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張《號外》封面,最愛還是張國榮

這本城市雜誌,

留下了這麼多至今都閃著光的人啊。

當香港的城市雜誌《號外》迎來自己的第 500 期時,他們做了這件事——讓大家為他們的 500 張封面投票,選出自己最為滾燙的,閃著光的青春記憶。

看似平凡,卻一下擊中了我們的心。

在那時,Photoshop 還未盛行,這 500 張排版精良的封面,即使放在當下也可以輕鬆甩出其他雜誌幾條街。在這裡,你也可以找到永遠鮮活的,值得銘記的封面巨星。

它不僅見證了香港文化的變遷史,也見證了我們一代人那些一去不復返的青春記憶。

你猜哪一期是第一名?看完文章,你就知道了。

70年代,《號外》就是香港的名片

每個城市的雜誌,就是代表這裡文化的名片。

《號外》可以說是伴隨著香港的城市發展而崛起的一本傳奇雜誌,它與香港的文化變遷幾乎保持著同步的發展軌跡。曾經輝煌一時,又隨著時代的終結,開始另尋出路。

創刊於1976年的《號外》雜誌,以當時的體量和容積,可以稱之為「生活方式」雜誌。

因為它的內容囊括了時尚,飲食,音樂,電影乃至科技,設計,建築等領域,將文化藝術生活中一網打盡。

在七十年代,《號外》搭上了香港經濟和文化騰飛的快車。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它成了華人文化圈獨一無二的文化標杆,甚至被一代中產階級奉為圭臬。

黃金80年代,它見證了巨星的誕生

《號外》成立同一年,香港無線電視台正式開播,標誌著以粵語為主的電視媒體節目開始走入百姓家。

隨著電視的普及和經濟的迅速發展,香港音樂和香港電影開始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登上1983 年 11 月刊封面的,是成龍。

在李小龍驟然離世之後,功夫喜劇開始興起,從於占元開辦的中國戲劇學院中走出的成龍,洪金寶,元彪,元華等人開始在多部喜劇功夫片中擔當主演,嶄露頭角。

走入八十年代,香港社會對未來抱著迷茫和未知的態度,而香港本土的文化人士,也開始把眼光轉移到大陸。

1984年由嚴浩執導的《似水流年》請來了斯琴高娃當主演,而她本人也憑藉此片成為金像獎首位內地影后。並以當時大陸流行的工人制服形象登上《號外》七月刊封面。

發哥周潤發在同一年上映的《等待黎明》中,以葉劍飛一角一舉拿下台灣金馬和亞太影展兩大影帝。

在十月刊的封面中,他上演了一把濕發誘惑。

香港電影史上重要里程碑的《賭神》於 1989 年上映,發哥也二度登上《號外》封面。這張封面破天荒的用了魚眼鏡頭進行拍攝,發哥戴著粗框眼鏡,一臉書生氣質。

1985 年,與成龍一起拍了《警察故事》的張曼玉,還未脫離「花瓶」的標籤,戴著波點手套,羞澀地登上十月刊封面,此時的她還稚氣未脫。

時間來到 1988 年,王家衛的《旺角卡門》上映。這一年,對張曼玉和墨鏡王來說都意義非凡。

張曼玉以此片獲得金像影后提名,從此擺脫花瓶稱號,向演技派轉變。而墨鏡王也開始嶄露頭角。在這張《號外》九月刊封面中,張曼玉已然展現出大氣之美。

1990 年,張曼玉憑藉《不脫襪的人》獲得金像影后,這張穿著牛仔夾克,戴著大耳環拿著煙的封面,即使放在當下,仍是時髦到不行的佳作,完全展現出曼玉身上那種東西方交融的獨特氣質。

