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記憶中的民園大樓

我從出生到15歲,一直住在民園大樓。搬走後,再也沒有走進過那個曾經的家。但是,每次回天津,都會去那裡散步,感受兒時生活的地方,看看我經常玩耍、奔跑的街道。

下圖:居住在民園大樓時,我們一家四口的合影,1964年4月30日。

民園大樓,地處過去的英租界。現在人們稱這一帶為「五大道」。 「五大道」上,獨棟別墅居多,民園大樓則屬於規模較大的公寓式建築。

據記載,民園大樓是由羅爾夫·蓋苓(1884—1952)設計,他是天津解放前著名的建築設計師,奧地利人。蓋苓在天津開辦有蓋苓美術建築事務所,承攬建築設計和裝潢。他和妻子及三子二女在天津居住30多年。1952年8月,蓋苓因病故於天津蚌埠道寓所。其家屬後離開了天津。蓋苓在天津期間設計了百餘所樓房。民園大樓、香港大樓和劍橋大樓等著名的公寓式建築都出自蓋苓之手。除此之外,蓋苓設計最多的是獨棟別墅。

下圖:民園大樓乙門。

民園大樓建於1936—1937年。整座大樓由甲、乙、丙、丁4個樓棟組成。各個樓棟的房型都不一樣。

那時,我住在乙門一層11號。至今,仍清楚的記得那房屋的結構。一進門,是個敞開式的客廳,約有20平米,能擺下很大一套沙發。客廳對面的房間,約有25平米。這個房間里有漂亮的壁爐、還有個一米多高的檯子,上五個台階可以到那檯子上,台上的面積約有8平米。那檯子很像一個唱戲的舞台,小時候,我經常在那檯子上唱歌跳舞、演節目玩。寬大的、圓角的木質台階做工考究,打磨光滑,我喜歡隨意倚坐在那台階上看書畫畫,感覺很是愜意。這個房間外有一個很大的陽台,我經常從院子里攀爬到陽台上,再跑到屋裡。以這種方式回到家裡覺得特別好玩。那時候,爺爺奶奶住在這個房間里。

下圖:1967年夏天我和表姐在民園大樓自家的院子里。

往裡面走,有兩間同樣大小並相通的房間,每間約20平米。一間是我和哥哥住,一間是父親母親住。父母想監督我們寫作業的時候,就把中間的門打開,他們說話的時候,就把門關上。在我房間的對面,有一間小屋,可能屬於儲藏室,約10平米。

廚房是由三個相通的房間組成,每間10平米左右。一間用來放糧食雜物等,另一間有水池的當操作間,還有一間是帶通風牆的,我們在那裡燒火、做飯。衛生間有兩個。主人的衛生間有洗面盆、坐便器和寬大的浴缸,有一個天井用來通風,衛生間寬敞、舒適。傭人的衛生間在家的後門外,水泥地面水泥牆,顯得有些簡陋。

下圖:父親康天錦(90歲)母親沈玲英(85歲)於民園大樓老宅院牆外。

這個家一共有三個門。第一個門,是自家院子的門,開在重慶道上,院牆是通透的方格。第二個門,通往大院,到達長沙路。乙樓、丙樓、丁樓的住戶都從這個院子里進出。由這個樓門出去的樓道,設計的很別緻,圓型的樓梯一直轉到頂層,樓道的窗戶也是圓形的。第三個門,是從廚房出去,也到達大院,這個樓道,據說是為傭人設計的。與主人出入的樓道相比,這裡從地面的用材、扶手的質量、窗戶的大小到樓道的寬度,都完全不同,顯得簡單、粗糙的多。

在我看來,民園大樓是一座設計精緻、裝飾講究的公寓。其硬木拼花地板和細緻漂亮的木門,歷經幾十載仍不破不損、典雅大方。

下圖:民園大樓重慶道一側。最高一層住房是地震後加蓋的,原來是一個大平台。

民園大樓,留下了我太多兒時的記憶。站在位於重慶道的前門,透過那方格的院牆,那熟悉卻已荒蕪的小院就在眼前。我們種下的黑棗樹和桑樹早已不見蹤影,我曾經玩耍的地方堆滿了雜物。仰望四樓平台,在我心中,那大平台猶如一個足球場那麼大,我們從乙樓跑到大平台上,再從丙樓跑下來,周而復始,直到筋疲力盡。當我們累得坐在四樓平台的地上喘息的時候,心情卻是無比的快樂。而現在,四樓平台早已被改造成了一間間住房。記憶中寬敞豁亮的樓道也彷彿縮小了許多。

下圖:相識於五十年前民園大樓的孩子們,將兒時的友誼一直延續至今。

四十多年前的物已不再是想像中的模樣,四十多年前的事卻彷彿就在眼前。我們相識於五十年前的民園大樓的那些孩子們,將友誼一直延續至今。前些年,我們建立了博客,聯繫大家。現在有了微信,我們又建立了微信群。雖然大家天各一方,但是常常在群里聊天,分享各種信息,回憶往日時光。

下圖:作者近照


推薦閱讀:

賣不掉的記憶
記憶殘缺得只剩思念,流年撕碎驕傲的容顏
23年!李寧跟中國體操說再見 多少輝煌多少記憶(圖)
學習與記憶(四):記憶分子機制的系列經典研究(上)
菲記憶

TAG: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