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學在蜀 蜀學在易
馮廣宏 一、易學概況 易學是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學的特色在於它的融通性和結構性;而易學正充分貫徹著此種性質。《周易·繫辭》說:「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以言者尚其辭,以功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是在刻畫它的融通性。「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則是刻畫它的結構性。易學的基礎文本,是現存的《周易》經傳。經的部分,原本用於上古的占卜,按現代的話語說,就是預測學。提到「預測」,我們倒不必大驚小怪,斥為「宿命論」(預測意圖,實際上是想改變命運);因為預測一事,本來就貫串於吾人各種行動中。比如出門旅遊,總得估量一下天氣,是否要帶雨具,是否需要禦寒,是找旅行社還是自駕車;凡此種種,概屬「預測」範疇。至於修房蓋屋,投資辦廠,更要進行周密的設計,預期其成敗,測定其花費;廣義言之,都是預測。只不過所取模型與思維方式不同而已。 人們在思考過程中,憑空想像總是件苦事,所以需要有個模型擺在面前,幫助思考。此種模型,不外乎數學和物理兩類。數學模型包括數字和圖形兩者,有人概括為「符號」。此種模型比較抽象,但說理準確,而且便於延伸,能拓寬人的思維領域。物理模型比較實際,生動形象,最為直觀。預測所用模型,亦不外乎此。如天氣預報採用的衛星雲圖;設計師繪的草圖,列的項目表等等。《周易》預測也有模型,那就是六十四卦組成的種種圖象。不同的地方,在於思維方式。科學預測用的是邏輯思維;而易學常不採取這類方式,熱中於「結構思維」(系統思維)。 《周易》六十四卦,源於萬年以前伏羲首創的八卦。筆者以為,那全是與人類息息相關的8種自然景象:天(干)地(坤)雷(震)電(離)流水(坎)死水(兌)風吹木(巽)山(艮)。它們十分原始,沒有任何人工作為,也沒有專門取出的火。卦,是由3根「爻」構成的,爻分陰陽兩種,體現了「二分法」的科學意識。所謂「陰陽」的概念,即在原始社會,也很容易直觀形成,因為白天黑夜的交替,是人人俱見的事實。從理論上講,「太極生兩儀」,並不費多少腦筋;為了適應預測需要,僅有黑暗和光明(陰陽)兩種符號判斷凶吉,未免單調;於是進行排列組合,「兩儀生四象」,將陰陽兩爻重疊出4種符號,以便與「東西南北」四方掛鉤,豐富模型的功能。後來為了描述更廣闊的空間,重疊3爻再組合一次,「四象生八卦」,構成8種符號,就是八卦;於是能夠透過此類符號、模型,觀察某些發生、發展過程,可能得出什麼樣的結果,來解釋更多的事物和現象。8種自然景象產生的符號,能不能再加一爻,構成16種符號?照理說完全可能,但「16」這個數字,已經超出人的雙手十指範圍,在原始時代會帶來極大的不便。 八卦的取象模型擴展情況,《周易·說卦傳》講得很詳細。比如方位,就有震(東)巽(東南)離(南)干(西北)坎(北)艮(東北),雖缺西、西南,但也不言而喻;說到動物,就有干(馬)坤(牛)震(龍)巽(雞)坎(豕)離(雉)艮(狗)兌(羊),家養動物基本齊全;說到人體,又有干(首)坤(腹)震(足)巽(股)坎(耳)離(目)艮(手)兌(口),大體包羅;說到家庭,還有干(父)坤(母)震(長男)巽(長女)坎(中男)離(中女)艮(少男)兌(少女),八口之家。這些取象並非隨心所欲,基本上從自然景象這一原始觀念出發,進行類比。例如後世視離為火,應屬陽性,「離為中女」便使人想不大通;筆者發現離的最初取象,是雷雨時的電光,延伸為光亮,描述為中女,比較合身。又如後世視坎為水,應屬陰性,其實原始取象為湍急的水,衝擊力蠻大,應該描述為中男。《說卦》把八卦鋪陳到方方面面,典型的例子就像坎卦: 「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輮,為弓輪。其於人也,為加憂,為心病,為耳痛,為血卦,為赤。其於馬也,為美脊,為亟心,為下首,為薄蹄,為曳。其於輿也,為多眚,為通;為月,為盜。其於木也,為堅多心。為律,為可,為棟;為狐,為蒺藜,為桎梏。」 這些模型,多屬物質具體形態。