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父母都明白,成功失敗並無偶然
父母是孩子一生最重要的老師
父母卻焦急地把這寶座
讓與外面的老師
在教育孩子的時光里
願望無比美好
方法常常欠妥
結果毀人不倦
有沒有問過自己
從根本上,到底想教會孩子什麼?
1
思想指導行為,行為決定結果
良好願望、正確行為和美好結果之間
並沒有所謂的必然聯繫
所有事與願違
都是對錯誤的認知,缺乏認知
一切認知都可能有錯
需要不斷質疑、反思、修正
成長和積累是一生的事
曾子尚「日三省吾身」
做對的事情遠比把事情做對重要得多
2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弗拉威爾(J.H.Flavell)發現:
元認知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它在一個人的智力活動中處於支配地位
元是開端,是根本,是根源
如果認知能力是馬
元認知能力便是馬車夫
對思考過程的覺知與駕馭
我為什麼這麼想,這樣思考問題,對不對?
元認知與我們常說的反思、總結、反省和復盤類似
元認知是一個人可以擁有的最重要能力
沒有之一
解放心智,需要具備足夠元認知能力的大腦
好消息是:元認知能力可以習得
壞消息是:它像肌肉一樣需要長期鍛煉
貌似,它的提升還沒有上限
唯有耐心,耐心,再耐心
3
人與人的技能差異,來自於「刻意練習」
做到它,唯一辦法是掌握元認知能力
我們能夠改變的,不是現在的自己,而是當下的認知
改變需要持續的行動和積累
一旦加上:「立刻,馬上」的改變
會因失望而不再行動
每一天,把一件事的思考過程寫下來
學會將思考工具與思考內容隔離開
幫你和孩子更客觀地評價自己的思考質量
同一個想法,盡量從不同維度去思考
思考得越深入,越有機會領跑未來
作為大腦的主人,要站在更高層次上去俯視自己的思考
才能終有一日,控制它按照你的方向運作
情商和情緒管理,會在你掌握元認知能力的時刻,變成一個偽命題
4財富自由的李笑來老師幫我們揭秘,如何提高元認知能力
首先,坐享,它還有禪修、冥想、靜坐、正念等名字
至少15分鐘,挺直脊背,閉眼,意守呼吸
這是有幾千年歷史的簡單樸素有效的大腦體操
鍛煉感知覺察注意力的能力,甚至治療抑鬱和焦慮
曾國藩自幼體質虛弱,身居要職之後,經常頭痛目眩、力不從心
從29歲時起,他開始用靜坐的方式養心
即使在戰事危急,日理萬機時仍然每天堅持不間斷
通過常年靜坐,他找到了內心的寂靜,寂靜得足以超越世界的喧囂
做事時總能專心致志、不存雜念,高屋建瓴、力挽狂瀾
記得跟孩子一起,養成正念靜心的坐享習慣
其次,興趣,有興趣-刻意練習-做的更好-更有興趣-繼續刻意練習
這是產生「主動全神貫注」的「心流」體驗的前提
被動的全神貫註:讀小說,看電影,玩遊戲,注意力被掠奪專家所控制
主動的全神貫註:專註於提升某個特定技能,產生心流體驗
「心流」由心理學家齊克森米哈里提出
指人全身心投入於一件事中的狀態,也就是全神貫注
心流狀態時,忘記了自己的存在,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這是一種高度興奮的體驗,我們會獲得很大的充實感和滿足感
大多數人直到成年,尚未養成一個屬於自己的真正興趣
作為父母的親們,你有嗎?
記得跟孩子一起,找到一種主動全神貫注的心流體驗
最後,反思,是刻意練習元認知能力的最高效手段,調整情緒的根本
如果說坐享和興趣是放鬆恢復的準備活動
那麼反思就是發揮和提高元認知能力的核心了
為什麼懂了這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因為沒有深入的思考和長期的積累踐行
道理歸道理,與你的生命毫無干係
只有被你不斷實踐,運用嫻熟的道理,才真正屬於你
我的想法從何而來?有沒有邏輯謬誤?其他可能的思考結果?受哪些因素影響?那些因素究竟有沒有根基?
不論是鍛煉還是休息,都需要儘可能百分百投入
不要在鍛煉時三心二意,休息時也不夠專註
和孩子一起訓練有意識地控制思考過程
跳出當局者的視角,從更高層次審視自己的生活
5別在意海量的信息,大部分只為吸引眼球而存在
真正改變思維,進而改變生活的信息,比想像中要少得多
記得跟孩子一起讀《文白對照少年叢書》的時候
每個名人的成功與失敗,過五關與走麥城,都絕非偶然
兒子的深入思考震驚了我,他寫道:
「拿破崙小學時就代妹妹受七天懲罰,毫無怨言
孩提時代建立的自制力和擔當,促成未來的終成大器
拿破崙從小就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與傳記中的英雄們相比較
最終他自己,也成為傳記中的英雄。
岳飛一生驍勇善戰,以德治軍,身邊出現很多貴人和知己
秦檜之前也有很多小人進讒言,卻都未得逞
當岳飛做不到百戰百勝,又不能對政治審時度勢時
還在黨派紛爭中嗔恨怨懟,才終以莫須有罪名慘遭殺害」
我們甚至討論了同時代的畢斯麥與李鴻章,同居高位,雄才偉略
卻為何一個是「德國的領航員」,一個是「被誤解的賣國賊」
孩子沒有豐富的人生經歷,但名人傳記中的跌宕起伏
足以支撐他們對人生和未來的思考,永遠不要小看讀書的力量!
6也許你不敢相信,最好的休息,竟然是閱讀!
英國BBC聯合著名學術機構Hubbub做了一項數萬人參與的大型研究
得出了10項休息方式的效果排名(如下圖)
排在前三的休息方式是:閱讀;親近大自然;獨處
如果你不愛閱讀和深入思考
或許你能讓課外班老師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卻不可能奢望他一生領跑
最好的教養,是父母永不放棄自我成長!
通過閱讀來和孩子一起培養元認知能力
這套《文白對照少年叢書》便是一個好的開始
二十八位中外名人的成長故事,還有國學大師的精彩評析,
加上文白對照的閱讀,無論是作為「少年養志」的勵志讀物,
還是作為閱讀名人故事、體會古文魅力的課外讀物,
這套書都堪稱經典之作。
不僅應該給孩子看看,成年人看了這套書也能大受鼓舞,汲取人生的智慧和營養。
可見,連陳雲、茅盾、費孝通、陳伯琴等人也大力推薦,也就不足為奇了。
推薦閱讀:
※越優秀的姑娘越難嫁 ?我呸!
※優秀生為什麼變得暴躁?——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我搜集的優秀藝術類網網址
※一位優秀教師對家長的十條建議
※關於母愛的優秀作文,速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