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宅風水:明堂巒頭(圖)欣賞
分類: 1風水、解災、改運 |
龍、穴、砂、水
結穴
朝向、明堂
吉祥富貴風水案例
描述:此地後龍星峰高聳有力,金水大帳環抱,脈至大帳中心而出,結穴小巧成太陰之勢,兩鞠彎抱,內堂緊夾如貴人自坐密室,堪稱風水美穴範例圖片:
描述:龍穴入首、結穴、內堂全圖圖片:
高山明堂
風水明堂
風水明堂
高山明堂巒頭風水案例
朝山巒頭
難得一見的大富貴龍穴
風水寶地圖片鑒賞
來脈圖
護砂圖
護砂圖
明堂、朝向
陰陽宅風水圖欣賞
中國風水欣賞古代,陵墓(墳墓)特別是帝王級的陵墓,保護措施相當嚴格,是不能亂動的。如明、清兩朝律例,挖墳掘墓者「斬立決」。不要說挖了,就是進去看看,都可能遭殺頭之災,「挖祖墳」的念頭是一絲不能有的。不只如此,還要祭拜、修繕,如在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路經南京時總不忘去拜謁明孝陵。如今在孝陵享殿前門基址上的「治隆唐宋」碑,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時所題。朱元璋在建了大明王朝,當上皇帝後,同樣不忘過去的君王,要一一祭奠,還給漢高祖劉邦專敬了一杯酒;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然是民主時代的文明領袖,依然承繼規矩,率眾民國大員去祭拜明孝陵。帝王陵一向是神秘的,屬「禁地」,連陵區周邊的圍牆都是靠不得的,牛羊也不會讓放。中國帝王陵的選址到底神不神呢,其實不神,差不多都離不了一個共同的標準,即「龍、穴、砂、水、山,無美不收,形勢理氣諸吉咸備」。一旦具體說起來,內容就複雜了,在執行時忌諱很多。「風水說」是用於諸如住宅、廟宇這些人類活動場所選址,但在傳統「陰陽」學說左右下,人死了是去陰間,是到另一個世界生活了,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選址不能馬虎,就是民間人們在給逝去親人安葬時,仍要講風水。而帝王陵選址的好壞,直接影響國運、江山的興亡,格外受到重視,選址不慎被帝王殺掉的風水先生不在少數。各帝后妃陵寢的選址和營建也是這樣,無不考慮龍、砂、穴、水、山、明堂、近案和遠朝的相互關係。期望背後龍山重崗、開屏列帳,陵區負陰抱陽。左右護砂,環抱拱衛,溪水分流,藏風聚景。近案似幾,遠朝如臣,使建築物前後對景,遙相呼應。當自然山川條件不能十全十美時,就人工加以修,補、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機結合在一起,造就出一個理想的「人造」風水寶地。清代帝王陵寢選址、規劃時的「天人合一」觀念,承繼的是明朝的一套,其首倡者是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中國都城中,南京的都城城牆是不規則布局的,到過這座世界目前保存最好、最長的都城牆的人會發現,牆體都是傍山依地形順勢而建,城牆帶景象優美。如依傳統的「中軸線」理論,方方正正,就不會有「鬼臉照鏡」這樣的「金陵四十八美景」。朱元璋為自己選擇陵地址時,也追求陵與自然和諧統一,「遵照典禮之規制,配合山川之形勝」。元璋與歷代皇帝一樣,宗法禮制,崇尚祖先。不同的是,朱元璋更迷戀,對陵址選擇的講究到了苛刻的地步,以此求得風水佳境,賜福朱氏子孫。中國歷史上的帝王陵寢制度,是在明朝完備起來的,明朝的帝王陵分布在四處,即葬朱元璋祖父母的盱眙「祖陵」、葬朱元璋父母的鳳陽「皇陵」、葬朱元璋的南京「孝陵」和北京的「十三陵」,這些陵所在都是「風水寶地」。面積達30多平方公里的鐘山風景區,幾乎就是當年明孝陵的整個範圍。在這處龐大的帝陵區域內,設計者將整座鐘山以及部分水面作為重要的「風水」景觀,一齊納入孝陵的建築規劃設計中,從而實現了「因山為陵」、「天人合一」的中國帝陵建築傳統和文化理念。