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母子情深的深層解析
06-18
「我的寶寶跟媽媽最親,特別粘我。」有的媽媽甜蜜的抱怨;「我的寶寶根本不找媽媽,卻追保姆。」有的媽媽不無煩惱;「我離開時寶寶大哭,回來後寶寶卻不找我。」有的媽媽滿懷不解。媽媽們對此不知所措。殊不知,這都源於寶寶對媽媽的「 依戀」。正確面對「依戀」,媽媽才能給寶寶安全的愛。(故事)寶嘟兒和寶嘟兒媽的「戀情」隨著寶嘟兒一天天長大,寶嘟兒媽準備上班了。可是煩惱的事情也就接踵而來。寶嘟兒成了媽媽的「小膏藥」。只要媽媽不在身邊,再有趣的玩具都無法安慰他,一雙大眼睛總是到處尋找媽媽的身影,緊張、焦慮,又哭又鬧不肯吃飯。媽媽回來後他卻又發脾氣,推開媽媽,好像在懲罰、抱怨。寶嘟兒媽被他纏得痛苦不堪,尤其是早晨出門前,就像生離死別一樣,寶嘟兒哭得「肝腸寸斷」,寶嘟兒媽也急得滿頭大汗,到了公司還偷偷抹眼淚,幾次被同事撞見,直勸說她去看心理醫生。寶嘟兒媽內心也開始打鼓:孩子這麼依賴自己,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問題?真的要去看心理醫生?在心理學上,媽媽與寶寶的這這種關係被稱為「依戀」。依戀是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聯繫的一種傾向。主要存在於嬰兒與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指母親)之間,是嬰兒尋求與母親保持親密聯繫的行為傾向。依戀主要表現為啼哭、笑、吸吮、喊叫、咿呀學語、抓握、身體接近依偎和跟隨行為。母嬰依戀是母嬰之間一種積極的、充滿深情的情感聯結。認識依戀 給孩子愛的基礎依戀被兒童心理學家看作是兒童早期生活中最重要的社會關係,也是個體社會性發展的開端和組成部分。那麼,依戀是怎麼形成的,又是如何發展的呢?為什麼寶寶對分離有不同的反應?我們為您一一解析。依戀的形成假說一般地,每個嬰兒都會形成一種依戀,那麼,依戀是怎麼產生的呢?是先天固有的,還是後天形成的。關於依戀形成,存在著哪幾種解釋?學派理論觀點精神分析學派依戀起源於母親對嬰兒的餵養,母親如何與嬰兒相處決定著嬰兒依戀類型的性質。那種積極、溫暖、寬容和充滿愛心的育兒方式,會產生安全的依戀,反之則會產生不安全的依戀。依戀的本質,其實就是一種情感聯結。兒童的依戀就是在滿足需要的過程中形成的。社會學習理論嬰兒天生就存在一種依戀某種客體的力量,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基本生理需要,母親的擁抱和微笑具有強化的功能,因此依戀的實質就是母親滿足嬰兒基本生理需要的一種替代產物。習性學依戀是一套本能反應的結果——即嬰兒不需要學習,就可以被環境中所存在的適合的客體所激起。任何年齡的個體,不僅是嬰兒,也包括成人,都具有一種發展依戀關係的生物學傾向,這與依戀所固有的生物功能密切相關。依戀是人類的印刻,就像每個人的頭腦中天生就被印刻了的標記。依戀可以使嬰兒和成人保持一個可接受的距離中,保護幼小的嬰兒不受到環境中有害因素的傷害。認知理論嬰兒的依戀具有某些認知能力。首先,嬰兒會區分環境中不同的人,若缺乏這種能力,就會把周圍接觸的人都看成是同樣的,既不能發展專門人的依戀,也不會在陌生人前感到害怕。其次,嬰兒必須具有認知客體永久的能力。當他所依戀的對象不在眼前時,依然知道這個對象還存在,並期望他重新出現,奮力的焦慮依賴這種能力。雖然依戀的形成原因存在多種解釋,但還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完滿的解釋依戀的產生,都是從各自的理論體系出發對依戀做出說明。依戀是如何發展的?依戀不是突然出現的,根據心理學研究,依戀的發展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出生到3個月),稱為無差別的反應期。