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_詩詞知識_詩詞在線--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開放式...

詩、詞、曲名詞術語釋義及詩詞格律作法(2)

【滋味】 最早記載於梁朝鐘嶸的《詩品序》。「五言居文詞之要,是眾作之有滋味者也。」它主要是指詩歌創作的感染力。這不單純是作品的藝術性問題,而是包含著作品的思想傾向問題。以「辯味」來比喻文藝的審美過程,是源於先秦諸子的論述。歷代詩論家更有所發揮,南宋揚萬里甚至提出,論詩「以味不以形」的說法。 【用事】 鍾嶸《詩品序》中說「至於吟詠情性,亦何貴於用事」。他認為詩歌創作是抒寫個人情感和思想,不必注重用事。這裡的用事,是指詩歌創作中的一種傾向,就是在創作中引用典故和前人典籍中的材料。這種手法,也不是一無是處;但濫用無度,必然使作品晦澀難懂,損害感染力量。 【切對】 是指近體詩格律中的一種形式要求。在近體律詩中間,不但規定的句數要對,而且這種對,不僅字面意義上相對,而且更重要的是字音的平仄也要工整相對。這樣,就獲得完美的音韻協調的效果,增強藝術感染力。 【唱和】 最早是指歌曲演唱中的相互呼應。《荀子?樂論》「唱和相應」。南北朝開始,詩人將詩歌相互贈答稱為「唱和」。這種形式,到唐代,得到極大發展,乃至有唱和的專集。例如:元稹和白居易的 《元白繼和集》(已佚)、皮曰休和陸龜蒙的《松陵集》等。 【詩道】 唐代詩人白居易提出的詩歌創作和批評中的一個基本原則。他是接受了儒家思想的「道統」和韓愈等提的「文道」的思想而形成的主張。它指的是《詩經》中所建立的「六義」體系。他特別著重風、雅和比、興這四類。這個體系,白居易認為貫於整個中國古典詩歌發展歷史之中。 【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提出的詩歌創作的四種要素。這四種要素,亦就是詩歌的內容(情?義)和形式(言、聲)的相互關係問題。白居易用樹木來作比喻,實際上只是簡單的排比,並不能完善地體現這四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為時為事】 唐代詩人白居易所提出的詩歌創作中的一種主張。它要求詩歌創作於預生活,干預政事,揭露矛盾,不脫離當前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生活。這種主張是他的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理論的組成部分。 【嘲風雪?弄花草】 白居易在《與元九書》中說:「至於齊梁間,率不過嘲風雪,弄花草而已」。他在這裡批評齊梁時代的詩歌創作,都是些吟詠風雪花草等客觀自然物的篇章,不符合詩歌理論的「六義」和「詩教」的要求。這種主張,雖然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也存在著局限性和片面性。 【取境】 唐代釋皎然在《詩式》中提出的詩歌創作中的一種手法。所謂「境」,是指詩人將客觀現實生活中的場景和感受,通過主觀性創造,再現在詩歌創作中的藝術真實,這就要求詩人的感受要「深」「險」,至難至艱,而再現出來的卻是「新」「易」,乃至於不露主觀的刻劃痕迹,平易、自然,達到最高境界。 【五格】 唐代釋皎然在《詩式》中提出的詩歌批評的一種標準。它主要是指詩歌中運用典故的優劣。「不用事第一」,而「有事無事情格俱下第五」。這裡,也涉及到詩歌中的「情」的問題。所以,不能單純用「用事」「不用事」以及用事好壞與否來評定創作的高下。 【七德】 唐代釋皎然在《詩式》中提出的詩歌創作中的七個標準。即:「一識理,二高古,三典麗,四風流,五精神,六質干,七體裁」。這七個標準涉及到思想內容、形式體例和寫作風格等。他將詩歌創作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可是,對於每一個標準沒有深入的闡述。 【三思】 唐代詩學論著《詩格》(偽托王昌齡所作)中提出「詩有三格:一曰生思,二曰感思;三曰取思。故稱三思。」這是指詩歌創作過程中詩人主觀構思的不同過程和情況。「生思」是指忽然而得;「感思」和是指間接有所感而得;「取思」是指深入客觀現實,而後才有所得。 【三境】 唐代詩歌論著《詩格》中提出,詩歌的境界,有物境、情境和意境。物境是指山水詩的他作;情境,是指抒情詩的創作;意境,是指抒寫詩人對客觀外界的感受、認識的詩篇。「張之於意而思之於心」。這就是說,它不是單純的抒情,而是主、客觀融會所得的抒述。雖然,這三境說,沒有很好的闡發,但對後世的意境說有一定的影響。 【韻味】 唐代司空圖提出的詩歌批評的總則。他認為詩歌創作的優劣主要是取決於韻味的消長。所謂「韻味」是指詩歌創作中涵蘊的思想傾向與藝術特色所構成的一種具有審美價值的品質。這種品質和欣賞者的主觀思想相結合,就形成了「味外之致」「外象之象」等一系列的審美成果。 【雄渾】 唐代司空圖在《詩品》中提出廿四品。「雄渾」是第一類。它主要指詩歌創作的那種雄健有力、渾成一統的風格。它既包含著正確而又充實的思想內容,又有波瀾壯闊的氣度。兩者是密切結合的。 【沖淡】「廿四品」中的一類。它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主要風格。