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牛的中國哲學史筆記【完整版(2)】

第四講:墨子

* 墨子與墨家

* 兼愛與「仁」的反省

* 尚賢與尚同

* 非樂與節葬

* 天志與明鬼

* 三表

一. 墨子與墨家

* 墨子其人

* 墨子其書

* 墨學淵源

* 墨家

1. 墨子其人

* 蓋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或曰在其後。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2. 墨子其書

3. 墨學淵源

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服傷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行夏政。 ——《淮南子》

*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茅屋采椽,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是以兼愛;選士大射,是以上賢;宗祀嚴父,是以右鬼;順四時而行,是以非命;以孝視天下,是以上同: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見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漢書·藝文志》

二.兼愛與「仁」的反省

1. 兼相愛,交相利

* 提倡」兼相愛,交相利」。因為」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兼愛上》)。這就是墨子的」兼愛」思想,是他整個思想體系的核心。

* 墨子提倡的」兼相愛」是以」交相利」作為基礎的,也是以」交相利」為具體內容的。因為」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兼愛中》),人人相愛相利,社會上相互殘殺爭奪的現象就自然消滅,也就達到了天下太平的大治局面。

2. 兼即仁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為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人下之害,以此為事者也。 (《墨子·兼愛中》)

* 夫愛人者,人必從而愛之。利人者,人必從而利之。惡人者,人必從而惡之。害人者,人必從而害之。 (同上)

與孔子」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主張兼愛,要平等的、無差別的愛一切人。

三. 尚賢與尚同

1. 尚賢

* 雖在農與工肆之人,有能則舉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祿,任之以事,斷予之令……故官無常貴,而民無終賤。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尚賢上》)

與孔子」親親有術,尊賢有等」的思想不同,墨子把一個人是否有能力作為選才的標準,而不注重其出身。

2. 尚同

(1). 論國家起源

* 子墨子言曰:古者民始生、未有形政之時,蓋其語,人異義。是以一人則一義,二人則二義,十人則十義。其人茲眾,其所謂義者亦茲眾。是以人是其義,以非人之義,故交相非也……天下之亂,若禽獸然……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亂者,生於無政長,是故選天下之賢可者,立以為天子。(《尚同上》)

(2). 尚同而下不比

四. 非樂與節葬

1. 非樂

* 認為音樂的盛行妨礙男耕女織,「以此虧奪民衣食之財」(《非樂上》).

* 他還從提倡音樂所造成的政治後果論證這一點:「樂逾繁者,其治逾寡,自此觀之,樂非所以治天下也。」(《三辯》)

* 他更反對與樂有不可分割的聯繫的周禮:「俯仰周旋威儀之禮……諸加費不加民利者,聖王弗為。」(《節用中》)

2. 節葬

厚葬的危害

* 使王公大人行此,則必不能蚤朝晏退,治五官六府,辟草木,實倉廩。

* 使農夫行此,則必不能蚤出夜入,耕稼樹藝。

* 使百工行此,則必不能修舟車,為器皿矣。

* 使婦人行此,則必不能夙興夜寐,紡績織紝。(《節葬下》)

五. 天志與明鬼

  1. 天志

* 子墨子言曰:我有天志,譬若輪人之有規,匠人之有矩。輪、匠執其規、矩,以度天下之方圓,曰:」中者是也,不中者非也。」 (《天志上》)

* 子墨子言曰:戒之慎之,必為天之所欲,而去天之所惡。曰:天之所欲者何也?所惡者何也?天欲義而惡其不義者也。何以知其然也?曰:義者,正也。何以知義之為正也?天下有義則治,無義則亂,我以此知義之為正也。 (《天志下》)

* 順天意者,義政也。反天意者,力政也。(《天志上》)

墨子所提出的兼愛學說,沒有像孔子仁愛思想的心理基礎。故必從外在尋一保證。這個保證就是天志。

2. 明鬼

* 「古之今之為鬼,非他也,有天鬼神,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為鬼者。」(《明鬼下》

* 鬼神又能協助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天,實行賞善罰暴,因為鬼神的能力也是超越一切常人的:」勇力強武,堅甲利兵,鬼神之罰必勝之。」(《明鬼下》)

六. 三表

* 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

*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

* 於何用之?廢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七. 思考

* 墨子的兼愛學說有什麼特點?

* 墨子的非命與天志思想是否矛盾?

* 墨子的三表法包括那些內容?

