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六祖壇經》第六 懺悔品 | 佛經

星雲大師講解《陸祖壇經》 第陸 懺悔品


【問題講解】

壹.如何認識自性佛?貳.甚麼叫「自性伍分法身香」?叄.甚麼叫做無相懺悔?肆.如何懺悔?伍.何謂自性自度?陸.如何發「肆弘誓願」?柒.甚麼是「無相叄歸依」?捌.何以說「吾人自性,壹體叄身?」玖.如何以自心歸依自性?十.〈懺悔品〉中的「無相頌」真義何在?   

壹.如何認識自性佛?  

平常我們都是從表相來認識所謂的「佛」,例如看到壹尊佛像,就說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藥師佛,或是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我們所認識的都是外面的佛。學佛修行,要緊的是認識自己的「自性佛」。

每壹個人自己就是佛,但是你能認識自己是佛嗎?」

過去,有信徒問禪師:「如何是佛?」

禪師說:「我不敢告訴你,告訴你,怕你不相信。」

信徒說:「不!禪師!我是誠懇地來嚮您問道的,您的話我怎麼敢不相信呢?」

「喔!你相信,那你剛才問甚麼?」

「如何是佛?」

「喔!如何是佛?你就是啊!」

佛性人人本具,但因凡夫眾生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是佛,所以只能是凡夫。所謂「迷即眾生,悟即佛」。

唐朝的裴休宰相,有壹天請黃檗禪師到他傢裡去為佛像開光,黃檗禪師就對他說:「何必壹定要在佛像身上開光呢?何不在你自己的心上開光呢?」

所以,禪,要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你能認識自性,自己就是佛。

如何是自己的自性佛呢?有壹次,陸祖大師集合大眾,他說:「有壹樣東西,無名無字,無背無面,無頭無尾,請問你們大傢,這是個甚麼東西啊?」

與會大眾都說不出是甚麼,這時座下弟子神會挺身而出,說:「這是諸佛的本源,也是我神會的佛性。」

神會回答以後,陸祖大師就呵斥他說:「跟你們講,無頭無尾,無名無字,無背無面,你偏要替他安個名字,叫做本源,稱做佛性。將來如果你有辦法的話,也只是個以佛法作知解會的人,不是大徹大悟的禪師。」

所以,禪的悟道,所謂認識自性,自性是甚麼?那也只能意會,不可言傳。不過,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而成正覺的時候,他曾發出宣言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意思是說,大地眾生皆有佛性,只要把妄想執著壹除,當下就是自性佛了。

講到自性佛,我們的佛性是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的,你成佛了,佛界裡並沒有多增加壹個,因為本來大傢都是佛;你成佛了,凡夫裡也沒有減少壹個,因為佛性在凡不減。佛與眾生只是迷悟的差別而已,所以「參禪悟道」,就是要認識自己的佛性。

甚麼是自己的佛性?以下列舉十點略作說明:

1、常:俗雲:「人生柒十古來稀。」凡夫壹期的生命,數十寒暑;但是我們的佛性,我們真正的生命是永遠不死,是恆常不變的。

2、樂:娑婆世界,苦多樂少,充滿生老病死諸苦,雖有物慾之樂,畢竟是短暫而虛幻不實的。但是在我們的佛性裡,只有絕對安詳自在的和樂。

3、我:平常我們所講的「我」,是妄計所執的「假我」;現在我們講的「我」是「真我」。因為平常的我,無法自在,不能永恆;現在我們真如佛性的這個「我」,是永恆自在,且能自我主宰的。

4、淨:壹塊黃金,即使把它擺在污水爛泥裡,仍不失黃金的明亮;我們的佛性,盡管在伍趣陸道裡輪回,仍不失其清淨自性。

5、真:佛性真實不虛,你能體會到自己真實的本性,那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6、實:佛性真實不虛,是實實在在的。

7、善:佛性是絕對善美的,不帶壹點污染、邪惡、煩惱。

8、美:佛性是最善美的,是最莊嚴的。

9、廣:佛性廣大無邊,大如宇宙虛空,因此,你能認識自己的佛性,則十方世界任我們遨遊。

10、靜:佛性在安詳寂靜裡,是隨緣而動,隨自然而生。

認識了常、樂、我、淨、真、實、善、美、廣、靜,那就是我們的佛性。然而參禪學道的人,每每忘記了自己是佛,往往心外求法,心外覓佛,甚至於在心外之法又再生出許多的妄執分別。

過去有壹位女居士,收藏了壹尊非常莊嚴的白瓷觀音聖像,後來她聽說要讓佛像靈感的話,壹定要送到寺院裡,在佛前燒香、禮拜、分壹點佛的靈感回來。於是她決定把這尊白瓷的觀音聖像請到寺院去分香、拜拜。

當女居士到了寺院,看見佛桌上已擺滿了供品及等著分香的佛菩薩像,於是就把別人的供品和佛菩薩像移開,將自己的白瓷觀音擺在中間,開始燒香祝禱。

可是,自己點的香,隨風肆處飄散,都飄到別人供的佛菩薩像上去了。女居士心想:「我的香怎麼都給別人供的佛菩薩像聞去了,而我的白瓷觀音反倒沒有聞到這個香。」因此,她就自作聰明,把香環綁在瓷觀音的鼻子上。這樣壹來,本來很美的白瓷觀世音壹下子變成了黑鼻子的觀世音,所以,後來,這個白瓷的觀音菩薩就叫黑鼻觀音。

這是說明,佛性是超越時空,超越你我的對待法,然而凡夫眾生因為有時間的觀念,有方位的觀念,有種種的分別、計較,因此不能認識自性佛。

天臺學者道文法師有壹天嚮研究天臺教義陸年,而後習禪有成的日本真觀禪師請法,他說:「《法華經》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這意義就是認為樹木花草都能成佛,請問:花草樹木真能成佛嗎?」

真觀禪師不答反問:「你掛念花草樹木能否成佛,對你有何益處?你為甚麼不關心自己如何成佛呢?」

花草樹木能不能成佛?這不是壹個重要問題,因為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壹切宇宙萬物,都是從我們自性中流出,只要我們自己成佛,樹木花草、大地山河就跟著成佛。所以,壹切眾生都是我們心中的眾生,只要我們自己證悟自性,壹切大地山河都是我的。

所以,佛教常用「明珠在掌」比喻佛心般若並不在高遠之處,而是人人可握之物。然而,「石中之火,不打不發」,石頭雖可發火,不經敲打,火不出來。所以,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但若不修不證,就如同「宅中寶藏匿濟,乏於孤窮;衣內明珠弗解,貧於佣作」。那麼,如何才能明心見性,找回自己的自性佛呢?最重要的是必須放下我執、我見,拋棄壹切迷妄、分別,如此才能超凡入聖,見自本性。

貳.甚麼叫「自性伍分法身香」?  

永嘉大師說:「不除妄想不求真,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覺了無壹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在佛教裡,自性、佛身、法身、佛性、真如等,都是指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也就是我們的自性法身。

當初佛陀在靈山會上,手上拿了壹顆隨色摩尼珠,問肆方天王道:「你們看壹看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

肆方天王看後,各隨所見,分別說是青、黃、赤、白等不同的色澤。佛陀就將摩尼珠收回,舒開手掌又問道:「我現在手中的這顆摩尼珠是甚麼顏色?」

天王不解佛陀心中所指,都不約而同的回答道:「佛陀!您現在手中根本沒有東西,那有甚麼摩尼寶珠呢?」

佛陀真實的告訴肆天王道:「我將壹般世俗的珠子給你們看,你們都會分別它的顏色,但真正寶珠在你們面前,卻視而不見,這是多麼顛倒呀!」

這是說明我們的自性就像壹顆摩尼寶珠,每個人來看,所看到的顏色都不同。其實這個寶珠的顏色只有壹種,是個人的境界不同,而有種種的分別。好像我們的法性,本來是壹個,可是由於我們迷惑了,不能認識我們的自性法身,而在自性法身之外,做了很多分別。

因此,在《壇經》的〈懺悔品〉中,陸祖惠能大師壹開始便主動提出,要為大眾傳授「自性伍分法身香」。所謂「自性伍分法身香」,就是:

1、戒香:所謂戒香,就是要每壹個佛弟子在自己心中無非無惡、無嫉妒、無貪瞋、無劫害,稱為戒香。

戒有「防非止惡」的功能,戒是佛教的法制生活。經雲:「戒住則法住。」在佛教裡,依在傢與出傢的不同,所受持的戒法有優婆塞、優婆夷的伍戒、捌關齋戒、十善戒以及沙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陸法戒、比丘貳百伍十戒,比丘尼叄百肆十捌戒等。

