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經絡是中醫的靈魂2 - 成靖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用 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經絡是中醫的靈魂

學習中醫 2009-12-29 11:04:54 閱讀1 評論0 字型大小:大中小

引用

依戀 的 每天學點中醫養生 —經絡是中醫的靈魂

 十二、陰脈之海:任脈  任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任」字,有擔任、任養之意。任脈總任一身陰經,與全身所有陰經相連,凡精血、津液均為任脈所司,故稱為陰脈之海。任脈能妊養胎兒,與女子經、帶、胎、產的關係密切。比如現在,有許多女子不能懷孕,有的懷孕之後又自然流產了,這可能與任脈有關。  任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經陰阜,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線上行,經過咽喉,到達下唇內,環繞口唇,上至齦交穴,與督脈相會,並向上分行至兩目下。分支由胞中貫脊,向上循行於背部。任脈之穴包括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石門、氣海、陰交、神闕、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闕、鳩尾、中庭、膻中、玉堂、紫宮、華蓋、璇璣、天突、廉泉、承漿共24個穴。  一般來說,與女子懷孕、月經關係密切的婦科方面的疾病,主要都應從調理任脈著手。  十三、陽脈之海:督脈  督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督脈總督一身之陽經,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於大椎,督脈有調節陽經氣血的作用,故稱為「陽脈之海」。督脈主生殖機能,特別是男性的生殖機能。督脈起於胞中,下出會陰,後行於腰背正中,循脊柱上行,經項部至風府穴,進入腦內,再回出上至頭項,沿頭部正中線,經頭頂、額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帶處。督脈之穴有長強、腰俞、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台、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共28個穴。  另外,女子的月經除了與任脈有關外,還與督脈、沖脈有關。任脈是陰脈,督脈是陽脈,只有陰陽相合才會來月經。通常,初潮後的一年半載,少女的月經才會逐漸規律,這其實是任脈和督脈調理過程的磨合,慢慢地月經周期會變得有規律。  十四、十二經脈之海:沖脈  沖脈是奇經八脈之一,它起於小腹內(胞中),沿著脊椎骨內部上行。同時由陰部的兩側(氣沖穴部位)開始,夾臍兩旁向上,到胸部而止。  沖脈與其他各經有著廣泛的聯繫。具體說來,沖脈與任、督二脈同出於胞中。其脈氣所發腧穴在臍之上、下兩旁,左右共「穴」,系足少陰腎經穴位;其循行不僅並於少陰,亦隸於陽明,又通於厥陰,及於太陽,陽維、陰維、陽蹺、陰蹺共同保護它。其脈氣流經,滲灌陽明,又與其他臟腑經絡相互連屬。  沖脈除了具有衝要之義外,更包含著沖(搏)動、輸布的動力概念。正因為沖脈獨具這種使氣血周布的動力,才使其脈氣遍及上下左右、前後內外,無所不至,才使其成為「諸脈之衝要」,才使其有「十二經脈之海」之稱。  1?沖脈調節十二經氣血  沖脈為「十二經脈之海」,說明沖脈具備調和諸經的生理作用,並由此而產生了統帥和調節十二經氣血的功能。當經絡臟腑氣血有餘時,則沖脈能加以涵蓄和貯存;而經絡臟腑氣血不足時,沖脈又能給予灌注和補充,以維持人體各組織、器官正常生理活動的需要。古代醫家以「海」字比喻沖脈,在體現統帥和調和功能方面來說,無疑是生動而有一定意義的。  2?沖脈主血海  沖脈起於胞中,它具有主宰「血海」的功能。「血海」指什麼?對女子來說,它應該指的是內生殖器。血海接受沖脈的調攝,表現在:沖脈隆盛則血海充盈,月經應時而下;沖脈受損則血海敗亂,出現月經失調等病症。  男子亦有血海,在男子方面為化精之所,這個「化精之所」在男子方面當指睾丸、前列腺等生殖器官。