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的由來和組成,萬萬沒想到是這樣的!

圖文資料:網路,綜合編輯:羊城攻略編輯整理

來源:羊城攻略(ID:BirdGuys)

1

廣東

好奇

很多外省的朋友們不是很了解廣東人的組成及來源,也不知道為何叫做「廣東」。更會有一些朋友會奇怪:

◆為什麼秦漢時期的「百越之地」、少數民族眾多的廣東,現在除了在粵北的深山上有一個「瑤族」外,其餘地區全是清一色的漢人呢?

◆為什麼韶關南雄縣的「珠磯巷」及肇慶封開縣這兩處相距甚遠的地方都被稱為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呢?

◆為什麼近代史上只有廣東人大規模地遷徙外國,並誕生了孫中山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人,以及「辛亥革命」這樣改變中國歷史的轉折呢?

來來來,聽小編講講廣東人的那些事那些情~~

1、廣東的歷史

廣東、廣西在秦朝統一中國之前,被稱為「百越」,全是刀耕火種的少數民族氏族部落。因為有位於廣東與湖南交界處的嶺南山脈的阻隔,在戰國時期即使是離廣東最近的楚國(現湖南)也沒能統治百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誤判了形勢,派兵南下征服百越。因此造成了中原地區的軍力空虛,以至於「陳勝、吳廣起義」及「楚漢雙雄」橫掃中原,導致秦朝迅速滅亡。秦朝將領趙佗拒絕回中原平叛且趁機自立為王,將兩廣地區及現越南北部稱為「南越國」。趙佗征服百越後,將行政中心選定在番禺(現廣州越秀區),因此廣州的建城歷史已有兩千多年。

順便說一句,南越國的第二位皇帝,趙佗的孫子趙昩的陵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於廣州象崗山處被發現且被完整發掘,出土了金玉璽、金縷玉衣等眾多國寶級的文物,該南越王墓博物館是現今廣州的知名歷史文物景點。

漢武帝收復南越國後,將行政中心(郡)由番禺遷往現兩廣交界處的肇慶市封開縣,並將封開縣城的一條小河命名為「廣府河」,寓意漢武帝「廣布恩澤」。自此該縣城以東稱為「廣東」,以西為「廣西」。封開縣城也是四百年漢朝時期,兩廣地區與中原交往的中轉樞紐,因為被稱為「廣府文化的起源地」。

三國時期統治兩廣地區的東吳政權,又重新將行政中心由封開縣搬回南越國的首府番禺,並改名為「廣州」。自此「廣州」一直是廣東的行政中心並沒再變更名字。

2、廣東人的由來

廣東人由三大群體組成,廣府人(佔大多數,分布在珠三角及粵北、粵西地區)、潮汕人(李嘉誠就是這一人群,分布於粵東南的潮汕平原)、客家人(分布於粵東的梅州、惠州)。這三大群體全部是不同時期、內地不同地區的漢人南遷的後代。

從西晉「八王之亂」開始,出現了史上第一次的中原漢人為逃避戰亂而長時間的大規模南遷,當時是整個家族、整條村莊在族長、村長(稱之為「太公」)帶領下的扶老攜幼式的長途南下,因此把當時的中原漢語、文化、習俗全都帶到了廣東。幾乎所有傳統廣東人的家族都有族譜記錄他們是來自中原何方,何時遷到廣東的。例如前香港特首曾蔭權,其始祖就是山東的曾子,其族譜就記載了什麼時候由山東南遷到廣東的南海縣,到曾蔭權的爺爺時再遷到香港。

南遷漢人們翻越嶺南山脈到達粵北韶關南雄縣,都會在那裡休養生息。但南雄畢竟是山區,農業物產遠不及平原地區豐富,所以他們在那裡繁衍了幾代人後,又會繼續沿北江南下、沿西江西進而到達最終的遷徒地——珠三角、粵西、甚至廣西東部的平原地區。因此南雄的珠璣巷又被稱為廣東人的發源地,很多大的姓氏都在那裡修建了太公祠以緬懷帶領族群南下的太公。唐朝建立後,中原的戰亂終於平息,漢人南遷也告停止。

