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佛教四大名山與四大菩薩

佛教在中國的名道場:九華山、普陀山、五台山、以及峨眉山。九華山是地藏菩薩的道場。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峨眉山是普賢菩薩的道場。上面的四大菩薩又代表了佛教四大精神:悲、智、行、願。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五台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於山西省五台縣,南距山西省太原市230公里,北距五台山火車站48公里。五台山由東西南北中五峰組成,環基250公里。寺院分為青廟和黃廟兩種,青廟住和尚,黃廟(藏傳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過去有360座寺廟,到1956年時還有124處,其中青廟99處,黃廟有25處,菩薩頂寺是傳說中的文殊菩薩居住處,為五台山黃廟之首。現存寺廟四十餘處。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台懷鎮是寺廟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個挨著一個,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殊像寺和羅侯寺並稱為五台山五大禪林。--------------------------------------------------------------------------------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普陀山是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海島風景旅遊勝地。如此美麗,又有如此眾多文物古迹的小島,在我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約100海里,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全島面積12.5平方公里,呈狹長形,南北最長處為8.6里,東西最寬外3.5公里。最高處佛頂山,海拔約300米。普陀山的海天景色,不論在哪一個景區、景點,都使人感到海闊天空。雖有海風怒號,濁浪排空,卻並不使人有驚濤駭浪之感,只覺得這些異景廳觀使人振奮。普陀山作為佛教勝地,最盛時有82座寺庵,128處茅篷,僧尼達4000餘人。來此旅遊的人,在島上的小徑間漫步,經常可以遇到身穿袈裟的僧人。美麗的自然風景和濃郁的佛都氣氛,使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而這種色彩,也正是它對遊人有較強吸引力的所在。普陀山既以海天壯闊取勝,又以山林深邃見長。登山攬勝,眺望碧海,一座座海島浮在海面上,點點白帆行駛其間,景色極為動人。前人對普陀山作了這樣高的評價:「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把普陀與人間天堂西湖相比,應該說,這個評語是客觀的。普陀山的風景名勝、遊覽點很多,主要有:普濟、法雨、慧濟三大寺,這是現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普濟禪寺始建於宋,為山中供奉觀音的主剎,建築總面積約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禪寺始建於明,依山憑險,層層疊建,周圍古木參天,極為幽靜。慧濟禪寺建於佛頂山上,又名佛頂山寺。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磐陀石、二龜聽法石、海天佛國石等二十餘處。在山海相接之處有許多石洞勝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沙灘:島的四周有許多沙灘,但主要的是百步沙和千步沙。千步沙是一個弧形沙灘,長約3里,沙細坡緩,沙面寬坦柔軟,是一個優良的海水浴場。夏天去遊覽,可帶上游泳衣在這裡暢遊。樹木島上樹木蔥鬱,林幽壑美,有樟樹、羅漢松、銀杏、合歡等樹。大樟樹沿有1000餘株。其中有一千年古樟,樹圍達6米,蔭數畝。還有一株「鵝耳櫪」,是我國少見的珍貴樹種,列為國家二等保護植物。普陀山流傳著許多有關佛教的民間故事。海天佛國普陀山

名山佛國,大海慈航。青嶂干霄,高通梵天之上;洪濤浴日,祥開凈土之場。一柱如擎,震旦指為名勝;三山可接,方輿記其神奇。————————康熙海天佛國涌普陀1.普陀山歷史文化普陀山位於浙東海域的舟山群島,素有「浙東門戶」之稱;普陀山久負「海天佛國」,「觀音道場」之盛名。山中梵宇林立,風貌絕佳,歷來都是佛子參學,遊人觀光的必到之所。遠至公元280年的西晉太康年間,就有遠道朝山者不顧風波之惡,驚濤之險,梯山萬里,扶老攜幼而至。唐代的時候,普陀山已成為國際性的佛教聖地。歷史上有近20位帝王為了祈求國泰民安,特遣內侍帶著貴重禮品專程來普陀朝拜觀音。明太祖朱元璋,清聖祖康熙還多次召見普陀山高僧,賜金,賜紫衣,賜佛經,禮遇有加。正因為有了唐宋元明清的五朝恩寵,普陀山才有歷史上的顯赫地位。歷代有不少名人和大德,也紛紛前來朝禮。陸遊,趙孟頫,屠隆,文徵明,張岱,董其昌,康有為,虛谷,虛雲,弘一,太虛,竹禪,都在普陀山居住過。他們瞻聖參學之餘,流連於普陀的山水佳勝,寫下了許多絕妙的詩詞題刻,留下了珍貴的書畫墨寶,佛教名山因為有了歷代名人的名墨為之潤色,文化內涵更加豐富多彩。明代一些保衛海疆的抗倭名將,如胡宗憲,戚繼光,俞大猷,侯繼高,以及清代康熙年間的鎮海總兵藍理也在戎馬征戰之暇,頂禮普陀觀音。他們陶醉於海天佛國的壯麗景色之中,更加激發起保家衛國的英勇鬥志。普陀山許多著名景點的題刻,就出自於這些愛國將領的手筆,秀麗的山水因此而平添幾分雄壯的英雄氣色。普陀山也留下過外國政要的足跡,中國國家領導人和一些著名的海外鉅賈以及知名人士,也都會在繁忙的國事活動和商務活動中抽空來普陀山,在山環海抱的梵唄聲中放鬆一下心情,調整一下節奏。2. 普濟寺雍正御碑普濟寺海印池邊的御碑亭內,矗立著清朝雍正皇帝親書的一塊漢白玉御碑,這位沒有來過普陀山的皇帝,憑著想像,寫下了這麼一段描述普陀山景色的文字:「普陀秀峙海堧,迴立於天風紫濤浩瀚無際之中,尤靈秀所萃聚,宜其為仙真之所棲息。」雍正皇帝認為,如果以大海之廣大無邊來看普陀山,普陀山只不過是拳頭那麼大小的一塊石頭罷了,但由於佛選名山,這裡成了觀音菩薩現相之場,善眾皈依之地,於是它就成了可以與印度佛教聖地鷲峰鹿苑相媲美的凈域名區。3. 普陀山觀音道場由來普濟禪寺,是普陀山第一大寺,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唐代的寶陀觀音寺。公元863年,即唐咸通四年,日本國遣唐學問僧慧鍔在五台山精舍見到一尊觀音像,心生喜愛,便懇求寺僧讓他將此觀音聖像迎歸日本。寺僧同意了他的請求。慧鍔肩扛觀音聖像來到寧波開元寺,從這裡乘船回日本。當他上船的時候,本來很輕的觀音像突然重不可舉,十幾個人一齊用力才抬到船上。當船經過普陀山時,本來風平浪靜的蓮花洋突然濤怒風飛,海水中布滿了鐵蓮花,船被釘住,寸步難行。船上的人無不感到十分恐懼。晚上,慧鍔夢到一個胡僧模樣的人對他說:「你只要把我安放在此山,我就讓風送你回日本。」