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 第二部分 加行道 通達道 修習道 究竟道
中國噶舉中心公眾微信平台 -- chinakagyu ---
道次第 第二部份一、加行道(或譯「結合道」)
我們現在來到第二個階段,加行道。在資糧道,我們以世間法來修善行;在加行道,我們將此入世善行與覺者——例如:阿羅漢的佛行——融合為一。同樣的,我們在資糧道所獲得的一切世間層次的體驗,與通達道的體驗(我們以前從未有的一種體悟)結合為一。加行道即是融合世間與出世間兩種層次東西的法道。
加行道有四個階段,它與四種發展的現象有關聯。嚴格說來,這四種顯發的現象是應用在我們的內證修行上的,但由於世間文字對內證無法表達完整的意思,我們只好以舉例的方式來說明這四種現象。第一個是暖位,在行者的感覺中,顯現出的現象是有暖熱感。這與我們把兩根木筷握在一起,用力摩擦所產生的熱火大致相同;而這也表示如果我們繼續摩擦,最後定會生出火來。在禪修當中所體驗到的熱感,並非來自像火爐或火堆中那種真正的火,這種體驗是藉著所謂的「五種根本」,由內產生的一種暖熱的特質,當這種特質出現時,我們便感到陣陣暖熱。
五根當中,第一是極度虔信的心;經由虔誠,我們產生熱切的精進——之前我們也提過這項;以虔信和精進,我們發展出專一;開展了這三種根本的力量後,我們便能進入甚深的三摩地禪定狀態中.經由三摩地,智慧和明覺便能完全顯發出來。這五種根本——虔信、精進、專註、三摩地和智慧,就是加行道中第一階段的暖熱根源(注4)。
五種根本力量,現在慢慢穩固了下來,再也沒有什麽可以破壞它們。由於我們現在的體驗是最高點了,因此,此階段又稱為領悟的高峰(頂位)。 這可由摩擦一雙木筷來舉例,當我們開始用力摩擦時,便能感到木頭傳來的熱;我們若持續使勁的鑽動,便有一股焦味和火花出現;而這使我們更加確定,倘若繼續下去,一定可以生起火來。同樣地,我們對法道的深信和肯定現在到了頂點,因此,稱為領悟的最高峰。
加行道的第三階段稱為恆心與毅力。先前我們所發展出的五種功德(五根),也就是虔信、精進、專一、禪定和智慧,在此階段變得非常穩固,因此,現在稱為五種大力(五力)。藉著它,我們培養出堅定不移,永不改變的恆心與毅力。它幫助我們在解脫道上克服任何遭遇到的阻礙,我們可以忍受任何痛苦,承擔任何逆緣,克服一切艱辛困難和問題(注5)。
大瑜伽行者密勒日巴,經歷了無數艱辛才達到完全開悟,缺乏恆心毅力的人早就放棄了。如果密勒日巴早放棄的話,根本也就無法證入無上正等覺了。不要放棄,堅持到最後,並且忍受法道上的一切痛苦、艱辛和困難,這點很重要。
一個能忍耐吃苦的人,事實上較有機會達到開悟。有耐心能吃苦的人,通常在身心方面也較為快樂滿足,而這正可激發他們堅定的意志和力量,使更投入修行。通常若我們覺得沮喪、缺乏自信或不滿時,便無法真正修行;但若有了恆心毅力,覺得滿足,則不論情況若何,達成目標的機會就很大了。大菩薩為了眾生的福祉不厭疲的工作,甚至毫不猶豫地布施了他們的肉、骨和身體,這是由於他們已完全開展出容忍和毅力的緣故。
接著我們到了加行道的第四階段,稱為無上道。在此時刻,我們將決定自己是個凡夫,亦或是位覺者。假設我們已完全開展了五力,也就是第三個現象,然後進入三摩地禪定狀態,在一秒鐘當下,我們就馬上了悟了究竟菩提心,也就是所謂的「空性」——有時也稱做「大手印」,或有時也叫「大圓滿」。不管如何稱呼,一旦我們有了那樣的證悟,便不再是一個凡夫.——一秒鐘內我們就變成一位覺者了。以前我們坐下來,叫自己要禪定,那時我們是凡夫;之後我們一了悟空性,便成了一位覺者了。