這次漢人的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到唐末全廣東就只剩下粵北深山上的一個瑤族,其餘平原地區全是漢人了。因此廣東的漢人後來就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讀音與「越」字相同的漢字——「粵」,其目的就是要表明現在的「粵」已經完全不同於古代的「越」了。

3、廣東古漢語與中原漢語

李唐之後,中原不穩定的環境使得語言隨之也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北宋初年時,中原地區的漢語仍能基本保持漢唐語言,當時出版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官方的發音韻律書《廣韻》(全稱《大宋重修廣韻》),裡面標註的文字發音與現今的粵語高度吻合。但之後中原受到西廈、遼、金、元等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佔領,漢語開始胡化,到了南宋時期中原漢語已經由漢唐漢語(粵語)演變為現在的客家話了。

而偏於一隅的廣東卻是極少戰亂,基本沒受到北方游牧少數民族的影響,所以一直保留著漢唐時期的語言、文化。因此大量的唐詩宋詞現在只有用粵語來讀,才能符合詩詞基本的「韻律美」了。

以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代表作《竹枝詞》為例——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在粵語里「青、平、聲、晴」均是同一個韻母的,讀來完全符合詩詞的韻律美,用粵語一讀就能體會出詩詞的意境了。但胡化的普通話,「聲」字的韻母卻變了,結果用普通話讀的話第二句完全不押韻,連詩詞最基本的韻律要求都達不到,大煞風景!

還有唐代著名的哲理詩,王之渙的《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在粵語里「流、樓」是同韻母的,符合絕句詩詞第二、第四句必須押韻要求。但普通話里這兩個字就又不同韻了。

南宋之後的中原漢語,因為音調大為減少,為避免過多的同音字而嚴重影響到交流的弊端,其解決方案就是增加聲母,即在原來從沒有捲舌音的古漢語基礎上,通過把「z、c、s」三個聲母髮捲舌音而新增加了「zh、ch、sh」這三個聲母。這就是現在的普通話有捲舌音的由來了。粵語里沒有捲舌音,即不存在北方地區的人也經常搞混淆的「z、c、s」與「zh、ch、sh」,所以粵語的表達往往能夠比普通話更為清晰、明確。

4、南宋開始的再次漢人南遷與客家人的形成

接前面的歷史講述,到了南宋後,中原的漢語已經較漢唐時有明顯區別,音調有所減少。因為北方少數民族入侵而引起的長時間戰亂,再次引發了中原漢人的史上第二次大規模南遷廣東。這次的漢人南遷一直到清朝初年才結束。

因為當時廣東的平原地區均已被之前南遷的廣府人及潮汕人全部佔據,所以這次南遷的漢人只能遷到粵東北與江西、福建交界的梅縣山區,並被稱為「客家人」,即「客居他人地方的人」,他們所說的南宋中原漢語就被稱為「客家話」。後來部分客家人又再主動遷徒到台灣,又有部分在清政府的安排下遷徒到原廣府人居住的地方。

5、粵語和普通話的最終形成

廣府人的生活一直安穩,所以語言也保留著漢唐時期的特徵,但並非一成不變。例如宋朝時廣州的海外貿易非常發達,一些阿拉伯語也由此傳入從而影響到廣府語言的辭彙。清朝260年的穩定歲月,使得保持了古漢語九個音調及大部分文字發音,現代粵語在清朝末年徹底形成。同期,普通話也在以北京為中心的地方形成,但其音調只剩下四個調了,徹底與北方胡語一致。