慧鍔驚醒,哭泣著告訴與他同行的人,大家都感到十分驚異。於是,慧鍔和眾人一起把觀音像抬到普陀山上的潮音洞旁邊,翦了許多茅草搭了一個簡易的茅庵,恭恭敬敬的把觀音像放在茅庵中,上船回日本去了。被慧鍔留在潮音洞旁邊茅庵中的觀音像,因為不肯去日本,而願留在普陀山,所以就有了一個名字:不肯去觀音。普陀山上一位姓張的島民知道了此事後,內心感動,便把不肯去觀音請歸自己的家中,把房宅施捨出來建了一座「不肯去觀音院」,它就是現在普陀山的主寺普濟寺的前身「寶陀觀音寺」。這個「不肯去觀音」的故事,後來被佛教稱為「佛選名山」。觀音自己選定了普陀山作為自己的說法道場。隨著這個故事的傳播,不僅中國人,就連日本人和韓國人也都知道,普陀山就是觀世音菩薩的靈山道場。現在潮音洞旁的「不肯去觀音院」,乃是1980年在原先的無量殿舊址新建,後來又擴建而成。是為了紀念慧鍔當年請像到山,並安置於潮音洞側的事迹。慧鍔也因此被尊為普陀山觀音道場的開山之祖。4.西方凈苑慧鍔在普陀山開創觀音大士道場事迹,在日本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唐代以後,渡海來中國朝拜普陀山觀音道場的日本香客日益增多。儘管日本的觀音信眾,仿照中國普陀山觀音道場的模式和布局。在與普陀山的環境地貌差不多的那智山建立了日本國最大的觀音菩薩供奉地,但是,日本信眾的心還是嚮往中國南海普陀的觀音菩薩真修之地。1993年9月,日本國中國觀音靈場會,派出第三批友好交流團朝聖普陀山,把日本國中國觀音靈場會33座寺院33尊觀音菩薩像供奉於西方凈苑的慧鍔大師紀念堂。

5. 法雨寺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也稱為後寺,面朝千步沙,背依錦屏山,建築依山取勢,分群遞升。偌大一座寺院,深藏於古木綠蔭之中。氣象超凡的九龍觀音殿是法雨寺的主殿,整個兒從南京明故宮搬遷而來。重檐黃琉璃頂,48根大柱,內槽九龍藻井,一龍盤頂,八龍環八柱,昂首舞爪凌空而下。這種只有在皇帝的金鑾殿才能見到的氣勢,使九龍殿成為中國寺院建築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殿。6. 慧濟寺慧濟寺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明代圓慧和尚在荊棘草莽中發現一塊石頭上刻有「慧濟禪林」四個字,於是到處募化,在此創立「慧濟庵」。其後興廢無常。到清末光緒年間,發展成為與普濟寺、法雨寺三分鼎足的普陀山第三巨剎。普陀山因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山上各寺的主殿供奉的都是觀音,而慧濟寺則不同,主殿大雄寶殿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佛。釋迦牟尼佛為佛教教祖,普陀山佛教徒出於對釋迦牟尼佛的崇敬,把佛祖的聖像供奉在全山最高的寺廟中,也正好與佛頂山的名稱相符合。7. 普陀山自然風光前人曾經把普陀山勝境同西湖美景相比,道是「以山而兼湖之勝,則推西湖;以山而兼海之勝,當推普陀山。」可見普陀勝境離不開山和海這兩大要素,而尤其以海烘托出獨特的景觀氣氛,形成山海擁抱,水天一色的壯麗景象。山與海的自然景觀,只是普陀勝景的一個載體,它就象一位美女的身體,而使她顧盼生姿,光彩奪目,楚楚動人的,乃是佛教文化。偉大的觀音精神和超然的佛教文化的點化和潤澤,才使得普陀美景具有了寥闊的詩境和雋永的禪意,成為我們人類心靈的勝境和精神的道場。普陀山大乘庵圓通寶殿有一副長聯:「南海風光,不少騷人墨客嘯詠經堂,詩心通佛性;普陀景色,幾多綠嶼青峰朝參寶剎,意境入禪機。」詩心通佛性,意境入禪機,是欣賞普陀景色的一大關鍵。世界上的名山勝境,或有山景而無海景,或有海景而無山景,山海合作,融為一景,已屬蓬萊仙境。而將禪機和佛法化入山海經中,融山海禪於一味,則唯有普陀,僅此一家。這裡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木,似乎都被佛光法雨澤被滋潤一過,石非頑石,景非痴景,有一種靈性貫通其間,在在向人行不言之教而拈花微笑。只要我們用心來觀照,普陀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個山洞,每一片樹葉,每一束浪花,甚至天上之清風明月,白雲霞光,林間之鳥語花香,流泉凈水,無不與佛心相通。我們流連於此海天佛國,觀身觀受觀聲觀色,心靈就會得到凈化。因為普陀山不僅是觀光旅遊的絕妙勝地,這裡還是觀音菩薩的莊嚴道場,大千世界的澄明之境。

8. 海天佛國石「海天佛國」四個一米見方的大字,鐫刻在一塊方形巨石之上。這四個剛健雄渾的大字,是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書寫的。這裡是通向佛頂山的香雲路的中段,是觀賞普陀山景緻的絕佳之處。千步沙,朝陽閣,百步沙,紫竹林,南海觀音等普陀勝景,一一盡收眼底。明代抗倭名將侯繼高,不但是一名智勇雙全的武將,還是一位文心剔透的詩人。他不但精心選擇了這一絕妙的觀景點,還用他穩健有力的書法,給普陀勝景這一山水長卷取了一個很好的題目:「海天佛國」四個字,既點明了普陀山海天一色的獨特自然景觀,又高度概括了普陀山燦爛悠久的佛教文化,於是就成了普陀山的代稱。說到海天佛國,大家就知道說的是普陀山;提到普陀山,大家想起的就是海天佛國。9. 蓮花洋欲朝普陀山,必渡蓮花洋。來到普陀山,與我們耳目相接的第一道壯麗景色就是浩瀚的東海。由於舟山群島位於長江口外。這裡的海水並非碧藍,也非碧綠,而略顯渾濁。普陀山又在舟山群島的東端,面朝外海,這裡的海水在季風的吹拂下。彷彿一個流動的調色盤,藍色,綠色,黃色交融相錯,就象一匹五色的彩緞,很難用一種色彩來形容。因此雍正皇帝用「紫濤」二字來比況。一個「紫」字或許能描繪普陀海水的複雜色相。總之,它與我們觀念和印象中的大海的顏色是不一樣的。它沒有那麼純粹,沒有那麼單調,卻更符合佛教對大千世界,茫茫苦海的基本看法。10. 朝陽閣看日出如果說,色相複雜的海水引發我們對複雜塵世的苦澀聯想,那麼,在朝陽洞看普陀日出,就會心隨境遷,全然是另一種澄明的心境。清晨四五點鐘,海東一道紅雲飛起。旭日如盤光臨大千,洪濤萬派,曉星幾點,這個時刻,大概是天地間最澄凈透明的時刻了吧?陽光乍起,心神隨之爽朗;曙色初開,眼界為之寬廣。雖說人生行處都應該感覺幸福快樂,但是,玉宇澄清,曠朗無塵的世界才是最最耐人尋味,最最引人沉醉的。曠朗無塵的琉璃世界,對應心中超凡脫俗的空明寂靜,此時此刻,正好飛來一聲悠長的梵鍾。穿過林表而與低沉的潮聲相與應答,便覺得普陀日出,雖無泰山日出的帝王氣象,卻也是人世間難得一見的大禪境,真箇是:萬里煙霞空色相,一天雲氣盪心胸;玉宇澄清無海岸,舉首從容看日紅。11. 百步沙海濱浴場觀音菩薩的道場,同時也是人間樂園。每到夏季,百步沙灘便遊人如織。紅男綠女,相攜相伴,縱情嬉遊於黃沙白浪之間,回歸自然,忘機寵辱,人天同樂,皆大歡喜!這樣曠朗的海天佛國景象,不僅吸引了無數的觀光客,就連久居普陀的山僧,也時不常地要來憑海臨風,感受大海的大雄大力大包羅。

