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的故事(2)
《論語》開篇第一章是這樣的: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説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熹在他的《論語集注》里評價論語的《學而篇》這樣說:此為書之首篇,故所記多務本之意,乃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學者之先務也。 也有人問,是不是《論語》的第一章是最重要的,開明宗義,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說心裡話,我實在沒有看出有這樣深的含義來,《論語》我雖讀的不多,各種版本加起來讀了幾十遍是有了,到現在我沒有發現第一篇就是比其餘的章節格外重要些,或者有些什麼特別的地方。 朱熹對第一章的解讀是這樣的: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習,鳥數飛也。學之不已,如鳥數飛也。說,喜意也。既學而又時時習之,則所學者熟,而中心喜說,其進自不能已矣。 說得簡單點,就是說一個人如果學起東西來,能時時地去搗鼓他,就會越來越熟,不但越來越熟,而且會讓你有一種成就感,有一種愉悅的感覺。 很多人「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用它教育過別人,也有很多人被他教育過。不過產生那種「不亦悅乎」感覺的人恐怕很少吧。如果 學習這種工作真有讓人愉悅之功效,現在的許多網吧遊戲廳的門上早都結滿蜘蛛網了。 那麼,讓孔子和他的弟子們能「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呢?
當時人們要研究的學問迥異於現在,他們的功課歸結起來基本有六門,叫做:禮樂射御書數,都是和政治與生活相關的非常實用的學問。 禮樂在古代屬於政治制度範疇的,也保護今天的禮儀道德的內容。 在過去,人們之間你來我往的應接都是按照禮儀標準來的,什麼級別,什麼情況用什麼禮儀,奏什麼樂都是有規定的,如果對方不按照規定的禮儀來接待你,而又沒有什麼特殊含義的話,就屬於一種失禮行為,古人會通過這些禮儀行為解讀出一些特殊的含義來。 我們讀春秋時期歷史故事經常會發現這一點,一個國君去別的國家參加會盟的時候,對方派出的規格很低,這不是表示對方不懂的禮節,而是對方對這位國君有不滿的地方,促使他反省,或者給他個下馬威。 這一招在大國對待小國的國君的時候經常用,如果你是小國的國君,不知道禮儀的話,就解讀不出對方在禮儀接待中埋藏的信息。 至於樂則更是如此,我們通常說禮樂制度是以禮樂來代替整套的制度,其實禮樂的含義非常豐富,但當它做禮樂制度的代指的時候,禮 就是指禮儀,樂則是指樂和詩,做接待規格標識用的。 為什麼叫周代的制度叫禮樂制度?簡單的說就是那時候的政治與生活,與人們相關的一切活動必須依附於禮樂之上才能進行。 打個比喻,它就像計算機的系統軟體,而人們要做的事情則相當於功能軟體,就像打字、遊戲各種功能軟體只有在系統軟體的基礎上才能運行。 孔子的弟子們跟著孔子學習的就是從政,而一個好的士人的標準是什麼? 在《子路》篇里有孔子與子貢關於合格士人標準的問答: 子貢問曰:「何如斯可謂之士矣?」子曰:「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所以,要達到從仕的目的,要做一個合格的士人,要追求自己的富貴,就必須熟悉這些東西。 對於禮樂制度你研究得越深,在以後從政的時候,處理起事情來就會越得心應手。 而且,古人研究禮樂制度不但是背條文,還需要藉助歷史來研究,像尚書、春秋都是古人研究禮樂制度所憑藉的工具。 這種研究比起今天我們做數學題來要有趣得多,而且,會不斷有新的體會,新的發現,就像律師通過研究經典案例來學習法律制度一樣,算不得怎麼樣枯燥的一件事情。 當然,除了禮樂之外,還有射御,射箭駕車,都是比較好玩的事情,也是做得越多,越有心得的事情。 數是指占卜天文星象一類的學問,這對於古人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是單純的擺弄卦爻,裡面趣味無窮,可以這麼說,你研 究得越深,越覺得有意思。 所以,孔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不是蒙人的,而是他有切身體會。
相信諸位也會有這樣的體會,如果讓你學一個跟你相關的你馬上會用到的東西,相比你的積極性會高很多,如果再有些別的樂趣,自然是樂在其中,不亦說乎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朋,有人說指弟子,有人說指朋友,也有人說同門曰朋。 朋從字形上看是兩個月字,可以延伸為知趣相同的意思。 也就是說有朋自遠方來,就是指有跟你知趣相同的人來找你,找你做什麼呢?探討學問。 這是過去學習的一種方式,一個人想求學,有兩種方式,一個是自學,一個是找人求教,一起研究。 自學當然是不錯的方式,但是學到一定程度自己就會積累許多問題,疑惑,或者有了一些新的想法,需要與人探討,這時候就必須找朋,找跟自己有同樣興趣愛好的人去研究探討。 當然,尋找朋的過程並不是挨家挨戶的去打聽,但凡一個人被別人找到了,作為切磋求教的對象,他必定有一定的名氣了。 這是對彼此都好的一件事情。 所以孔子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 這兒的朋可能是認識的,也可能是不認識的,可能是彼此知名的,也可能是彼此不知名的,都無關緊要。 古人有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說法,其實就是指跋山涉水向人學習求教的過程。 對於來的人來說,你未必比他本事強,通過各種宣示自己對學問的見解,達到溝通探討研究的目的。 學文是這樣,學武也是這樣,這與武術家找人切磋的目的是差不多的。 過去的武術家自己練習到一定程度就要出去拜師訪友,不是為了打倒別人證明比人家強,而是要通過切磋來印證自己的心得。 孔子用「有朋從遠方來不亦說乎」這句話表達了人們應該對來訪人所持有的態度。 今天我們在研究《論語》的時候,要注意區分古代一些詞語的含義,因為他跟我們今天的含義有時候是同字不同義。 比如這個朋字,它不是指朋友的意思,許多人在解讀這一章的時候,想當然地認為是有朋友從遠方來了,所以應該熱情接待,這種解讀是錯誤的。 楊伯峻先生在翻譯這一章的時候,直接翻譯成:有志同道合的人叢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 這是對的。但楊先生的《論語譯註》只是著重於翻譯,解讀方面工作做得不夠。 |
------分隔線----------------------------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