2001 年,張曼玉再次登上《號外》封面。封面一句「活著自由」,似乎道出了她的性格。

那時的她,剛以《花樣年華》中蘇麗珍一角拿下金像金馬雙料影后,身穿旗袍倚靠牆邊的倩影,讓多少西方媒體為之驚嘆。

1981 年,另一位女神林青霞首登《號外》封面,鮮艷粉紅色和亮藍色的設計極具視覺衝擊力。

1985 年的林青霞,已經接連拍攝《警察故事》,《今夜星光燦爛》等一系列影片,在這張八月刊封面中,迷幻的藍紅色調也難掩她的芳華絕代。

林青霞在拍攝《東方不敗》之前,就曾以利落短髮的造型登上《號外》1988 年七月刊封面,眉眼間流露著一股英氣,不用多加修飾就已經很美。

1984年,《號外》12 月封面的女郎是鍾楚紅,那時她已經獲得了兩次金像影后提名。在這張封面中,紅姑就像鄰家女孩般,安安靜靜地坐在沙發上,流露出輕鬆點生活氣息。

1987 年,紅姑出演了香港經典文藝愛情片《秋天的童話》,並提名第七屆金像影后。從那之後,她便與林青霞,張曼玉,梅艷芳一同並稱為「霞玉芳紅」,是香港電影圈中四位芳華絕代的佳人。

封面中的她燙著那個年代最流行的泡麵捲髮,戴著金色大耳環,雙手環抱著,眼神里儘是故事。

不知道多少人都曾被《流金歲月》的張曼玉和鍾楚紅驚艷過,這才是真正洗盡鉛華,溫柔了歲月的美人。

90年代,黃金一代,盛極一時

經過電影電視節目的大眾普及和華語樂壇頒獎典禮制度的確立,香港流行文化於此時迎來了真正的黃金時期。

不論是張國榮,譚詠麟,梅艷芳,還是唱片公司巨頭寶麗金旗下的張學友,黎明,周慧敏,陳慧嫻,那時的香港歌手的唱片銷售輕輕鬆鬆都能有白金銷量。

而這種繁榮景象也吸引了以羅大佑,鄧麗君為代表的台灣音樂人到香港唱粵語歌。

1993 年,黃家駒和陳百強相繼去世,這也給香港樂壇蒙上了一層陰影。

陳百強

香港電影則依舊以喜劇片為主,鬼片這一類別也開始深受觀眾喜愛。同時,「雙周一成」(周潤發,周星馳,成龍)的票房保證也開始形成。星爺的電影開始稱霸香港電影的票房榜。

這段時間,香港產出了諸如《胭脂扣》,《秋天的童話》等佳作。香港電影人也逐漸海外市場發展,張曼玉,王家衛,蕭芳芳等人均在國際電影節斬獲獎項。

1987年,《倩女幽魂》一經上映便立刻席捲了兩岸三地,即使三十年過去了,王祖賢扮演的聶小倩依舊是華語電影史上難以逾越的經典角色。她完全將蒲松齡筆下那個女鬼的清冷幽怨和亦邪亦仙的氣質展現出來。

那一年,王祖賢登上《號外》封面,皮草連帽上衣一如電影中的扮相。人在穿衣服就是如此了,皮草也被她穿出清新優雅的氣質。

1992 年的王菲還叫王靖雯,剛從美國返回香港,那時推出的《Coming Home》奠定了她拖音唱腔的演唱風格。

也是在這一年,她初登《號外》,給她的 Title 是「憑感覺」。拿著花,赤腳站著的王靖雯一副鬼馬精靈的可愛模樣。

1994 年,由墨鏡王執導,王菲,金城武,梁朝偉,林青霞主演的《重慶森林》上映,帶著擦肩而過的輕柔傷感的《重慶森林》賺了多少都市失戀男女的淚水。

這一年,王靖雯已改名王菲並發行專輯《天空》,這張專輯幫她拿下了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大獎。接著,她以自己設計的專輯造型再上《號外》封面,臟辮造型已經可以見到王菲我行我素的風格了。