12. 千步沙從朝陽洞至望海亭,有一條綿亘近三里的沙灘,似一條金毯橫鋪海岸,這就是千步金沙。佛經中說,觀音說法的道場是金沙鋪地,菩薩走過的時候,一步一朵蓮花。所以。山僧和香客,也常常來千步金沙漫步,在清光鑒影的沙面上,留下一串串的腳印。古代山僧還寫下了這樣清新雋永的詩句:「浪影千尋白,潮痕一片青;凡心淘汰盡,黃沙凈絕塵。」千步沙的盡頭是石壁巉崖。相距不遠有兩塊靜卧的礁石,一塊上刻寫著「望海」,一塊上刻寫著「聽潮」,就像一對千年知己,了卻所有俗務之後,相攜至此,一個望海,一個聽潮,悠然會心處,便相視一笑,欲辯已忘言。13. 望海亭望海者望到了什麼?聽潮者又聽到了什麼?石不能言而人能言。旁邊懸崖之上的六角石亭,兩幅近代書畫名家的對聯似乎替我們做出了回答。王震所書的柱聯是:「四海滔滔,安得一葦航彼岸;孤亭矯矯,欲齊萬岳聳南天。」這寫的是望海,在一葦與四海,孤亭與萬岳的對比反差中,表達了一種超越渺小和孤獨、皈依偉大和永恆的決心。吳昌碩書寫的楹聯是:「山欲抱圓天,半偈通禪詩語佛;沙誰談浩劫,一亭臨海水朝宗。」這寫的是聽潮。在吳昌碩的耳中,普陀山的潮聲是佛在給人類說那永恆的浩劫,為了度眾生出離浩劫,佛祖釋迦牟尼佛曾經為求半偈真經而情願捨身。這種追求真理的勇氣和犧牲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崇高的典範。14. 潮音洞聽潮佛教把佛的聲音比喻為海潮音,而海潮音的具體出處,就在普陀山潮音洞。「古洞潮聲」是普陀十二景之一。康熙皇帝御書的潮音洞三個字就勒於洞壁之上。潮音洞口朝大海,日夜為海浪所擊拍。潮水奔騰衝入洞內。為洞壁所激。浪花飛濺,直衝洞頂天窗之上,高達10米,勢若閃電,聲如驚雷。如是晴天,洞內七彩虹霓幻現,朝山香客往往會看到觀音大士現身的靈異現象。據說觀世音菩薩是因為在諸菩薩中唯一一個因耳根通而得大圓通的。她能聽到大千世界中任何一個角落發出的微小的苦難之聲而應聲前往救度,潮音洞就是觀世音菩薩的耳根。那滾滾湧入洞中的海潮所發出的聲音,在佛教徒聽來,或許就是茫茫苦海中等待救度的芸芸眾生的悲苦之音。而那狂飆般山搖地動的潮音,似鯨吼,如龍吟,那就是菩薩啟迪眾生的獅子吼,救苦救難的大悲音。潮音洞的海潮音也不必儘是梵音。一位當代詩人這樣寫道:靜坐在礁石上,聆聽潮音洞的喧嘩和低吟,每個音符都是大海律動的生命,喜怒哀樂,在浪的長弦彈奏,輝煌地上升。靜聽,隨潮音緊緊包裹,眼睛就分外透明,心靈就與大海共鳴。香遊客在潮音洞聽完潮音之後,一般都要前往梵音洞瞻仰觀音大士的慈容。據說在梵音洞觀佛閣往洞中凝望,虔誠的人會看到觀音示現的聖相。但是每個人看到的都不相同,即使一人所見,也常常會不斷變幻。15. 梵音洞看海清代有一位香客也是慕名前來梵音洞瞻仰觀音大士的聖相,但最終還是沒能如願,於是留下四句詩:「遠來仙洞即慈容,肉眼應教隔萬重,忽見東洋如許闊,此真菩薩現心胸。」雖然我們凡胎肉眼看不到洞中菩薩的慈容,但當我們轉身看到東海時,便會悟到這才是真菩薩向我們示現的偉大心胸。海天遼闊,包藏無盡,這樣的心胸,才是觀音大士的菩薩真面目啊!於是我們突然明白:為什麼觀世音菩薩會選擇蓮花洋的一個小島作為她的示現道場?因為,蓮為大士出塵相,海是空王度世心。」16.普陀山石景其實,除了沙灘.礁石和奇洞之外,普陀山的怪石也是讓參學的佛子深思妙悟,讓觀光客大呼神奇的景色。古人就留下這樣的詩句:「普陀石石盡成禪,片石凌虛占水天。」造化的神奇,加上人類的聯想,許多本來無覺無識的頑石會在我們的觀想中變成了有生命的動物。普陀山就有滿山的怪石非常肖似某些動物。有龍岩,虎岩,鷹岩,獅象岩,兔岩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幾乎就是一個石雕動物園。然而,世界上到處都有這類肖形怪石,並非普陀山獨擅勝場。在普陀山觀怪石,如果能夠站在觀音文化的立場,以一顆慈悲心來觀想。得到的感受就會全然不同。你會發現,由於觀音大士慈光普照,悲心說法,普陀山被點化成了一片萬物和平共處的樂土,老虎收斂起佔山為王的野心,獅象消磨了雷霆萬鈞的銳氣,老鷹不再搏擊長空,就連弱小的動物兔子,也不再為安全之計而到處尋覓藏身之所,因為在普陀山,它不必發愁會被獵犬捕獲,不再害怕會被獅虎吞食。所以它現在比鷗鳥還要清閑自在,與那些昔日的天敵成了好鄰居。因為它們聽了觀音大士的說法後。都收起了剛戾心,而生起了平等心。17.說法台觀音大士說法的靈台,就在西天勝境的靈石庵前,山頂上突現一片寬廣的石坪,其中一塊鼓狀大石,頂平如台,傳為觀音大士趺坐說法之處。《華嚴經》上說,觀音菩薩就坐在普陀洛迦的金剛寶石上為眾菩薩宣說大慈悲法。18.五十三參石說法台下有一堆亂石,叫做五十三參石。善財童子為了求法,遍參天下名山道場,一共參訪過包括觀世音在內的五十三位菩薩。五十三參石告訴香遊客,為了求得學問的進步,必須不斷擴大自己的視野,增益自己的學識。19.青牛石聽菩薩說法的還有遠道而來的青牛,但它遲到了,自覺無顏見菩薩,就慚愧地趴在了一邊。20.二龜聽法石最讓遊人嘆為觀止的是二龜聽法石,上面那隻龜蹲踞崖頂,回首顧盼;下面那隻龜緣石直上,昂首伸脖,筋膜盡露,一副惟恐落後的著急樣子。21.磐陀石磐陀石是普陀山的標誌性景觀,由上下兩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塊巨石叫磐,底闊上尖,被它托住的巨石叫陀,上平底尖。兩石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懸於一石之上,時刻都有滾落之險,但卻安穩如磐。紋絲不動,億萬千年,永遠是這樣相累相依,就靠造化給予的一個小小的支點。在風雨雷霆中維持了一種微妙的平衡,不搖不墜。成為普陀山最不可思議的一大奇觀。22.古樹名木普陀山最大的奇觀是什麼?是山與海的擁抱?是洞與石的靈異?還是那些在歷史的浩劫中修了又毀、毀了又修的梵宮琳宇?的確,沒有它們,構成不了海天佛國的莊嚴聖境。然而,普陀山真正的奇觀。卻是那些在颱風中給我們抵擋風雨,在烈日下送我們蔭涼的參天古木。我們已經對深山藏古寺,古木依古剎的景象習見為常,卻從來不曾想過,樹與廟,廟與僧,誰是普陀山更永久的主人?有僧就有廟,有廟就有樹。但見僧來,但見僧起廟,但見僧栽樹。但見僧走,但見廟倒,但見僧又來,但見廟又起,唯有樹常青。能夠見證普陀山千年香火的,唯有古木。普陀山除了滿山可見的千年古樟,還有一棵世界罕見的珍貴樹種。它生長在佛頂山慧濟寺後門,並不高大,也不粗壯,可以說貌不驚人,然而,當1930年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鍾光觀發現它時,它的價值才被世人所認識。原來,它是200多年前由一位緬甸僧人來普陀山朝拜時引進的。由於繁殖率極低。在它的原產地早已絕跡,世界上現在僅存普陀山這一棵,所以被認為是普陀山的特有樹種,命名為「普陀鵝耳栃」。自古來普陀山朝拜的人,都會被這裡植被茂盛,古木成林的翠色所感染,清代的一位詩人甚至認為,當年佛選名山,觀音到此不肯去,多半是因為這裡的樹木長得太好了。他說:「海外奇峰翠入天,峰頭朵朵削青蓮。名山如此不肯去,成佛應居靈運前。」如果從自然條件來說,舟山群島的大多數島嶼都跟普陀山差不多,甚至更好,為什麼唯獨普陀山留下了這麼多古樹名木呢?要知道,它們並不是原始森林,全部是人工種植,道理看起來很簡單,因為普陀山有觀音,因為有觀音,所以我們會用心去栽樹,用心去護樹。說到底,是觀音啟迪我們去掉凡心,洗滌塵心,而生出平等心去對待世間的一切,生出慈悲心去關愛世間的一切。仁及六道,愛被眾生,所以,萬法唯心;所以,修心為上。23.心字石不知何年,不知何月,也不知何人,在前往普陀山西天景區的道上,即將跨入西天門的地方。刻下了一個大大的心字。心字很大,整個字可容百人盤坐,可謂心懷博大。心字很乾凈,周圍再無別字,那位有心的刻字人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留下。心字素麵朝天,可鑒日月。朗朗乾坤,就因為有此一心,便有了情,有了識,有了靈,有了意,有了煩惱和迷惘;但是,也正因為有此一心,便有了智,有了慧,有了慈,有了悲,有了覺悟和圓通。在這個世界上,只要有了決心、細心、熱心、信心和恆心,哪還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呢?比大地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廣闊的,是心。

