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入關清軍的火器裝備,真的不如大明嗎?

阿玉錫持矛蕩寇圖

作者:科西嘉人 | 編輯:Q先森

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內,收藏有一幅著名的《阿玉錫持矛蕩寇圖》(見題圖),畫上有一位彪悍的八旗勇士,背掛火繩槍,腰系箭囊,一手持韁繩一手持矛,正在騎馬飛馳。此畫乃清宮畫家、義大利傳教士郎世寧所繪,反映的是18世紀中葉清廷平定西域回部叛亂時一位名叫阿玉錫的勇士形象,從中可以一窺當時清軍冷熱兵器混用的裝備情況。

近年來,網上流行一種說法,說騎射為本的滿清,入主中原導致中國火器的發展水平相比明朝倒退了。彷彿入關清軍是一支裝備落後,單純靠兇殘嗜殺奪取天下的「燃燒軍團」,然而歷史的真相究竟如何呢?

常見的滿清騎兵

▍神兵利器西洋來

公元1517年10月的一天,一支由4艘帆船組成的葡萄牙艦隊突然出現在廣州附近的海面上,這4艘船升旗鳴炮,「放銃三個,城中盡驚」,明朝廣州官員一開始以為是外敵入侵,其實是虛驚一場。

原來這是初來乍到的葡萄牙使臣皮雷思按照西方的禮儀向中國人民表達敬意,但就是這次烏龍事件,使中國人初次領略到了西洋火器的厲害,據明朝官方文書記載:「西夷善大銃,銃發彈落如雨,所向無敵。其銃用銅鑄,大者千餘斤,因名佛郎機。」佛郎機是當時中國對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稱呼,後來也被用來稱呼這種新式火器。

五年之後,有5艘葡萄牙艦船在珠江口挑釁,被明軍擊敗,2艘船和20多門佛朗機炮被明軍繳獲。對佛郎機威猛火力留下深刻印象的廣東地方官員上奏明世宗,請求大量仿造這種火器並得到了朝廷的批准。當年,工部軍器局就成功仿造了32副大佛郎機銅銃。

此後,明軍開始大量裝備這種新式火器,到嘉靖中期,僅明朝北邊甘肅、寧夏、固原和大同四鎮就裝備各式佛郎機炮3286門。此外,明朝水師也裝備了許多佛郎機,如一艘福船裝備大佛郎機6座,海滄船裝備4座,蒼山船裝備2座。

明崇禎時期的佛郎機

佛郎機作為一種流行於15世紀末至16世紀前期的歐洲早期後裝炮,比此前裝備的中國傳統火器要高大上得多,它巧妙地採用了母銃銜扣子銃的結構,較好地解決了管內閉氣導致爆炸的問題,保證了發射安全。

由於子銃是單個的,可以發射一個後再換上另一個,幾個子銃迅速更換,便可形成「彈落如雨,所向無敵」的可怕殺傷力。此外,佛郎機的母銃炮身兩側還安裝了炮耳,便於在炮架上安放和轉動,而且還配備了準星和罩門,使得射擊的準確性大為提高。

從嘉靖至萬曆年間,明軍一共裝備了大約四、五萬門佛朗機炮。萬曆援朝戰爭期間,明軍投入了包括佛郎機在內的大量火炮。例如1593年2月的平壤之戰,明軍用各式重型火器猛轟敵軍據守的平壤城,使得侵朝日軍遭受重大損失,喪失了作戰信心,被迫撤出平壤城。

援朝戰爭期間明軍用的大將軍炮

進入17世紀,又有一種西洋神器進入了中國人的視野。1601年,兩艘荷蘭巨艦突襲澳門,其炮艦規模著實震撼了不少中國人。除了戰船的高大堅固之外,荷蘭人所裝備的二丈巨鐵炮「發之可洞裂石城,震數十里」,其威力令明軍曾經引以為傲的佛郎機相形見絀。由於當時荷蘭人被稱之為「紅夷」,於是這一類大炮就被稱之為「紅夷大炮」。

這實際上是一種前裝滑膛炮,口徑多在10厘米以上,重量從70斤至萬斤不等,彈藥前裝,重量較大,為球形實心彈。其炮管的鑄造技術複雜,採用整體模鑄法,使得大炮質量提高。紅夷大炮由車運載,炮身的重心處兩側有圓柱形炮耳,火炮以此為軸調整射擊角度,配合火藥量改變射程;炮身上裝有準星和照門,射擊精度較高,射程最遠可達七八里,殺傷力巨大。

