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入門1(19)_
06-18
醫學入門1(19)時間:2010-11-06 11:05點擊:725 次
上為心包,而膈膜橫連脂漫之外。 心包即命門,其經手厥陰,其腑三焦,其髒心包絡,其部分在心下橫膈膜之上。豎斜膈膜之下,與橫膜相粘。其處黃脂漫包者,心也。其漫脂之外有細筋膜如絲,與心肺相連者,此胞絡也。 配左腎以藏真精,男女陰陽攸分;命門為配成之官,左腎收血化精,運入藏諸命門,男以此而藏精,女以此而系胞胎。男子以氣為主,坎水用事,故蒸氣為精而色白,如帶火者,精亦能紅。女子以血為主,離火用事,故血盈為經而色紅,如挾痰氣者,經亦能白。女人屬陰,陰極則必自下而上沖,故乳房大而陰戶縮也。男子屬陽,陽極則必自上而垂下,故陰物垂而乳頭縮也。蓋陽無形,陰有質,男子內陽而外陰,女人內陰而外陽,男子背屬陽而腹屬陰,女人腹屬陽而背屬陰。又男子督脈主事,自背尾閭行至齦交穴止,故血盛者感陽氣而髭鬚生。女子任脈主事,自小腹上行至咽喉而止,故不上與陽合而無須。宦官去勢,亦無須,一理也。 相君火以系元氣,疾病死生是賴。 相火之臟,元氣系焉。凡病雖危,命脈有神者生,命脈無神者死。 風則肘臂攣急,腋下腫紅;心包支脈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 氣則胸膈支結,脅不舒太。 心包脈起於胸中下膈,循歷絡三焦,故病有胸病及息賁者。 熱逼五心煩,而目赤善笑,溲便亦難;火盛故也。 虛乏四體軟,而頭旋耳痛,精力不銳。 火衰則土不運,而四體若無骨然。頭旋者,命門帶繫上透泥丸,陽虛則頭旋也。耳痛者,腎竅於耳,虛氣壅則痛,壅塞則聾也。精力不銳者,交感精來不快,平時無力不足以息。 血衰面黃,而心下崩且煩∶面色紫光者,腎無苦也;色黃黑者,腎衰也。經曰∶悲哀太甚則心下崩,數溲血也。蓋悲哀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包絡絕而陽氣內鼓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心下崩,謂心包肉崩而下血也。 冷極陰痿,而肢體厥且痹。 腎氣冷極,前陰痿弱不舉,病則四肢發厥如冰,骨痛為冷痹。 瀉以烏葯枳殼,補必蓯蓉葫蘆巴;沉香、黃 、肉桂。 涼以黃柏山梔,黃連、柴胡。 溫必附子肉桂。 膃肭臍、川芎、補骨脂、沉香。 抑又疑,左右受病,同歸於膀胱;小便清利,脈沉而遲,是冷氣歸腎;小便赤澀,脈沉而數,是熱氣歸命門。是命門與腎脈同者,謂其所受病同歸於膀胱一腑也。 冬夏司天,兩分於水火。 所以左屬水,右屬火者,左尺膀胱停 腎水,右尺三焦腐熟穀食。俗呼小便曰水,大便曰火,水火之義較然。況六氣司天,左為寒水,司冬為寒;右為相火,司夏為暑。 蓋其同者,有形之質,均屬乎水;其異者,無形之火,不司乎寒。司天既有寒暑之異,在人豈無水火之分?腎合膀胱,左尺之脈純乎水;命合三焦,右尺之脈純乎火。 似同而實異者,陰陽之所以為妙也;宜靜不宜動者,左右之所以相同也。 凡病莫非火之所為,火盛則熱怯虛勞,火衰則陽虛氣弱。左右之脈皆沉,診而貴乎沉滑,惟相火司令,則滑而帶浮。非其時而數且大者,皆謂火動。 叔和脈不立部,同斷乎症;丹溪圖不盡意,妙存乎心。 丹溪脈圖始補命門、包絡。 三焦 如霧如漚如瀆,雖有名而無形;主氣主食主便,雖無形而有用。 上焦,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處;中焦,臍上中脘;下焦,臍下膀胱上口。上焦主出陽氣,溫於皮膚分肉之間,若霧露之溉焉,故曰上焦如霧。中焦主變化水谷之味,其精微上注於肺,化而為血,行於經隧,以榮五臟周身,故曰中焦如漚。下焦主通利溲便,以時傳下,出而不納,開通秘塞,故曰下焦如瀆。又曰∶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上焦主納,心肺若無上焦,何以宗主榮衛?