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病」了
作為文學領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文學批評似乎遠離了普通公眾的視野。它們或是化身為高頭講章,僅僅作為「學術成果」,流傳於學院內部;或是被出版商包裝成各式各樣的書評或「軟文」,充斥報刊網路。然而,不可迴避的是,文學批評本身具有的功能——助益於作家,服務於讀者,正在逐漸喪失。
文學批評影響力萎縮
「現在好的批評難覓,快評、淺評、亂評、濫評、網評、報評、圈評、商評隨處可見,把讀者搞暈了,不知道該聽『豆瓣』還是該聽『新浪讀書』,該信批評家的還是信『微博達人』的。」《北京文學》副主編師力斌對記者這樣描述。
當下,文學批評的基本功能遭遇了嚴峻的挑戰。無視、甚至蔑視批評在創作界幾乎成了一種時尚,很多作家放言:「我從來不看關於我作品的批評。」甚至傲言,批評家根本不懂文學。而普通讀者更是對文學批評敬而遠之。
當前文學批評數量上的繁榮難掩其批評效力的式微。青年評論家楊利景說:「近些年來,文學批評的發展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一方面,文學批評的隊伍在不斷壯大,每年在各種刊物上發表出來的文章不計其數;另一方面,文學批評的作用力、影響力卻在日益萎縮。」
文學批評「病」在哪裡
「如果你沒能力把一件事越說越清楚,那麼,至少不要把一件事越說越糊塗。」在澳洲華人作家、評論家黃惟群看來,「當今文學批評大多是些從理論到理論、從書本到書本,許多評論家不是用心去感覺體會作品,而是將學過的理論、術語當眼睛,努力在作品中尋找印證,用學過的理論去套作品。」
在上世紀80年代,文學批評的語言大多還是鮮活的,不但讀者喜歡,被評論者自己也喜歡。而今天的批評文章,在中國小說學會會長、評論家雷達看來,大多失去了獨特的個性、鮮活的語言、質樸的直達要領的表達,把一些文章拿來對比,會發現面目相似的甚多,類似複製。「說到底,不是讀者冷落了批評,而是批評用自己的行動拒絕了讀者。」
師力斌認為,批評家的「閱讀虛脫症」也是文學批評的病因之一。「由於不讀或泛讀作品,空發議論、敷衍成篇、東拉西扯的批評文章比比皆是。」杭州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洪治綱則認為,一些批評文章的晦澀難懂、雲遮霧罩等文風問題,實際上是批評者沒有深入有效的個人思考,沒有明確嚴謹的價值評判,於是,只好通過一些故弄玄虛的表述,掩飾蒼白的思想。
文學批評要短、新、實
中國的文學批評傳統,本來就是以詩性語言傳達文學觀念的文體。《文藝報》總編輯閻晶明認為,今天恰恰缺少這樣鮮活、靈動的批評,缺少作家與批評家「圍爐夜話」的境界。「希望文學批評的文風也能朝著短、新、實的方向努力,真正成為文學事業生動活躍的一部分。」
評論家李敬澤認為,文學批評也需要「三貼近」: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要貼近群眾,讓人家聽得懂,這是討論文風問題的第一要義。批評家的影響取決於他對公眾的說服力,所以,文學批評要『立志讓人懂』。」
「我們不能抱怨、指責讀者冷落了文學批評。」雷達說,「在今天這樣多到令人眼花繚亂的作品面前,讀者需要有見地的文學批評、敢說真話的文學批評、敢說『人話』的文學批評。」(本報記者饒翔)
推薦閱讀:
※西遊記的讀後感?
※因|命運為所有的饋贈都標好了價格
※《龍組兵王》的作者是誰?
※【解碼】三毛全集:夢裡花落知多少
※為什麼《紅樓夢》你「死活讀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