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唐朝:詩抒胸懷
詩歌唐朝:詩抒胸懷
今天我們談論的是唐詩主題的第一大類,我把它叫做詠懷類,詠懷詩,「詠」就是歌詠的「詠」,吟詠的「詠」,「懷」就是胸懷的「懷」,古人也說懷抱,襟懷,什麼叫詠懷詩,一言以概之就是寫詩人的懷抱,寫他心中的感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動。中國的詩歌跟西方詩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就在於中國的詩歌從本質上講,都是抒情詩,我們讀歐洲的詩,我們看有很多是敘事詩,它的詩歌是寫一個故事。從《荷馬史詩》開始,它講一個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中國的詩不一樣,中國古詩主要的是抒情,它主要的詩,寫詩人自己的一些情感,一些感想,那麼唐詩當然也是這樣子,所以顧名思義,這個詠懷也就是唐詩中間最重要的主題。我想我們讀唐詩,讀詠懷這一類主題的時候,最主要的恐怕不是說,讀了李白的詩飄飄然,像神仙一樣,讀了杜甫的詩,裡面詩寫得怎麼精美,對仗怎麼工整,最主要的恐怕是從裡面汲取一種人格上的熏陶,那麼,我們能從唐朝的詠懷詩中吸取怎樣的人格熏陶呢?唐詩中的詠懷主題,又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南京大學中文系
唐朝是詩歌的朝代。唐詩,或雄渾大氣,一瀉千里,或不拘一格,字字珠璣。唐詩不論是寫景,還是抒情,不論是山水田園詩派,還是邊塞詩派,雖然詩歌中描寫的對象不同,表現的風格不同,但卻佳作迭出,各種主題的作品交相輝映,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就是詠懷詩。
什麼叫詠懷詩?一言以概之,就是寫詩人的懷抱,寫他心中的感想,情感,寫他的精神活動。中國詩歌從本質上講,都是抒情詩。西方的詩歌跟中國詩歌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我們讀西歐的詩,很多是敘事詩,從《荷馬史詩》開始,講一個故事,有情節,有人物。中國的古詩主要是抒情,唐詩當然也一樣。
詠懷是唐詩中最重要的主題,從現有作品來看,也確實是這樣。那麼,唐人的詠懷詩有哪些特點呢?唐代出現最早的一首優秀詠懷詩,是魏徵寫的《述懷》。寫這首詩的時候,唐代天下還沒有太平,正處在開國戰爭之時,《述懷》寫他歸順唐朝以後,跟著唐太宗打天下,參加過很多次戰爭,生活艱苦而緊張,他有一些感想,這首詩比較長,給大家介紹最後兩句:
人生感意氣,功名誰復論。
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意和氣,意氣是古詩中的一個詞,現在不大講意氣這個詞,而講意氣用事,成了貶義詞。古人說意氣,是講意志和氣慨,是講精神方面的活動,講思想情感。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是這個東西,至於說功名富貴,我跟著唐太宗打天下,將來能做什麼大官,能得到多少俸祿,這是次要的。我們說魏徵這個人,他在詩中表達的這種胸懷,後來實現了沒有呢?應該說是實現了。
魏徵是唐太宗時期的一個重要大臣。魏徵病重時,唐太宗去看他,把自己一個年幼的小女兒帶到他病床前,許配給魏徵的兒子。唐太宗說,你雖然病重,但是我今天希望你看一看未來的兒媳婦。雙方的孩子都沒到結婚的年齡,先答應下這門親事,應該說這樣的君臣關係,在封建社會是相當難得的。
魏徵在這首《述懷》詩里,他認為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精神力量,要有一種胸懷,至於說你到底得到什麼官職,得到什麼榮華富貴,都是次要的。魏徵在這首詩中定格的這個傾向,基本上也是後來唐詩詠懷主題的一個主要傾向。
盛唐時期,詩歌出現了有兩大流派,山水田園詩派和邊塞詩派。邊塞詩派是寫戰爭的,寫邊疆生活的,山水田園詩派是寫田園生活的。邊塞詩充滿積極奮發向上的精神氣概,哪怕是在西域艱苦的自然條件下和緊張的軍旅生活中,詩人依然是這樣。
詩人岑參來到西域,八月天下雪,他是怎麼表現的呢?他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如果沒有一種高昂的氣概,沒有一種保衛國家不怕吃苦的精神,是不可能寫出這樣一種充滿樂觀主義的詩句來的。
