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圖解

中國古建築圖解第一章——屋頂

屋頂是我國傳統建築造型一書中非常重要的構成因素。總起來說,從古至今中國的建築都突出屋頂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呈現出不同形態,或是說成熟與不成熟形態罷了。從我國古代建築的整體外觀上看,屋頂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式樣非常豐富,變化多端。等級低者有硬山頂、懸山頂,等級高者有廡殿頂、歇山頂。此外,還有攢尖頂、卷棚頂,以及扇形頂、盔頂、盝頂、勾連搭頂、平頂、穹窿頂、十字頂等特殊的形式。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等又有單檐,重檐之別,攢尖頂則有圓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變化形式。

硬山式屋頂

硬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牆牆頭處與山牆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關於硬山這種屋頂形式,在宋代修撰的《營造法式》一書中沒有記載,現存宋代建築遺物中也未見,推想在宋代時,建築屋頂還沒有硬山這種形式。明、清時期及其後,硬山式屋頂廣泛地應用於我國南北方的住宅建築中。硬山式屋頂是一種等級比較低的屋頂形式,在皇家建築和一些大型的寺廟建築中,幾乎沒有硬山式屋頂。同時正因為它等級比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並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筒瓦,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懸山式屋頂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懸山式.jpg

懸山式屋頂與硬山式屋頂一樣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不過,它又有不同於硬山式屋頂那樣與山牆平齊,而是伸出山牆之外。這部分伸出山牆之外的屋頂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檁)承托的。所以懸山式屋頂不僅有前後出檐,在兩側山牆上也有出檐。懸山又稱「挑山」,就是因為其桁(檁)挑出山牆之外。從外觀來看,這可以說是懸山式屋頂與硬山式屋頂最大的不同點。懸山式是兩面坡屋頂的早期做法,不過中國古代的重要建築基本沒有使用懸山式屋頂的,特別是唐代以前尤為少見。

重檐歇山頂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1.jpg

「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漢殿」、「廈兩頭造」等不同名稱。歇山式屋頂在具體形式上又有最基本形式的單檐歇山頂,以及變化形式的二層、三層或多層屋頂的重檐歇山頂,還有最上面的屋頂可以不設正脊而形成卷棚式的卷棚式歇山頂等多種形式。

1 屋面:屋面就是建築屋頂的表面,它主要是指屋脊與屋檐之間的部分,這一部分佔據了屋頂的較大面積,或者說屋面是屋頂中面積最大的一部分。

2 剪邊:在我國古代的部分建築中,其屋面近檐處往往會有與上部不一樣的色彩,比如屋面大部分是綠色,屋檐處卻是一道橫的黃色帶,這樣的色帶就稱作「剪邊」它是由於屋面使用了不同顏色的鋪瓦而產生的效果,它豐富了屋面的色彩。

3 正脊:正脊是處於建築屋頂最高處的一條脊,它是由屋頂前後兩個斜坡相交而形成的屋脊。由建築正立面看,正脊是一條橫走向的線。一般來說,在一座建築物的各條脊中,正脊是最大、最長、最突出的一條脊,所以也稱為「大脊」。

4 正脊裝飾:在我國古代的很多建築中,特別是一些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其屋頂正脊上往往設有各色裝飾。除了常見的正脊兩端的吻合正脊中心的寶頂外,在正脊的前後兩個立面上,還會雕飾或塑有花、草或龍等。

5 垂脊:在廡殿頂、懸山頂、硬山頂建築中,除了正脊之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而在歇山頂建築中,除了正脊和戧脊外的屋脊都叫做「垂脊」。垂脊都是沿著山面的博風板走勢下垂。

6 戧脊:在歇山頂建築中,垂脊的下方從博風板尾處開始至套獸間的脊,叫做「戧脊」。

7 出檐:在帶有屋檐的建築中,屋檐伸出梁架之外的部分,叫做「出檐」。

8 套獸:在建築屋檐的下檐端,有一個突出的獸頭,套在角梁套獸榫上,防止梁頭被雨水侵蝕,這個獸頭就稱為「套獸」。

歇山式屋頂

歇山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歇山頂屋頂在兩側山牆處,不再像硬山式和懸山式那樣,山牆是由正脊處向下垂直一線。歇山式屋頂的正脊比兩端山牆之間的距離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頂是在上部的正脊和兩條垂脊形成一個三角形的垂直區域,稱為「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講正脊兩端的屋頂覆蓋。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歇山式屋頂.jpg