第五講:孟子

*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游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 孔孟之間

* 性善論

* 盡心說

* 仁政

* 聖人論

一. 孔孟之間

* 自孔子卒後,七十子之徒散游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隱而不見。故子路居衛,子張居陳,澹臺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貢終於齊。如田子方、段干木、吳起、禽滑釐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是時獨魏文侯好學。後陵遲以至於始皇,天下並爭於戰國,儒術既絀焉,然齊魯之間,學者獨不廢也。於威、宣之際,孟子、荀卿之列,咸遵夫子之業而潤色之,以學顯於當世。

——《史記·儒林列傳》

*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 ——韓非子

* 根據《史記》和《韓非子》的說法,孔子死後,儒家確實有了分化。但由於文獻的缺乏,不能對他們進行認識。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戰國楚墓出土的竹簡中有一部分是儒家文獻,填補了孔孟之間儒家的空白。

二. 性善論

1. 人禽之辨

* 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離婁》下)

孟子所講的不是人與動物的相同之處,即渴飲飢食等生理上的反應;而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即人之為人的本性。

2. 四端

* 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 (《公孫丑》上)

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現,是人與動物的不同之處。所以孟子認為沒有四端,則不能成為人。

(2). 義內與義外

*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 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歟?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告子》上)

三. 盡心說

1. 盡心、知性、知天

*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盡心》上)

心是人之」大體」,所以盡心能夠知性;此乃」天之所於我者」,故盡心、知性,則能知天。

2. 求放心

*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告子》上)

孟子認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這是說,求知識、才能沒有別的途徑,而只要把他放棄(散失)掉的天賦本性找回來就行了。

3. 養氣

(1). 養心

*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盡心》下)

(2). 存夜氣

*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 (《告子》上)

(3). 浩然之氣

* 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齋 」敢問何謂浩然之氣?」主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公孫丑》上)

孟子認為擴充自己的善端,可以塞於天地之間,這樣就達到了」大丈夫」的境界

四. 仁政

1. 恆產與恆心

* 他主張用他自己設想的」仁政」措施,通過」井田制」的形式來推行封建制度。

* 孟子還把他這種通過正經界,」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同上)的主張,稱之為」制民之產」,意思是要分配給農民固定的土地,使他們」死徙無出鄉」(同上)。他認為:」無恆產者無恆心」。(《滕文公上》)

2. 王政

* 孟子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公孫丑》上)

孟子主張實行王政,反對霸政。他認為霸政是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口服;而仁政是以德服人,能使人」中心悅而誠服」。

3. 民為貴

*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盡心》下)

孟子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認為只有得到人民的擁護,才能夠得到天下。

五. 聖人論

1.先知先覺

* 孟子認為人生來就分為」先知先覺」和」後知後覺」。他借古人伊尹的話說:」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萬章下》)這是說,」天」生下人類來,就是要使先知先覺的人去開導啟發後知後覺的人。

2. 聖人

*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萬章》下 )

* 孟子曰:」聖人,百世之師也……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人而能若是乎?而況於親炙之者乎?」(《盡心》下)

六. 思考

* 什麼是「四端」?

* 談談孟子的修養方法?

* 孟子對孔子學說的發展?

第六講:莊子

* 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嘗為蒙漆園吏,與梁惠王、齊宣王同時。其學無所不闚,然其要本歸於老子之言。故其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漁父、盜跖、胠篋,以詆訿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術。畏累虛、亢桑子之屬,皆空語無事實。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用剽剝儒、墨,雖當世宿學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適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 隱士與莊子

* 道與物

* 心靈與肉體

* 齊物論

* 逍遙遊

一. 隱士與莊子

1. 士與隱士

* 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之。及餓且死,作歌。其辭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於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餓死於首陽山。a《史記·伯夷列傳》

2.隱士與道家

3.從形隱到心隱

在莊子以前的隱士基本上是隱居山林,即形體上的隱,如伯夷、叔齊等。莊子則是一種心隱,即生活於社會中而超脫於社會。

二. 道與物

1.物物者非物

* 「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知北游》)這就是說,產生物質的東西是非物質的。

* 「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大宗師》) 說明道是產生萬物的根源,天地鬼神也受到道的支配。

2. 道與德

* 德是莊子哲學中另一個重要德概念。莊子認為」全德」才能保持內心之德而不使之搖蕩。

* 與儒家所說的」德」不同,莊子說的」德」是要忘掉儒家德仁義、禮樂等。

3. 道與物

*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 (《齊物論》)

相對於道來說,物只是次一等的境界,是對道的虧損。

三. 心靈與肉體

1. 有形與無形

* 從老子開始,道家就把世界區分為有形和無形的兩種。

* 道是有形的即形而上的,所謂」大象無形」;物是有形的即形而下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而器成之」。

* 無形者是宗,是始和母,有形者是子,是從無形者中產生的。

2. 心與形

* 老子已經開始區分心與形,」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很明顯,他吧人分成」心-腹」或」志-骨」兩個不同的部分。

* 《管子》亦有」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為人」的說法。

* 莊子也對心與形有很明顯的區分,」有人之情,無人之形」。在心與形之間,莊子更看重心。

3.形:天與命

(1). 道與之貌,天與之形

* 公文軒見右師而驚曰:」是何人也?惡乎介也?天與?其人與?」 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獨也,人之貌有與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養生主》)

(2).命

* 在莊子看來,形體屬於命運的領域,是一個人所不能參與的領域。」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物之情也。」

* 形體的變化是人無法控制的,」若人之形者,萬化而未始有極也。」

(3).形有所忘

* 對於命運控制的領域,人所能做的就是遺忘。

* 莊子對形體的看法,主張」形莫若就」,即順應外界的變化。

4. 心:虛與通、結與解

(1). 心齋:虛

* 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 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人間世》)