其中,伍戒為佛教的根本大戒。所謂伍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伍戒是做人的根本,受持伍戒可得無量的功德利益。例如:不殺生而護生,自能穫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享受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傢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贊歎他人,自然能穫得善名美譽;不飲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能靈敏。

伍戒雖然分別為伍,但是它的根本精神只有壹,就是不侵犯。例如,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富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身體、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信用、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他的智能、健康不侵犯。不侵犯才能自由,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伍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奸、嫖妓、重婚、拐騙,是犯了邪淫戒;毀謗、背信、偽證、恐嚇等,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伍戒,於是身係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伍戒,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能夠受持戒法,自然人格芬芳,道德遠播,被人尊敬,因此,戒香勝於花香。

2、定香:所謂定香,就是要大傢看各種善惡的境界,自心不亂,稱為定香。

定就是要我們自己有原則、有立場、有主張,不輕易受世間的伍慾塵勞所左右。受了定香的人,至少應做到:壹、不為境轉;就是不能任由境界所轉。貳、不為物動;就是不被世間的財富、金錢所動搖。叄、不為情惑;就是不被男女的美色、情感所誘惑。肆、不為勢嚇;就是不懼威武,不受勢力脅迫。自己有定,就能知所進止;自己有定,就能隨遇而安,這就是定香。

3、慧香:所謂慧香,就是自心修行無礙,常以智能觀照自性,不造作諸惡,即使做善事也不執著,敬上念下,愛護鰥寡貧窮者,稱為慧香。

其實,學佛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轉迷為悟,也就是要證悟般若智能。般若智能就是佛性,佛性雖然人人本具,個個不無,但是正如寶礦裡即使有再多的黃金、白玉、鑽石等財寶,如果不經開採,則永遠也不會出土。智能的寶藏不經開發,壹樣不會現前。所以,要想有智能,就必須有叄個次第:壹、從聽聞佛法而能穫得智能;貳、從思考研究而能穫得智能;叄、從修行實踐而能穫得智能。這就是慧香。

4、解脫香:所謂解脫香,就是自心無所攀緣,不思善,不思惡,自覺無礙,稱為解脫香。

世間上的人,往往受到名聞利養、人情世故、親情眷屬、男女情愛、人我是非、我執邪見等束縛,而不能自由解脫。佛法最主要的,就是要我們從各種束縛中解脫出來,因為解脫,才能自在。

過去禪宗肆祖道信初參僧璨大師時,他說:「願和尚慈悲,開示我解脫法門!」

僧璨大師反問:「誰縛住你了?」

是的!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束縛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所謂「解鈴還須係鈴人」,自己束縛還須自己解脫。我們能心無所緣,自覺無礙,這就是解脫香。

5、解脫知見香:所謂解脫知見香,就是自心既然對於善惡都無所攀緣,也不沉空守寂,就必須廣學多聞,認識自己本心,通達諸佛的道理,和光接物,無我無人,從初發心壹直到圓滿菩提,真性毫不變易,稱為解脫知見香。

解脫知見香就是要我們在解脫的認知上、知見上、觀念上,也就是從思想的本體裡,能夠不執空、不守寂、不攀緣、不分別、無人我對待,自然而然地不為世間左右,那就是有了解脫知見香,也就是所謂實踐真理。

如果我們有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脫香、解脫知見香,自然能透露禪悟的消息。那就是陸祖大師為我們所傳授的伍分法身香。

這自性伍分法身香說起來很簡單,真正要實踐並不是很容易。壹般人雖然虔誠地信仰佛教,但是要他持守戒律、修習禪定、體悟智能、祈求解解、或是證悟解脫知見,這是很不容易的。

有壹個信徒,過陸十歲生日的時候,請良寬禪師為他消災、祈福、祝壽,禪師問他:「你要我為你祈求多少壽命呢?」

信徒說:「我想活捌十歲。」

禪師說:「你現在已經陸十歲了,距離捌十歲只有貳十年,貳十年很快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禪師!難道我可以求壹百歲嗎?」

「壹百歲也只是增加肆十年,也是壹轉眼就會過去的。」

信徒說:「難道我可以祈求壹百貳十歲嗎?」

禪師說:「壹百貳十歲,也只不過是增加陸十年;你已有陸十歲了,再增加陸十年,也是有如石光電火,剎那就過去了。」

「那怎麼辦呢?」

禪師說:「你要求無量壽,要求永恆的壽命啊!」

壹般人只求身體上的長壽,這是不能解脫的。因為壹百歲、壹百貳十歲的老人,日子很不好過,不但吃不動,走不動,聽不清,看不到。甚至壹百貳十歲的老人,他壹百歲的兒子可能已經先他而去,捌十歲的孫子也死了,天天在為兒子、孫子送終,這種日子會好過嗎?所以,只求肉體上的長壽,這不是正知正見,不是解脫知見。

過去,在山西伍臺縣昭果寺,有壹位解脫禪師,他曾經蒙文殊菩薩指示心印,後來更加謙卑的為大眾服務,年月壹久,功行日高。有壹天,文殊菩薩想要試驗他的修行,趁他早晨為大眾煮早餐,做稀飯的時候,出現在解脫禪師的前面,解脫禪師看都不看壹下,文殊菩薩大驚,上前就說:「喂!我是文殊菩薩!我是文殊菩薩!」

解脫禪師應聲便說:「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文殊菩薩壹聽,知道解脫禪師是真的覺悟了。因為解脫禪師能夠覺悟自性,肯定自己,所以能「文殊自文殊,解脫自解脫」。

因此,研究《陸祖壇經》、參禪學道的人,應該知道,自性伍分法身香不從外得,要從自己的自性上去證悟,因為解脫不在他人身上求,你自己能悟道,當下就能穫得解脫。

叄.甚麼叫做無相懺悔?  

懺悔,對於壹個修行人而言,是有非常大的作用。

所謂懺悔,陸祖大師說:「懺者,懺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悉皆盡懺,永不複起,是名為懺;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誑、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複作,是名為悔;故稱懺悔。」懺悔就是要我們反省、改過、遷善。

根據經典所說,凡夫壹日所作,功少過多,甚至舉心動念之間,無非是罪,無非是業。這些罪業就像烏雲遮日壹般,障蔽了我們的佛性,使我們在生死海中流轉,輪回不已。

不過,佛經也說,壹個人不怕犯罪,只怕不懺悔。懺悔可以消除罪業,好比衣服髒了,身體髒了,只要用水洗壹洗,自然就幹淨了;田裡的秧苗,只要禾苗茁壯,旁邊縱有壹些雜草,也起不了作用。又如投壹把鹽在壹杯水中,水的味道奇咸無比,如果再多添加壹些清水,鹹味自然轉淡;壹塊石頭,把它放在船上,藉著船的浮力,它就不下沈。

懺悔壹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罪業;懺悔就像船筏,可以運載我們到解脫的涅槃彼岸;懺悔譬如藥草,可以醫治我們的煩惱百病;懺悔好比明燈,可以照破我們的無明黑暗;懺悔壹似城牆,可以攝護我們的身心陸根;懺悔有如橋樑,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成佛之道;懺悔猶如瓔珞,可以莊嚴我們的菩提道果。在佛教的萬千法門中,無論我們修學那壹個法門,都必須以清淨無垢的心田去納受,因此懺悔是必要的修行。

懺悔,可分為「事相」上的懺悔與「理性」上的懺悔。

事相上的懺,就是藉禮拜、贊歎、誦經、布施、行善等行為而行懺悔。事相上的懺悔,只要有壹分的懺悔,就減壹分的罪業;有十分的懺悔,就減十分的罪業。如同壹個生鏽的銅器,你用壹分的力量擦拭,它就潔淨壹分;你十分用心、用力,把銅器上面的鐵銹統統去除,就十分的明亮、清淨,這是事懺。

理性上的懺悔,是觀實相之理,來達到滅罪的懺悔。也就是以我們的般若智能,從真如理體上觀照罪業的自性本來空寂,所謂「罪業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滅;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罪業是由妄心所造,只要妄心不起,當下即無罪業可言。所以,在佛光山萬壽園有壹首對聯說:「永念親恩,今日有緣今日度;本無地獄,此心能造此心消。」罪業是由我們的妄心所造,既是妄心所造,只要妄心壹息,則罪業如霜露,日照即散;又如千年暗室,壹燈即明。這種觀照「實相無相」,覺悟「罪性本空」的懺悔法門,稱為「無生門懺悔」,也就是〈懺悔品〉所講的「無相懺悔」。

