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聞利養 貪嗔痴慢 迷惑顛倒——凈空法師

名聞利養 貪嗔痴慢 迷惑顛倒——凈空法師1 世間人所求的什麼?富貴榮華、名聞利養。2 世間人的心不清凈,被名聞利養染污,被五欲六塵染污。3 你看世間人的心,他安在哪裡?安在名聞利養裡頭。他那個心一天到晚所牽掛的就是名聞利養。4 世間的名聞利養,統統是假的,那叫什麼?輪迴知見。生死輪迴的知見,你牽掛在生死輪迴上,你怎麼能出得了輪迴?5 諸位要知道,名聞利養、貢高我慢一現前,護法神就會離開,凶災禍害就會隨之而來。6 有一些人雖然他出家,他不懂得佛法的道理,也不曉得修行的方法,反而是邪知邪見,落在名聞利養裡面。7 正法裡面沒有貪嗔痴慢,心是清凈的;邪法裡面有染污,帶著貪嗔痴、名聞利養這些東西。8 正法是叫你把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統統放下,叫你修清凈心。9 看破、放下的功夫從哪裡做起?名聞利養要舍,要能讓給別人。自己修行常常要使自己身心清凈,這樣就好。10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妄想分別執著都是染污,統統都要放下。11 被名聞利養染污,被五欲六塵染污,被妄想分別執著染污,你的心怎麼能清凈?12 你不肯把世間名聞利養放下,佛給你說法也枉然!13 世間人所追求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佛菩薩完全捨棄、放下。14 世間人貪圖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果報在三途。15 我們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搞生死輪迴,就是慾望在作祟;沒有慾望,就沒有輪迴了。16 佛勸戒我們: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點都沾不得;一沾上五欲六塵,就是生死輪迴!17 我們學佛,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一概都不沾邊,只是一味地老實念佛、服務大眾,才能成就!18 佛常教給我們修福修慧,求福求慧。福是不是世間名聞利養?不是的。19 你要是把世間名聞利養看作福,求這個,你把佛的意思看錯了。福是什麼?福是定,就是清凈心,心清凈才是真福,清凈心多快樂!20 世間有錢的人、有地位的人,雖富不樂,他苦,不算有福,快樂是福,離苦得樂這是福。21 世間名聞利養、榮華富貴都是過眼雲煙,死了之後,一樣都帶不去。22 這個世間所有的名聞利養、一切財寶都是假的。23 要用多少精神、時間去爭取的名聞利養、金銀財寶,搞到後來一樣也帶不去,這是莫大的損失!24 人生榮華富貴、金銀財寶都不值得一顧,最重要的是光陰。光陰糟蹋掉、浪費掉,叫真正可惜。25 我們要抓住寶貴的光陰,認真修行,信願持名。我們一天修學,我這一天沒有空過;一年認真修行,我這一年沒有空過。26 諸位要曉得,那時候你會感覺到生命很充實,你的時間沒有白過,生命有意義、有價值,你會真正感覺到幸福美滿。27 如果你一天到晚貪的念頭強,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你樣樣都要,你來生一定到三途!貪的力量強是餓鬼道的業因,你來生一定作鬼去了。28 你要是聰明,世間的一切不要去爭,吃得飽、穿得暖就夠了。29 你對於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稍稍有一點動心,就變成障礙,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30 名利看得淡,日常生活容易滿足;粗茶淡飯的生活,能過得很自在、很快樂。31 人生第一幸福是身心健康、自在快樂,絕對不是名聞利養。32 世間人把名聞利養看得那麼重,那是看錯了,那是迷惑顛倒。33 覺悟的人,用名聞利養來護持正法,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這是智慧!34 愚痴的人,得到名聞利養很歡喜,這是迷惑顛倒!35 世間人顛倒錯亂,沉迷在名聞利養里,染污了自性!36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是六道輪迴的因緣。37 人生也不過幾十年而已,可是貪圖名聞利養將來墮三惡道,那個時間就太長了,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38 念佛人口裡面念佛,心裡頭還是名聞利養,果報還是在三途!39 念佛能成佛,念佛也會下地獄。