鐘山古稱「龍山」,早在江東末年,已被諸葛亮、孫權等政治家視為「龍蟠」之地,朱元璋作為大明開國之君,更不會放過這塊寶地,自然會擇金陵「龍脈」為葬地。後來,孫中山、蔣介石都選擇此地為自己的歸宿,也是因為鐘山是風山寶地之故朱元璋選擇在鐘山之陽建造陵,鐘山之陰建陪葬功臣墓,南北對應,尊卑昭然,這完全符合古代「風水」要義。鐘山有東、中、西三峰,在風水上稱「華蓋三峰」,而以中峰最尊,孝陵恰好處於中峰之南玩珠峰下,而最早將這塊地盤視作風水寶地的是梁代高僧寶志和梁武帝蕭衍;在孝陵之西,有一座小山,人稱「小虎山」,從風水地貌上分析,正處於孝陵之右的「虎砂」位上,與孝陵之東的「龍砂」之象左右對列;這座如屏的小山就是孝陵風水中的「案山」,西南方向的前湖及逶迤南下的「鐘山浦」也具有靈動的「朱雀」風水特徵。這樣孝陵陵宮及寶城就具備了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風水「四象」,加之孝陵的三道「御河」都呈左向右流淌的形勢,這種水在風水上稱「冠帶水」,自然形成,十分難得。在明、清帝王陵的擇址上,表現最為明顯。整個陵區以昌瑞山為界,以北稱」後龍」,是龍脈來源;陵區以昌瑞山為靠山,東側的鷹飛倒仰山為青龍;西側的黃花山為白虎;南部的形如覆鐘的金星山為朝山;遠處的影壁山為案山;馬蘭河、西大河二水環繞屈曲流過,環抱有情。清東陵是「山環水繞、負陰抱陽」的風水格局。青山環護,形成了拱衛、環抱、朝揖之勢,實為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傳統的「分金立向」風水理論,首先確定陵寢建築的中軸線。東陵主陵孝陵和南部的金星山構成整個陵寢的建築軸線,整個陵區的方圓數十平方公里的山川景物,都由金星山和昌瑞山一線相連的山向所掌控,這條軸線在陵區內諸多陵寢的有機配置下,得到不斷充實和強化,在空間序列的展開層次上,處處得到山川形勝景物天成的有序映襯和烘托,顯示了「天人合一」的宇宙圖景。位於關中的乾陵,地形地貌結合完美,有梁山和漠谷河,陵區如裸睡少婦,棒槌嶺如男根插在中間,應合「陰陽二儀、天地配合」之原理。乾為天為陽,坤為地為陰,陰陽交合,乃生萬物。《葬經》中說,「葬者,乘生氣也。藏風聚氣,得水為上……故葬者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乾陵了《葬經》的所有條件,據說,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命當時有名的星相大師袁天罡和專掌陰陽天文曆法的太史令李淳風,為他擇萬年吉壤,這塊地是袁、李兩人共同定下的。而朱元璋則新創了一套帝陵體制。孝陵以鐘山為中心,外郭城垣走向曲折,繞山而建,這一點與明初京師城垣相似;神道也是不循常規,彎曲而行,與陵宮部分構成一平面如「北斗」的形狀。《大明孝陵神宮聖德碑》記載,朱元璋「審天象,作地誌」,此即是採用了象天法地,以「天帝」所居之「北斗」位居中央,周圍按二十八宿構成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環繞的神秘布局手法。古人認為北斗七星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皇帝是天子,「升天」也就意味著到了「斗星老母」處居住。這種追求「魂歸北斗」的「北斗七星」陵區布局,影響到了後代王帝陵的擇址和建設。北京城的規制是仿南京城的,北京十三陵的構建規制同樣源自南京,源自孝陵。十三陵中的第一座、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寢長陵的規制,完全按照孝陵的標準構造的。其後的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的營造,雖有大小之別,但規制相同。整個陵園以長陵為主體,向東南、西北和西南展開,周圍約40公里,形成了明朝風格的陵園。