與此同時,《說卦》還延伸出種種抽象性質,所謂「卦德」:干(健)坤(順)震(動)巽(入)坎(陷)離(麗)艮(止)兌(說,即悅)。後來八卦又分別重疊,成為六十四卦,各有各的取象和性質,包圍的面更廣。關於卦德方面的理論,《彖傳》發揮得淋漓盡致;而《象傳》則據以提出若干行為指南,使《周易》更具實用性。那就好似土木工程設計藍圖,本屬預測階段的產物;但卻能指導具體施工,令其不出差錯。 由此發展,易學就出現了兩派──象數派和義理派。象數派是古老學派,根據占卜建立的模型,作具象式的延伸,預測成敗吉凶,解決人們舉棋不定時的迷惘。由於缺乏科學的邏輯支撐,完全由概率論奠基,所以有個驗與不驗的問題。義理派則著重於以卦德指導人事,把占卜解惑轉化為心理諮詢,告誡人們如何趨避,逐漸走向智慧學一途,因此現實意義更大。 秦漢以來,兩派一直朝著不同方向發展,各自創造新的門徑。象數派涵融了五行、干支、律呂、九宮等模型框架,包括曆象學術;用於預測中的時空定位。而義理派則納入道、儒各家理論,與倫理道德掛鉤。這樣,易學的內容便空前豐富,匯納了傳統的文史哲科等各類學術,因而有「易道廣大」的評價。總體說來,漢代以象數為主流,六朝時則義理佔先,至唐宋則兩派兼榮,而明清又是義理抬頭時期。 實際上,國學本身就是包容性很強的學問;而蜀學,則是具有四川地方特徵的國學。傳統學術不注重分科,往往是政治、經濟、哲學、科學,乃至文學藝術,都融會於一爐;其目的在於經世致用,並不想建立什麼嚴密的理論體系。如果硬要找一個理論框架的話,那就採取通用的辦法,全部納入一套統一的結構中去,那就是易象鋪衍出的時空總模型,包括陰陽、八卦、五行、干支、律呂、星度、節候等等在內。傳統的醫學、養生學、樂理學要用,天文學、地理學、氣象學要用,數學、農學、工程學要用,連各種手工藝也無不在用。例如風水學,今人或稱之為環境學,就是最典型的一例。時至今日,易學的流派便更多,有哲學易、科學易、數學易、史學易、文學易、神學易等等。但仍然離不開象數、義理兩大古派的根基。
二、易學在蜀 《宋史·隱逸·譙定傳》記有一段逸事: 「初,程頤之父珦,嘗守廣漢,頤與兄顥皆隨侍。游成都,見治篾箍桶者挾冊。就視之,則《易》也。欲擬議致詰,而篾者先曰:"若嘗學此乎?』因指《未濟》男之窮以發問。二程遜而問之。則曰:"三陽皆失位。』兄弟渙然有所省。翌日再過之,則去矣。 「其後,袁滋入洛,問《易》於頤。頤曰:"易學在蜀耳。盍往求之!』 「滋入蜀,訪問久,無所遇。已而,見賣醬薛翁於眉、邛間。與語,大有所得。不知所得何語也。」 這件事,後來不少筆記上都有記載,情節大致相同。說的是北宋仁宗在位時,程到西蜀來擔任廣漢知州,讓兩個兒子程顥、程頤隨同前往。有一天,二程兄弟到成都遊覽,走到大慈寺門口,看見一個箍桶匠坐在台階邊,忙著加工篾條。但他身旁還放著一堆書,這兩位年青書生不由自主地翻開來看,原來是一部《周易》。難道這手藝人還能看懂?他們疑惑的眼神,驚動了箍桶匠。於是匠人就翻到《未濟》這一卦(由坎下離上所構成,陰爻和陽爻交錯),請二程剖解。二程雖然讀過易經,但平時沒有深刻鑽研,一時難於回答,就反過來請教匠人。只見匠人從容地解卦說:《未濟》的三個陽爻都失了位(皆居偶數位),此乃「男窮」之象。一席話使二程留下深刻印象。後來他們成為理學大師,經常對弟子們說:「易學在蜀!」 閩人袁滋(一作袁溉,字道潔)想向程頤學易,程頤讓他到蜀中去參訪,因為那裡易學高人多得很。袁滋真的便去了四川。訪問到邛崍、眉州一帶,結果找到了一位賣醬的薛翁,是隱姓埋名的易學家。但每次請教易義,薛翁總是講話很少,使他十分不解。就問他為何如此?薛翁說:《易》就是易,簡易是其精神,話多了就不簡不易了。這便使袁滋真正相信了「易學在蜀」。有人說那薛翁本住富順,也不賣醬,而是賣香。不管哪種說法真實,但始終沒有離開蜀土。 蜀易不僅在基層群眾中傳播,還在少數民族中傳播。《宋史》記載易學家譙定(字天授,涪陵人)事迹時特別指出,他是從蜀地郭曩氏那裡學到易學精髓的,而郭曩氏教給他最關鍵的一句話,便是「自見,乃謂之象。」可見所學屬於象數派。宋王應麟《困學紀聞》卷1說:「譙天授之學,得於蜀曩氏夷族。」原來這曩氏還是彝族人。《宋史》稱這家族原在南平(今重慶),其始祖在西漢,還當過嚴君平的老師;研究的正是象數之學。 經過宋人的鼓吹,「易學在蜀」這一崇高評價,便正式成立了。道理很簡單──蜀中連工人、商販、少數民族都通易學,那麼文人學士的易學水平,不就更高一籌了嗎?
