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第十五章 氣質

第十五章 氣質

第一節:氣質的概述一、什麼是氣質:氣質是個人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主要指心理過程的強度(例如,情緒體驗的強度、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過程的速度和穩定性(例如,知覺的速度、思維的靈活程度、注意集中時間的長短)和心理活動的指向性(有人傾向於外部事物,有人傾向於內心世界)等方面的特點。「氣質」這一概念與我們平時說的「脾氣」、「秉性」或「性情」相近似氣質不是推動個體進行活動的心理原因,而是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它影響個體活動的一切方面。具有某種氣質的人,在內容完全不同的活動中顯示出同樣性質的動力特徵。它彷彿使一個人的整個心理活動都塗上個人獨特的色彩。例如,一個學生每逢考試就表現出激動,等待朋友時坐立不安,參加比賽前沉不住氣,並且經常搶先回答教師的提問,這個學生具有情緒激動的氣質特徵。氣質不僅包括情緒和動作方面的某些動力特徵,而且包括認識過程和意志過程的動力特徵。可見,氣質是指不以人的活動的動機、目的和內容為轉移的、穩定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徵。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R。B。CATTELL)指出:氣質是描繪一個人在獲取他的目標時如何行動的特質,它決定了一個人為一般「風格與節奏」,決定一個人的行動是溫和的還是暴躁的。人生下來就表現出某些氣質特徵。有些嬰兒安靜、平穩、害怕陌生人;有些嬰兒好動、喜吵鬧、不害怕陌生人。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一個人的氣質類型和氣質特徵是相當穩定的。托馬斯(A。THOMAS)等人發現:「在許多兒童中這些氣質的原始特徵往往在隨後的20多年發展階段中保持著。」但是,氣質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氣質在生活和教育條件影響下發生著緩慢的變化,以符合社會實踐的要求。可見,氣質既有穩定的一面,又有可塑性的一面,是穩定性和可塑性的統一。二、氣質的學說人的氣質受到普遍的關注。許多學者探討了氣質問題。著名的人格心理學家奧爾波特(G。W。ALLPORT)等人指出,學者在定義氣質時各有所側重。有的著重個體的情緒方面,有的強調氣質的生活因素,還有的重視個體在動作反應的特徵。(一)《黃帝內經》中的氣質理論:是戰國秦漢間一部以醫學為主的科學百科全書。《內經》雖然沒有直接提出氣質一詞,但在醫學理論中溶合著豐富的有關氣質的論述。《內經》根據人體陰陽之氣的比例將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還運用五行學說將人分為木、火、土、金、水五種類型,再根據五行各屬的五音(宮、商、角、徵、羽)將上述五種類型的每一種類型劃分出1個主型和4個亞型,共得出25種類型。陰陽五態人和陰陽二十五人的分類,不僅是觀察的結果,而且也是我國古代哲學原理的發揮。就其內容的豐富和細緻來說,完全可以與西方氣質理論相媲美。(二)氣質的體液說古希臘學者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提出人體「四根說」。他認為人體由四根構成,血液主要是火根,呼吸是空氣根,液體部分是水根,固體部分是土根。「四根」配合得好,身體就會健康,並且決定有機體結構的特徵。例如,美術家手的「四根」配合得最好;學說家舌的「四根」配合得最好。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雖沒有得到科學的證明,但根據我國心理學家詔鋮教授的研究,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中已經具有了氣質和神經類型學說的萌芽。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將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說」發展成為「四液說」。他提出,人體內有四種性質不同的體液:血液、黃膽汁、黑膽汁和粘液。血液出自心臟(相當於火根);黃膽汁生於肝臟(相當於空氣根);黑膽汁生於胃部(相當於土根);粘液生於腦部(相當於水根)。他認為,正是這四種體液「形成了人的性質」。機體的狀態就決定於四種體液的混合比例。人體內某種液體過多或過少,或者比例不適當,人就會感到痛苦。四種體液調和,人就健康幸福。他還指出,膽汁太多使頭腦過熱,導致恐怖與恐懼;粘液太多使頭腦過冷,導致憂慮與悲傷。羅馬醫生蓋倫(C。GALEN,公元2世紀),從希波克拉底的體液說出發,將人體內的體液的混合「比例」用拉丁語命名為「TEMPERAMENTUM」,這便是近代「氣質」(TEMPERAMENT)概念的來源。他除了用生理和心理特性之外,還加進了人的道德品行,這些因素組成13種氣質類型。後來,簡化為4種氣質類型,即流行於今的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和抑鬱質。每一種氣質類型的特點都是某種體液佔優勢的結果,並有特定的心理表現。蓋倫還認為,人的行為方式不僅決定於氣質,也決定於周圍環境。