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
06-18
判斷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教學目標: 1、 知識:掌握詩歌常見的表達技巧類型及名稱;掌握判斷詩歌常見表達技巧的一般方法;掌握技巧問題答題中常用的名詞術語; 2、 能力:運用一般方法判斷詩歌所運用的表達技巧;學會分析鑒賞表達技巧,解答詩歌中常見的有關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掌握一般答題要領和步驟。 第一課時 學習任務:掌握常見表達技巧的名稱、判斷方法、常見名詞術語,能準確判斷所用手法 過程: 一、 考點分析 考綱中有「鑒賞文學作品(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敘說,關於「表達技巧」,究竟有哪些,分成那些類別,不同的資料有不同的說法,綜合起來看,大致上表達技巧包含了:語言方面的表達方式、寫景抒情方面的寫作手法、詞句方面的修辭手法、篇章結構的藝術手法四個方面。 「鑒賞」,就是判斷使用的手法名稱,並賞析「運用手法的過程和效果」。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先要掌握常見的手法名稱,和常用的術語說法。 二、 近幾年全國各地高考詩歌鑒賞考查表達技巧情況統計 廣東詩詞考點內容 意象、技巧、情感 技巧、情感、內容 鍊字、意象 鍊字、意象 手法、形象 三、 知識要點整理一覽表 詩歌中常見的表達技巧及運用一覽 抒情手法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托物寓理(哲理詩)、用典抒情、敘事抒情、借古諷今、主客移位、聯想、想像、象徵。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達方式?變形:這首詩是怎樣抒情的?/這首詩是怎樣表現……的?/這首詩是怎樣融情於景的? 問題所涉及的或者是全詩,或者是抒情句、敘事句。 表現手法 寫作手法 象徵、渲染、烘托、襯托、抑揚、動靜結合、對比、正側結合、虛實結合、用典、細節表現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變形: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這首詩是如何融情於景的? 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前兩個為熱點)、誇張、對偶、借代、雙關、互文、反問。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 變形:這首詩的XX句運用了什麼修辭(藝術)手法?1、判明考點(即是否問結構手法);2、判明手法;3、確定思路:指出手法名稱、說明運用過程、點出效果。 問題直接涉及句子 篇章結構 藝術手法 鋪墊、伏筆、過渡、照應、抑揚、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卒章顯志、起承轉合 提問方式:……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變形:……在結構上有何作用?/本詩在結構上有何特色(或運用了什麼手法)? 問題涉及的是句子在全詩的結構的特點或作用 四、 觀摩高考:經典考題回放初步掌握答題要領 例1、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雙調]雁兒落帶過得勝令吳西逸① 春花聞杜鵑,秋月看歸雁。人情薄似雲,風景疾如箭。留下買花錢,趲入種桑園②。 茅苫三間廈③,秧肥數頃田。床邊,放一冊冷淡淵明傳;窗前,鈔幾聯清新杜甫篇。 [注]①吳西逸:生平不詳,曾當過小官,終看破紅塵歸隱。此曲為歸隱前後所作。②趲:趕快。③苫:用草覆蓋。 (1)從歸隱角度看,這首元散曲寫了幾個層次?請簡要分析。 答案:寫了兩個層次。前四句為第一層次,主要寫嚮往歸隱的理由。由春花秋月引起光陰如箭之嘆,由鳥啼雁歸生出人情淡薄之慨。後幾句為第二層次,主要寫嚮往中的隱居生活。其中又分為兩層,「留下」句至「秧肥」句為第一層,寫歸隱後的物質生活:「床邊」之後的幾句為第二層,寫歸隱後的精神生活。 (2)這首元散曲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試作賞析。 分析點撥:明確提出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當然就在上下闕句中尋找使用的修辭手法。通過審讀,明確手法後,按照前面表格中所給的答題思路組織答案,就有下面的答案。 答:①對偶,如「秋月」句對「春花」句等;②比喻,如將「人情」比作「雲」,「風景」比為「箭」等;③誇張,將「風景」比為「箭」的同時又兼用了誇張的方法。 例2、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日暮倚杖水邊① (金)王寂 水國西風小搖落,撩人羈緒亂如絲。大夫澤畔行吟處,司馬江頭送別時。 爾輩何傷吾道在,此心惟有彼蒼知。蒼顏華髮今如許,便掛衣冠已慢遲。 【注】①此詩為王寂被貶官至河南蔡州時所作。 ⑴此詩頷聯以屈原和白居易兩位被貶異鄉的古人自況,用典精當,對仗工整。(填空題)(2分) ⑵指出"羈緒"在全詩中的具體內容,並簡要賞析首聯在寫法上的特點。(4分) 分析點撥:題干問「寫法上的特點」,應該從寫作手法和抒情手法上去思考。審讀第一聯的上下句,明確它是寫景句還是抒情句非常重要。