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水道梅江汀江 千年古鎮鬆口茶陽
06-18
丘峰 我寫這篇文章是以千年古鎮鬆口、茶陽跟全國著名的湘西鳳凰做比較的,從「比較旅遊」角度提出打造「『大鬆口』客家旅遊文化長廊」,進而提出「梅州大客家文化旅遊長廊」的構想。 一、鬆口、茶陽與梅江、汀江: 「大鬆口」聯動開發模式 旅遊是「無煙工業」,對一個地區的經濟文化而言其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眾所周知,梅州是山區,工業基礎薄弱,開發山區生態資源,開發梅州的人文資源,發展梅州旅遊事業,是梅州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要發展梅州旅遊事業,就要在「大客家」視野下研究、規劃、經營和開拓,對振興梅州經濟會起到很好的作用。 梅州是客家人的重要地區。從歷史發展情況來看,客家先民遷徙從江西後,立足贛州,因此,贛州定位為「客家搖籃」;而後又遷徙閩西,因此人們把閩西的汀州定位為「客家祖居地」;後來,客家先民又從閩西大批遷徙梅州,客家人再從梅縣的鬆口走向南洋、歐美等地,因此有人把梅州定位為「世界客都」。暫且不管這些定位準確與否,但從歷史淵源來看,贛、閩、粵三地無疑是客家人核心地區。我曾經說過,如果這三地客家人能聯手共同打造「大客家文化旅遊圈」,相互合作,優勢互補,將會形成黃金旅遊圈。然而,事實證明,由於不同省轄的行政區域或者各自利益關係,很難形成「大客家旅遊文化圈」,――除非有朝一日,中國把客家地區劃成「客家省」或者「海西省」,那時或許能夠做到。 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不涉及其他省份的旅遊,即單單從梅州旅遊產業來做思考,我想也是可以做出好文章來的。 正如我上面說到的,客家人從汀州遷徙到梅州後,由於梅州山多地少,不少人由於生活所迫,或者由於戰亂,在宋末及明末、清初開始向南洋移民。在19世紀中的鴉片戰爭,尤其是清末太平天國運動失敗後,惠州、嘉應州大批客家人向南洋遷徙,單是「吉隆坡王」葉亞來在「三戰吉隆坡」中,就先後多次回惠州、嘉應州等地招收上萬客家青年參戰及戰後建設。梅江是梅州、贛州及福建客家人移民的黃金水道。可以說,梅縣的鬆口和大埔的茶陽是梅州客家人走向世界的起點。(在20世紀50年代之前,也就是二戰結束、東南亞各國獨立之前,我在《「落葉歸根」與「落地生根」――論東南亞客屬會館的形成及其地位與作用》一文中,把此時段定位為「落葉歸根」的「華僑時代」,而把二戰結束、各國獨立後定位為「落葉生根」的「華人時代」,獲得各國學者的認同。)那時,許多華僑出洋的目的是賺錢養家糊口,賺了錢便寄回「唐山」買田購地建屋,許多華僑老年後便回家養老,這是典型的「落葉歸根」。他們也是從韓江、汀江和梅江溯流而上,回到老家,完成人生的旅程。 鬆口鎮元魁塔 從這個意義上說,梅江、汀江也是客家人從南洋「落葉歸根」的終點。 也可以這樣說,梅江、汀江是客家人近現代史的見證,有非常高的人文價值,其開發前景是不可估量的。最近,我到隆文、鬆口走了一趟,考察了那裡的地理、歷史、自然和人文環境,感慨良多。陪同的巫達雄副書記告訴我,由於鬆口山區、交通等原因,不像雁洋、丙村等那樣容易招商引資,因此鬆口的最好出路是搞旅遊。再由於鬆口領導這幾年用科學管理方法,在洪水暴發時,採取合理調節泄洪的方法,使年年水患的鬆口已經三年沒有水災了。這給鬆口旅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因此,鬆口發展旅遊是明智之舉。 我以為,開發以梅江、汀江黃金水道為線,以鬆口、茶陽為點的旅遊資源,有深刻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據資料記載,鬆口鎮是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據《鬆口鎮志》記載:西漢南越王趙陀統一嶺南,和集百越,梅縣屬南海郡龍川縣,無獨立縣名,鬆口主戶畲族人,稱為「東畲寨」。東漢、三國至西晉時,鬆口屬廣州義安郡海陽縣,改稱義安圍(至今鬆口溪南仍存「義安圍」遺址)。五代後晉開運二年(公元945年)鬆口始有鎮之稱,清初改稱鬆口堡,至今已有千年之久。 大埔茶陽鎮是近代大埔、永定、武平、上杭、長汀等客家人出洋的重要古鎮,也是大埔縣的老縣城。