三、回溯漢代 現今易學家大都認為,漢代易學基本上是象數派,如京房講卦氣,焦贛講卦變,虞翻講消息,鄭玄講爻辰,荀爽講升降,如此等等。可見漢易的主流在於象數。當時已將占卜預測延伸到生產、生活領域。不過,精通象數的西漢成都人嚴君平,雖然曾在今君平街那裡開了一間卜肆,從事職業占卜,採取有償服務;但他與普通的算卦先生不同:一是每天賣卜收入的錢,達到100文,夠一天生活,他就關門歇業,研究學問,給弟子們講授《道德經》。二是以義理來解易,把卜肆辦成心理諮詢站。據《漢書》說,人們有疑難事向他求卦,他便對人作行為上的指導,主要是宣講道德:「與人子言,依於孝;與人弟言,依於順;與人臣言,依於忠。」「其風聲足以激貪勵俗。」借占卜解卦的形式,因勢利導,勸人為善。 嚴君平原名庄遵,字君平。由於東漢班固編《漢書》時,要避明帝劉庄的諱,硬把「庄」字寫成「嚴」字,於是大家就稱他嚴君平了。他是成都文化巨匠,當時向他問學的人很多。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位傑出人物,便是成都人揚雄(字子云)。後來揚雄著《法言·問明》時,讚美老師說:「蜀庄沉冥。蜀之才、之珍也。不作苟見,不治苟得;久幽而不改其操。」君平易學有獨特的見解,不隨便信奉誰家,而且學以致用,節操清高。後來揚雄名顯京師,時常對好友李強稱道他這老師的高尚。不久,李強被任命為益州牧,將去成都上任,高興地向揚雄說:「這回我能親見這位高人了。我一定要重用他,發揮他的最大才幹。」可是揚雄不以為然:「你以禮相待,君平先生可以見你。但他決不會在你手下做官。」由於君平清靜自守,活到90多歲高齡。 嚴君平曾著書10餘萬字,稱為《老子指歸》。他將人的命運分為3類:一是天命,基本是先天帶來的,比如生在富貴或貧窮之家,健康素質不一樣等等,那都由不得自己。二是造命,由外界環境造成,比如遇到昏君和亂世,也沒有法子;但通過自身努力,有時能夠改變環境。三是隨命,因自己行為而取捨、去就,吉凶皆由本人。所以,人的命運並不全靠天老爺[4]。這些思想,與易《象》所說的君子自強不息,朝干夕惕,是完全一致的。 在漢代象數主流的背景下,嚴君平能獨舉義理旗幟,開後來王弼易學之先河,真是十分難得,應該大書特書。 揚雄是個百科全書式的人才,一生著述甚多。他的獨特易學,要首推仿照易經創作一部《太玄經》。易經的基礎,是由三爻組成圖象式的「卦」,爻分陰陽兩種,組合形式便有8種。《太玄經》仿照這種方式,把卦象擴大為4爻,而爻也擴大為3種,表示天、地、人(不局限於陰陽,多取一個中位)。同時建立了一系列術語,不稱「卦」而稱「首」。當構卦(首)時,畫第一爻則稱之為「方」,共有「天、地、人」3種形式可供選擇;畫第二爻則稱之為「州」,就有3×3種形式、即9種可以選擇;畫第三爻則稱之為「部」,就有3×9種形式、即27種可供選擇;畫第四爻則稱之為「家」,就有3×27種形式,即8l種可供選擇。因此《太玄經》不是64卦,而是八十一首。這種「崇三重九」的框架,謂之「九九大運,與天終始」,與當時的「太初曆」推算過程中的「八十一分法」相對應。易經每卦有6條爻辭,而《太玄經》每首有9條爻辭,稱之為「贊」。81首就有729條贊,揚雄將兩贊當作一天,則全經對應364.5天;與一年的日數相比,還差了一天。由於《周易》乾坤兩卦各多一爻,因此揚雄也模仿此法,加了兩贊,使全經卦爻與全年365.5天相應,於是易象便與天象掛上了鉤。 揚雄所謂「玄」,有三層意義:一指天道,即整個世界的總規律:二指神道,即形成萬物的總根源;三指人心,即包容三才的大智慧。揚雄十分崇尚三分法,如將天(時間)分為始、中、終;地(空間)分為下、中、上;人(本體)分為思、福、禍。數終於九,體現了事物發生、壯大、消亡的過程。這些見解,可謂獨樹一幟。 相傳遠古易經共有3種:《連山》、《歸藏》、《周易》,在周代它們是齊全的,但到了漢代,前兩種便亡佚了;可是它們的基本精神,都還存在。宋人認為:《太玄經》「日始於寅」的觀念,是繼承了上古的「連山易」基本原理。 從嚴君平和揚雄的治易行動可見,蜀學中的易學,有著特立獨行的特色,不跟著人家後面跑,始終保持一種獨創精神。漢易以揚雄為代表,還湧現出一家改革派。
