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詩歌的表達方式之描寫
表達技巧之表達方式(描寫)
學習目標:
1、鑒賞詩歌的表現手法時能從描寫表達方式的角度思考
2 、通過誦讀,抓關鍵詞句,準確判斷詩歌的描寫手法
3、通過練習,能規範表述描寫手法及具體分析其表達效果
學習重點:通過誦讀,抓關鍵詞句,準確判斷詩歌的描寫手法
學習難點:通過誦讀,抓關鍵詞句,準確判斷詩歌的描寫手法並結合詩句簡析及表達效果
一、真題再現
1、(06年)鷓鴣天·室人降日① 以此奉寄 (元)魏初
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
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何時收拾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
註:①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1)詞的前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裡?
(2)「滿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請略加分析。
(3)有人認為詞的最後兩句寫得極為感人,請談談你的看法。
解析 本題考查鑒賞古詩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第(1)題:除「又」字外,還應注意「卻」「相望」「天涯」等。第(2)題:教材中採用類似寫法的詩文不在少數,比如「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於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於役,如之何勿思」等。
答案 (1)通過今昔對比,表達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親人之情。「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跡天涯,飽含愁苦與無奈。
(2)這裡以鴉歸巢與人不能歸家對比,運用的是反襯手法。
(3)前一句實寫,後一句以虛為主,兩句虛中有實。作者企盼與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倫之樂。在這明白如話的筆墨中,洋溢著家的溫暖,愛的馨逸。語言樸素平實,情真意切,親切動人,能喚起讀者強烈共鳴。
2、(10年) 送魏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裡長。
(2)一、二兩句詩中「醉別」「江風引雨」表達了惜別深情,請作簡要說明。(4分)
答:惜別知音,借酒澆愁;凄凄風雨烘托悲涼的心情。
(3)三、四兩句詩,明人陸時雍《詩鏡總論》云:「代為之思,其情更遠。」請作具體分析。(4分)
答:由眼前情景轉為設想對方抵達後的孤寂與愁苦,通過想像拓展意境,使主客雙方惜別深情表達得更為深遠。
二、知識積累
熟悉古詩中常見的描寫手法
1、正側面描寫。對描寫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是正面描寫;描寫周圍的事物,使對象更鮮明、突出的是側面描寫。如「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裡,盡日無人屬阿誰?」(白居易《楊柳枝詞》)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楊柳的嬌美形態。又如「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寫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是寫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顯出來。
2、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樸素、最簡練的筆墨,不事雕飾,不加烘托,抓住描寫對象的特徵,如實地勾勒出人物、事件與景物的情態畫面。
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詞全用白描,不加任何渲染烘托,通過純客觀的景物 組成有主觀色彩的意境。
3、細節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多著重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情等細節,從而使人物形象豐滿、鮮明、生動。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最後一句就是典型的細節描寫。詩人等著朋友如約前來,左等右等,朋友還不來,已經過了夜半了。百無聊賴之際,便自娛自樂,一個人擺棋譜玩。一個「敲」,一個「落」,傳神地刻畫出詩人看似悠閑,實則因久等不至而產生的焦慮心理。
4、點面結合 :萬事萬物都是彼此相互聯繫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寫的景物也一樣,它們總是和周圍的景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我們在寫景狀物時,不能孤立地靜止地寫主體物,還必須寫主體物周圍的聯繫物,點面結合,烘雲托月,使主體形象更豐滿,更有特色。
柳宗元在《江雪》中就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蓑笠翁」在畫面上顯得比較小,但處在非常顯眼的位置,是詩的中心,「孤舟蓑笠翁」屬於點的描繪;前兩句「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屬於面的鋪陳,詩句從「鳥飛絕」、從「人蹤滅」寫盡了人物處境的苦寒與孤寂,並在「山」「徑」前冠以數量詞「千」「萬」,對突出人物堅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
再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5、遠近、高低、俯仰的變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看同一景物,觀察者所處的方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視,仰視,遠眺,近看,視覺形象會呈現千姿百態,變化萬千。從不同角度描寫,會使讀者對所描寫的景物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獲得更完美的感受。
如:《沁園春·長沙》中,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是「橘子洲頭」,描寫景物的角度是多樣的, 「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遠景;「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是近景;「鷹擊長空」是仰視;「魚翔淺底」是俯視。
6、通過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種感覺多角度描摹。(繪形、繪聲、繪色)
如:《念奴嬌·赤壁懷古》描寫赤壁壯麗景色的句子「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就從視覺、聽覺角度來繪形、繪聲、繪色。
7、渲染。渲染就是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增強藝術效果。如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一詩:「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這裡的「微雨」「暮鍾」「漠漠」「冥冥」「浦樹含滋」等都是在渲染一種迷濛暗淡的景色,以表達離別時傷感的氣氛。
8、烘托。烘托就是「烘雲托月」,借描繪別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對象。烘托又叫襯托,分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用千古風流人物來襯托周瑜,突出了周瑜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反襯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昔日游上苑時的熱鬧與美好正反襯了今日處境的凄涼。
9、動靜結合。詩歌中的景物描寫,有動態的描寫,也有靜態的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如王維的《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作者以丹青妙筆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動人的畫面:皎潔的月光靜靜地灑在蒼青的松樹上,落下斑駁的月影,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石頭上潺潺流過,發出悅耳的響聲。這兩句詩寫景狀物由高到低,動靜結合,詩句所描寫的景緻很好地體現了作者對山中景物流連忘返的心情。
10、虛實結合
