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情做到極致——佛學翻譯給人的啟示
佛教是漢代由印度傳入中國的,迄今已有近2000年的歷史。然而,在它的發源地印度,卻沒有傳承和興盛起來,印度的主流宗教是印度教,而不是佛教。更為有趣的是,印度也有極少量的佛教徒,那是從中國傳播過去的。佛教在中國興盛不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它當初的翻譯者的 「文字般諾」(文字智慧)是很重要的一條。我覺得,佛學的翻譯給我們啟迪是:我們做事情,就要追求極致,只要做到了極致,就會有豐厚的回報。
般諾的意思是大智慧,為何不意譯成智慧,而音譯成般諾?
佛經常見的一個詞是「般諾」,這是梵文的音譯。什麼是般諾呢?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般諾。當初佛經翻譯的原則是,觀念不完全相同的字不翻,寧可譯音再加以注釋。就像現在的中西文化交流,遇到翻譯「氣」字,就不能翻,因為不能譯成瓦斯,也不能譯成空氣,或其他的氣。由於外文每一個氣都有一個專用的字,而中國字欲不同,氣字上面多加一個字意思就不同了。空氣、煤氣、電氣,就是人發脾氣,都是氣字上面加字不同而有異,所以單獨一個氣字只好翻音,然後再加註釋,當時般諾不譯成大智慧,也是這個原因。
在佛教中,所謂般諾智慧不是指普通的智慧,而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正、了脫生死、超凡入聖這個智慧,是屬於道體上根本的智慧。所謂根本智慧,也是一個名稱,拿現在的觀念來講,就是超越一般聰明與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個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得到的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般諾」。當初的翻譯者認為,「智慧」兩個字,不能代表般諾的整個含義。實際情況也是如此,如果翻譯成智慧,肯定沒有般諾意境深厚,禪意濃濃。
如來是佛的代號,這個翻譯非常高明
如來是佛的代號,當然不是專指那一尊佛。釋迦牟尼是就是釋迦如來,阿彌陀佛稱阿彌陀如來。這如同我們中國稱呼聖人,孔子是聖人,周公也是聖人,文王、堯舜都是聖人。
我們分析一下,「如來」的翻譯者是非常高明的。「來」的相對就是「去」,他沒有翻譯成「如去」。如果翻譯成「如去」,給人不吉利的感覺,大家誰也不想學佛了,一學就跑掉了。翻譯成「如來」,永遠是來的;來,終歸是好的,給人一種吉利感。
佛已經成了道,所以叫如來。《金剛經》上有句話,是釋迦牟尼下的注釋:「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無來也無去,換句話說,不生也不滅,不動也不靜,當然無喜也無憂,不高也不矮,都是平等的,永遠存在,這個道理就是如來。用現在的觀念說,他永遠在你這裡,永遠在你的面前,只要有人一念虔信,佛就在這裡。這「如來」翻譯的實在高明。
菩薩全稱是菩提薩綞,意思是覺悟有情
佛學「菩薩」是印度梵文的翻譯,它的全稱是菩提薩綞。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撒綞的意思是有情。如果當時按照意譯,翻譯成覺悟有情,那就一點味道也沒有了。而採用梵文的音,簡譯成菩薩,現在人們都知道菩薩了。如果當時翻譯成覺悟有情,年輕人會以為戀愛經典了,那就不是佛法,所以不照原意翻譯,這就是翻譯者的高明之處。
所謂覺悟,是什麼意思呢?就是佛的境界,也就是所謂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這個覺悟。借用孟子的話說「以先知覺後知」,就是先知先覺的人,教導後知後覺的人。一個人如果覺悟了,對於一切功名利祿看不上,而萬事不管,潔身自好,這種人叫做羅漢。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的行為,就是所謂的有情。
有情的另一個意義說,一切眾生,本身是有靈知,有情感的生命,所以就叫做有情。古人有兩句名言:「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意思是說,一個人能夠脫了俗氣,就是不俗,就是神仙。而菩薩則犧牲自我,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說,世界上最多情的人是佛、是菩薩,也就是覺悟有情。
這是個很有溫度的公眾號
推薦閱讀:
※長期兩地分居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
※男人最害怕老婆做的5件事情
※「這2件事情,結婚和沒結婚都會做,深淺絕對不一樣」
※怎樣找到喜歡的事情,選擇適合的工作?
※單身真是一件令人悲愴的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