漢厥石刻中的歇山頂

根據目前資料來看,歇山式屋頂最早見於漢厥石刻,並且早起的歇山頂較小,直到明清時期的官式做法中才有了大歇山。但是,儘管早期歇山式屋頂並不大,但與硬山式和懸山式屋頂相比,歇山頂在建築的等級上還是很高的。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漢厥石刻中的歇山頂.jpg

透空式山花

在歇山式屋頂的兩端、博風板下的三角形部分即為「山花」。山花在明代以前多為透空形式,僅在博風板上用懸魚、惹草等略加裝飾。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偷空式山花.jpg

封閉式山花

明代以後多用磚、琉璃、木板等,講歇山式屋頂山花的透空部分封閉起來,並在其上施以雕刻作為裝飾。這種山花形式稱為「封閉式山花」,它與早期的透空式山花有了不一樣的效果與韻味。自此以後,山花也逐漸發展成為建築的一個重要裝飾區域。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封閉式山花.jpg

懸魚

懸魚位於懸山或歇山建築兩端山面的博風板下,垂於正脊。懸魚是一種建築裝飾件,大多用木板雕制而成,因為最初為魚形,並從山面頂端懸垂,所以稱為「懸魚」。

關於這個裝飾還有一個典故。據《後漢書》記載:府丞送給公羊續一條活魚,而是將魚掛在庭中。當府丞再送魚來的時候,公羊續便讓他看懸在庭中的那條魚,以此婉轉地拒絕了府丞的第二次送魚,明示自己不願受賄的心意。

後來人們便在宅上懸魚,以此表示房主人清廉高潔。

卷棚式屋頂

卷棚式屋頂也稱元寶脊,其屋頂前後相連處不做成屋脊而做成弧線形的曲面,也就是說卷棚式屋頂的「正脊」是弧形,與普通的人字形屋頂不一樣,沒有屋頂端的正脊。譬如北京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屋頂的形式全部為卷棚式屋頂。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卷棚式屋頂.jpg

卷棚懸山式屋頂

和普通人字形屋頂一樣,卷棚式屋頂也可以處理成硬山、懸山、歇山等形式,從而產生出卷棚硬山式、卷棚懸山式、卷棚歇山式等多種新的屋頂形式。卷棚式屋頂形象非常優美、線條柔順,特別是單檐卷棚懸山式屋頂,屬於較為簡單的卷棚頂,大多出現在園林建築中,更添園林的優雅韻味。

攢尖式屋頂

攢尖式屋頂沒有正脊,而只有垂脊,垂脊的多少根據實際建築需要而定,一般雙數的居多,而單數的較少。如,有三條脊的、有四條脊的、有六條脊的、有八條脊的,分別稱為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等。此外,還有一種圓形攢尖頂式,也就是沒有垂脊。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攢尖式屋頂.jpg

攢尖式屋頂的亭子

攢尖式屋頂多見於亭、閣,尤其是亭子,絕大部分都是攢尖式屋頂,作為景點或觀景建築。北京頤和園中的郭如亭,是全國最大的攢尖式屋頂的亭子。

攢尖式屋頂的殿堂

在殿堂等較重要的建築或等級較高的建築中,則極少使用攢尖頂。較重要、教尊貴的建築中使用攢尖式屋頂的例子。目前可見的主要有北京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壇內的祈年殿等幾座。

寶頂

在建築物的頂部中心位置,尤其是攢尖式屋頂的頂尖處,往往立有一個圓形或近似圓形之類的裝飾,它被稱為「寶頂」。在一些等級較高的建築中,或者確切地說,在皇家建築中,寶頂大多為銅質鎏金材料製成,光彩奪目。

廡殿式屋頂

廡殿式屋頂有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屋頂前後左右四面都有斜坡,非常特別。廡殿式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等級最高的屋頂形式,在古代只有最尊貴的建築物才可以使用廡殿頂,如,宮殿、廟宇殿堂等。明清時期,廡殿式屋頂的建築實例最為多見,最著名的要數現存的明清紫禁城(北京故宮)中的太和殿。

唐代時的廡殿頂

根據資料與記載,廡殿頂屋頂早在殷商時代就已出現。不過,現在對唐代中期以前的廡殿式屋頂的具體結構已無從得知,晚唐以後漸有實例可查。其形象是屋面平緩,正脊較短。正脊兩端為鴟尾而不是鴟首。

五脊殿

「廡殿」和「歇山」一樣是清式說法,在此之前它又有「五脊殿」等名稱。因為廡殿式屋頂上共有五條脊,即,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所以稱為「五脊殿」。