(三)康德和馮特的氣質理論德國哲學家康德(I。KANT)認為,氣質首先可以劃分為感情的氣質和行動的氣質,每一種氣質又可與生命力的興奮和鬆弛相聯結而進一步分為四種單純的氣質。1、多血質的人是開朗的。2、憂鬱質的人是沉穩的。3、膽汁質的人是熱血的。4、粘液質的人是冷血的。德國心理學家馮特(W。WUNDT)以感情反應的強度和變化快慢為基礎,把氣質分為四種:1、感情反應強而變化快的是膽汁質。2、感情反應弱而變化快的是多血質。3、感情反應強而變化慢的是憂鬱質。4、感情反應弱而變化慢的粘液質。(四)氣質的體型說德國精神病學家克瑞奇米爾(E。KRETSCHMER)把人的體格類型分為三處:肌肉發達的強壯型,高而瘦的瘦長型和矮而胖的矮胖型。他認為,不同體形的人具有不同的氣質。矮胖型的人,外向而容易動感情;瘦長型的人,內向而孤僻;強壯型的人則介於兩者之間。克瑞奇米爾認為,正常人與精神病患者只有量的差別,沒有質的不同。他認為,不同體形的正常人在氣質上也帶有精神病患者的某些特徵。例如,矮胖型的人具有躁狂抑鬱症的特徵,瘦長型的人具有精神分裂症的特徵,強壯型的人具有癲癇的特徵。因此,他將人的氣質也分為:躁鬱氣質、分裂氣質和粘著氣質。美國心理學家謝爾頓(W。H。SHELDON)受克瑞奇米爾的影響,對氣質與體形的關係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把人的體型分為三種主要類型:內胚葉型(柔軟、、肥胖)、中胚葉型(肌肉骨骼發達、堅實、體態呈長方形)和外胚葉型(高大、細瘦、體質虛弱)。謝爾頓發現三種氣質類型:頭腦緊張型、身體緊張型和內臟緊張型,他還發現體形與氣質之間有高達0.8左右的正相關。克瑞奇米爾和謝爾頓指出了身體特徵與氣質相關,這對後人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氣質與體形之間也許存在某種相關,但一些研究表明,這種相關並不是像他們所講的那樣簡單和直接。而且氣質與體形相關並不能認為兩者之間存在著因果關係。主要問題在於,當代科學還不能清楚地揭示身體特徵對氣質究竟起什麼作用。一種可能是身體特徵影響社會環境,而社會環境則塑著個性。例如,一個胖娃娃,周圍都喜歡和他開玩笑,容易形成開朗、活潑等特徵;一個瘦弱的孩子,不大討人喜歡,容易養成孤僻待特徵。他們過分誇大了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視社會生活對氣質的作用。克瑞奇米爾又把一切人都歸入精神病患者,這顯然是不正確的。(五)氣質的血型說有些學者認為,人的氣質是由不同的血型所決定的。日本古川竹二根據血型把人的氣質劃分為A型、B型、O型和AB型四咱。A型氣質的人內向、保守、多疑、焦慮、富感情、缺乏果斷性、容易灰心喪氣。B型氣質的人外向、積極、善交際、感覺靈敏、輕諾言、寡信、好管閑事。O型氣質的人膽大、好勝、喜歡指揮別人、自信、意志堅強、積極進取。AB型氣質的人,兼有A型和B型的特徵。日本血型人類學家能見正比古認為:「血型的真正含義指的是人體的體質和氣質類型。」「可以更乘法地給血型作如下定義:血型就是所有生物的體質類型和氣質類型。」但是,許多學者認為,這種理論沒有多少科學根據。因此,氣質與血型關係問題是一個有爭議和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六)氣質的激素說激素(HORMONE)是由內分泌細胞分泌的高效能化學物質,在血液中的濃度極低,但對生理和心理活動有重大影響。在解釋氣質的生理機制上影響最大的有兩個學派:一是以巴甫洛夫為代表氣質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理論;另一個是以伯曼(L。BERMAN)等人為代表的氣質的激素理論。伯曼認為,人的氣質特點是由內分泌活動所決定的。他根據人的某種內分泌腺特別發達而把人劃分為:甲狀腺型、垂體型、腎上腺型、性腺型、副甲狀腺型和胸腺型。他認為,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氣質特點。1、甲狀腺型:甲狀腺分泌增多者精神、不易疲勞、知覺敏銳、意志堅強、處事和觀察迅速、容易動感情甚至感情迸發。甲狀腺分泌減少者可能發生痴呆症。2、腦垂體型:腦垂體分泌增多者性情強硬、腦力發達、有自制力、喜歡思考、骨骼粗大、皮膚甚厚、早熟、發達。腦垂體分泌減少者身材短小、脂肪多、肌肉萎弱、皮膚乾燥、思想遲鈍、行動懦弱、缺乏自制力。3、腎上腺型:腎上腺分泌增多者雄偉有力、精神健旺、皮膚深黑而乾燥、毛髮濃密、專橫、好鬥。腎上腺分泌減少者體幾衰弱、反應遲緩。4、副甲狀腺型:副甲狀腺分泌增多者安定、缺乏生活興趣、肌肉無力。副甲狀腺分泌減少者注意力不易集中、妄動、容易激動。5、胸腺型:胸腺位於胸腔內,幼年發育,青春期後停止生長,逐漸萎縮,如果成年胸腺不退化者,則單純、幼稚、柔弱、不善於處理工作。6、性腺型:性腺分泌增多者常感不安、好色、具有攻擊性。性腺分泌減少者則性的特徵不顯現,易同性戀,進攻行為少。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激素對人的氣質確有影響。激素激活或抑制著人體的不同機能,激素過多或過少對個體的行為確有影響。例如,腎上腺特別發達的人,會表現出情緒容易激動的氣質特徵。生物化學測定也表明,人在恐懼時,腎上腺素分泌增加;人在發怒時,去甲痛上腺素分泌增加。