這個階段的寶寶看見或聽見任何人都會向那個方向轉過去,眼睛會骨碌碌的隨著人的移動而移動,一會向這個人靠過去,對他發出微笑和咿呀語等。這個時候的寶寶並沒有與媽媽發展起獨特的一對一的依戀關係。因此,出門時遇到陌生的叔叔阿姨抱寶寶,寶寶的反應基本上是良性的,不會有明顯的哭鬧。第二個階段(3到6個月),稱為有差別的社交期。此時寶寶對其他人仍是友好的,但對母親或照顧者的反應越來越頻繁,並會做出專門反應,如張開小手,或眼睛緊盯著媽媽,表現出企盼的樣子。第三階段(7個月到2歲),寶寶與媽媽的依戀關係進入了明確期。此時寶寶對於特定人的偏愛變得更強烈。由於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他們可以去主動接近親近的人並主動探索環境。他們把媽媽或看護人作為一個「安全基地」,從這個「基地」出發,去探索周圍世界。當他們感到需要安全時,就又返回到媽媽身邊,然後再進一步去探索。在這個階段,寶寶不但形成了分離焦慮──離開媽媽時感到不安,而且形成了陌生焦慮──對陌生人的謹慎與迴避。他們以反抗、緊握、恐懼等方式對待與媽媽的分離。年齡階段主要特點0-3個月無差別反應期對陌生人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抗拒3-6個月有差別社交追隨母親,表現出需要母親7-2歲母嬰關係明確期對照顧者尤其偏愛,對陌生人開始抗拒與迴避一般2歲以後,寶寶開始能夠較好地理解爸爸媽媽願望、情感和觀點了,他們還能夠根據這些調節自己的行為。例如他現在能夠忍耐媽媽因為別的事情而遲遲沒有注意自己,也能夠忍耐同電話鈴聲或家務暫時吸引了媽媽的注意,還能夠忍耐同媽媽的短期分離,因為他相信媽媽一定會回到自己身邊。為什麼不同的寶寶對待分離有不同的反應?兒童心理學家們常常在思考:為什麼有些嬰兒在媽媽離開的時刻顯得特別的不安、害怕,而有些孩子會很快的恢復平靜?如果換一種問法:「為什麼一些嬰兒對母親的可親近性和母親能否及時回應自己的需要而缺乏信心?」則答案似乎很明顯。自信源於經驗,嬰兒的心理過程大致是這樣的:如果媽媽總能及時回應我,則我預期下次也能得到同樣回應。而如果在我需要媽媽時沒有回應,下次我就不知道該預期什麼。心理學家大多數的研究都採用了一種叫做「陌生情境測驗」的方式來評價嬰兒與父母、特別是母親的依戀。這種「陌生情境測驗」的基本原理就是仿照嬰兒與分離的場景進行的:在一個小型研究專用房間里有一把椅子供媽媽使用、地板上有玩具供寶寶玩,媽媽和寶寶一起在房間中玩耍,整個過程被錄像。在兩個關鍵性時刻,發信號讓媽媽出來,讓寶寶自己在房間里呆三分鐘,媽媽第一次走出來,只留下女助手和寶寶在房間里,第二次則只有寶寶自己留在房間里。許多心理學家期望在幼兒對母親的離開所產生的反應中,獲得關鍵性信息。一位叫做Mary D. Ainsworth的心理學家耐心仔細地收集了近三十個嬰兒的資料,令人驚訝的是,無論嬰兒屬於哪種類型,在媽媽離開的時間,他們都哭鬧得十分厲害。嬰兒之間的區別在於當母親返回時他們的反應。依據這些不同的反應,Mary D. Ainsworth將嬰兒分為「安全型」和「不安全型」。依戀類型媽媽返回時的表現安全型很高興,靠近媽媽、伸手,等待媽媽擁抱。在遠處微笑或愉快的用手勢打招呼。媽媽擁抱後,平靜的繼續玩耍不安全型不安全-迴避型轉過身去,不看媽媽,拒絕面對媽媽。先靠近然後再轉向一邊悶悶不樂。入迷的玩地毯上的線頭或茫然拍打玩具。不安全矛盾型仍然嚎啕大哭。無力接近媽媽。推開媽媽的擁抱。在媽媽身邊哭很久,不理會媽媽,也不要求擁抱。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母女都漂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謝賢將遺產給柏芝母子
※很討厭母親虛偽愛慕虛榮的醜惡嘴臉?
※媽媽安排的人生,我不過
※婆媳關係不好?那是夫妻關係、母子關係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