再來看一看山水田園詩,寫的是農村生活,這些詩體現一種比較淡薄的感情,比較沉穩,好像跟積極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力量相距甚遠,但也不盡然。在山水田園派的詩人中,真正稱得上做過隱士的,基本上沒有做過官的,要數大詩人孟浩然。在他的詩中,同樣表現出一種志向,一種人生的理想。
有一年,孟浩然到長安,去看他的好朋友王維。王維是翰林學士,那一天晚上剛好他值班,看到孟浩然來了,就偷偷地把他帶到宮中,沒想到剛好遇上唐玄宗。在宮中見一外人,不是做官的,唐玄宗問:此人是誰?王維沒法隱瞞,如實告知唐玄宗,這是我的朋友孟浩然,是個布衣。
唐玄宗一聽,說這個人我知道,他是有名的詩人,然後就叫他朗誦自己的詩,其中有兩句: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我這個人沒有什麼才能,聖
在當時,像孟浩然這樣的人,也並不是說,他一心一意就要做一個隱士,住在農村過一輩子。其實,他也希望有機會為國家做點事,希望人生能夠是一種奮發有為的積極狀態,所以,我們基本上可以說,在唐代很少有真正的隱士。
現在,不是有一個成語,叫終南捷徑。終南就是終南山,地處長安南邊的一座大山。捷徑是什麼?是指做官的一條捷徑。這個成語,產生在唐代,主人公叫盧藏用。他的名字很有意思,作為一個人,又要藏起來,又要被用。他早年隱居在終南山,在古代,凡是你有學問,隱居在一個地方,久而久之,你的名聲會更大。你的名聲傳開後,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高尚的人,不肯出來做官,等他的名聲大到一定程度,朝廷就會派人來請他出山,盧藏用就這樣很快就做官了,後來,官做得還不小。
有一天,朝廷里來了一位道士,叫司馬承禎,這是一個真正的隱士,隱居在浙江天台山,因為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當官的。但是,朝廷把他召來了,見過皇帝談過話以後,他又要回天台山去。盧藏用去送他,一路上遠遠看到終南山,盧藏用就指著終南山對司馬承禎說,這座山裡的景色也非常好,你何苦要千里迢迢回天台山呢?你就在這裡住下吧!
司馬承禎說,在我看來,終南山不過是做官的一條捷徑罷了。在這裡隱居的人,離長安近,就是為了做官。終南捷徑的成語就這樣傳下來了。
到了宋,元,明,清,凡是讀書人說到終南捷徑,就是諷刺你是假隱士,實際上你不是真的要隱居,你隱的目的是為了出去做官。但是,在唐代,在終南捷徑產生的那個年代,這個詞並沒有多少貶義。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唐朝詩人希望人生能夠奮發有為。唐朝有一個大詩人,就是通過走終南捷徑進入了仕途,這個人是誰呢?
通過走終南捷徑進入仕途的大詩人,就是李白。李白在終南山隱居過,當然,李白隱居過的山比較多,除了陝西的終南山,還有河南的嵩山,山東的徂徠山,江西的廬山。這四座山,東南西北相距很遠,你既然是隱居,就要安安靜靜地過一個跟外界比較隔絕的生活,幹嘛要從這山跳到那山?而且李白在這些山裡的時間都很短,隱了一會兒又換一個地方,為什麼呢?
原來,他隱居山間,是為了等朝廷來請我去做官,隱了一陣,不見朝廷有動靜,就再換一個地方。所以,李白隱居是為了求仕,為了求得一個官職。後來,朝廷發現了李白,就下詔書請李白到長安去,李白立馬就不隱居了。李白很高興,寫了一首詩: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難道我輩只是一個住在草野里的人嗎?蓬蒿就是野草,我並不是住在這裡的人,我本來就是一個應該做官的人。朝廷一請,我就仰天大笑。
李白為什麼要做官呢?唐代的詩人都想做官,為什麼呢?那個時候,跟我們現在不一樣。今天你要報效國家,有很多途徑,你是知識分子,你得了博士學位,你不一定去做公務員,你可以去做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工作。然而,古代知識分子,除了做官以外,幾乎沒有其他報效國家的途徑,只有做官這條獨木橋。
李白在他的很多詩里,都表達了他的這種志向,他的理想不是榮華富貴,而是佔據高位後,為國家做點貢獻,把國家治理好以後,天下太平了,他就再去過真正的隱居生活。
這是一種人生理想,這種胸懷跟魏徵一樣,不同的是,魏徵後來確實做了大官,而李白本質上還一個平民。李白是始終作為一名老百姓,來表達這樣一種理想的。
李白有濟世安民的理想,但在現實生活中,他的理想並沒有實現,他只是皇帝用來點綴太平的工具。李白想報效國家,卻報國無門,他的人生理想,在現實中遭到挫折。
