守成規,怨天尤人。

第20節:十一、牢籠(1)

  失敗的情緒從何而來

  周宏畢業於歷史專業,卻從小廠行政文員做到規模達幾千人的港資企業的人力資源部培訓主管,說明他的學習和適應能力很強,這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方面。如果一定要緬懷過去,周宏應該肯定的是自己的學習和適應能力,這樣他在新的環境和新的工作崗位上,就能對自己有信心和耐心。想一想,他從行政文員到招聘主管的跨越用了多久?肯定不是幾個月就完成的。就是他自學人力資源專業並考取人力資源管理師也不是幾個月能完成的。所以他不應該因為剛在日資企業工作遇到一些挫折就這麼快喪失信心。

  周宏的挫折感從何而來?應該不是別人對其工作表現不滿意。因為,在日資企業,老闆不可能任其碌碌無為地混幾個月,因此這種挫折感更多的是來源於周宏自身的心理感受。為什麼會有如此心理落差?因為他總是把現在的工作成績同過去相比較。人力工作和銷售工作本來就沒有可比性,為什麼要如此進行橫向對比呢?過去他做人事工作得心應手,但如今的工作要求他從零開始,他會遇到很多很多的困難也是很正常的。

  周宏的心理落差來源於沒有遺忘掉過去,還很留戀那些「春風得意」的日子。如果他真的捨不得這樣的日子,就應該回到原來的日子裡去,做自己熟悉的人力資源工作。如果是以學習和嘗試的態度來做事情,那麼就不要總是沉浸在過去里,而應該抬起頭過好今天的日子。記住一句話:「是和尚就得剃光頭」,既然已經來到此山中,就到哪山唱哪歌吧。

  職業生涯規劃怎麼做

  作為職業生涯規劃來講,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職業發展定位。要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周宏從港資企業辭職是否有利於其個人職業發展?我個人認為不是。因為作為職業發展中的關鍵競爭力因素就是個人的能力和經驗,他轉換了行業以及工作崗位,他以前所有的工作成績都歸於零。那麼他現在的工作等於是新打一口井,而不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深挖。如果沒有持續的累積,就不容易形成個人的職業印記,缺乏個人職業品牌的打造。

  個人品牌的形成是建立在成績之上的,而成績又是建立在能力之上的,由於周宏現有的能力不足以滿足創造新成績的需要,因此會使得個人品牌缺少成績的支撐,甚至出現負向相抵的情況。在職場中,不懂的東西可以學,但要悄悄的;做不了的事情不做,做不成的事情不做,因為一旦做不成,就會使得個人品牌受到影響。

  我個人建議,周宏首先要考慮好什麼是他的夢想;然後列出自己的夢想,看看這些夢想需要哪些條件來實現,這些條件需要做哪些事情來獲得。這樣他才能清楚的知道今天該做什麼。不能只有夢想,還要知道今天應該邁出哪一步。

十一、牢籠

  對號入座

  (1)是否經常是工作做完了才向上司進行彙報?

  (2)是否上司經常會在你工作做到一半的時候破壞原來的計劃安排?

  (3)領導打亂自己的計劃安排時,是否會覺得不舒服?

  (4)既然什麼都是上司說了算,是否你就一切照他說的做?

  (5)只是落實、執行的你,是否會覺得工作很沒勁?

  坑

  上司總是對我的工作指手畫腳,感覺被限制,沒有發揮的餘地

  坑邊

  鄧芳是一個有著夢想的女孩,一直在努力打拚以期開創自己的天地。在學校的時候,她是學院學生會主席。這段經歷很大程度上鍛煉了她的能力,而且她也組織、策劃、實施了一系列的大型活動。通過成功舉辦這一系列活動,鄧芳覺得自己有能力獨立完成工作。

  畢業後,她來到一家公司工作。憑藉其學生會的工作經驗,她被安排到培訓部。在培訓部除開一些培訓活動安排,鄧芳有時候還要組織一些企業文化座談和會議活動,這對於鄧芳來講是輕車熟路。

  可就是輕車熟路的工作,鄧芳卻還是挨了不少的批評。原因就在於,很多時候鄧芳在工作上有自己的想法,例如會場的布置、座位的安排,她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可她的頂頭上司培訓經理又有他自己的想法。往往是鄧芳工作了半天,可培訓部經理來了後就推翻了她先前做的大部分工作,一切又得重新來過。

第21節:十一、牢籠(2)

  被打擊的次數多了,鄧芳自己以往建立的自信也沒有了。在工作中,鄧芳的想法少了,成了一個機器人,領導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可這樣鄧芳又覺得彷彿被捆綁住了手腳,自己的能力和創意都沒有發揮出來,越做越覺得沒勁。

  誤區

  (1)工作中擅作主張。

  (2)成為機器人。

  破解誤區

  (1)功高蓋主而被殺,在中國有很多先例。被殺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做的事情對與錯,而是這個事情他根本就不應該做。沒有人尤其是領導願意讓別人替自己作決定。

  (2)機器人完全按照指令行事,沒有自己的思想。人畢竟不能只做機器人,人必須通過思考來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一味放棄思考,其實就是放棄了成長的權利。

  商振有話說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自我評估,最容易的事情就是認為自己天下無敵。有自信是好的,但因為自信而自大,就是危險的了。鄧芳挨批評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她工作沒有做好?這種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她有過學生會主席的經驗,因此組織個會議對她來講畢竟算不上什麼大事情。但為什麼她的方案總是被她的上司培訓經理槍斃?因為她撞到槍口上了。

  擅作主張惹的禍

  任何工作都需要支持,尤其是主管領導的支持。沒有領導的支持,很多工作沒有辦法開展,更不可能做好,甚至做好了也是做的不好。有的人認為按照自己的這個方式做,一定可以取得怎樣怎樣的效果,但問題是領導怎麼看,他說這個效果好它才是好的,他說不行它就是不行。畢竟領導才是結果的評價者,他有這個權利更有這個能量。

  很多人只顧著低頭做事,卻很少顧及上司的一些心理感受。做工作的時候事前不彙報,事中不溝通,以為會給領導一個驚喜。事實上,這樣做只有驚沒有喜。恐懼來源於未知,人對可以掌控的事情才最感放心,面對陌生他會有種恐懼感,並最終影響到他對事物發展的判斷。他不知道,也許他在努力工作的時候,領導正在那裡生氣呢。做領導的,最害怕的就是對事情失去了掌控,他最喜歡的就是「一切盡在掌握中」。如果下面的人做什麼事情他都不知道,事情做到什麼樣子了他也不知道,如果你是這個領導,你心裡會舒服嗎?在他看來,這個下屬根本就不在意甚至不尊重自己,沒有把他這個領導當回事兒。

  再深一層考慮,現在很多企業都是領導(部門)負責制,領導的領導只考察領導,而不會考察下面的人是如何做事的,也就是說一旦工作出現問題,領導就要挨批評,這就有可能領導是為下屬背黑鍋。背黑鍋的事情沒有人願意做,他不想背,就必然對工作的每個環節都很關注,以避免錯誤的發生。

  以鄧芳為例,她做事情動了腦筋,這本身是值得讚賞的。但她錯在沒有把這些方案在事前和上司進行溝通,就直接實施在工作當中。這樣做,本身就可能傷害到她上司那脆弱的「自尊」。可能你會覺得這樣的領導太「官僚」,也影響工作效率,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問題的關鍵是這是個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也不是一個下屬能夠更改的。在事實還是事實的時候,即便它是錯誤的,你也必須要接受它。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由於鄧芳在事前沒有和上司就方案進行溝通,如果鄧芳的方案是錯誤的,那麼上司檢查工作的時候,一樣要推倒重來,這樣做的結果是更加沒有效率。

  具體到某項工作的時候,應該及時向上司請示,以便增強你們之間的了解和溝通。如果不向上司彙報請示工作,他如何知道你心裡是否有他?而且他對情況根本就是一無所知,他又怎麼能理解和支持你呢?如果能夠在請示的時候,客觀地拿出自己的意見,再取得上司的同意,這項工作就有了上司參與的一份,你工作起來也就得心應手。

  受控制的機器人

  至於說感覺受上司的限制,必須要清楚地認識到這是很正常的事情。誰讓人家在上你在下,咱歸人家領導呢。而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上司比你有更多的行業經驗,站的層面也更高,他當然比你更清楚怎麼做會更好。你一定要清楚地認識到:他和你的關係就是上司和下屬、僱傭者和被僱傭者的關係。這樣,你就能理解這種限制是很平常的事情了。

第22節:十二、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1)

  關於限制這個說法,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認識。什麼時候你會覺得被限制?當然是老闆批評你或者給你進行工作安排的時候。其實這何嘗不是他對你的一個指導過程呢?畢竟他在這個行業更久,有些事情比你更清楚。

  鄧芳由於被打擊的次數多了,就開始放棄自己的想法,任何工作都唯上司是從,做起了機器人,只做上司工作安排的事情。這就從一個極端走到了另外一個極端,也是不可取的。

  通過前面的分析,鄧芳的方案被推翻,並不完全是因為她能力的問題,也不代表她的方案是行不通的,問題的關鍵是她忽略了上司的感受。如今她完全放棄思考,上邊怎麼說自己怎麼做。雖然這沒有錯,但容易引發上司對她的工作態度作出錯誤的判斷,以為她是消極怠工,工作不積極主動。同時由於都是按照上司的安排走,也不能體現出她自身的工作能力,也容易讓上司對其工作能力產生懷疑。

  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人都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夠得到提高,這樣自己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舞台。但這個自我思考提高的過程,其實就是能力提高的過程。放棄了思考,也就是放棄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放棄了成長的權利。即便說自己思考後的方案被上司批評得一無是處,至少你學習到「原來這樣是不行的」。這是個過程,不應該隨便就放棄了。

十二、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

  對號入座

  (1)當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時,是否首先想到是受什麼人、什麼事拖累?