但是,各個內分泌腺之間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共同組成內分泌系統,不能簡單地強調一、二個內分泌腺體的作用;也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強調激素對氣質的作用,因為神經系統直接或間接地控制著內分泌腺的活動,控制著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也影響著神經系統的功能。人體內有兩種調節機制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主導作用下,通過這兩種機制影響氣質的活動。(七)托馬斯等人的氣質理論托馬斯(A。THOMAS)和切斯(S。CHESS)對氣質進行了長期研究,他們發現,新生兒1~3月就有明顯、持久的氣質特徵,不大容易改變,一直持續到成年。托馬斯等人提出出氣質的9個維度:1、活動水平:指兒童在遊戲、進食、穿衣和睡眠等過程中身體活動的數量。2、生理活動的規律性;3、對新異刺激反應的害怕或抑制;4、對變化的適應性;5、對刺激的反應閾限;6、對刺激的反應強度;7、心境特點;8、分心程度;9、從事活動的持久性。托馬斯等人還根據上述標準,把兒童(主要是嬰兒)分為三種類型:平易型、麻煩型和行動緩慢型。(八)氣質的活動特性說:美國心理學家巴期(A。H。BUSS)根據人們參加各種類型活動的傾向性不同,提出氣質的活動特性說。他把人的氣質劃分為4種類型:1、活動型:這種類型的人傾向活動,總是搶先接受新任務,精神充沛,不知疲倦。嬰兒期表現為手腳不停地活動;兒童期在教室里閑坐不住;成年時有強烈的事業心。2、社交型:這種類型的人傾向社交,渴望與他們建立親密、友好的關係。嬰兒期要求父母在他的身旁,對他,孤單時會大哭大鬧;兒童期容易接受教育,容易受環境影響;成年時與他們建立融洽的關係,和睦相處。3、情緒型:這種類型的人覺醒程度和反應強度都大。嬰兒期經常哭鬧;兒童期容易激動;成年時喜怒無常,難以合作相處。4、衝動型:這種類型的人易興奮,缺乏控制能力。嬰兒期等不得成人喂飯、換尿布等;兒童期注意容易分散,常常坐立不安;成年時行動帶有衝動性。人的反應活動的特笥在氣質中處於醒目的位置,用活動特性來區分人的氣質,是近年來西方心理學中出現的一種新動向。(九)氣質調節說波蘭心理學家斯特里勞(JANSTRELAU)在巴甫洛夫學說的基礎上,引入活動理論,又吸收了喚醒與激活研究的成果,從整體活動來探討氣質,提出出「氣質調節理論」。他認為,氣質是生物進化的產物,但又受環境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氣質在人的整個心理活動中,在人與環境關係中起著調節作用。他指出,氣質可以在行為的能量水平和時間特點中表現出來。反應性和活動性是兩個與行為能量水平有關的氣質基本維度,它們對有機體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第二節:氣質的生理基礎氣質的生理基礎是十分複雜的。氣質不僅與大腦皮層的活動有關,而且與皮層下活動有關;氣質不僅與神經系統的活動有關,而且與內分泌腺的活動有關。研究表明,整個人的身體組織都影響著一個人的氣質。蘇聯心理學家羅索諾夫指出:氣質的生理基礎不是某個個別的生理亞系統,而是人機體的整體結構,亦即人機體的所有結構的總和。其中,高級亞系統的結構和機能特點,即中樞神經系統的結構和機能特點與其它亞系統相比較,在氣質形成中更為重要。蘇聯心理學家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人也認為:「顯然,影響到氣質的不僅有神經系統的特性,而且還有整個個人的身體組織。」因此,不能把氣質與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等同起來,也不能以個體的某種生理亞系統(體液、體形、神經活動)作為氣質的生理基礎。但是,一般認為,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的關係較為直接和密切,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時氣質主要的生理基礎。一、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巴甫洛夫認為,高級神經活動有兩個基本過程: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這兩個神經過程有三個基本特性:神經過程的強度、神經過程的平衡性和神經過程的靈活性。1、神經過程的強度神經過程的強度是指個體的大腦皮層細胞受強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它被認為是神經類型的最重要標誌,具有重大的意義。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內,強刺激引起強興奮,弱刺激引起弱興奮。但是,刺激很強時,並不是所有的有機體都能以相應的興奮對它發生反應。興奮過程強的人,對很強的刺激仍能形成和保持條件反射;興奮過程弱的人,對很強的刺激不能形成條件反射,並抑制和破壞已有的條件反射,甚至會導致神經過程的「分裂」。抑制過程強的動物可以耐受不間斷內抑制5~10分鐘,抑制過程弱的動物則不能耐受持續15~30秒鐘的內抑制,甚至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的病變。2、神經過程的平衡性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是指個體的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之間的強度是否相當。