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藏族的分支

藏族的分支

藏族的分支:藏族的主體是古代的吐蕃人,公元633年松贊干布在拉薩建立了吐蕃王朝,在其後不斷的征戰中融合了古羌集團中的蘇毗、羊同、白蘭、党項、附國,和古鮮卑集團的吐谷渾以及部分漢族,形成了今天的藏族。

藏族按地域和方言分為:

1、兌巴:阿里地區的藏人 2、藏巴:後藏地區的藏人3、衛巴:前藏地區的藏人

以上三種藏民又統一自稱「博巴」(博就是蕃,巴就是人,實際就是「吐蕃人」的意思)。

習慣上,藏區按方言劃分可以分成衛藏、康巴、安多三塊。

以拉薩為中心向西輻射的高原大部叫做「衛藏」。這一地區是藏區(不僅是西藏,還包括青海、四川和雲南的藏族自治區)政治、宗教、經濟、文化的中心;

念青唐古拉山——橫斷山以北的藏北、青海、甘南、川西北大草原叫做「安多」。安多一帶是萬里無垠的廣闊草原,所以安多藏區以出良馬、崇尚馬而聞名;

「康巴」藏區位於橫斷山區的大山大河夾峙之中,具體說來,也就是川西的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西藏的昌都地區和雲南的迪慶地區。康巴最有名的是康巴人:康定的漢子丹巴的女子,恩怨分明,彪悍神勇,崇尚橫刀立馬,康巴女人們,卻是難以言狀的嫵媚。

藏區有典:法域「衛藏」,馬域「安多」,人域「康巴」。很好記的。

衛藏又分三塊:拉薩、山南地區稱為「前藏」,日喀則地區則稱為「後藏」,整個藏北高原稱為「阿里」。前藏和後藏之間的孔道,就是雅魯藏布江中游的尼木峽谷。整個後藏地區地形複雜,由北至南可分為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脈、雅魯藏布江河谷、拉軌岡日山脈、朋曲流域、喜瑪拉雅山脈五部分。歷史上,前藏是達賴的地盤,後藏是班禪的地盤,今天,都是自治區的地盤。