相對於形體的」實」,心是可以虛的,而且這應該是它的本性。

(2). 坐忘:通

* 顏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 「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 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猶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 「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於大通,此謂坐忘。」 (《大宗師》)

四. 齊物論

1. 是非無定

* 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 (《秋水》)

在莊子看來,貴賤、大小、有無、是非、同異等等一切都是相對的,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結果也是不同的。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人的認識標準是無法衡量的。

2. 道通為一

*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 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譎怪,道通為一。

* 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唯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 者,得也。 (《齊物論》)

五. 逍遙遊

1.有待與無待

*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 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

*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逍遙遊》)

列子雖御風而行,然猶待於風,所以是不逍遙的。在莊子看來,逍遙是內外無待的。

2. 至人、神人、聖人

*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 ;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逍遙遊》)

六. 思考

* 莊子與隱士有什麼關係?

* 莊子對道與物的看法。

* 談談齊物論的主要思想。

第七講:惠施與公孫龍

* 名家

* 歷物十事

* 白馬論

* 堅白論

* 指物論

一. 名家

* 名家與辯者

* 名家淵源

* 名家代表人物

1. 名家與辯者

* 辯者有言曰:離堅白,若縣寓。(《莊子天地》)

* 惠施以此為大觀於天下,而曉辯者。天下之辯者,相與樂之。桓團、公孫龍,辯者之徒(《莊子天下》)

2. 名家淵源

* 名家者流,蓋出於禮官。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孔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謷者為之,則苟鉤鈲析亂而已 《漢書·藝文志》

3. 名家代表人物

(1) 惠施: 合同異派

(2) 公孫龍:離堅白派

(1) 惠施: 合同異派

* 惠施惠施,戰國中期宋國人,生平已不可詳考,約生於公元前370年,死於公元前318年。惠施曾做過魏國的相,與莊子經常辯論問題。他的著作已全部散失了,現在僅能根據《莊子》、《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書中的片斷記載,對他的思想進行分析研究。

(2)公孫龍:離堅白派

* 公孫龍,六國時辯士也。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為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 ……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天下焉。 ——《公孫龍子·疾府》

二. 歷物十事

惠施的著作已經散佚,僅《莊子天下》篇記載其歷物十事:

* 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

講空間的無限性和相對性的問題。

* 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

無厚是薄之極至,雖沒有體積,但有面積,所以」其大千里」。

*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

講空間的相對性。

*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講時間的相對性。

* 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

天下之物,如果說其是同,則皆有相同之處,所以可以稱作「畢同」;異亦亦然。世俗所謂此物與彼物的同異,只是小同小異。

* 南方無窮而有窮。

講空間的相對性。

* 今日適越而昔來。

講時間的相對性。

* 連環可解也。

講事物的相對性。

* 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

講空間的相對性。

* 泛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萬物既然有「畢同」的方面,那對萬物就應當同等看待,無差別地、普遍地愛一切東西。

三. 白馬論

* (1).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

「馬」、」白」、」白馬」的內涵不同。」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白」內涵是一種顏色,」白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加一種顏色。三者內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馬非馬。

* (2). 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

馬者,無去取於色,故黃黑皆可致;白馬者有去取於色,故黃黑不可致。

* (3). 馬固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有馬如己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

馬與白馬的共相不同,馬的共相是一切馬的本質屬性。它不包涵顏色,僅只是」馬作為馬」。

四. 堅白論

* 公孫龍所謂的」離堅白」,就是說」堅」和」白」兩種屬性不能同時聯繫在一個具體事物之中,」堅」和」白」是兩個各自獨立的性質或概念。

* 「視不得其所堅而得其所白者,無堅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堅者,無白也。」(《堅白論》)

* 「物白焉不定其所白,物堅焉不定其所堅。不定者兼,惡乎其石?」(同上)

* 他看到堅和白作為事物的共性或一般的概念是有差別的,但他割裂感官與感官,感官與感覺,感覺與感覺之間聯繫的論證方法是錯誤的。

五. 指物論

* 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 天下無指,物無可以謂物。非指者天下,而物可謂指乎?

* 天下無指,而物不可謂指也。不可謂指者,非指也?非指者,物莫非指也。

* 且夫指固自為非指,奚待於物而乃與為指?(《指物論》)

公孫龍所謂的」指」就是指事物的共性或概念、名稱。他認為,事物都有共性或概念(指),而每一共性或概念則不必依賴於別的共性或概念。

六. 思考

* 惠施「歷物十事」具體包括哪些方面?

* 談談公孫龍的白馬論

* 惠施與公孫龍思想有什麼不同?


推薦閱讀:

撕開我們的認知面具
如何優雅地扒下哲學家的褲子?
哲學家,就是等待悟空理解的唐僧!
西方哲學史之古典哲學第00章 緒論
哲學是什麼?!

TAG:中國 | 哲學 | 筆記 | 中國哲學 | 哲學史 | 中國哲學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