李白的詩,比較多的是寫他的失意。他被召到長安以後,唐玄宗,並沒有像他想像的那樣,請你做宰相,請你來治理國家,僅僅是叫他寫詩而已。寫什麼詩呢?寫歌頌楊貴妃美貌的詩,李白感到非常失望。
李白的可貴之處在於,雖然失意,但他失意而不失志。李白的詩,看起來好像比較悲觀,馬上又樂觀了。好像是沒有希望了,馬上又有希望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上天生了我這麼一個人才,肯定是要有用的,否則生我這個人才幹什麼?千金散盡,我的黃金全部用完了,也不用愁,它還會來的。現代人炒股,也許今天千金散盡,明天說不定又來了,熊市碰上牛市了。唐代沒有股市,李白沒有這種機會,他在這裡說的千金散盡還復來,是一種對於自己的人格,對於自己能力的一種高度自信心,對於未來充滿著一種希望。
李白有一首有名的詩叫《行路難》,這路,不是指我們走的馬路,而是指前途。前程在哪裡?詩中說: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古人說,路是走不完的,走著走著又岔出歧路來,但現在,路在何方?沒有路。剛問完這句話,接下來馬上就說: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總有一天,我會駕長風,破萬里浪,意氣風發地實現自己人生的遠大理想。所以,在李白那些最失意的詩中,始終不失志。
李白的詩,充滿一種精神的力量,他蔑視權貴,蔑視功名富貴。李白是一個布衣,在他看來,帝王將相,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需要向他們卑躬屈膝。他覺得人間的榮華富貴,功名富貴都是短暫的,他在詩中說: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漢水發源陝西,流到湖北,再流到漢口入長江,一路向東南而流。假如功名富貴能長在的話,那麼,漢水就要向西北方向流了。弦外之音是功名富貴,不可能長在。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屈平就是屈原,當初屈原被楚王懷疑,疏遠,放逐,屈原後來很悲觀,就跳入汩羅江,自殺報國。但是,到了現在,楚王的宮殿何在?而屈原的作品,他的《離騷》,他的《九歌》,像日月一樣懸在天上,光芒永不熄滅。
李白離開長安後,有一天,他喝得醉醺醺的,騎著毛驢,不知不覺闖進華陰縣衙門。縣官一看,怎麼一個人騎著毛驢闖入公堂:來人啊,把他拿下!來者何人?我是誰?李白說了16個字,我是龍巾拭吐,御手調羹,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龍巾拭吐,龍巾這是皇帝的手巾。拭吐就是嘔吐,身上吐髒了,用龍巾來擦。傳說李白在長安皇宮裡,有一次喝醉了,唐玄宗叫他去寫詩,就掏出龍巾來幫他擦乾淨。
御手調羹,皇帝的手叫御手,一碗羹湯,太燙,拿個調羹把它攪拌一下,攪攪涼,給李白醒酒。他是誰?是唐玄宗。
力士脫靴,力士是高力士,高力士何許人也?清代有李蓮英,唐代有高力士,他們的權勢差不多。高力士在朝廷,灸手可熱,連東宮太子,見到他要稱為兄長。一般的公主,駙馬爺見到他,稱他為爺。但是,李白不管這些,喝醉酒,坐下來寫詩,指著高力士說:你過來,給我把靴子脫了!高力士只好上去給他把靴子脫了。
貴妃捧硯,楊貴妃給他捧一個硯台,可能有一點誇張,但也不是絕對的誇張,不是無中生有。
李白在縣太爺面前說,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縣令一聽大驚,原來是
後人對李白有很多誤會,宋朝的王安石說:李白寫的詩不好,十首里有八首是寫喝酒的,寫女人的,太頹廢。一般讀者也覺得李白寫酒寫得太多,成天寫喝酒: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李白一天到晚就是喝酒,每天都是醉醺醺的。其實,李白詠懷詩的意義,它的最大價值,在於他體現了一個平民的人格尊嚴。在封建時代,這是很難做到的,而李白做到了。
講到李白,我們就會想到杜甫。如果說李白是唐朝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給人的印象是狂放不羈,那麼,杜甫就是唐朝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給人的印象是謹慎持重。他們好像在各個方面都是對立的,難道他們詠懷詩的風格也不盡相同嗎?
