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東三水南山鎮六和圍屋村:庭院深深客家情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遠處的山脈朦朧可見,斑駁的瓦礫掩映在青枝翠葉中。村頭的池塘邊,怡然的阿伯支起一盞茶壺泡著茶水,嘴裡吐出一圈圈煙圈。佛山一處偏遠小村的自然畫卷緩緩展開,村民們幾百年來過著悠然的生活。

在廣東,客家人主要生活在粵東,珠三角地區客家人村落並不多。三水南山鎮六和的圍屋村就是一個典型的客家人村落,據說這個村莊是佛山僅有的客家人群體,他們的祖宅便是客家人獨有的圍龍屋。

300多年風雨洗禮

「要是昨天來,還可以請你喝喜酒。」樂伯跟他的老夥伴抽著捲煙,招呼著記者坐下,端起茶壺,緩緩的斟茶。他們坐在村頭池塘邊的祠堂前,地上的鞭炮紙屑鋪撒均勻。祠堂前一些村婦,有條不紊地將條凳桌椅搬出祠堂,祠堂大門上耀眼奪目的大紅「喜」字告訴訪客,這裡剛剛舉辦了一場慶典。

樂伯今年71歲,是生活在南山六和圍屋村子的客家人。

他們擺茶桌的祠堂,有著幾百年的歷史。以中間的祠堂為圓心,身後圍成半圓狀的聯排弧形小屋子,便是他們祖祖輩輩居住的圍龍屋。

圍龍屋是一種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桿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

提及客家人獨具特色的圍龍屋,首先映入腦海的是客都梅州保存完好的成片圍龍屋。南山鎮宣傳文體辦主任盧榮耀說,在廣府文化盛行的珠三角,圍龍屋並不多見。六和的這片圍龍屋非常有代表性。

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人,由於戰亂、饑荒和政府獎懲的原因,輾轉南遷。樂伯說,他們祖先從梅州龍川遷徙而來,至今已經在六和定居360餘年。最早,他們的祖先在圍屋村定居下來,為了保護全家人安危、財產,耗費心血修建了這座圍龍屋。

圍龍屋原本只有一層,第一層的房間住滿後,又以中間的祠堂為圓心,開始修建第二層房間,最多時住了幾百位族人。但第二層並沒有聚合成完整的半圓形,修建到一半時,就沒有再往下繼續。這時,樂氏族人其中的一支,搬出了圍屋,在圍屋村旁邊的樂屋村,又修建了一座祠堂,繁衍生息。

坐在樂屋村祠堂前,同樣姓樂的一位年輕客家人說:「都姓樂,是一個太公。」但是,這位講客家話的年輕人已經沒有了居住圍龍屋的記憶。

年過古稀的樂伯回憶說,在上世紀80年代前,樂氏家族還居住在圍龍屋內,改革開放後慢慢搬出來修建新屋。但是遇到逢年過節,結婚典禮,他們還會在這裡舉行儀式。

就在前幾日,這裡還剛剛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婚禮。

佛山邊陲客家村

客家圍龍式住屋在六和墟曾修建,但完整保存為數不多。與圍屋村相隔不遠的蒲坑村雖然是按圍龍屋三門布局,但整座建築並沒有圍起來;樂屋村的圍龍屋是半圓形,保存得相對較完好,但已是人去屋空,難掩殘破跡象。

但是環顧整座建築,精巧的布局依然清晰可見,青磚曼瓦展示著幾百年經歷的風雨。

圍龍屋門旁和門上有一個小洞,專門給貓狗出入。客廳不高,上面有木製的閣樓,稱為蓬。蓬上邊有個一米見方的孔,平時用木板蓋住,豐收時節就用繩子把穀物一筐筐地吊上去。蓬里通風乾燥,適宜儲藏糧食。

圍龍屋是用沒有雜質的細凈紅土,按一定的比例摻以細河沙、水田底層淤泥和老牆泥混制而成的三合土建造。三合土被充分攪拌均勻後,加水用鋤頭反覆翻整發酵再大力夯築而成。

事實上,客家人把圍龍屋修建的如此堅固,是因為防禦盜賊和本地人的侵擾,是它的一大功用。歷史上,他們一度受到當地人的排擠,為了團結禦侮求生存,他們不得不聚族而居,也不得不建造具有防禦性的城堡式住宅圍龍屋。