有的人這兩種神經過程之間的強度是平衡的,而有的是不平衡的,在不平衡中又有哪一種神經過程佔優勢的問題。實驗表明:不平衡的動物一般具有較強的興奮過程和較弱的抑制過程,也有少數動物具有較強的抑制過程和較弱的興奮過程。3、神經過程的靈活性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是指個體對刺激的反應速度以及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相互轉換的速度。人與人之間在興奮和抑制的靈活性上也存在差異,有人靈活性強,有人靈活性弱。實驗表明:神經過程靈活性強的動物能夠較順利地和迅速地將陽性條件反射發行為陰性條件反射,或者把陰性條件反射改造為陽性條件反射,或者把已有的動力定型改造為新的動力定型。在陽性刺激後緊接出現陰性刺激,或者在陰性刺激後緊接出現陽性刺激,動物也能以相應的反射來分別應答。但神經過程靈活性弱的動物就會發生困難,引起反射活動的混亂及大腦皮層機能的失調。神經過程的三個基本特笥是變化的。例如,興奮過程強,而抑制過程弱的動物,經過訓練有可能使抑制過程增強而與興奮過程相平衡。神經過程的靈活性是個體發育中最容易變化的一種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二、高級神經活動類型神經過程的三個基本特性的獨特組合就形成了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巴甫洛夫指出:「由於神經系統基本特性的一些可能的變動,以及這些變動的可能組合,就一定會發生神經系統的各種類型,計算起來,至少有二十四種類型,但證諸實際,其數目可以大加縮小的,即縮減為特別顯著的、醒目的四種類型,而且最主要的是,這四種類型是按其對周圍環境的適應性和對致病動因的穩固性各不相同的。」高級神經活動的4種主要類型是:1、強而不平衡的類型(興奮型):這種類型的個體興奮過程強於抑制過程,陽性條件反射比陰性條件反射容易形成,是一種容易興奮、不受約束的類型,所以也稱為不可遏制型。2、強而平衡、靈活的類型(活潑型):這種類型的個體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都較強,並且兩得容易轉化,以反應靈敏、活潑、能很快適應變化著的外界環境為特徵。巴甫洛夫認為這是一種最完善的類型。3、強而平衡、不靈活的類型(安靜型):這種類型的個體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都較強,但兩者不易轉化。比較易形成條件反射,但不易改造,以堅韌而行動遲緩為特徵。4、弱型(抑制型):這種類型的個體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都很弱,陽性條件反射和陰性條件反射的形成都很慢。在困難工作面前,正常的高級神經活動容易受破壞而患神經症為特徵。巴甫洛夫逝世後,蘇聯的心理學和生理學工作者繼續對高級神經活動類型進行研究。在蘇聯形成三個中心(1)列寧格勒學派,以庫帕洛夫、克拉索斯基和費道羅夫為代表,他們繼續對動物的高級神經活動類型進行研究;(2)莫斯科學派,以捷普洛夫和涅貝里存為代表,他們對人的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進行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又稱捷普洛夫——涅貝里存學派或新巴甫洛夫類型學。(3)烏拉爾學派,以梅爾林為代表,他們研究神經活動類型的心理學解釋,研究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特別是對工作或職業的影響。捷普洛夫和涅貝里存等人的主要貢獻有:第一,強調研究的重點應該是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因為它是神經活動類型劃分的基礎。對這些特性的類型結合不要過早下結論。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對於個別差異的生理心理學具有重大的價值。第二,從神經強度中分出動力性。動力性指條件反射形成的速度和難易。又從靈活性中分出易變性,即神經過程發生和停止的速度。他們認為,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可以分為一級特性和二級特性。其中神經過程的強度、易變性、動力性和靈活性是一級特性;神經過程的平衡性是二級特性,它帶有派生的性質,存在於各種一級特性之中。第三,列舉出一些新的類型,如抑制過程比興奮過程佔優勢的不平衡型等。第四,把神經系統的基本特性劃分為一般特性和局部特性。神經系統的一般特性指整個神經系統的共同特性,被認為是氣質的生理基礎。神經系統的局部特性指大腦皮層不同分析器的特性,它與人的特殊能力有關。第五,指出神經過程特性無好、壞之分。三、高級神經活動類型與氣質巴甫洛夫認為,興奮型相當於膽汁質,活潑型相當於多血質,安靜型相當於粘液質,抑制型相當於抑鬱質。巴甫洛夫曾把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類型看作同一個東西。他指出:「顯然,這些類型在人身上就是我們稱之為氣質的東西。」在他菱中有時把高級神經活動類型和氣質兩個名詞交替使用。現在一般認為,氣質和高級神經活動類型並不是同一個東西。氣質是心理現象,高級神經活動類型是生理現象。高級神經活動是氣質主要的生理基礎。