40 假借念佛自欺欺人,欺騙眾生,貪圖名聞利養,這個不如法!這個果報在阿鼻地獄,這是我們要知道的。41 真正的修行人,決定不搞名聞利養!42 修行人,如果希望別人尊敬他,依然是六道凡夫!43 名聞利養,要曉得那是假的;搞了,總是墮三惡道!44 如果貪圖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果報多半在三途。45 如果貪圖佛法、貪圖善業,貪嗔痴沒斷,果報在三善道,出不了六道。46 要出六道一定要斷貪嗔痴,這是我們一定要牢牢地記住!47 為什麼念佛人不能往生?就是他有牽掛,放不下,牽掛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害他生生世世六道輪迴。48 蓮池大師教給我們,真正修行人決定不貪戀名聞利養,要把這個舍盡,要能夠甘心於淡泊的生活,道業才能成功!南無阿彌陀佛[url=]~ T 貪嗔痴慢 ~[/url]1 「貪」是在順境出現。2 「嗔」是在逆境發作3 「痴」則在不苦不樂時出現,引發人們胡思亂想,甚至想入非非。4 「慢」是傲慢,瞧不起人、自以為是,這是大煩惱。5 智慧開了,才能斷「貪嗔痴慢」。6 「貪嗔痴慢」這個煩惱,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是與生俱來的,是你生生世世累積的。7 如果你沒有「貪嗔痴慢」,你不會到人間來。8 你要是沒有「貪嗔痴慢」,你不可能在六道輪迴,你早就出三界了。9 菩薩修六度,度什麼?就是度三毒煩惱的。10 布施度慳貪;忍辱度嗔恚;般若度愚痴;傲慢也是嗔恚裡面所攝的,所以煩惱歸納起來稱之為「三毒」。11 今天的社會環境,濁惡到極處,這是眾生自私自利、貪嗔痴慢而變現出來的。12 凡夫天天搞貪嗔痴,這是修三惡道,很勤苦地在修,這是生死根本!13 慳貪心所造之業,招來餓鬼道的苦報。14 嗔恚心所造的業,感受地獄的苦報。15 愚痴的心所造的罪業,招來畜生道的苦報。16 放下貪嗔痴,三惡道就沒有了。17 迷惑顛倒的人才會有貪嗔痴慢的習氣。18 世間人貪圖享受,享受一定會增長貪嗔痴慢。19 世間人的享受,有喜怒哀樂、七情五欲、貪嗔痴慢,這個享受不正常!20 從清凈心裏面流露出來的喜悅,裡面沒有貪嗔痴慢,沒有七情五欲,這才叫正常的享受。21 我們對一切境界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的清凈平等,對境界一切了了分明,該做的,我們盡心儘力去做,做得圓圓滿滿,這個心就是清凈心。22 心清凈,與凈土相應,才能夠生凈土。23 貪嗔痴慢重的人,一切時、一切處,橫結惡緣。24 你要是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分別、起執著、起貪嗔痴慢,就被境界所轉;被境界所轉就造業。25 天災人禍,是從貪嗔痴慢中來。26 「貪心」感水災;「嗔恚」感火災;「愚痴」感風災;「傲慢」感地震。27 貪嗔痴是罪根。28 貪嗔痴的反面是戒定慧。29 於一切境緣中,轉貪嗔痴為戒定慧。30 戒定慧本有,貪嗔痴本無;本有的決定可以現前,本無的決定可以放下。31 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32 貪嗔痴慢這個念頭起來,不怕!為什麼?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它怎麼會不起來呢?當然會起來的。33 如果我們在境界裡面,起了貪嗔痴慢,要立刻警覺到我們的佛性又迷了。34 如何能常常保持覺而不迷,這是真正修行、真正的功夫。35 貪嗔痴慢一起來,你就立刻提起佛號,用佛號代替它,你能這樣念佛,這就叫功夫得力。36 無貪、無嗔、無痴,是三善根。37 具足三善根,必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38 用自己的意念,調整自己的身心,把貪嗔痴三毒化解。39 斷貪嗔痴慢,免疫能力就會增強。40 覺悟的人,心中決定沒有貪嗔痴慢。41 覺悟的人,心一定是清凈的、平等的、慈悲的。42 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就要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清凈心;見色聞聲不要起妄想,不要起貪嗔痴慢的念頭。43 這個修,實實在在不容易,說得容易,做起來不容易!不容易怎麼辦?你就老實念佛,這就是個妙辦法!44 我們接觸外面境界,不動念則已,動念馬上轉過來念阿彌陀佛就好。阿彌陀佛也是一念,用這一念止住一切妄念!45 具體一點地說,修行修什麼?首先把你的慾望舍掉。貪嗔痴慢,要把這個舍掉。46 千萬不要以為慾望不能舍,別人都在追求,我們怎麼能舍掉?47 佛為什麼叫我們舍盡這一切慾望?有道理。我們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搞生死輪迴,就是慾望在作祟,沒有慾望就沒有輪迴了。48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一點都沾不得,沾了就是生死輪迴!南無阿彌陀佛~ M 迷惑顛倒 ~