實際上不是這樣的。杜甫和李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們兩個人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成為好朋友。杜甫比李白小11歲,他們一見面便成為知己,兩個人之間的交往非常和諧。分別以後,杜甫經常懷念李白。
在他們交往的時候,杜甫還很年輕,那個時候杜甫的狂傲,那個奮發精神,跟李白是一模一樣的。二十多歲的杜甫就寫出了登泰山的名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們都登過泰山,在泰山石壁上,很多地方都刻著這兩句詩,其實這兩句詩,已經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這兩句詩,不僅是寫一個空間,你站在一個很高的高度上,俯視眾山,視野廣闊,看其他的山都顯得那麼短小。最主要的還是一種精神狀態,在精神上佔有一個很高的高度,體現他對人生一種積極的理想。在這一點上,他跟李白是一模一樣的。
後來杜詩的發展,我們說的是詠懷,杜甫詠的是他的胸懷。杜甫進入長安以後,非常窮困,不僅指經濟上的,也指精神上的。他沒有出路,在長安整整十年,希望得到一個做官的機會,找上一份工作,為國家做點事情,但始終沒有機會。杜甫跟李白一樣,失意而不失志,在他的詩中,依然表達了那種偉大的胸懷,那種高遠的理想。
杜甫跟李白不同的是,他在詩中,說得比較實在。44歲那年,他寫過一首詩,叫《詠懷五百字》,詩中首先表明自己的身份:杜陵有布衣,我是杜陵的一個老百姓。
這是安史之亂爆發前一年寫的,當時的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天下快要大亂,其他人都沒有覺察,杜甫覺察到了。值得注意的是,在他寫這首詩前不久,杜甫得到了一個官職,就是做太子宮裡的一個軍需官。這個工作的官位低到什麼程度呢,叫做從八品下。我們知道,知縣官是七品,從八品下是相當低的了。當然下面還有九品,也就是說,比最低的高出一點點。他已經做官了,但是,他說自己是平民身份。後來他對自己有一個定位:竊比稷與契。我希望做像古代的稷和契這樣兩個人。
稷,就是后稷,堯舜禹時期,舜那個時代的一個主管農業的大臣,後來就成了周王朝的始祖。契,是禹時代的一個大臣,他協助大禹治過水,後來是商王朝的一個祖先。
杜甫想成為稷和契那樣的人,就是要像他們那樣為國家做貢獻。到了明末清初,有一個叫王嗣奭(shi)評價這兩句詩時說:稷也好,契也好,並沒有什麼特別了不起的地方,他們的特點就在於對天下,對百姓的一種責任感,以天下為己任。
杜甫的詠懷詩,雖然更注重現實主義的描寫,但在詩中卻表達了一種積極奮發的精神狀態。杜甫,當之無愧是唐朝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但後人,對杜甫也有誤解,說他是一個愚忠的人,他一心一意忠於皇帝,是愚忠。
杜甫是忠,他時時刻刻想著朝廷,想著皇帝,說他愚忠有點道理。比如說宋代的蘇東坡,對杜甫的人品有一句著名的評價,說他一飯未嘗忘君,就是每次一頓飯,都想著皇帝,皇帝他是不是有飯吃?其實,皇帝根本不用你去想,他肯定有飯吃。
杜甫晚年流落到湖南,他吃到一種以前沒有吃過的東西,叫槐葉冷淘,就是用槐樹葉子榨出來的汁和在面里,做成一種涼麵。杜甫寫了一首詩,來詠槐葉冷淘,他說,不知道皇帝在納涼的時候,能不能吃到這樣一種涼麵?
杜甫念叨皇帝,不是一味地愚忠,是他寄希望於皇帝能夠變成一個好皇帝。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致君堯舜,讓皇帝變成堯,變成舜,那樣的好皇帝。
在封建社會,除了出現一個好皇帝以外,大家還有什麼希望呢?對老百姓,對國家有利的事,都要通過一個好皇帝來做,否則,一切都是空談。杜甫希望出現一個好皇帝,歸根到底還是落實到有利於國家,有利於人民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憂國憂民,這是杜甫詠懷詩里最本質的一個精神內核。
我們讀唐詩,讀詠懷主題的時候,是不是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我們中國成了一個發達國家,我們的民族復興了,成了一個強有力的,有文化的,先進民族,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國民的一分子,作為一個老百姓,我們要鍛造一種健全的人格,是不是應該有自己的尊嚴,有一種獨立的人格?他對於天下,對整個國家,是不是負有一種責任心?也許,我們做不了更多的大事,但是應該有這份關懷。
杜甫就是這樣做的,杜甫的一生,並沒有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了不起的事業。他不在位,他沒有機會,但是,在他的詩歌中,時時刻刻表達了這種關懷。
我們讀唐詩,讀詠懷這一類主題的時候,恐怕不是讀了李白的詩後,我們就飄飄然,像神仙一樣了。讀了杜甫的詩後,只覺得他寫得如何精美,對仗如何工整,不是的。最主要的恐怕還是要從中汲取一種人格上的熏陶。
古人和現代人不一樣,古人有他的局限性,封建時代跟我們今天的時代有距離,但是,在某些方面,可以抽象繼承,對於一些有價值的認定,有些對理想的追求,可以從中受到熏陶,這是我們讀唐詩,讀詠懷這一類詩時,應該十分注意的。
推薦閱讀:
※男人的魅力與胸懷
※金口靈斷——天庭飽滿,吃官飯,口大容拳,胸懷四方
※[名人軼事]大師的胸懷
※精妙話語:胸懷是委屈撐出來的
※丈夫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