1、靈異的香會節普濟寺山門前有一幅對聯:「五朝恩寵無雙地,四海尊崇第一山」。普陀山是中國第一佛觀世音菩薩的莊嚴道場。觀世音菩薩是我們人生旅途的不請之友。普陀山每年有三次觀音香會,香會期間,信眾們都要同觀世音菩薩一起坐夜,祈禱國泰民安。農曆六月十九,是觀音菩薩的成道日,每年的這一天,普陀山都要舉行盛大香會,成千上萬的香客都會提前兩三天,從四面八方梯山航海,來到普陀山參加觀音香會,朝拜觀音。可是,六月十七的晚上,普陀山突然下起了暴雨,雷電交加。這突如其來的大雨似乎沒有要停止的跡象。在普濟寺大殿坐夜的香客心情卻異樣的平靜。他們說,每年的香會期間,普陀山通常不下雨,千百年來,都是如此。果然,當六月十八日的晨光從東海上浮現的時候,雨過天霽,天風海雨洗禮過後的普陀山,以其青翠的容顏,迎接蓮花洋上一艘艘滿載香客的輪船。香雲路上,前往佛頂山慧濟寺朝拜的香客絡繹不絕。他們都有一個心愿,要在山頂的慧濟寺陪觀音菩薩過夜,而且要在子夜到來時,給觀音菩薩燒頭香。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無數只人類的手,不分貴賤貧富,一齊高舉過頂,向著他們心中大慈大悲的菩薩虔誠禱拜。此時此刻,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善良的願望,充滿著對未來歲月平安幸福的渴求,充滿著對家庭和親人的愛。2、朝拜佛頂山對於朝拜普陀山的香客來說,在普濟寺做完佛事之後,接下來就必須三步一拜地拜上佛頂山,這條從法雨寺至佛頂山的登山石道,計有台階1088級,從明代以來,凡是虔誠來普陀山朝拜觀音大士的佛家弟子,都要沿著這條石道拜上佛頂山。香會期間,山道上的香客更是摩踵接肘,堅硬的石面也被虔誠信眾的手足磨得越來越光滑了。佛頂山是普陀山的主山,海拔只有291米,由於拔海而起,並常年為雲霧籠罩,所以顯得格外崔嵬。古人有四句詩讚嘆佛頂山:「山勢欲壓海,禪宮向此開。魚龍腥不到,日月影先來。」佛頂山的主峰白華頂,又稱菩薩頂,居群山之中,出眾嶺之巔,為普陀山最高處。峰巔是一塊寬廣約20餘畝的圓平狀石坪,形狀像佛的頭頂,頂上有塔,塔上置燈,為附近船隻和飛機指嚮導航,人們稱之為「天燈台」。登上天燈台極目遠眺,可觀賞遼闊的山海景色,遠觀海中島嶼參差環列,百舸爭流,近瞰全島峰巒綿延,水沙礫金。寺院精舍,錯落在翠綠叢中,時不時海風吹來陣陣濤聲,間或夾雜著幾杵清幽的鐘聲,好一派海天佛國超塵絕俗的莊嚴境相。難怪萬事皆空的僧人登臨此頂,也會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陶醉,寫下令人心胸振奮的詩句:「絕巔雲深處,登臨興倍雄,萬慮一身外,千山四望中,色相窺難定,光芒射處通。扶桑疑可接,好趁一帆風。」3、華頂雲濤白華頂更多的時候是藏在雲霧之中。特別是在夏季,從海洋上蒸騰起來的水汽凝聚成片片低雲,掠過白華頂,形成「華頂雲濤」。悠忽之間,雲遮日霾,但見煙濤滾滾,遠近山峰在雲海中變成了一座座浮島。猶如海市蜃樓,空空朦朦,蒼莽難辨。此時此刻,此景此境,人會莫名其妙生出一種略帶恐懼的孤獨感:「振衣千仞望蒼茫,不見人間海與桑。」這時候,你會覺得腳下並沒有踏到實地,非常害怕足底雲濤一旦消失,就會一落千丈。你還會覺得心裡一片迷茫,失去了人生的方向。這個時候,當你扭頭向白華頂望去,雲霧深處的天燈台射出一點光芒!只是一點光芒,像小米粒那樣大小的一點光芒,你心裡忽然就踏實下來,平靜下來,你不再恐懼,也不再孤獨,你聽到了附近不遠處傳來了梵唄鐘聲,於是你就會尋著聲音的方向走去。4、孫中山游普陀山1916年8月25日,孫中山先生視察舟山軍港,順道趣游普陀山。他登上佛頂山天燈台,憑高放覽,環眺空碧濤白,煙螺數點,耳吻潮音,心涵海印,身境澄然如影,俯仰間,大有宇宙在乎手之概,以至於遲遲徘徊,不肯離去。在陪同人員的催促下,他轉身向慧濟寺走去。就在這一剎那,靈異出現了。只見慧濟寺前矗立起一座宏偉壯麗的牌樓,在仙葩寶幡簇擁下,一隊相貌奇特的僧人前來迎接。空中一個大圓輪,飛快旋轉。孫中山驚訝得連連呼喊,可是陪同的胡漢民、陳去病等人卻茫然無所見。孫中山自認為腦海中素無神異思想,可又對見到的靈異奇觀不知做如何解釋。於是由他口述,陳去病執筆,寫下了《游普陀志奇》。5、海上卧佛洛迦山普陀洛迦,是梵名POTALAKA的譯音,意思是美麗的小白花,是佛教中觀世音菩薩居住的靈地。但在傳入中國後,普陀、洛迦演變成了兩座山的名字。洛迦山就在普陀山的東南,從普陀山望過去,就像一尊仰卧萬傾碧波中的巨大卧佛。參加觀音香會的香客,一般都要在朝拜普陀山之後再朝拜洛迦山,所以自古就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之說。尤其是福建來的香客,是一定要朝拜完洛迦山後才打道回府的。普陀山每天都有輪船往返於普陀、洛迦山之間,海上航程約20分鐘。間於普陀山和洛迦山的這片海域,有一個很美麗的名字,蓮花洋。每天午潮的時候,洋面波濤微聳,狀似千朵萬朵蓮花隨風起伏,這就是被文人墨客譽為普陀十二景之首的「蓮洋午渡」。明代著名文學家屠隆有一首詩,專門讚歎蓮洋午渡景色:「波上芙蓉盡著花,香船盪槳渡輕紗。珠林只在琉璃界,半壁紅光見海霞。」船靠洛迦碼頭,750級的石階迎面而起。3000米的洛迦山香道簡直是一軸風光秀美的畫卷。一路依山映水,林木夾道,古樹濃郁,寺院塔影交相輝映。與這般秀麗的景緻「同登覺岸」,真是何樂而不為呢?有一幅對聯專贊洛迦聖境:「寂滅道場常樂我凈,洛迦聖境花木幽深。」在這隻有0.36平方公里的孤島上,密布著好幾座禪宮琳院。僧人們在這全無人間煙火與雞犬之聲的佛國凈土,每天按部就班地過著晨鐘暮鼓的清修生活。除了朝山的普通香客,有時偶爾也會來一個特殊人物。從普陀山遠眺洛迦山,能看到在卧佛的頭部和腹部各有一座高塔,一座是白色的,一座是青色的。聳立於卧佛腹部的青色高塔,叫做妙湛塔,不過香客們更願意叫它五百羅漢塔。建成於1993年6月。塔高27.6米,東南西北四面共雕刻羅漢518尊,栩栩如生地描繪出羅漢們朝拜觀音的宏偉場景。建造五百羅漢塔的青石共有數百噸,都是從浙江溫嶺海運到洛迦,再用人工肩負扛抬上山,耗工兩萬餘個,耗時三年半,堪稱海天佛國一大工程,又為南海勝境錦上添花。6、洛迦燈塔位於卧佛頭部的白塔,是一座燈塔。早在明代萬曆年間,這裡就設有天燈台,為海上船隻指引航向。當時的騷人墨客由此聯想到佛教的智慧恰如茫茫苦海中指引迷津的燈火,於是賦詩讚美這「洛迦燈火」:「瑩瑩一點照迷津,光奪須彌日月輪。萬劫靈明應不滅,五燈傳後與何人?」1890年,洛迦燈塔改建成國際航標,四等紅色定光燈為船艦南來北往或進出蓮花洋指引航向。自燈塔建成以來,附近海域極少發生海難,安全係數絕佳,就連曾經在此管理過燈塔的英國人也讚歎:「這都是因為燈塔與普陀山和洛迦山這兩座觀音菩薩的聖島是鄰居的緣故啊!」「洛迦燈火」是普陀十二景中,唯一的一個人工建築和現代建築,也是十二景中唯一一個同船隻安全、漁民生命相關聯的景點。在茫茫大海中,一炬刺破黑暗的光柱帶給人類的聯想是極其豐富的。而當這一炬光柱發自觀音菩薩的靈山道場,發自海上卧佛的頭部時,它將直觀而形象的啟示我們理解和領悟佛教的玄奧教義。燈光使我們在黑暗的大海中航行,也不再有恐懼和迷茫。當洛迦燈塔的光芒熄滅之後,籠罩茫茫大海的黑夜就退去了。晨曦重又灑滿海面,照耀島嶼。普陀山和蓮花洋,真的像一個佛光普照之下的琉璃世界,那麼清新,那麼透明。