沖脈盛則「精氣溢瀉」而有子,沖脈受惡傷則精衰無子,也就是說,當男人患有少精、死精等病時,一般被認為是沖脈有病。  3?沖脈主管生殖  沖脈具有促進生殖的功能。一般不能生育的人,都是沖脈不能正常進行。  此外,沖脈所主宰的生殖功能還包括了部分內分泌功能。  4?沖脈病的表現  沖脈為病在婦科疾患中比較多見。具體表現為:月經失調、崩漏、倒經,經閉、帶下、不孕、漏胎、產後惡露不絕、乳汁減少等。  在男子方面主要表現為性功能不強。  以上所列舉的沖脈病的臨床表現,不能機械地理解為沖脈病的特有病症。沖脈病所表現的往往是包括其他臟腑經絡病變在內的綜合性病候。  十五、敲帶脈有利於減肥  帶脈是人體奇經八脈之一。帶脈能約束縱行之脈,足之三陰、三陽以及陰陽二蹺脈皆受帶脈之約束,以加強經脈之間的聯繫。帶脈還有固護胎兒和主司婦女帶下的作用。帶脈循行起於季脅,斜向下行到帶脈穴,環腰一周。並於帶脈穴處再向前下方沿髖骨上緣斜行到小腹。  帶脈是奇特的一條脈:所有的經脈都是豎行的,只有它是環腰一周,約束十二經脈的。所以哪條經脈在腰腹處出現問題,如鬱結氣滯、瘀血堵塞,都可通過針灸帶脈來進行調節和疏通,而且帶脈上的三個穴位「帶脈」、五樞、維道,又全都壓在膽經上,所以敲擊此處有同於敲打膽經之妙。  有人擔心,這樣一敲會不會敲壞腎,其實從解剖位置來看,敲擊的位置離腎還很遙遠,那個位置應該是結腸的部位,右側為升結腸,左側為降結腸,震動結腸,應該是有利於通便的。對於稍微胖些的人,敲帶脈還有減肥、通便的功效。  十六、陽維脈、陰維脈、陽蹺脈、陰蹺脈  陽維脈起於足跟外側,向上經過外踝,沿足少陽經上行到髖關節部,經脅肋後側,從腋後上肩,至前額,再到項合於督脈。它們分別聯繫、調節六陽經與六陰經,對氣血盛衰有一定的調節作用。  陰維脈起於小腿內側,沿大腿內側上行到腹部,與足太陰經相合,過胸部,與任脈會於頸部。聯繫心包和腹,所以,如果感到心痛或者憂鬱,應當從調節陰維脈著手。  陽蹺脈起於足跟外側,經外踝上行腓骨後緣,沿股部外側和肋後上肩,過頸部上挾口角,進入目內眥,與陰蹺脈會合,再沿足太陽經上額,與足少陽經合於風池,聯繫眼腦、咽喉與眼。所以,如果感到眼睛痛或者入眠困難,患者可以輕揉陽蹺脈,加以調適。  陰蹺脈起於足舟骨後方,上行的內踝上,直上沿大腿內側,經陰部,上行沿胸部內側,進入鎖骨上窩,進顴部到目內眥,與足太陰經和陽蹺脈相會合。陰蹺脈聯繫咽喉、眼目、腦。如果出現好睡、多眠、易困,則可以輕揉陰蹺脈。  十七、心情鬱悶,按摩心包經穴位  心包經是手厥陰心包經的簡稱,它是十二經脈之一。  該經起於胸中,出來歸屬於心包,貫穿橫膈,聯絡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胸中出肋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向上至腋窩下。沿上臂內側,走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之間,進入肘中下行前臂兩筋之間,進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沖);另一支脈從掌中分出,出無名指尺側端。該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手心熱、肘臂痙攣、心痛、心煩、面赤、目黃、喜怒無常等。  在心包經的穴位進行按摩,可治心情鬱悶,胸中有悶氣無法發泄,這種方法有寧心神、開胸除悶、降氣平胃等作用,此外,對呼吸系統及神經衰弱具特殊效果。實施此法時,可用大拇指指腹以上下方向稍用力揉壓,每次約五秒,休息三秒,共約五回,可自己體會斟酌加減時間或次數。  十八、耳聾可能是三焦經有病變  三焦經就是手少陽三焦經的簡稱,它是十二經脈之一,它起自無名指尺側端,上出於四、五兩指之間,沿手背至腕部,向上經尺、橈兩骨之間通過肘尖部,沿上臂後到肩部,在大椎穴處與督脈相會;又從足少陽膽經後,前行進入鎖骨上窩,分布在兩乳之間,脈氣散布聯絡心包,向下貫穿膈肌,統屬於上、中、下三焦。其分支從兩乳之間處分出,向上淺出於鎖骨上窩,經頸至耳後,上行出耳上角,然後屈曲向下至面頰及眼眶下部。另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行至耳前,在面頰部與前條支脈相交,到達外眼角。脈氣由此與足少陽膽經相接。 三焦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耳聾、耳鳴、咽喉腫痛,外眼角痛,汗出,腮腫,耳後、肩、肘、臂部本經脈過處疼痛等。