1998 年,王菲開始了「唱遊大世界」的巡迴演唱會,並再次登上封面。這一年的她已經做了媽媽,並攜手那英,梳著丸子頭在春晚上唱了《相約九八》。

2000 年之際,王菲發行了國語專輯《寓言》,帶著專輯造型的魅惑眼妝拍攝了那一年的十二月刊封面。

15年前的愚人節,張國榮從香港文化東方酒店縱身一躍,輝煌的 46 年就此終結。這幾天,聽電台不知是否因為愚人節剛過不久,給我推薦的歌曲大多都是 Leslie 的歌,餘音猶在,只是佳人已逝。

哥哥張國榮一生上過三次《號外》封面。

在 89 年突然宣布離開歌壇之後,他在紅磡連開 33 場告別演唱會。1990 年,他登上《號外》九月刊封面。

「這是最後一次」

它也是這次號外投票中,票數最高之一,得到 80000 多張選票支持。

1991 年,張國榮在憑藉《阿飛正傳》獲得金像影帝之後以一身反串的花旦造型再上《號外》。彼時的他還沒出演那部讓他名留世界影史的《霸王別姬》。

2001 年,張國榮半裸著,最後一次上《號外》的封面。截至投票結束,這張哥哥最後的封面,以 100000 的數字登上第一名。對我們來說,它背後的意義遠大於藝術性。

那時的他剛完成「熱·情」世界巡迴演唱會,演唱會上,他身穿 Jean Paul Gaultier 設計的服裝,上演了一把雌雄同體。

梅艷芳和張國榮都是香港流行文化中的標誌性人物。

在 1985 年至 1989 年之間,阿梅曾連續五年奪得十大勁歌金曲獎的最佳女歌手大獎。

被稱為香港樂壇百變天后的她,抱著「應該把機會讓給新人」的想法,在 1990 年的生日會上,向媒體公開宣布退出競奪音樂獎項。此後獲得的獎項均為榮譽致敬的性質。

然而進入 2000 年,她才首次登上《號外》的封面。身穿一身酷黑亮皮的套裝,像是回到《妖女》時期的前衛造型。

00年代,「後香港」時代,輝煌終要謝幕

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的經濟泡沫破滅。

與此同時,香港電影也開始受到好萊塢電影的衝擊,許多優秀的電影人也開始向海外發展,加上出於對回歸後各種不確定性的迷茫和未知,這個時期的香港電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香港影人也逐漸轉移到內地發展和拍片。

被合稱為「四大天王」的張學友,劉德華,黎明和郭富城制霸了九十年代後期的香港樂壇,尤其是張學友,他的唱片銷量甚至達到了世界級的水平,在亞洲的唱片銷量更是僅次於邁克爾·傑克遜。

1982 年 7 月刊,封面是風頭正勁的劉德華。

然而,輝煌終歸還是要謝幕。

2003 年,「沙士」(SARS)席捲了香港,城中人人自危,有些大樓更是被整棟隔離,大家戴著口罩行色匆匆,不敢交談,生怕染上病毒。

雪上加霜的是,在這一年,張國榮和梅艷芳相繼離世。這對香港來說是一個致命打擊,疾病可以戰勝,但是這兩位在香港人心中佔據重要地位的人,卻永遠地走了。

輝煌不再有,但香港的流行文化卻留下了這麼多至今都閃著光的人。實在是值得銘記。

除了那些,《號外》還有這些值得你記住的封面

吳彥祖全裸造型,2000 年 10 月刊

永遠的「十三姨」關之琳,1991 年 5 月刊

半裸的梁朝偉,1992 年 5 月刊

出道不久便紅遍半邊天的 Twins,不露臉登上 2003 年 2 月刊封面。

無印良品專題,2002 年 1 月刊封面直接「無印」作為封面。

見證香港變遷的《號外》,在 2004 年已經被現代傳媒收購,雖然沒有以前的先鋒姿態,但它依舊立足於香港本土。在這紙媒日漸式微的當下,還能保持自己的特點和觀點,仍是非常厲害的。

(時間和篇幅受限,如有疏略,請指正)

推薦閱讀:

封面造型秀,歐美女星
大腦的性別-新科學家封面
布衣公子PPT的封面套路大揭秘
時尚大刊四月封面,都是好的人選,也有不少槽點

TAG:張國榮 | 最愛 | 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