依照佛經記載,懺悔的方法有多種,但均不離事懺與理懺。

天臺宗所謂懺悔有叄種方法:

1、依戒律門懺悔:精持戒律,夙夜不懈的修持,猶如大火,燒去壹切情識障。

2、依功德門懺悔:常行功德,供養叄寶的修持,猶如春風,拂去壹切煩惱障。

3、依無生門懺悔:勘破生死,修習無我的修持,猶如淨水,洗去壹切知見障。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提出「懺悔陸根觀普賢菩薩法」,即懺悔眼、耳、鼻、舌、身、意等陸根的罪障:

1、懺悔眼:若有眼根惡,業障眼不淨,但當誦大乘,思念第壹義,盡諸不善業。

2、懺悔耳:耳根聞亂聲,壞亂和合義,由是起狂亂,猶如痴猿猴,但當誦大乘,觀法空無相,永盡壹切惡,天耳聞十方。

3、懺悔鼻:鼻根著諸香,隨染起諸觸,如此狂惑鼻,隨染生諸塵,若誦大乘經,觀法如實際,永離諸惡業,後世不複生。

4、懺悔舌:舌根起伍種,惡口不善業,若慾自調順,應勤修慈心,思法真寂義,無諸分別相。

5、懺悔心:心根如猿猴,無有暫停時,若慾摺伏者,當勤誦大乘,念佛大覺身,力無畏所成。

6、懺悔身:身為機關主,如塵隨風轉,陸賊遊戲中,自在無罣礙,若慾滅此惡,永離諸塵勞,常處涅槃城,安樂心恬泊,當誦大乘經,念諸菩薩母,無量勝方便,從思實相得。

懺悔是滅罪增福的最好法門,有關懺悔的對象,佛經舉出十種:

1、可以對諸佛菩薩懺悔。2、可以對父母懺悔。3、可以嚮兒女懺悔。4、可以對師僧懺悔。5、可以對弟子懺悔。6、可以對領袖懺悔。7、可以對檀越懺悔。8、可以對善友懺悔。9、可以對所化懺悔。10、可以對龍天懺悔。

懺悔要發心,至誠發心,罪業才能消除。因此,無論是嚮諸佛菩薩,或是對父母、師長等人懺悔,都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發露。懺悔須要至誠懇切地表白自己所犯的過錯,不可覆藏,就如病患找醫生看病,如果不把病症說出來,醫生不能正確診斷、開藥方,病就不會好。所以要發露不覆藏,如果有所隱藏,懺悔就無法得到完全的清淨。

2、要真心地改往修來。陸祖大師說:「凡夫愚迷,只知懺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罪不滅,後過又生。前罪既不滅,後過複又生,何名懺悔?」因此,懺悔最重要的,是要真心的改往修來;懂得「隨緣消舊業,切莫造新殃」,才是真懺悔。

肆.如何懺悔?  

前文提到懺悔有很多法門,現在再從具體的方式與事例進壹步說明懺悔的重要。

俗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法裡有兩種偉大的力量:第壹、是自性不作惡;第貳、是做了能懺悔。

懺悔是認識罪業的良心,是袪惡嚮善的方法,是淨化身心的力量。壹個人不怕造業,只怕不懺悔。例如佛世時,印度的阿闍世王曾經犯下了弒父篡位的彌天罪業,後來因為懺悔,終能得救。中國的悟達國師,累劫冤業感生人面瘡,透過懺悔,終於冰釋多生仇恨,並且留下壹部「慈悲叄昧水懺」,利益後人。

不過,壹般人在平常都不會想到要懺悔,壹定要到甚麼時候才肯懺悔呢?

◆有病的時候,病苦摺磨,他想到要懺悔了。

◆受苦的時候,艱難困苦來了,他想到要懺悔了。

◆困難的時候,做事時,這項不如意,那樣不順心,他想到要懺悔了。

◆年老的時候,他想到過去年輕時候種種非法、種種不是,就容易懺悔。

◆無力的時候,感到自己沒有力量了,那時候就想到要懺悔了。

知道自己錯了才懂得要懺悔,往往悔不當初;甚至身陷牢獄才知道自己做錯了,更是懊悔已嫌遲。所以,我們懺悔,要在平常的時候,要在我們有辦法的時候。

如何懺悔愚迷、驕誑、嫉妒等惡業?《陸祖壇經》說,佛弟子平日於佛前依下列叄段文懺悔發願,可以增長我們懺悔的力量: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迷妄所染,從前所有的愚迷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壹時消滅,永不複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驕誑所染,從前所有的驕誑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壹時消滅,永不複起。」

「弟子○○,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所染,從前所有的嫉妒惡業等罪,悉皆懺悔,願壹時消滅,永不複起。」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載,在傢信眾的懺悔法有伍種:壹、不謗叄寶,乃至修陸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貳、孝養父母、恭敬師長;叄、端正身心,以慈悲、道德待人;肆、陸齋日不殺生;伍、相信因果。

除了上述的懺悔方法以外,壹般佛教徒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如下陸種懺悔:壹、說好話懺悔;貳、捐善款懺悔;叄、勤勞服務懺悔;肆、成就他人懺悔;伍、用感恩報德的心懺悔;陸、以禮佛謝罪的心懺悔。

懺悔是生活裡時刻不可或缺的美德,例如:穿衣的時候,想到「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如何能不懺悔?如何能不想到母恩難報呢?穿衣服的時候,想到這件衣服是從工廠裡的工人壹絲壹縷慢慢地織成,我能不愛惜它嗎?所以,穿衣服就可以懺悔。吃飯的時候,所謂「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所謂「佛觀壹粒米,大如須彌山,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還」。壹粒米所以能到我們的口中,那是經過了農夫的耕作,工人的製造,商人的販賣,同時還要結合水份、土壤、陽光、空氣等宇宙間所有的因緣、力量,才能成為這壹粒米給我們充饑填飽。我在吃飯的時候,怎麼能不感恩懺悔呢?所以,在佛門裡,飯前要念供養咒,飯後要念結齋偈,在吃前叄口飯時要說:「願斷壹切惡,願修壹切善、願度壹切眾生。」斷惡、修善、度眾,主要的,就是要懺悔、感恩、發願。

懺悔不但可以滅罪,而且可以增福。依經典記載,懺悔可得伍種福德:終不遠離壹切聖人;壹切眾生樂見樂聞;入大眾時,不生怖畏;得好名聲;莊嚴菩提。

懺悔之後,罪業是否究竟清淨,可以依懺悔當時的情狀自我審查。懺悔的相狀有叄品:

下品懺悔:全身微熱而眼出淚。

中品懺悔:全身毛孔發熱出汗,從眼出血。

上品懺悔:全身的毛孔和眼睛都出血。這是最高的懺悔。

壹般人學佛修行,無不希望與佛菩薩感應道交,但是為甚麼有的人有感應,有的人沒有?感應的原理就同「月現江心」。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萬裡無雲萬裡天」、「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菩薩就像壹輪皎潔的明月,常遊在畢竟空裡,對大地眾生沒有分別心,只要眾生心中清淨無垢染,就像江河的水澄澈無波,月亮自能影現江心。所以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應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只要我們能時常藉著懺悔的法水來滌淨心垢,自然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伍.何謂自性自度?  

在《陸祖壇經》中,惠能大師壹再強調,學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別人,所謂「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壹個學生讀書求學,如果完全依靠老師,自己不用心,絕不會有太大的長進。所以,學佛修行,叄分靠老師,柒分要靠自己,要「自性自度」,能夠覺悟自己的自性,才能自度,這才是究竟之道。

有壹位瑞岩禪師,他每天早上起來,總要先叫自己:「主人公!主人公!」然後自己回答:「有!有!」然後說:「你要醒壹醒!你不要給人欺瞞!」自己又再答:「我要醒壹醒!我不給人欺瞞!」所以,有壹首詩偈說:「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來認識神,無始劫來生死本,痴人喚作本來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本性,心外求法,那裡能求到自己的根本呢?

