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獨具特色的宗教戲

全國獨具特色的宗教戲[來源:中國民族宗教網|發布日期:2013-12-01]陳智勇 許進中 文/圖

打城戲

  打城戲是我國眾多地方戲曲劇種中,唯一由佛教和道教兩種宗教儀式中發展起來的地方戲劇種,於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泉州打城戲是泉州、晉江民間由宋元以來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宗教特徵的地方戲曲劇種,它融合了佛教和道教兩種宗教文化及藝術的精華,具有其他任何地方劇種所沒有的宗教藝術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文化藝術研究價值。

  打城戲的表演以羅漢科舞為主,兼有提線木偶的若干表演特色,以武戲著稱,武打運用泉州南少林拳技。表演中還保存大量民間的特技、雜耍、舞蹈,帶有很強的神秘性與獨特性,如演員的桌上翻跳功夫、疊羅漢、吃火吐火、吃紙拉腸、甩須、甩髮、蚌舞、黑白鬼舞、叉舞、旗舞等,尤其是「開大籠」及用刀劈面、用剪刀刺眼和刀插肚、鋸腰等一些恐怖場面表演,既充滿了宗教的神秘色彩,又有別於其他劇種,體現該劇種在宗教文化底蘊方面的與眾不同。

  打城戲的劇目都是該劇種發展過程中的藝術積澱,可分為宗教戲、歷史劇、武俠戲、傳統戲和新創戲等五個類型,《目連救母》是其最具代表性的宗教戲劇傳統劇目,形成於宋代中元祭祀儀式中,被戲曲界公認為百戲之祖,並對中國地方戲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打城戲的音樂唱腔由道情、佛曲和傀儡戲唱腔曲調(俗稱「傀儡調」)結合而成,成為別具一格的宗教韻味,為曲牌體,約有二百餘調。曲牌的組合及應用大體與傀儡戲相近。打城戲的角色行當與泉州傀儡戲相同,僅分為生、旦、丑、北(凈)、雜五行,舞台用語為閩南方言。

  打城戲在泉州乃至閩南地區影響廣泛,並曾應邀赴伊朗、日本、印度等國和台灣地區參加戲劇節演出,深受歡迎。

推薦閱讀:

學誠法師 全國最年輕的名寺方丈
第5屆全國政協會議選舉結果
午夜夢回 細數全國最具特色城市夜景
全國特色菜集錦(一) 
新干那些一不小心就震驚全國的方言土話!

TAG:宗教 | 特色 | 全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