  (2)如果自己犯的錯誤很輕微時,上司批評你的時候是否會覺得不服氣?

  (3)錯誤被批評的時候是否會想:「這有什麼,我沒注意而已」?

  (4)當上司批評你的錯誤的時候,你是否會想:「難道這裡就沒有你的責任嗎?」

  (5)被批評時,是否會覺得自己即便沒有功勞還有苦勞?

  坑

  這個事情如果我注意一下就可以做好了

  坑邊

  「這麼簡單的事情你都做不好,還本科畢業呢,一個高中畢業的人都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周慧看著正「慷慨陳詞」的主任,心裡很不服氣:「這有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寫錯了一個詞嘛。我又不是不會做,只不過這次沒有注意而已。」周慧文秘專業畢業後,在一家企業負責內刊的編輯工作。在剛剛出版的一期內刊編輯工作中,周慧由於粗心而犯了一個小錯誤。

  說起來也真的是一個小錯誤。內刊的文章基本是由內部員工撰寫,寫好了交給周慧來審查,然後再編輯、排版、印刷、出版。前段時間周慧被抽調去組織一個企業文化培訓活動,等忙完了培訓,離出版的日子只有一個星期了。其他作者的稿子基本都來了,可某地區銷售經理的一篇稿子要到出版前三天才能發過來。由於這個經理經常在內刊上發表文章,而且文字和內容方面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問題,因為馬上就要進行排版,所以稿子來了後周慧沒有對稿子進行校對就直接開始了排版工作。

  可誰知道出版後,偏偏是這位經理的文章里出現了錯別字。偏巧公司老總閱讀了這篇文章,發現這個錯誤後大發脾氣,甚至上升到有損企業「精益求精」品牌文化的高度。主任挨了批評,周慧這個具體經辦人員當然也被主任教訓了一番。

  周慧覺得沒有必要如此大驚小怪,一個詞錯誤而已,不會因此讓品牌受到多大的損害。她心理尤為不舒服的是,自己在排版之前已經把樣稿送給主任審查過了的。「當時他自己不檢查清楚,如今出了問題就全推到我身上。」周慧心裡覺得很委屈。這不是什麼大問題,自己不是犯了原則性錯誤,更不是因為能力不夠而犯錯誤,自己只有一個星期的時間編輯一本內刊,而那位經理的稿子又那麼遲才交過來,一時馬虎而已,用得著如此大動肝火嗎?

  誤區

  (1)沒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2)以為自己會了就不會犯錯誤。

第23節:十二、老虎也有打盹的時候(2)

  (3)總是把自己的錯誤推給別人。

  破解誤區

  (1)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就不知道有哪些地方該改進提高,從而永遠只能在原地踏步。

  (2)正因為自認為不會犯錯,才會不斷地犯錯。

  (3)總能找到借口,也就總不會意識自己的錯誤,更由於總讓別人背黑鍋而影響到同事及上下級關係。

  商振有話說

  身在職場,你永遠不能自己來評價自己,評價你的永遠是你的上司、同事以及客戶。因此,再怎麼自己誇自己好都是沒有用的,誰讓這個權利不在自己手裡呢。既然評價的權利在別人手裡,那就來看看別人是如何評價自己的。

  周慧錯在哪裡

  周慧確實有些不走運,被人臨時抽調去做其他工作,等回頭來做本職工作的時候,卻要在一個星期內完成以前一個月的工作量。就這樣,還被那個銷售經理拖了後腿。上司把關不嚴格,到最後卻成了自己的能力不夠。這樣就斷定周慧能力不足,看起來是有失公允,畢竟周慧只是由於馬虎沒有看到一個詞拼寫有錯誤,這隻能算是老虎打了個盹。

  但對於別人來說,對周慧的評價標準只有一點:內刊編輯得如何。再細分一下,就是文章質量怎麼樣?內容選題怎麼樣?有沒有文字錯誤?版面看起來是否舒服?——全都是結果。對,這就是職場,一個以結果論英雄的地方。沒有達到預期結果的是狗熊,達到預期結果的是英雄,而能夠突破預期結果且評價人對此滿意的話就是superstar。如果「費盡九州鐵,鑄成一把銼(錯)」,別人當然不會有好的評價。

  職場是一個結果導向的地方,客戶不關心自己購買的產品是如何生產出來的,他只關心這個產品是否能滿足自己的需要;上司不關心你實現的過程有多麼曲折、辛苦,他只關心你有沒有達到他想要的結果。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就是上了刀山下了火海也還是不會讓評價人滿意的。因此,別人只要功勞,至於苦勞、疲勞還是肺癆,那是只有當事人自己才關心的。

  從這個角度講,周慧是負責刊物編輯出版的,任何刊物上的問題最終都會歸責於她。而在這個過程中,她是否臨時被抽調去做了什麼工作,有誰遲交了稿件,都不是管理者所關心的問題,管理者只知道她沒有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雖然在這個過程中主任由於沒有把好關有一定的責任,但把責任推給主任也只能是周慧的自我安慰,因為老總和主任都不會關心這個。

  錯了就是錯了

  另外一個讓周慧心裡不舒服的地方是:並不是自己能力不夠,只是一時馬虎而失誤了。可能她會認為:「這有什麼,大不了說聲對不起。」你以為你是誰?一句對不起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別人砍了你一刀,然後對你說:「對不起,我砍錯人了。」你會接受嗎?寫錯一個字也許在周慧看來沒有什麼大不了,但從結果來看,這件事情絕對夠分量,因為這個錯別字,這期的雜誌就是失敗的。

  周慧認為,一個詞的錯誤影響並不大,其實她錯了。對企業而言,任何事情都是大事,企業就是靠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才有所競爭力。就內刊而言,它不僅僅是一份內部讀物,它還要發送給企業的客戶、合作夥伴等。它就是一個對外宣傳的窗口,如果一個公開宣傳的東西都有如此錯誤,客戶又怎麼能相信企業所謂的「精益求精」呢?這就如同一個號稱「醫學聖手」的人做一個傷口包紮都做不好,你會相信他能做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嗎?天下大事必精於細,連小事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大作為?

  在職場,一定要有個服務的概念。你所服務的客戶就是你的上司、同事。什麼是最好的服務就是別人無論怎樣都無法找到差錯,即便他是有心找茬。別總是說「自己只是一時大意」了,要知道所謂高手就是永遠不會被別人打倒。

  比錯了更了不得的事情

  從以往都沒有出現過類似問題以及一個星期內完成以前一個月的工作來看,周慧在此方面的工作能力是值得肯定的。這次失誤確實有一些客觀原因存在,時間緊、被作者拖了進度、上級領導把關不嚴……但這又怎麼樣?最終對刊物質量負責的依然是她周慧,因為這是她的工作。

第24節:十三、夢想沒有照進現實(1)

  企業需要你的究竟是什麼?是裝在你腦袋裡的知識、經驗和能力嗎?並不是。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你把這些無形的東西應用到工作中去,並得到最終的結果。企業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需要能力發揮所得到的結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即便是再有能力,如果不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並做出相應成績和結果,那這個能力是一文不值的。一枚在手的五分硬幣其實遠比沉在海底的100元鈔票有價值得多。企業讓周慧負責內刊編輯工作,需要的不是她文字能力,而是需要一本選題貼切、內容豐富、印製精美的刊物。而周慧這次顯然沒有交出滿意的答卷,所以受批評也是正常的事情。

  周慧為自己的失誤找到了借口,其實這本身才是最嚴重的事情。強盜只是想搶東西並不是想殺人,強盜只是因為害怕別人告發才殺死目擊者。人世間一切大的過錯,幾乎都是為了掩飾先前的一個過錯那怕是一個較小的過錯而犯下的。找借口的行為其實就是掩蓋錯誤的開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下次有問題會不會繼續掩蓋呢?有個事情要明白:慎在於畏小,智在於治大。經常聽到「防微杜漸」,不可因為事情的細小——特別是負面的事情——而不去思考行為的性質。

十三、夢想沒有照進現實

  對號入座

  (1)是否經常為創業或職業經理人的夢想而激動不已?

  (2)是否覺得離成功越來越遠?

  (3)是否以為自己很重要?

  (4)是否認為成功的關鍵是有自信心?

  (5)是否總是埋怨自己沒有遇到生命里的貴人?

