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歷史起源
家思想起始於春秋末期的老子,但秦時期並沒有道家這一名稱。用「道」一詞來概括由老子開創的這個學派由漢初開始的。這時,道家也被稱為德家。
和道教的關係
「道家」與「道教」二詞,常被不加區別地使用,關鍵原因是它們之間存在極為密切的關係。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礎。雖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間巫術等各種傳統思想,但道家思想還是其最根本的基礎,如果沒有道家思想作為基礎,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種民間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對象,除了民間固有的神靈之外,許多是對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話(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晉玄學過後,道家作為一個獨立的學術派別已經消失,只能依託道教信仰繼續存在。如果沒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學派一樣,湮滅在歷史的塵煙中;第四、許多道教人士對道家理論的傳承和創新有過卓越的貢獻,如成玄英的重玄學說、陳摶的太極圖等。所以將道家和道教完全對立起來,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道教將道家創始人老子的神化格奉為教祖
道家和道教雖然存在多方面的聯繫,但它們的區別也是明顯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時期創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兩漢逐漸形成,後又有若干發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為一種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張惟道是從、道法自然,主要從事的是學術活動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動,奉《道德經》、《莊子》、《黃帝四經》 等為經典,而道教作為一種宗教,將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與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儀式與活動,追求的是長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 藏》。第三、道家無為自化,重視不言之教,沒有嚴格的組織和師承關係,但道教卻非常講究師承關係,有教徒與組織,其主要派別的傳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 家(尤其是黃老道家)雖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為主,融會貫通而成,而在道教那裡,更多的卻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傳統民 間信仰的意味很濃。第五、道家分為老莊派、黃老派和楊朱派,除了老莊派有一些隱世思想外,黃老派和楊朱派都是積極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響,極力宣揚出世思想。因此,雖然道教在理論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為教主,但是二者還是不能混為一談,也不能說道教就是道家。
「黃」,指傳說中的黃帝;「老」,指春秋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後世道家奉為始祖。『黃老」,也黃老學說,古代一種思想流派。
黃老道家主張治身治國,試圖將治身和治國緊密結合起來。它以自己的哲學觀點為依託,為中醫學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代表作是《黃帝內經》
黃老道家是道家的兩大分支之一。在戰國秦漢時期,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形式。魏晉玄學崛起後,它的地位才被老莊派取代。而且它與老莊派關係非常密切。今本《道德經》就是老子原始思想和黃老思想共同融合的結果,即使是老莊派的代表作——《莊子》,也深深的打上了黃老思想的烙印,
------------------------------
道教創始人
張道陵原名張陵,字輔漢。生於豐縣阿房村(今江蘇徐州豐縣),是道教的創始人,被尊為第一代天師。留候張良九世孫,生於吳之天目山。
水滸傳》開篇重筆描繪的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南20公里處,是道教發源地和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天師世家」的世居之地,號稱「中國道家第一山」。龍虎山以其道家祖庭、丹霞地貌、春秋戰國大型崖墓群珠壁聯合為特色,在全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中獨樹一幟。東漢中葉,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張天師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東漢桓帝永壽元年九月九日,在四川雲台山(今蒼溪縣雲峰鎮境內)中,玉皇大帝派遣使者持玉冊,封張道陵為正一真人,他在飛升前授給長子衡斬邪二劍,叫他要驅邪誅妖,佐國安民,世世由一個子嗣來繼承他教主的地位。囑咐完畢,張道陵就和弟子王長、趙升三人一起升天而去,而他所創立的道教一直在民間傳到今天,由於他規定入教者需交五斗米,因此也稱「五斗米教」。
張三丰,本名通,字君寶,元季儒者、道士。善書畫,工詩詞,中統元年,漢族,遼寧人。曾舉茂才異等,任中山博陵令。自稱張天師後裔,為武當派開山祖師。明英宗賜號「通微顯化真人」;明憲宗特封號為「韜光尚志真仙」;明世宗贈封他為「清虛元妙真君」。張三丰所創的武學有王屋山邋遢派、三豐自然派、三豐派、三豐正宗自然派、日新派、蓬萊派、檀塔派、隱仙派、武當丹派、猶龍派,等至少十七支。
據《古今太極拳譜及源流闡秘》李師融先生的考證,三豐卒年應在明代天順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壽為212歲。 從諸多的資料分析,確是證實了張三丰的生卒考,確實是享年212歲, 也是非常罕見,歷史上少有的超長壽,所以令人刮目相視。
「張三丰」名字的含義
今日學堂的張校長說:「古代叫三豐的人不止一個,基本上都是道家的人。懂得道家思想的人知道,三代表陽,是乾卦,豐則是三中間被一豎打斷了,乾卦變成了坤卦,代表陰,因此『三豐』代表乾坤合一、陰陽變化。因此修道的人就喜歡用這個號。
據明史記載:一代道教大師、武當宗師張三丰,是遼東懿州人[2]
,即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距阜新縣城55公里,距阜新市區70公里。為紀念這位充滿傳奇色彩、獨創武當太極神功的道教大師,家鄉人在他的故鄉修建了張三丰仙居。
道教發祥地之一
終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主峰在西安長安區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太極是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初見於《易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與八卦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
推薦閱讀:
※百家姓-東門姓起源
※門神的起源與演化
※三八婦女節的由來與起源 (大眾網)
※姓氏起源5
※說說你聽說或者想到過什麼獨特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