吳殿頂

吳殿頂也就是「廡殿頂」。「吳殿頂」是宋式叫法。

九脊頂

九脊頂也就是歇山頂,因為在歇山式屋頂上共有九條脊,即,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所以叫做「九脊頂」。

四阿殿頂

四阿殿頂也就是「廡殿頂」。「四阿殿頂」也是宋式叫法。「阿」是建築屋頂的曲檐,「四阿」就是四面坡式的曲檐屋頂。廡殿頂共有五條脊、四面坡,所以叫做「四阿殿頂」。

十字脊式屋頂

十字脊,也是一種非常特別的屋頂形式,它是由兩個歇山頂呈十字相交而成。目前留存的比較有代表性的十字脊建築是北京明清紫禁城的角樓。

十字脊的角樓

角樓因建於城角而得名,主要的作用是瞭望和警衛。北京紫禁城四角的城牆上各建有一座角樓,平面呈曲尺形,高四層,三重檐十字脊,頂部裝飾鎏金寶頂,脊上有大吻合神獸。樓體四面各建一突出的抱廈,其中位於角樓外側、城牆角上的兩面抱廈的進深比對準城牆延伸方向的兩面淺,形成了一個不對稱的十字折角。使角樓的屋頂造型優美,具有特別的藝術效果。

宮殿建築上的吻

吻,也稱「正吻」、「大吻」,是明清時期建築屋頂正脊兩端的裝飾構件,為龍頭形,龍口大張咬住正脊。而在當時的南方有些地區則將之稱為「鱗尾」,與大吻的做法有一些不同之處,如,尾部捲曲時不併攏,或在邊緣加有許多花紋等。

根據現存資料來看,吻最早出現於漢代,如,漢代的石闕、明器上就有「吻」的形象,不過,其形象與現今所能見到的明清時期的吻有很大差別。漢代的「吻」,大多是用瓦當堆砌的翹起的形狀,尊貴的建築中則多用鳳凰、朱雀或孔雀等。由漢代至清代,「吻」有一個不斷的發展過程,並且在工藝上也是越來越精美、生動。

故宮太和殿上的吻

吻多由陶或琉璃製成。重要的宮殿、殿堂等建築中,大多使用琉璃吻,北京明清紫禁城中的主要宮殿正脊兩端的吻都是琉璃製品。太和殿屋脊上的大吻就是最典型的一例,此大吻高達3.4m,重約4.3t,由數塊琉璃件拼合而成。如此龐大而精緻生動的裝飾,是如何設計建造出來的,真是難以想像。看著它,讓人不得不由衷的嘆服當時工匠的高超技藝。

鴟尾

南北朝時期及其之後,鴟尾逐漸代替了漢代的朱雀等形象,而成為正脊脊式的新樣式。酈道元在《水經注—溫泉》中就有「廣興屋宇,皆置鴟尾」的記載。鴟尾,原是一種鷂鷹。看來,這一時期的鴟尾還保留有一定的鳥的形象,也就是說,雖然它由漢代的朱雀發展而來,但還有一些朱雀的影子。

鴟吻

中唐至晚唐時期,鴟尾發展演變成帶有短尾的獸頭,口大張,正吞著屋脊,尾部上翹而捲起,被稱為鴟吻,又叫蚩吻,據明代李東陽《懷鹿堂集》記載:「龍生九子,蚩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象。」明人認為蚩吻是龍的兒子,而龍生於水、飛於天,人們將它放在屋脊上既是裝飾又有興雨防火的喻意。

民居建築上的鰲魚

從設置的位置上來看,民居建築中的鰲魚與官式建築中的吻是同一種建築構件。因此,鰲魚的發展與吻是一樣的,或者更準確地說,它是吻在某一階段時出現的形象。也可以這麼說:吻這種構件在各個時期有不同的名稱,鰲魚即是其中之一。據《事物紀原》引《青箱雜紀》稱:「海有魚,虯尾似鴟,用以噴則降雨。漢柏梁台災,越巫上大慶勝之法;起建昌宮,設鴟魚之像於屋脊……」看來,這種設於屋脊上的鴟魚裝飾,應當就是我們現在在某些民居等建築中能看到的鰲魚。

古代殿堂屋脊上的神獸

在古代建築的屋脊上,除了正脊兩端的吻之外,還有很多走獸類的裝飾,因為它們的形象都非凡間可見,所以也稱為「神獸」。它們的位置在垂脊或戧脊的脊端。神獸的形態都很特別、非常有意思,不過他們的排列和所用數量是很講究的。在宮殿上所用神獸的數量,其最高等級是十個,外加一個跨風仙人。按順序分別是仙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鬥牛、獬豸、行什。