紅夷大炮甫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少明朝官員的注意,從此開始大量引進和仿製這種新式武器。1621年,明廷派遣欽差前往澳門從葡萄牙人手中購買了26門紅夷大炮,並聘請了葡方人員作為技術和教練人員。

此外,明廷還通過來華的耶穌會傳教士來仿製大炮。1633年,朝廷設立鑄炮廠,由傳教士德國人湯若望負責監製,仿製成功火炮20門。1639年,又在紫禁城旁設立了鑄炮廠,前後成功鑄造出約500門各式西洋火炮。

▍青出於藍勝於藍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即大汗位,建立後金汗國,起兵反明。此後,在薩爾滸等一系列戰役中,後金軍皆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但在寧遠城下,後金軍遇到了剋星,守城的明軍不足兩萬人,卻成功地依靠了十一門紅夷大炮和其他火器擊退了攻城的13萬八旗勁旅。紅夷大炮發射時,「循環飛擊,每發糜爛數重」,面對這種新式武器,後金軍此前屢試不爽的依靠牌車抵擋明軍火器的戰術行不通了。

明軍每發射一炮就可以轟倒一百多人,城外屍積如山。雙方激戰3日,寧遠城依然巋然不動,後金軍則傷亡多達1.7萬餘人,被迫解圍而去。能征善戰的努爾哈赤遭遇了其軍事生涯中最大的敗績,為此鬱憤成疾,於1626年八月死於距離瀋陽40里的矮雞堡。

第二年,新即位的大汗皇太極為報寧遠的一箭之仇,親自統領大軍圍攻寧遠、錦州,結果其凌厲攻勢再次被明軍的西洋大炮所擊退,甚至有一座後金軍的大營也被紅夷大炮轟得粉碎。明軍火器的強大威力給女真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太極不禁感嘆:「野地浪戰,南朝萬萬不能;嬰城死守,我國每每弗下。」

為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後金方面重用被俘的漢人工匠,開始迅速、大量地仿製西洋火器。

1631年正月,這批工匠仿製成功第一門西式火炮,皇太極親自命名為「天佑助威大將軍」,同時組建了一支名為「烏真超哈」(女真語重兵的意思)的炮兵部隊。同年八月,後金軍在大凌河之戰中首次使用火炮,用六門紅衣大炮(女真人忌諱「夷」字,故改為紅衣)攻克了明軍一處堅固要塞,首次嘗到了使用火器的甜頭。大凌河一役,後金大獲全勝,還意外繳獲了3500多具各式火器,發了一筆橫財。

僅僅兩年之後,後金又收穫了一個意外之喜。明軍中炮術最為精湛的孔有德部叛變,自登州渡海至鴨綠江口投降了後金。皇太極得知消息後,喜出望外,親自出城十里迎接。

皇太極

孔有德所部在西洋火器專家的一手調教之下,利用西方彈道學、幾何學和物理學知識計算炮彈軌跡,其命中率遠遠高於僅憑經驗作戰的傳統炮隊。他的叛變使後金方面如虎添翼,極大地扭轉了交戰雙方的軍事技術力量對比,戰爭的天平開始向後金一方傾斜。

對此,孔有德曾不無得意地對皇太極說:「本帥現有甲兵數萬,大炮、火器俱全。有此武器,更與明汗同心協力,水陸並進,勢如破竹,天下有誰敢與汗為敵乎?」

至1639年,清軍(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清)已經擁有60門自製的紅衣大炮。在1642年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松錦之戰期間,明清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火炮,清軍火炮的數量後來居上,超過了明軍。

清軍將紅衣大炮用於大規模的野戰和攻堅,用數十門大炮連續轟擊錦州、塔山等明軍在松錦防線上的要塞城堡,先用重炮掃蕩城外的城防設施,繼而轟塌城垣,從而為軍隊強攻開闢出通道。例如在轟擊塔山城時,清軍炮火「直透堅城、如摧朽物」,將城牆轟塌二十餘丈,步兵趁勢從缺口處蜂擁而入,一舉攻佔了塔山。清軍採用此種戰術,相繼攻克多處要隘,明軍對此一籌莫展。

松錦之戰是清軍入關之前明清雙方規模最大的一次戰役,最終以清軍大獲全勝而告終,明軍戰死五萬多人,薊遼總督洪承疇、錦州守將祖大壽被俘。此後,明朝在山海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苦心經營數十載的關寧錦防線被徹底摧毀,同時還損失了3683件火器,其中包括16門紅衣大炮和1519支鳥銃。

