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玉手鐲的起源之謎(上)

玉石中最受古人喜愛的就屬玉手鐲了,在現下也是萬千美女的喜愛,玉手鐲是所有玉器中最耗費原材料的一種,雖然看起來並不大,而且是中空的,但它要求整個玉料不能有明顯的綹裂和瑕疵,製作手鐲剩餘的尾料往往都可以製成很漂亮的飾品,行內稱這些尾料為「手鐲心」。那麼玉手鐲有什麼樣的來歷呢?下面藏玉就來講講玉手鐲的起源之謎。

石手鐲

  手鐲在我國的發展是經過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手鐲不斷發展創新形成了當形態各異精美手鐲飾品。手鐲,亦稱「釧」、「手環」、「臂環」等,是一種戴在手腕部位的環形裝飾品。其質料除了金、銀、玉之外,尚有用植物藤製成者。手鐲由來已久,起源於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時期。據有關文獻記載,在古代不論男女都戴手鐲,女性作為已婚的象徵,男性則作為身份或工作性質的象徵。此外,在古代社會,人們還認為戴手鐲可以避邪或碰上好運氣。

  據有關資料顯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於山東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這種「跳脫」式臂環,可戴於手臂部,也可戴於手腕部。

  手鐲雖然被認為是作為手臂的裝飾物,是人們最早萌生的一種朦朧的愛美意識,但也有許多科學家認為,手鐲最初的出現並非完全是出自於愛美,而是與圖騰崇拜、巫術禮儀有關。同時,也有史學家認為,由於男性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使得戒指、手鐲等飾物有了一種隱喻拴住婦女,不讓其逃跑的蠻夷習俗。這種隱喻性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存在著。玉手鐲在中國古代是成對佩戴的,現在一般多是單只佩戴。如果戴手鐲又戴戒指時,則應當考慮兩者在式樣、質料、顏色等方面的協調與統一。

  手鐲的起源

  玉鐲早在新石器時期就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而各個時期的玉鐲各有不同。大汶口文化玉鐲呈外方內圓形,春秋時期玉鐲為扁圓形,唐代有鑲金玉鐲。發展至宋代,玉鐲呈圓環形,內平外圓、光素無紋;而明清玉鐲,多見裝飾。隋唐至宋朝,婦女用玉鐲裝飾手臂已很普遍,又被稱之為玉臂釧。在佛教題材的壁畫和繪畫作品中,仕女、飛天、菩薩等形象經常出現佩戴玉手鐲的現象,反映了唐朝婦女佩戴玉手鐲的流行風尚。

  手鐲的原型之一——玉璧

  有一種說法認為,手鐲是從玉璧發展而來的。璧是一種扁體、圓形、中間有孔的玉器。《爾雅`釋器》說:「肉倍好,謂之璧,好倍肉,謂之瑗;肉好若一,謂之環。」「肉」指扁圓形的實體部分;「好」指中央的孔。時至今日,在我國南方一帶,仍有將手鐲稱為手環的說法,可以確切的說,目前國人所佩戴的手鐲從形制上講源於玉璧。

  鐲原型之二——玉琮

  也有學者認為手鐲是從新石器末期良渚文化的主要玉器形制琮演變而來的。

玉琮

  琮大體上可分為四類:寬短型、高長型、細小型、方柱素麵型。寬短型的形成與圓徽型鐲有關,高長型由寬短型經層累地加高而來,細小型俗名「方勒」,也稱為「勒子」,之後逐漸演變成了辟邪用的玉勒子。 有上述資料可見,手鐲在我國是國人佩戴歷史悠久的一種飾品。據有關資料顯示,早在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半坡遺址,和位於山東曲阜西夏侯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考古學家便發現了陶環、石鐲等古代先民用於裝飾手腕的鐲環。從出土的手鐲實物來看,有動物的骨頭、牙齒,以及石頭、陶器等。手鐲的形狀有圓管狀、圓環狀,也有兩個半圓形環拼合而成的。

手鐲的發展

  到了商周至戰國時期,手鐲的材料多用玉石。無論是手鐲造型還是玉石色彩,顯得格外豐富。除了玉石以外,這個時期還出現了金屬手鐲。戰國時期的手鐲與新石器時代晚期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形制上比較厚重,也比較寬大,壁厚質沉,一般不飾花紋,在新石器時代的臂鐲中有發現裝飾獸面紋的精品。

  西漢以後,由於受西域文化與風俗的影響,佩戴臂環之風盛行,臂環的樣式很多,有自由伸縮型的,這種臂環可以根據手臂的粗細調節環的大小。宋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金陵人登六朝陵寢,得玉臂之,功侔鬼神。」還有一種叫做「跳脫」的臂環,如彈簧狀,盤攏成圈,少則三圈,多則十幾圈,兩端用金銀絲編成環套,用於調節鬆緊。這種「跳脫」式臂環,可戴於手臂部,也可戴於手腕部。

繩紋手鐲

  戰國時期一直到秦漢,出現過某個工匠極具創意的玉手鐲,那就是白玉繩紋手鐲,這樣的手鐲的出現雖然令人吃驚,但是從玉器的發展歷史來看也是屬於傳承有序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就已經出現了渦輪紋的玉瑗玉環,其基本的外形特徵與繩紋手鐲的加工應該有著密切的傳承關係。這樣細緻的加工使原本厚重的手鐲變的線條感極強,而且大大減輕了手鐲的分量,裝飾性得到了充分的表現,可以說這是手鐲發展歷史中的頂峰,這樣的款式一直影響著中國後世近二千年,各朝代均有這樣的繩紋手鐲製作,雖然各朝代的工匠對這根線條的理解和處理不同,但是基本的造型還是承襲了古人的形制,一直到清朝,這樣的繩紋手鐲還在生產加工,從藝術性和手鐲的裝飾功能上去衡量繩紋手鐲,可以不誇張的說,是中國手鐲的頂級創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是中國人文文化和玉文化的結晶。

臂釧

  隋唐至宋朝,婦女用鐲子裝飾手臂已很普遍,稱之為臂釧。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周肪的《簪花仕女圖》,都清晰地描繪了手戴臂釧的女子形象。這不僅僅限於宮廷貴族,平民百姓也十分熱衷。據史書記載,崔光遠帶兵討伐段子章,將士到處搶掠,見到婦女,砍下手臂,取走臂釧。可見當時戴臂釧的女子並非少數。唐宋以後,手鐲的材料和製作工藝有了高度發展,有金銀手鐲、鑲玉手鐲、鑲寶手鐲等。造型有圓環形、串珠形、絞絲形、辮子形、竹子形等。到了明清乃至民國,以金鑲嵌寶石的手鐲盛行不衰。在飾品的款式造型上、工藝製作上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唐宋時期的玉手鐲以圓柱體、扁圓體素麵為普遍。明清玉手鐲材料很多,翡翠開始大量使用,瑪瑙、碧璽、琥珀也有使用。無論大官顯貴,還是市民商賈都有佩戴玉手鐲的習慣,而且人們往往把玉手鐲的作用與愛情聯繫起來,賦予一種美好、浪漫的情懷,在婚禮中流行以玉手鐲作定情物或聘禮等。明清玉手鐲在材質、做工上,也有高低、優劣之分,以上等白色和田玉與綠色的翡翠為佳,也有青玉、碧玉、瑪瑙材質的手串、手鐲。


推薦閱讀:

中國36大姓氏起源 你的姓氏始祖是誰(6)
分析何為八字,八字的鼻祖與起源
也說太極拳起源
臘八節的起源
百家姓-左丘姓起源

TAG:起源 | 手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