故宮殿脊上的神獸

關於建築上神獸的使用,清朝規定,仙人後面的走獸應為單數,按三、五、七、九排列設置,建築等級越高走獸的數量越多。例如乾清宮,它是明清兩代帝王的寢宮,在脊上就排列有九個走獸,按例是最高等級。但太和殿的地位顯然比乾清宮更為顯赫,因此在太和殿的脊上多設了一隻神獸——行什,它是能飛的猴子,可以通風報信。而交泰殿是皇后在重要節日接受朝賀的地方,較乾清宮又低一級,所以只有七個小獸。

故宮宮殿脊上的神獸,在色彩與材質上均與殿的屋瓦一致,和諧統一。它們立於脊上,除了區分等級,還有重要的裝飾作用,在莊嚴肅穆而恢弘的宮殿中增添了一道活潑、靈動、可愛的風景。

穹窿頂

「穹窿」本身指天空,也形容如天空般中間高、四周下垂的樣子,同時也泛指高成拱形的建築形式。穹窿頂就是穹窿式的屋頂,一般從外觀來看為球形或多邊形的屋頂形式。如,伊斯蘭教清真寺中的天房,室內頂部呈半圓形,就可以叫做「穹窿頂」。此外,蒙古族的蒙古包等圓頂的民居,也可以歸為穹窿頂建築一類。因此,穹窿頂也稱「圓頂」。

圓劵頂

在我國的山西一帶,有一種用磚或土坯砌築的半圓形的拱頂房屋,或是兩間,或是三間,或是數間相連,外形圓潤優美而又給人完整與統一之感。這種拱頂形式就是「圓劵頂」,也可以直接稱為「拱頂」。

平頂

「平頂」簡單地來說,就是建築的頂部是平的。這種「平」既包括中間頂部略有突出,或是屋頂為一面坡式,當然這種「一面坡」與單坡頂是不同的,它沒有單坡頂屋面那麼大坡度。平頂建築主要常見於我國的西北、西南和華北等地區,這些地區乾旱少雨,較為適合建築平頂房屋。平頂的做法是先安檁、釘椽,然後在椽子上鋪設葦草、秸稈或是鋪板等,其上再用土和草墁成灰頂。稍微講究的做法是再於灰頂上墁石灰打壓磨平。而最為講究的做法是用方磚鋪頂。

盔頂

「盔頂」是一個比較形象的屋頂名稱,也就是像古代軍隊中戰士所戴的頭盔一樣形狀的屋頂形式。盔頂的頂和脊的上面大部分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翹起,就像是頭盔的下沿。盔頂的頂部中心有一個寶頂,就像是頭盔上插纓穗或帽翎的部分一樣。盔頂在現存古建築中並不是那麼多,我國著名的岳陽樓就是使用的盔頂。

重檐

重檐就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屋檐。一般來說,重檐大多是指在一層建築上有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屋檐,比如,單層重檐歇山頂、單層重檐廡殿頂。但有的時候,人們也將一座多層建築,只要是每層上都有一層檐,或是這座多層建築的全部檐數加起來為「二」或超過「二」,就叫做「重檐」。重檐屋頂的「重檐」,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相同的,也可以是上下屋檐平面不同的。

單坡頂

單坡頂就是只有一面坡的屋頂。它與我們常見的兩面坡屋頂有較大的不同,但從一面來看又有極大的相似性。我們甚至可以說,單坡屋頂就像是兩面坡屋頂被從中間一切兩半了。單片屋頂一般都用在不太重要的建築或是附屬性的建築上。在已發掘的商代宮殿遺址中,可以看到在商代即有單坡頂的廊子了。而現在的陝西、陝西等地的農村,許多民居仍然使用單坡式的屋頂,成為現今較富有特色的一種民居形式。

勾連搭屋頂

勾連搭屋頂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屋頂,相連成為一個屋頂,但看起來還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屋頂,只是每個屋頂之間是連在一起的。這樣的屋頂形式,可以在建築下部形象不變的情況下,使上部屋頂更富有變化,更為生動多姿。另外,也在不提高屋面整體高度的情況下,擴大室內空間。