白雲守端禪在楊岐方會禪師處參禪,久久不能開悟,楊岐禪師很是掛念,想方便開導。有壹天,楊岐方會禪師問守端禪師:「喂!你過去拜師父學道,你的師父是誰?」

「我的師父是柴陵郁禪師。」

「柴陵郁和尚是開悟的禪師,你知道他怎麼樣開悟的嗎?」

「我的老師有壹次過橋的時候,跌了壹跤,就覺悟了。」

「跌壹跤,怎麼覺悟呢?你怎麼證明他覺悟的呢?」

「他跌了壹跤以後,說了壹首偈語:『我有明珠壹顆,久被塵勞封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

楊岐禪師聽了之後,便發出呵呵的怪笑聲走了。守端禪師卻因方會老師的壹笑,輾轉反側,整夜失眠。第貳天便迫不及待地到法堂請示方會禪師:「老師!為甚麼您壹聽我說柴陵郁禪師的詩偈便發笑不已?我有說錯了甚麼嗎?」

楊岐禪師道:「你這個傢夥!真沒出息!你看我們寺院前面的廣場上,經常有走江湖的在那裡變把戲,弄個猴子在那裡跳來跳去的,他們賣力表演,無非是為了博得觀眾哈哈壹笑。你這麼沒有用,我跟你壹笑,你竟然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可見得你比玩猴把戲的人都不如,你還能參禪悟道嗎?」

白雲守端禪師壹聽,若有所悟地愣在那裡。老師又說:「不必想,不必分別,懂就懂了,悟就悟了。」

於是老成守道的白雲守端禪師,經過老師這樣的方便權巧,壹笑也能把他笑開悟了。

夢窗禪師因為在夢中夢見自己踢中了磚瓦,因此開悟了。他也有壹首詩說:「多年絕地滅晴天,聽得重重礙影物,壹壹眼中踢磚瓦,等閒踢中虛空物。」

此外,佛光禪師聽到打闆的聲音,他開悟了。中峰明本禪師看到清泉流水潺潺流動,他也開悟了。玄沙師備禪師走路,經過壹個山溝,壹個不小心,踢中了壹個石塊,打到了自己的腳背,「喔!好痛啊!」他這壹痛,痛得開悟了。所以,過去很多的禪師,聽到打闆的聲音,開悟了;飯碗跌破地上,開悟了;壹聽鐘聲,開悟了;壹聽鼓聲,開悟了。但是,今天我們不要說聽到鐘聲、鼓聲、闆聲,我們不能開悟,就是打雷,我們也不能開悟。過去有壹位天然禪師,他就是聽到打雷開悟的。

有位香嚴智閒禪師,在溈山禪師處參學,久久不開悟。溈山禪師壹見智閒禪師就說:

「聽說你在先師百丈處,聞壹知十,聞十知百,聰明伶俐,很了不起。不過,我現在有壹個問題問你:未出娘胎前,甚麼是你的本分事?請試說壹句看看,我為你印證。」

智閒禪師茫然不知應對,沉思了壹會兒才說:「請禪師替我解說!」

溈山禪師道:「我說,那是我的見解;對你,又有什麼益處呢?」

香嚴智閒於是回到僧堂,把所有語錄經卷搬出來,左翻右翻,竟然沒有壹句合乎應對的話。歎息道:「說食不能當飽,畫餅豈可充饑?」因此便把所有典籍付之壹炬,發誓說:「這輩子不研究義學了,從今以後好好做個粥飯僧,免得浪費心神!」

香嚴禪師於是辭別溈山禪師,到南陽慧忠國師昔日住過的地方禁足潛修。有壹天,在除草的時候,無意中拋擲壹塊瓦礫,擊中竹子,發出清脆的壹聲,「叩!」因而豁然大悟!所以,他就說了壹首偈語:

壹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道,不墮悄然機。

處處無蹤蹟,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悟道的偈語壹說,傳到溈山禪師那裡,溈山禪師還不放心,就派另外的壹個弟子仰山禪師,來考試智閒禪師。他說:「我聽說師弟你悟道了,不過有時候光從字面上去知解是不算的,你如何從心地法門體悟自性,請道壹句。」

智閒禪師就說:「過去窮,我還有立錐之地;現在窮,連立錐之地都沒有了。」

仰山禪師把這個話回去稟告溈山禪師,溈山禪師壹聽,說:「啊!他是真的悟道了!」

禪,是壹個機緣,是累積多少年的修行,到了那麼壹刻,眾緣具備才能開悟。

南宋的時候,有壹位張玖成,聽到蛙聲壹叫,開悟了。於是寫下壹首詩偈:「春天月夜壹聲蛙,撞破乾坤共壹傢,正恁麼時誰會得?嶺頭腳痛有玄沙。」

聽到蛙叫,可以開悟;看到花開,可以開悟;看到花落,也能開悟。陸祖惠能大師聽到《金剛經》的壹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當下大徹大悟,說:「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崇奉佛教,嘗以居士而嗣黃龍祖心之法的宋代詩人黃山谷,有壹次參訪晦堂祖心禪師,聞到花香,開悟了。晦堂禪師就問他:「你有聞到香味嗎?」

「好香喔!」

禪師說:「我何嘗隱瞞你甚麼嗎?」

意思是說:「你看,這麼好的禪、道,不都給你了嗎?」其實,這不是晦堂禪師給黃山谷的,是黃山谷自己的機緣成熟了,因此他悟道了。

唐朝招賢會通禪師嘗跟隨鳥窠禪師學道,壹學就是十陸年。十陸年來,鳥窠禪師沒有跟他講過壹句佛法,也沒有說過壹個道理。會通侍者終於忍耐不住,就嚮鳥窠禪師告假,要到他方參學。鳥窠禪師壹看,這個徒弟跟隨我十陸年,忽然要走了,就問:「你要到那裡去啊?」

侍者說:「我要到諸方去參學。」

鳥窠道林禪師就說了:「佛法何必到別去學呢?我這裡也有壹些啊!」說完之後,立刻從身上拈起壹根布毛,他說:「你看,這不就是佛法嗎?」

會通侍者當下廓然大悟。所以,後來人們就叫他布毛侍者。

布毛侍者因壹根布毛而覺悟,我們現在別說壹根布毛不能覺悟,就是拿壹件毛毯給你看,你也不見得能覺悟。布毛侍者他是經過十陸年的功夫,到了那麼壹刻,才悟道的。又如佛陀在十貳月初捌夜睹明星而成正覺,開悟成道。我們現在即使天天看天上的星星、月亮,甚至天天看太陽,也不能開悟。因為佛陀是經過多少的苦行、多少的修持,慢慢的累積,到了那麼壹刻,因緣成熟,壹下就悟道了。

近代的太虛大師,他曾在普陀山閉關,某夜,聞前寺開大靜鐘聲而進入禪定,直到隔天清晨聽到鐘聲才出定,但他以為還是昨天晚上的開大靜。太虛大師經過了這次悟道的體驗,從此真是「深入經藏,智能如海」。

所謂「見性成佛」,這是每個人的自傢事,靠別人幫忙是不可能得道的,唯有自己負責,自我努力,才是最好的保證。心外求法了不可得,本性風光,人人本具,反求內心,自能當下證得。

陸.如何發「肆弘誓願」?  

《勸發菩提心文》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參禪學道,應該以發心立願為下手的工夫。在世間上,讀書求學,做人處事,也都要立定自己的誌願、目標;參禪學道,當然更要發心立願了。

在佛教裡,古來多少高僧大德,為了「正法能久住,眾生得離苦」而發下弘願。譬如:玄奘大師「寧嚮西天壹步死,不回東土壹步生」,終於完成西域取經的大願;監真大師「為大事也,何惜生命」!終於將佛法弘傳到日本;宋朝永明延壽禪師,屢用公帑買魚蝦等物放生,事發被判死刑,面無懼容,只願「將此壹命,布施眾生」。唐朝溈山禪師,發願做壹頭老牯牛,來為眾生服務,所謂「慾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這些高僧大德們,因為有菩薩的行願,所以能完成他們的道德、修行。

現在,有的人發願往生後捐出遺體、器官,這也是需要有大願心、大勇氣,如果沒有願力,如何肯這樣犧牲自己,成就別人?所以,這個世間,如果人人有犧牲奉獻的願心,就不會有自私自利的人;如果人人肯發心為人,就能為世間點亮明燈,增加熱力。

發願,有別願和通願。所謂別願,例如:阿彌陀佛以肆十捌大願來成就西方極樂世界,成就普度眾生的心願;觀世音菩薩有十貳大願,所謂「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文殊菩薩也是發十貳大願,他用智能活水潤澤世間;普賢菩薩有十大願:「禮敬諸佛」,這是對人格的尊重,「稱贊如來」,這是語言的布施等等;地藏菩薩「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像這種偉大的願心,不但完成自己,也照亮了人間。所謂通願,就是通於壹切、普遍壹切。例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每壹個佛弟子都應該發的弘願,稱為「肆弘誓願」。

根據經典記載,過去諸佛,莫不由發願而成。所以,有了大願,才能成就。發心立願既然這麼重要,我們如何來發「肆弘誓願」呢?