中焦主不上不下,脾胃若無中焦,何以腐熟水谷?下焦主出,腎間動氣應焉,肝腎若無下焦,何以疏決津液?是三焦者,引導陰陽,分別清濁,所以主持諸氣,有其名而無其形。寄生胸中,以應呼吸而行氣血。夫氣者,上至頭而不能下;而血者,下至足而不能上。皆三焦之用,壅逼鞭碎,使氣血由是而貫通焉,故謂無形而有用。 發為無根之相火,寒熱異常;三焦為丙火之腑,故其發也,則為無根之相火。遊行諸經,令人惡寒發熱異常。 位寄膻中與血海,男女相共。 膻中即上焦,血海即下焦,男女均有此氣血,均有此血海。又名血室,乃榮衛停止之所,經脈流會之處。但男子則運而行之,無積而不滿;女人則停而止之,有積而溢下為月經。 募在石門,真元會合以始終;石門在臍下二寸,為三焦之募,諸氣之所會聚,聚而復分於十二經,與手少陽厥陰相為表裡,故曰∶為元氣之始終也。 腑在氣沖,水谷資胃以傳送。 氣沖在小腹毛中,去中行各二寸,乃陰陽道路,陽明脈之所發。足陽明主腐熟水谷之氣,三焦發用,貫通十二經絡,往來上下,腐熟水谷,營運氣血,皆其所主。是知氣沖為三焦行氣之府,蓋氣血必胃氣以為本也。 升中清,降下濁,造化出納無窮;胃中濁氣下降而為溲便,清氣上升而為榮衛。上極必返於下,下極必復於上,造化自然之妙,循環無窮。 至於水谷之所入者,自上而中,自中而下,糟粕轉輸傳導而無底滯,故云∶水谷之道路也。 養精神,柔筋骨,襟懷喜氣若烘。 粹然清和之氣,上入中焦,則佐上德,翕受五穀,變化精微,內養精神,外柔筋骨。中焦既治,其氣上烘,入於膻中,以司入內,襟懷開害,喜樂由生。 虛則引氣於肺,而中寒痞脹,甚則溺窘耳鳴;手少陽支脈從耳入耳中。經曰∶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流,即為脹候。耳鳴者,手少陽支脈從耳後入耳中也。 熱則上結於心,而胸中煩滿,甚則口渴咽腫。 手少陽脈從膻中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 風若縈纏,小指次指,肘臂肩 肋外皆疼;手少陽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循手錶腕上貫肘 外,上肩而交足少陽之後,入缺盆交膻中,散絡心胞而下膈循肋,屬三焦。故病實則攣痛,虛則不收。 氣為是動,時秘時泄,耳後胸前目銳作痛。 氣症或秘或泄,手少陽別脈,繞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其支脈自耳中走耳前,交頰至目銳 ,故氣滯則作痛。 血凝痿痹泣流,血凝於膚者則為痹,凝於脈者則為泣,凝於足者則為痿。因卧汗出而風吹之也。凡吐衄便溺諸血,皆三焦所生也。 冷敗汗多栗凍。 冷敗則自汗不止,發為振栗,四肢冰冷如凍,甚則陰頭縮入,名脫陽症。 瀉心痹以去中焦之熱,連柏豬牛相宜;瀉心∶黃連、黃柏、山梔、連翹、薄荷、生地、麥門冬、柴胡、桔梗、木通、龍腦。 瀉脾∶豬苓、牽牛、澤瀉、赤茯苓、枳殼、木通、檳榔、芒硝、大黃、濃朴。 補肺胃以濟中焦之寒,參 姜術可供。 人蔘、黃 、乾薑、白朮、甘草、益智仁、良姜。 下熱涼肝,荊防地皮劑皆輕;荊芥、防風、地骨皮、銀柴胡、菊花、石膏。 下寒溫腎,附子補骨脂性重。 當歸、熟地、木香、地榆、阿膠、蒲黃。 噫!觀三焦妙用,而後知臟腑異而同,同而異,分之則為十二,合之則為三焦。約而言之,三焦亦一焦也。 焦者,元也,一元之氣而已矣。 《五臟穿鑿論》曰∶心與膽相通(心病怔忡,宜溫膽為主;膽病戰慄癲狂,宜補心為主),肝與大腸相通(肝病宜疏通大腸,大腸病宜平肝經為主),脾與小腸相通(脾病宜瀉小腸火,小腸病宜潤脾土為主),肺與膀胱相通(肺病宜清利膀胱水,後用分利清濁;膀胱病宜清肺氣為主,兼用吐法),腎與三焦相通(腎病宜調和三焦,三焦病宜補腎為主),腎與命門相通(津液胃虛,宜大補右腎),此合一之妙也。 觀形察色問證 觀形察色 以治未病。凡臟腑未竭,氣血未亂,精神未散者全愈,病已成者半愈,病勢已過者危矣。 第一看他神氣色,潤枯肥瘦起和眠;肥白人多濕痰,黑瘦人多火熱。