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馬路,舊上海的「浮世繪」

福州路(租界時期英文名為FoochowRoad),原來叫「佈道街」,因為上海開埠的時候,英國倫敦佈道會傳教士麥都思在此傳教。

「大馬路過去是二馬路,二馬路過去是三馬路」,這段唱取自姚慕雙、周柏春兩位滑稽大師的獨角戲,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僅沒有聽過,可能連裡面的「大馬路」、「二馬路」到底指的是哪條路都不清楚。

換種簡單的說法來解釋。以南京路為起始點向南推,和它平行的馬路依次為:大馬路即南京路,二馬路即九江路,三馬路即漢口路,四馬路——則是福州路了,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條「四馬路」。

舊上海「浮世繪」

若時光倒流至上世紀初(1903年上海開埠60周年),最大商業街並不是南京路,當推福州路。福州路曾保留相當多的中國傳統生活方式,故稱租界內的華界。

清末福州路。茶館、書局、綢緞莊等等遍布街頭。

清末,任憑偌大的中國江河日下,清王朝大廈將傾,這裡卻依然歌舞昇平、聲色犬馬。這條馬路上,妓女、戲子、官員、商人和文人都有其位置,三教九流混雜其中,醉生夢死,為舊上海「浮世繪」寫真。

四馬路本是吃喝玩樂的地方,但卻又有不少文化人在這種鬆弛放蕩的氛圍下做著中規中矩的正經事:編書、出版、演講、辦學會、開書局等。

1932年福州路,左側泰東圖書局。這家書局曾與郭沫若、創造社有一段文緣。

傳播重鎮「文化街」

四馬路周邊是知識分子雲集地方,從清末傳教士辦的墨海書局、格致公學,到《申報》、《新聞報》、《時報》等影響巨大的傳播媒介,以及執全國出版界之牛耳的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這裡幾乎成了全國文化傳播中心。

當年上海灘的報館街即望平街,指的是如今山東中路從福州路到南京東路的一段,全長不足200米,但在當年的上海灘卻堪稱中國現代報業的重鎮,數十家報館的報紙均集中於此出版。

辛亥革命時期的申報館門前

1872年,英人美查在漢口路望平街轉角設館創辦《申報》(今漢口路309號)。申報館大樓建成於1918年10月,是史量才不惜巨資建造的報業大樓,它不僅引來各國報人的羨慕,也吸引過世界大師的眼光。

申報館內景

申報館營業部

與毗鄰的廣東路相比,福州路更有文化氣息,且呈現出中西混合之特色。每天黎明和午後兩點左右,報販子便在這裡雲集,人聲鼎沸。

下面這幅圖是福州路近山東中路段街景,在福州路由東向西拍攝。道路右側寶塔形建築(山東中路口)為時報館原址,還有一家大觀園番菜館,阿拉下頭會說。

福州路中路段街景,寶塔形建築即時報館原址

狄葆賢於1921年建造報館新樓,東南轉角處矗立中國傳統風格的八角形塔樓,飛檐翹角葫蘆頂,但門洞為歐式拱券裝飾。塔身周圍挑出陽台,供遊人登高賞景。

時報館新樓

印刷報紙的工人

再說說山東路與河南路之間段的新聞報館。《新聞報》創刊於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初期由中外商人合資興辦,報紙標榜「無黨無偏」、「經濟獨立」。1949年5月上海解放,該報由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管,報紙停刊。

新聞報館舊樓

新聞報館新樓

《新聞報》創辦人叫福開森,武康路舊稱就是為褒獎此公而得名。此報後在上海復刊,由解放日報主管。現為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新聞晨報》、《新聞午報》、《新聞晚報》。但物是人非,只是沿用舊報名而已。

商務印書館總發行部夜景

位於河南路福州路口的商務印書館是中國第一家現代出版機構,由原美北長老會美華書館工人夏瑞芳、鮑咸恩、鮑咸昌、高鳳池四人,得到美籍牧師費啟鴻的幫助,於1897年2月11日始創於上海,初期因以出版商業簿記為主,故得名商務。

中華書局毗鄰商務印書館,於1912年1月1日由陸費逵等籌資創辦於上海。以出版中小學教科書為主,也曾出版《中華大字典》、《四部備要》、《圖書集成》等。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書局及印刷廠被日軍查封。次年遷重慶。1946年遷回上海。1954年遷北京。

中華書局

雅俗共賞「娛樂街」

「商北客盡停車,不羨陶朱只羨花。簫管笙歌終夜鬧,如何不聽市聲嘩。」像許多城市一樣,上海在外灘、南京路、江西路等金融商務區背後,有著與之相應的福州路休閑娛樂區。競爭搏鬥之後,需要的是輕鬆歡愉的飲食男女。

上頭提到一家番菜館,要說在上世紀20至40年代上海番菜館中,尤以一品香(西藏中路270號近和平電影院)、晉隆(南京路西藏路口)和大西洋(福州路710號近雲南路口)三家最為有名。