一殿一卷式勾連搭

在勾連搭形式的屋頂中,只有兩個頂相勾連的形式,並且屋頂為一帶正脊的硬山懸山類、一不帶正脊的卷棚類,這樣的勾連搭屋頂叫做「一殿一卷式勾連搭」。比較著名的一殿一卷式勾連搭屋頂建築,要數北京四合院中的垂花門。

帶抱廈式勾連搭

在勾連搭的屋頂形式中,相勾連的屋頂大多是大小、高低相同,但有一部分勾連搭屋頂卻是一大一小、一主一次、高低不同、前後有別,低小的建築部分就像是另一個部分的附屬抱廈,所以這樣的勾連搭屋頂形式稱為「帶抱廈式勾連搭」。

盝頂

盝頂,是一種較為特別的屋頂形式。這種屋頂形式是在屋頂上有四條與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條屋脊構成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頂,其四角各有一條垂脊向下斜伸,共形成四塊坡檐。盝頂這種頂式在古代大型宮殿建築中極為少見。

人字頂

建築的屋頂分為前後兩面坡,兩坡上端在屋脊處相交,形成建築屋頂的正脊。這種兩面坡屋頂從山牆立面看,其屋頂的形象就像是一個「人」字,所以把這種屋頂形式叫做「人字頂」。人字頂是一般住宅較常用的屋頂形式,硬山頂、懸山頂都屬於人字頂。

萬字頂

「卐」字紋是我國古代裝飾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紋樣,「卐」讀作「萬」,它可以代表「萬事如意」、「萬壽無疆」等,非常吉利。因為它的吉利意義,所以也有一些建築的平面和屋頂採用「卐」字形,這樣的屋頂形式就叫做:萬字頂「。北京圓明園中的」萬方安和「就是採用的萬字頂,建築名稱與建築形式相應。

扇面頂

扇面頂和萬字頂一樣,是一種非常別緻的屋頂形式,扇面頂顧名思義,就是扇面形狀的屋頂形式,其最大特點就是前後檐線呈弧形,弧線一般是前短後長,即建築的後檐大於前檐。建築的西山牆的牆線若向內延伸,可以交於一點,而這一點就是扇形的扇子柄端。扇面頂的兩端可以做成歇山、懸山,也可做成卷棚形式。扇面頂一般都用在形體較小的建築中,會讓建築看起來更為小巧可愛。

灰背頂

灰背頂就是屋頂表面不用瓦覆蓋,僅憑灰背密實的面層防雨防漏。灰背頂做法大多用於平頂或囤頂建築,但也可以用在起脊建築上。不過,在起脊建築上使用灰頂,大多只是局部使用。灰背頂屬於一種民間建築形式。

勾連搭頂灰背

勾連搭頂中使用灰背,大多是局部形式,並且大多是用在兩個相互搭連的屋頂間的部分,也就是天溝處。當然也有同時在外側兩屋面上做棋盤心的形狀。

盝頂灰背

盝頂建築中的灰背,大多用在其屋頂頂面由四條與屋檐平行的脊圍成的部分,單就這一部分來看,它是平頂形式。中心平頂使用灰背做法後,與四面鋪瓦的屋面形成一種對比,讓建築的形式更富有變化,更有趣味。

棋盤心屋面

棋盤心屋面是將屋面的當心部分做成灰背或石板瓦形式,這一部分所佔屋面面積相對比鋪瓦面積大,並且位置略為偏下。它不是整個屋面做成一塊灰背或石板瓦形式,而是每一間的屋面中部偏下位置坐一塊灰背或石板瓦形式,即建築有幾間屋面就有幾塊灰背面或石板瓦面,剩下的部分鋪瓦。因為這樣的屋面整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個的棋盤,所以得名」棋盤心「。

清水脊

小式瓦作的屋脊大多用於硬山或者懸山建築,這類房屋的屋面只有兩坡,較為簡單,相應的屋頂的正脊做法也較簡單、樸素,沒有複雜的飾件,大多只是在兩端雕刻花草盤子和翹起的鼻子作為裝飾,這種裝飾簡單的脊就叫」清水脊「。

清水脊鼻子

在清水脊中,脊端向上翹起的部分,叫」鼻子「,也俗稱」蠍子尾「。
推薦閱讀:

屋脊上的繁華(一)
只在宋畫中見過的建築竟然長這樣 | 正定隆興寺 佛光千載 宋風永存
中國古建築的屋頂藝術
【轉載】《中國古建築屋頂形式大全 》
暴走義大利 | 第一篇:古羅馬才是真羅馬

TAG:建築 | 古建築 | 中國 | 中國古建築 | 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