康巴、安多、衛藏,形成藏地的三大區域。由於地理環境與衛藏的高原地區不同,生活條件、飲食習慣、語言等方面其實是有很多不同的。但是由於這裡是藏人很早就已經佔領的地區,所以通過宗教習俗、藏語言文字的影響,使這些地方與衛藏本地的藏族連成一體。但是他們仍然保留自己的特色。從語言上講,幾乎就是北方人聽福建人說話的感覺。從衣著上看,三部分藏人有自己明顯的區別特徵。從體形看,安康的藏人也比大多數衛藏的藏人高大英武。安多娃:甘南、青海(除玉樹州外)、阿壩州的紅原、若爾蓋、阿壩縣的藏人康巴:西藏昌都、四川甘孜、雲南迪慶、青海玉樹等地的藏人。但歷史上也曾把西藏東部包括安多、康巴以及雅安、阿壩、涼山等藏族地區統稱康區——這是一個地域概念,不是民族分支概念。工布藏族:在康區與衛藏交接的林芝一帶的藏族習慣上稱為工布藏族。嘉絨藏族:一個比較特殊的藏族分支,主要有古羌人、漢人和吐蕃人融合而成的集體,分布在阿壩州的九寨溝、松潘、馬爾康、理縣、小金、黑 水、茂縣以及甘孜州的丹巴等地。歷史上嘉絨一帶地處藏、羌、漢等多民族交合部,融合情況更加複雜,所以嘉絨藏族帶有較多揉雜特徵。如頭帕、繡花鞋和腰帶等 裝飾與羌族形似,其生產模式以農業為主,在風俗和習性上又有漢族的特徵。這也是目前漢化最明顯、保留民族特徵最弱的一個分支,許多地方的嘉絨藏民不僅服飾 漢化,連語言也完全漢化,小金、寶興等有些地方甚至年輕人已經不再會說本民族語言。其中以黑水的嘉絨藏族保留本民族文化成分比較完整些。嘉絨是藏語對四川大小金川及黑水藏族地區的地名稱呼,區域包括今天阿壩州和甘孜州境內岷江中上游,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地區。嘉絨藏族成為藏族一個獨具特色分支的原因主要表現在地理環境、歷史淵源以及特定農耕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宗教、語言、建築、習俗等方面。唐代吐蕃東進,駐軍於大渡河、岷江一帶,據險而守,軍隊與當地嘉良、東女、附國等各土著部落相互融合,形成了今天獨特的嘉絨藏族。大金川的 kaxiba (漢譯為華西壩)是正宗東女國的遺孀,最正宗的美人谷腹心地,只是被丹巴先一步搶注成功了,大家有機會到哪裡來體會最正宗的原生態文化吧,沒有商業文化的侵蝕,是最高的享受。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加特殊的藏族分支白馬藏族,主要居住在平武縣的白馬藏寨,服飾語言都於一般藏族著很大差異,無論男女,均頭戴自製白 色盤形荷葉邊羊毛氈帽,上插一支或數支白色公雞尾羽,作為本民族的標誌。除了衣服花邊外,看不出其他藏族的特徵。實際他們是古代白馬羌受吐蕃勢力影響直接 同化而來的。有學者如著名民族人文學家費孝通就贊成把白馬藏族單獨承認為一個獨立的民族。 白馬藏族主要生活在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鐵樓鄉白馬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縣、九寨溝縣一帶,人口約14000人。他們的風俗習慣、文化、宗教信仰都與其他地區藏族有所不同。白馬藏族講藏語,卻不識藏文,普遍使用漢文。除了信仰苯教和藏傳佛教外,白馬藏族還信仰太陽神、山神、火神、五穀神等自然神靈,但他們一般不修廟宇,只在家供奉祖先的牌位。因此,眾多的民族學和史學家認為,白馬藏族是古代氐族的後裔,唐代吐蕃東征,佔領了整個氐族地區,大批吐蕃軍民隨軍而來與氐族雜居,使一部分氐族逐漸喪失了固有的文化特徵,形成了藏化的氐人,也就是今天白馬藏族的祖先。白馬藏族的文化有雙重性和多樣性的特點,語言方面有藏語同源詞,也有羌語辭彙。服飾也很有特色,帽頂前端有一簇錦雞頸羽裝飾並插白色雄雞尾羽,這是白馬藏族的標誌。男子插一支,女子插兩三支。男子插一支挺直的羽毛,表示心要直,人品要好;女子插幾支彎曲的羽毛,象徵美麗,這種帽子被當地的白馬人稱之為「沙嘎」。 這裡要說明的是上面所提到的「古代羌人集團」與今天的羌族不是一個概念。中國古代華夏族把所有西部的游牧部落統稱為「西羌」,這是一個 十分龐大的部落群體,並非一個確切的民族。羌者,牧羊人也,字上為羊、字下為人,發音從羊。古羌人在後來春秋、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實際是戰亂、勢力瓜 分)中,絕大部分被吐蕃、華夏族同化,成為了現代漢族和藏族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今天的羌族,僅僅是這個集團中的一個非常小的分支,在長期的戰亂中躲入了深山老林,頑強地依據山勢地貌和團結精神與外界抗衡,最終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徵和血緣群體,形成了今天位於汶川、茂縣等地的羌族。這也是為什麼羌寨幾乎都修成了戰鬥堡壘、軍事工事的原因——若不如此,早就不復存在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藏族有的房子是建在山頂上的?
西藏同性戀:我們沒什麼特別
今天看了岡仁波齊,不禁想知道藏人跪拜朝聖的習俗從何時開始?誰提倡的?
藏族人民怎麼看《塵埃落定》等藏族文學?
嫁給藏族是什麼樣的體驗?

TAG: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