實寫,是寫眼前的實景,寫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 虛寫,是寫想像中的景象。
如: 早梅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前村深雪裡,昨夜一枝開。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艷來。明年如應律,先發望春台。
「萬木凍欲折」就是虛寫,是想像中的景象。 「萬木凍欲折」與「孤根暖獨回」恰好構成對比,反襯梅花「孤根獨暖」的性格。
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
(1) 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藉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
(2) 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3) 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
(4)從對方的角度寫為虛 。這種寫法與前一種似同實異。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對對方進行設想,不同之處在於後一種設想是從對方的角度出發的。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從對方著筆的表達技巧,也叫曲筆,即詩人不直抒自己內心的情感,而是從對方著筆,展開想像,是推進一層的寫法,這樣更加顯得情深意厚,並給人以無限的回味和遐想。如白居易的《邯鄲冬至夜思家》:「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前兩句,詩人極力渲染了一種孤獨寂寞的氛圍,為下文正面描寫「思家」,作了情感上的鋪墊,更令讀者去體會「家」的親切、溫暖。三、四兩句寫想家,其異於常人之處在於:不是直接寫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是換一種角度,把自己的思念轉化成對方的思念,極寫家裡人如何想念自己,使思念之情加倍托出。)
虛景和實景的關係:
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
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
如:歐陽修的《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闕寫實,通過初春景象反襯「行人」的離愁別緒。下闕虛寫。通過「行人」設想他的妻子憑欄遠望、思念「行人」的愁苦情形,來寫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虛實相生,從而將離愁別緒抒發得淋漓盡致。
三、方法點撥
1、區別幾組概念:
「對比」和「襯托」的區別在於:「對比」是相反或相似的兩種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現某種思想或意境,對比雙方不分主次;而「襯托」是以次要事物為陪襯突出一個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兩者主次分明。
烘托」與「襯托」的區別在於:「烘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這與「襯托」不同,因為「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
渲染和烘托 的區別:很多時候渲染烘托合說,並不意味著兩者可以等同,而只是說明這兩種表現手法往往緊密結合在一起使用。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詩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過景物(意境)來烘託人物情感。一般我們說,渲染氣氛,烘托情感。
2、解題提醒
(1)藝術手法的使用往往是綜合性的,但要分清主次。有時候,閱讀詩歌時,不確定是哪一種手法時,要從題乾和詩句中找答題方向,若鎖定為描寫手法時,則再進一步去比較後選擇。
(2)結合詩句分析要具體,不能脫離詩句本身架空分析。
(3)總結概括要力求準確,反覆篩選用詞。
四、當堂演練
1、判斷下列詩句運用的表現手法
(1)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白描)
(2)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動靜結合)
(3)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虛實結合)
(4)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反襯)
(5)東船西舫悄無言,惟見江心秋月白(烘托)
2、秋思 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試析張籍此詩寫了生活中哪個「尋常」的細節?表達了他什麼樣的情感?
解題思路:先分析細節的具體內容,再結合詩句分析為什麼會有這個細節,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情感。
答案示例: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細節:家書將要發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親人無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3.(新課標全國卷Ⅱ)次韻雪後書事二首(其一) 朱 熹
惆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
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
這首詠梅詩中,作者是用什麼手法來表現梅花的?請簡要分析。
運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詩幾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環境的烘托和感情的渲染,從而表現梅花的精神和品格。
4、(天津卷)鷓鴣天 送廓之秋試? [宋]辛棄疾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禹門?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秋試:科舉時代秋季舉行的考試。?白苧: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 即龍門,古時以「魚躍龍門」喻指考試得中。
請舉一例分析本詞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
例:「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迴廊」是實寫,點明時令和環境;「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是虛寫,想像金榜題名後輕鬆愉悅的心情。虛實相生,表達對應考者的良好祝願。
五、本節課有何收穫?
六、課後作業
1.(重慶卷)鷓鴣天 酬孝峙① [清] 錢繼章
發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於僧。霜侵雨打尋常事,彷彿終南石里藤。閑倚杖,戲臨罾②。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詞字字冰。
[作者簡介]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農詞》。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③熏風:東南風。
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麼手法?
容貌病態怪異,性格堅韌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2、(遼寧卷)竹軒詩興 張鎡
柴門風卷卻吹工,狹徑初成竹旋栽。
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注]煙來。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晝閒吟雪壓摧。
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牆下一株梅。
[注]篆:盤香。因盤香曲繞如篆文,故稱。
本詩第二聯描寫精妙,請簡要分析。
(1)全聯視聽結合,生動描寫了詩人的所見所聞,表現了竹軒環境的清幽和詩人生活的閑適;「梢影細從茶碗入」準確地描繪了茶具間光影的變化;「葉聲輕逐篆煙來」運用比擬(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葉聲與煙縷升起相伴的動態美。
和小編交流語文學習和孩子教育問題,
推薦閱讀:
※詩歌鑒賞——修辭手法【比喻等十一種】
※傳統節日與詩詞鑒賞
※絕世館藏古畫鑒賞[50P]
※鑒賞詩歌的形象
※茶事百問(3)·茶的鑒賞與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