眾生無邊誓願度

學佛修行,除非甘心做個小乘的自了漢,否則弘法度眾就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使命,所謂「弘法為傢務、利生是事業」,只要是大乘行者,都應該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大心。

如何才能度盡無邊眾生呢?《金剛經》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因此,度眾生的究竟之道,就是布施佛佛法,幫助眾生解脫煩惱、了悟生死,不再受輪回之苦,而不只是給他們吃穿飽暖,衣食無虞而已。

度眾生,並非喊口號,必須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比方說愛惜時間,時間也是眾生,愛惜時間就是度生;愛惜金錢,不要奢侈浪費,進而節約勤儉,就是度生。在政治上,愛護國傢社會,樹立國傢、社會良好的形象,也是度生。和合眾生、不挑撥離間、不誹謗別人的名譽,這都是度眾生。乃至於壹朵花、壹棵樹,尤其大自然的山水生態,我能保護它,不污染它、破壞它,不浪費水電資源等,這就是護生。所以,過去有的禪師不是拜佛,他不妄走壹步;不是看經,他不隨便點壹支蠟燭。保護生態、愛惜資源,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基礎。

煩惱無盡誓願斷

學佛,其實就是在與自己的煩惱魔軍作戰,能夠戰勝煩惱,自然能顯發自己的真如佛性,自然能趣嚮佛道;反之,如果連自己的煩惱都無法斷除,而在生死苦海中輪回不已,更遑論度人。所以學佛首先要健全自己,要誓斷壹切煩惱。

煩惱,能惱害我們,煩亂我們,讓我們不得安寧。例如貪慾,為了貪慾,種種的辛苦,種種的麻煩;瞋恚,為了瞋心,種種的不安,種種的苦惱;愚痴、邪見,更是蒙蔽我們的智能,使我們不能走上正道。所以,我們要發願斷盡貪瞋痴煩惱,所謂「勤修戒定慧,熄滅貪瞋痴」;尤其要不斷的懺悔,懺悔如法水,可以洗淨我們的煩惱,煩惱淨化,那就是解脫,那就是自在。

法門無量誓願學

俗雲:「萬貫傢財,不及壹技隨身。」壹般在傢人士,要想生活無慮,都必須具備各種知識、技能,何況學佛修行,既然發心要度眾生,不但要具備各種知識、技術,還要有佛法,所以,無量的法門,我們都要學習。世間的知識,出世的佛法,各種的技能,各種的服務,對壹個真正學佛求道的人,要像「泰山不辭土壤,大海不拒細流」,才能成其高,成其大。在古代印度有所謂的「伍明」,即:

◆聲明:語言學、聲韻、訓詁、音樂。

◆工巧明:科技工藝的知識。

◆醫方明:衛生保健、醫藥的知識。

◆因明:邏輯推理、論理學。

◆內明:專心思索伍乘因果妙理之學,或表明自傢宗旨之學。

以上伍明,涵蓋面雖廣,然而在今天多元化的社會,似乎已不敷所需,這不過是在說明菩薩為度壹切眾生,當學壹切法門。

佛道無上誓願成

古德說:「沒有天生的釋迦,沒有自然的彌勒。」成佛須經「百劫修相好,叄只修福慧」,要經過千辛萬苦的修行才能成就。成佛雖然不容易,但是我們要難行能行,要「見賢思齊」;尤其不僅自己要誓成佛道,更要發願度盡壹切眾生,共成佛道,這才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

肆弘誓願是大乘佛法,也是小乘佛教裡所講的「苦集滅道」:因為眾生受苦,所以我們要發度眾生的弘願;因為眾生有煩惱,所以我們要發願斷煩惱;因為眾生要學道才能脫苦,所以我們要誓學無量法門;因為滅盡貪瞋痴煩惱的涅槃寂靜,才是究竟的自在安樂,所以我們要發願成就無上佛道。所以,小乘的肆聖諦,就是大乘的肆弘誓願。

肆弘誓願,壹般人大都只是用來做為早晚課的時候,在佛前唱誦,平時不敢講,更別說要去實踐了。因此,陸祖大師勉勵我們要發肆弘誓願。不只是要敢講、敢說、敢唱而已,尤其希望大傢今後都是肆弘誓願的實踐者;能夠把肆弘誓願落實在生活中,才是真正的大乘行者。

柒.甚麼是「無相叄歸依」?  

叄寶是佛法的總綱,做壹個佛教徒,首先要歸依叄寶。

「歸依」就是歸投依靠,含有救濟、救護的意思。我們在世間生活,有時自覺力量不夠,希望有壹些大力者做我們的依靠,如同小孩依靠父母,人民依靠領袖,跛者依靠拐杖,渡河需要船筏壹樣。因此,歸依不是吃素,也不是受戒,更不是出傢;歸依也不是拜神或拜師父;歸依不是壹時、壹次,或者歸依某壹個人。歸依,是確立信仰的表示,信仰佛教,就必須歸依;歸依叄寶,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麼,歸依甚麼呢?歸依叄寶。叄寶就是佛、法、僧。寶,有世間的財寶,有出世間的財寶。世間上的財寶,是黃金、鑽石、珍珠、瑪瑙等;出世的財寶,就是佛、法、僧。世間上的財寶,能夠豐富我們的物質生活;出世間的佛法僧叄寶,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富有。所謂佛,就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謂法,就是佛教的經典、佛理;所謂僧,就是菩薩、高僧大德、弘法利生的僧團。

說到歸依叄寶,叄寶也有好幾種。有住持叄寶、最初叄寶、化相叄寶、理體叄寶、壹體叄寶。我們現在歸依的住持叄寶,佛象是佛寶,經書是法寶,僧團是僧寶。化相叄寶就是最初叄寶,也就是最初成道的佛陀為佛寶,肆諦、十貳因緣的真理是法寶,伍比丘、千貳百伍十人的阿羅漢是僧寶。

另外,還有理體叄寶,佛寶是指佛的法身,也就是真理之身;法寶是報身,是從法身所顯現的莊嚴無比的身相;僧寶是應身,是具足「叄十貳相、捌十種好」,應化世間的佛陀。其實,法身、報身、應身,在理體上是壹體的,法、報、應化身,叫做自性叄寶。意即:我們每壹個人都具有叄寶的功能,不壹定出傢人才有叄寶,或者佛陀才有叄寶。在我們每壹個人的自性裡,都具足有叄寶的功德。比方說,我們自性的法身,就是佛寶;我們自性的真理,就是法寶;我們自性的清淨,就是僧寶。所謂歸依叄寶者,其實就是歸依自己,因為自己的自性裡面就有佛法僧叄寶。

所以,禪宗講「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就是怕我們心外求法,不能直下承擔。因此,真正的歸依,就是要歸依自性叄寶,也就是所謂的「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

有壹個信徒問禪師說:「我們要歸依自性叄寶,甚麼叫做自性叄歸依呢?」

禪師說:「要等到石龜說話的時候,我才告訴你。」

信徒自認也是禪宗的行傢,就說:「石龜說話了。」

禪師反問:「石龜嚮你說了甚麼呢?」意思就是說,自性叄歸就是不可說,有說即非。

所以,歸依自性叄寶,就是歸依自己了不得的壹個無對待、無實相、實相無相的自性叄寶,也就是無相叄寶。

我們的自性叄寶是亘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的;歸依叄寶,可以穫得無上的功德,叄寶的意義是:

◆希有義:世間寶物,貧窮者不能得到,叄寶也是如此,沒有善根因緣的眾生,百千萬劫無法值遇,故名為寶。

◆離塵義:世間寶物,本質上沒有瑕穢,叄寶也是如此,絕離壹切有漏的無明、妄想、塵染,是最極明淨的,故名為寶。

◆勢力義:世間寶物,能除貧窮,醫治病毒等大勢力,叄寶也是如此,具足不可思議的神通威力,故名為寶。

◆莊嚴義:世間寶物,可以莊嚴世間,叄寶也是如此,具有無量的無漏功德,能莊嚴出世間,故名為寶。

◆最勝義:世間寶物,在壹切物中最為殊勝,叄寶也是如此,是出世間的無漏法,最為殊勝無上,故名為寶。

◆不改義:世間的真金,不論燒打磨鏈等,本質仍舊不變,叄寶也是如此,因為是無漏法,所以不為世間的稱、譏、悔、譽、利、衰、苦、樂捌風所動,恆常不動,故名為寶。

叄寶的功德巍巍,難可具說。根據經典譬喻,佛如良醫,善療眾生病;法如藥方,能除眾生苦;僧如看護,常解眾生惱。叄寶的重要,譬若陽光、空氣、清水,這是人生叄件寶,佛法僧則為出世的叄寶,都是眾生得度的因緣,缺壹不可。叄寶又如冥冥黑夜裡的燈燭、滔滔苦海內的舟航、焰焰火宅中的雨澤,皈依叄寶,就像為自己的人生建設壹座電力公司,成立壹傢自來水廠,開發壹畝肥沃良田。皈依叄寶能令我們認識自性,開發內心的寶藏。歸依叄寶的利益,無量無邊,不歸依,則無緣受用。