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皇帝是天子,「天人合一」,得講究人與自然的統一,因此帝王是不能隨便葬的,生前「萬歲」,死後得有「萬年吉壤」。「風水說」實際上是中國特色的「環境觀」,帝王陵擇址看似迷信,其實一點也不神秘,是追求人與自然相和諧統一時的結果。我國古代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就有「依山起陵」的觀念,後來有了「依山環水」的講究,到秦、漢、唐、宋幾代,帝陵逐漸發展成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宮的制度和中軸對稱的格局。「秦陵」、「乾陵」,就是典型的風水寶地。秦陵南依驪山,北臨渭水,符合《大漢原陵秘葬經》中的「立冢安墳,須籍來山去水」之陵擇址標準。
地理作法,極為活變,古人所謂:望勢尋龍易,登山點穴難。又謂:三年尋龍,十年點穴。這是說明尋山工夫,三年已足,點穴工夫,非十年不能。為什麼點穴工夫,那麼困難?是否古人過甚其詞,大言欺人?明代大師李默齋先生辟徑集中,論補山的一段說:天非人不平,地非人不成。地理之有人力,孰能廢之?發微論曰:其始也,目力之巧,心力之具,其終也,奪神功,改天命,與自然者不殊。又曰:土有餘,當辟則辟,山不足,當培則培。皆此意也。然有穴上作用之功,有砂水剪裁之義。砂水剪裁,猶粗一著,穴上作用,則精妙入神,非素精地理,不能脫手取山,何敢妄議分毫也。此乃以心力之餘智,補造化之不足。能尋山者,未必能通其奧妙,況未知山者,可妄議其纖悉乎?如開金取水,如挨金剪火,如斬木之芽,鍬木之皮,如開孤截盪,又如坐下平坦,嫌於無陰,則培起墳塋,以少補陰氣,坐下硬直,嫌於無陽,則打開一二級以翕受陽和;或穴前傾瀉,則高砌一級,作一欄水以欄阻之。或朱雀嘴長,則作一兜金以盡遮長嘴掩護之。或於此開穴,而吐葬吞葬不同;或於此定穴,而挨左挨右不一。此皆點穴作用之功夫也。非神妙不測,不能措手。地理書中,有所謂:金頭木腳,葬下銷爍;木腳金頭,葬上封侯。究竟葬下銷爍與葬上封侯應該怎樣分辨?我們到過荃灣區油柑頭,看楊氏發巨富的祖墓,就可以證明了。該地由下花山來龍,入局而聳起太陽金星,開大面,脈自右肩卸下,但帶石而迷煳不清,誰信能結穴?但左右龍虎砂彎抱,右手上砂不高而僅能護穴,此乃葉九升所謂收氣之下砂。左手下砂蟠於腳下而成為迭指之狀,此所謂:青龍開二指,較高而有力,為收水之下砂。穴前外堂海水囊聚,水外青衣島如列屏列幛。內堂緊夾,外洋寬暢,獨惜穴前餘氣直竄,是誠金頭木腳之怪穴也,非有明師而具法眼者,不能點正穴而又能施以剪裁工夫,而作奪神功,改天命之巧妙。其巧妙之作法,就是在太陽金星右肩落脈;隱隱隆隆之處,挨左而培土成圓形水泡,其法度則是龍勢推左,則左為生氣,此乃以「挨生棄死」而定穴之奧妙也。大開水穴而葬之,一變而為金生水;水生木,而非金頭木腳,金來克木矣。所謂葬上封侯,就是葬於木腳之上,其理明矣。點穴之地師,除了用開金取水定穴之外,又下穴下築兜金,於兜金之下,鑿一個蛾眉月形水池蓄水,作為養蔭水,水池下再砌圓兜金,使穴下全無瀉之狀。穴後及穴左穴樹遮郄粗頑之石。墓碑稍帶方形,碑縮入墓門約二寸,墓門頂上作水波紋,後面作一重護嶺以分水,流注於墳堂而放於右。如此造墓,乃就水局之法,雪心賦所謂就祿是也。登穴但覺一局三堂,水聚天心,下關緊鍞,陽和翕聚.
推薦閱讀:
※在一天時間調整五個陰宅風水;與勘察一個陽宅風水
※陽宅風水:主卧在東南,可催官富貴,若有穿心煞,主人會招官司、橫禍
※三僚秘傳《門樓玉輦經》及其在陽宅風水上的應用
※屋外格局沖煞化解 陽宅風水的巒頭(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