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科醫生的自我修養
所有人都說,再不讓自己的小孩做醫生受苦,我也不願意。但如果回到19歲,我還是會選擇學醫,而且做一個產科醫生。十多年前拒絕選擇高大上的腔鏡,原因很簡單,站了十幾個小時,搞出個東西都不帶個響?忒沒勁了!
對,就為聽那個「哇哇」響,簡單的快樂。
在我眼中,醫生分三種,男醫生、女醫生和產科醫生。所以做產科醫生的第一修養,在於模糊自己的性別。當孕婦來到你身邊,不因為是男醫生而窘迫、不因為是女醫生而擔心,那麼你就做到了。所以,從產房裡走出來的女醫生不論身形如何,都可以一秒鐘變彪悍,半夜裡聲嘶力竭叫「再來再來!」憋紅了臉拉產鉗,一步就騎上產床壓肩難產……所謂的住院醫生培養,就是把一個嬌滴滴的女娃娃扔進煉爐,三年後隆重出爐一個金剛女漢子。而男醫生,則會慢慢向暖男靠攏,輕柔的語調、乾淨的眼神、細緻的觀察力,將孕婦的注意力從性別向專業性轉移。在周圍一片雌激素壓制下,男醫生很少有火氣,我的老闆Tony哥再怎麼生氣的時候也只會說:再這樣我要罵人了!
還是會碰到尷尬的時候。有次在急診間,聽一個產婦哼哼,就知道孩子馬上要鑽出來了,可她還是緊緊拽住褲帶子不肯松,指著醫生:他是男的!這種時候,只能由女醫生來救駕了:他不是男的!我也不是女的!在孕婦腦子崩潰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消毒、接生、結束戰鬥!當然事後,還需鄭重對旁邊被說成「不是男的」的男醫生鄭重道歉。男醫生是產科的寶,因為有你們,我們幹活不累!
一般人到醫院看病都希望找個水平高、態度好的醫生。啥叫態度好呢?我一天看門診百來號人,前二十個輕聲細語,到四十個嗓門拉高,下半場病人頻繁挨罵,最末二十個俺已經氣若遊絲。不喝水,免得老上廁所;少吃飯,免得腦子缺血。所以產科醫生的第二大修養是要會說話。
怎麼個會說話?就是看一個門診病人,拉卡報體重、血壓,同時孕婦上床你解釋上次化驗,邊量宮高、聽胎心,邊宣教數胎動,對不遵醫囑的人適當講個小故事恐嚇一下。孕婦起床整理時,你已經開好下次檢查單,最後沖她背影再吼一聲:少吃點!這樣順利的話,5分鐘可以打發一個。
產科醫生的小故事往往很短:從前有個人不數胎動,後來出事了;從前有個人海吃胡喝,後來胰腺炎了;從前有個人一直躺著,後來肺血管堵住了……不需要細節點綴,達到效果就好。對於十萬個為什麼型的,一把拽過她手裡寫著密密麻麻問題的紙,聽好:第一:沒關係。第二:對。第三:不要百度醫生,聽我們的!OK?下一個!
做產科醫生是個鍛煉人極限能力的崗位,娃娃們一船船運來時,不會管你是人手短缺還是晚上;緊急情況都毫無徵兆。所以第三大修養是要培養體力、耐力和應急能力。
常有朋友驚訝於我周醫生出去玩可以4點起床,12點不睡,還一天騎行七小時——這就是日常工作狀態嘛,連上24、36小時班還不是家常便飯?!
各種緊急情況都需要有序的快速反應,所以日常培訓和演習少不了。啥是演習?就是狼來了唄。產房只要警鈴大作,就提示是急診有危急情況,產房的醫生護士立馬炮彈般彈出,換衣服拖鞋,扛起大產包就跑。一邊跑一邊要撥開人群,大叫前面讓開!等電梯是來不及的,直接一號樓跑到三號樓,再從三樓下一樓,衝進急診室,病人呢……按下秒錶:很好,一分半。
當然,應急多了,碰到「真狼」就也不怕了。只是產科醫生往往落下三種病根:應激過度高亢型,高血壓;應激長久持續型,心臟病;應激調控紊亂型,甲亢。
做一個產科醫生,必須有愛心,但心慈絕不手軟,對於媽媽們做自我傷害的事情毫不姑息。這個自我修養,說起來很大,叫職業操守,做起來又很難,一不小心就會被說無良。
比如,一個開了宮口的媽媽,因為疼痛或沒有信心要求開刀怎麼辦?她往往失去理智又哭又鬧。這是每天在產房發生的故事。直接執行開刀,一了百了,但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因為她離成功或許只有一步之遙。給她再做一次充分的評估是必要的,如果沒有手術指征,重棒滅了她的念頭,再給根棒棒糖打個麻醉,等她安靜下來再溝通接下來可能的關卡,告訴她醫生一定會幫她走到終點。無疑這種方式需要更多的時間、精力和風險,而在終於平安順產的那一刻,醫生護士也只是簡單地互道一聲:業界良心!自我鼓勵。
作為一種稀有物種,產科醫生的自我修養當然還有很多章節,需要用一生的時間去學習和完善。
周健
推薦閱讀:
※愛問醫生
※那女醫生就不屑的說;哦沒事,就是昨天晚上太用力了,休息休息就好了
※一篇文章羈押3個月,合法PK合理
※劉醫生坐堂(中醫門診病案系列之麻黃附子細辛湯例一例二) [[劉醫生坐堂(中醫門診病案系列之
※外科醫生版【消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