有壹個寺院,住持和尚忽然生病了,沒有辦法和各方問道者講話,就拜託他的師弟說:「你代替我去論道。」

師弟說:「師兄啊!你拿我開玩笑,我是壹個苦行僧,我那裡會說佛法?那裡能跟人論道呢?」

師兄說:「也沒辦法,你就出去講幾句客氣話好了。」

師弟不得已,坐上寶座。論道的人來了,看到壹位大和尚,立刻就問:「甚麼是佛?」

苦行僧心想:佛的歷史我也不懂,佛是覺者,自覺覺了甚麼?覺他覺了甚麼?覺滿滿了甚麼?我都不能回答,怎麼辦?不自覺就往東面看看,往西面看看。

來人說:「好啊!這回答得好啊!」怎麼回答得好?甚麼是佛?東面看看,西面看看,表示法身遍滿虛空,充滿法界,無處不是佛。於是再問:「甚麼是法?」

苦行僧很難回答,又隨意嚮天看看,嚮地看看。來人說:「好啊!我懂了,我終於懂了!甚麼是法?就是自他平等,無有高下,平等就是佛法。」

接著又問:「甚麼是僧?」

苦行僧壹想:「你問這麼多,我實在沒有辦法了。」他就眼睛壹閉,不睬你。

來人壹看,「啊!回答得高啊!所謂僧者,原來就是莊嚴儀錶、慈悲心腸,眼睛壹閉,那個樣子就是僧啊!」於是說道:

「你這佛法僧叄寶回答得好,我最後再問你壹個問題,我們在傢信徒要種福田,要布施,要結緣,甚麼叫做福田呢?」

苦行僧壹聽,心想:「唉呀!你的問題這麼多,算了,我嚮你投降了,你不必講了。」就把兩只手舉起來。

問道的人更感動了,他說:「原來種福田不是用嘴巴說的,是要用雙手去服務、去工作、去實踐,這才是福田啊!」

所以,甚麼是佛法僧?有時候,講的人不知道,聽的人也不壹定能體會,原來,佛法僧當下即是。

因此,有時候我們為了發掘自己的自性叄寶,不得不在形相上有個所謂歸依常住叄寶、住持叄寶,但是,不要忘記,最終還是要歸依自己的自性叄寶,這才是「無相叄歸依」。

捌.何以說「吾人自性,壹體叄身?」  

壹般學佛的人都知道,佛陀有證悟實相的法身,有具足叄十貳相的報身,有隨機度化眾生的應化身;但是卻很少人知道,我們自己的本性也具備有佛法僧壹體的叄寶,具備有法身、報身、應化身的這個叄身壹體。

所謂「叄身壹體」,並不是說壹個人有叄個身體,而是在壹體上就具備有叄身的功能。叄身就是:法身、報身、應化身。

1、法身:人人都有真如自性,那就是我們的法身、本體。

有時候,我們以為身體是我們的,其實這壹個臭皮囊不是我們的,身體是有為法,所謂「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壹切有為法都是虛妄,但是在虛妄的假相身體裡,卻有壹個真正無位的真人,那就是我們的法身、我們的真如、我們的本性,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

法身常住不滅,人人本具,個個不無,法身是不死的。凡夫壹期的生命壽終時,死的只是身體。肆大伍蘊假合的色身會死,我們生命的理體、我們的法身慧命,是永遠常存,永遠不死的。因此,人的死亡,正如衣服壞了,換壹件衣服;身體壞了,就換壹個身體。人之死,如同搬傢,房子壞了,重換壹間房子;身體壞了,換壹個身體。人之死,就好像我們煮飯燒木柴,壹根壹根的木柴燒盡,爐火始終相續;我們的身體,張王李趙,驢腹馬胎,但是我們生命的火是不會熄滅的。法身也可以說就是我們生命的根源、生命的理體,是永遠不死的。法身又如黃金,你把它做成耳環、手鐲、戒指,做成碗筷,雖然形相不同,但是黃金的本質是不變的。所以,我們每壹個人,盡管是伍趣流轉、陸道輪回,真如自性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如果,能懂得這個道理的話,那麼,我們每壹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就會產生信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只壹世,生命是永遠不死的。能否懂得這個道理,就看你對於法身理體的體悟如何!

2、報身:報身是由修行的功德所積聚,由修行的智能所增長,修行有了大智能、大福德、大因緣、大功德,就能圓滿報身。報身不但有自受用,而且要能他受用,所以,報身的意義,就叫做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例如,佛陀修行成道,他的莊嚴法相,慈悲威儀,能令眾生生起恭敬心,這就是給你的受用──他受用。甚至世間上,很多的學者講學,你受用,他也有受用,他也能從自己所講述的道理、學說中,自己有所得,自己能安住身心。又如世間壹些慈善人士,辦了許多慈善事業,別人固然得到大利益,他自己也得到盛名、功德。所以,自己受用,他人也能受用,這就叫做報身。

3、應身:應身又叫應化身,為了度眾而隨緣隨機應化。例如觀世音菩薩,叄十叄現身,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應以將軍身得度者,即現將軍身而為說法;應以婦女身得度者,即現婦女身而為說法。你是甚麼樣的人,他就示現跟你壹樣,為你說法。再如釋迦牟尼佛,有的弟子看他是壹個普通的老比丘,有的弟子看他是具足「叄十貳相,捌十種好」之莊嚴、崇高的佛陀。所以,應身者,就是應眾生的機緣,隨緣所現,隨緣所變,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法身、報身、應身,講起來是叄個,實際上是壹個。例如釋迦牟尼佛,他有應身,但是他也有自受用、他受用的報身;他所以成佛,就是證悟到自己有壹個真如自性,有壹個永遠沒有生死,沒有生滅,永遠常在的法身。

佛陀證悟涅槃後,他有常樂我淨肆德,稱為涅槃肆德,即:

1、不生不滅是常德:世間是無常的,能證悟到出世的法身,就永恆了,就有常德。

2、不受內患是樂德:娑婆世界,捌苦交雜,苦多樂少,種種的負擔、拖累、紛爭,假如證得了叄身,就有了樂德,樂德就是永遠快樂。

3、離妄得真是我德:世間無常、苦空、無我,壹切都是虛妄不實的,所謂「鏡花水月」;證悟成佛以後,就有壹個法身理體上的真我,這就是我德。

4、超脫迷惑是淨德:成佛以後,能夠超脫迷惑,離開了愚昧、無明、妄想,自然如同出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的清淨蓮花,則雖在伍濁惡世的娑婆世界,卻如生活在清淨莊嚴的國土壹樣,這就是淨德。

所以,如果我們的心上能有壹念的清淨光,這就是你悟裡的法身佛;能有壹念的無分別光,這就是你悟裡的報身佛;能有壹念的無差別光,這就是你悟裡的應身佛。只要我們把心上的清淨光、無分別光、無差別光發揮出來,我們自己當下就是佛。佛不是要等死了以後才能成佛,也不是要把伍蘊色身毀了以後,才有另外壹個真身。在我們肆大伍蘊假合的身相上,你可以體會到無相、無為,體會到自己的真如自性,那就是我們已證悟了法身、報身、應身,叄身壹體的佛陀了。

說到法身無相,無相的法身我們看不到,甚至於應身的釋迦牟尼佛,我們也沒有看到。法身、報身、應身,說是無相,事實上,所謂「人要衣裝,佛要金裝」,佛是清淨莊嚴、威德慈悲,外相還是很重要的。所以,古人曾說:「如來舉身相,為順世間情,恐人生斷見,權且立虛名,假言叄十貳,捌十也空聲,有身非覺體,無相乃真形。」釋迦牟尼佛的「叄十貳相,捌十種好」,這是為順應世間而示現的應身佛。因為無形無相,眾生易生斷滅見。所以,在佛法裡講,「寧可起有見如妙高山,也不可起空見如芥子許」,你有見,有這個、有那個還好,如果你執無、執空,生起斷滅空見,那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不可以生斷滅見,我們要從佛的應化身上,再進壹步的體會無為自性的法身。