二、 通達道(或譯[觀察道])
空性的體悟,或日「究竟菩提心」,對我們來說是個嶄新的經驗,就此我們進入了通達道。只要我們能住於此種悟境「科契」(藏文,剎那之意),便已除去了一百一十二種煩惱和邪見。
做為一個凡人,我們有數不盡的煩惱迷惑,我就不在此一一細說了。但只要藉著徹視的內觀能力,便能將心清凈了大半。
舉個例子說明,假設有人告訴我一個叫約翰的人,我從未看過他,但之後就常聽到有關他的事:我想像他留了一把鬍子。但當我看到約翰那一刻,發現他並沒留鬍子——我甚至只瞄他一眼就夠了,想像他有鬍子的那個虛妄的心馬上就消除了,我不必再用什麽力量來消除這個印象,我知道約翰根本沒有鬍子!同理,只要住於空性一剎那,便能克服一百一十二種的煩惱習氣。
我們也可以稱此為「超越惱障」。當飛機在地上移動時,駕駛員必須非常小心,看看飛機是否對準路線,兩邊是否有其他行人車輛。不過,當飛機飛在雲端時,駕駛員便可以很從容了,因為他知道前面沒有什麽阻礙。
同樣地,當我們在通達道上證悟了究竟菩提心時,便可以超越無數煩惱業障了。
三、修習道(或譯「禪修道」)
我們現在來到了修習道,繼續剛剛飛機的例子。假如通達道像飛機在起飛,修習道便是飛在雲端上。同是一架飛機,但由陸地起飛跟飛在雲端上是有些不同的.同理,通達道和修習道也有少許不同。在修習道上,我們開展在通達道所獲得的空性或究竟菩提心的體悟。
達到了修習道層次的人,便可真正稱為一位老師、或是僧寶、或是尊者。你或許對皈依文很熟悉,上面說:「皈依佛寶、皈依法寶、皈依僧寶。」 我們要向其皈依的,就是這個尊貴、至上、無可比擬的聖僧,而非凡夫僧。一個到達通達道和修習道的人,才有能力引領眾生,利益他們,而這也是為何他們被稱為珍貴無比的僧寶的原因了。
在到達此階段之證悟後,一個人便可藉由各種善巧方法、藉由智慧以及不同身相的化現,以極大的力量來利益眾生。由於達此層次的人已無過失,完全清凈無瑕,因此利他的能力便完全開顯了出來。在大乘的修行法門,我們的老師常不斷地強調,每一個人都必須發展無私的心態,要將一切修行的成果迴向利益眾生。現在,我們就在訓練自己的心,增強自己幫助他人的願力,這樣當我們到達修習道時,才能自然、毫不費力地做到。
如前所說,通達道和修習道中間有些微不同,就像正在起飛的飛機和飛在雲霄上的飛機。在通達道,我們了悟了空性;而在修習道,我們開展這個了悟的體驗,使之更為穩定、恆久安住。在修習道有十個層次,或曰「十地」。我們描述一個在修習道上的人「清凈無瑕」,不過,當他消除了粗重的業障後,還有餘留微細的習氣存於一到六地的眾生身上。一個仍帶著習氣的人,怎能稱為「無瑕」呢?.為了說得清楚些,我給大家舉個例子——一個西藏的例子。
我們在這個房間的地上升了一把火,讓我們以火本身,以及正在燃燒的木柴當做是一個人的業障習氣。假設我們把火熄了,把木柴和灰燼全部弄掉,這樣一、二天後,地上再也找不出一點火曾燃燒過的痕迹,但當我們踏入房間時,卻仍可聞到焦味——那個味道就像殘留的習氣。由於粗業消除了,所以才被稱為「無瑕」;但有些微細的習氣還在,就像二天前我們曾焚燒過的焦味,這表示一個人還未完全開悟。
從一到六地的菩薩開展出所謂的「七覺支」(注6)。