據史料記載,公元413年為義招縣,公元607年為萬川縣,公元1526年始稱大埔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茶陽鎮位於汀江下游,大埔縣北部,閩粵兩省三縣十二個鄉鎮交界處,水陸交通便利,境內汀江、小靖河、漳溪河三條河流交匯於獅子口,最後經汀江流入韓江。 自古以來,鬆口和茶陽是梅州人出洋要地。從歷史上看,許多華僑都是從梅江、汀江走向南洋及歐美等地的。從梅縣出發到印尼加里曼丹的大唐總長羅芳伯,是以此為起點走向世界的;十九世紀大埔人大伯公張理跟丘兆進、馬福春等三兄弟漂泊南洋,開發檳榔嶼,也是從梅江、汀江出發的;「比清朝皇帝還富有」的張弼士也是以此為起點,走向南洋的,他去逝後,又以汀江為終點 「落葉歸根」的(他去逝後,從印尼經香港再經韓江運回到大埔);出生在鬆口張榕軒、張耀軒昆仲,孫中山的密友梁密庵的父輩等都是從鬆口出發走向南洋的。在清代,有些江西、福建等地客家人及嘉應州的蕉嶺、平遠一帶客家人出南洋,大都是從鬆口火船碼頭搭乘火輪,經汕頭港轉乘大輪出南洋。鬆口更是嘉應州客家人經汕頭出南洋的必經之路。據《鬆口鎮志》記載,鎮上火船碼頭,最多的時候一天有300多條船隻停泊,6000多旅客從這裡出發下汕頭走南洋。 確實是這樣,梅江、汀江是梅州客家人出洋謀生的黃金水道,鬆口、茶陽是客家人走向南洋的起點。如果把梅城、鬆口和茶陽三點與梅江、汀江連線,打造客家人的黃金水域和千年古鎮游,對於梅州旅遊是極有戰略意義的。 我這樣說,並不是要把茶陽變成「大鬆口」旅遊開發區,而是指「大鬆口」規劃應主動伸延到茶陽;而茶陽的旅遊規劃也應考慮與鬆口結伴接軌。鬆口與茶陽都不要把對方當作競爭對手,而要當作合作夥伴,重在合作,統一規劃,聯動開發。在統一大規劃格局下,鬆口與茶陽既可獨立開發,又可以優勢互補,從而達到雙贏目的。 二、打造「不是鳳凰,勝似鳳凰」的「鬆口天堂」景觀 我在標題上作這樣簡潔的描述:「黃金水道梅江汀江,千年古鎮鬆口茶陽」。從長遠看,我們可以把梅江、汀江和鬆口、茶陽打造成「不是鳳凰,勝似鳳凰」的天下景觀。只要規劃和宣傳得當,以現有全國少有、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來看,是完全能達到這點的。 那麼,如何開發利用這些旅遊資源呢? 先說湘西鳳凰鎮吧。湘西的鳳凰古城作為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曾被紐西蘭作家路易艾黎稱作「中國最美麗的小城」。鳳凰古城其實並不「古」,它建於清康熙年間,算起來只有三百多年歷史。鳳凰之所以聞名天下,是她的自然景觀與深蘊的人文的特質有機融合到一起,有一種歷史人文的厚重感;這顆「湘西明珠」還有一個特點是 「小」, 是名副其實的小城,她僅有一條像樣的東西大街。但她為何能吸引國內外許多遊客呢?那是她有一條美麗的沱江從身邊流過,江邊的吊腳樓,古樸的房舍和石板街道,淳樸的民風,神秘的關於鳳凰的故事,更有沈從文筆下的淳樸天真的湘女蕭蕭、翠翠等,讓人們有「天下湘女出鳳凰」之感。 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的。請看我把鳳凰與鬆口、茶陽作比較:1、鳳凰古鎮僅有數百年;鬆口、茶陽有千年之久,文化蘊含更深刻,更勝一籌;2、鳳凰是袖珍小鎮,可瀏覽之處不算多;鬆口、茶陽大得多,可供瀏覽景點更是不勝枚舉;3、鳳凰引人之處是獨特建築吊腳樓,依江而築,詩情畫意;鬆口特點是嶺南所特有的騎樓,(在上海金陵東路有騎樓街,為世人所矚目)遊客可以從嶺南古鎮鬆口看原汁原味的騎樓,而且,鬆口古鎮也建在梅江岸邊,綠樹掩映,黛瓦紅牆,不乏詩情畫意,具有濃郁的客家風情;4、鳳凰令人神往的是秀美的沱江以及沿岸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的民居等。鬆口、茶陽也是依託秀麗的梅江、汀江。其實,梅江和汀江之美是嶺南少有的,只是我們的畫家、文學家沒有發現其內在的價值罷了。梅江除了具有沱江之美外 ,還有沱江難於企及的美景:梅江寬闊秀美,澄江如練,水碧天藍,尤其是兩岸綿延數十里碧綠低垂鳳尾竹,在藍天白雲下,倒影在靜靜的江水裡,微風輕拂,攪動十里竹影,讓人心曠神怡,勞累頓消;在風輕月白之時,月影移動,竹影搖曳,風情無限,美不勝收;梅江流經大埔時,兩岸山花爛漫,樵夫山歌,阡陌房舍,雞鳴鳥叫,美麗的梅江的風景線令人流連忘返。只可惜我們的作家沒有把這些良辰美景描寫下來;5、更重要的是,從開發旅遊必備的豐富的人文景觀來看,鳳凰跟鬆口、茶陽相比較而言,其古迹並不算多。