通過審讀,上句為寫景句,下句抒情。「羈緒」發自內心,非為實物,故為抒情。 答:內容:①漂泊的旅思;②謫官的愁思;③秉道直行的信念和內心不被理解的苦悶;④年華易逝的傷感;⑤宦海浮沉的厭倦。 答案:特點:①運用比喻修辭,將「羈緒」比作「紛亂的頭髮」;②觸景生情,以蕭瑟凄清之景引發詩人的紛亂愁思;③以"羈緒"領起全篇。 高產試驗田: 1、閱讀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回答問題: 問:詩的第一、二句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答:第一句是實寫,寫出廬山「成嶺」、「成峰」的具體形象,給人以逼真的實感。第二句是虛寫,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廬山,到底是什麼狀貌呢,詩人故意撇開不寫,只說「各不同」讓讀者去想像。 2、分析下列名句的主要藝術手法。(任選一題作)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3)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四首》) 答案:(1)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破」使人觸目驚心,「深」使人滿目凄然。作者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並且此聯對仗工整,圓熟自然。 (2)贈汪倫(李 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流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三、四句抒情。作者把桃花潭水深與情深結合起來,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妙在「不及」,好在不用比喻而採用比物的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餘味,自然而情真。 (3)絕句四首(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寫於764年春初回草堂) 全詩四句皆對,一句一景,似乎各不相干,其實是一個整體,因為具有同一的喜悅情調。 五、鞏固練習:(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1、熟練判斷詩歌所運用的表達技巧; 2、學會分析鑒賞表達技巧,解答詩歌中常見的有關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 3、熟練運用一般答題要領和步驟。 一、 回顧詩歌的表達技巧類型及專屬名稱 二、 強化訓練: (一)行文結構技巧 提問方式:……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 問題變體:……在結構上有何作用? 考題重播: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答題。(5分) 小齋即事劉一止① 憐琴為弦直,愛棋因局②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系有興亡。 ①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 而被罷官。②局:指棋盤。 1、詩的第二聯對第一聯的句意起了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分析點撥:題干所問明白地告訴我們,第二聯對第一聯起到了某種作用,那麼是什麼作用呢?調動我們的結構方面的知識,就不難想到:下句對上句一般是起到「承上」或是解釋說明的作用。 答案:第二聯是對第一聯句意的補充。「未用」是承「愛棋」句而說,「愛棋」是愛棋盤的方,故沒有想到要用棋來較量勝負、「哪能」句是承「憐琴」句而說,「憐琴」是愛琴弦的直,所以怎麼能用它來記宮商角徵羽五音呢?第二聯突出強調了第一聯中「為弦直」、「因局方」的句意。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答題。(6分) (06年遼寧卷)東坡①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确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分析點撥:本題是對詩歌的形象鑒賞和手法鑒賞的綜合考查,做題的起始點是對「東坡」、「月色」等景物意象的體味,終點是對人物思想情感的把握。做這類題,首先結合詩句分析景色特點,進而點出表達技巧,指出人物的思想情感。 答案:(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後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 方法小結: 1、首先要明確命題者的命題切入點,一是開頭,二是過渡,三是結尾。看清是在全詩中的作用,還是上下句的作用。 2、其次注意詩歌篇章結構的有關知識(需要平時積累相關知識用及術語)。 高產試驗田: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安徽卷) 柳梢青?