或形肥色黑,或形瘦色白,臨時參證,或從形,或從色,不可泥也。 活潤死枯肥是實,瘦為虛弱古今傳;謙體即知腰內苦,攢眉頭痛與頭眩;手不舉兮肩背痛,步行艱苦腳間疼;叉手按胸胸內痛,按中臍腹痛相連;但起不眠痰夾熱,貪眠虛冷使之然;面壁身蜷多是冷,仰身舒挺熱相煎;身面目黃脾濕熱,唇青面黑冷同前。 聽聲審音 五音以應五臟,金聲響,土聲濁,木聲長,水聲清,火聲燥。如聲清,肺氣調暢。聲如從室中言,中濕也。 言而微,終日乃復言,奪氣也。先輕後重,高厲有力,為外感。先重後輕,沉困無力,為內傷。 第二聽聲清與濁,鑒他真語及狂言;聲濁即知痰壅滯,聲清寒內是其源;言語真誠非實熱,狂言號叫熱深堅;稱神說鬼逾牆屋,胸膈停痰證號癲;更有病因循日久,音聲遽失命歸泉。 問證 試問頭身痛不痛,寒熱無歇外感明;掌熱口不知食味,內傷飲食勞倦形;五心煩熱兼有咳,人瘦陰虛火動情;除此三件見雜症∶如瘧如痢必有名;從頭至足須詳問,證候參差仔細聽。 頭痛否? 痛無間歇為外感,痛有間歇為內傷。 目紅腫否? 或暴紅腫,或素疼痛。 耳鳴耳聾否? 或左或右。久聾者,不敢純用補澀之劑,須兼開關行氣之葯。 鼻有涕否? 或無涕而燥,或鼻塞,或素流涕不止,或鼻痔,或酒 。 口知味否? 或不食亦能知味,為外感風寒;或食亦不知味,為內傷飲食。 口渴否? 渴飲冷水者為熱,渴飲熱水者為虛,夏月大渴好飲者為暑。 舌有苔否? 或白,或黃,或黑,或紅而裂。 齒痛否? 或上眶,或下眶,或有牙宣。 項強否? 暴強則為風寒,久強則為痰火。 咽痛否? 暴痛多痰熱,素慣痛多下虛。 手掌心熱否? 手背熱為外感,手心熱為內傷,手背手心俱熱為內傷兼外感。 手指梢冷否? 冷則為感寒,不冷則為傷風,素清冷則為體虛。 手足癱瘓否? 左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血虛有火;右手足臂膊不舉或痛者,屬氣虛有痰。 肩背痛否? 暴痛為外感,久痛為虛損挾郁。 腰脊痛否? 暴痛亦為外感,久痛為腎虛挾滯。 尻骨痛否? 暴痛為太陽經邪,久痛為太陽經火。 胸膈滿否? 已下為結胸,未下為邪入少陽經分,非結胸也。素慣胸滿者,多郁多痰火下虛。 脅痛否? 或左或右,或兩脅俱痛,或一點空痛。 腹脹否? 或大腹作脹,或小腹作脹。 腹痛否? 或大腹痛,或臍中痛,或小腹痛,或痛按之即止,或痛按之不止。 腹有痞塊否? 或臍上有痞塊,或臍下有痞塊,或臍左有痞塊,或臍右有痞塊,或臍中有塊,不可妄用汗吐下及動氣凝滯之葯,宜兼消導行氣之劑。 心痛否? 暴痛屬寒,久痛屬火屬虛。 心煩否? 或只煩躁不寧,或欲吐不吐,謂之嘈雜。或多驚恐,謂之怔忡。 嘔吐否? 或濕嘔,或乾嘔,或食罷即嘔,或食久乃嘔。 大便泄否? 或溏泄,或水泄,或晨泄,或食後即泄,或黃昏時泄,一日共泄幾行。 大便秘否? 秘而作渴作脹者為熱,秘而不渴不脹者為虛。 小便清利否? 清利為邪在表,赤澀為邪在里,頻數窘急為下虛挾火,久病及老人得之危。 小便淋閉否? 渴者為熱,不渴為虛。 陰強否? 陰強為有火,陰痿為無火。 素有疝氣否? 有疝氣,宜兼疏利肝氣葯,不可妄用升提及動氣之劑。 素有便血否?有痔瘡否? 有便血痔瘡,不敢過用燥葯,爍陰傷臟。 有瘡疥否? 有瘡疥忌發汗,宜兼清熱養血祛風。 素有夢遺白濁否? 有遺濁則為精虛,不敢輕易汗下。 有房室否? 男子犯房則氣血暴虛,雖有外邪,戒用猛劑。或先補而後攻,可也。 膝酸軟否? 暴酸軟則為腳氣,或胃弱。久病則為腎虛。 腳腫痛否? 腫而痛者多風濕,不腫脛枯細而痛者為血虛、為濕熱下注。 腳掌心熱否? 熱則下虛火動。腳跟痛者,亦腎虛有熱。腳指及掌心冷者為寒。 有寒熱否?寒熱有間否? 無間為外感,有間為內傷。午寒夜熱,則為陰虛火動。 飲食喜冷否? 喜冷則為中熱,喜熱則為中寒。 飲食運化否? 能食不能化者,為脾寒胃熱。 |
推薦閱讀:
※想玩手串,要怎麼入門?
※不靜?昏沉?入門
※原傳形意拳三體式(樁功)入門竅要
※學會金口訣,來人不用說!教你零基礎入門大六壬神課金口訣(二)
※吳丈蜀:舊體詩的種類和區別|入門