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有話說|從唐朝和明朝兩京制說起:為什麼大國首要有一個備胎

中國歷史上長期存在著「兩京制」甚至「多京制」,至少從西周開始就是這樣。

先於西周以前的夏朝,暫無文字可考,傳說中的都城在今天山西臨汾。夏之後的商朝遷都頻繁,最後定都在今天的河南安陽殷墟。周朝起源於西部部落,長期生活在戎狄之間,武王聯合眾部落東征商王朝,滅了商紂王,領有中原一直到大海的廣袤土地,然後他又回到了周朝的根本重地關中,仍以鎬為都城。

這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都城在王國的地理位置偏西,如何控制東部一大片土地,防止類似管叔、蔡叔那樣的叛亂?尤其在生產力低下、交通很不便捷的上古時代。武王去世後,成王即位,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攝政,於是在崤山以東,黃河和洛水之間,營造了洛陽。洛陽在當時處於王朝版圖的中心地帶,有「宅中圖大」之形勢,從此,洛陽就成了鎬京的B角,西周的「兩京」制開始了。

從西周到唐代,中國都城基本上是長安(源頭為鎬京)和洛陽兩個城市A、B角互換。西周因為烽火戲諸侯,被犬戎所滅,遷都洛陽,是為東周。

從西周開始,中國的政治版圖基本上是東西關係,以西駕馭東部,所以在長安以東的地方,保留一個陪都,非常必要。

後西部的諸侯國秦國崛起,滅掉山東六國,自然首都還是定在根本重地關中的咸陽,始皇帝通過頻繁地巡幸東部地區來控制六國的舊勢力,來不及營造陪都,就死在東巡途中。漢朝建立後,由於劉邦、蕭何、張良、韓信這些帝國開創者是在東部地區長大的,因而他們對控制東部地區更加重視。

漢帝國在秦朝咸陽城的廢墟之南,隔著渭河建造了漢長安城。而洛陽成為漢帝國的東都,城市規模根本不亞於長安,直到南陽出來的光武帝中興,建都洛陽,長安從A角變成了B角。

這兩座都城,就是一種姊妹關係,哪個更好,歷史上多有爭論,為此,班固寫過《兩都府》,張衡寫了《二京賦》,對二者進行比較。

東晉以後南北分裂,一直到隋朝統一了中國,仍然定都長安。隋朝短暫而亡,唐帝國代替隋朝,沿襲長安為都城,這時候中國的政治版圖仍然是東西控制型的。

崤山仍然是關中往東通往中原的天險,長安、洛陽兩個都城之間,潼關代替了函谷關,成為最重要的關隘。

今天國人對關中的印象可能是乾旱,甚至有些凋敝,所謂「八百里全川塵土飛揚,三千萬老陝齊吼秦腔」。而在漢朝和唐朝,關中的氣候是溫和濕潤的。我們讀王維的詩,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這可是一派江南水鄉的景象呀。但比起西漢,唐代關中由於土地的過度開墾,歷朝歷代人口承載得太多,自然環境有所不如,一些土地呈現沙化,一些水系也被破壞。據歷史記載,唐朝的鄭、白渠,灌溉面積只有漢代的三分之一。靠關中出產的糧食供養長安城裡的皇室、官僚以及軍隊,已然很吃力,需要外地州縣轉運而來的糧食。尤其當關中發生災害,糧食歉收,而東部周縣轉運到長安的糧食又非常困難之時,成本更高。古代主要靠水運,糧食從黃河往西運,三門峽成了難以逾越的天險。為了把糧食運到關中,唐朝歷代皇帝和大臣,想了很多辦法,包括在三門峽以東把糧食運上岸,再通過騾馬走陸路,翻過崤山,再上船,效率非常低。

當長安的糧食出現供養問題時,皇帝沒辦法,常常帶著浩浩蕩蕩的皇親國戚、文武大臣東巡,「就食於洛陽」——相比之下, 全國各地的糧食運到洛陽就方便多了。

在唐代,洛陽除了地理位置重要,足以控制中原和東部州縣,另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它還是朝廷的備用食堂。武則天建立周以後,乾脆把首都正式遷到洛陽,改洛陽為「神都」。

朱溫篡唐,建立了梁,將首都遷到開封府,長安城和關中受到了極大的破壞,從此,長安喪失了作為都城的條件。五代十國結束後,宋朝建立時,中國的政治版圖已經從東西關係變成南北關係。

唐代的主要威脅是西北的突厥和西南的吐蕃,以長安城為首都,可高效地應對來自西北和西南的危機。自契丹和金先後崛起,漢族政權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從此中原王朝的主要精力是應對正北和東北的少數民族政權的武力威脅。

元朝大一統以後,那麼它的政治中心自然就是在北方,北京成為一個大帝國的首都。元朝百年後,明朝統一了中國。明朝是一個疆土廣闊的帝國,從明開始到清末,近600的時間內中國處在南北和北方的競爭狀態。南方由於不斷地開發,文化和經濟超過北方。朱元璋以長江流域為基本盤,得到了江山,虎踞龍盤的南京成為很合適的建都之地。但建都南京,對北方特別是漠北的蒙古騎兵鞭長莫及,這個隱憂長期存在。

朱元璋封他能幹的四兒子朱棣為燕王,封藩北平,就是為防範北方蒙古騎兵的威脅。他哪料到自己死後,鬧起了家務事,朱棣和建文帝叔侄倆兵戎相見,發生了靖難之役,朱棣贏了,即位,是為明成祖。他把政治中心遷到了北京城——北京從行在升格為正式首都,南京就成了「留都」,就是留下來當備胎的意思。留都南京留了一套政府班子,六部九卿、都察院都有。北京則處在前期與蒙古部落,後期與後金對壘的前線,所謂「天子守國門」,將政治、軍事力量集中在北方,帝國時時處在准戰時狀態。但北方的經濟遠比南方落後,於是帝國通過大運河將南方的糧食和財貨運到北京。這其實是維持大一統帝國的一種平衡術,使南北方不至於差距越來越大而產生離心力。我們今天看來,千里迢迢地從富庶的南方運糧食到北京,費時費力,似乎造成浪費,不如都城繼續留在南京,得省下多少銀子呀?但在帝國時期,這樣的治理成本是值得花費的。

無論是唐代的東西二京,還是明朝的南北二都,一個疆域廣闊、人口眾多的大帝國,有兩個都城,即在首都之外還有一個備用都城,是必要的。這是維持帝國統一的需要。

(《財經》新媒體主筆 十年砍柴/文)


推薦閱讀:

在越南的中國明朝遺民——明鄉人
為什麼只要說清朝不好,就會有人說評價者是挑撥民族關係?這些給人扣帽子的人是不是別有用心?
明朝以後,為什麼整個大清朝沒有太監干政的情況?
畏兀兒人的逆襲——2、一半王允一半董卓
明末三大案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TAG:財經 | 備胎 | 明朝 | 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