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襄國教授論中醫核心思想

  由此可見,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是建築在氣的運動轉換的基礎之上的。臟腑氣化功能升降正常,出入有序,方能維持 「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 的正常生理活動。綜上所述,氣存在於人體生命之始終,生命的本質即是氣的升降出入運動。

  1.2 通 中醫在載體中以氣為載體,而在空間和時間狀態中,選擇 「通」 作為萬物之間和萬物內部之間正常存在的狀態,其認為人體內部貴通,人體與天地相通,人體與精神相通。《呂氏春秋·季春紀·盡數》道:「流水不腐,戶樞不螻,動也。形氣亦然。形不動則精不流,精不流則氣鬱。郁處頭則為腫為風……」。認為精氣在人的身體內部不能流通就造成各種疾病。比如氣滯、血瘀、寒凝等都是引起流通障礙的原因,而這些也常成為疾病的根源,比如疼痛的一大原因就是 「不通則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道:「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 這則指人體內外的相通,可以指是途徑,猶如經絡學說,沒有實實在在的形而下的物質,而是以類比取象的方式將人體與自然維繫在一起,將內部臟器與外界一一對應在一起,從而為更好的掌握內部臟器的規律運動,而其形成一種基於粗糙集理論的中醫方證系統,是中醫學經驗傳承的載體。   同時,將人體內部也歸類於一體,這是內部的相通,如肺與大腸相表裡,腎與膀胱、脾與胃、心與小腸皆成表裡關係。而《素問·六微旨大論》記載:「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指的就是心與腎的關係,心火下降於腎,腎水上濟於心,到達心腎相交也即所謂的 「水火既濟 」。而當兩者不通,如心火不能下煦於腎,腎水不能上濟於心,兩者之間的生理功能就會失去協調而致一系列病理表現的出現,這就稱之為 「心腎不交」。故平常所謂的 「交通心腎」、 「疏肝理氣」 等治法,麻黃湯、半夏瀉心湯等用意,無不體現出中醫以 「通」 這一平衡狀態為途徑,達到 「陰平陽秘」 的境界。其實,通的含義不僅此而已,如《靈樞·本神》說:「肝藏血,血舍魂」;「脾藏營,營舍意」;「心藏脈,脈舍神」;「肺藏氣,氣舍魄」;「腎藏精,精舍志」。這則是身體與精神上的相通。而 「有諸內必形於外,有諸外必本於內」 這是四診創立的理論依據,恰恰也是通的含義所在。

  2 人和

  2.1 人 中醫研究的核心對象是人,人的生命整體常分為 「形」 與 「神」 這兩部分,也即物質之體與精神之用,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也正如此,在中醫的理念中,人體內部也是不可分割的,研究人體就必須將其以整體的觀念來進行闡述,而諸如余雲岫在抨擊中醫之穴位不科學指出:「穴之研究,日本三浦謹之助博士曾為之矣。橫陳死屍,號召彼國中針灸名家,以墨點識其穴,而實行局部解剖。據其報告,謂十之三四得神經干,十之二三得血管」。[1]因為中醫很多概念是經過經驗的總結升華為抽象的概念,也即 「形而上者謂之道」 的意思,其本身也許無形而下的物質存在,而以 「形而下」 的實驗去印證 「形而上」 的概念,那得到的結果就極易讓人費解。同時,中醫的人常與萬物聯繫在一起,不僅人與自然環境,而且同社會關係密切。比如《素問·生氣通天論》中道:「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就談到了人體一日之中陰陽消長的變化。故中醫認為,人就應當主動去適應環境,如《壽親養老新書》指出:「棲息之室,必常潔雅,夏則虛敞,冬則溫密。」   而社會所帶來之精神等影響,也都是中醫診治所常規考慮之因素,故而《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總之,中醫的不同層次的整體觀,將人從 「形而上」 的角度進行了詳細的剖析。

  2.2 和 中醫深受古代哲學的影響,是先人根據 「陰陽學說」 這一中國古代樸素的對立統一理論作為闡述世上萬物的基礎,《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即陰氣平和,陽氣固密,陰陽平和協調保持相對平衡,則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中醫歷來是以達到動態的平衡為目的,陰陽的偏勝及偏衰都是其診治的範疇。《素問·至真要大論》就云:「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也談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餘,是其義也。」 表明用補法治不足的虛證,用瀉法治有餘的實證,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清代程鍾齡在《醫學心悟》中就將 「和」 法歸於八大治法之中,在這裡,和法就是指 「七法」 以外的眾多治法的疊加。而早在《禮記·中庸》就有記載:「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不僅是中醫,中華民族也是以和為貴之民族。在臨床用藥中,就非常重視 「致中和」 這一目的,《素問·生氣通天論篇》就有:「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一旦出現偏嗜,就如《素問·五藏生成篇》所言:「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多食苦則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則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揭;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而氣的生理亦貴在乎 「和」。《類經》道:「氣之於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 《素問·六節臟象論》曰:「氣和而生,津液相生,神乃自生。」 元氣充盛,則能宣發周身,推動氣血之運行,主宰人體臟腑各種功能活動,使精氣血津液生化不息,從而維持機體內部各器官、系統間活動的相對平衡及機體與周圍環境的動態平衡。若氣不和,則百病由生。《景岳全書》記載:「凡病之為虛為實,為寒為熱,至其病變,莫可名狀,欲求其本,則止一氣足以盡之矣。蓋氣有不調之處,即病本所在之處也。」 故 「元氣頑固,則精神昌盛無待言也。若元氣微虛,則神氣微去;元氣大虛,則神氣全去,神去則機息矣。」   故而,「和」 的思想貫通中醫治療的始終,如果說 「通」 是中醫治療的途徑和方法,那麼 「和」 則是中醫治療的目的和價值。

  3 小結   在董襄國教授多年的研究中醫過程中,將中醫大道至簡於 「氣通人和」 這四字精髓之中,可謂凝聚其三十多年的得之不易之心得,在此將其發揚廣大,以期待能為中醫藥發展事業提供很好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余岩.余雲岫中醫研究與批判[m].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6:159.

推薦閱讀:

老教授的肺腑之言,獻給朋友
中科大教授稱「被威脅恐嚇」!九州量子到底是一家什麼公司
李教授,您是來砸場子的嗎
單身教授強吻女生 女人最痛恨的6種單身男人|老男人|單身
教授課堂

TAG:中醫 | 思想 |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