第三節:氣質類型一、傳統的氣質類型傳統的氣質類型,是指心理學中流行的分類,也是蘇聯心理學家工作的特色。(一)氣質類型的特徵:根據現有的研究,氣質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特徵:1、感受性:感受性是指人對內外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它是神經過程強度特性的一種表現。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測量。2、耐受性:耐受性是反映人對客觀刺激在時間和強度上的耐受程度。它也是神經過程強度特性的表現。3、反應的敏捷性:反應的敏捷性包括兩類特性:心理反應和心理過程進行的速度(如思維的敏捷性、識記的速度、注意轉移的靈活程度等);不隨意的反應性(如不隨意注意的指向性、不隨意運動反應的指向性等)。反應的敏捷性主要是神經過程靈活性的表現。4、可塑性:可塑性是指人根據外界情況的變化而改變自己適應的可塑程度。刻板性被認為是與可塑性相反的品質。可塑性主要是神經過程靈活性的表現。5、情緒興奮性:情緒興奮性是指以不同的速度對微弱刺激產生情緒反應的特性。它不僅反映神經過程的強度,而且也反映神經過程的靈活性。6、向性:向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動、言語和動作反應是表現於外還是表現於內的特性。表現於外叫外向性,表現於內叫內向性。外向性是興奮過程強的表現,內向性是抑制過程強的表現。(二)氣質類型的構成:上述各種特性的不同結合,就構成了各種不同的氣質類型。1、膽汁質:膽汗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隨意反應性強,反應的不隨意性佔優勢,外向性明顯,情緒興奮高,抑制能力差,反應速度快而不靈活。2、多血質:多血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隨意反應性強,具有外向性和可塑性,情緒興奮性高而且外部表現明顯,反應速度快而靈活。3、粘液質:粘液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不隨意的反應性和情緒興奮性均低,明顯內向,外部表現少,反應速度慢而具有穩定性。4、抑鬱質:抑鬱質的人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隨意的反應性低,嚴重內向,情緒興奮性高並且體驗深,反應速度慢,具有刻板性和不靈活性。蘇聯心理學家達威多娃曾形象地描述了四種基本氣質類型的人在同一情景中的不同行為表現。四個不同氣質類型的人上劇院看戲,但都遲到了。膽汁質的人和栓票員爭吵,企圖闖入劇院。他分辨說,劇院里的鐘快了,他進去看紅是不會影響別人的,並打算推開檢票員進入劇院。多血質的人立刻明白,檢票員是不會放他進入劇場的,但是通過樓廳進場容易,就跑到樓上去了。粘液質的人看到檢票員不讓他進入正廳,就想「第一場總是不太精彩,我在小賣部等一會,幕間休息時再進去」。抑鬱質的人會說:「我老是不走運。偶爾來一次戲院,就這樣倒霉」接著就返回家去了。具有某一種氣質類型典型特徵者稱為「典型型」,近似其中某一類型者稱為「一般型」,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者稱為「中間型」或「混合型」。在全人口分布中,氣質的一般型和兩種類型的混合型的人占多數,典型型和兩種以上類型混合型的人佔少數。因此,在測定一個人的氣質時不應該硬性地將他劃入某種典型型。在西方心理學中以傳統的四種氣質類型進行分類的是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H。J。EYSENCK)。他以內向和外向為緯,以情緒穩定性為經,成為氣質上的二維模型,得出四個組合類型:穩定外向型、穩定內向型、不穩定外向型和不穩定內向型,各包含8種特質。每一組合類型與傳統的4種氣質類型相對應。(三)氣質類型的分布按照組合的規律,應該有15種氣質類型即: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鬱質、膽汁——多血質、膽汁——粘液質、膽汁——抑鬱質、多血——粘液質、多血——抑鬱質、粘液——抑鬱質、膽汁——多血——粘液質、多血——粘液——抑鬱質、膽汁——粘液——抑鬱質、膽汁——多血——抑鬱質、膽汁——多血——粘液——抑鬱質。1、兒童和青少年氣質類型的分布劉明和王順興等人對兒童和青少年氣質類型的分布進行了研究,被試是小學三年級、五年級、初中二年級、高中二年級的學生和大學生,共1105人。結果表明,10種氣質類型的人數和百分比可以看出,在1105名兒童、青少年中,粘液質所佔比例最大(18%),膽汁——多血質、多血質、膽汁質所佔的比例亦大。這三種氣質類型在總體頒中共佔41%。從表上還可以看出,城鄉和男女兒童、青少年的氣質頒大致和總體分布相近。2、大學生氣質類型的分布安徽師範大學許智漢、阮承發等人在1984年對四川大學、南開大學、第四軍醫大學、復旦大學和安徽師範大學的二、三年級364名學生進行了氣質測定。被試年齡為17~24歲,男女各半。研究結果表明:被試中複合型氣質的人多於單一型氣質的人;文科大學生和理科大學生在氣質類型分布上中人有在膽汁——粘液質和膽汁——多血質上差異顯著;男女大學生在氣質類型上沒有顯著差異。(四)氣質類型發展的年齡趨勢保加利亞皮羅夫等人的研究表明,在5歲至7歲這一年齡階段的兒童中,神經活動興奮型多歲於5歲的兒童。隨著年齡增長,神經活動的平衡性增加,興奮型下降。至了青年期興奮型又重新增多。青年期結束,興奮型人數再次下降。