  坑

  空抱著成功的夢想,卻從沒有踏出一步

  坑邊

  趙民是一個很有抱負的人,大學畢業後在一家企業做人力資源助理工作。最初他只是做一些收發表格、複印資料等簡單工作,雖然與自己理想中的工作有差距,但現實沒有讓趙民退縮,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一定能夠成功。

  趙民還在讀書的時候就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為職業經理人。」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個夢想是「深入骨子裡的」。趙民曾看過一些勵志的書,他知道:要成功就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同時他也知道,成功需要一個過程。因此他為自己做了一個「職業規劃」:一年後升任人力資源專員,三年後成為部門經理,五年後成為職業經理人。雖然他現在所在的公司只是一個擁有幾十人的貿易公司,但他相信一定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改善父母的生活,幫助身邊所有的人。

  但工作大半年後,趙民的工作內容沒有絲毫的改變,薪水也只有千八百塊錢。這點錢連自己的生活費都緊巴巴的,有時候還要向父母求援。雖然日子比較苦,但趙民還是很樂觀的,其他同事都說:「你一定很快就會實現夢想的。」

  前段時間,公司交代部門進行招聘工作,偏巧部門經理住院了,總經理就臨時點了趙民的將,可趙民卻把事情給搞砸了。在篩選簡歷的時候,趙民對很多接到的簡歷都不滿意,沒有理想,沒有熱情,這樣的人怎麼能成功呢?因此只通知了幾個「激情滿懷」的人來面試,沒想到老總因沒人參加面試而大發雷霆。趙民受不了,就提出了辭職。

  雖然失業在家,但趙民依然堅信:只要自己有熱情,就一定可以成功,就一定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

  誤區

  (1)目標過於空泛。

  (2)只關注成功不關注成長。

  破解誤區

  (1)空泛的目標容易使人沒有方向,找不到自己起步的地方,更找不到自己的切入點,最終把時間消耗在虛渺的所謂夢想上而一事無成。

  (2)想成功沒有什麼不對,但成功不是偶然的,需要能力和機遇,機遇可遇不可求,但能力卻是自己可以把握的事情。如果只想成功卻不知道提升自己的能力,即便機遇來臨也是一事無成。

  商振有話說

  入局,成功路上第一站

第25節:十三、夢想沒有照進現實(2)

  沒有誰願意一個月只拿幾百元過一輩子,誰都希望可以拿到豐厚的薪水,有專車,有專職秘書,有……成為職業經理人,並獲得這些待遇的前提是什麼?首先是老闆看得見你的能力,其次是你有能力。不是應該首先有能力,然後才是被伯樂發現嗎?不是。能力不被看見,不叫有能力。因此,我在培訓的時候喜歡講一句話:「天下大事,以入局為主」。說白了,別人得帶你玩,在這片職場江湖中你首先要有個站腳的地方。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明太祖朱元璋有一次來到國子監,有個廚師送上茶來,喝了很滿意,便下詔賞賜廚師冠帶。國子監有個老生員,聽說這件事很有感觸,獨自吟詩道:「十載寒窗下,何如一盞茶。」意思是:我十年苦讀,不如這一杯茶值錢。可巧太祖聽到了他的吟詩,便應聲說:「他才不如你,你命不如他!」這個故事講的就是「入局」的重要性,你的表現越容易被看見,你的發展才越順利。如果能力不被看見,就如同沉在海底的值二十美元的金幣——和一分的硬幣一樣不值錢。

  在現實生活中,只有入了局,才有競爭的資格,以彰顯才華,實現抱負。而許多人總是患得患失,喜歡站在局外看熱鬧。說得不太好聽一些,這樣的人,即便叫得再歡,最終也只是個看客,絕對成不了主角。「成大事者,必須勇於任事,挺身入局」,這是曾國藩所一直倡導的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就有了百折不回的勇氣,無論多難的事,都能迎刃而解。

  價值,成功路上第二站

  趙民「憤然辭職」了,怎麼樣,離開的時候一定覺得自己很威風吧?有沒有人留你?那些能左右你職業發展的高官有沒有留你?沒有?那說明你的價值還不足以引起他們的注意。我們經常講個人價值,這個東西不是自己說了算的。我們自己說的那是個人價格,就是我自己認為我該拿多少錢。而個人價值是你的用戶——企業去衡量的。什麼是你的價值?有你和沒有你之間的差別就是你的價值。按這個標準,回過頭去看自己的經歷,替別人衡量一下自己的價值。

  你的價值來源於你的成果,而成果的實現在於你的能力。「挾天子」的事情,董卓做過,李催做過,可都沒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成了眾矢之的,招致天下諸侯的攻擊。憑什麼漢獻帝到了曹操手上就可以「令諸侯」了?其實曹操也不是一開始就「挾天子」的,而是有了一定的實力之後才這樣做的。曹操很清楚地知道,要號令諸侯,憑的只能是自己的力量。沒有實力的威脅,沒有利益的誘惑,就算是天子的名義,也不可能指揮任何一個諸侯。

  「骨子裡一直夢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職業經理人」,這是很多大學生畢業後最直接的想法,如果你去問畢業生,十個里得有八個這麼說,剩下的兩個是要去創業的。首先我認為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夢想是走出來的」。我個人比較反對剛畢業的學生做職業生涯規劃,因為他們還缺乏基本的職業認知以及對職場的了解,不清楚別人需要什麼,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你想娶老婆卻不知道女朋友喜歡什麼,這肯定是個困難的事情。

  即便是你知道人家需要什麼,你還得有能力去滿足這個需要,滿足了這個需要,你才有價值。這樣一理你就知道,現在的關鍵是定好自己想在哪個領域工作,例如你想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工作,那人家500強企業對這個崗位有哪些要求(到人家招聘廣告里去看),再檢查一下自己能否達到這個要求,也就是衡量一下自己有沒有價值。達不到?缺啥補啥吧。別總是「我想」。我個人不喜歡說成功,更喜歡說職業發展,對於職業發展來說,重要的是:首先在我負責的工作範圍內做到最好。別總在那想「水到渠成」,因為那是有前提的,就是你的「水」已經到了。

  成長,成功路上大步前行

  說書的嘴、唱戲的腿,是最快的。春夏秋冬,說書的上下嘴唇一碰,一年過去了;在舞台上走個圈,從長沙趕到了瀋陽,唱戲的幾千里地到了。這些是藝術表現形式,可以簡化很多重複而漫長的過程,但工作不能簡化,職業生涯更不能簡化。不能說一想這個事情就成了,最主要的問題不是達成目標而是如何達成目標。不能目標制定完了之後就都交老天爺,自己不管了。

第26節:十四、夢與現實之間的距離(1)

  職業發展有兩個字很重要,叫做「成事」,也就是把事情做成。這個「成」很有意思,「成功、成績、成果、成就……」都和「成」有關,但首先要把事情做成。如果你把事情做成了,很多事情就水到渠成了。李嘉誠最開始在玩具製造公司當推銷員的時候,他首先肯定不是想的「我要成為亞洲首富」,而是在想如何把玩具推銷出去——把這個事情做成;比爾·蓋茨在開發WINDOWS時肯定不是想的要每分鐘收入幾千美元,而是讓計算機成為每個家庭、每個辦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他把這個事情做成了,他也就成就了自己的微軟帝國。

  想做什麼不重要,關鍵是你能做什麼。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實現了自己的目標,差別就在於你能做什麼。因此不要只想著成功,有時間還不如想想如何讓自己成長起來。先把你的夢想放在一邊,先入局,讓你的貴人看得見你,而後成為一個能做事,做好事,做成事的人,那夢想就會照耀著你。

 十四、夢與現實之間的距離

  對號入座

  (1)是否將「我是最棒的」或「我一定會成功」掛在嘴邊?

  (2)是否經常為自己美麗的夢想而激動得熱血沸騰?

  (3)是否覺得自己一定可以成就一番事業,只是現在還在等待機會?

  (4)面對殘酷的現實,是否覺得自己離所謂的夢想越來越遠?

  (5)是否覺得自己之所以沒有成功,是別人不信任你?

  坑

  擁有一個與能力不匹配的夢想

  坑邊

  由於高考失利,江華高中畢業後去了一所技校學習,技校畢業後卻發現很難找到與專業對口的工作。後經朋友介紹,他進入了保險行業。在崗前培訓時,江華第一次聽到了關於「勵志」的課程。聽過課以後,江華覺得自己不應該如以前一樣默默無聞。「要擺脫受人約束的生活,未來要自己把握;渴望成功,要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自己的事業;喜歡有挑戰性的工作,實現自我的價值;要公平,不喜歡那種原始的體力勞動。」江華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

  但現實是殘酷的,當結束培訓的江華信心滿懷地走向社會,開始自己的保險銷售生涯時,卻發現前面有那麼多的坎坷和障礙。由於自己剛參加工作,沒有經驗和技巧,因此一天下來也難得實現幾次有實際意義的拜訪;由於自己社會關係不廣,而且年紀也比較小,因此很多人都不信任自己。「說破了嘴、走斷了腿,結果到月底的時候,依然是兩手空空沒有業績。這些人就是不相信我。」這是江華為自己業績不好找的原因。

  一個月、兩個月……江華依然是兩手空空。由於沒有固定的工資,又沒有業績提成,幾個月下來江華沒有賺到一分錢。江華覺得自己與夢想越來越遠了。「為什麼大家都不相信我呢?如果有人願意信任我,我一定會有很好的業績。」

  江華曾想到過放棄,但他覺得這個行業不但能挑戰自我,而且還可以學習很多知識,讓自己成長,是自己發展事業的機會,況且自己很喜歡這個行業,不想離開它。但另一方面,自己沒有前進一步,離夢想越來越遠,江華覺得自己非常的痛苦和茫然。

  誤區

  夢想照進現實,形成巨大反差

  破解誤區

  當自己的能力無法為實現夢想提供依託時候,夢想就成為一種壓力甚至本身就是一種障礙,迷惑了自己真正該努力的方向。

  商振有話說

  使人困惑的美夢

  「擺脫受人約束的生活」、「我的未來我要自己把握」、「渴望成功」、「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我的事業」,可以看得出保險行業的所謂「勵志」教育對他的影響很大。但我要說的是:所謂事業、成功,不是「我要」就可以獲得的,最重要的是「我做」。

  很明顯,江華現在最困惑的就是「我該如何做?」正如她自己所說的「沒經驗和技巧」。知道他現在為什麼茫然?為什麼會困惑?為什麼會鬱悶?請恕我直言:因為他有一個和自己能力不匹配的夢想。請注意,我這裡說的是與能力不符的夢想,不是說有夢想不對。就像一個6歲的孩子突然長到了一米八,但是他的智力水平還是只有6歲。如果他自認為智力也有成人那麼高,肯定會闖禍。「夢想是走出來的」,需要一個階段、一個過程。否則結果可能就是「三個一工程」:一無所獲,一事無成,一窮二白!