第一覺支是完整的記憶力。此種記憶是如此深強,就算別人想辦法讓我們忘掉,我們也根本不可能忘記什麽,我們不僅記得現在正在發生的事,也記得等下要做的,以及以前曾做過的,非常準確,且絲毫不差。 第二覺支是透視一切現象本體的智慧。當我們能洞悉事物的本來面目,而非它所顯現的表相時,對於它們是對是錯,便一點不迷惑了。 第三覺支是勤勉精進,尤其是為眾生的福祉,努力不懈的工作。 第四覺支是不僅精進,且全然歡喜地去為眾生工作。懶惰永遠打不倒我們,我們可以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時,因為力量來自喜悅。 第五覺支是身心的喜樂安詳,以及心智上的清明。在發展了詳和情明和喜樂後,便不再有任何東西可以干擾、打亂我們的心,如此我們才能下斷地去做度眾事業。 第六覺支是三摩地,一種心靈完全清明、清凈的甚深禪定狀態。無論我們做什麽,走路、坐卧、睡覺或談話……等,都能保持在三摩地的定境中。 第七覺支是完全的平等,平等的照顧眾生,無一絲分別。當我們想幫助他人時,有些會接受我們的好意,有些則會拒絕;有些態度惡劣,有些則心存感激。我們不要在善意回應者和存心給予難堪者中間起分別。平等心完全開展了後,我們便隨時都能自發地去利益他人——不管他們是褒獎我們,亦或是抑貶我們。當我們完全開顯了這七種覺悟的功德時,也會同 時發展出完美的慈悲心。由於我們具足了極深且真誠的慈悲心,因此,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我們去利眾的決心了。
當我們到達通達道和修習道的層次後,便不需再依賴一位精神導師。資糧道和加行道非常強調依止一位上師的重要性,而且我們也常教導學生對上師虔誠和信賴的重要性。在此等層次,我們自身的明覺和智慧還未能引領我們走上正道,因此,必須依賴他人的指導。十地中的第一地,我們開展了許多功德,例如:可以化身上百不同身相的人以度化眾生;剎那間,也可同時直接由上百佛菩薩處聽授法教,這是一地的功德。在二地,我們可以化身上千以度眾,,而在剎那間,也可由上千佛菩薩處得到法教。同樣地,在三地是一萬……依此類推,一地到十地就是如此開展的。由於我們能直接由佛菩薩處得到教法和指導,因此,便下再需要一位肉身上師。
當我們不了解這十地的功德和特質時,便很難相信釋迦牟尼佛對大寶法王的佛行,將遍滿一億世間的授記。但當我們了解到十地的功德時,便不難理解了。佛菩薩可以在千百億不同的世界化身千百億,他們在不同的世界顯現,每一化身均在度眾。而這也解釋了釋迦牟尼佛所說有關大寶法王的佛行將遍及十方億萬剎土的話。在現今時代,我們接受此等說法的能力仍很有限。有時我們聽說一位上師,或證悟的導師化現成三個轉世,也就是身、口、意的化身時,常覺很不可思議.這倒並非我們下信佛法,而是我們不了解一位極高的證悟者的能力。
從一到六地,我們完全凈除了貪、嗔、痴、慢、疑等煩惱障;從七地開始,我們要消除智慧上的障礙(所知障)。七地以上,我們開展出八種無上殊勝的證悟功德,或曰「八圓融聖道」(注7),以凈除所知障——其中第一和第二種可用來利益自己。
第一種功德是圓融無礙的知見,這表示我們的觀念變得非常清晰,無一點疑惑。 第二種是圓融清明的思惟,意指能透視萬法的究竟本質,無一絲謬誤。 第三種無上的功德是圓融無礙的言語辯才,本項可用來利益他人。在世間法上,我們常想用語言來向他人解說、說服一些事情,同時也期盼他們一定會了解我們所說的,但事實常與願違——尤其是當對方使用與我們不同語言的時候。倘若我們有圓融無礙的語言能力,則每一個在傾聽我們的人,便都能以他們自己的語言,領略教法,並且在我們發音的同時,也都已了解到了意思。
第四種無上的功德是圓融無礙的行止。在此層次行度眾事業的人,其所做所為均找不出任何一點缺失。他的行為舉止以及待人處世的方法——可以說是這個人的一切事業活動,都是完美無缺且具大利益的。此等尊貴的人,無人能指出其任何過咎,因此稱為圓融的行止。