由此可見,興奮型隨兒童年齡發展,似乎出現了一個「U」型。劉明等研究了氣質發展變化的年齡趨勢。該項研究表明:隨著年齡增長,兒童青少年的氣質類型亦發生變化。但各種氣質類型的變化是不同的。其中,膽汁質可以認為是對年齡變數比較敏感的氣質類型,抑鬱質可以認為對年齡變數十分遲鈍的氣質類型。該項研究還表明:各種氣質類型的具體變化情況也是不同的。他們對各年級4種典型的氣質類型得分(平均分)進行比較,粘液質問題的得分從小學3年級到5年級到初中2年級逐漸減少,初中2年級得分最低,以後又逐漸回升,到大學階段得分最高。多血質問題的得分,小學3年級最低,以後顯著上升,初中2年級和5年級較高,隨年齡增長,其得分有下降趨勢,高中2年級和大學階段,其得分顯著低於小學5年級和3年級。抑鬱質問題的得分,則普遍較低,其中小學3年級較高,大學階段得分最低。二、外向型和內向型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G。JUNG)認為,力比多(LIBIDO)流動的方向決定人的氣質類型。個體的力比多活動傾向於外部環境,就是外向型的人;個體的力比多活動傾向於自己,就是內向型的人。外向型(外傾型)的人,重視外部世界,愛好社交、活躍、開朗、自信、勇於進取。對周圍一切事物都很感興趣,容易適應環境的變化。內向型(內傾型)的人,重視主觀世界,好沉思、善內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賞和陶醉之中,孤僻、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較難適應環境的變化。內向型和外向型是人的兩大態度類型,即個體對特有情境的反應的兩種態度或方式。應該指出,在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都兼有外向性和內向性的中間型。榮格也認為,沒有純粹的內向型的人或外向型的人,只是在特定場合下,由於情境的影響,某一種態度佔優勢。三、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美國心理學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在研究知覺時發現,有些人比較容易從視進駐中離析出知覺單元,有些人很難從視野中離析出知覺單元。他將前者稱為場獨立性的人,將後者稱為場依存性的人,大多數人處於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之間。場依存性的人,傾向於利用外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場獨立性的人,傾向於更多地利用內在參照作為信息加工的依據。隱蔽圖形測驗通常用來評定個體的場依存性——場獨立性。簡單圖形暗含在複雜圖形中,要求被試把簡單圖形分離出來。這需要重新組織材料的能力。場獨立性的人比場依存性的人容易分離出簡單圖形。屬於場依存性的人,不容易把所有的三角形都看出來,因為有的三角形暗含在其它三角形中。而場獨立性的人,能清楚地看出有幾個三個三角形,一下子能看出來的三角形越多,就越屬於場獨立性,一下子能看出來的越少,就越必於場依存性。研究表明,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是較多地依存於個體的遺傳因素和生理基礎,而且個體在場獨立性和場依存性邊疆維度上的位置是相對穩定的。場依存性的人,獨立性差,並且容易受暗示;場獨立性的人,有極大的獨立性,並且不易受暗示。場依存性的人,對於需要找出問題的關鍵成分和重新組織材料的任務感到困難;場獨立性的人,比較容易完成要找出問題的關鍵成分和重新組織材料的任務。場依存性的人的行為是以社會定向的,社會敏感性強,愛好社交活動,對他人有興趣,積极參与人際交往等;場獨立性的人的行為是非社會定向的,社會敏感性差,不善於社交,自信、處尊心強,關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論,喜歡獨處等。在國外,關於場依存性和場獨立性與內外向的關係問題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艾溫斯(F。L。EVANS)等人認為,兩者相關程度很高,很可能是一種特質的反映。費恩(B。L。FINE)等人認為,兩者沒有相關,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特質。我國張厚粲教授等認為:「二者之間無顯著相關,可以認為是人格的兩種不同特質(維度)……但是,二者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一致性,因此,它們在人格表現中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共同存在於人格這一統一體中。第四節:氣質在實踐活動中的作用氣質是個人心理活動的穩定的動力特徵,它影響個體活動的一切方面,在個體的活動上打上一定的烙印。一、氣質對智力的影響每一種氣質類型既有積極方面,又有消極方面。例如,多血質的人反應靈敏,容易適應新環境;但興趣容易轉移,注意力不穩定。膽汁質的人熱情開朗,精力旺盛,剛強;但任性,脾氣暴躁,容易衝動。粘液質的人沉著、穩重、自製、冷靜、踏實;但反應緩慢。抑鬱質的人在工作中耐受力差,容易疲勞;但感情細膩,審慎小心,觀察力敏銳,善於覺察別人不易覺察到的細小事物。