所以,如果有人莫名感到耳聾、耳鳴、咽喉腫痛等病,很有可能是三焦經出現了病變,不妨從按摩三焦經著手。  十九、神奇的穴位  穴位可分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1?十四經穴  十四經穴為位於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簡稱「經穴」。經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經脈的循行線上,所以與經脈關係密切,它不僅可以反映本經經脈及其所屬臟腑的病症,也可以反映本經脈所聯繫的其他經脈、臟腑之病症,同時又是針灸施治的部位。因此,腧穴不僅有治療本經臟腑病症的作用,也可以治療與本經相關經絡臟腑之病症。  2?奇穴  奇穴是指未能歸屬於十四經脈的腧穴,它既有固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位置,又稱「經外奇穴」。這些腧穴對某些病症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奇穴因其所居人體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盡相同。有些位於經脈線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經脈線內,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組合之奇穴,如四神聰、四花等穴。  3?阿是穴  阿是穴又稱壓痛點、天應穴、不定穴等。這一類腧穴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位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他反應點作為針灸部位。  穴位中比較重要的要算「五輸穴」,屬於十四經穴大範圍,它們是肘膝關節以下的五種重要腧穴,分別為井、滎、輸、經、合,並稱為「五輸」。五輸穴是一組具有重大意義、作用大、療效高、主治規律性強及運用範圍廣泛特點的腧穴,故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以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體含義的,經氣是發於五輸,並如水流自源而出,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的狀況。也就是說,「井」穴多位於手足上端,喻作水的源頭,是經氣所出的部位;「滎」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前,喻作水流尚微,尚未成大流,是終氣所出的部位;「輸」穴多位於掌指或跖趾關節之後,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淺注深,是經氣漸盛的部位;「經」穴多位於腕踝關節以上,喻作水流寬大,暢通無阻,是經氣正盛的部位;「合」穴位於肘膝關節附近,喻作江河水流入湖海,是經氣由此深入,進而匯合於臟腑的部位。五輸穴這種經氣淺深出入的特點,尚有用自然界萬物的生長規律來進行比喻的。如將「井」穴喻為春天,東方是經氣初出和萌發的部位。  有關重要的穴位,有一個地方歌訣是不錯的總結,在這裡我們加以引用,以供廣大讀者朋友參考:肚腹三里求,腰背委中揉,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歌訣的意思是:腸胃不好,可按摩足三里穴;腰酸背痛可按摩委中穴;頭痛、項強可按摩列缺穴;面部、口齒有病,可按摩合谷穴。

推薦閱讀:

人腦信息與腦電波_神仙姐姐riona_今題博客
莊子·內篇·應帝王閑散人也的日誌 - 網易博客
目前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做美食的博客寫手?
有哪些設計類、程序類個人博客、小站值得推薦?
磨難,人生的一份財富 - 安妮兒的日誌 - 網易博客

TAG:中醫 | 養生 | 靈魂 | 網易 | 博客 | 中醫養生 | 經絡 | 引用 | 網易博客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