唐朝順宗皇帝,有壹天問佛光如滿禪師,關於法身、報身、應化身的問題。唐順宗問:「佛從何方來?滅嚮何方去?所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意思是說,釋迦牟尼佛從那裡來的呢?現在涅槃了,滅到那裡去了呢?我們經常說佛法常住世間,佛陀沒有離開我們,現在我請問:「佛現在在那裡?」

如滿禪師回答說:「佛從無為來,滅嚮無為去,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智者善思維,更勿生疑慮。」

如滿禪師回答得很好,你要問佛從那裡來?到那裡去?現在在那裡?順宗皇上,我告訴你,佛是從無為來的,不是有為法。滅到那裡去?當然,也滅到無為的法身。從有形有相的應身,回歸到無形無相的法身理體。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虛空有相嗎?虛空是甚麼樣子?虛空是圓的呢?方的呢?長的呢?你能說出虛空是甚麼樣子嗎?虛空無相,但又無所不相,比方說,你是壹個長方形的盒子,長方形盒子裡面的虛空也是長方形的;圓形的盒子,虛空在圓形的盒子裡就是圓形的。因為虛空無相,所以無所不相;法身無形,所以無所不形。因為法身無為,你不要用有形、有分別的心去認識法身;法身遍滿虛空,住在無形的地方,住在無念的地方,住在無住的地方。清淨真如海,法身的理體是永遠常住的。

佛光如滿禪師回答以後,皇帝還是不太瞭然,進壹步再問:「佛嚮王宮生,滅嚮雙林滅;住世肆十玖,又言無法說。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誰言無生滅?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意思是說,佛陀出生在迦毗羅衛國的王宮,在娑羅雙樹間涅槃入滅;佛陀分明住世肆十玖年,談經叄百餘會,為甚麼又說沒有說法呢?世間上的山河大地,森羅萬象,天地日月,時間到了,自然生住異滅,成住壞空,為甚麼佛的法身就不生不滅呢?我們凡夫心裡的疑情就是無法了解,有智能的人更應該進壹步的分別這許多矛盾。

佛光如滿禪師又再回答:「佛體本無為,迷悟妄分別,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唐順宗聽到這裡,豁然有所覺悟。

我們所講的「吾人自性,壹體叄身」,你不要從生滅上看,不要從相上去看,要從無形、無住、無相、無得的上面來認識。只要你自己能夠無分別,佛的平等法性、真如本體,自然就會顯現。我們自己無心,我們自己的平等法身自然也會現前。

玖.如何以自心歸依自性?  

有壹首偈語說:「紙畫木雕泥塑成,現前真佛甚分明,皈依不是他傢事,福德還從自己生。」我們每壹個人都有壹顆真心,但是這顆真心長久被無明覆蓋了,無法顯現作用。如同黃金、鑽石,被埋藏在深山裡,寶礦未經開採,不能出土;我們的真心未經雕琢,也不能顯發光芒。陸祖大師說,以自心歸依自性,就是要我們肯定自己,開發自己的真心本性。

所謂真心本性,性,以通俗的話來講,就是壹種能。原子有原子能,核子有核子能,太陽有太陽能,壹切的萬事萬物都有壹個能量。我們自己的本性裡面也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那就是我們的佛性。我們常講壹樣東西的性能如何,每壹個人也有每壹個人的性能,雖然理上「佛性平等」,但是事上「因果差別」。因此,有道的人,他的性能就很好,他能早能晚、能飽能餓、能忙能閒、能有能無、能進能退、能大能小,他就是萬能的。只要我們把自己的本性覺悟出來,我們也是無所不能。

如何開發自心本性呢?就是要參禪悟道。參禪悟道主要的功能,就是要把自性當中許多不善、不淨、不能的心去除;把嫉妒心、強求心、狂妄心熄滅;把輕視別人的心、貢高我慢的心、邪知邪見的心降伏。擾亂我們自性的煩惱、無明去除以後,心裡的般若之光自能朗照,如同烏雲去了,朗朗晴空自然顯現。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真心本性就能夠發揮功能,就能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談到自性,前面講過,每個人都有自性叄寶──自性裡的靈明覺照,就是佛寶;自性裡的寂常圓淨,就是法寶;自性裡的融妙和常,就是僧寶。所以,世間上,甚麼最有價值,甚麼最高,甚麼最大?就是我們的自性。我們的自性大如虛空,所謂「心包太虛,量週沙界」。我們的自性,即使用叄千大千世界柒寶,把全世界、全宇宙所有的黃金、鑽石都集合起來,也買不到我們的自性。因此,有很多有人格的人,你想用黃金萬兩買動他,他也不動念。

有壹個參禪的人問曹山禪師:「禪師!請問你:世間上甚麼東西最貴重?」

曹山禪師回答:「你要問甚麼東西最貴重,我告訴你,死貓子的頭最貴重。」

參禪的人很懷疑,「壹個死貓子的頭為甚麼貴重呢?」

曹山禪師說:「因為沒有人出價錢。」

意思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壹個真心本性,是最高尚、貴重的,可是,我們都不知道它的價值,不知道它的寶貴。

波斯匿王是壹個護法虔誠的佛教徒,每次見到佛陀及比丘弟子們,都會恭敬頂禮,伍體投地。但是大臣們看不過去,就勸諫說:

「大王!你是壹國之主,你很偉大、神聖、崇高。你不要壹見到那些比丘就頂禮、磕頭,這樣有損王的尊嚴,太不值得了!」

波斯匿王心想:「如何讓大臣們了解,嚮比丘頂禮,並不貶損自己的身份。」他知道這個道理很難說得讓大臣們信服,於是就叫人從牢獄裡砍下壹個死囚的頭,拿到街上叫賣,並且囑咐叫賣的人要喊說:「波斯匿王的頭!波斯匿王的頭!壹個壹百塊錢!」

結果非但沒有人要買,而且大傢壹聽到是波斯匿王的頭,唯恐惹禍上身,紛紛把門關起來。

波斯匿王又再殺了壹個豬頭,同樣叫人拿去叫賣,「賣豬頭喔!賣豬頭喔!壹個壹百塊錢。」

大傢壹聽,豬頭只要壹百塊錢,紛紛搶著來買。後來,波斯匿王就跟大臣們說:「你們說我的頭很寶貴,你看,我的頭壹百塊錢都不值,那個豬頭壹百塊,大傢搶著買。所謂『生王的頭,不如死了的豬頭』,你們說,我的頭那裡尊貴?」

這個意思,就是叫我們不要在形相上來論價值。

人在世間上,有貧富貴賤、智愚賢不肖等等的差別;但是,在自性上,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成道的時候,第壹句宣言就是說明人人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每壹個人的性能都是壹樣的。我們的自性,「未曾生來未曾滅,未曾有來未曾無,未曾穢來未曾淨,未曾喧來未曾寂,未曾少來未曾老,無方所來無內外,無數量來無形相,無實相來無音聲。」我們的法身自性,無色無味,無形無相,無男無女,無生無滅,無老無死,無內無外。自性是「絕生佛之假名,超壹切之對待」。我們每壹個人都有超越壹切的自性,所以,我們要歸依自己的真心本性。

如何歸依自性呢?假如平常你覺得這個道理太玄,不容易捉摸得到,那麼,你從具體的日常生活起居之間去用心,就可以體悟我們的真心佛性。

有人問禪師:「甚麼是真心、佛性?」

禪師回答:「吃飯的時候吃飯,睡覺的時候睡覺,定時休息,定時飲食。」

「唉喲!這麼簡單啊!」

其實,壹點都不簡單。睡覺能睡得好,吃飯能吃得飽,這就不容易了,早晨起來,作息之前,能靜坐,持之以恆,這就不簡單了。所謂「菩提心好發,恆常心難持。」飲食適量,不要過飽。好的不起貪心,壞的不起瞋心,吃飯的時候,遠離貪瞋,那不就是最高的生活藝術嗎?「以獨處之心來待客,以待客之心來獨處」,不管有人、無人,你的心都是壹樣。所謂平等心、平凡心,這不是很大的享受嗎?謹言慎行,言出必行,所謂「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如果你能說話謹慎,不惹麻煩,生活就不會發生意外。把握機會,不輕易放過,這個世間上,道就是個機,禪就是個機,所以,壹念壹覺之間,要緊緊把握住。「凡所有時,再思而行,已過不悔,展望將來」。不要常追悔過去,要能遠眺未來;要有英雄的無畏,要有赤子的愛心。睡覺的時候,好好的睡,如常眠不起;起床的時候,立即離床,如棄敝屣。你能如此生活的話,你就有禪,你的自性本心自然就能發揮功能。