送盧梅坡 劉過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雲邊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後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飲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⑴「聚散匆匆」一句,在內容上強調什麼?在上片的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答案】⑴強調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在寫聚、散的內容之間起承上啟下。(意思答對即可) 拓展練習:(略) (二)表達方式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何種表達方式? 問題變體:這首詩是怎樣抒情的? 這首詩是怎樣表現……的? 這首詩是怎樣融情於景的? 考題重播: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雨後池上 劉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的。 分析點撥:要回答這一問題,要注意題乾的問法「怎樣表現」,那麼首先要判斷這首詩是用了描寫還是抒情的表達方式,通讀全詩,不難看出,是用了描寫,然後只需答出「通過描寫什麼(其實就是再現畫面)來表現水面平靜」即可。 答案:水面如同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現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 小結點撥: 1、首先,要準確判斷詩歌用了何種表現手法,就要從描寫或抒情方面去思考。如果是描寫,就確定運用了何種描寫手法,如果是抒情,要確定用了何種抒情方式。 2、然後,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最後指出這種手法的表達效果。 注意:高考中一般把「表達方式」與「表現手法」綜合在一起考查,因此,分清楚「描寫」和「抒情」,「描寫的手法」和「抒情的手法」是非常關鍵的。同學們務必積累相關知識及術語。 高產試驗田: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2)"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分析點撥:題干問得很清楚:「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實際上就是問「表達方式」上有什麼不同,逐句看詩句,可以很快判斷出,第一句是敘事,第二句是抒情,第三句是敘事,第四句是描寫。然後只要聯想「描寫」的作用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前三句敘事抒情,後一句寫景。以景作結,寓情於景,創造意境,含蓄無限。 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山中寡婦 杜荀鶴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髮焦。桑柘廢來猶納稅,田園茺後尚征苗。時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帶葉燒。任是深山更深處,也應無計避征徭。 詩人在尾聯中生髮議論,起到了什麼作用? [答案]揭露了統治者的賦斂剝削無處不在,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對統治者的不滿,深化了主題。 拓展練習:(略)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1、熟練判斷詩歌所運用的表達技巧; 2、學會分析鑒賞表達技巧,解答詩歌中常見的有關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 3、熟練運用答題要領、步驟。 一、 回顧詩歌的表達技巧類型及專屬名稱 二、 強化訓練 (三)表現手法(高考熱點) 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表現手法? 問題變形:這首詩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這首詩是如何融情於景的?(關於「情」與「景」的關係,是把「形象」和「表現手法」綜合起來考查) 考題重播: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絕句漫興九首(其三) 杜甫. 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注]這首詩寫於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作簡要賞析。 分析點撥:1)題干明確提問「從表現書法上去賞析」,表現書法概念範圍很大,首先考慮的是詩歌的全篇運用的表達技巧,包括全篇的寫景抒情手法和篇章結構的手法,而不是局部的句子或者詞語的修辭手法,先看整體後看局部。 2) 如果這整體方面沒有手法可以總結,就再看詩句的修辭手法,不可避難就易。 3)如果抒情手法方面有特點總結,優先總結抒情手法。 4)通過審查,抒情手法可以總結出一些結論,當然就從整體出發。 