第五種無上的功德是圓融無礙的生活。在此等層次證悟的人,不必像我們依賴食物和水,而可只靠禪食為生,他們可以不食米、麥、肉等這些終究只會障礙我們心靈的東西——食肉賣肉都在造業。在此階段的人已超越對食物的需求,但我們仍稱此為圓融無礙的「生活」,只是藉此了解他們的層次而已。 第六種無上功德是圓融無礙的行事。在此層次的眾生所做的每一項努力,都僅針對度眾而來。他們不會浪費一點時間從事任何只對己有利,而對他人無益的事,這是它之所以被稱做圓融無礙的行事原因。 第七種無上功德是圓融無礙的記憶。此等層次的眾生能在剎那之間回想起自己過去的一千世,且記憶鮮明,歷歷在前,因此稱為圓融無礙的記憶。釋迦牟尼佛能描述他的許多過去世,例如有關五個人和八萬天神的那一世——初轉法輪時,佛陀便曾提到過。這是一個明證,在此階段的人,確能記憶他們的一切過去世。 最後,第八種無上功德是圓融無礙的三摩地甚深禪定境界。當此層次的人證入圓融無礙的三摩地時,便能在剎那問進入一千種三摩地定境。 我已把從初道的資糧道到第四道的修習道所顯發出來的功德講解了一遍,但還有第五道,也就是成果——真正完整的結果。從初道到第四道,我們共開展了三十七種功德。為了解釋這些,我先講了四種觀修的方法(四念處),其次是四種圓滿自我的方法(四正勤)。然後,我描述了四神足,加起來共有十二種功德。五根和五力合起來有十種功德.接著,我講到七覺支,以及最後佛菩薩的八種無上功德(八圓融聖道)。如果把他們加在一起,總數便有三十七個了。由資糧道到修習道,我們開展了三十七種菩薩的圓滿功德,也圓融了佛法。越過了此,在第五道便是完全的開悟了。 前面解釋過,在通達道,我們消除了一百一十二種煩惱習氣。由那兒向前,我們繼續開展。到了修習道尾,我們已又再凈除四百一十四種的煩惱所知二障。凈除了這五百二十六種業障的結果,我們便開悟成佛了。佛在藏語是「桑給(sangye)」,如前解釋過的,第一音節「桑」,意指完全凈除我們所消除的是所有五百二十六種的迷惑和煩惱習氣;第二音節「給」,則是發展或開花,即指我們所開展出來一切完美的功德。我等下要討論功德的完全開展與圓熟。再回到「桑給」,它就是指消除了一切迷惑煩惱習氣,而善業功德完全開花成熟的意思。 為何我們要將每個階段業障的消除和功德的開展一一述說清楚?剛開始,我們一定很難相信佛陀由其母親的右脅出生,且下地即步步生蓮的故事。若我們不知一位覺者的功德,便很難相信這樣的故事。現在我們已知一位完全證悟者的所有功德時,便能了解到佛陀出生時所示現的神通妙用其實是非常小的。 聽到有關只是的功德和其所展現的能力時,常令人倍感興趣,有時我們根本無法認出他們對我們所做的示現。倘若我們了解每個人自身都具足佛菩薩的一切特質時,便會努力去求了解和證悟,而非只是讚賞別人——一個我們認為是非常高超的眾生。要知道,這位高超的眾生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只要我們知道如何正確的修行——什麽要舍離,什麽要把持。我們可以自己開展建功德,而不必去依賴任何旁人。不要認為自己微不足道,而別人則非常至高無上。消除這種迷惑不清的想法是很重要的。當我們了解到,倘若每一個人都能精進勤勉的修行,也都有能力去開展這些功德時,迷惑的想法便會不見了,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去了悟和成就。
四、究竟道(或譯「無學道」)