洪承疇

相比之下,此時清軍已經擁有近百門紅衣大炮,一年以後又鑄造出35門具有當時世界先進水平的「神威大將軍」炮。

此炮中心為鐵胎,外面澆築銅壁,鐵心銅體,利用銅炮耐用的特點,可將炮管鑄得更薄,又可節省成本。火炮長約2.8米,重1950公斤,用火藥2.5公斤,彈子5公斤,安裝在四輪炮車上,乃是攻城拔寨之利器。

至此,清軍無論在火炮的數量還是質量上都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凌駕於明軍之上。

▍清軍憑火器打天下

清軍入關後,其主要作戰對象由前明軍隊換成了農民軍。與清軍相比,農民軍的火器主要來自對明軍的繳獲,而限於技術和認知水平,李自成的軍隊從未自製過火器,故而在對火器的應用方面遠不是清軍的對手。雙方軍事力量對比孰優孰劣,不言而喻。

面對紅衣大炮這類新式武器,中國傳統的城牆構造已不再具備足夠的防禦能力,舊式城壘的防禦作用明顯下降了,在城池攻防戰中,軍事上的優勢逐漸從防守方轉移至進攻方,攻方得以避免頓兵于堅城之下而遭受重大傷亡。每次進行攻城作戰時,清軍將領的第一反應就是調「西洋神炮」來。

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潼關戰役(1644年)中,清軍不急於進攻,而是等待炮兵的到來。1645年元月「初九日,紅衣炮軍至」,清軍遂一舉攻克了潼關,迫使大順軍退出西北根據地並最終敗亡。此後,清軍下江南期間,在揚州、江陰等地遭遇抗清軍民頑強抵抗時,也同樣是用大炮轟塌城牆後再攻佔城池。

康熙年間,清廷在西洋傳教士的協助之下,大量鑄造火炮用於實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現藏於國家博物館的「武成永固大將軍」炮,它是康熙年所鑄造的一系列火炮中最為精良的一門。此炮鑄造於1689年,全重3噸,長3.1米,用火藥5斤,生鐵炮子10斤,炮身通體呈銅綠色。

武定永固大將軍炮

清朝大量鑄炮,使得在晚明十分珍貴的、包括紅衣炮在內的西洋大炮在清軍中已經十分常見,這些火炮都裝備了炮車,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釘在地上發射。

不僅如此,清軍火槍的裝備率也遠高於前明軍隊,以乾隆年間漢人組成的綠營兵為例,其士兵所持火槍和冷兵器的比例為5:5,廣東等沿海各省的裝備比例更高。全國除了直隸、山西兩省之外,各省綠營裝備火槍的比率均超過了弓箭的裝備率。

到了18世紀中葉,清軍平定西域準噶爾部和回部叛亂時,無論是火器的裝備率,還是技術水平乃至戰術編製,都有了很大的進步,總體戰術水準已相當接近歐洲三十年戰爭時期瑞典國王古斯塔夫改革炮術的水平。清軍在與回部大小和卓叛軍交戰時,雙方步兵均以火器為裝備,各自組織起三段擊連續射擊,清軍更能以大量的火炮轟擊敵軍,打得叛軍狼奔突兀。

有趣的是,這一時期由於火器的普及,傳統的重甲再無用武之地,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士兵普遍裝備棉甲等輕質鎧甲,而此類輕甲對弓弩的防禦力很有限,遂使弓箭這一發射頻率遠高於火器的傳統冷兵器重獲新生。這便出現了本文開頭所說的八旗勇士阿玉錫同時裝備火槍和弓箭的情形,冷熱兵器混用在當時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手持傳統冷兵器的阿玉錫

滿洲女真民族崛起於我國東北氣候嚴酷的白山黑水之間,培育出了尚武的傳統和剽悍的民族性格。諸多史實證明,滿清既然以武立國,對於包括紅衣大炮在內的各種先進火器自然不會予以拒絕,而是採用了拿來主義的實用原則並發揚光大。那種認為清朝火器水平(至少在盛世時)比明朝還落後的說法是經不起推敲的。


推薦閱讀:

聯得裝備 國內領先的電子專用設備龍頭
海工裝備中長期規划出台 提升至國家戰略
全球見證: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第39課 團隊事奉的配搭
向專業進一步靠攏 職業攝影師裝備揭秘
帶上「金融裝備」謀划出游去

TAG:裝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