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解讀岳陽樓楹聯「一樓何奇……」

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

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岩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

此岳陽樓長聯全聯上下總共為102字 。聯中:

「一樓何奇?」:以設問開頭,這一座(岳陽)城樓有什麼神奇獨特的地方呢?接下來就是回答式的陳述闡釋。「杜少陵五言絕唱」:杜少陵即唐代詩聖杜甫(洞庭湖水系汨羅江的上游平江縣至今還有「詩聖留蹤」――「詩聖遺阡」、「杜文貞公祠」和杜甫墓)。少陵,漢宣帝許後之陵,在陝西長安縣南,其地稱少陵原,杜甫曾在此居住,自號「少陵野老」。五言絕唱是指杜甫晚年生活遊歷岳陽洞庭湖一帶時所寫的《登岳陽樓》五言律詩「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當今,岳陽樓下有「懷甫亭」,亭里陳列有杜甫登岳陽樓詩古碑記,其亭上「懷甫亭」匾額為朱德書。岳陽樓主樓三樓還陳列有毛澤東手書杜甫《登岳陽樓》詩。「范希文兩字關情」:范希文,即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江蘇吳縣人。有《范文正公集》傳世。其《岳陽樓記》最為著名。文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為世人廣泛傳誦。兩字關情即指其「憂」、「樂」兩字。「滕子京百廢俱興」:滕子京,即滕宗諒,字子京。北宋河南人,與范仲淹同舉進士,歷任殿中丞、知州、天章閣待制,因故被貶到岳陽為官。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首先以記事開頭:「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囑余作文以記之。」正因為滕子京在巴陵為官心懷有「憂、樂」之情才有「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的政績。「呂純陽三過必醉」:呂純陽,即呂洞賓,名岩。唐代進士。傳說他後來入終南山修道成仙,為「八仙」之一。自號純陽子。據《岳陽風土記》記載,呂洞賓好酒,曾三醉岳陽樓。岳陽樓主樓北側的輔樓就名為「三醉亭」,亭里一樓陳列有他的畫像和他的七言絕句律詩:「朝游北越暮蒼悟,袖裡青蛇膽氣粗。三醉岳陽人不識,朗吟飛過洞庭湖。」亭的二樓陳列有他一手拿著詩書一手拿著酒杯的神龕塑像。岳陽人通俗稱他為「詩酒神仙」。必醉,也許是因為岳陽樓的景觀太美妙了,使得他這位神仙三次到岳陽三次必喝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這些詩人,導師,官吏,神仙。耶,古語氣詞。儒:在這裡不能僅僅作孔孟儒家來解,而應作傳授孔孟之道和傳授知識學術的教育家、思想家、老師來解(據考古大師張頷:九儒十丐)。「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這裡是借用陳子昂《登幽州台歌》中「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句。意為:歷史上這些著名的先賢聖哲,詩人、導師、官吏和「神仙」都已作古了,登上岳陽樓令人激起登臨者對他們的崇敬和悼念之情,徒然間不禁使我的眼睛湧出了傷感的淚水。愴,悲傷。涕,眼淚。這裡表露有作者的人生遭遇有無處對人訴說的感覺,別有一番心事在心頭。有一種「桂棹兮蘭槳,擊空鳴兮溯流光,渺渺兮於懷,望美人兮(美人:指先賢聖哲們)天一方」[蘇軾《前赤壁賦》]的感慨!