第五道是究竟道。此道若要完整的解說,所費時間必然很長,但我想簡要並且儘可能清楚地來說一遍。究竟道是第十一地,稱為[業凈無餘地],這與「桑給」(藏語佛陀)的第一個音節「桑」是相當的。我現在要進一步討論第二個音節「給」——就是功德的開展。 除了我們所描述的三十七種功德外,佛也證悟了三身。法身或智慧的證悟是佛對究竟智慧的了悟。之後,為了度化利益無盡眾生,佛便化現報身(大樂身)以及化身。後二者是為了度眾所做的化現,而法身則是為己而證悟的。報身佛可以利益教導一到十地的菩薩,我們凡夫是無法由報身佛得到法教的。因此,為了度化像我們這種未悟的凡夫,佛便以化身示現世間。 歷史記載的釋迦牟尼佛,是曾來到世間教化眾生的第四尊佛。依照授記,在我們的這個賢劫,將有一千尊佛要化身降生到世間來轉法輪。千佛之中已有四尊來過,而這意指還有九十六尊要來。化身佛到我們世界來度眾,由於他們是正等覺者的化現,因此出生時多有神奇的異相。我已說過釋迦佛是由母親的右脅出生,腳所踏觸的地方均開出花朵來。這就是一位覺者化身到世間度眾時所示現的神變力量。
化身佛有三種功德。首先,他們身相有一百一十二種功德,當眾生看 到他們時,僅靠著他們的身帽便能消除很多煩惱、痛苦和疾病。當我們看到他們時,僅靠著他們的身相便能消除很多煩惱、痛苦和疾病。當我們看到佛的那一刻,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他們是如此莊嚴完美純凈,我們只會瞪瞪地望著。
第二,化身佛在語言上有六十四種功德。例如,只要講出一句話,每位聽者在他們的心裡,就會感覺佛己回答了他們所有的問題,且完全切合他們的需要。當一位化身佛講話時,每個人都能以他們自己的語言了解其中意思,而且不管聽者離得多近或多遠,都能一樣清楚地聽到佛的聲音。
第三,化身佛的心已開展出三種功德,即了知一切事物的本體,以及了知一切事物的顯現。了知一切事物的本體,表示化身佛不僅可以看到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許多過去世,同時也知道未來他們將發生的事;了知一切事物的顯現,表示化身佛不必說話,便能了知每一位眾生的需要。了解他人所需,讓一位化身佛更能幫助眾生,一切所為也更有效益。
身、口、意的功德,只是化身佛所具足的一小部分。他們有很多功德我們沒有時間一一細談,就算可以細談,也很難去理解和相信。因此,我只在此稍提一下,做為一個五道解說的總結。
這許多功德中,沒有一項是超出每一個人所具足的如來藏——也就是佛性。完全了悟了佛性,便會開展出這所有一切的功德。也許我們很難相信這小小的一點竟能產生這麽多,但想想一個例子便知道了。花有一顆極小的種子,我們把它種在土裡,好好照養它。植物長成後,開出各種顏色的花,又有香味,這些是小種子所沒有的特質。五彩繽紛、充滿香味的美麗花朵從哪裡來的?沒有那顆小種子,五顏六色的花朵根本不可能出現。同理,佛性看似非常簡單,但它的功德與特質則似乎是很繁多,這些功德都由佛性顯發出來,它們一直都在那裡,我們只須把擋住它們的業障消除而已。 我並沒有期望你們會相信我所說的每一句話,你們必須由自己本身發展出信心,佛法是很深奧的,即使我們沒有實修,單單來聽講也能累積很多功德;倘若我們對法產生信心,則所積聚的功德更將是無量的了。你們諸位行者要常發願開展我所說的這些功德,並且利益他人。 在修行的過程中,你們會經歷很多體驗,有些是很好而且愉快的,有些則令人無法忍受且不快。有時你會體驗到暖熱感,有時是空性,有時是一片清明。不管你體驗到什麼,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執著,而應了解這種愉悅或不快的感覺隨時會變。倘若你體驗到快樂的事,就看著它。但不要去攀執它;同樣地,假如你有任何不快的體驗,也不要害怕,或想把它推走,一樣地看入它。要修行成就這些功德,勢必要克服很多快樂或不快的體驗。因此,不要疑惑,也不要遲疑不前,開展的部分過程,就是要在禪修中克服一切障礙的。