為此,客家人南遷時多居住在偏僻的山區。六和便坐落於三水最北部的南山鎮深處,這裡大南山、蒲坑山、鄧坑山等四面環繞,周圍山巒起伏,林木蔥鬱,青山綠水,景色迷人。客家人的圍龍屋保存於此,並不奇怪。

目前,六和全部片區約有1.3萬人口,95%說客家話,90多個自然村中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說白話。

由於原始優美環境的存在,素有「廣東香格里拉」美譽的南山鎮,一度被列為不開發、緩開發區域。南山地理位置獨特,東西兩面皆有大山圍抱,漫江河貫鎮而過。森林覆蓋率在70%以上,擁有6萬多畝的原始次森林,使南山鎮成為珠三角都市群中罕見的「世外桃源」。在工業發達的珠三角,南山鎮還能留存一片生態凈土實屬不易。

而圍屋村的客家人圍龍屋,便坐落於這大自然賜予的青山綠樹之間。

袖珍版的圍龍屋

居住過圍龍屋的樂伯,在祠堂前倒了一杯茶,娓娓講起一家人「同一屋檐下」的生活趣事。

「當時是兩個生產隊,圍屋村是一隊,樂屋村是二隊。」他說,生產隊是集體生活、集體勞動,圍龍屋就是一家挨一家居住在一起,非常方便。夏天的時候,他跟一些本姓兄弟喜歡在池塘邊一起納涼。

圍龍屋的核心部分是中間府第式的堂橫屋,一般在三堂兩橫以上。三堂是指沿中軸線進大門後的下堂、中堂和上堂,客家人稱為「廳夏」。下堂用於進出,中堂是家族舉行重大聚會和喜慶活動的場所,上堂是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地方。走進圍屋村的圍龍屋下堂,門的左側還存留著幾口灶台,上邊有著黑黑的煙熏痕迹。

盧榮耀介紹說,這些灶台可能並非傳統圍龍屋的布置,應該是文革期間生產隊集體生活的產物。除此之外,六和圍龍屋的特點是比較小,比較少見。「梅州大的圍龍屋,可能一個村子的人都在裡邊居住,這裡可能只是一個大家族。」

樂伯說,兩個村子加起來有幾百樂氏族人,人最多的時候,第二圍的房子也沒修完。

六和的這處圍龍屋,中間的祠堂保存完好。但圍繞而建的房屋,已經有些損毀,後半部分已經銜接不起一個半圓形。但仔細觀察,繞過門口屏風,裡面排水溝、游廊、天井、巷道、正堂、正屋、花廳、花階、圍屋、雜屋、廁所、畜棚,設施一應俱全,布局極為合理。

圍龍與橫屋之間的半月形斜坡地面稱「花頭堖」,在大門前有長方形的禾坪,禾坪前有半月形的池塘。這半圓的池塘與內圍龍的半月形「花頭堖」配搭,便形成了「天圓」,橫屋象徵「四方」,塘水瀲灧屬陰,「花頭」高亢屬陽,再加上圍龍屋附近的山水環境及廳內設置的神位、祖牌等。這種設計理念,正好與傳統文化的和諧哲學不謀而合。

圍龍屋的居住功能業已退出歷史舞台,但它仍承載著客家人對自己祖先的追思,對自己文化的認同這裡仍然是祭祀重地。在圍龍屋的上堂,端正的供奉著祖宗牌位,前面香火不斷。上堂與中堂之間的天井,陽光一掃陰霾直射而入,地上散落著還鮮紅的鞭炮紙屑。房樑上,還掛著深圳、湖南等地賀贈的牌匾「一脈宗親」。


推薦閱讀:

「草坪焦慮症」是中產階級普遍特徵?搞無草型的美式庭院啊!
南歸園:名為南歸實未歸
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
最美·新中式庭院
2016最新鮮設計,「下沉式」庭院重新定義空間!

TAG:客家 | 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