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上將評薛岳抗戰謊報戰績:我軍之無恥已到極點
張發奎的說法,在徐永昌、何成濬、丁治磐的日記中得到了更具體、更細緻的印證。虛報戰績、誇大宣傳,是各國對外作戰宣傳的慣用手段。抗戰時期,國軍各高級長官謊報戰功更屬常態。如敵人攻佔某地後,有時無意長期佔據,會主動撤出。每當遇此,前方將領均會以「大捷」向上申報和對外宣傳。中央雖明知內情,也往往認可。抗戰時期的很多「大捷」大體如此。直接與聞軍事委員會的最高決策的何成濬,洞悉各高級長官之虛報內情。
蔣介石有意「縮減」國軍傷亡
蔣介石高估日軍傷亡人數,「縮減」國軍損失。
與何成濬相比,軍令部長徐永昌對前線作戰情形更為瞭然。他每天會將各地戰況和部隊的動態記錄於日記中。如徐對於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伯陵)的謊報軍情和虛假宣傳,在日記中多有記載。以1941年9月第二次長沙會戰為例,對敵我傷亡人數,徐永昌一直未能得到確切的數據。
第九戰區在不同場合的宣傳口徑並不一致,如斃敵人數有「三萬幾千」和「四萬一千」之說,俘敵人數有「八千幾」與「二百四十七」之說。到10月25日,軍令部次長林蔚向徐永昌轉述從蔣介石那裡聽到的湘北真實情形:
一、湘北戰之序幕,敵人掃蕩大雪山時,戰區所報我軍如何轉出反包圍敵人等等,完全子虛,斯役我第四軍吃虧極大。
二、敵人打過汨羅江以後,我軍已無有戰鬥力之軍師。三、所報俘獲敵人不到十個,槍許有幾支,余可想矣。
徐永昌獲知這一情形,大為感慨:「由謊報一點看我國軍人無恥,可謂達於極點。」然而,第三次長沙會戰時,薛岳故技重演。而這次徐永昌似乎對薛岳所報戰績信而不疑。他在1942年2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
第九戰區報告,第三次長沙會戰,各部實報俘獲統計如下:中隊長以下一百三十九名,步騎槍一千一百三十八支,輕機槍一百零二挺,重機槍十三挺,山炮十一門。我軍真正勝仗,第一次台兒庄,第二次崑崙關,第三次即為此次長沙會戰,其俘獲尤屬空前。
而何成濬日記中對第三次長沙會戰則有不同的描述:
(軍事委員會)會報時,主席宣布關於湘北三次會戰,第九戰區薛司令長官之報告雲,我軍傷亡官兵二萬九千餘,倭寇死傷五萬餘,在場諸人均笑斥之,主席亦言其過於虛妄。各處作戰報告,本多有不確實處,然向無如此之人之甚者。
不僅前方高級指揮官「宣傳太過」,最高統帥蔣介石也很重視戰爭中的宣傳。蔣介石對於日軍方面公布的傷亡數字,常以10倍去估算,如1938年5月日本方面發布開戰以來日軍戰死59098人,蔣推斷其實際戰死者當在59萬人以上。當1940年2月日方廣播聲稱在廣西擊斃國軍8000人的戰績,蔣則推斷國軍死亡「並不過千,損失必不甚大」。
英美稱國民黨宣傳太過
由於國軍的宣傳,日方撤出時有意不對外宣告,以免成為中國方面作戰勝宣傳的機會。
1943年7月駐英大使顧維鈞轉述,英國方面認為「我國抗戰公報多誇大不足信,尤以報告敵人傷亡數目為最,此次湘鄂一役所稱敵方傷亡三萬,超過不啻十餘倍云云。」
美國方面同樣對中國處理戰事新聞的「不實」頗多訾議……如此宣傳之結果,使華盛頓之軍火局認為毋庸立即對華增加援助,因中國軍隊能自擊敗日本。……故中國每日誇張勝利,對於美國人民僅能產生恰然相反之效果。」
日軍方面深知,他們每次撤退時,都會被中國方面宣傳為「大捷」,故有時攻佔某城而又無意長期佔據時,有意不對外宣告,以免撤出時成為中國方面作戰勝宣傳的機會。
美國學者易勞逸拿歐洲戰場的情形相比較:「為國民黨軍隊說句公道話,它在與一個在組織、訓練和裝備上佔有絕對優勢的敵軍的戰爭中堅持了八年,與法國(它對德國的抵抗在僅僅六個星期的戰鬥後便崩潰了)和英國(它從美國得到了大量的物資支援)比較起來,中國軍隊的抵抗是一個決心和自立的奇蹟。」本文所呈現的雖多是戰時國軍若干負面的特質與面相,卻無意否認國軍堅持八年抗戰的偉大業績。
推薦閱讀:
※她是毛主席求情仍被槍決的女匪首 抗戰是英雄還是蔣介石的干姐姐
※抗戰史之「天亮前後」(最後的反攻)
※尋訪抗戰故地
※善待抗戰老兵是對歷史的尊重
※抗戰之各次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戰爭年表(簡)
TAG:抗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