粵語覆蓋地區廣泛,不同地區在口音上會有不同但差異不會過大。例如粵北韶關地區的人,完全可以和廣西東部的人進行粵語交流。基於廣州兩千多年來在廣府地區的龍頭地位,因此公認的標準粵語發音是清末民初時期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發音。

6、土客之爭和廣東華僑

清朝初期,客家人大量聚集在粵東北的山區,而廣府人居住的珠三角及粵西平原區物產豐富且人口並不密集。於是在清朝政府的安排下,部分客家人由梅縣、惠州一帶遷往了珠三角東岸的增城、寶安縣,以及粵西的肇慶、五邑(即「台山、鶴山、開平、恩平、新會」五個縣,現江門市範圍)。

但遷往粵西地區的客家人就完全不同了,和原居當地的廣府人爆發了長時間的暴力衝突。據肇慶、五邑等地的地方史記載,清朝中後期發生了多次廣府人與客家人之間的大規模械鬥,往往都是需要政府由廣州派軍隊過去才能平息,史稱「土客之爭」。土客之爭持續了幾十年,最終以客家人有些重新遷回梅縣、惠州一帶,有些繼續向西遷徒到廣東、廣西交界處,餘下的以通婚等形式徹底融入當地廣府人族群而告終,因此現江門、肇慶地區再無客家人村落了。

表面上看「土客之爭」以廣府人勝利結束,但持續了幾十年的械鬥也使得五邑地區的廣府年青人對留在當地感到厭惡。因此到了清朝晚期,大量的五邑青年寧願通過「賣豬仔」賣身去美國、加拿大做華工修鐵路。於是開啟了清末廣東人大規模移民海外的浪潮。

大量廣東華僑的形成,使得廣東人的視野、思想一下子就國際化、現代化。這為之後孫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誕生,以及辛亥革命的發生打下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7、香港粵語的發展

香港開埠後因為大量廣府人的進入,再加上當時廣州、廣府文化的絕對龍頭領導地位,使得其使用的漢語迅速變為粵語,港英政府也認同廣州西關地區的粵語是標準的漢語。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1949年。

而後,香港與內地的人員與文化溝通完全中斷,香港的發展逐步超過了廣州,自此香港的語言文化發展也是完全獨立自主,不再受廣州影響。

為此從七十年代開始,港英政府推行了「粵語正音運動」,即規定電視、電台,以及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音必須符合標準的廣州粵語。

隨著香港經濟的騰飛,七十年代時香港曾向廣東省政府提出引進一批廣東的中年婦女去香港做家佣,但被廣東省拒絕。無奈之下,香港只好向菲律賓、印尼、泰國引入大量的菲佣、印佣、泰佣,結果很多香港的小孩出生後學到的第一種語言竟然是菲律賓語、印尼語、泰國語。於是粵語懶音現象在八十年代再次廣泛出現。

8、總結

粵語成了保留古漢語最好的現代漢語,也是除普通話外,唯一擁有完整的文字系統的漢語,即所有粵語發音均有對應的文字,能夠用文字完整地記錄發音。

隨著廣東人走向世界,粵語也被帶到了世界各個角落。現在粵語除了是香港、澳門的官方語言外,也是美國、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澳洲的第四大語言。因此粵語在海外的地位明顯高於普通話。現全世界使用粵語的人群超過一億,為此聯合國早已將粵語定義為「語言」而非「方言」。

相信以後廣東人及廣東文化的發展史,也必將繼續推動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


推薦閱讀:

電視機萬萬不能朝這裡,風水大師都惹不起
門口萬萬不能掛此「燈籠」,一旦犯忌,來年必定沒財又沒福
門口萬萬不能出現以下幾種上情況, 暗示越住越窮, 有錢人都懂的
康熙大帝和羅馬教皇翻了臉,坑苦了四萬萬同胞!
屋裡屋外萬萬不可有這4樣不祥之物,倒八輩子大霉,你家有嗎?

TAG:廣東人 | 萬萬 | 這樣 | 想到 | 萬萬沒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