氣質不能決定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智力水平高的人可能具有不同的氣質;相同氣質的人可能表現出不同的智力水平。著名的作家中4種氣質的人都有。例如,郭沫若和赫爾岑具有多血質的特徵;李白和普希金肯有膽汁質的特徵;茅盾和克雷洛夫具有粘液質的特徵;杜甫和果戈里具有抑鬱質的特徵。他們在氣質類型上的不同,並不影響他們各自在文學上取得傑出的成就。許多研究表明了氣質對智力的影響。林崇德教授指出:「氣質作為一種非智力因素,對能力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他們研究了氣質與五種思維品質(思維的深刻性、獨創性、靈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的相互關係,發現不同氣質類型的人在五種思維品質上存在差異,其中在四種思維品質上的差異達到顯著和極顯著水平,這表明氣質與思維品質有著密切聯繫。蘇聯心理學家斯米爾諾夫的研究表明:識記數量多、難度大的材料時,神經系統強型的人較弱型的人效果要好。特魯波尼科娃——莫爾加諾娃的研究表明:神經系統強型的人記憶大量的無意義章節效果較好,神經系統弱型的人記憶大量有意義的文章效果較好。氣質還影響個體智力活動的特點和方式。蘇聯心理學家列伊捷斯對同班兩位學生A和B進行了追蹤研究。A具有明顯的多血質和膽汁質的特徵。B具有明顯的抑鬱質的特徵。學生A在學習時表現為精力充沛,在從事緊張的學生和工作後,只需要短時間的休息就能恢復精力,很少見到他疲勞和有學習間歇;能夠一下子關心很多事物,複雜的情況和變化不會降低他的精力;他對新教材特別感興趣並充滿著熱情,新教材使他精神煥發、興奮,並且感到滿足,但在複習舊教材時,明顯地缺乏興趣。學生B在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很容易感到疲勞,需要休息或睡一會兒才能夠恢復精力;對簡單的作業,都要沉思和準備;在學習新教材捍常常感到困難和疲勞,但在複習舊教材時,表現出主動性,思維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和明晰性。學生A反應迅速,容易轉向新的智力活動,他似乎立刻把他的潛能釋放到最大限度。學生B則是緩慢地、猶豫不決地解決問題,有時會出現停頓。但他能夠逐漸地明確、完整、正確地弄清問題。這兩個學生在畢業時都獲得者了金質獎章。二、氣質對教育工作的意義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氣質類型和氣質特徵,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從而提高教育質量。蘇聯心理學家克魯捷茨基指出,在教育過程中不應該的出改變學生的氣質。這是因為神經系統類型特性的改造非常緩慢,而且改造的方法還沒有充分研究出來。所以實際上改變氣質是不可能的而且氣質類型沒有好壞之分,教師的任務在於,了解學生的氣質特徵,找到適合於學生氣質特點的最佳策略和方法。例如,對多血質的學生不能放鬆對他們的要墳,不能使他們感到無事可做,要使他們在多種有意義的活動中培養踏實、專一和克服困難的精神;對膽汁質的學生要讓他們學會抑制自己,耐性幫助他們養成自製、堅韌的習慣,平衡而鎮定地工作;對粘液質的學生要熱情,不能操之過急,要允許他們有充分的時間考慮問題和作出反應,引導他們積極探索新問題,並且鼓勵他們參加集體活動,引導他們生動活潑、機敏地投入工作,發展他們的靈活性和積極性;對抑鬱質的學生不要在公開場合指責、批評他們,要安排適當的工作鼓舞他們前進的勇氣,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參加集體活動,在活動中磨練意志的堅韌性、情緒的穩定性。膽汁質和抑鬱質的學生應該是教師特別翔的對象。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認為,這兩種氣質類型都具有情緒不穩定的特徵。膽汁質的人,可能會出現進攻、好鬥志昂的行為問題;抑鬱質的人,可能會出現焦慮不安的人格問題。教師要使具有膽汁質特徵的學生,多得到工作與休息交替的機會;使具有抑鬱質特徵的學生,在集體中獲得友誼和生活樂趣。教師要培養具有這兩種氣質特徵學生的情緒穩定性。教師還要關注學生氣質的年齡特徵。三、氣質對職業選擇的意義氣質特徵是職業選擇的依據之一,某些氣質特徵為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條件。一般地說,要求持久、細緻的工作對粘液質和抑鬱質的人較為合適,對多血質和膽汁質的人不大適合;要求迅速靈活反應的工作對多血質和膽汁質人較為合適,而粘液質和抑鬱質的人則較難適應。在一般實踐活動中,由於氣質的各種特徵之間可以互相補償,因此對活動的效率影響並不明顯。根據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人研究人員對先進紡織女工的研究表明,一些看管多台紡織機床的女工屬於粘液質,她們注意的穩定性補償了她們從一台機床到別一台機床轉移的困難;另一些紡織女工屬多血質,她們的注意轉移容易和迅速補償了注意容易分散的缺陷。一些特殊職業,如飛行員、宇航員、潛水員、雷達觀測員等,對人的氣質特徵有特定的要求,必須經過心理沒定,進行嚴格的選擇和訓練,才能使他們勝任這類工作。1988年我國心理學工作者對空軍戰鬥飛行員進行了調查。他們發現,在戰鬥飛行員中,多血質的人佔45%左右,膽汁質的人佔20%左右,膽汁質與多血質混合型的人佔15%左右,而沒有發現抑鬱質的。艾森克指出,外向的人不能很好地擔任「警戒」任務。他認為,雷達管理人員應該由內向的人來擔任。