1、觀音信仰與觀音文化觀音是中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形象。「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禱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千百年來,中國人唱誦著這樣的經句,並百千萬億遍的稱頌著她的名號,安詳自若走過一生一世,走過歷朝歷代,穿過時間的劫波,度過無數的災厄,將一種和平與慈悲的精神,將一種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代代流傳,從最根本的人性深處維持了一個民族聖潔而高尚的心靈。觀世音位居佛教四大菩薩之首,在中國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千百年來,觀世音以慈悲救難而名聞於世,受到人們的普遍崇拜,成為人類真善美的化身,被人們廣為傳誦。因而形成了一種經久不衰的觀音信仰文化,在海內外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觀世音菩薩信仰源於古印度佛教,其前身是古印度婆羅門教中的「善神」,即雙馬童神。公元前五世紀,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後,吸收了婆羅門教中的善神信仰,作為佛教中的慈悲菩薩,名叫「馬頭觀世音」。大約在公元前後,也就是距今兩千年前,「馬頭觀世音」形象由小馬駒變成偉丈夫。與大勢至菩薩共同輔助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弘揚佛法,合稱「西方三聖」。成為西方三聖之一的觀世音菩薩發下慈悲大願,要解救眾生的一切苦難,不分貴賤賢愚,也不分良善醜惡,有求必應。觀世音菩薩還主張「隨類化度」。為了教化不同種類的眾生,觀世音菩薩因時因地因人而示現出不同形相,即三十三化身。又能長出「千手千眼」以觀察凡界塵世,救助受難眾生。於是,在佛教徒的心目中,觀世音菩薩成了解救人間一切苦難的救星。贏得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應觀世音菩薩」的尊號。那麼,什麼是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它與我們所理解的一般意義上的慈悲又有什麼不同?佛經上說,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叫做「同體大悲」,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叫做「無緣大慈」,那麼什麼叫「同體大悲」?什麼叫「無緣大慈」?普陀山佛學研究院的凈旻法師是這樣解釋的:無緣無故的愛和全心全意的服務,就是觀世音菩薩的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這種大慈大悲,不僅是對人類,而且是對眾生,對世間一切有生命和靈性的生靈。在普陀山普濟寺,就經常有信徒請大和尚主持這种放生法事。無緣慈悲是絕對的慈悲,無條件的慈悲,也是最高的慈悲。世間其他宗教和學說對於愛都設定了一定的條件,只有佛教的無緣慈悲是一種絕對的愛。佛教認為,只有生出無緣慈悲心,才能普渡眾生,覺悟有情。才能「有求必應,以無緣慈恩周庶類;無機不被,運同體悲妙現普門」。也只有生出無緣慈悲心,才可能在普渡眾生出離生死苦海的時候,不做聖賢凡庶的分別,一切眾生絕對平等。因為在佛教看來,大地一切眾生皆有永不變異的覺悟之性,都有脫離生死苦海,遠離恐怖厄難的意願,因此佛菩薩大慈大悲,對待煩惱眾生一視同仁,萬類等益,所謂「佛願宏深,不遺一物」。普陀山法雨寺的牌坊上就鐫刻著這樣一副對聯:「遍塵剎無量眾生,皆具足成佛妙性;全世界廣大人們,到此來同種善根。」說到底,佛菩薩所說的一切法門,其實就是在一切眾生的心田裡種下無緣慈悲的善根,使我們像火宅一樣燃燒著的煩惱之心,變成一片清新涼爽的福田。種下慈悲善根的心,就是一朵朵美妙的蓮花,無數朵美妙的蓮花組成了極樂世界的曼妙景象。佛教徒稱極樂世界為蓮邦,觀世音菩薩就是普度眾生往生蓮邦的蓮花部主。2、 觀音文化的傳播觀世音菩薩說法的第一個道場是印度的普陀洛迦山,意思是光明山,海島山,小白花樹山等等。它位於印度西高止山的南段。山頂有池,水從池中流出形成大河,據說觀世音菩薩當初就在這裡來往優遊,感悟生命和佛法。當觀音經典在漢魏、兩晉時代陸續傳入中國後,信徒們根據經典上的描述,終於在我國越東沿海被稱做「蓬萊境」、「瀛洲界」的海中洲發現了與佛經所載極為相似的小島,也就是今天的普陀佛經中對位於南海中的普陀洛迦山是這樣描述的:「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凈。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大約從晉代開始,就有虔誠的觀音信眾不顧驚濤險阻,乘坐小舟,扶老攜幼前來普陀山朝拜觀音示現聖跡。這中間就包括初唐四傑之首的天才少年詩人王勃,他不幸在前往普陀山的海中溺水身亡。西藏布達拉宮是觀世音崇拜傳入中國後最重要的道場。布達拉也是梵語「POTALAKA」的音譯。據佛經上說,有一次釋迦牟尼佛佛正在說法,突然臉現悲苦之色,觀世音問佛為何悲苦,佛說雪域眾生陷溺苦海,誰願往救度?觀世音於是化做一朵紅蓮,降臨雪域,成為西藏的保護神。西藏僧侶和民眾每天念誦的「唵嘛呢叭咪吽」六字真言,其含義據說是對觀世音的蓮花妙界的神秘觀想。放著紅色光芒的蓮花能夠驅除黑暗和寒冷,給世界帶來光明與溫暖。觀世音菩薩信仰是經過絲綢之路,隨著天馬、葡萄和胡服一起傳入中國的。當時正值中國北方戰亂連綿,人們對觀世音救苦救難的形象十分崇拜,希望他能解脫眾生的苦難。3、觀音造像的變遷最初,觀世音菩薩仍以偉岸男菩薩的形象高坐於寺院殿堂。在我國早期的觀世音菩薩造像作品中,如南北朝的石雕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畫,觀世音菩薩也都作男性打扮。由隋代至初唐,無論是男相還是無性相的觀音,都已顯示出女性神的端倪。敦煌第328窟的觀世音菩薩像,充分運用了泥塑彩繪的特長,肌膚、衣裙、佩飾都極富質感。菩薩形象端莊,氣質高貴典雅,雖然仍為男相,嘴唇上還有兩撇小鬍子,但已充滿女性的陰柔之美。唐代社會的鼎盛也伴隨著佛教信仰和佛教藝術的普及。觀音的形象也開始朝著世俗化發展,變得豐滿嫵媚,端莊美麗。很可能是由於女性信眾的大量增加,女相觀音成為觀音造像的主流。從敦煌45窟的觀音塑像可以看出,唐代婦女盛行的華麗的香紫羅披肩和石榴裙,這些最時髦的貴族婦女的裝束全都用在觀音身上了。不僅觀音的五官女性化了,就連她的體態也塑造得婀娜柔美,曲線動人,極富女性魅力。古印度佛教中的男菩薩,被改造為中國化的「觀音娘娘」,成為一位美麗的女菩薩。宋代以後由於理學風行,觀音的造像也開始受到影響,沒有了唐代那般嫵媚和暴露。觀音不再像一位美麗的少女,而更像一位慈愛的中年婦女。元明清三代,觀音信仰已徹底世俗化,觀音造像變得多元化,出現了大量的「水月觀音」、「魚籃觀音」、「送子觀音」等觀音變身的形象,觀音形象越來越像我們身邊的一位女尼,沉靜安詳文秀。觀音的法器更多地變成凈瓶和楊柳枝。左手托凈瓶、右手執楊枝的楊枝觀音,象徵著菩薩隨順眾生的願望,時刻利益眾生,恰似楊柳隨風蕩漾。凈瓶中的甘露,可以澆滅一切煩惱的火海,給世界帶來清涼。