第27節:十四、夢與現實之間的距離(2)

  當朱元璋還在要飯的時候,他的夢想肯定不是「我要做皇帝」,他的夢想可能只是「吃頓飽飯」。當他參軍以後,他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自己將來可能會成為九五之尊,他的夢想可能就是「打勝仗」。等到勝仗打得多了,自己的「職位」也越來越接近皇帝寶座時才做起了皇帝的夢。一個人有野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擁有強大的野心,卻沒有與野心相稱的能力。有句話講:「人必自侮,然後人侮;家必自毀,然後人毀;國必自伐,然後人伐。」其實自侮、自毀或者自伐都來源於夢想與能力的不對等,沒有實力的皇帝誰也不會放在眼裡。

  江華的困惑來源於他有太多的夢想了,而且每個夢想看起來雖然很美,但實現起來可能都需要一生的時間去努力。有多少人能完全擺脫束縛?有多少人能開創自己的事業?又有多少人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不是說有困難就不能夢想,但這個夢想應該只埋藏在內心深處,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不應該成為自己努力工作的唯一動力,否則這個動力很可能成為負擔。

  如何讓夢想起飛

  江華現在能力還欠缺,不要去說什麼挑戰、什麼事業成功之類的,他現在連基本的業績任務都沒有完成。而他的關注點又那麼高,就使得他現實的注意力焦點模糊,所以越來越痛苦。因此我個人的建議:暫時忘記所謂的夢想,先把眼前這點事做好。然後一點點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力提升後再去尋找與目前能力匹配的夢想作為目標。

  至於江華所期望的:「實現自我的價值,我要公平,我不喜歡那種原始的體力勞動」,請問你覺得自己的價值在哪裡?如果你沒有價值別人為什麼要對你公平?不喜歡原始的體力勞動,那自己可以從事哪些非體力勞動?這些和他所講的「不信任」沒有關係。

  關於「不信任」,我要說的是:「上天沒有規定別人一定要相信你」。獲得別人的信任是需要自己努力去爭取的,正如如果他根本不知道我是誰,或者沒有看到過我回答其他人的問題,他會信任我來問我問題嗎?不能。但我回答了那麼多人的問題,通過我的努力,他認識了我,了解了我,因此也信任了我,對嗎?決定一個人價值和能量的是能為其他人提供哪些服務。能為別人做得越多,別人就越依賴他,他的價值也才越大。

  自由的心是無所畏懼的,但心的自由其實使得自己的路也變得模糊而且沉重,因為他需要一直背負一個所謂夢想所帶來的壓力。江華目前應該忘記所謂成功,所謂事業,只關注一件事情——給自己的保險業務開個張——簽一張保單。這張單對於他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可以鼓舞他的士氣,更可以解決麵包的問題。但別人不會因為這件事情對他重要就必須向他買一份保險,這需要一定的技巧。缺少這些技巧怎麼辦?學。怎麼學?我個人建議,江華可以考慮暫時先找一位有經驗且同自己關係比較好的同事,跟隨他去進行客戶拜訪,看看人家是如何銷售保險的,這樣經歷幾次比聽多少次培訓都有意義和效果。不要想這想那,不要妄自菲薄,把眼前這點事做好,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想要的方向。正如他所說的「自己還小」,因此也意味著他的路「還很長」。

 十五、如何安全度過適用期

  對號入座

  (1)是否面對突然而來的崗位調整會變得不自信?

  (2)是否總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不自信?

  (3)是否很在意其他人如何評價自己?

  (4)是否不知道該如何與針對自己的人相處?

  (5)是否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快速提高?

  坑

  當生存還是問題的時候卻總在考慮發展問題

  坑邊

  顧曉大專即將畢業,目前正在一家公司里實習。她很珍惜這個實習機會,從進入公司大門的那一刻起,她就做好了吃苦的準備,希望能儘快地進入角色,提高自己的能力,憑自己的努力做出成績,以順利與公司簽訂就業協議。

第28節:十五、如何安全度過適用期

  和顧曉一起進入該公司實習的學生有三十多人,大家被統一分到了生產第一線。沒過多久,一起來的同學開始抱怨:「如果就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將來就只能做操作工了。在生產一線,如果沒有關係的話,晉陞的機會是很少的,尤其是女孩子。」,但顧曉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悲觀,她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斷自我完善,使領導來賞識自己。

  努力的人,總會得到回報。過了一個月,顧曉被調到了技術開發處。顧曉很開心,因為期望以後能在質量管理和技術管理有所發展,調到技術開發處,與自己的職業目標更進了一步。

  但來到了技術開發處,顧曉的心態發生了變化。

  (1)自信心變得不足。本做好了先在基層鍛煉學習的她,還沒有心裡準備來迎接這突然而來的幸福。到新崗位後,她總感覺自己還沒有儲備好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在平時的工作中,偶爾犯錯的時候,即使其他人沒有批評自己,自己也覺得這是不可原諒的。越是靠近夢想,顧曉越怕喪失機會,彷彿任意一個小錯誤都可能導致自己重新被調回生產車間。正是在這樣的壓力下,顧曉不敢參與工作討論,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一件事情做完後,自己又去一遍又一遍地檢查。效率沒有了,成績不明顯了,越是這樣她就越不自信。

  (2)不知該如何和其他同學相處。當自己被調到技術開發處後,顧曉覺得同學們看自己的眼神已經有了變化。早上自己起得早一些,同學們就挖苦她「表現挺積極啊」。中午吃飯,在食堂里碰到同學,顧曉想和他們坐在一起,但他們卻譏諷說:「和我們坐一起有什麼意義,有這時間還不如和領導坐一起呢,這可是拍馬屁的好機會啊。你和我們不一樣,我們就是想拍也是不會拍,也沒有機會拍。」晚上回到宿舍,每當她想與大家分享今天學習的成果時,同學們就紛紛各回各床,根本沒有人願意聽她說話。顧曉知道,同學們都認為她是憑關係才被調往技術開發處。面對同學的流言蜚語,沒有過多社會經驗的顧曉不知道該如何與大家相處了。

  (3)想學習,不知道該看什麼書。目前,顧曉對自己的能力很沒信心,也害怕同學的流言蜚語,辦公室的勾心鬥角。她知道自己的最大缺點就是不自信,總感覺自己能力不夠,幹什麼都不能做好。同時。她害怕與同學傷和氣,只會謙讓,不知道怎麼爭取機會。平時,她非常欽佩一些成功企業家的決策性、預見性、果斷性,對他們的智慧和感人經歷頗感興趣。顧曉希望自己將來也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很希望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讀書尤其是成功企業家自傳幾乎佔據了她全部的業餘時間,但總感覺自己的提高不是很明顯。顧曉很困惑,究竟自己該讀什麼書呢?

  誤區

  (1)總是對自己的能力不自信。

  (2)不知如何面對職場政治。

  (3)希望能力得到快速的提高。

  破解誤區

  (1)能力不足不是擔心就能提高的,要是不提高能力只會變得更不自信。

  (2)處理不好職場政治,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多不必要的麻煩,並因此而浪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3)欲速則不達,能力的提高不是想多快就多快的,過多地關注能力提高的速度,往往會使自己忽略能力提高的質量。

  商振有話說

  對於顧曉「做好了吃苦的準備,憑自己的努力想干點成績」、「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不斷自我完善」表示強烈的認同與支持。作為職場新人,能有這些想法是值得慶賀的一件事,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才不會給自己設置障礙,更利於自身的提高與發展。至於說顧曉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有三個:擔心能力不夠、如何應對職場政治、通過哪些書籍能快速提高自己。

  自信不足不必太擔心

  關於能力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你完全沒有必要擔心。首先,作為職場新人,公司和相關負責人對你所具有的能力和所能做的事情是有心理準備和認識的。也就是說他們通過實習考察的不是你現在的你,而是將來的你。怎麼考察將來的你?就是看是否願意學習,是否主動學習,是否能快速學習。因此你不用太在意現在做的事情是否成功了,多關心一些自己是否學習了吧。關於你所說的:「我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自信,總感覺自己能力不夠,幹什麼都不能做好。」就這一點說一句:自信與能力不形成關係,支持你是否自信的應該是你以往的成績而不是能力。因此不是因為不自信而做不成事,而是因為你做不成事而不自信。何為因果,對於態度和行為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希望你能轉變一下看法。

第29節:十六、上面的領導看過來(1)

  職場政治不必太關注

  關於職場政治的問題,我個人認為沒有必要過分關注。職場政治確實存在,關係網也確實很重要,這都是現實。但它只是人際關係的一種延伸,不必把此作為職業發展中的重中之重。關於「流言蜚語」,你控制不了它的發生與傳播,你也控制不了別人「他是靠關係才調崗」的想法。既然控制不了,與其辯解不如順其自然,與其擔心不如讓別人刮目相看。套用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你走的路不是歪路、斜路,就讓時間替你申辯吧。但並不是說你就可以不顧別人的感受,個人的觀點是:「我不害人」。不能拿同事當晉陞的階梯,不做對他人有傷害的事,不為了個人目的而胡作非為,在此前提下,我相信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看誰不順眼。

  快速提高不必太急進

  關於快速提高自己的問題,我個人認為不要過於急進。顧曉希望自己將來也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管理者,很希望快速提高自己的能力。看得出她是一個有夢想的人,但我個人的觀點是:「該幹嘛幹嘛」。作為一個實習生,不是說你不可以夢想成為企業領導人,不是說你不該夢想成功,但這都今後的事情,你連眼前的這道檻都還沒有過呢。你現在的第一任務是通過試用期找到工作,而看這些書對你是沒有幫助的,相反在現在這個階段會令人力資源工作者感覺你好高騖遠或者認為你的夢想太大,企業這座廟太小,害怕將來留不住你而不選擇你。當然,想學習提高總是好的,這方面的書還是有不少的,可以看一些成功領導人的人物傳記和企業史之類的書。至於說哪些書好,這倒不重要,存在即合理,任何一本書只要用心都能讀出自己的見解。

十六、上面的領導看過來

  對號入座

  (1)是否經常覺得某項工作如果由自己來做一定會做得更好?