問答錄(五)
問:菩提心如何與五道契配
答:菩提心有根多種,願菩提心是希望消除一切眾生的痛苦,帶給他們幸福快樂,並長住於幸福之中。這僅是一種願心,我們還未實際去做,只是發了拔苦予樂的想法。行菩提心則更上一層。我們從上師處,或自己觀想的佛菩薩前授與菩薩戒,誓願從今以後,要以身口意修行度化眾生,常住樂境。從那時起,不管我們修了什麽(例如:禪修),都變成了行菩提心。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是相對(世俗)菩提心。 當我們行於五道中時,都要發展菩提心。從資糧道的基礎階段,直到加行道的最高階段,我們發展世俗相對菩提心,包括願、行二菩提心;然後從通達道直到第十地,我們開展究竟勝義菩提心,也就是無上智慧; 我們證語成佛時,便完全圓熟了究竟菩提心。
問:您剛談到進入通達道一瞥心物合一之實相,請問這是否會退轉?是否會再掉回去?
答:是的,在那個階段是不可能再退回去的。在通達道,當你了悟了空性那一刻,便已消除了一百一十二種煩惱障。既已放下了很多重擔,便不可能再被拉回去。甚至在資糧道的高階段,當你體悟到四神足時,也絕不可能再掉回去。拿我們的車做例子,車子可前後倒退開,但在這裡講不通.不過,當你達到四神足的階段時,也許會經歷很多逆緣,因為很多你過去所積聚的惡業,會在此時成熟現前。
問:「毗缽舍那——觀」的禪修如何契入五道?
答:「觀」的體悟與究竟菩提心、或空性的體悟是一樣的,它由通達道開始。但「觀修」並不表示就是「觀」的體悟,觀的體悟是觀修的成果。 它就像建造一間房子,怎麽樣都叫「房子」,但你開始想建它時,房子實際上還沒有,最後當你建成時,每個人才看到,但兩個情況都用同樣的字眼。 我們先檢視身體,看自我是否存在;然後檢視一切事物現象,看它們是否實存。最後,我們問:「自我存在與否?現象界存在與否?」然後,我們到達一個無法說「是」或「不是」的缺口。那個缺口就是觀的修行。 經由此修行,我們便可達到觀的了悟,同時知道一切事物的非實存性。在觀的過程中,我們還不確定——我們既無法全然肯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也無法全然否定它們的不存在,我們介於是與否之間。當我們了悟了「觀」的禪修後,自己便非常清楚了。 也許可以教大家一個更直接的方法,就是一點都不要去做觀或檢視什麽的,只須把自己放入一個無念的狀態中。一開始,我們不去檢視這個世界——外在現象或自己的身體,只是坐下來打坐觀空。它的缺點是當我們以這種方式做禪修時,有時易生疑惑,忍不住想:「我觀空是幹嘛的?我到底如不如法?我怎能確定沒有東西存在?」這種疑問會阻礙我們的發展,否則,這種方法其實是最為直接的。但不管我們是使用邏輯的分析方法來檢視,亦或是使用直接的禪修方法,其證果都是一樣的。
問:在佛陀的故事裡,我很驚訝的聽您說是佛陀發現了「觀」的法門;以前的印度,除了「止」外,沒其他方法了。我知道「止」是「觀」生起的基礎。為何他們停滯了?他們的方法是否與我們現在所使用的不同.