所謂「淡」,不是指「淡而無味」,而是指「素」(從色彩角度著眼)「默」(從意境角度看)和「微」(從欣賞心理角度著眼)。總之,詩人運用高妙手法,徐纖從容的神態來表現一些微妙雋永超逸的思想感受,詩歌語言也必然是樸素無華、不事藻飾。 【自然】 唐代司空圖《詩品》中提出的一種詩歌創作風格。它側重於創作手法角度,排斥人工的造作、矯飾、刻劃等,力求一種天然形成的美的境地。這種風格,實際上和宋代梅堯臣提出的「平談」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含蓄】 唐代司空圖《詩品》中提出的廿四品中的一類。這是側重於創作手法的一種風格。它和淺露、率直相對立,要求詩歌創作的含意深遠,含而不露,及至達到意在言外。這就是說,詩人創作時對於客觀生活和主觀內心有深刻的體察感受,能發現深層次的思想感情,又能運用高超的藝術手法,寓深意於篇章之中。從讀者角度來說,必須磨練自己的感受力,能有條件體察其中的奧秘,求索作者的本意。 【綺麗】 唐代司空圖《詩品》中所提出的廿四品中的一類。這種藝術風格,著眼於藝術語言的創造和運用方面。主要指華麗辭採的描述以及聲韻的巧妙。 【疏野】 唐代司空圖在《詩品》中提出的「廿四品」中的一類。這種藝術風格正好和含蓄蘊藉相對立。它要求詩人感情奔放,一瀉千里,盡情宣瀉。讀者閱讀時,他的思想感情追隨著詩篇也經歷一個宣瀉過程,獲得精神的享受,不再需要去品味「言外之意」了。【意新語工】 宋代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引梅堯臣的詩歌創作的主張。它涉及到詩歌的內容和形式兩方面。「意新」是指立意要新,能夠達到「前人所未道者」;「語工」則要求形式上(包括語言)要刻意求工,務必反覆探求。這種主張,具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後代各家理解並不一致,效果也就不同了。 【詩中有畫】 宋代蘇軾對唐代詩人王維的詩畫的評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味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蘭田煙雨圖》)這裡涉及到詩與畫的分界和交互滲透問題。某些山水詩和風景畫,都是以自然客體為對象,但詩與畫是兩種不同的藝術,效果並不一致。就觀賞者角度來說,它卻有某種相通的地方,那就是某些描繪自然客體的詩篇,在觀賞者角度的接受過程中,往往回原為具體的形象的畫面。這種共通性,亦就是「詩中有畫」的基本意思。 【點鐵成金?奪胎換骨】宋代詩人黃庭堅提出的詩歌創作中的一個主要論點。它主要是探討詩歌創作中學習古代典範著作應採取的態度和具體途徑。在詩歌形式(特別是語言方面)領域,那就是在「陶冶萬物」的基礎上,吸取前人成果,做到「點鐵成金」,化腐朽為神奇。在思想內容方面,則要求推陳出新,從前人已經寫過的內容中造出新的意境,達到「奪胎」「換骨」的程度。 【閉門覓句】 相傳北宋詩人陳師道,經常閉門創作詩篇。這裡一種脫離生活實際,單憑主觀想像或模擬古人典籍的錯誤傾向。金代詩人元好問在《論詩絕句三十首》中就對這種創作手法給於深刻的批評。 【悟入】 「悟入」原本佛家禪宗的用語。宋代呂本中將它引入詩歌創作和評論領域。他認為詩人必須透徹了解和掌握作詩的「活法,」,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由此可見,他倡導的「悟入」,並不是禪宗南派的「頓悟」,而是必須經過刻苦的一番功夫才能做到「悟入」。 【活法】 宋代詩論學家呂本中提出的詩歌的基本法則。他在《夏均文集序》中說:「所謂活法者,規矩具備,而能出於規矩之外;變化不測,而亦不背規矩也」。這實際上就是「有定法」與「無定法」之間的辯證關係。這種關係比較符合詩歌創作的實際情況。 【叶韻】 亦稱「協韻」。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論詞》中,提出了詞的叶韻的特色。認為詞在聲律上要求極為嚴格,它不但分析五音,而且「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她主要從音樂角度對詩與詞的分界作了明確的規定。 【別是一家】 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詞論》中對於詞作為一種獨立的創作領域所建立的一個重要界說。它並不是單從「體」著眼,也並不只是音樂性的問題。詞與詩的分界,是內容、形式,乃至手法、作用等各個方面構成的整體的區別問題。

推薦閱讀:

漫話《詩詞格律》(之二)
《詩詞格律講義》第四講 對仗(下)
王力《詩詞格律》第三章詞律
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第五講
〖詩詞常識〗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30) 雜言詩

TAG:中國 | 知識 | 詩詞 | 影響力 | 影響 | 術語 | 詩詞格律 | 格律 | 釋義 | 名詞 | 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