1 對宇宙人生的真相迷惑不解,是一切苦難的根源。2 凡是怨天尤人,都是對真實現象不了解,這就是迷惑顛倒。3 人生就好像作夢,迷惑顛倒!眾生在夢裡面患得患失,爭名奪利,打得頭破血流,一覺醒來一場空,什麼也沒有!4 苦從迷中來。5 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與自性不相應,叫迷。6 「迷」有三種,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其中最嚴重的是執著。7 有執著就出不了六道,佛法說穿了,破執著而已。8 今天的電影、電視、報章、雜誌,所謂的文藝表演,都是在教「邪思邪行」、「殺盜淫妄」,都是在造地獄道、餓鬼道、畜牲道的業因。9 現前這個時代一般眾生,他是信邪不信正,這就是愚痴、迷惑顛倒。10 不認識正法,排斥正法、毀謗正法,他怎麼不遭難?11 今天世界動亂不安,根本的原因是:家庭倫理道德衰落。12 現代社會衝突的根源是:把名利看得重,把道德教育看得淡。13 名利現前,就會損人利己,這是動亂的根源。14 為了「利」,「競爭」就變成「鬥爭」;「鬥爭」最後就變成「戰爭」。15 自私自利是輪迴心,自私自利是我們最大的障礙。自私自利,是迷妄的根源,是所有一切罪業的根本。16 自私自利,起心動念總想控制一切人事物,總想佔有一切人事物。17 「控制」這個念頭是迷惑;「佔有」就造業了。18 起惑造業,後面就受苦報,六道三途的苦報!19 把名利看淡,把物慾看淡,把情執看淡,才能化解衝突。20 名利、慾望、情執重,人就會向下墮落。21 世法、佛法,在迷悟,不在事相。22 事相當中沒有迷悟,迷悟在人心。23 世尊,用教育的方法,把迷信變為正信。24 佛陀教育的宗旨是:幫助人破迷開悟、離苦得樂。25 跟凡夫接觸,不必認真;因為凡夫都在迷,用的都是虛情假意。26 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痴慢、五欲六塵的享受,都是迷惑。27 這些東西都是染污,都是障礙,它迷了你的心,迷了你的智。28 迷了,心叫識;悟了,心叫智。29 起心動念是迷惑,是妄想;有妄想,就有分別、執著與十法界。30 一個人迷惑顛倒,才會有貪嗔痴慢的習氣;覺悟的人,決定不可能有。31 覺悟的人知足常樂,迷惑顛倒的人貪圖享受。32 人一享福,就迷惑顛倒,就造惡業。33 凡夫貪圖享受,對飲食無不講求,結果吃出了一身毛病。34 實在講,愈是簡單的生活,愈是健康的生活。35 凡夫糊裡糊塗、醉生夢死,在顛倒迷惑中過日子。36 顛倒迷惑的相,是起心動念、分別、執著。37 我們今天在這個世間所享受的,只有苦沒有樂,這個是要覺悟!38 你要以為你在這個世間還有樂,那你是迷惑顛倒,你沒有覺悟。39 佛陀在《戒經》裡面告訴我們,佛不在世的時候,是「以戒為師」、「以苦為師」。40 苦能夠時時提醒我們自己的警覺,一享受就迷惑顛倒了。41 不沾世間的榮華富貴,人就不會糊塗,人就不會墮落。42 修行人應時時警策自己,遠離世間的榮華富貴,這樣才能安心於道。43 凡聖之差別在於:凡人迷惑顛倒、妄念不斷;聖人心地清凈、佛號不斷。44 我們現前雖然是迷惑顛倒,迷惑顛倒不怕,怕的你不肯回頭。45 佛法常講「回頭是岸」、「苟一念回心」,只要你一念迴光返照,「決定得生」。46 為什麼「決定得生」?因為「自心本具極樂」。47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西方三聖、諸上善人,都是自己一念心中所現之物,那怎麼能不生?48 極樂世界不是在自心之外,決定往生的道理就在此地。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談判中的心理學:如何說服別人,避免被迷惑
一直長不大怎麼辦?
諸葛亮死前還留下來一個謎團,迷惑至今,無人解開
女人迷惑男人的五大部位(圖)
30歲對工作迷惘(抑鬱,討厭工作,對自己沒自信),如果規劃以後?

TAG:凈空法師 | 迷惑 | 法師 | 凈空 | 貪嗔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