答:這個問題問得很好。只要學生知道正確的方法,「止」的禪修的確可以帶領我們進入「觀」的悟境。別種禪修,只會讓我們生起寧靜和清明的體驗,但不懂正確方法的人便會執於此種情境,他們把這種安詳清凈的感覺當做確有其事,並且認為自己已達最後成果,因此,不再住深一層的體驗走下去。在我們這種形式的禪修,止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體驗到一種寧靜,但不執著它。了解寧靜的感覺是虛幻不實存的,將引領我們繼續走向「觀」的了悟。
問:您用寧靜清明的字眼來描述「止」的境界。請問您是否願意以文詞來描繪,與「止」相較,「觀」的境界感覺像什麽?
答:觀境的體驗是無法言詮、無法表達的,它稱做空性的了悟,我們找不出任何世俗文字可以描述空性。我們現在所用的每樣東西都是物質性的,包括文字,我們實在找不出非物質性的字句。這就像我們想告訴一個生來即眼盲的人什麽是紅色、什麽是白色和藍色。雖然盲者可以聽到聲音,但他對紅、白、藍等顏色的意義卻一點都沒概念。因為顏色是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他們一定要自己親自看了才懂。如果一個醫術高超的醫生醫好了他的眼睛,則他便知道什麼是紅、白、藍了。另一個例子是,有一個女人,一生當中從未碰到過夏天,甚至也不知道有夏天這個東西,她住在一個很冷、下雪、結冰的世界。倘若你告訴她,在我們這裡有夏天,百花齊放,地上一片油綠,蝴蝶滿天飛。你儘可能告訴她有關我們美麗的世界,但她未必能聽得懂,因為她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雪白。要讓她相信,唯有帶她到有夏天的地方。
註解: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數共三十七品,為修道的重要資糧,故名三十七道品。
1 四念處:又名四念住,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身念處是觀身不凈,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法念處是觀法無我.此四念處的四種觀法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智慧為力量,把心安住在法道上,使之正而不邪,
2 四正勤:已生惡令斷滅、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長。此四正勤就是精進,精進勤勞修習四種道法,以策勵身口意斷惡生善。
3 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動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欲神足是慾望成就,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4 小乘行者修三賢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徹見四諦真理,更進而達頂位,須觀四諦十六行相。此處堪布仁波切則講暖位的修行來自五根,即信根、進根、念根、定恨、慧根。
5 五力:五根堅固發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進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長,能破諸邪信.精進力是精進根增長,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慧力是慧根增長,能破三界之諸惑。
6 七覺支又名七菩提分,為五根五力所顯發的七種覺悟。(一)、擇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簡澤法的真偽。(二)、精進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歡喜。(四)、輕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煩惱,而得輕快安樂,(五)、念菩提分,即時刻觀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亂。(七)、舍菩提分,即舍離一切虛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7 八圓融聖道來自八正道,即八條聖者的道法,(一)、正見,即正確的知見。(二)、正思惟,即正確的思考。(三)、正語,即正當的語言。(四)、正業,即正當的行為。(五)、正命,即正當的職業。(六)、正精進,即正當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確的觀念。(八)、正定,即正確的禪定。
以上註解摘自《佛學常見辭彙》,大乘精捨出版。
編按:本篇開示摘自堪布卡塔仁波切的《法道(Dharma Path)》一書,美國香巴拉出版社出版。
推薦閱讀:
※默寫題6分——衝刺滿分每日一練【第二部分】
※使秦帝業白起之勢第二部分白起其人(九)
※桃花得氣美人中 第二部分
※"幻身貪憤自解"是"奶格五金法"圓滿次第根本奶格六法的第二部分。
※耶穌就是托拉 - 第二部分
TAG:第二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