所以,道,不分出傢、在傢,只要你能夠有道、有禪,你就有了佛法。

有壹個老和尚,雖然捌、玖十歲了,每天忙著曬香菇,曬鹹菜。寺裡的住持看到了,「長老!天氣這麼熱,太陽這麼大,怎麼要你曬香菇呢?」

「我不曬香菇,那我做甚麼呢?」

「要曬,也不要在這個時候呀!太陽這麼大,天氣這麼熱!」

老和尚說:「不在這個時候曬香菇,那要到甚麼時候才能曬香菇呢?」

所以,禪,要我們把握住自己的性能,就是那麼壹刻。如臨濟禪師說,我們們每壹個人的肉體裡,都有壹位無位真人,每壹個人都有自性、真心。遺憾的是,這個真如自性沒有發揮功能,正如有很多的人,把錢埋在傢裡的地下,或者把錢存著不用。再多的錢財,你不用,都不是你的;錢用了,才是你的。能力,你不肯用來幫助別人,雖有力量,那也不是你的。所以,世間上,金錢是我們的資源,要好好的運用;能力也是我們的資源,要好好的運用,陸祖大師告訴我們,「自心要歸依自性」,就是要我們開發佛性的能量,用來造福世間,普利人天,這就是我們參禪學道的用力之處。

十.〈懺悔品〉中的「無相頌」真義何在?  

佛教的經典,處處指陳佛性人人本具,每個人的自性本來清淨,並不須有所增加或改變才會光明。自性本來清淨,自性本來光明;我們本來的面目與佛平等,假如有修、有證、有得,就不是本來的面目了。只有無得而得才是真得;無修而修才是真修,無證而證才是真證。因此,在《陸祖壇經》的〈懺悔品〉裡有壹首「無相頌」,內容是說: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養福無邊,心中叄惡元來造。 擬將修福慾滅罪,後世得福罪還在; 但嚮心中除罪緣,各自性中真懺悔。 忽悟大乘真懺悔,除邪行正即無罪。 學道常於自性觀,即與諸佛同壹類。 吾祖惟傳此頓法,普願見性同壹體。 若慾當來覓法身,離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見莫悠悠,後念忽絕壹世休。 若悟大乘得見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這壹段「無相頌」是陸祖大師教我們如何頓悟,如何找尋自己的法門。

所謂「迷人修福不修道」,這是說,現在壹般的民間信仰,大都建立在貪求上,例如只曉得嚮神明要求平安、求倖福、求陞官發財等,這是貪心。縱使無貪,有壹些人布施行善、修橋鋪路,卻只知修福,不知修道。甚至於有壹些佛教徒,只知修福不知修慧,不知道行解並重、福慧雙修。

佛經裡有壹則敘述「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的故事:

有兄弟兩個人,壹個是修慧不修福,雖然證得阿羅漢果,但是生活艱難,連飯都不得吃,所謂「羅漢應供薄」。另壹個是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後來投生為皇宮裡的壹只大象,身上披滿瓔珞、珠寶,但是,終究還是畜生。所以,布施、供養雖然是福報無邊,卻還在伍趣陸道裡,還是會輪回。如果能夠福慧雙修,就能滅罪。

說到滅罪,滅罪必須懺悔。「各自性中真懺悔」,就是要能認識大乘中懺悔的真義。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必改,善莫大焉!」在佛教裡,不怕犯罪,只怕犯了罪不知道懺悔。犯罪並不是很嚴重的事,即使犯了無邊的罪業,只要肯懺悔,就如同骯臟的東西,遇到清水,就能洗淨。懺悔如法水,能夠洗淨罪業。

說到懺悔,在佛教裡有許多懺悔的法門,例如:

1、以戒律門求懺悔。戒律門就是守法、持戒,守持戒律可以防非止惡,例如伍戒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吸毒。若能持守伍戒,當然就能滅罪。

2、以功德門求懺悔。功德門就是你去布施、行善,為人服務。以行善做功德,也能滅罪。

3、以無生門求懺悔。無生門就是從自性上認識罪業本空。罪業在相上講,有造作就有罪;但是從真如佛性上講,罪性本空。所謂「心中有罪將心懺,心若無時罪亦亡」,壹切罪業都是因為我們的分別心妄動,才有是非,才有罪業。如果無心,那就是真心,真心是不會被染污的,好比你把黃金、鑽石擺在臭水溝裡,隔個壹百年、兩百年,再把它拿出來,黃金還是黃金,它是不會受染污。我們的自性雖然隨著我們的無明、煩惱流轉在伍趣陸道,但是真心自性沒有減損分毫。

4、以作法懺懺悔。作法懺就是禮拜梁皇懺、慈悲叄昧水懺、大悲懺等,藉著禮拜懺儀來懺悔業障。

5、以觀想懺懺悔。觀想懺就是觀想佛的光明、相好,如此身心清淨,自能滅罪。

除了以上懺悔法門以外,《寶王叄昧論》的十不要求,也能幫助我們修養身心。

第壹、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

參禪學道的人,不要要求身體健康,永遠不生病,因為身體沒有病,有時候容易生起貪慾、執著。「有病方知身是苦」,學道的人有時候帶叄分病,才知道發道心。因此,無病固然很好,有病也不必害怕,有病反而更能激發精進嚮道的心,所以,「念身不求無病」。

第貳、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

在世間做人處事,不要害怕困難挫摺,有時太容易、太順遂,容易驕傲、自大,甚至引人嫉妒;從艱難困苦裡完成目標,反而不會遭致嫉妒、障礙。所以,「處世不求無難」。

第叄、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則所學躐等。

發心學道,不要要求沒有障礙;沒有壹點障礙、幹擾、困難,容易輕忽所學,做人就會躐等、僭越。所以,世事越是艱難,越懂得謹慎從事。所以,「究心不求無障」。

第肆、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願不堅。

我們無論做甚麼事情,不要怕魔難,所謂「道高壹尺,魔高壹丈」,魔難有時候也是我們的逆增上緣。所以,「立行不求無魔」。

第伍、謀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則誌存輕慢。

我們無論是讀書、創業,或是從事任何工作,不要急於成就,太容易成就,則誌願不堅,很容易遭致失敗,所以,「謀事不求易成」。

第陸、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則虧損道義。

與人交朋友,不要處處想到要別人幫忙我、有利於我,這自私的心態,交不到知心的好朋友。與朋友交,要想到我怎樣給人快樂、給人歡喜、給人利益。如果壹味要求朋友有利於自己,就會虧損道義。所以,「交情不求益吾」。

第柒、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

與人相處,不要要求別人凡事聽命於我、順從我、服從我,事情太過順心如意,則容易剛愎自用。所以,「於人不求順適」。

第捌、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

幫助別人,不要企望人傢報答我。望人報答,那不是布施,是貪慾;既然布施,就要無所求,無所求的無相布施,才是真布施。

第玖、見利不求爭分,利爭分則此心妄動。

見到人傢有了好處、利益,不要就想分壹杯羮,也不要生起嫉妒心;要以隨喜心為人傢歡喜、祝福,這樣就不會痴心妄動。

第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

受到人傢的冤枉、委曲、壓抑,不要急於辯白、申訴,否則容易滋生怨恨;反之,能夠吃得虧、看得破、放得下,有時反能增加自己的道德、福報。

布袋和尚說得好:「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需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傢也共和,若能了此心頭事,自然證得陸波羅。」如果我們能了解陸祖大師「無相頌」的真義,能放得下是非、憎愛,能夠寬卻肚腸,凡事多忍耐幾分,讓人壹步,何等快活!即使冤傢對頭,也能「冤傢宜解不宜結」。凡事能用壹種諒解的心,自然能證得陸波羅蜜,自然能得度。所以,有的時候,只要我們心正、心誠,不求佛,佛自在我們心中,這就是「無相頌」的真義。


分類:佛經 書名:《陸祖壇經》 作者:星雲大師(講解) 前頁 目錄 後頁
推薦閱讀:

佛經故事一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
慈心是認知因果 減少自己成為別人負擔 減少別人成為自己負擔的原則 互相依賴是不安感來源 以自為洲以法為洲
經典的佛經故事[19P]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疏鈔演義(第二十六集)

TAG:佛經 | 懺悔 | 白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