四、六朝貫連 南北朝時,蜀地相對平靜,有利於學術的發展。那時成都又出了一位奇人,他就是6世紀時往北周求過功名的衛元嵩。此人易學的最高成就,也是改造易經,編寫《元包經傳》,簡稱《元包》。他與揚雄的不同之處,在於並不另立門戶,而僅僅調整《周易》的卦序,將64卦分配到8個序列中,以8個純卦作為序列的開頭。其次序為: 坤·干·兌·艮·離·坎·巽·震 其所以稱易為「包」,意思是要網羅政治和文化兩個範疇:「理亂相糾,質文相化」,建立更切合實際的社會模型。在他那序列中的取象方式:頭一卦即純卦本身;以下則採用變爻方法:將純卦6爻中的下面5爻依次變陽為陰、變陰為陽,於是得到了各序列的5個卦,共計6卦。接著再將純卦從底往上數的第4爻,使之陽變陰、陰變陽,便得到一個新卦,稱為「遊魂」;接著又將純卦的第3爻陽變陰、陰變陽,於是又得到一個新卦,稱為「歸魂」。這樣,序列中總共得出了8個卦。整個《元包》的8條卦序,都按此法排列而出。 南宋易學家張行成也是蜀人,十分推崇《元包》一書,認為它是「革其誣俗而歸諸雅正」之作。因為漢代京房的易學,傳到末流,居然成為江湖術士卜算的工具,步步走向庸俗,還導出不少離經叛道的讕言。衛元嵩此書來了一個大掃除,使易學歸於正道。他認為卦始於「坤」,是根據上古《歸藏易》的原理。上古的「三易」中,失傳的《連山》、《歸藏》,經過揚雄和衛元嵩的再創造,兩種佚易終於得以恢復。 到了隋唐,漢易中的象數精義也瀕於失傳。幸而唐代資州人李鼎祚著有《周易集解》,將漢儒的許多象數理論保留在書里,同時又將六朝強調義理的精神也納入其中。因此,蜀中易學,就帶有綜古之功,凸現了蜀學的包容性。
五、宋易光大 北宋初年,出了一位劃時代的易學大師,他就是陳摶(字圖南)。據《普州圖經》說:他是崇龕人,即今安岳崇刊鎮,所以籍貫仍在西蜀。他的學術傳承,上接何人,史無明文,僅知他與道家人士過從甚密。後來隱居華山,據說有麻衣道者曾把42卷《正易心法》傳授給他;又有人說,「先天八卦圖」也是麻衣所傳。在華山與陳摶交往密切的人,還有世間所傳的八洞神仙之一呂洞賓,據說呂曾把河上公的《無極圖》傳授給了陳摶。至今崇龕玄妙觀洞窟頂部,還有個直徑2米的宋代石刻,形為「丫人」,有句民諺形容它說:「兩個人字顛倒顛,認得便是活神仙。」有人認為,那就是太極圖的簡化形象。 陳摶那一套「先天易」的理論,以及《河圖》《洛書》等圖說,後來傳授給了种放。以後代代相傳,直到11世紀的劉牧,出版了《易數鉤隱圖》公之於世。這一「先天易」傳授系統是: 陳摶·种放·李溉·許堅·范諤昌·劉牧·吳秘·鄭史 陳摶本人著有《易龍圖》,此書內容後來許多「先天易」著作皆有引述,但原來是什麼樣子,卻眾說紛紜。《宋文鑒》里保留了一篇陳摶寫的《龍圖序》,提到他創作的「龍圖」,是探討了孔子「三陳九卦之義」的微旨,才悟出來的──那裡頭都是些數據:「天之垂象,的如貫珠;少有差,則不成其次序矣。故自一至於盈萬,皆累累然,如系之於縷也。」起初,「天意先未合」,沒有把數字顯示出來,只給出一些圖象,「聖人觀其象而明其用」。直到伏羲才把象和數合了起來,於是產生龍圖:「天散而示之;伏羲合而用之;仲尼默而形之。」在龍圖未合的時候,數字只有55(從1到10的總和)。