楊枝觀音這一形象所蘊含的佛理既深刻又淺顯,是對觀音慈悲精神最恰當又最生動的表現,因而成為觀音菩薩三十三種形象中最為世人熟知的形象。普陀山的楊枝庵建於明代萬曆三十六年。進入大殿,仰頭可見中間供奉著楊枝觀音立像。楊枝庵因為珍藏著據傳為唐代大畫家閻立本所繪的「楊枝觀音碑」而得名。觀音聖像右手執楊枝,左手托凈瓶,袒胸跣足,瓔璐飄飛,瑞相庄麗。「楊枝觀音碑」在文革中被僧人抹上石灰才得以躲過被紅衛兵砸爛的厄運,現已成為普陀山的鎮山之寶。在長期的世俗化演變之後,觀音菩薩在中國信眾特別是女性信眾的心目中,逐漸變成了善、愛和美的集合體。作為善的化身,她是各種人世苦難的解救者,是把眾生帶入極樂世界的引導者;作為愛的化身,她經常以送子娘娘這一化身出現;並賜與善男信女美滿幸福的婚姻與家庭;作為美的化身,她是中國民間信仰中被塑造得最有女性氣質,容貌最為美麗端莊的菩薩,是典型的中國美人形象。中國許多偉大人物的成長經歷中,都有一個極其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有一個虔誠信奉觀世音菩薩的母親。中國傳統社會每一位慈母的身後,都站立著觀世音菩薩的慈悲形象。這些慈祥的母親,大多數並不識字,她們既不懂佛,也不懂禪,只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阿彌陀佛。她們對鄰里鄉親,不管誰有困難,都盡自己的能力給予幫助,對孤苦無助特別是出門在外的人,總是給予同情和資助。這樣的婦女,人們總是說她們是菩薩心腸。「菩薩心腸」其實就是中國民間對觀世音精神的通俗表述,而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當他們看到觀世音菩薩的種種形象的時候,最直接的聯想,就是自己的慈母。

4、短姑勝跡短姑道頭是一座古老的碼頭,在新碼頭起用之前,它是香遊客登上普陀山的唯一碼頭,來山朝拜觀音菩薩的人,必須自此登岸上路,因此短姑道頭也是朝聖之路的起點,同時也是朝拜完普陀山後離島的終點。在這個意義上,短姑道頭不只是一座下船上船的碼頭,它還是一個心靈的驛站。香遊客下船登島的一剎那和離島上船的一剎那,心情一定會不一樣的。短姑道頭的得名,來自於一則民間傳說。有姑嫂二人,省吃儉用,終於備足了朝拜普陀山的路費,沒想到在這裡剛一靠岸,小姑子突然發現自己來月經了,她覺得不能玷污觀音菩薩的聖地,就沒有下船。嫂子數落了她一番,就一個人走了。小姑子一個人坐在船上,覺得又孤單又委屈。不一會兒,潮水漲起來了,把船帶離了海岸,小姑子害怕,加上肚子又飢又渴,就哭了起來,這時候走過來一個慈祥的老媽媽,從地上撿起幾塊石子扔到海里,就變成了幾塊礁石,她踩著礁石上到小姑子的船上,給她送來了一籃子飯菜,這個老媽媽,就是觀音菩薩的化身。不知道這姑嫂二人是否知道「短姑道頭」的來歷。千百年來,凡是到普陀山朝聖的香遊客,上島後聽到的第一個關於觀音菩薩的故事就是這個嫂子數落小姑的故事;看到的第一個普陀山觀音聖跡,就是這個短姑道頭;知道的第一個觀音現身,就是一位慈愛的老媽媽。觀音菩薩並沒有做出什麼驚天動地救苦救難的大事迹,也沒有化身千手千眼,拿著千般法器。她只是一位聽說閨女受了委屈,正在餓肚子,就來給她送飯的老媽媽。這樣的菩薩實在是太生活化,太平民化了,一下子就把高不可攀的菩薩同香客的距離消失為零。5、南海觀音從蓮花洋瞭望普陀山,一座金身大佛矗立山頭,光耀天日,令人肅然起敬。這就是1997年建成的南海觀音銅像。南海觀音銅像連台座總高33米,佛像頂現彌陀,左手托法輪,右手施無畏印。面容慈祥,身軀妙壯,體現了觀音大士「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的偉大風範。佛身採用新型仿金銅精鑄,重70餘噸,具有18K金的柔美光澤,現已經成為普陀山的耀目標誌。莊嚴海天佛國,凈化世道人心。南海觀音銅像開光法會的那一天,出現了轟動海內外的觀音顯靈現象。當時主持開光法會的戒忍法師,至今說起來仍然非常激動。觀音顯靈的現象到底如何解釋,也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信仰確實能夠對人們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能夠撫慰、安定甚至激勵信徒的心靈,使人們坦然面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佛教把現實世界稱為「娑婆世界」,芸芸眾生忍受著諸多煩惱,猶如陷溺在茫茫苦海中而不能自拔。只是由於佛菩薩出於無緣慈悲之心,發下救度眾生的誓願,這才出現了度人出離苦海而登彼岸的船筏。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也曾是眾生,但她證聖果登彼岸後,為憐憫眾生之苦,又發大悲心重返世間救拔群迷。她把自己化做了一條茫茫苦海中不辭勞苦、永不疲倦的小船,風裡浪里,尋聲救苦,這種慈航倒駕的偉大精神,贏得了中國人民乃至半個亞洲人民的衷心信仰,而她的美麗善良的慈母形象,也征服了廣大民眾的心,成為最具中國特色的菩薩,成為中國整個民間信仰的主流。觀音菩薩信仰在中國民間的普遍和深入,說明了中華民族的確是一個善良的民族,和平的民族。觀世音菩薩,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第一佛。

1. 僧尼生活每天早上三點四十分,普陀山全山各寺院都會響起急促的敲板聲。眾僧聞聲起床。接著,108下晨鐘敲起,伴著鐘聲,眾僧魚貫進入大殿,上香禮佛後,依次誦經。早課約一個半小時,於天未明時結束。五點半開始過堂。普陀山僧眾每天吃三頓飯,聞鍾用齋。用齋時務必端肅恭謹,不得浪費。這也是僧人的日常修為。 吃完晚飯後,僧人們就開始做晚課。晚課於黃昏時舉行,儀式與早課相同,但念誦的經文不同。早課與晚課是叢林必修定課,為山僧每日必持,除去生病和有其他事務事先告假外,一律不得缺席。我國叢林課誦制度始於東晉,宋明以來寺院中普遍奉行。因為把祈求功德寓於念誦儀軌的定課之中,故名功課。做功課是一個出家人一天最重要的事。也是一個清規嚴格的寺院每天最重要的法務活動。等到暮鼓擊響的時候,出家人就應該休息了。這就是普陀山出家人的一天。僧人是佛教三寶之一,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不僅代表著佛教的莊嚴,而且代表著人類在道德實踐上所達到的純粹清凈的境界。佛教是禁慾的,但僧人也是人,他雖然出世,但是不離入世;寺廟是佛門凈地,但僧團也自成一個小社會。為了維持佛門清凈,聖教莊嚴,就必須建立叢林規則。使廟像廟,僧像僧。佛教對僧人的管理,稱之為清規戒律。清末制定的《普陀山僧伽日用軌範》,向來為全山寺院所推崇。它規定了僧人不得具有的六十六種言行,包括「不得破根本大戒」、「不得不孝順父母」、「不得習近女人」、「不得著艷麗衣服」、「不得無故在外閒遊」、「不得破口相罵」、「不得裝模做樣」、「不得挑唆鬥爭」、「不得受辱不忍」、「不得戲笑過度」、「不得大膽生事」、「不得妄議時政」等等,等等。若有違犯,輕則罰,重則驅逐出寺院。制定這些清規,就是要通過束身來達到束心的目的,使僧人尚戒德,甘淡薄;安貧樂道,寂靜純一;去私擯邪,奉公守法;柔和忍辱,慎事敬人;威嚴端肅,耿直不阿;安分小心,無得妄為;勤修行業,無怠無荒。這些清規戒律,對於僧人而言,為菩提之根本,作涅槃之基礎;對於寺院而言,可以保證比丘和合,佛門清凈;對於國家和社會而言,可以樹立一個遵紀守法的典範,使世運遷流,群欽法治。因此,僧人的修行,不僅是自利,而且是利他,利國,利民。