心理學家還天空了人的氣質類型對群體協同活動的影響。羅索諾夫的研究表明,兩個氣質類型不同的人在協同中,比氣質類型相同的人配合所取得的成績更好。皮卡洛夫的研究表明,氣質特徵相反的兩個人合作,不僅合作的效果好,而且還有利於團結。氣質對人的實踐活動確具有一定的作用,在考察人的實踐活動時要關注氣質這一因素。但是,人的行為是由社會生活條件和教育影響下所形成的理想、信念和態度所決定的。氣質與理想、信念和態度相比,對人的行為的作用,畢竟只有從屬的意義。(一)陳會昌的氣質調查表陳會昌研究員等人根據四種氣質類型編製了氣質調查表,每種氣質類型15題,共60題。測驗方式是自陳式,計分採用數字等級制。記分時,很符合自己情況的記2分;比較符合的記1分;介於符合不符合之間的記0分;比較不符合的記負1分;完全不符合的記負2分。根據得分確定氣質類型。該調查表簡便易行,信度和效度均較高。氣質調查表舉例:1、做事力求穩妥,不做無把握的事2、遇到可氣的事就怒不可遏,想把心裡話全說出來才痛快3、寧肯一個人士中,不願很多人在一起4、到一個新環境很快就能適應……21、對學習、工作、事業懷有很高的熱情22、能夠長時間做枯燥、單調的工作23、符合興趣事情,幹起來勁頭十足,否則就不想干24、一點小事就能引起情緒波動……45、認為墨守成規比冒風險強些46、能夠同時注意幾件事物47、當我煩悶的時候,別人很難使我高興起來48、愛看情節起伏跌宕,激動人心的小說……57、喜歡有條理而不甚麻煩的工作58、興奮的事常常使我失眠59、老師講新概念,常常聽不懂,但是弄懂以後就很難忘記60、假如工作枯燥無味,馬上就會情緒低落(二)羅薩諾夫的氣質問卷蘇聯心理學家羅薩諾夫根據涅貝里存的觀點,進一步分離出氣質結構的8個方面:對象動力性、社會活動動力性、可塑性、社會可塑性、速度、社會速度、激情和社會激情。每個方面有12題,測謊題9個,全問卷共計105題。測試時,要求被試根據自己頭腦中出現的第一個真實的答案回答,回答要快而精確。如果符合實際情況的,在「是」上劃「+」;不符合實際情況的,在「否」上劃「+」。羅薩諾夫氣質問卷題目舉例:1、您是個好動的人嗎?(速度、肯定題)3、認為獨處比一伙人結伴好嗎(社會動力性、否定題)10、話者急速的言語會刺激你嗎(社會速度、否定題)18、在談話的時候您的思維是否經常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社會可塑性、肯定題)20、您很容易就能找到其它的處理方法來解決已知的任務嗎(可塑性、肯定題)41、當您很容易就能找到其它的處理方法來解決已知的任務嗎(可塑性、肯定題)58、您一般感到自己有過剩的力量並且您想從事一些有難度的事情嗎(對象動力性、肯定題)61、由於直接和工作相連的事情不順利,您經常睡不著覺嗎(激情、肯定題)(三)安菲莫夫檢查表安菲莫夫檢查表由大量的俄文字母組成。在測試時,被試在表格上從左向右一竺竺看下去,凡看到規定的字母,如「H」,便把它划去。第一個測試五分鐘結束,休息一分鐘;再進行第二個測試五分鐘。後五分鐘測試時,增加一個條件,除了把「H」劃掉外,凡碰到「HH」在一起時,「H」不劃掉。根據被試的測試結果,分析其神經過程特性和神經類型。從划去的總字母數,可以反映被試的神經過程的強度。划去1400個字母以上者為強型;划去1200~1400個字母為中等強度;划去1200個字母以下者為較弱型;由五分鐘所劃字母數的曲線形式可分析被試的神經類型。例如,曲線一直上升的,被試可能是強、平衡、靈活型;由錯誤的多少,分析被試的分化抑制能力。凡錯(漏)劃字母在5個以上者為平衡性差;凡錯(漏)劃字母在3~5個者為中等平衡性;凡錯(漏)劃字母在3個以下者為平衡性好。二、實驗法一般認為,構成氣質類型的心理特性有:感受性、耐受性、反應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緒興奮性和向性。通過實驗測定這些特性有助於了解人的氣質特徵和氣質類型。當代心理學在研究氣質時,重視測量人的情緒反應。如《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寫道:「現代研究氣質的方法是:在標準化的緊張情境下測量人的情緒反應,並對測量結果進行統計分析。」氣質特徵和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有關。因此,通過實驗了解人的神經過程的基本特性(強度、靈活性、平衡性和動力性等)也有助於了解人的氣質特徵氣質類型。例如,可以通過實驗來測定個體高級神經活動的強度特性。被試都是青少年運動員。在敲擊實驗中,被試用優勢手持金屬棒連續迅速地輪換敲擊兩塊金屬板。記錄被試每分鐘敲擊金屬板的次數,並比較被試在開始時和結束時敲擊速度的變化。在選擇反應時的實驗中要求被試對不同刺激作出不同反應,記錄每次的反應時,並且比較實驗過程中反應時的變化。完成作業的高效率作為測定高級神經活動強度的指標。該項研究表明,被試55人中,測定結果與教練員平時觀察相符合的達到75%,並且與運動的成績相關,強型的人比弱型的人成績要好。蘇聯學者阿良克瑞斯基通過對兒童的言語活動特性的實驗研究來確定個體的社經過程的特點和氣質類型。他用言語電波描記法測定兒童言語的反應時、強度和意義內容。實驗時,要求被試用大聲朗讀普希金的《上尉的女兒》中的三句詩。用言語電波描記器記錄他們朗讀的時間,分析每一個詞的發音長度、間隔和發音強度。


推薦閱讀:

你以為氣質是穿出來的嗎?呵呵
氣溫突降棉衣上場 六種氣質你是哪種型男|型男|氣質|氣溫
什麽樣氣質的男人會永遠藏在女人心中?
氣質文雅: 魅力女人

TAG:氣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