鬆口、茶陽豐富的人文資源,這在全國景區中極罕見的。從建築上看,鳳凰古城現有文物古建築68處,明清特色民居建築120多棟,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條,還有保存完好的唐朝黃絲橋古城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石頭城之一。還有始建於明朝萬曆年間的中國南方長城——「湘西邊牆」。 鬆口、茶陽保持的古建築更是不勝枚舉,幾百米長的南洋風格騎樓,1000多家的商鋪林立其間,這裡是舊時廣東第二大的內河港。這裡不僅有古建築,更有近代建築,像老街正對著火船碼頭,以及中西合璧的鬆口旅館,在旅館四層樓上面依稀還可見「Hotel Tsung Kihn」的字樣,這些都極有特色;在鬆口鎮的仙溪橋附近,還保留著歷史久遠的元代客家圍屋遺址;位於鎮東面銅琶村下店,明末翰林學士東宮侍講李二何創建殿堂式圍屋世德堂,它的建築風格結合了中原漢族府第的特點,又是三堂四點金式(房屋的四角有如近代炮樓的建築),三圍城的半圍龍屋,有72個天井,200餘間房屋,正堂大廳可供千人就餐,結構極具特色,深蘊文物價值;坐落於梅江北岸元魁塔,亦為李二何創建,是粵東一勝景,廣東省郵局於1982年以十大名塔作郵資票花,元魁塔為其中之一;1918年5月,孫中山先生專程到鬆口視察,會見同盟會成員、華僑富商謝逸橋、謝良牧兄弟,下榻於銅琶村的愛春樓,並題寫「博愛從吾志,宜春有此家」和「愛國愛民,玉樹芝蘭佳子弟。春風春雨,朱樓畫棟好家居」,至今保存完好;近代名人張榕軒、張耀軒的大張屋,獲得孫中山「旌義狀」的梁密庵祖居地承德樓,溫靖侯的精廬以及保存孫中山、蔣介石、林森等手跡的中山公園等等,既是各具特色的典型客家建築,又是與近代史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具有極深厚的人文景觀。近代史上左宗棠、太平天國的康王汪海洋、孫中山、梁密庵、張榕軒、張耀軒、謝逸橋、謝良牧、丘哲、何應欽等都與鬆口聯繫在一起的。 梅縣鬆口鎮中山紀念堂 茶陽曆來人才輩出,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父子進士」石牌坊、鄒魯故居、「石上盤榕」、粵東最大騎樓群、古城牆、關岳廟等文物景觀,鎮府內有大埔第一任縣令栽種的古榕樹,至今仍鬱鬱蔥蔥、枝繁葉茂,生機勃勃。 我以上把鬆口、茶陽旅遊與鳳凰旅遊做了比較,比較的內容也就是我認為要作旅遊開發的資源,尤其是要以近代史上著名的歷史人物及其故居作為開發的重點,例如,把中山公園作為以近代名人的主題公園來開發等。這裡我就不再另作表述了。 我把以鬆口為紐帶的旅遊開發與世界聞名的湘西鳳凰相比後,就可以看出,開發以梅江、汀江為線,以梅城、鬆口、茶陽為點的「大鬆口」旅遊線路,顯然是非常有人文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其開發前景甚至可以超過湘西鳳凰! 由此可見,「大鬆口」不僅山清水秀、人傑地靈,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其潛在價值遠走超過鳳凰。因此,如果開發得好,定能打造成聞名遐邇的「鬆口天堂」! 三、打造「大雁洋」與「大鬆口」聯動的「大客家文化長廊」建言 要說明的是,我們的視線不僅僅投射到梅江、汀江為線,鬆口、茶陽為點的「大鬆口」旅遊線路,而且我們還有更大的「野心」:就是希望梅州把丙村、雁洋、雁南飛、雁鳴湖、靈光寺、陰那山(我把它稱為「大雁洋」線路)等旅遊線路貫穿起來,整合成暢通的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黃金線路,其前景是不可估量的。 鬆口老街 因為這些「大雁洋」景點已經頗具規模。從地理上看,「大鬆口」與「大雁洋」與大埔茶陽地域相連,文化同源,經濟互補,人脈相親,故事相通(例如,李二何與這兩地就很有關聯性),方言相同,從淵緣、地緣、人緣上都有相通相融之處和互融互補之需。旅客可以從「大雁洋」的「內地」游山,到「大鬆口」看水,既「樂山」又「樂水」,既看現代(雁南飛與雁鳴湖多是現代的、人造的景點),又看「古代」(鬆口與茶陽多是古代與近代的景點),看人造景點與觀自然景觀感受完全不同。