岳陽樓書法碑廊

「諸君試看」:請各位君子到岳陽樓來看一看吧。諸,各位,大家。君,古人對他人的尊稱;試,嘗試。「洞庭湖南極瀟湘」:從岳陽樓這裡的洞庭湖往南可以直到瀟水和湘水。「揚子江北通巫峽」:從岳陽樓這裡往北(西北)可以直到巫峽。揚子江,長江出三峽後又稱為揚子江,依次上溯為川江、金沙江、通天河。巫峽,為長江三峽之一,在湖北省巴東縣西,與四川巫山縣接界。「巴陵山西來爽氣」:岳陽樓(城)座落在高高的巴陵山上,面向「浸乾坤、浴日月(明代李東陽《書岳陽樓圖詩後》)」的八百里洞庭西來的清新濕潤空氣,清爽而令人心曠神怡。巴陵山,古代傳說夏后羿曾斬巴蛇於洞庭湖,積骨成丘而稱為巴丘,又名為巴陵山。岳陽在古代稱為巴陵(又名岳州)就源如此。今岳陽網(www.803.com.cn)其803就是「巴陵山」的諧音。爽氣:也有解為明朗開豁的自然景象,洞庭湖山水之靈氣、生氣。「岳州城東道岩疆」:東道岩疆:古代以水運交通為主,從洞庭湖水上進入岳陽城一般要通過岳陽樓下的岳州城西城門「岳陽門」。從岳陽樓下的湖邊碼頭登巴陵山陡峭的山石坡岸東上。岩,岩石。疆,邊界。洞庭湖東岸通向岳州城的道路是陡立的山石邊界。據歷史地理專家考證,洞庭湖在遠古時期是因地殼斷裂下陷形成的。又,杜甫《登岳陽樓》有「吳楚東南坼」的詩句。岳州城,隋代置岳州。治所在巴陵(為今岳陽城原址),宋置巴陵郡,元改為路,明改為府。古岳州城即今之岳陽城西部靠近岳陽樓洞庭北路及以東一帶。岳陽城原古城城牆一直很完整,直到民國十一年、民國十二年(1922-1923)年因直奉戰爭南北軍閥混戰毀損,加上地方水災、縣署財政困難賣磚才被拆毀。現僅存岳陽樓――古岳州城西城門城牆和城樓的一部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者,古語氣詞。瀦,(水)積聚或水積聚、停留之地。當指水在岳陽樓這裡的洞庭湖聚集、停留。唐代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有「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南江群崖水,北注何奔放?瀦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明代徐文華《岳陽樓詩集序》有「岳陽樓觀自昔雄於三楚,以洞庭瀦水八、九百里,浩淼無際。斯樓因山為台,高結層構,俯而臨之。」流,[說文]水行也。這裡當指岳陽樓這裡洞庭湖北去的江流。岳陽樓北側是洞庭湖與長江的交匯處城陵磯「三江口」。在岳陽樓這裡,洞庭水漲為「瀦」(湖),水落為「流」(江)。峙,[廣韻]水上高丘,峻峙屹立。當指洞庭湖岳陽樓這裡陡峭的巴陵山。鎮,[說文]博壓也。[王篇]重也,壓也。當指城鎮,指座落在巴陵山上的岳州城(樓)居高臨下,雄鎮一方的樣子。岳陽自古就是長江中游和洞庭湖地區的交通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雄踞洞庭湖與長江交匯處的水陸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為「兵家必爭之地,人文興會之邦,商賈雲集之埠」。今游利發先生撰聯有「要塞興三國,雄文起宋朝」。鎮:又解,在岳陽樓南側不遠處(今岳陽洞庭南路塔前街)天岳山上高高聳立在洞庭湖岸邊的慈氏塔。自古有「天翻蓋地覆,寶塔鎮河腰」之說。「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這裡借用陶淵明《飲酒》詩:「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當(你)看到這些湖、江、山、城,其內心的感受,一時誰又能夠領會得了和說得明白呢?!

筆者認為,這副楹聯的顯著特點有三,一是:用設問手法開頭,用「奇」點題。首先引起讀者的注意和好奇。接著用簡煉、冷靜的筆法陳述描寫有關岳陽樓這裡的「詩、儒、吏、仙」等神奇的人文景觀和「瀦、流、峙、鎮」等奇美的自然景觀。二是:用典多,作者藉助名人典故、名人詩文名句、傳說逸事,描情繪景,撫今追昔,抒發自己的情懷,言似盡而意無窮。內涵十分豐富。可謂是:「兩行文字千秋史,一副對聯百部書」(引自游利發先生聯)。三是:採用了范公岳陽樓記一些駢體文和韻文的長短句格式和排比、對仗手法,寫事抒情,頗富表現力,以致上下聯從各個角度有層次地反映岳陽樓的傳說佳話和四周形勢景象,揭示了岳陽樓名揚天下的神奇的人文景觀和奇美的自然景觀。

上聯開頭就點出岳陽樓人文之神奇,首先點出杜甫的五言絕句《登岳陽樓》詩,讓人們從中去領略其詩中的意境,也許作者自己一登上岳陽樓也有與杜甫一樣的感受,有一種老之將至流落他鄉無所作為的凄涼感。其次點出使岳陽樓聲譽倍添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憂、樂」句;再次提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的政績;最後以呂洞賓的神話和陳子昂的詩句作結。從而把岳陽樓的神奇美妙提到古人文精神思想的最高境界。作者把詩、儒、吏、仙幾個方面的史跡、典故,巧妙地溶入聯作之中,把岳陽樓神奇的人文景觀寫到了絕處。然後作者把筆鋒一轉,摘用陳子昂的詩句,藉以發出不見前代賢哲而悲愴的感慨之情。