答:這首詩景中含情(在敘事中抒情)。詩人從燕子落筆,細膩逼真地描寫了它們頻頻飛入草堂書齋,「點污琴書」「打著人」等活動。這些描寫既凸現了燕子的可愛之態,又生動傳神地表現出燕子對草堂書齋的喜愛,以及對詩人的親昵。全詩洋溢著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自然、親切之感,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悅和悠閑之情。 也可以理解為詩人通過對燕子頻頻飛入草堂書齋擾人情景的生動描寫,借燕子引出禽鳥也好像欺負人的感慨,表現出詩人遠客孤居的諸多煩惱和心緒不寧的神情。 高產試驗田: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06年福建卷)端居①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②。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閑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稱。 ⑵這首詩的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分析點撥:「藝術手法」的範圍很廣,既包括表達方式,又包括表現手法,由於表現手法是從屬於表達方式的,因此,要弄清手法,必須先弄清這兩句用了哪一種表達方式。這兩句表面上看這是寫景,但仔細揣摩,聯繫前兩句,不難看出,景中蘊含著作者客居他鄉的寂寞之情,因此,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由此可聯想抒情中有哪些表現手法。 答案:在藝術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藉助對「青苔」、「虹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2、 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答題。(6分) (06年天津卷)閱讀下面的詩,回答間題。(5分)(天津卷) 涼州詞(其一)張籍 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註:磧(qì)沙漠。練,白絹,絲織品的一種。 (2)本詩運用襯托對比和虛實相生的藝術手法,請簡要分析。 分析點撥:這是在題干中已經點明詩中所用的表達技巧,這就省去了「判斷」的環節,直接分析詩中哪些地方用了襯托對比,哪些地方是虛實相生。但要注意,所謂的「哪些地方」是分析而來的內容而不是摘錄詩句。 答案:遠與近、高與低、動與靜、抑與揚的襯托對比。前兩句實寫,後兩句以虛為主,虛中有實。 方法點撥:1)先判斷所運用的表達方式(縮小範圍),再判斷是用了這種表達方式中的哪種手法,然後結合詩句分析,最後指出這種表現手法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2)根據詩歌題材判斷手法(一般情況下,詠物詩是托物言志、懷古詩是借古諷今或對比、寫景抒情詩是借景抒情、山水詩是動靜結合) 3、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問題 畫眉鳥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鑫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 本詩表現手法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答案:借物詠懷。林中鳥與籠中鳥不同境遇的對比手法。 拓展練習:(略) 附錄:幾種常見的易混手法辨析 手法 名稱 象徵 托物言志 比喻 擬人 概 念 用具體的事物來表示某種特殊的意義,是文或段的寫作手法。 通過描繪具體事物的形象來表達思想感情(多用於詩歌或散文),是文或段的寫作手法。 用有相似特點的事物給另一事物打比方,是句子的修辭手法 把事物當作人來寫,使事物具有人的動作情感等,是句子的修辭手法 適用對象或場合 便於激發感情,深刻地認識本質特徵,需要對象徵客體進行全面細緻的描寫,才能使象徵意義顯現,用於文章的立意上。 不便(願)直接表達,借用其他有相同特徵或道理的物來表現主題或者中心,用於文章的立意上。重在表達一種生活態度、志向。 便於生動形象地描述某個事物,而借用人們熟悉的另一物來作比,用於文章的語言表達上。 便於把動植物寫活、具有生氣而採用的修辭法。與象徵相同點是把物人格化。 特 征 通過某一特定的具體形象來表現某種人或某種社會現象的本質特徵。只出現象徵物,不出現被象徵物。 只有具體所託事物,不出現被托之物。如果所託之物象徵一種生活態度或者胸懷,就可以理解為托物言志。 將有相似特點的兩個事物同時展現在句子中或者直接用某個詞語的比喻意義 只出現物 舉 例 子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愛蓮說》就是托連言志。 1、臉蛋像紅蘋果 2、放下包袱(思想負擔)開動機器(大腦)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幾個讓「女生跪舔」的技巧,保證你終身受用
※iphone6plus技巧教程?
※合唱指揮的技巧
※你真的會打電話嗎?五步告訴你職場中接電話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