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歲「准月光族」理財記:人無算計一世窮
俗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人無算計一世窮。人說男人三十而立,兩年前,我剛談了個女朋友,到開始談婚論嫁的時候,經濟上的窘迫滅了我男子漢的自尊。真是有壓力才有動力,前年年底,我這個懶人準備好好地理一把財,經過兩年運作,倒是得到一點懶人輕鬆理財的真經。
其實按說我是沒資格和別人說理財經驗的,因為這一年來自己的資產增值得實在有限,不像好多能人,趕上房產飛漲的快車,資產也是輕易幾倍、幾十倍的增值。對我來說,他們才是成功者,而我的理財也許代表了大多數都市的平民百姓,勤勤懇懇地工作,辛辛苦苦地攢錢,苦苦尋找抵抗通漲的方法,希望自己和家人的下半生能幸福安康。
我自從開始工作,薪水增加得緩慢,到現在每個月工資才六千塊錢。投資要有本錢,本錢從何而來?只好先養成自己強制儲蓄的習慣。每個月我把自己的生活消費控制在兩千塊以內,剩下的四千存入銀行,也就是俗稱的零存整取。這樣每個月存四千塊,十個月就能看見四萬塊的大洋,真的很開心。不過現在一些年輕人儲蓄只是為了買一隻LV包或者最新款的手機,在我看來,如果不能剋制個人的物質慾望,要想做到財務獨立自由只能遙遙無期了。
當我積攢了「第一桶金」四萬塊的時候,我開始不滿足銀行存款低得可憐的利息,扣去利息稅後收益更是大打折扣,活期利息有時候甚至等於零。於是我開始尋找收益率比銀行高,風險又較低的理財模式。
去年年初,我第一次聽說貨幣基金是個好東西,簡言之,享受定期存款的利率和活期存款的便利,無利息所得稅,而且不收申購費,贖回費也比同類股票型基金要低,非常適合我這種暫時有閑置資金的人。在銀行工作人員的建議下,我當時就把存款全部變成了貨幣市場基金。買的時候還有2個點的利率吧,至少比銀行利率高,後來我了解到,其實貨幣市場基金各家公司的收益率都差不多,都是1.7-2.3%,關鍵是要變現方便,T+1或T+2,而且操作時間和股市開市時間一致,比活期存款稍微麻煩點。
之所以選擇貨幣基金,是因為它有三大優點,一是抗風險,這種投資方式風險很小,甚至為零(同股票型基金相比,股市大跌會拖累基金縮水,令人心存恐懼),當然收益也不高,適合剛剛起步的人士採用;二是很好地解決了用錢需求和投資的矛盾。不用擔心結婚時用錢的需要,隨時可以把基金贖回和變現;三是解決了未來投資的機會問題。有些人領到年終獎後,一次性全買了某種產品。但我認為,即便目前暫時沒有用錢的需要,也最好不要在年初就把獎金全部買成某種固定投資,因為未來可能會有收益更好的產品,所以建議投資者把部分年終獎暫時購買成貨幣市場基金,以便將來做其他投資。
以上是用貨幣市場基金理財的「三大魅力」所在。
另外,我還掌握了一些信用卡使用的「秘笈」。即每個月領到工資後不急著把準備消費的兩千塊存進信用卡,而是留下少量零花錢,把所有工資一起買了貨幣市場基金。等到信用卡免息期結束的前一兩天,再把貨幣市場基金贖回,一部分用來還款。一些貨幣市場基金可以設定在固定日期自動贖迴轉入信用卡還款賬戶。雖然目前貨幣市場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率只有2%左右,但比起銀行存款還是高一點。用投資基金的收益還信用卡的錢,不僅保證了按時還款,而且養成了投資理財的好習慣。別小看了這一點蠅頭小利,俗話說得好:不積跬步,何以至千里?不積小財,又何以至大財?
當然,經過兩年精耕細作,我也小有成績,從當初的一窮二白,到現在持有的基金市價已經達到25萬了。嘗到買基金的甜頭後,我的膽子也略微大了起來。我覺得,我們國家的經濟還會不斷發展,基金將來肯定有升值空間。於是我從25萬貨幣市場基金里贖出十萬購買了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和現在流行的QDII基金。去年四月我用六萬塊買了六萬份申萬巴黎新動力基金後一直持有,沒想到半年下來增值幅度居然超過了60%,這更加堅定了我堅持科學理財的信心。
推薦閱讀:
※30歲前掙夠500萬
※20-30歲美女窈窕術
※馬云:30歲之前很窮很正常,30歲之後很窮,你就要好好反思了!
※12星座男人30歲後變啥樣
※全世界最老的狗,高齡30歲安詳辭世,這是什麼狗?一般狗狗可以活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