下聯開頭就邀人一同來看岳陽樓山水之奇美,用直觀感覺依據方位實寫岳陽樓所處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湖、江、山、城等自然景觀。登樓遠眺,往南可望瀟湘,往北可到巫峽,岳陽樓西面「八百里洞庭」,東倚高高的巴陵山,那浩浩湯湯、水天一色的湖水,那千百年流淌不息的河流,那聳立的群峰,那座落在巴陵山上雄鎮一方的岳陽城樓……作者寫到此,發出了此中的情景真意,誰領會得來的設問和感嘆。似乎表達了作者想寄情山水,又因自己的人生的抱負和政治理想沒能實現,於心不甘而又難以當人訴說的情感。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聯中很講究使用關鍵詞語以求準確、生動地表達事物和情形。如上聯中的「五言絕唱」、「兩字關情」、「百廢俱興」、「三過必醉」,對下聯中的「南極瀟湘」、「北通巫峽」、「西來爽氣」、「東道岩疆」。上聯以數字「五、兩、百、三」對下聯的方位詞「南、北、西、東」。上聯的人名「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呂純陽」對下聯的地名「洞庭湖、揚子江、巴陵山、岳州城」。上聯的語氣詞「耶」對下聯的語氣詞「者」。其對應、對仗極其奇妙。上聯的「一樓」對下聯的「諸君」、上聯的「何奇」對下聯的「試看」,上聯的「詩、儒、吏、仙」對下聯的「瀦、流、峙、鎮」,講究用詞和順序,構思十分精巧。上聯首字「一(yī)」平聲(陰平)起到尾字「下(xià高降調去聲字)」仄聲收,下聯首字「諸(zhū)」平聲(陰平)起到尾字「來(lái)」平聲(陽平)收。整副聯語句起伏有致,抑揚頓挫,聲韻極其規範而又和諧。準確性主要體現在聯中的「詩、儒、吏、仙」四種人物代表具體所指「杜少陵、范希文、滕子京、呂純陽」;聯中的「瀦、流、峙、鎮」具體所指「洞庭湖、揚子江、巴陵山、岳州城」。在這裡作者明確告訴讀者:「瀦」就是「湖」、「流」就是「江」、「峙」就是「山」、「鎮」就是「城」。即使是再過一千年後我們的後人在解讀此一長聯時也應該會明白和理解,無需花費過多的精力和筆墨去猜想去解釋去論證。而聯中最為生動傳神之筆是作者將杜甫的《登岳陽樓》五言「絕句」,改成「絕唱」。一個「唱」字,可以說是畫龍點睛。儘管大家都知道中國古典詩詞(包括有關歌、賦)是有規定的格式、格律和詞牌、曲調可吟可唱的,但要將絕句改成為絕唱,是一般人難能想到的。從這裡可以足見作者思維的敏銳、高深的學識和精巧的用詞造句推敲功底。等等這些,都是作者創作此聯的精到之處,同時也是此聯的藝術感染力所在。如果說作者在此聯中精心構畫和高度概括出了岳陽樓神奇的人文景觀和奇美的自然景觀,那麼,作者同時在無意中也精心構畫和打造出了一副神奇美妙的楹聯作品本身,一副千古「奇」聯、千古名聯、千古「絕唱」!

二、岳陽樓這一長聯與杜詩、范記等一道突出了岳陽樓文化憂國憂民的思想主題。

據有關資料記載,岳陽樓長聯的作者竇垿(1804-1865),字子玷,一字子州,號蘭泉,雲南羅平人。祖籍江南泰川,明代遷居雲南。竇垿著作甚豐,有《示兒錄》、《續小學銖寸錄》、《多識錄》、《四餘錄》、《遊藝錄》等,統名《晚聞齋稿》。尤以岳陽樓長聯名譽天下。竇垿祖父竇晟,乾隆戊子科鄉試第一名舉人(解元),山西洪洞縣知縣,被祀本州鄉賢祠。其父欲峻,號松溪,乾隆乙酉選拔貢生,歷任浙江杭嘉湖海防兵備道,被祀襄陽名宦祠。被稱為「一介青天」的竇垿父親和祖父皆通經史,精詩文,注重言傳身教,給竇垿影響最大。一家三代勤政愛民,有清白家聲和良好家風。竇垿為人剛毅正直,心直口快,不畏權勢,待人以寬,律己以嚴,拔掖後進,信守諾言,交往甚廣。做官二十多年,生活清貧,仍然「布衣粗食」,從不追求奢華。竇垿在京任職時,正值鴉片戰爭。清王朝腐敗無能,加之英法帝國主義的瘋狂掠奪,太平天國風暴席捲半個中國,外患內憂。面對積重難返的弊政,他滿腔憂憤,萌發了強烈的改革意識。當擢升監察御史的第三天,便向咸豐皇帝上疏陳九事,奏疏涉及政治、吏治、財政、金融、水利、軍事交通等方面。他慷慨陳辭,揭露買官賣官的「捐例」制度,還進諫廣開言路,起用唐鑒、林則徐二人為議政大臣。第二封奏疏參劾擅權專橫、結黨營私、屈辱求和、禍國殃民的穆彰阿、耆英、琦善之輩。主張嚴加譴責並交部治。但兩封奏疏均「呈之不用」,留中不發。四十七歲的竇垿失望了。國事不堪問,前途甚渺茫,只得以母病為由,辭官歸故鄉。途中,經過岳陽時登岳陽樓憑弔先賢,觸景生情,寫下了名傳天下的岳陽樓長聯「一樓何奇……」,全聯以設問句始,以設問句終,提出了多處發人深思和令人聯想的空間。其切人切事和切情切景切想,內涵豐富。但是,面對「氣象萬千」的岳陽樓景觀,竇垿為什麼要「愴然涕下」又「領會」了什麼呢?他都沒有明了地說出來。

推薦閱讀:

《登岳陽樓》
《登岳陽樓》教案
岳陽樓記 習題精選
賈景德楷書《岳陽樓記》四扇屏

TAG:轉載 | 岳陽 | 解讀 | 岳陽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