上為天數25(奇數之和),下為地數30(偶數之和);分別減去1和6(左右手拇指所計的開頭數),得到24: 「上二十五,天數也。中貫三、五、九;外包之十五;盡天三、天五、天九並十五之位。後形一、六無位;又顯二十四之為用也。」 「下三十,地數也。亦分五位;皆明五之用也。十分為六,形地之象也。六分而成四象,地六不配,在上則一不配(用),形二十四。在下則六不用,亦形二十四。」 在龍圖已合之後,情況就變化了: 「後既合也,天一居上,為道之宗;地六居下,為地之本;三干、地二、地四為之用。三若在陽,則避孤陰;在陰,則避寡陽。」 最後,他讚歎道;「大矣哉,龍圖之變,歧分萬途!」。表明有很多內容,可以從這裡延伸出去。 象數派易學家用數字與圖象相結合的方式,形成無所不包而更加系統的框架,它的起點就在陳摶的學說之中。特別是他所傳播的《太極圖》,足以形象地說明具有華夏智慧的宇宙生成論,更是一個傑出的代表。 漢易以象數為主,到六朝變為玄談,至北宋又掀起了象數高潮,進一步發展成圖象派。蜀中易家,兩宋輩出。例如眉山三蘇,都是易學大家。蘇軾晚年整理的《毗陵易傳》,匯義理、象數為一爐,發揮了蘇門獨到的易學見解。 宋代是蜀學最為昌明的時代,蜀派易學在其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六、晚近蜀易 元代蜀中易家,可舉出資州人黃澤(字楚望),他易學著述很多,有《十翼舉要》、《易學濫觴》等,頗有創見。此外,又有著《周易折中》的潼川人趙采(字德亮);著《大易輯說》的邛州人王申子等,是象數派易家。 明代的梁山人來知德(字矣鮮),是一位重量級的易學家。他認為傳統學術中,沒有比易經再深奧的東西。開始時他在釜山結廬,研讀了六年,自覺一無所獲,便遷居到萬州求溪山中,又思考了好幾年,才有了一點醒悟。像這樣一共研究了29年,才寫出他的專著《周易集解》,成為此後研究易學的人必讀之書,世稱「來氏易學」。 清代的蜀中易家,應推雙流劉氏。始祖劉沅(字止唐)曾著《易經恆解》,以新的觀點審視易學,開風氣之先。他府上以後幾代,文人輩出,對易理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將易理用於醫學的,有彭縣人唐宗海(字容川),著有《醫易通說》。晚清井研人廖平(字季平),是國學界的怪傑,對易學有新奇解析。 民國時期,成都人蔡福裔師從廖平、章太炎,以新學觀點研究易學,曾著《八卦與原子》、《河洛考》、《易數推衍》等。成都人劉子華,赴法國勤工儉學。他以易理象數,推算出太陽系第十顆行星的位置,開「科學易」之先河。可以說,近代蜀易主以古老象數與現代科學相結合,尋找其間的接合點,成為蜀中易學的新風。不過,近年成都市委黨校教授謝祥榮積多年易學研究,著成《周易見龍》一書,以科學觀點審視易經的發生髮展過程,並重振義理派旗幟,使周易原理成為指導社會行為的準則。 回顧蜀中易學的歷程,說明有以下特色: 獨立思考 創新精神 包容心態 醫世情懷 綜上所述,「易學在蜀」,發展到蜀學在易,乃是歷史之所必然。蜀易在每一歷史時期,都不同程度地保持著創新特色,發揚了蜀學的總體精神,為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
推薦閱讀:
※細品《心經》五,每日一句,易學易懂,悟人生大智慧
※簡單易用風水尺,趨吉避凶大吉昌(能認字,就會用,簡單易學) [原創 2008-05-31 11:21:17]
※易學瑰寶十三宮奇門遁甲的發展過程
※皇極水法 - 古皇極風水 - 地理風水 - 華人易學論壇 _藏風得水 - Powered ...
TAG: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