2、洛迦山圓覺塔位於洛迦山的圓覺塔,建於1987年,依山面海,綠蔭掩映。第一層有48個孔,內藏普陀山高僧大德的靈骨;第二層刻有《妙善和尚自傳》和《塔銘》。《塔銘》中說:「洛迦在聖境,大士所居處;始自慧鍔祖,建院不肯去;洎乎歇禪師,感化諸漁民;成清凈道場,興廢各有時;潮公中興後,經十年動亂;今復建靈塔,聖跡永留傳。」三層八面的圓覺塔,是一座紀念碑,記載了普陀山佛教發展的歷史,特別紀念了那些對普陀山佛教興盛和中興起過重要作用的高僧。3、普陀山佛教興衰史普陀山自從有了不肯去觀音而成為觀音大士居處的聖境,使得普陀山在佛教界的地位空前提升,再加上普陀山扼守蓮花洋國際水道,出入中國的日本人和朝鮮人大多由此水道經過,就使得普陀山在唐代便成了國際性的佛教聖地。北宋、南宋時期的中國,西北一直不得安寧,但東南卻穩定繁華。普陀山佛教的真正大盛,是在兩宋。海波寧靜,帶來了普陀山的香火旺盛。南宋紹興元年(公元1131年),真歇禪師浮海至普陀,築庵於寶陀寺後山,並把自己修行的地方題名為:「海岸孤絕處」。自從真歇上山,全國各地的禪林英秀紛至依附,其中著名的高僧有編纂《五燈會元》的普濟。《五燈會元》是禪宗歷代傳法機緣的記載,「禪宗語要,具在《五燈》」。元明以來士大夫之好談禪悅者,無不家有其書。可以毫不誇張的說,《五燈會元》對中國文人心靈的塑造起到了難以估價的作用。它所記述的禪宗各派1200多位大德的思維方式,行為方式甚至說話方式,對中國的哲學、文學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到了元代,普陀山佛教繼續興盛。現在是普陀山鎮山之寶的多寶塔就是在元代建造的,由蘇州的太湖石雕鑿而成。它是普陀山現存最古老的佛教建築了。普陀山的高僧往往被元朝皇帝指派為國家使節出使日本。一山一寧出使日本,恢復了中斷已久的中日邦交。他在日本創立了「一山派禪學」,圓寂後被日皇謚為「國師」。從明代開始,中國海疆不靖。被朱元璋打敗的方國珍率部竊據舟山群島。朱元璋派信國公湯和平之,住居人民,盡行起遣,明代海禁,由此發端。方國珍被剿滅後,倭寇為亂,而普陀山扼守中日海道,山環土沃,巉岩洶湧,四面汪洋,屯據則易,攻剿為難,一時間成為海盜倭寇盤踞的巢穴。昔日遠離戰亂的海天佛國清凈樂土,一下子變成了對中國海疆安全威脅極大的要害之地。普陀山因此被稱為「浙東第一門戶」,成為抗倭戰爭最前線。在明代海禁政策的影響下,普陀山佛教受到全面殃及,寺廟焚毀,僧眾遣散。但是也有不少僧人不顧禁令,冒險犯難,偷偷上島修建蓬庵。到了明代末年,山上寺庵重新恢復到200多處。普陀山佛教在明末的短暫復興,吸引來不少文人學士,其中就有詩人屠隆和書畫家董其昌。來到普陀山的文人學士,都喜歡住在白華庵。白華庵背靠綠樹蔥蘢的白華山,面對碧波粼粼的蓮花洋,景緻極佳,環境清幽。周圍古木撐雲,號為普陀山的精廬之冠。但是,明末普陀山佛教興盛的好景不長。到了清初,由於荷蘭海盜和台灣鄭氏政權的威脅,清朝又行海禁遷界的政策,普陀山佛教再遭劫難,又一次衰敗。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台灣收復。海禁取消。僧眾歸山。普陀山佛教才再一次恢復元氣並進入全盛時期。這個全盛時期正好與康乾盛世同步。4、康熙與普陀山康熙是普陀山最大的施主,是普陀山佛教復興的主要推動者和贊助者。可以說,康熙對普陀山佛教是皇恩浩蕩。康熙雖然沒有到過普陀山,但他一生中六下江南,有四次皇恩眷顧普陀。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康熙三十八年南巡,傳旨全國,說普陀山乃朝廷香火之地。除自己帶頭捐金鼎建普陀山寺,還號召天下臣民共種福地,捐錢捐物,齊心協力完成普陀山所有未完之工程。康熙還親筆御書「普濟群靈」、「潮音洞」、「梵音洞」、「天花法雨」四幅匾額賜予普陀山,並改普陀禪寺為「普濟禪寺」,改鎮海禪寺為「法雨禪寺」。普陀山前後兩大寺的名字一直延用至今。為了表示其對普陀山佛教復興事業的高度關懷,並加快普陀山寺院重建工程的速度,康熙下旨把南京的明代故宮拆運到普陀山,用其磚瓦木材修復普濟寺和法雨寺。5、雍正與普陀山普陀山最大規模的重興工程,是在雍正九年至十一年,用三年時間,發帑金七萬兩,廣集工匠2000餘人,由浙閩總督和蘇州巡撫親自督導,鑿山鋪路,對所有殿宇和設施「舊者新之,缺者補之」,普陀山寺院由此甲於江南。雍正還親賜普濟寺和法雨寺漢白玉御碑各一座,並建御碑亭於前後兩寺。雍正對普陀山的浩蕩龍恩,很可能是一種報答。眾所周知,雍正是以皇四子的身份在九子奪嫡的殘酷鬥爭中繼承皇位的。康熙五十八年,震六源法禪師接任普濟寺住持,在例行的升座說法時,他第一瓣香恭祝今上皇帝康熙聖壽無疆,第二瓣香在諸皇子中單祝皇四子雍親王,暗示他會承緒大統,繼承王位。第三瓣香又用隱語暗示在九子奪嫡鬥爭中,皇四子必勝,而其它皇子必敗。此時距康熙駕崩尚有兩年,九子奪嫡愈演愈烈,到底誰能勝出並不明朗。一個遠居海島的和尚何以能夠預知必定是皇四子雍親王勝出繼位呢?難道在雍親王的奪嫡過程中,普陀山的佛教僧侶們也助了一臂之力嗎?這恐怕同普陀山歷史上的許多秘密一樣,已經無從查證了。6、 法雨寺九龍殿《二十四孝》浮雕法雨寺九龍殿前的月台,有二十四塊青石欄板,是明代刻的二十四孝故事浮雕。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中國民間廣為人知,是中華民族敬老養親的傳統美德的生動寫照。當年建造法雨寺的高僧,一定是想「以孝言慈」,把儒家的孝道同佛教的慈悲融合起來,然後鼓勵信徒把對父母的孝道擴及到一切眾生,從而達到佛教徒的最高境界:生無緣大慈,運同體大悲。人人都做觀世音。7、印光大師與普陀山佛教傳入中國的時候,曾引起儒家士大夫的強烈抵制,認為出家為不孝,出世為不忠。歷代高僧為了彌合儒家同佛教的衝突,做了許多融合儒佛教義的工作。在普陀山法雨寺修持了37年的一代高僧印光大師,就是一位致力於弘揚凈土宗並融合儒佛的大德。法雨寺的印光大師紀念堂正在翻修,這裡曾經是印光大師靜修的地方。印光大師「以孝言慈,以戒為孝」,他把儒家對自己親生父母的孝遍及到四生六道,擴及到無始無終。他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而且,按照佛教生死輪迴的觀念,他認為人的生命是無始無終輪迴的,所以我只能認為六道眾生都可能是我的父母。「殺而食之,即殺我父母。」印光大師特別看重人的本義。他說「人之德能,大端有四。人者,仁也;仁慈惻隱,自利利他,故名為人。人者,忍也;忍勞忍苦,擔當柱地撐天之事,故名為人。人者,任也;力任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八德,俾無所歉缺,故名為人。人者,盡也;盡儒教倫常之道以敦倫,盡佛教心性之道以證心,故名為人。人之義,大矣哉!」印光大師把儒家對孝的定義、對人的定義,從範圍和時間上都進行了擴充,使其從一種相對的有限的倫理責任變成為一種絕對的無限的宗教信仰。持戒就是持孝,成佛就是成人。印光大師在普陀山的證悟,從佛教義理的根本上,完成了中國佛教向人本主義的復歸。事實上,普陀山就是一處將佛教從虛無縹緲的來世引向人間的聖地。近代高倡「人間佛教」的佛教改革家太虛大師,就是在普陀山閉關時悟到佛教必須走向人間才能光大復興這一道理的。他有這樣四句詩:「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在普陀山福泉庵出家的當代佛學泰斗印順大師,繼承太虛遺志,一生致力於弘揚「人間佛教」。這些閃爍著人本主義光芒的佛教改革新思想之所以能在普陀山產生,是不是與觀世音這位最具有人情味,且與娑婆眾生因緣特深的菩薩有關呢?