  (2)是否會覺得自己在公司一點都不受重視?

  (3)是否覺得上司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4)是否喜歡做一些本不是自己工作的事情?

  (5)是否感覺大家都不相信你?

  坑

  總是抱怨自己沒有表現的機會

  坑邊

  「經理,這是我為這次活動設計的招貼畫,您看看給我點意見。」「好的,你先放在這吧。印刷廠有沒有把張貼畫送過來?」部門經理問黃玲。「還沒有。」「怎麼還沒過來,你打電話問過沒有?」「沒有啊,我不知道他們電話是多少。」「你送去的時候是把設計圖給誰了?怎麼沒留他的電話呢?」「咱們不是一直都在他們那做嗎?我把設計圖送過去,告訴是我們給他們的就完了。你也沒有和我說要人家的電話呀。」「你呀,一點小事都做不好。」經理氣乎乎地說。經理生氣了,因為黃玲連把設計圖送到印刷廠印刷這樣的小事都做不好。黃玲也生氣了,因為覺得受了委屈。

  黃玲是學市場營銷專業的,畢業後在一家連鎖超市做企劃工作。但工作三個月了,黃玲一直都是悶悶不樂。原來,黃玲覺得自己根本沒有受到重視,也沒有機會表現自己的工作能力。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根本就用不上,每次都是做些跑腿的活:送設計圖、取設計圖,懸掛宣傳海報。這些活找小學生都能做,自己堂堂一個大學本科畢業生居然要做這個,真是浪費人才。

  每次在懸掛其他同事設計的海報的時候,黃玲總是喜歡評論幾句:「這個背景色太深了,顯得太深沉,配合這次活動應該選用明色調的才對。」「這個版面排得過緊了,主要是字太多了,所以字體就比較小,懸掛這麼高的話,客人根本就不會注意的。」評論得多了,黃玲越來越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設計出更完美的招貼畫。可經理總是不給她機會,總是說:「你才參加工作,多學習學習,以後會有機會的。」為了引起經理的注意,黃玲評論得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大聲。但經理似乎沒有聽見,仍然只是讓她做一些簡單的工作。

第30節:十六、上面的領導看過來(2)

  為了讓上司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設計能力,黃玲根據這次活動的主題設計了一幅宣傳畫,並送到經理那裡。本以為經理會表揚她,以後會讓自己參與設計工作。可經理看都沒看,就問起了他前幾天交代黃玲印刷宣傳畫的事情。這兩天為了趕這個設計稿,黃玲早把印刷的事情忘在腦後了,因此根本就不知道已經做得如何了。於是,她不僅沒得到表揚,倒挨了一頓批評,黃玲覺得心裡挺窩火的。

  最近黃玲才聽說,原來部門裡的設計人員剛走,能設計的包括經理就兩三個人,現在招貼畫都是經理在畫。黃玲心想:難怪不讓我設計呢,原來是怕我搶了你的位置呀。既然你願意畫,你就自己畫好了,我還樂得清閑呢。

  誤區

  (1)過於求快,希望自己能夠一步登天;

  (2)急於表現自己。

  破解誤區

  (1)有上進心是好,但不能急於求成,任何事情都要有個過程。如果總夢想可以一步登天,就會導致自己的心態失衡,總是認為別人阻礙了自己的腳步,容易與他人產生敵視情緒。

  (2)儘可能地表現自己的工作業績沒有問題,但不能寄希望於貶低別人而抬高自己,也不能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搶著做,這樣做不僅可能會得罪人,還有可能會失去了在團隊中的基本價值。

  商振有話說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個過程

  兩個人從結識到相戀再到步入婚姻殿堂需要多久?三個月的時間夠不夠?估計是不夠的。即便是有些閃電式的婚姻,也可能在婚後有很多的問題出現。同樣的道理,作為一個新人,在剛剛加入一個團隊三個月時間後,就希望別人對你信任、友善和重視,顯然也是不太現實的。所以黃玲現在所面臨的情況是很正常的,沒有必要太過悲觀和失望。

  現在沒有得到機會,只能說明你這塊金子還沒有發光。沒有發光,不是因為有人刻意的去掩蓋你,而是你還沒有足夠耀眼的光芒。看看黃玲,連最簡單的宣傳畫印刷工作都沒有做好,別人怎麼能夠相信她有能力呢?也許在黃玲看來,自己的企劃工作只有設計宣傳畫這一項了。她錯了,任何工作都是一系列任務的集合,企劃包括了印刷、懸掛張貼宣傳畫,而不僅僅是設計就可以了。每個演員都會認為自己的表演是最好的,但好不好的標準是什麼觀眾說的算,觀眾用自己的掌聲來投票。工作也是一樣,你的上司用他的讚許和重視來為你的表現投票。

  錯誤的表現

  黃玲為了獲得別人的重視,總是去評論他人設計的宣傳畫,以此來顯示自己的設計能力。但她又錯了。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別人的工作成果,就是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工作的完成人。沒有人喜歡被別人品頭論足,尤其是被那些資歷比自己還要淺的人評論。總是以批判的心態去為人處事,不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別人首先並沒有得到你的尊重。

  任何人都不喜歡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人批評,評論工作成果就是批評他本人,這樣如何能處理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沒有很好的同事關係,又會有誰願意幫助她去獲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呢?連個推薦的人都沒有,甚至可能有人因被批評而在背後給他設置阻礙。而且總是去批評別人,自己當然就不可能虛心學習,本來現在沒有機會就是由於能力不夠,還不提高,那等到天荒地老也還是沒有機會。

  其實黃玲現在該做的就是完成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可她沒有。先是由於一門心思做設計,結果耽誤了宣傳畫印刷的工作,而後又抱著樂得清閑的態度去面對工作。這樣的態度,這樣的工作方式,誰又可能給她以機會呢?黃玲由於只顧著設計招貼畫而耽誤了取印刷品的工作,顯然就是犯了錯誤。該做的都沒有做好,其他的事情別人更不敢讓他去做了。沒學會走就想跑,肯定會摔跤的。

  如何吸引別人的關注

  黃玲的問題應該定義為如何獲得他人對自己的信任。同事與她的良好關係是建立在信任上的,上司對她的重視同樣是建立在對她的信任上的。如何獲得別人的信任呢?首先需要給予別人信任。有句話講,你想要什麼就給別人什麼。你不信任別人,別人怎麼信任你呢?其次,你要做好你自己的工作。如果你的同事或者上司交給你工作,可你沒有一件做得好,別人怎麼會對你的工作能力有所信任呢?第三就是別總是強求別人對你信任,上帝沒有規定誰必須信任你,要獲得別人的信任需要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要知道人們總是喜歡信任自己願意信任的人,而不是值得信任的人。如何讓別人願意信任你,那需要你從沒讓他失望過。一個別人願意相信的人,應該能做到:於細微之處顯鋒芒,於改革之時顯魄力,於平穩之時顯耐力。

第31節:十七、上司能力不如自己(1)

  身在職場,不能有那麼多的想當然,有那麼多的理所應當,彷彿自己就是太陽,所有的人都該圍著自己轉;似乎別人應該給自己以機會,要主動幫助自己,要識趣地給自己讓路,要……太多了。其實,沒有那麼多的「要」,想要就要自己去爭取。別總是彷彿天下人都虧欠自己似的敵視別人,你有你自己的路要走,別人也要自己趕路,沒有人有義務和責任為你停留。別總是指望別人主動來關注你,還是靠自己完美的表演來吸引別人的眼球吧。

十七、上司能力不如自己

  對號入座

  (1)是否覺得自己的上司能力不如自己?

  (2)是否覺得自己做得比上司要好?

  (3)是否覺得上司有任何失誤都是不可原諒的?

  (4)是否覺得上司能力不行,就不願意服從他的安排?

  (5)是否由於不服上司,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

  坑

  認為上司能力不如自己

  坑邊

  小王剛畢業於某重點本科學校,他的直接領導只有專科文憑,比小王早畢業兩年,是從小王這個職位剛剛才升上去的。

  從一開始,小王就覺得鬱悶,自己堂堂重點大學本科生,居然要聽一個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專科生吆五喝六的。工作一個星期後,小王更是覺得這個上司不如自己了。好多事情他根本就沒有主見,還要跑來問自己。有的時候跑過來「指導」工作,雲里霧裡地說了一大堆,也不明白他在說什麼。可如果出了差錯,他不說自己能力不夠,把所有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還說是自己糟蹋了他的創意。和他講又說不通,只能事事都按他說的辦,能力根本無從發揮。

  工作兩個星期後,小王感覺自己的層次明顯下降。人都說:「將熊熊一窩」,真是這樣,自己在這樣一個沒有能力、沒有層次的上司手下做事,能力無法發揮出來,層次自然就降低了。有時候自己的工作做得出色,他就「妒忌賢能」,把一大堆的事情都推給了自己。為了避免被打壓,小王開始學會夾著尾巴做人,工作的時候出工不出力。

  誤區

  (1)上司不如自己,我還聽他的幹什麼?