1917年開張的一品香菜館。一品香不僅是最早開張規模最大的一家番菜館,也是當時一家挺有名的旅館。如下圖,番菜館就附設在旅館底層。

一品香菜館

一品香和當年的「紅燈區」相鄰,所以妓女和狎客也都是這兒的常客。至於晉隆,這家番菜館的菜肴在用料精細和烹飪火候上都要比另外兩家略勝一籌。大西洋曾改成過印度咖喱飯店,後來又改成回族清真飯店。

眾所周知的百年老店杏花樓,它的前身是開設在虹口老大橋的「生昌號番菜館」(又名:探花樓),經營麵包番菜。在光緒九年(1883年)時遷至福州路近山西路口,並更名為杏花樓,經營西式菜肴和茶食。

滿足了口腹之慾通常就得找些樂子。天蟾舞台位於福州路雲南路轉角,坐西南朝東北,有「遠東第一大劇場」之譽。1925年由三元公司投資興建,次年開業,時名大新舞台。1928年擴大舞台,改名上海舞台並附設影戲部放映日場電影。1930年再改名天聲舞台。

左為天蟾舞台,右為名伶李少堂(1898)

同年開設在現南京路浙江路角的「老天蟾」因永安公司房屋翻建,將班底及招牌遷此,遂改稱天蟾舞台。當年「老天蟾」 動遷,老闆顧竹軒與租界當局洋人打官司請求賠償,官司一直打到英國法庭,最後以顧勝訴告終。1966年改名勞動劇場。

1977年以來,一度成為滬劇主要演出場所。「天蟾」取神話月精蟾蜍折食月中桂枝的典故,蘊含有壓倒丹桂第一台(當時福州路上另一家知名舞台)的意思。得名以來,南北名伶巨匠對此舞台情有獨鍾,歷代菊壇大師競相粉墨登場於此,以至梨園有「不進天蟾不成名」之說。今改稱天蟾逸夫舞台。

如今的天蟾逸夫舞台

現福州路上外文書店所在之處曾是「青蓮閣」。當年雖算不上最佳茶座,但因其地處四馬路中段,加之其他條件和機緣,使其成為舊上海茶樓中的佼佼者。而「青蓮」二字,取自詩仙李白之雅號。

當年茶樓的擺設和傢具十分氣派,大理石面的茶桌和古色古香的紅木椅子,映襯出店堂雍貴氛圍。青蓮閣茗料豐備,可供茶客任意選擇,生意當然也就非同一般。茶樓後來年久失修,成了危房。

青蓮閣

再之後,青蓮閣已從早期的茶樓蛻變成兜攬狎妓的聲色場所,茶樓盛況杳然無存。既然提了,那接下來就說說四馬路的風月場。

風月煙花「紅燈區」

四馬路的西段,與前文「先進文化」相毗鄰的,卻是妓女雲集、鶯歌艷影的風月場所聚集地。東段福州路叫「文化街」,西段改叫「妓女窟」——乃是「文人賣文,妓女賣身」。

這張照片可謂四馬路一景,既有賣文房四寶的招牌,亦有背著妓女出局的龜奴。

四馬路紅燈區的興起一直可以追溯到太平天國運動。1861年,太平軍佔領江南一帶,實行禁娼。寧、揚、蘇等地的妓女便隨著逃難大軍來到上海,四馬路的紅粉業從此開始異軍突起。

舊時妓女被分為四種:「書寓」、「長三」、「幺二」和「野雞」。「書寓」是堂子中的最高等級,其房舍上乘,房內設施高雅,也有稱為「先生」的。除年輕貌美外,琴棋書畫也是樣樣精通。

晚清上海妓女

但是,「書寓」的女先生如果沒有遇到贖身的,境遇就會比較慘,淪為「長三」還算好些,有些被拋棄的,最後只落得個「野雞」。

話說你們知道現來福士所處之地在當年是什麼嘛?20世紀初,這裡是28幢均開設妓院的「會樂里」。會樂里建於十九世紀末,1904年,浙江南潯的富商劉景德收購了「會金里」,將其改名「會樂里」(老);隨後,又出資重建石庫門建築的福州路726弄,名為「新會樂里」。

會樂里

福州路當年也是寸土寸金之地,有能力聚集於此地的,正是那些不憚租金的高級妓女。

雅俗共賞的四馬路

要說四馬路的歷史,其實並不是這一篇文章三兩句能說完的。四馬路的繁榮帶動了周邊馬路街市的興旺,附近的馬路興起了與之配套的商業:化妝品、戲袍、綢布、女鞋等等……

舊上海曾是中國新文化中心,福州路是文化旋流中的渦眼。如此,當年的四馬路也就成了中國近代文化的縮影。清末的「譴責小說」和民國初年的「鴛鴦蝴蝶派」,大多以福州路本身的生活方式作背景。這條在不同人們口中被稱為「文化街」、「娛樂街」、「美食街」亦或是「紅燈區」的四馬路始終洋溢著上海灘特有的生活氣息,在後世口中被嘖嘖稱奇。

部分圖片來自食硯無田的博客


推薦閱讀: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不服怎麼辦?
威迷們要瘋,世界最頂尖的威士忌大師要來魔都了!
北京與上海的發展模式有哪些不同?
上海微譜化工技術怎麼樣?

TAG:上海 | 馬路 | 浮世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