--------------------------------------------------------------------------------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國的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位於四川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的峨眉境內,距成都約一百六十公里,在峨眉山市西南七公里處。高出五嶽,秀甲天下。在我國的遊覽名山中,峨眉山可以說是最高的一個,最高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山體南北方向延伸,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長久以來,峨眉山以其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神話般的佛教勝跡而聞名於世。她古雅神奇,巍峨媚麗。其山脈綿亘曲折、千岩萬壑、瀑布溪流、奇秀清雅,故有「峨眉天下秀」之美稱。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名錄》。峨眉山像一道巨大的翠屏,聳立在成都平原西南,遙望彎曲柔美的山體輪廓,猶如少女的面容和修眉,於是人們很早便稱它為「峨眉」。縱橫200餘公里的峨眉山,與「亞洲脊樑」昆崙山的支脈邛峽山相連。峨眉全山由大峨、二峨、三峨、四峨四座山組成,一般遊人所到,主要是奇峰攢聚、名勝薈萃的大峨山,這就是今日人們通常所說的「峨眉山」。峨眉山平疇突起,巍峨、秀麗、古老、神奇。它以優美的自然風光、悠久的佛教文化、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獨特的地質地貌而著稱於世。被人們稱之為「仙山佛國」、「植物王國」、「動物樂園」、「地質博物館」等,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美譽。唐代詩人李白詩曰:「蜀國多仙山,峨眉邈難匹」;明代詩人周洪謨贊道:「三峨之秀甲天下,何須涉海尋蓬萊」;當代文豪郭沫若題書峨眉山為「天下名山」。古往今來,峨眉山就是人們禮佛朝拜、遊覽觀光、科學考察和休閑療養的勝地。峨眉山千百年來香火旺盛、遊人不絕,永葆魅力。峨眉山也是一座佛教名山,相傳是釋迦牟尼身旁的普賢大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它與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並稱為中國佛教的「四大菩薩」道場。峨眉山原為佛道兩教並存的宗教重地,東漢之初,山間便有了第一座以葯農舍宅為寺廟的「初殿」。後來歷經晉、唐、宋續建和明、清兩代發展,連綿百里的山巒,先後興建佛寺200多處,僧眾達數千人。隨著佛教興盛和道教的衰微與絕跡,峨眉山遂成為以「菩薩信仰」為中心的佛教聖地。由於歷史變遷,現在峨眉山景區內尚存十餘處古寺,如報國寺、萬年寺、仙峰寺、洗象池、金頂等,寺院內的佛教徒依然保持著正常的宗教生活。峨眉山動植物資源豐富,由於山上山下氣溫懸殊較大,從山下到山頂氣溫相差約15°C。這種自然環境為各種植物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景區內生長著5000多種植物,數目遠遠超過了歐洲大陸的所有植物種屬。其中被譽為「花中西施」的杜鵑花就有29個品種。還有古老的觀賞樹種「中國鴿子樹」--珙桐;景區內野生動物達2300餘種,象枯葉蝶、小熊貓、蜂鷹、牛羚、白嫻鳥等,尤其山林中頑皮的猴群,常常向遊人乞食或嬉戲,惹人注目。1981年,當英、美、法、德、日等十個國家的學者組成的英國國際樹木學會專家團,在峨眉山考察後,以植物學家湯姆.塞蒂為團長的專家們異口同聲地讚美:峨眉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國家公園,是難得的植物寶庫和世界植物愛好者的樂園。隨著季節的變化和山勢的不同,加上古木參天,流泉飛瀑,以及陰、晴、風、雨、雲、霧、霜、雪的喧染,使峨眉山的景色更加清幽,風景獨秀。--------------------------------------------------------------------------------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華山九華山寺宇林立,香煙繚繞,是善男信女朝拜的聖地;九華山風光旖旎, 氣候宜人,是旅遊避暑的勝境。在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中,九華山獨領風騷,以「香火甲天下」、「東南第一山」的雙重桂冠而聞名於海內外。九華山位於安徽西部青陽縣城西南,方圓約百公里,號稱九十九峰、十八景,鼎盛時期,寺庵一百五、僧尼三四千。九華山群峰爭峙,卻玲瓏秀麗。佛教興起遲於洛陽白馬寺六百多年,之所以成名,除了它得天獨厚的優美環境外,應歸功於詩仙李白和高僧金喬覺。李白應邀游山,遠眺九峰如天賜九蓮,觸景生情,詩讚「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引來了歷代文人雅士,於是「九華名遂聞於天下」。稍後,朝鮮半島新羅國高僧金喬覺,渡海來九華修行,傳說他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普度眾生量,「遠近焚香者,「日以千計」。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九華歷史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有佛國仙城之美譽的九 華山,以眾多的佛教寺廟和優美的自然風光,成為國民族文化遺產中一顆璀燦的明珠。九華山形成於新生代晚期,九華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時期。據史料記載,南朝梁武帝天監二年(公元503 年),即有僧名伏虎,九華山拾寶岩建伏虎庵;唐朝開元年間,有僧人檀號來此修行。開元、天寶年間(公元 713—755 年),新羅國王室貴族金喬覺出家為僧,渡海來華,到九華山苦修,居住東崖峰的岩洞中,感動善男信女,當地鄉紳諸葛節等損資,為金喬覺建寺。建中二 年(公元781 年)池州太守張岩奏請朝廷賜「化城」額於該寺。金喬覺圓寂時,相傳山嗚谷隕,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其屍身越三年而栩栩如生,僧眾尊為地藏菩薩,建肉身塔供奉。九山遂成為地菩薩道場。千餘年來,九華山佛教歷經興衰,大體有五個時期:唐中期初創;唐後期至五代衰微;宋元有所發展;明清達到鼎盛。明朝洪武、宣德、萬曆年間屢次賜金修建化城寺,萬曆年間還兩次給九華山化城寺頒賜《藏經》。自明代起九華山日益興旺,寺庵總數超過一百,僧尼眾多,與五台山、峨嵋山、普陀山共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 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數次巡遊江南,分別欽賜「九華聖境」、「芬陀普教」御筆匾額,屢賜重金修繕化城寺。九華山佛教又有了進一步發展,除化城寺十方叢林外,又形成了百歲宮、甘露寺、東崖寺、祗園寺四大叢林。到清朝未年,九華山寺廟一度增至一百五十餘座,僧眾多達三、四千人,香火之盛,甲於天下。
推薦閱讀:

(1 條消息)想禪定,但做不到觀呼吸,關照自己的念頭可以嗎?
常見佛教疑難問題問答
在家人如何修止觀?
打坐的時候念阿彌陀佛,一段時間後聽見一群男女聲一起念誦阿彌陀佛,請問這是怎麼回事?
年輕人念佛有多少是為了達到「可以隨時坐脫往生極樂世界」的?

TAG:佛教 | 菩薩 | 簡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