  (2)上司只會瞎指揮,出了錯誤就把責任推到我身上。

  (3)工作出工不出力。

  破解誤區

  (1)下屬對上司不尊重,上司也不會給下屬好臉色看,一場誰怕誰的遊戲由此開始。雙方力量對比懸殊(上司比下屬擁有更多的權利、資源),最終受傷的大都是下屬。

  (2)如果下屬習慣性地將錯誤歸咎於上司的無能,下屬就永遠無法認清自己的缺點,無法採取實際行動去改正缺點。於是缺點成為了惡習,最終影響個人職業發展。

  (3)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不努力工作的結果只有一個,沒有成績。沒有工作成績的人對於公司而言就是沒有價值的人,被掃地出門是很自然的事情。

  商振有話說

  很多人會認為上司能力不如自己,尤其是剛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新鮮人在剛進入一家公司以後,很容易用審視(而非欣賞)的目光去看待公司、上司以及自己的工作。而由於理論知識和現實應用是有所區別的,並且理論比現實看起來更完美,於是新鮮人所審視的一切都是缺憾甚至是醜陋的。由此,新鮮人很容易認為自己的上司在能力上是不如自己的。

  上司真的沒能力嗎

  在小王的例子中,他剛剛加入公司兩個星期就給自己的上司貼了「能力低」的標籤。無論上司能力高低與否,小王首先就犯了錯誤。剛剛加入一個公司,對新人事、新環境還沒有認識清楚,就盲目地下判斷顯然是不可取的。公司是一個利益糾葛的地方,公司把某個人安排在某個崗位上一定是根據他所能創造的價值來確定的。因此,既然這個人能做到比自己高的位置,說明公司對他的價值是認可的。一定是有些東西,上司具有而自己不具有的。例如人際關係,這就是一種資源,每個部門都需要有。銷售部門要有客戶資源,品牌部門要有媒體資源等等。這些資源是隱性的,是不是自己還沒有發現呢?

第32節:十七、上司能力不如自己(2)

  再比如,人們在評價自認為不如自己上司的時候,往往會認為這個人「只會拍馬屁」,所以才能升職。首先,從正面去理解「拍馬屁」,這就是一種能力。「拍馬屁」的前提是什麼?是他對上司的深刻理解,對其喜好及工作思路、方法都爛熟於心。因此他所做的事情才能讓上司滿意,才能把「馬屁」拍正。不相信去試試,自己拍回「馬屁」去,如果你沒有這個本事,就一定會拍到馬腿上。當然,這裡並不是讓你去拍領導「馬屁」,我所要講的是正面去理解這個事情。

  讓小王比較鬱悶的一個事情是,自己做事情必須遷就上司,一點自由都沒有。其實這首先來源於:小王定義了經理的能力不如自己,所以不願意服從上司的工作安排。先暫且不說能力高低問題,單從服從的角度談,這是很正常的,人在屋檐下嘛。俗話說:「做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對接領導思路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當然有時候你的意見可能更有效,那麼你要嘗試說服他,說服他人接受你的意見也是一個能力的體現。在職場做事,做事情是主要的,但做人也是一種能力。而且需要了解一點,管理者有時候在對新人分配任務的時候,喜歡用直接命令式的,因為他認為這樣更有效率一些。

  你真的比上司能力高嗎

  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遇到一個讓自己心服口服的上司,但首先你應該從正面去看這個上司。例如,小王因為上司安排工作時的「雲里霧裡」就認為他沒有能力。但究竟是上司說得「雲里霧裡」還是小王自己聽得「雲里霧裡」呢?是不是自己聽不懂的話,就是錯誤的、沒層次的?難道我們總是要把正義留給自己,把邪惡留給敵人嗎?在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前提下,又有誰說的話你能聽得懂呢?

  很多人認為上司能力不如自己,往往是某方面的。但職場比拼的是綜合素質,管理者是抓全局的,你總是拿自己的長處和人家的短處比,你當然是永遠的「冠軍」。而事實上,管理者要麼是綜合素質非常高的人,要麼是某項技能特別出眾的,因此,之所以你為下屬他為上司,就是因為你的綜合分數比人家低或者某項技能和人家相差太遠。

  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就不拿正眼看他,這是「沒事找抽型」。就算上司真的不如你,如果就因此和他橫眉冷對地分庭抗爭,不是越發讓上司看不上自己嗎?你和人家舞槍弄棒的,人家還不和你血戰到底!人的尊敬是相互的,所謂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更何況人家高高在上,你總不能奢望他天天對你頂禮膜拜吧。

  而且有些事情,也並不是自己想像得的那樣簡單。據說1895年,正在日本馬關與日本議和的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私下會晤。伊藤博文對李鴻章說:「我曾經給過大人一句忠告,希望貴國迅速改革內政,否則我國必定後來居上,如今十年過去,我的話應驗了吧?」李鴻章嘆了一口氣說:「改革內政,不是我不願意做,但我們國家太大,君臣朝野人心不齊,不像貴國一樣上下一心。」李鴻章又說:「如果我們兩人易地以處,你認為結果會如何?」伊藤博文陷入了深思,最後表示:「如果你是我,在日本一定幹得比我強;如果我是你,在中國不一定幹得比你好。」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把自己放在對方的位置上,我們並不見得做得比對方更好。對的不一定對,錯的也不一定錯。對的在一些時候就是錯的,錯的在一些時候就是對的。對的,但有時偏偏不能去做;錯的,有的時候就一定要做。因此我們不能看到上司在某件你都可以做好的事情上失敗了,就認為上司不如自己了。上司失敗的可能原因有很多:他可能受到了某些我們根本就不清楚的條件的限制;也許有某些特殊的需要,而他所得到的結果是最好的。就算是沒有任何理由他確實失敗了,但上帝也有無力回天的時候。要知道,即便鷹有時候也會比雞飛得低,但雞永遠也不會比鷹飛得高。

  作為公司的新人,即便你有齊天大聖的本事,也得等大鬧了天宮讓人家見識到你的真本事之後,才能奠定你的地位。做好自己的工作,突破領導對你的期望,是展現你能力的最好方式。

第33節:十八、為什麼我做事不順利

  對號入座

  (1)當工作遇到困難時,是否很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

  (2)是否只關注了最終結果的實現,而忽略了在過程中自己有所成長?

  (3)是否不願意和其他業績出色的同事交流?

  (4)是否失敗幾次之後,就開始對這件事情感到恐懼?

  (5)是否總在問自己為什麼總不成功,卻忽略了自己究竟失敗在什麼地方?

  坑

  工作上經歷幾次碰壁後,就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坑邊

  陳東畢業後被某工業微波爐生產企業聘為銷售工程師,產品銷售的主要對象是醫藥、食品等行業。主要工作是電話營銷,根據公司所提供的醫藥、食品行業企業通訊錄,打電話給企業,然後把產品簡單介紹一下,再把宣傳資料傳真過去。每天都要聯繫一些新企業,再電話追蹤已經聯繫過的企業,如果有企業表示出購買意向,就帶著工程人員到企業去實際洽談。

  工業微波爐在醫藥、食品行業的應用是近幾年才興起的新技術,所以很多企業對此並不是很了解。陳東的電話銷售工作開展得不是很順利,往往打出十個電話有一半以上一聽是產品銷售的就掛斷了電話,有時甚至遭遇非常粗魯的對待。前兩天,陳東追蹤一個三天前打過電話的企業,可對方一聽來電的又是陳東,就馬上說:「你前兩天不是剛打來過電話嗎?」「是的,我想了解下您對我們的產品有什麼意見和建議?」「我沒興趣,以後少來煩我。」說完,對方重重地掛斷了電話。

  已經工作兩個多月了,陳東一台機器都沒有銷售出去。他現在很失落,甚至開始懼怕電話,每天早上上班來看到電話就心煩。陳東不想放棄,自己還定下了個目標:「這個月一定要銷售出去兩台」,但「電話恐懼症」一直困擾著他。雖然上司沒有責問過他的零業績,但他總是覺得抬不起頭來。他變得不願意和其他同事交流,原因是害怕被別人嘲笑。有時候有同事過來問他業績如何,他總是強撐著說:「挺好,有個單馬上就可以談成了。」但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看著其他同事都戰果累累,自己卻一無所獲,陳東不覺問自己:「是不是我不是做銷售的料?」

  誤區

  (1)剛剛遇到點挫折就妄自菲薄。

  (2)給自己設立錯誤的目標。

  (3)不能有效地向其他人求助。

  破解誤區

  (1)跌倒了沒有什麼,但跌倒了爬不起來才是真正的傷害。

  (2)目標是錯誤的,還想得到理想的結果嗎?