為此,如果梅州能統一規劃,三地(雁洋、鬆口、茶陽)地方政府能克服「各自為政」或「夜郎自大」的地域或心理上的障礙,充分利用和開發三地地域、交通與資源等方面的優勢,構築「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推進梅州「大旅遊、大規劃、大產業、大文化、大市場」的發展戰略,構建三地旅遊大聯合,做到「資源共享、規劃統一、市場共促、營銷共抓,利益均沾」,完善合作機制,各方面資源共享、互助互利、互融互補、既分又合,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要實現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的構想,首先三地領導也要有充分認識,在共識基礎上,請有關部門組織協調小組,從共同利益出發搞大規劃,克服地方主義、本位主義和相互排擠的客家人的陋習,立足開拓、發展,從大處著想,從基礎做起,這樣不僅能在旅遊上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且將來在其他經濟領域上也會有很大的合作發展餘地。 其次,要完善協調機制,共同構建旅遊發展一體化戰略:做到規劃一體化、市場一體化、宣傳一體化、促銷一體化、接待一體化、景點交通一體化、客源信息一體化,共同制訂「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規劃,重點研製旅遊定位、宣傳、景點、交通、賓館、線路以及前景預測等等,編製「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 圖,做到「共生共榮、共促共贏」。 再次,關於旅遊內容,客家人是漢民族的特殊民系,它的形成與發展都有特殊性。因此,要重點在獨特的「客家」二字上做文章,「客味」要濃。大畫家李可染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只有「客家的」才是中國的,才是世界的。這是三地有最為突出的客家文化特色資源,其他地方是很難替代的。旅遊內容大致可以分為綜合旅遊、文化旅遊、紅色旅遊、風情旅遊(包括各地美食、民居、風俗等)和山水旅遊等。具體做法可合可分,即,可以整體線路游,也可以分塊游。根據客源情況由總部統一調度安排。文化旅遊(主要是歷史上的名人故居、名人故事等等),這方面梅州有較大的優勢,梅州有洪秀全、張弼士、黃遵憲、丘逢甲、林風眠、李金髮、謝晉元、李國豪故居等。如果三地建立很好的合作機制,前途將是可以預見的。 建立「梅州大客家旅遊文化長廊」是我思考很久的事,上面講的是宏觀的,具體還需要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1)領導重視。梅州市有關領導是關鍵,如果認為這方案可行,則要立項,並且組織人員的培訓。我感到,梅州人的素質總體上是好的,但還有提高的空間,尤其是服務理念上要明確自己是「服務」他人的,在行動、語言、舉止上要文雅得體,要有一整套規範服務制度,要向先進城市學習,引進新的服務理念;(2)我特別要說明的是,宣傳工作要到位。現在梅州的知名度還不如梅縣的知名度高,連上海這些大城市的人都很少有人知道梅州,我們碰到過不少這樣尷尬的情況:有時向客人介紹說我是梅州人時,對方感到茫然;而當我說是梅縣人時,對方才恍然大悟。可見,宣傳工作確實很需要,不然人家怎麼會來梅州旅遊呢?由於閩西宣傳較好,上海到福建永安、三明、龍岩等地旅遊的人不少。為此,我建議有關方面編寫一些旅遊方面的書,可以贈送,也可以銷售;同時,有計劃關報刊上發表一些文章,重點在華南與華東,還有向台港及海外報刊上發表一些推介文章,提高梅州的旅遊知名度;(3)注意開闢華東市場。華東各海市鄰近梅州,旅遊有優勢。現在,長三角人十分富有,文化素質高,他們的旅遊興緻也很濃,到龍岩、贛州旅遊的人不少,而到梅州旅遊的人卻不多,這裡既有交通不便的原因,也有梅州沒有做好吸引他們來旅遊的長遠計劃。我建議梅州從長遠打算,規劃開闢以上海為龍頭的長三角市場,其潛力是很大的。(4)組織旅遊方面的副產品,設計一些有客家特色的紀念品和農副產品等等。總之,我認為,梅州旅遊要有大規劃,要有短期與長遠的規劃,作為大產業來抓,其前途是廣闊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地緣政治提振,黃金多頭難以阻擋
※完美夫妻必備26個字母黃金定律
※突然扎堆進軍黃金檔,這類綜藝會是下一個市場風口嗎?
※楊申濤:3.29黃金原油行情解析及操作策略
※《黃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