  (3)不懂沒有問題,但不懂裝懂容易讓同事覺得反感,不僅不能獲得幫助,更會影響同事間的關係。

  商振有話說

  你有恐懼症嗎

  陳東有「電話恐懼症」,其實很多人都有自己的恐懼症。例如,做的方案總是被推翻,於是就有方案恐懼症;因為自己在開會的時候被人批評,於是就有了會議恐懼症,等等。其實,真正令人恐懼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後面所代表的結果。因此陳東不是恐懼電話,而是擔心電話接通後,話筒那頭可能碰到的拒絕、嘲笑甚至是粗暴。

  其實這可以理解,電話營銷很多時候是針對陌生人的營銷,畢竟電話號碼都是收集而來的,並不是交換名片得來的。那麼你就可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甚至有的人可能會傷得你很深。但不是所有的人都傷你很深的,畢竟那是特例。所以你不能說因為吃到一個爛橘子就說一整框的橘子都是爛的,不能被一個人拒絕就認為所有的人都會拒絕你,不能因為一個人素質不高就認為所有的人素質都不高。

  一個剛剛畢業的職場新人,所學的知識從掌握到應用是需要個過程的,而且陳東所做的產品是工業產品,他所面對的是一個企業級客戶,這樣的銷售工作本身就很有難度。所以陳東總是被人拒絕,銷售業績差也是可以理解的。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他的上司沒有對他提出過批評,說明陳東目前所處的過程是一個成長的必經過程,只不過他不清楚這一點才有如此大的壓力,並因此而覺得困惑。企業是個很現實的地方,如果一個人總是不能創造價值,企業是不會總是白養他的,除非企業管理者知道,現在的無價值是一個很正常的階段。

第34節:十八、為什麼我做事不順利(2)

  應該如何確定目標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在一件事情:銷售。希望自己的方案能通過,其實就是銷售自己的方案;希望自己不被批評,其實就是銷售自己。職場新人由於對「客戶」的喜好還不是很清楚,產品——自身的知識、經驗等方面還不是很完美,人家「不買」甚至「退貨」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這個時候給自己定什麼「這個月我要銷售出去兩台」的所謂目標,其實就是騙自己了。這些都是錯誤的目標,甚至這樣的目標就不應該存在,因為「產品」自身還不完善。例如,是否對產品及行業的基本常識都已經了解,連常識都不清楚,誰會相信你的產品?做出來的方案是不是能夠解決問題?自己的工作是不是還有缺陷?這個時候定的目標應該是過程目標:我這個月要把這個產品的技術參數研究清楚,我要先把以前實施的方案都研究一遍等等,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產品」本身,好「產品」才可能銷售得出去。

  現在陳東應該拋開以業績為指標的自我考核標準,而應該循序漸進地以一些目前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為標準。例如,可以先以電話約訪為準,看看今天可以實現幾個電話約訪。當這個數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以後,再以電話約訪的時間長度為標準,例如一個電話原來可能剛開個頭就結束了,現在能談論五分鐘了,這就是一個進步。而後再考核達成幾個意向協議,接下來再以簽單數量為標準。

  如何進行業務學習

  工業品銷售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和消費品銷售相比,工業品銷售由於定單金額比較大,銷售進入門檻比較高,銷售決策過程比較複雜等原因,成交的幾率本就很小,同時還對業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需要懂得銷售技巧,還要精通技術和產品知識,更需要對客戶行業的相關知識有所了解。這些因素綜合起來,使工業品銷售成為一個非常有技術含量的工作。尤其是電話營銷,被人拒絕的是件很正常事情。

  換個角度去看,正是由於容易被拒絕,銷售才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要不然打個電話過去,對方就把訂單拿來了,還需要那麼多業務員幹嘛?業務員也就不可能拿到那麼多的提成。如果一個電話就可以搞定幾萬元的訂單,拿幾千塊的提成,這工作也太容易了,世界上哪有這麼容易賺的錢!

  不會不要緊,不會咱可以學,千萬不能「打腫臉充胖子」。能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獲得他人的幫助將有利於「產品」的完善。例如,如果陳東能夠虛心向別人請教,學習他人電話營銷的技巧,獲取微波爐的技術特點和行業相關知識資料等,陳東無疑將走得更快,成長得也會更快。

  現在,陳東還應該掌握一些電話銷售技巧。例如從客戶資料的收集開始,先對客戶進行研究,並根據研究結果設計開場白;弄清楚所銷售的產品能滿足客戶企業可能存在的哪些需求,能幫助其解決哪些問題,能促使其獲得哪些收益;同時,還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客戶所提出的疑議進行歸類總結,自己先列出一個標準答案,如果自己能力不夠不能解決,還可以求助於其他同事。這樣,在打電話之前把所有準備工作做好,那麼在實際打電話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沒有問題,挫折感自然也會少一些。

十九、我的500強之夢

  對號入座

  (1)是否認為自己當年沒能進入重點大學是個人職業發展最大的缺憾?

  (2)是否經常認為別人沒有理想?

  (3)是否夢想很多,但卻總是想而未做?

  (4)是否經常在夢想和現實中掙扎?

  (5)是否不清楚究竟什麼才是自己的職業競爭力?

  坑

  把進入500強公司作為自己職業規劃的唯一目標

  坑邊

  張強畢業於一所普通本科學校,現在在一家規模中等的民營企業工作。他有個小秘密,事實上是一個夢想,一直希望可以到世界500強這樣的國際知名企業工作,在那樣的大舞台上展示自己,做出一番大成就。可現實是,目前他在一個中等企業里做著簡單、重複的工作,張強覺得離500強的夢想越來越遠了。

第35節:十九、我的500強之夢(1)

  在同事的眼中,張強是一個性格內向的人,平時除了工作很少與其他人交流。其實是張強覺得其他同事每天樂於清閑,閑暇時扯點生活瑣碎,「沒有理想」正是他不樂於同其他同事交流的原因。在他看來,自己和別人不是同一類人,自己也不應該屬於平凡的一類人,因為自己有個500強的夢想。

  在張強看來,自己沒能進入世界500強,都是由於在高考的時候自己的失誤而與重點名牌大學失之交臂的緣故。如果當時自己能夠考入北大、清華,就有進入GE、寶潔這樣世界500強國際知名企業實習的機會,也就有機會能夠加入這些公司。可自己是普通本科,這些大企業從來就沒有到自己的學校來進行過校園招聘,投遞去的簡歷也都是石沉大海沒有迴音。如果自己是名牌大學的學生,現在早已經是世界500強公司的一員,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在一個小公司里和一群沒有夢想的人混日子。

  由於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太大,張強的工作積極性不高。有些工作明明只要他開始投入去做,很快就可以做好,他也懶得去做,非要等到最後的一刻才去做。好在張強能力還是有的,工作也還能滿足上司的要求,上司也就沒有過多地批評他。但也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張強感覺自己無所事事,於是就去各大招聘網站去查找世界500強的招聘信息。

  張強很失落,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會有怎樣的職業前景。張強也很失望,在這樣一個中等規模的公司里,自己沒有太多可學習的東西。沒有學習就沒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知識水平一直是停滯不前,離500強的招聘廣告上對自己心儀職位的要求總是在保持著一定的距離。500強的夢想,何時才會實現?

  誤區

  (1)錯誤地定義職業競爭力。

  (2)一邊是能力達不到要求,一邊卻是無所事事。

  破解誤區

  (1)不清楚地理解職業競爭力,就無法找到自己在職場江湖中安身立命的武器,自然成為江湖中的魚腩。

  (2)知道自己的能力達不到要求,又不去努力學習把能力提高,光在那裡夢想是不會實現夢想的。

  商振有話說

  學歷不等於職業競爭力

  張強有一個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工作的夢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夢想。有的已經實現了這個夢想,而更多的人還徘徊在500強企業的門外。進入500強企業的人有名牌大學的本科生、有碩士、博士還有「海歸」,但也有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貧苦出身」之人。

  前段時間,有一則新聞很有「爆炸性」。某大專院校畢業生,居然敲開了世界首富旗下的微軟公司,加入到90%以上都是碩士生、博士生的微軟員工群體中。大專生進入微軟確實是不多見的,但這畢竟不是唯一的特例,畢竟在微軟除開90%的高學歷人才,還有剩餘的10%。這個事情的意義在於昭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學歷和出身(畢業院校)不是真正的職業競爭力。

  很多人認為畢業於名校,有個好的「出身」是個人職業發展成功的關鍵。其實「出身」的不同,所影響到的只是起點不同而已。名牌學校由於其名氣和影響力,很多大公司樂於到這樣的學校進行校園招聘,他們的機會更多一些,但這不代表沒有重點本科文憑就不可以了。畢竟企業招聘的不是文憑,而是能力。名牌學校的學生之所以機會大,只不過是由於招聘企業認為這些學校畢業的學生學習的知識可能更多,能力可能更高而已。但逆向思考,是不是重點本科畢業的學生一定能進入到世界500強企業呢?當然不是。「海歸」都變「海待」了,何況一個本科畢業生。說到底還是一個能力的問題。進入500強企業的鑰匙是能力,而不是學歷。

  由此可見,真正的職業競爭力應該是個人的工作能力。企業是一個利益導向的地方,它需要所聘請的員工來實現某些特定的工作目標,以此來實現企業的目標。因此,只要你可以幫助它實現它所期望的工作目標,企業就一定不會對你視而不見,你也同樣有機會加入到這個「群英會」中來。

第36節:十九、我的500強之夢(2)

  讓夢想水到渠成

  張強有夢想沒有錯誤,夢想無所謂對錯,任何事情都可以夢想。但要想實現夢想,光想是不可能的,它還需要去努力爭取。你連合格村民都不是,憑什麼當村委會幹部?張強已經感覺到自己距離500強企業的能力要求有一定的差距,有差距不是他的錯,但明知道差距在那裡卻不去彌補就是他的錯誤。

  張強認為自己在「小」企業里可學習的不多,他的工作自己可以輕而易舉地完成,沒有鍛煉和學習的價值。在張強看來,這是他無所事事的原因,但實際上這應該是他學習知識提高能力的好機會。

  正因為能夠快速完成工作,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別人想學習還沒有時間呢。要學習不一定非要拘泥於一個環境和時間,留心觀察處處皆學問。也許這個事情不該自己做,但如果是你做的話,你會怎麼做?其他已經成功的解決辦法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別人會想到那樣去做?那樣做成功的原因在哪裡?這樣的思考下來,就如同是你自己做的一樣,雖然你沒有實際去做,但這個過程就是自己學習和提高的過程。尤其在小企業,你將有更多的機會去承擔一些項目,可能你一個人要做幾個人的事情,甚至是跨部門的工作,這對於你學習和累積經驗一樣有用。

  一個起點相對比較低的開始,希望獲得更好的結果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例如從小公司進入世界500強企業,首先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個人品牌讓人家注意到咱。如同產品銷售品牌很重要一樣,個人品牌對於個人職業發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個人品牌是由內而外的,是一個人素質的綜合展現。努力工作,把事情做好,當時有沒人看見不是關鍵,短期內沒有人知道也沒關係,但是長期堅持下去,自己的個人品牌形象就會由內而外地展示出來,漸漸被公司認可,乃至最終被社會認可。如一般意義上的品牌一樣,產品質量是決定一個品牌價值的基礎要素,所以,「產品質量」也是影響個人品牌價值的基礎要素。個人品牌的產品質量就是個人的工作業績,體現個人價值的就是自己做出了哪些成績。沒有很好的業績作為基礎,個人品牌是不可能達到一個高度的,因此,在日常的工作當中就一定要由結果導向:即這個事情我要麼不做,做就把它做成。這樣才會有不斷的業績累積,才會使得的個人品牌具有號召力。

  要在某個企業謀個理想的職位,你首先需要了解人家有哪些需要。即便是你知道人家需要什麼,你還要有這個能力去滿足這個需要。因此,你需要再檢查一下自己能否達到這個要求。達不到?缺啥補啥吧。別總是那麼地「我想」,所謂「水到渠成」,但前提是你的「水」已經到了。

二十、我的明天在哪裡

  對號入座

  (1)是否經常覺得自己無所事事?

  (2)是否經常會向朋友、家人或所謂專家請教:「我該學點什麼?」

  (3)是否經常把能拿到什麼證書作為學習與否的基本標準?

  (4)是否經常認為自己沒有學習的條件?

  (5)是否不知道自己該學習什麼?該怎麼學習?

  坑

  無所事事的時候不知該如何學習

  坑邊

  唐強職高畢業,學習的是平面設計。畢業後,他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公司業務多的時候忙得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但這樣忙碌的時候並不多,更多的時候是沒有事情可做,閑坐在那裡實在無聊。公司規定員工不許私自外出,因此即便是無事可做也要守在公司里。

  唐強自己並不喜歡平面設計工作,當初學習這個是家裡人堅持,因為當時家裡有關係,學了這個就可以安排工作。但現在這家公司業務量不是很多,薪水也自然不高,而且唐強自己並不喜歡這份十分需要藝術細胞的工作。

  無所事事的時候,唐強想學點東西,可不知道學什麼好。聽朋友說現在學網路設計很吃香,而且畢業後還有國際認可的證書,唐強很心動;也有朋友說現在學習市場營銷好,將來可以做業務,可以獲得勞動部頒發的證書,而且做業務做得好的話薪水會很高,唐強也很心動;還有朋友說……這麼多的選擇,讓唐強猶豫不決。過了幾個月,唐強終於決定去學習網路設計,可是到學校報名的時候才知道,學習這個課程要近2萬的學費。這又讓唐強犯了難,原來家裡送自己去學平面設計的時候就花了不少錢,現在再讓家裡出這筆錢估計很難。自己又剛工作不久,薪水不高,靠自己也解決不了。

第37節:二十、我的明天在哪裡

  算了吧,先湊合著在廣告公司做吧,誰讓自己沒有錢去學呢?於是,唐強還是繼續著時而忙碌時而清閑的工作,不過唐強現在不覺得無聊了,因為他可以在不忙的時候上網和朋友們一起打打網路遊戲。

  誤區

  (1)每天都很懈怠。

  (2)總是去問別人自己該學什麼。

  (3)認為自己缺乏學習的條件。

  破解誤區

  (1)無所事事就是在浪費時間,就是沒有提高,自己不提高,而別人在前進,對於自己而言就是在後退。這樣,自己在競爭激烈的職場將很難獲得發展的機會甚至會被淘汰。

  (2)連自己想做什麼都不知道,做什麼、學什麼都要問別人,別人不是你自己,沒有人知道你想要什麼,在眾多意見中迷失了自己。

  (3)沒有條件就可以不用學習,但職場不會因為你是沒有條件學習而對你更寬容一些。在條件不足的自怨自艾中喪失了學習的機會。

  商振有話說

  無所事事是你的錯

  首先講:無所事事是你的錯。為什麼一定要讓工作牽著你走呢?為什麼不把握住自己今後的路呢?你可以自己讓自己充實起來,我想這個世界上一定有你不了解、不擅長的事情,或者把你目前做的事做成第一。蛋炒飯你會做嗎?好的蛋炒飯味道不說,7個飯粒一個蛋花,你能做到嗎越是簡單的事情越是難做,但做好了就是不簡單,將簡單的事情做得不簡單,就是你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做蛋炒飯的高手一定不是給客人做了一萬碗才練就的,他是在平時閑暇時自己練的,也許先前沒有人吃,但練成後就會得到回報。做得不簡單,不見得就是工作的時候得到的提高,更需要的是你在「台下」的準備和練習,為什麼無所事事的時候不去準備和練習呢?

  因為事情太少了而沒有學習到什麼東西,你確實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但這個浪費,不是由工作環境所造成的,而是由你自己造成的。很多職場新人都存在一個錯誤的思維:我學習到的東西,應該是別人來教我的。這還是學生的思維。在職場中,沒有人會關心你是否學習到了東西或你是否應該去學習東西。也就是說沒有人會刻意為你創造學習條件,如果別人不來「趕」著你學習,你就「墮落」了,這怎麼能怪別人呢?

  防微杜漸,很多時候我們只關心「微」,卻忘記了「漸」。「漸」就是隱蔽的活動過程,看似沒有變化。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有很多「漸」。有些事情我們說得多了,就真的開始做了,做得多了,我們也就真的學會了,這就是一種「漸」。因此,我們要留心這些「漸」的過程與內容,才可能達到也許以前一直認為不可能達到的結果。以學習網路設計為例,唐強如果經常對自己說:「我應該少打些遊戲多學些網路設計知識」,他就可能開始在上網的時候留意網路設計方面的知識,這方面的東西看得多了,就可能想自己試著編程,程序寫得多了,可能他真的就成為網路編程高手了。

  你的路應該自己決定

  「我該學什麼才有利於職業發展?」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但正因為它們關係到大家個人的職業發展,所以這個問題沒有人可以幫你回答,明確地告訴你去學什麼。因為誰都不是為你生活,你要走你自己的路,別人選擇的路不代表你要走的路。正如唐強先前學習的平面設計,是家裡人的建議,到最後怎麼樣?還不是不喜歡而不想做?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經常被人問起「我該學習什麼」、「我今後的路該怎麼走」之類的問題。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的標準回答是:「您給我提了一個難題,我不是算命的,無法給您批個前程:您應該從事什麼工作。本人雖然承蒙各位錯愛稱我一句老師或專家,但我不能就真的把自己當成精英,當成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恨不能表現出對您今後的道路比對我自己的牙齒還清晰的樣子。因此我不能自以為是地要求別人去幹什麼,最多提醒一下什麼不能做以及有些事情可以怎樣做而已。」

  我個人認為,要想知道該學習什麼,首先要確定自己想成為什麼,你想進入哪個行業,哪個崗位。例如你想從事IT業,是進入網路工程,還是進入信息化系統,還是進入到其他應用領域?你是想做運營還是想做技術等等。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目標。如果你確定要做一名網路工程師,那麼接下來就是到人才市場上收集情報。這個崗位的薪資水平是多少?我對這個薪資滿意嗎?這個崗位有哪些要求?要求掌握哪些編程語言?然後根據這個要求去學習,彌補目前自身的不足。

  學東西是給自己學的,學的目的是長本事,因此不要認為只是去學一個證書,以為學個證書就萬事OK了。證書有用,但證書不是護身符,現在是一個講究能力的時代,學歷證書都不見得有用,何況是培訓證書。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證書,只要你拿到手後就能一路順風順水,決定你未來道路的還是你自身的價值。因此問自己幾個問題:我是誰?我要成為誰?成為誰需要什麼條件?我是否可以獲得這個條件?

  學習不是只在課堂才可以

  學習有時是需要成本的,可能你現在不具備這個條件,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先不要去想那些宏圖大業,首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先去做事情,賺些錢改善一下家裡的環境,也能有些積攢,同時這也不妨礙你自學。例如,唐強由於工作關係可以經常上網,現在網路就是一個很好的自學工具,放著河水幹嗎不洗船。只要有心,就一定可以學到本事。同時,只要他表現出想學習的意願,公司也會給他以機會。作為公司來講,新人對公司的貢獻相對要小一些,但鮮魚小菜賣的就是個精神勁,如果新人能夠努力學習,公司會給這樣的人以機會的。

  因為沒學費報名學習,唐強就在無聊的時候上網聊天打遊戲,這對他自己所謂的夢想有幫助嗎?汽車和自行車最大的不同,不在於是否有動力支持,而在於剎車的時候能否一下子停下。這個剎車其實就是一種自制力,即如何操控你自己。曾國藩很推崇「慎獨」,其實就是自己在沒有人監督的情況下會做哪些事情。在職場中沒有人會盯著你不放,一切就看自己如何選擇,向上走還是向下走其實都是自己選的路。

  新鮮沒有永遠,因此你要不停地轉變。要學習東西,就是掃地都能掃出學問。學習之道在於自身的多想、多看、多聽、多問。不一定說做事就能學習到東西,如果你的「心」沒有到位,就是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也不過是「機器人」。既然現在你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還有一些自由的時間,這更是為你創造了學習的條件,而不應該是你沒有學習機會的借口。說到這,發現你有這麼多地方可以努力改進,忽然想問你:「你怎麼還覺得自己無所事事呢?」


推薦閱讀:

從八字看職業4
論職業
【聚焦職教】大國尚技——我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就綜述
如何看待個人職業發展?(淡淡小小熊的回答,5贊)
暗黑3中有哪些職業呢?

TAG:職場 | 職業 | 精神 | 法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